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黑龍江省地理信息學會電話

黑龍江省地理信息學會電話

發布時間: 2021-02-21 15:52:55

Ⅰ 黑龍江省測繪局

黑龍江測繪局是國家測繪局四大直屬局之一,屬於中直單位。它有三個工程測繪院,地理信息中專心。國家數據信屬息基地。科研所,出版社,印刷廠等。外業工作艱苦,但工資較高。福利方面很好。同時也是國家保密單位,工程項目最近有國家西部測繪工程、國家五萬圖更新,國家土地調查等,同時與日本、德國、美國等國家合作完成數字地圖、地理信息工程。歡迎廣大青年有志之士加入我們的特殊行業。

Ⅱ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利民經濟開發區郵編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利抄民襲經濟開發區的郵政編碼是150025。利民經濟開發區位於哈爾濱市江北,南接松北區,北接呼蘭區。2011年國務院同意哈爾濱市利民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該經濟技術開發區佔地面積約24.3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為20餘萬。所屬的行政區域為哈爾濱市呼蘭區(松北區託管),電話區號為0451。

(2)黑龍江省地理信息學會電話擴展閱讀:

一、利民經濟開發區歷史沿革:

1、在闢建之前,這里為原呼蘭區利民鎮,大部分土地是草甸和沼澤,土地貧瘠,十年九澇,農業發展比較落後。

2、1992年7月,利民開發區開始啟動建設。

3、2008年,被省政府確定為哈大齊工業走廊核心示範區。

4、2011年國務院同意哈爾濱市利民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二、利民經濟開發區城市榮譽:

1、國家火炬計劃利民醫葯產業基地、國家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示範區、國家生物產業高技術示範基地。

2、省政府確定為哈大齊工業走廊核心示範區、黑龍江省地理信息產業基地和省級新型工業化醫葯產業示範基地。

Ⅲ 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的通信地址

地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測繪路32號 郵編:150081

Ⅳ 為何黑龍江省地理信息測繪局的保安張口就罵人

素質問題 後山問題

Ⅳ 黑龍江省測繪地理信息局五院待遇怎麼樣大家給我仔細說說吧,謝謝大家了!

黑龍江省測繪地理信息局

科學研究發展所科研人員 2k-4k
政府/公共事業/非盈利機構 | 企業性質:事業單位 | 規模:100-499人
工作描述:科學研究發展所地圖技術研究室,數字化城市三維建模員

Ⅵ 黑龍江省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建設構想

張清 王希

(黑龍江省地質資料檔案館)

摘要 地質資料是地質工作的最終成果,是地質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載體。建設地質資料數據中心,核心是實現數據到信息、知識的轉化與集成,再對外提供多元化的社會化應用服務。本文結合黑龍江省實際,就黑龍江省地質資料數據中心的建設方案加以探究,以地質資料工作信息化為參考,在對地質資料數據現狀進行綜合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對黑龍江省數字地質資料檔案館建設的背景、近幾年的地質資料數字化工作、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建設目標、總體框架、技術路線、數據處理、總體功能展現等方面進行闡述。提出了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建設和運營的關鍵技術和具體措施,以發揮省級示範作用,促進黑龍江省地質資料信息化和產業化建設。

關鍵詞 地質資料 數字化 系統 構想

1 黑龍江省地質資料近幾年的地質資料數字化工作

黑龍江省幅員廣闊,礦產資源豐富,幾十年的地質工作積累下許多寶貴的地質資料。黑龍江省地質資料檔案館始建於20世紀50年代末,是我省地質勘查行業中館藏最多、最全的地質專業技術資料檔案館,截至目前,已收藏了5758種各類成果地質資料檔案。

1.1 圖文地質資料資料庫建設、地質資料目錄檢索資料庫建設和實物地質資料目錄檢索資料庫建設

黑龍江省圖文地質資料資料庫建設起步於1997年,2002年1月至2008年8月我們以項目方式開展此項工作,總計完成4795 檔成果地質資料圖文數據工作。與此同時,按國家要求電子文檔匯交始於2002年,到目前為止已接收電子文檔資料近800檔。

2002年5月至2003年12月,黑龍江省開展了地質資料目錄檢索資料庫建設。該資料庫已於2004年正式在黑龍江省國土資源廳網站上公開對外進行查詢服務。在開展地質資料目錄檢索資料庫建設的同時,2002~2003年黑龍江省又開展了實物地質資料目錄檢索資料庫建設工作。

1.2 地質資料搶救性修復及矢量化工作

早在2000年黑龍江省資料館就對館藏成果地質資料保管狀態進行了摸底統計,對破損嚴重的紙質資料進行了劃分,並計劃分期分批進行搶救修復。2003~2013年已完成4期地質資料搶救性修復工作。修復後的地質資料按照電子文檔匯交格式製作,形成電子文件永久保存,為今後建設數字化地質資料館奠定了基礎。2008年在進行搶救性修復的同時,又進行了圖件屬性庫建設的試驗,在完成的187檔資料中選擇了105檔主要圖件499張進行屬性數據提取和採集。幾年來修復完成了502檔資料,文字10餘萬頁,圖件近萬張。以上成果作為一種嘗試和探索,為今後建設黑龍江省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做好了基礎數據准備。

