波蘭重要的地理位置
A. 歐洲主要國家的地理位置 越詳細越好
http://www.meet99.com/map-Europe.html
http://ke..com/view/3622.htm#5
西班牙
西班牙(西語:España),正式名稱為西班牙王國(西語:Reino de España),是一個位於歐洲西南部的國家,與葡萄牙同處於伊比利亞半島,東北部與法國及安道爾公國接壤。它的領土還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島,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島,以及在非洲的休達和梅利利亞。其北瀕比斯開灣,西鄰葡萄牙,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的摩洛哥相望,東北與法國、安道爾接壤,東和東南臨地中海。海岸線長約7800公里。境內多山,是歐洲高山國家之一。
葡萄牙
葡萄牙,全名葡萄牙共和國 ,是歐洲伊比利亞半島上的一個國家。 葡萄牙的西部和南部是大西洋的海岸,北部和東部鄰西班牙。除了歐洲大陸的領土以外,大西洋的亞速群島和馬德拉群島都是葡萄牙的領土。
葡萄牙國家面積為92072平方公里(2005年12月)。位於歐洲伊比利亞半島西南部。東、北與毗鄰西班牙,西南瀕臨大西洋。海岸線長800多公里。地形北高南低,多為山地和丘陵。北部是梅塞塔高原;中部山區平均海拔800~1000米,埃什特雷拉峰海拔1991米;南部和西部分別為丘陵和沿海平原。主要河流有特茹河、杜羅河(流經境內322公里)和蒙特古河。北部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南部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平均氣溫1月7~11℃,7月20~26℃。年平均降水量500~1000毫米。
英國
英國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是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組成的聯合王國,一統於一個中央政府和國家元首。英國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英國本土位於大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
英國位於歐洲,是由不列顛島(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和周圍5500個小島(海外領地)組成。英國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24.41萬平方公里(包括內陸水域),英格蘭地區13. 04萬平方公里,蘇格蘭7. 88萬平方公里,威爾士2. 08萬平方公里,北愛爾蘭1. 36萬平方公里。位於歐洲西部的島國。隔北海、多佛爾海峽、英吉利海峽與歐洲大陸相望。它的陸界與愛爾蘭共和國接壤。海岸線總長11450公里。全境分為四部分:英格蘭東南部平原、中西部山區、蘇格蘭山區、北愛爾蘭高原和山區。
德國
德國位於歐洲西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與丹麥相連並鄰北海和波羅的海與北歐國家隔海相望。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接丹麥,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是歐洲鄰國最多的國家。面積為35.7萬平方公里。地勢北低南高,可分為四個地形區:北德平原,平均海拔不到100米;中德山地,由東西走向的高地塊構成;西南部萊茵斷裂谷地區,兩旁是山地,谷壁陡峭;南部的巴伐利亞高原和阿爾卑斯山區,其間拜恩阿爾卑斯山脈的主峰祖格峰海拔2963米,為全國最高峰。主要河流有萊茵河(流經境內865公里)、易北河、威悉河、奧得河、多瑙河。較大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阿莫爾湖、里次湖。西北部海洋性氣候較明顯,往東、南 部逐漸向大陸性氣候過渡。平均氣溫7月14~19℃,1月-5~1℃。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山地則更多。1995年1月1日起,根據1982年國際海洋法協定,德國在北海和東海的領海由3海里增至12海里(約22公里),其面積各增加4100和1700平方公里。
法國
法國(La France),全稱為法蘭西共和國,現在是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位於歐洲西部,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義大利、摩納哥、安道爾和西班牙接壤,隔英吉利海峽與英國隔海相望。
法國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擁有異常豐富的自然與文化遺產。
法國是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位於歐洲大陸西部,領土呈對稱的六邊形,三邊臨海,三邊靠岸,高高聳立的阿爾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脈分別是法國與義大利.西班牙最天然的地理分界線。法國的大部分領土都處於平原和丘陵之上,美麗的塞納河從心臟地帶流過,滋潤了巴黎盆地廣闊的土地。
