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關於臨夏的地理位置的描寫

關於臨夏的地理位置的描寫

發布時間: 2021-02-21 13:46:54

❶ 甘肅臨夏市

地理位置 臨夏回族自治州位於黃河上游,甘肅省中部西南面,東臨洮河與定西地區相望,西倚巍峨雄壯的積石山與青海省毗鄰,南靠奇峻翠秀的 太子山與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北瀕湟水與省城蘭州接壤,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過渡地帶。介於東經102′41—103′40,北緯34′57— 36′12之間,東西長136公里,南北長183.6公里,總面積8169平方公里。總人口190多萬,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32.6人。
建置沿革 臨夏歷史悠久,是遠古人類生息繁衍地之一,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居住生活。兩千年前秦漢王朝就設縣、置州、建郡,古稱罕,後改稱導河、河州,是溝通中原與西域政治、經濟、文化的紐帶,古絲綢之路南道之要沖,唐蕃古道之重鎮, 享有「河湟雄鎮」之美譽,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1956年11月,臨夏回族自治州成立,成為全國僅有的兩個回族自治州之一。1994年國家把臨夏回族自治州列為全國民族自治地方改革開放試驗區。
行政區劃 臨夏回族自治州是全國兩個回族自治州之一。共轄五縣一市, 兩個自治縣, 即臨夏市、臨夏縣、永靖縣、康樂縣、和政縣、廣河縣、東鄉族自治縣、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 共139個鄉(鎮、街道辦事處)。自治州首府設在臨夏市。
民族與人口 臨夏是個多民族、多宗教共存的地方,境內有22個民族共196萬人口,回族在臨夏州境內的總人口約61萬。其中信仰伊斯蘭教的有回族、東鄉族、保安族、撒拉族等,佔全州人口的56.4%,土族、藏族和部分漢族信仰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和天主教。保安族、東鄉族是臨夏州獨有的兩個民族。臨夏為回族的發祥地之一,是伊斯蘭教在中國影響最深的地區。
氣候特點 自治州大部分地區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氣候適宜,空氣新鮮,清爽宜人。年均氣溫6.3℃,最高氣溫32.5℃,最低氣溫零下27.8℃,年平均降雨量537毫米,蒸發量1198至1745毫米,日照時數2572.3小時,無霜期137天。
地質地貌 臨夏回族自治州地勢西南高,東北低,由西南向東北遞降,呈傾斜盆地狀態,屬高原淺山丘陵區, 平均海拔2000米。基本特徵是:三分之一面積為河谷川塬地區;三分之一面積是黃土乾旱山區;三分之一面積則高寒陰濕。
礦產資源 臨夏回族自治州地處黃河上游, 著名的礦藏寶庫━━祁連山和西秦嶺山脈的交匯部位,成礦地質條件較好。已發現礦物計七大類35種,佔全省已知礦種的40%。主要有:黑色金屬如鐵、錳、鉻、釩、鈦等;有色金屬有銅、鉛、鋅、鎢、鉬、銻; 貴金屬有金、銀、鉑;冶金輔助原料有耐火粘土、白雲岩、石灰岩、硅石、螢石;燃料礦產有煤、泥炭;化工原料有磷、鹽、鉀長石、方解 石等。