1.3 地質資料數字化數據的利用狀況及地質資料管理服務系統建設

1.3.1 電子閱覽室建設及電子資料利用狀況

黑龍江省電子閱覽室建於2004年,在目錄數據、圖文數據完成的基礎上,以全國館開發的「地質資料查詢服務系統」為查詢平台,開展了電子借閱服務,為地質資料利用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借閱服務工作。

同時,各類電子數據的完成,也為借閱者提供了圖文資料的電子列印、資料出圖及光碟刻錄服務工作。

1.3.2 黑龍江省地質資料管理服務系統建設

由於原「地質資料查詢服務系統」開發年代比較早,所查詢的資料有一定的局限性,從2005年起,黑龍江省就一直籌劃地質資料管理系統開發,2012年我們立項開發了用於電子閱覽室的「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系統」,並與全國地質資料館開發的系統一並使用,在系統開發的同時,還申請了「省國土資源廳——地質資料服務及檔案數字化項目」,該項目是將黑龍江省已經完成的地質資料基礎性資料庫轉換為管理系統所需要的數據格式,為下一步建立黑龍江省地質資料數據中心打下堅實的基礎。

2 黑龍江省數字地質資料檔案館建設背景、目標

2.1 黑龍江省數字地質資料檔案館建設背景

《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對地質資料及其服務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並提出新的明確要求,即堅持加強地質成果社會化服務的原則,提高成果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水平。如何能適應和滿足黑龍江省礦業經濟發展變化的需要,把黑龍江省館藏成果地質資料信息資源充分開發利用出來,面向地質勘查單位、礦山企業及社會各行各業,並根據用戶在生產經營和經濟活動中的特定要求,對館藏地質資料進行有針對性的專項開發,提供可直接用於生產、經營、科研、教學所需要的信息資源,以滿足社會各個方面對成果地質資料的不同需求,充分發揮地質資料信息資源的潛在價值,使利用者能夠將所需地質成果轉化為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效地促進黑龍江省礦業經濟的繁榮。

2.2 黑龍江省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建設目標

隨著全省圖文地質資料資料庫、地質資料目錄檢索資料庫及實物地質資料檢索資料庫的基礎工作的完成,加之在近幾年完成的搶救性地質資料修復工作及矢量化工作的基礎上,以基礎數據為依託,以地質資料現代化服務為手段,建設一個完整的、系統的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勢在必行。

為實現黑龍江省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建設目標,根據黑龍江省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安排,分期分批有計劃地開展,最終完成地質資料檔案館所有資料(地質成果資料、地質原始資料以及實物地質資料)的數字化工作;建成地質資料存儲量大、功能齊全、使用方便快捷的全省「成果-原始-實物地質資料」為一體的查詢與利用、管理與服務、應用與開發的地質資料綜合管理系統;建成真正意義上的黑龍江省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實現地質資料網上公開查詢和利用。

3 數字地質資料檔案館總體框架、技術路線及功能展現

「地質資料綜合管理應用系統」總體框架如圖1所示。

圖1 總體框架示意圖

3.1 系統結構

系統整個邏輯結構如圖2所示。

圖2 系統邏輯結構示意圖

3.1.1 應用平台

應用平台提供數據管理功能,主要提供給管理人員或更高級別的人員使用,其中使用應用平台的人員都需要在本機上安裝開發的應用系統。

3.1.2 瀏覽平台

瀏覽平台滿足一般人員的閱讀和查詢使用,通過對固定的網路地址的訪問,可以查詢各類地質資料信息。

3.2 系統網路結構

針對數字地質資料檔案館系統網路拓撲結構(圖3)分兩個層面進行討論:

圖3 系統網路拓撲結構示意圖

3.2.1 內網

內網的網路通信方式實際是在內部的區域網間完成,不涉及與互聯網的連接。把數字地質資料檔案館數據伺服器和Web伺服器都放置在廳信息中心(廳信息中心已經建立專機房),而Web伺服器既能夠連接數字地質資料檔案館數據伺服器又可以提供對外訪問服務,所需要的只是在Web伺服器上帶有兩塊網卡(建議採用千兆網卡),一塊連接內部網路,另一塊連接外網,這樣Web伺服器就起到了一個橋梁作用。而對於數字地質資料檔案館資料庫的維護,通過地質檔案館利用內部網路就可以完成。