位置:位於歐洲西部,與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峽與英國相望,瀕臨北海、英吉利海峽、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向大西洋敞開。東部是阿爾卑斯山地和侏羅山地;中南部為中央高原;西南邊境有比利牛斯山脈;中央高原和比利牛斯山地間的西南地區為阿基坦盆地;北部是巴黎盆地;西北部為阿莫里坎丘陵。平原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
山脈:有阿爾卑斯山脈、比利牛斯山脈、汝拉山脈等。法意邊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為西歐最高峰。
河流:主要有盧瓦爾河(1010公里)、羅訥河(812公里)、塞納河(776公里)、馬恩河(525公里)。 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邊境線總長度為5695公里,其中海岸線為2700公里,陸地線為2800公里,內河線為195公里。
義大利
義大利位於歐洲南部,主要由靴子型的亞平寧半島和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大島西西里島和薩丁島組成。義大利在北方阿爾卑斯山地區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維尼亞接壤。
國土面積301338平方公里,位於歐洲南部,包括亞平寧半島以及西西里島、撒丁島等島嶼。北以阿爾卑斯山為屏障與法國、瑞士、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接壤,80%國界線為海界。東、西、南三面臨地中海的屬海亞德里亞海、愛奧尼亞海和第勒尼安海,並且與突尼西亞、馬爾他和阿爾及利亞隔海相望。海岸線長約7200多公里。全境4/5為山丘地帶。北部有阿爾卑斯山脈中部有亞平寧山脈。意、法邊境的勃朗峰(Monte Bianko)海拔4810米,居歐洲第二;多火山和地震,亞平寧半島西側有著名的維蘇威火山,西西里島上的埃特納火山是歐洲最大的活火山。最大河流是波河(po),發源於阿爾卑斯山南坡,水能蘊藏豐富。較大湖泊有加爾達湖(Lago di Garda)、特拉西梅諾湖(Lago Trasimeno)馬焦雷湖(Lago Maggiore)、科摩湖(Lago di como)等。
瑞士
瑞士是一個位於歐洲中部(或歸類於西歐)的聯邦制國家(雖沿用舊稱「瑞士聯邦」,但在1848年改憲後已實行聯邦制),與德國、法國、義大利、奧地利及列支敦斯登接壤。
瑞士是位於歐洲中南部的多山內陸國。東界奧地利、列支敦斯登,南鄰義大利,西接法國,北連德國。其領土東起東經10°29′26″格勞賓登州的沙瓦拉茨峰,西至東經5°57′24″的日內瓦的尚希鎮,最南端位於北緯45° 49′8″,靠近提契諾州的基亞索,最北面在北緯47°48′35″,系沙夫豪森州的巴爾根。南北長220.1公里,東西長348.4公里。全境分中南部的阿爾卑斯山脈(占總面積的60%)、西北部的汝拉山脈(佔10%)、中部高原(佔30%)三個自然地形區。平均海拔約1350米,最高點是接近義大利的杜富爾峰(DUFOUL-PEAK,海拔4634米),最低點是位於提契諾州的馬祖爾湖(LAKE MAGGIOLE,海拔-193米)。瑞士是一個山國,山清水秀。其森林面積達12523平方公里,佔全國面積的30.3%。如果再加上農業、綠地面積(10166平方公里,佔全國面積24.6%),則全國一半以上的土地被綠地所覆蓋。瑞士是歐洲大陸三大河流發源地,有「歐洲水塔」之稱。主要河流有:萊茵河(在瑞士境內375公里,是瑞士最大的河流)、阿爾河(在瑞士境內295公里,是瑞士最長的內陸河)、羅納河(在瑞士境內264公里,是瑞士第二大內陸河)。湖泊共有1484個,其中最大的是萊蒙湖(又名日內瓦湖),面積582平方公里,最深處310米,其它有:康斯坦茨湖、紐沙泰爾湖、馬喬雷湖、四州湖、蘇黎世湖等。瑞士的河湖面積達1726平方公里,占瑞士全國面積的4.2%。瑞士地處北溫帶,地域雖小,但各地氣候差異很大。阿爾卑斯山由東向西伸展,形成了瑞士氣候的分界線。阿爾卑斯山以北受溫和潮濕的西歐海洋性氣候和冬寒夏熱的東歐大陸性氣候的交替影響,變化較大;阿爾卑斯山以南則屬地中海氣候,全年氣候宜人。瑞士年降雨量為1500毫米,但各地分布不均。年平均氣溫為8.6℃。在城市中,夏季氣溫可達華氏86度(30℃),空氣濕度適宜;冬季氣溫經常低於華氏32度(0℃),時有下雪結冰的現象。
丹麥
丹麥王國(丹麥文:Kongeriget Danmark)是斯堪的納維亞組成國家之一,位於歐洲北部日德蘭半島上及附近島嶼。南部就是德國,北部瀕臨大西洋北海和波羅的海。瑞典和挪威分別位於丹麥以北及西北方向,與丹麥隔海相望。
位於歐洲北部,日德蘭半島上。南同德國接壤,西瀕北海,北與挪威、瑞典隔海相望。海岸線長 7314 公里 。地勢低平,平均海拔約 30 米 。
土耳其
土耳其共和國(土耳其語:Türkiye Cumhuriyeti)國土包括西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以及巴爾干半島的東色雷斯地區,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臨愛琴海,並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伊朗接壤。在安納托利亞半島和東色雷斯地區之間的,是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