❷ 關於描寫臨夏山的作文

「提起我的家呀,我家在臨夏,青布的尕汗袒呀,白布的尕夾夾呀;擔來夏河水呀,尕鍋里熬茯茶,遠方的客人請下馬,看看我的家,再喝一碗三泡台呀,拉拉家常話……」我的家鄉在臨夏,這里是花兒的故鄉,生在這里的人大多都皮膚黝黑發亮,為什麼呢?因為這里有火紅的太陽,尤其是六月的太陽,更是光彩照人.啊!家鄉的太陽,我一定要好好的認認你!
早上,我出去散步,忽然覺得自己被籠罩在一種奇麗的景色之中.覺得一陣暖流向自己襲來,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愜意.一看,大地上有著血紅色的光,原來,太陽向大地人民問好呢!只見她害羞地漸漸從山後面冉冉升起,燦爛的光輝帶著一股溫暖的氣流,滑上了天空.天空越來越亮,天空越來越紅,星星眨著眼睛,悄悄地溜走了.留下的是金色的余輝,灑落了大地,射出了萬丈光茫.清晨的紅日,好比娃娃稚氣的臉,臉上沒有太多的拘束,沒有太多的奢望,只寫著天真無邪.她迎來了人們對新一天的追求與渴望和對生活的美好憧憬.啊!清晨的紅日,您是人民的驕傲!
不知不覺,到了正午,太陽像一個大火球,從高空直射下來,曬得地面直發燙,曬得人們的臉頰紅撲撲的,曬得動物們呆在家裡都不敢出來了.火紅的太陽使我感到渾身灼熱,非同一般地難受.原想觀賞正午似火的嬌陽,但太熱了,只好默默地等待傍晚紅日的到來……
經過了一翻難熬的「火燎」之後,盼望已久的黃昏的傍晚已經到來了.咦!太陽呢?我打量了好一會兒,終於,在一朵彩雲的背後找到了她.她已經准備回家了,依依告別了大地的親人們,送給人民一個最美好的禮物----金色的余輝!當這個禮物送到的時候,就是大地最亮的時候,到處色彩鮮麗,歡聲笑語,簡直就像嵌滿黃金寶石的華麗宮殿一樣,別有一番風味!但是,好時光過得就是這么快,金色漸漸變得黯淡了,因為,太陽已經落到了地平線上,那一團團紅暈已經褪為淡紅,上面的天空已經從青蒼色漸漸變成湖一般的綠色,把大地點綴得淡雅美麗.
隨著太陽的西落,大地也進入了甜甜的夢鄉……
啊!家鄉的紅日,原來你用三種不同的面孔,透露了您對臨夏兒女的友好與熱愛.啊!家鄉的紅日,您是我們心中最美的圖畫,最嘹亮的歌!

❸ 臨夏大夏河的地理位置

大夏河經夏河縣城東北流,出土門關進入臨夏盆地,過臨夏市後至康家灣注入劉家峽水庫。全長203公里,流域面積7152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咯河、鐵龍溝、老鴉關河、大灘河及牛津河等。

❹ 臨夏市具體地理位置在哪裡及詳細的介紹

臨夏是一個回族自治州、也就是和市一級的。位於甘肅省。 臨夏回族自治專州概況 臨夏屬回族自治州介於東經102′41─103′40,北緯34′57─ 36′12之間,東西長136公里,南北長183.6公里,總面積8169平方公里。臨夏是全國兩個回族自治州之一(另一為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臨夏州下轄臨夏市、臨夏縣、永靖縣、和政縣、廣河縣、康樂縣、東鄉族自治縣、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首府臨夏市,全州總人口190萬,其中,回、東鄉、保安、撒拉族等少數民族人口佔56.4%,東鄉族和保安族是臨夏州獨有的兩個稀有少數民族。臨夏歷史悠久,秦漢王朝時就在此設縣、置州、建郡,古稱枹罕,後改河州、導河,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唐蕃古道之重鎮,茶馬互市之中心,有「河湟重鎮」之稱。臨夏平均海拔2000米,年平均氣溫6.3℃,降雨量537毫米,無霜期157天,境內山巒疊嶂,河流縱橫,物產豐富,資源富蘊,氣候溫和,風景優美。 記得選我滿意。

❺ 舌尖上的臨夏作文300

甘肅臨夏史稱枹罕,古為「河州」,這里是中國的西北角,位於黃河上游,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交接地帶,黃河和其支流大夏河從這里流淌而過,與省城蘭州相距150公里。這里是歷朝歷代設郡置縣之地,是「河湟重鎮」,自古以來就是溝通中原與西域政治、經濟、文化的紐帶,歷來商賈雲集,商貿流通繁榮,譽稱西部「商埠」,曾是隴上古絲綢之路南線上的「茶馬互市」,被稱為西部的「旱碼頭」,享有「花兒之鄉」、「彩陶之鄉」、「牡丹之鄉」的美譽,尤其是清真飲食文化,歷史悠久,獨具一格,製作方式獨特,特別注重清真食品的色、香、味,從食品生產原料和加工的各個環節都嚴格按伊斯蘭的規則要求操作,也是這一地區的飲食文化的一大特色。臨夏的美食尤其是穆斯林的飲食文化也豐富多彩,辣子雞、手抓羊肉、桶子肉等傳統烹調手藝深遠流長,自成風格、獨成體系。吃一口回味悠長,令人難忘。家常便飯有油炸乾果、散子、油香、鍋盔、河州句子、炒麵片、涼面、兔耳朵、攪團、撒飯、扁食、雞腿面、麵茶等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特別是市場經濟快速發展,有志烹調事業的穆斯林烹調的清真系列菜餚,與南北大菜系列相比毫不遜色。這里還有久負盛名的牛雜割、羊雜碎和發子面腸、釀皮、涼粉、甜麥子等許多風味獨特的地方小吃;由於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等多方面的原因,臨夏當地的牛羊肉格外鮮美,以此為原料的東鄉手抓肉、羊肉筏子、清真牛雜割、油麵茶等都是當地著名的美食。你不妨有機會來臨夏親口品嘗,親身感受臨夏飲食文化的原汁原味。