3.2.2 外網

外網主要是提供對方資料信息發布和服務的層面,只要保證Web伺服器具有固定公網地址就可以滿足對外地質資料的檢索、查看等功能。

3.3 數字地質資料檔案館建設技術路線

利用各種數字化技術和專業數據處理技術規范,對館藏的所有地質資料進行數字化,並以地理信息技術和數據倉庫為主體,利用計算機技術、資料庫技術、網路技術等相關技術,建立一套全面的、快速的滿足以上數字化資料綜合性管理、應用及服務的信息系統,本系統採用B/S3層結構與C/S混合模式進行設計與開發,並採用先進的Web GIS技術實現地質空間信息與專題信息的發布和地質報告電子文檔的查詢與應用。貫穿在整個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技術路線為以下幾點:

1)地質資料(原始)採用數碼拍照、掃描識別進行電子化處理。

2)地質圖件採用矢量化處理方法。

3)電子文檔地質報告和矢量化地質圖件關聯進行資料庫存儲。

4)把地質數據按照專業分類的方式進行綜合系統(相關屬性)的開發。

5)對系統進行充分的應用測試,達到最終目的。

3.4 黑龍江省地質資料數字中心總體功能

黑龍江省地質資料數字中心的功能主要是通過「地質資料綜合管理應用系統」去實現的,該系統有別於「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系統」。「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系統」屬於內網管理系統,而「地質資料綜合管理應用系統」是內外兼用功能強大的服務系統。該系統建設完成後最終具有如下特點:

1)地質資料數據電子化存儲管理。

2)地質資料的電子數據的查詢瀏覽。

3)地質圖形數據形成的專題空間資料庫。

4)基於綜合電子資料的地質電子圖書館。

「地質資料綜合管理應用系統」給使用者的總體表現是一個豐富的、直觀性的應用系統。通過該系統可以進行不同地質專業數據的查詢和使用,與以往的系統不同,該系統最終把所有的地質資料數據(包括成果地質資料、實物地質資料、原始地質資料)都電子化進入資料庫,所以當使用者查詢到需要的檔案資料或圖形數據的時候,同時就可以看到檔案資料的內容和地圖數據。

4 建議

4.1 建議國家建立統一的標准和規范

新中國成立65年來,國家花費了大量人力、財力獲取各種地下、地面的資源數據和信息,積累了相當規模的數字化空間信息資源。而只有少量空間地質信息資源完成建庫並投入獨立運行服務。由於資料庫的建設時間跨度大,這些資料庫都具有基於文件的管理方式運作的特點。特別是空間資料庫,空間與屬性數據分開存放,操作孤立。資料庫零碎地分布在各個部門、各個地區和各個單位,格式不同,共享困難,數據無法得到有效應用。所以國家應盡快建立統一的技術標准和規范,這對當前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建設尤為重要。

4.2 國家應加大建設資金投入

數據中心的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2008年黑龍江省對建設黑龍江省地質資料數據中心進行測算,所需資金達2億多元。我國的省級地質資料館藏機構建設發展也很不平衡,且絕大部分省級地質資料管理機構存在項目資金不足的情況。所以,希望國家在建設國家地質資料數據中心的同時,應考慮省級地質資料保管機構具體情況,在資金上給予支持。

4.3 與黑龍江省國土資源部門相協調,納入全省國土資源系統規劃

目前黑龍江省國土資源廳,正在積極推進「黑龍江地質礦產綜合監管『一張圖』」規劃,該規劃就是依託國土資源政務專網,基於統一地理空間參考,整合地質資料、礦產資源儲量、礦產資源規劃、礦業權設置方案、地質災害、礦山地質環境、地質遺跡保護等各類地質礦產基礎數據。而地質資料數字中心建設既是其中一部分,又要依託於該規劃。同時,將地質資料數字中心建設納入全省國土資源建設規劃,積極推動地質資料數字中心建設,使地質資料更加有效便捷地服務於礦產資源管理,促進全省礦業經濟繁榮發展。

Ⅶ 黑龍江測繪局

。。。。 我暈

Ⅷ 哈爾濱師范大學地理科學信息老師電話

哈爾濱師范抄大學(Harbin Normal University),簡稱哈師大(HRBNU),位於中國冰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是一所公立省屬綜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學校,為黑龍江省屬重點大學,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重點建設高校,擁有博士學位授予權。[1-2]
哈爾濱師范大學的前身是成立於1951年的哈爾濱師范專科學校,1953年,哈爾濱師范專科學校和松江師范專科學校合並為松江師范專科學校;1953年,學校復名為哈爾濱師范專科學校;1956年,學校更名為黑龍江師范學院,同年又更名為哈爾濱師范學院;1980年,學校更名為哈爾濱師范大學;1982年,學校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1998年,學校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截至2016年4月,哈爾濱師范大學有松北校區和江南校區2個校區,校園總佔地面積346萬平方米,教學基礎設施建築面積163.9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27.55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3億元;有教職工3500人,其中專任教師1681人;設有26個學院(部),開辦80個普通本科專業,有全日制本科、碩士、博士在校生3.7萬人。[3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