土耳其大陸西起巴爾干,東至高加索,全長1000英里,向北延伸至黑海,南部瀕臨地中海。它的氣候溫和,地形復雜,從沿海平原到山區草場,從雪松林到綿延的大草原。這里是世界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土耳其大陸長達5000英里的海岸線點綴著數處保存完好的愛琴海和地中海海灘。巍峨的阿勒山高達17725英尺,山頂終年積雪覆蓋,景色最為壯觀,吸引了眾多遊客。此外,這還是一個河流湖泊眾多的國度,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均發源於此。
波蘭
波蘭,全稱波蘭共和國(波蘭語:Rzeczpospolita Polska)是一個中歐國家,西面與德國接壤,南部與捷克和斯洛伐克為鄰,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在東,東北部和立陶宛及俄羅斯接壤,北面瀕臨波羅的海。
波蘭面積為31萬多平方公里。位於中歐東北部,北瀕波羅的海,西鄰德國,南界捷克、斯洛伐克,東北和東南與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立陶宛相連。海岸線長528公里。全境絕大部分為略有起伏的低平原(平均海拔173米),北低南高,北部多冰磧湖,南部有低丘陵,靠近捷邊境為蘇台德山和貝斯基德山。地勢北低南高,中部下凹。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約佔全國面積的72%。主要山脈有喀爾巴阡山脈和蘇台德山脈。較大河流有維斯瓦河(長1047公里)和奧得河(波蘭境內長742公里)。全國99.7%屬波蘭的海流域,其中維斯瓦河流域佔二分之一,奧得河流域佔三分之一。最大的湖泊是希尼亞爾德維湖,面積109.7平方公里。全境屬於由海洋性向大陸性氣候過渡的溫帶闊葉林氣候,自西而東,自北而南,海洋性漸減,大陸性遞增,年降水量450-800毫米,南部山區可超過1,000毫米。森林占國土28%。
俄羅斯
俄羅斯聯邦,簡稱俄羅斯或俄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地域跨越歐亞兩個大洲,與多個國家接壤。綿延的海岸線從北冰洋一直伸展到北太平洋,還包括了內陸海黑海和裏海。
俄羅斯位於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其歐洲領土的大部分是東歐平原。北鄰北冰洋,東瀕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臨波羅的海芬蘭灣。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1707.52萬平方公里(占蘇聯領土面積(2200萬平方公里)的76%),居世界第一位,東西最長為9000公里,南北最寬為4000公里。陸地鄰國西北面有挪威、芬蘭,西面有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西南面是烏克蘭,南面有喬治亞、亞塞拜然、哈薩克,東南面有中國、蒙古和朝鮮。東面與日本和美國隔海相望。海岸線長37653公里。
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為主的地形:
①主要山脈:烏拉爾山脈、大高加索山脈。
②兩大平原: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
③高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
B. 請問波蘭的地理位置,以及氣候環境是怎樣的!
北緯50-55度`東經15-25度
面積為31萬多平方公里。位於中歐東北部,北瀕波羅內的海,西鄰德國容,南界捷克、斯洛伐克,東北和東南與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相連。海岸線長528公里。地勢北低南高,中部下凹。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約佔全國面積的72%。主要山脈有喀爾巴阡山脈和蘇台德山脈。較大河流有維斯瓦河(長1047公里)和奧得河(波蘭境內長742公里)。最大的湖泊是希尼亞爾德維湖,面積109.7平方公里。全境屬於由海洋性向大陸性氣候過渡的溫帶闊葉林氣候。
C. 波蘭在哪裡
華沙來瓦津基公園水上宮自殿波蘭面積為31萬多平方公里。位於中歐東北部,北瀕波羅的海,西鄰德國,南界捷克、斯洛伐克,東北和東南與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立陶宛相連。海岸線長528公里。全境絕大部分為略有起伏的低平原(平均海拔173米),北低南高,北部多冰磧湖,南部有低丘陵,靠近捷邊境為蘇台德山和貝斯基德山。地勢北低南高,中部下凹。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約佔全國面積的72%。主要山脈有喀爾巴阡山脈和蘇台德山脈。較大河流有維斯瓦河(長1047公里)和奧得河(波蘭境內長742公里)。全國99.7%屬波羅的海流域,其中維斯瓦河流域佔二分之一,奧得河流域佔三分之一。最大的湖泊是希尼亞爾德維湖,面積109.7平方公里。全境屬於由海洋性向大陸性氣候過渡的溫帶闊葉林氣候,自西而東,自北而南,海洋性漸減,大陸性遞增,年降水量450-800毫米,南部山區可超過1,000毫米。森林占國土 28%。
D. 波蘭的地理位置在那裡
歐洲中部國家,北臨波羅的海,東臨俄羅斯,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南界捷克,斯洛伐克,西接德國版.面積31萬平方千米權,人口3.863萬(2002),98%為波蘭人.波蘭語為國語.首都華沙.屬溫帶闊葉林氣候.