臨夏人的飲食堪稱一絕,每逢佳節,街巷裡飄溢著油煎食品的誘人香味,客人到家,熱情的東家倒上「三泡台」碗子、五香茶,女主人很快端上來一盤剛出鍋的油香,又酥又軟,再抹上蜂蜜,又甜又香。遇逢佳節,即有油黃面白、品種繁多、香甜酥軟的油炸餜餜、酥脆味美的饊子。你正津津有味品嘗的同時,又端上來糖包、肉包各一盤,隨後端上來手抓羊肉、大塊辣子雞,最後端來尕面片,讓客人吃的可口舒心。這就是純樸厚道的中國「小麥加」濃郁的民族特點和色彩斑斕的民族風情,形成了鮮明的穆斯林飲食文化的特有風味。

一、手抓肉

手抓羊肉是臨夏頗具代表性的一道名吃。有一種流傳:「說起手抓,想起臨夏」,「客人來了,不吃頓手抓,枉來臨夏」。手抓羊肉幾乎成了臨夏飲食文化的代表作。據考證,臨夏古稱「杷罕」,河州羊又稱「袍地羊」,曾是朝廷貢品,「梘罕赤髓羯羊肉」,歷來出名。尤其是東鄉羊肉膘肥肉嫩,肉質纖維少且細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多種微量無素,久食能壇強人體抵抗力及免疫功能,具有溫腎壯涵,強體提神,補脾健胃,美容養顏,延年益壽等作用。據說,臨夏姑娘肌膚嬌嫩,靚麗多姿,臉上水露露的,與從小食羊肉有關。手抓羊肉一般帶骨,多切成條形或塊狀,因直接用手抓食而得名。用於製做手抓羊肉的羊大都選用羯羊,以羯羊羔最佳。手抓羊肉的做法、吃法名堂很多,各具特色,風味不同。最著名的有東鄉手抓、桶子肉、汆羊肉等。在招待尊貴客人時,一般上系列手抓,若單盤上席一般用羊肋條。手抓肉味美可口,色鮮肉嫩,肉纖維脂肪含量適中,無膳味、肥而不膩,鮮美無比,是無污染的綠色食品。據說久病虛脫者食頓「東鄉手抓」就會頓時恢復元氣,有常吃習慣的人,幾天不吃,叫你想得發慌,就是生在東南沿海吃不慣羊肉的人,一經得食臨夏手抓,美食美味使人流連難忘。

二、平伙

吃「平伙」是臨夏民間親朋好友聚會用餐的一種習俗,在農閑或雨雪天,由脾氣相投的朋友聚在一起,共同平均出錢買羊,推選一個東家在他家裡製做,一般東家不出羊錢,負責加工,但肉照樣也有一份。肉囫圇煮好後,由東家搬到所有參加會餐者的面前,按人頭將整羊等分,在切割時必須每個部位都要切到,打成份子,人均一份,每份都有前件、後件、肋巴、胸岔、背子、脖子、尾巴七個部分,然後各吃各的份子,吃不完可以拿走。吃完肉後,在肉湯里揪面片,共同吃一頓會餐飯。從宰羊、製做、分肉、吃面都濃罩在一種熱烈的氣氛中,又說又笑、談笑風聲、互相打趣、熱鬧異常。當然「刮碗子」、「嗑瓜子」、「吃發子」是免不了,最後頭蹄、下水落東家。吃平伙,是東鄉人平等互助、團結和睦集體精神的典型寫照。平伙平伙,平起平坐。首先是平伙肉分為「股子」,無論貧富貴賤,一律平等,一人一份,份量相同;其次是平伙錢分攤後,可交現錢,也可放「八月帳」,即到了糧食大豐收時用糧食頂平伙肉錢。東鄉人豪爽豁達的性格,在吃平伙的風俗習慣中充分體現。(