E. 波蘭最主要的三大城市是
波蘭最主要的三大城市如下:
F. 波蘭人民共和國的地理
波蘭人民共和國位於中歐中北部,領土面積為.268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790萬人(1989年),首都是華沙。
波蘭主要山脈是南部邊境的喀爾巴阡山脈和蘇台德山脈。境內北部埃爾布隆格地區為全國最低點,海拔1.8米;西南部喀爾巴阡山的塔特拉山雷西峰,海拔2499米。主要河流有由南貫北的維斯瓦河(全長1047公里)和奧德河(在波境內742公里)。最大的湖泊是希尼亞爾德維湖,面積為109.7平方公里。
波蘭地勢南高北低,北部和中部為平原和坡地,佔全國總面積的92%;南部有少部分丘陵和山區,佔全國總面積的8%。全國平均海拔為174米,75%的國土在海拔200米以下(低於歐洲平均海拔300米的高度),僅有3%的地區超過海拔500米。
波蘭全境地形大致可分為6個緯度地貌帶:
1、北部沿海平原區,海拔約50米,從西向東有什切青平原、維斯瓦河平原、普魯士平原等;
2、以冰磧地形為主要特徵的波羅的海濱湖區,海拔150-300米,因維斯瓦河貫穿而被分割為西部濱海湖泊區和東部馬祖爾湖泊區;
3、中部平原區,海拔50-200米,主要平原為馬索維亞─波德利亞西耶平原和大波蘭─庫亞維亞平原;
4、中南部高原區,海拔200-500米,主要高原為蘇台德山麓高原、西里西亞高原、小波蘭高原、盧布林高原和羅茲托切高原;
5、北喀爾巴阡盆地區,海拔200米左右,最大的盆地是散多梅希盆地、西里西亞盆地;
6、 南部蘇台德和西南部喀爾巴阡山區,海拔一般為500-2000米。 全國劃分為49個省和1個直轄市(華沙),省下設2122個鄉。
華沙是波蘭人民共和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位於波蘭東部、維斯瓦河中游西岸,人口165.1萬(1988年),是波蘭最大城市。
13世紀中葉建成,1596年成為首都。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嚴重破壞,戰後重建。工業以機械製造業見長,包括電機、精密機械、機床、飛機、汽車、農用機械等。化學、紡織、食品、印刷業均很發達。設有波蘭科學院及大量科學研究機構、高等院校。西北郊熱拉佐瓦沃拉是著名音樂家肖邦的故鄉。
G. 波蘭主要城市全部
波蘭主要城市
華沙(Warsaw)介紹
波蘭的首都華沙(Warsaw)建立於公元13世紀,位於歐洲北部平原心臟地帶,地勢為維斯圖拉河岸邊水土豐饒的斜坡地,沿克拉科夫下游的城市橫跨維斯圖拉河兩岸。歷史上一直是波蘭的政治、行政中心,現為國家首都和主要省會城市。1280年馬佐瓦亞公爵建立華沙,修建城堡以控制維斯圖拉河渡口,這是華沙城開始發展的標志。1344年華沙成為馬佐瓦亞公國首都。15世紀,歷任公爵在華沙修建了自己的住宅,隨著城市功能的迅速完善,華沙的政治地位也越發顯赫。1596年,波蘭王城從克拉科夫遷移至華沙古城,從此華沙成為波蘭的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大興土木,華沙即刻興盛起來。1656和1702年華沙兩次被瑞典人摧毀,又兩度重建。18世紀末華沙成為歐洲最大的城市。二次大戰末期,華沙舉行反納粹佔領者起義,起義總指揮部設在古城。起義失敗後,希特勒下令把華沙從地球上抹掉。古城90%被毀。戰後,人們急切地展開了重建工作。到1966年,所有舊城的紀念建築都依照14至18世紀原樣重新修建。華沙文化中心靠近維斯圖拉河岸,城市圍繞著集市廣場發展起來,主要特點是街道按照方格網狀進行布局規劃。隨著街道從市中心向外延伸,這種布局的規范性逐漸消失。寬闊的廣場提供了廣大深遠的視野。 16-18世紀的建築物外牆為華沙提供了一種賞心悅目的景色,裝飾著壁畫和石門的房屋沿市場一直延展開去。廣場附近另一排房屋正面建造了裝飾性的拱頂和游廊。老城邊上靠近城堡的地方,一連片色彩艷麗的住房與整個城市和諧地融為一體。俯瞰全城的皇宮旁另有一些紀念建築成為重建後華沙的點綴,這些建築具有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和巴洛克等各種風格。靠近城堡並沿維斯圖拉河生長的綠林將老城環繞起來。