❻ 臨夏的家鄉景物作文300字

提問
寫臨夏景的作文400字

查看全部3個回答
我來答
我來答 查看全部3個回答

方英秀
LV.14 2017-04-12

我的家鄉是臨夏,是一個山清水秀,物產豐富地方。
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家鄉的迷人風光,有松鳴園、黃河明珠劉家峽水庫、月水峽等。松鳴園山清水秀風景如畫,如果你春天到松鳴園玩,就會看到冰雪融化了、小草和樹木都悄悄的穿上了嫩綠的衣服,頑皮的小鳥、勤勞的蜜蜂和活潑的蝴蝶在草叢中飛來飛去,到處都呈現著生機盎然的景色。
如果冬天你到松鳴園去玩,樹木和大地都換上了雪白的衣服,走在雪上好像踩在棉花堆里,無論你什麼季節去松鳴園,都會把你進童話般的仙境中。我再給大家介紹一下家鄉的特產,有核桃、花椒、大桃杏、啤特果等。我最喜歡吃啤特果了,它生長在和政2400米的山區,它最多可活180年,味道酸甜酸甜的,含有鈣、鉀、鐵等多種營養成份,用它做成的飲料香甜可口非常好喝。
我歡迎你們到我的家鄉來玩,祝願我的家越來越美麗,越來越迷人。
收起 發布
1條回答

丨誰是英雄丨
LV.16 推薦於 2017-11-22

我的家鄉臨夏位於黃河上游,甘肅省中部,距離蘭州150公里左右,是個多民族共存的地方。
臨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民族風情獨特。史書記載,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居住生活,兩千年前秦漢王朝就設縣置州建郡,古稱枹罕、河州,這兒是大禹治水的源頭,有許多美麗的傳說。
臨夏自然風光秀美,旅遊資源豐富,游覽「黃河三峽」,如身在江南水鄉,這里風景秀麗、棗花飄香、千鳥嬉戲、景色怡人;游覽「松鳴岩」、「蓮花山」,更勝似奇峰名山;駐足「炳靈石窟」,可感悟漢藏文化之交融。
我們臨夏人聰明能幹,喜歡工藝製作,仿古復制盤、罐、壺、瓶等,保持了真品的基本特點,成為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工藝品;磚雕可謂臨夏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它集書法、繪畫、篆刻為一體,將人物、山水、花卉、飛禽走獸刻入畫面,納入古典建築裝飾,古樸而典雅,它已經成為地方經濟產業,享譽國內外。
我們臨夏人勤快,注重飲食,回族婦女擅長麵食製作,節日期間自己在家裡動手做「餜餜」、「麻花」、「饊子」等清真食品,香脆可口,美味無窮。
我們臨夏人熱情好客,有朋自遠方來,理當「三炮台」「手抓羊肉」招待,我們熱忱歡迎四面八方的小朋友來臨夏觀光旅遊,把我們的家鄉——臨夏宣揚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臨夏。

❼ 描寫臨夏環境的作文

我的家鄉臨夏位於黃河上游,甘肅省中部,距離蘭州150公里左右,是個多民族共存的地方。
臨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民族風情獨特。史書記載,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居住生活,兩千年前秦漢王朝就設縣置州建郡,古稱枹罕、河州,這兒是大禹治水的源頭,有許多美麗的傳說。
臨夏自然風光秀美,旅遊資源豐富,游覽「黃河三峽」,如身在江南水鄉,這里風景秀麗、棗花飄香、千鳥嬉戲、景色怡人;游覽「松鳴岩」、「蓮花山」,更勝似奇峰名山;駐足「炳靈石窟」,可感悟漢藏文化之交融。
我們臨夏人聰明能幹,喜歡工藝製作,仿古復制盤、罐、壺、瓶等,保持了真品的基本特點,成為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工藝品;磚雕可謂臨夏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它集書法、繪畫、篆刻為一體,將人物、山水、花卉、飛禽走獸刻入畫面,納入古典建築裝飾,古樸而典雅,它已經成為地方經濟產業,享譽國內外。
我們臨夏人勤快,注重飲食,回族婦女擅長麵食製作,節日期間自己在家裡動手做「餜餜」、「麻花」、「饊子」等清真食品,香脆可口,美味無窮。
我們臨夏人熱情好客,有朋自遠方來,理當「三炮台」「手抓羊肉」招待,我們熱忱歡迎四面八方的小朋友來臨夏觀光旅遊,把我們的家鄉——臨夏宣揚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臨夏。