華沙古城南側五邊形的華沙王宮,也稱為華沙城堡,建築美侖美奐,裝修富麗堂皇。王宮畫廊里陳列的全部是波蘭歷史上最有名畫家揚.馬特伊科描繪波蘭歷史的油畫。王宮西側是不大的廣場,廣場南端立有一根22米高的花崗石圓柱。圓柱頂端是決定定都華沙的奇格蒙特三世的青銅鑄像。這根圓柱是華沙最古老的紀念碑,也是華沙的象徵之一。它同王宮形成一個和諧的主題。 華沙王宮是波蘭千年國家歷史傳統的文化象徵,也是民族興衰史的見證者。 華沙王宮的歷史是從13世紀瑪佐夫舍公國建造防禦性木結構城堡開始的。不久就開始建造了第一批石結構建築物來取代。王宮最古老的建築物是14世紀上半葉建造的哥特式"大庭院",當時用作瑪佐夫舍大公的府邸。16世紀上半葉瑪佐夫舍公國歸並波蘭王國,1595年,瓦維爾宮被大火焚毀,國王把國王府邸簽到華沙。17世紀中葉,王宮已經成為華沙的主要景觀。
華沙王宮多次受到戰爭的破壞,最嚴重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對波蘭動閃擊戰,華沙王宮也成為希特勒軍隊狂轟濫炸的主要目標。1944年8月華沙人民反納粹起義失敗後,納粹專門部隊爆破了古老建築、紀念碑、古跡等。1944年12月,一個納粹工兵連終於把早已千瘡百孔的殘余王宮炸成一片廢墟。戰後華沙人民進行了長期的艱苦努力,嚴格按照保存下來的原設計圖紙重建王宮,十幾萬人參加修復工作,其中義務勞動量達數十萬工時。許多散失的王宮藝術品也通過各種途徑回歸王宮。1984年9月1日11點15分,即45年前王宮奇格蒙特塔的大鍾停擺的時刻,隆重舉行了王宮修復竣工儀式。城毀後又嚴格按原樣進行了重建。這表明了努力保留波蘭傳統文化環境的真切心情,並以經典的方式顯露了20世紀下半葉重建技術的功效。
今天的華沙市依然保持著老城和新城的布局。各種歷史紀念物、名勝古跡大都集中在老城區,特別是宏偉的宮殿、巨大的教堂,各式各樣的箭樓、城堡等,每年吸引著大批來自境外的遊客。在新城區,現代化的高樓大廈,一幢連著一幢,各種商店、飯館、旅店、賓館比比皆是。環境幽雅的居民住宅區,布局合理,生活便利,林木蒼郁,花草廣植,宛如花園一般。市內交通四通八達,井然有序。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現代藝術館、影劇院、體育場分布各區,充滿生機。登上230米高的文化科學宮頂端,眺望四周,國際著名旅遊城市華沙美景一覽無余
波茨南城市簡介
波茨南人口約60萬,位於波蘭西北部.是波蘭Wielkopolskie這個波蘭最富裕的省份的首府.和克拉科夫,托倫,弗羅茨瓦夫,華沙被列為波蘭的五大歷史名城.波茨南位於柏林和華沙之間,就象一做橋梁連接著歐洲的東西部.卓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波茨南優秀的經濟位置,在作為原有的農業和工業基地外,波茨南也是歐洲最重要的會展城市和貿易城市之一.每年這里舉行的各種會展多達200多場,作為波蘭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這里也更加吸引外國資本的注意.目前波茨南具有私人企業73000餘家,1991至2000年間,共有20億美金的外來資金投入到這個不斷發展的城市中.波茨南也是一所學術和研究的城市,整個城市共有高校大學生3萬名,同時也有很多著名的高等學府.分別是 THE ADAM MICKIEWICZ UNIVERSITY THE POZNAN UNIVERSITY OF TECHOLOGY WSNHID THE ACADEMY OF ECONOMICS POZNAN SCHOOL OF BANKING THE ACADEMY OF AGRICULTURE THE KAROL MARCINKOWSKI MEDICALACADEMY