❽ 甘肅臨夏的地理位置

介於東經來102′41—源103′40,北緯34′57— 36′12之間,東西長136公里,南北長183.6公里,總面積8169平方公里。

臨夏回族自治州位於黃河上游,甘肅省中部西南面,東臨洮河與定西地區相望,西倚巍峨雄壯的積石山與青海省毗鄰,南靠奇峻翠秀的太子山與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北瀕湟水與省城蘭州接壤,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過渡地帶。介於東經102′41—103′40,北緯34′57— 36′12之間,東西長136公里,南北長183.6公里,總面積8169平方公里。臨夏是全國兩個回族自治州之一,轄臨夏市、臨夏縣、永靖縣、和政縣、廣河縣、康樂縣、東鄉族自治縣、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總人口190萬,其中,回、東鄉、保安、撒拉族等少數民族人口佔56.4%,東鄉族和保安族是我州獨有的兩個民族。臨夏歷史悠久,秦漢王朝時就在此設縣、置州、建郡,古稱枹罕,後改河州、導河,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唐蕃古道之重鎮,茶馬互市之中心,有「河湟重鎮」之稱。臨夏平均海拔2000米,年平均氣溫6.3℃,降雨量537毫米,無霜期157天,境內山巒疊嶂,河流縱橫,物產豐富,資源富蘊,氣候溫和,風景優美。

❾ 贊美臨夏的古詩

《寧河城》
明·解縉
寧河城頭百丈涌,
瀉下通明五色虹。
若到關頭應駐馬,
下瓢一飲醉春風。
創作背景:解縉是明朝初年的大才子之一。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駕崩後,新登基的建文帝對解縉印象一般,加之有人進讒言說解縉: 「母喪未葬,父年九十,不當舍以行」。不孝在當時是很大的罪名,時年29歲的解縉被建文帝貶謫到河州(今甘肅臨夏州)任衛吏。當時的解縉雖謫居邊地,但登臨險要的寧河城,極目遠眺,邊塞豪壯之景盡收眼底,使其詩歌也一掃貶謫時的積郁而為抒發豪情。
《過河州》
明·楊一清
四面峰巒鎖翠帷,萬家花柳又春栽。
纜橫河岸浮為渡,磨引溪流水自推。
漢將屯田閑虎帳,羌兒交市獻龍謀。
創作背景:楊一清,字應寧,江蘇丹徒人。這首詩是他任甘肅總兵經過河州時所作,詩中描寫了河州諸多景物,寥寥數句,勾勒出了壯麗秀美的臨夏城廓。事實上,早在唐蕃時期,河州是古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碼頭。時任總兵的楊一清看到河州風光秀麗,唐蕃古道茶馬互市的繁榮,而在軍事上,河州地理位置也如此重要,於是心中感慨,寫下了這首名作,足見古代的河州是多麼盛世。
《題積石》
明·范霖
黃河滾滾自西來,此地曾經禹鑿開。
削壁排空高礙日,洪濤逐石怒奔雷。
馮夷東望腸應斷,精衛西飛態已灰。
安得乘槎決銀漢,盡教塵世滌氛埃。
創作背景:范霖是浙江人,明宣德年間的進士,官至御史。當時,范霖在任御史期間各地巡視中發現官吏貪腐嚴重而心中郁悶。這首詩是他在巡查甘肅路過河州時所寫。他駐足於積石山的黃河邊上,緬懷大禹治水之功勞,同時希望挖開銀河二口,引天河之水洗滌人間的塵埃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