克拉科夫古城克拉科夫古城 古時曾是克拉科夫的市中心,稱作「主市場」。14世紀時商人們在這里經營各種呢絨製品,並在這寬敞美麗的廣場上建起了專門的交易大樓—蘇肯尼茨交易樓,文藝復興時期又進行重建。目前該大樓一層是紀經營各種呢絨製品,並在這寬敞美麗的廣場上建起了專門的交易大樓—蘇肯尼茨交易樓,文藝復興時期又進行重建。目前該大樓一層是紀念品商店,二樓是國家博物館畫廊,收藏著18至19世紀畫家的作品。在其旁邊聳立著一座哥特式塔樓,原是市政廳,目前是歷史博物館。古城還有一座著名的瑪利婭教堂。這是波蘭最漂亮的哥特式古建築之一,高81米,裡面陳列著許多珍貴的藝術品,如著名的總祭壇(1477至1489年建成)著名銅版藝術家斯托什雕刻的帶有耶穌受難畫面的十字和五彩繽紛的玻璃繪畫等。此外,每隔一小時,教堂鍾樓上的號手吹響一次長號。據記載,這是為紀念中世紀抵抗異族入侵的一位忠於職責、堅守崗位的號手而流傳下來的。
弗羅茨瓦夫Wroclaw-波蘭
弗羅茨瓦夫位於波蘭西南部,是下西里西亞省(Lower Silesia)的省會。是連接波蘭西、南部和東歐的交通要道的交匯點。現在弗羅茨瓦夫已經成為波蘭的四大城市之一,約有人口70萬,佔地293平方公里。國際機場有固定航班開往法蘭克福、哥本哈根、維也納和華沙。還有直通柏林、漢堡、德累斯頓、布拉格和布達佩斯等歐洲城市德鐵路。弗羅茨瓦夫是波蘭經濟發展最快德城市之一,僅次於首都華沙。經濟德快速增長一定程度上取決於這里良好的教育和大量的企業。約2000多家外國公司在茨設立了分公司,如VOLVO 、SIEMENS、STANLEY、BOSCH、AIG、TOYOTA、VOLKSWAGEN。
供您參考,請評好...謝謝
H. 大波蘭的地理
大波蘭省位於瓦爾塔河流域。大波蘭省有兩個主要地理區域:特點為後冰川期湖泊和山崗,位於北部的湖區和南方的平原區。
波茲南南部面積達到75.84平方公里的森林和湖區在1957年成立大波蘭國家公園。
I. 波蘭是世界地圖的那個地方
自然地理:面積為31萬多平方公里。位於中歐東北部,北瀕波羅的海,西鄰德國回,南界捷克、斯洛伐答克,東北和東南與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相連。海岸線長528公里。地勢北低南高,中部下凹。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約佔全國面積的72%。主要山脈有喀爾巴阡山脈和蘇台德山脈。較大河流有維斯瓦河(長1047公里)和奧得河(波蘭境內長742公里)。最大的湖泊是希尼亞爾德維湖,面積109.7平方公里。全境屬於由海洋性向大陸性氣候過渡的溫帶闊葉林氣候。
J. 瑞士波蘭地理位置
瑞士位於歐洲中南部,具體位置處於德國以南、法國以東、義大利以北、奧地利專和列支敦屬士登以西。
瑞士經緯度具體是:東起東經10°29′26″格勞賓登州的沙瓦拉茨峰,西至東經5°57′24″的日內瓦的尚希鎮,最南端位於北緯45° 49′8″的靠近提契諾州的基亞索,最北面在北緯47°48′35″的沙夫豪森州的巴爾根。
波蘭是一個中歐國家,西面與德國接壤,南部與捷克和斯洛伐克為鄰,東部與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相連,東北部和立陶宛及俄羅斯接壤,北面瀕臨波羅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