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鄉土地理知識測試
❶ 鄉土地理學生實踐活動設計有哪些
1 活動背景
1)《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准》規定,鄉土地理是必學內容,
並給出了活動建議:圍繞家鄉的環境與發展問題,開展地理調查,
提出合理建議。
2)學習鄉土地理,要體現新課標中的「學習生活中地理」的課改
理念,讓學生在熟悉的地理環境中,以活動課的形式,學習地理知
識,掌握地理方法,增加學習體驗,提高學習興趣。
3)荊州鄉土地理最具有區域特色的是荊州古城牆,本次活動的主
要內容就是讓學生調查古城牆的損壞情況,探究古城牆的保護策
略。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能主動學習、
合作學習,使他們真正做學習的主體。
4)經國家文物局批准,荊州古城牆將和南京、西安、遼寧興城3
座明清城牆一起捆綁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荊州市政府以此為鍥機,
號召全體市民以主人翁精神,為「申遺」活動作出貢獻,宣傳荊州,
保護古城牆,爭做文明市民。
2 活動目標
1)通過開展調查古城牆的損壞情況,探究古城牆的保護策略,使
學生進一步了解荊州古城牆的歷史知識和文物保護知識。
2)通過參加調查古城牆的損壞情況、探究古城牆保護的活動,讓
學生了解地理調查方法,培養學生收集、處理、存儲、運用信息的
❷ 上海初中地理會考
應該是五本,因為有一本上海鄉土地理!!
❸ 急求!!!2011年地理結業測試題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4分):
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是 白令 海峽。
2、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溫帶大陸性氣候 。
3、亞洲氣候具有復雜多樣、 季風氣候顯著和 大陸性氣候 分布廣的特點。
4、日本面積最大的島嶼是 本州 島。
5、東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是 印度尼西亞 ,世界最大的蕉麻生產國和椰子出口國是 菲律賓 。
6、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是 印度尼西亞 ,其首都是 雅加達 。
7、世界面積最大的國家是 俄羅斯 ,其首都是 莫斯科。
8、印度主要的糧食作物是 水稻 和 小麥。
9、葉尼塞河的東側是 中西伯利亞 平原,西側是 西西伯利亞 高原。
10、印度最大的城市是 加爾各答,最大的海港是 孟買 。
11、俄羅斯工業最發達的地區是以 為中心的工業區,除這個工業區以外,歐洲部分另一個重要工業區是以 為中心。
12、東南亞包括 和 兩大部分。
13、從經濟發展水平看,日本屬於 國家。
14、中南半島地形具有 、 的特點。
二、選擇題(每道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2分,共36分):
1、下列地區中,地理位置尤其重要,有「十字路口」之稱的是( )
A 東南亞 B 東亞 C 南亞 D 西亞
2、被稱為「五海通航」的河流是( )
A 葉尼塞河 B 伏爾加河 C 恆河 D 湄公河
3、東南亞著名的「吳哥窟」位於下列哪個國家( )
A 新加坡 B 印度尼西亞 C 泰國 D 柬埔寨
4、世界最大的橡膠生產國是( )
A 馬來西亞 B 印度尼西亞 C 菲律賓 D 泰國
5、、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一個洲是( )
A 亞洲 B 非洲 C 北美洲 D 南極洲
6、世界最高的大高原是( )
A 青藏高原 B 德干高原
C 巴西高原 D 伊朗高原
7、世界最大的半島是( )
A 索馬里半島 B 中南半島
C 印度半島 D 阿拉伯半島
8、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是( )
A 歐洲 B 非洲
C 北美洲 D 大洋洲
9、日本群島附近的大漁場是( )
A 舟山漁場 B 北海道漁場
C 北海漁場 D 紐芬蘭漁場
10、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是( )
A 馬六甲海峽 B 朝鮮海峽
C 直布羅陀海峽 D 霍爾木茲海峽
11、流經寮國首都萬象的河流是( )
A 伊洛瓦底江 B 湄南河 C 紅河 D 湄公河
12、東南亞有「花園城市」之稱的國家是( )
A 新加坡 B 越南 C 泰國 D 馬來西亞
13、位於俄羅斯境內的世界最深的湖泊是( )
A 裏海 B 貝加爾湖 C 維多利亞湖 D 鹹海
14、對印度的農業生產有重要意義的是( )
A 西北季風 B 東北季風
C 東南季風 D 西南季風
15、、世界第二軟體大國是( )
A 中國 B 美國 C 印度 D 俄羅斯
16、俄羅斯的森林類型中,最主要的是( )
A 熱帶雨林 B 亞寒帶針葉林
C 溫帶落葉闊葉林 D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17、下列東南亞國家中,與我國陸地相鄰的是( )
A 新加坡 B 馬來西亞 C 菲律賓 D 越南
18、世界上跨緯度最廣的大洲是( )
A 亞洲 B 歐洲 C 南極洲 D 非洲
三、填表題(10分):填出下表中的國家和地區相應的氣候類型
印度半島 熱帶季風
中南半島 熱帶季風
印度尼西亞 熱帶雨林
阿拉伯半島 熱帶沙漠
俄羅斯 熱帶大陸
四、讀下面「俄羅斯圖」,回答問題(每空2分,共30分):
1、寫出符號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海洋:A 太平洋 ;B 北冰洋 ;C 波羅的海
湖泊:D 裏海 ;E 貝爾加湖
河流:F 鄂畢河 ;G 葉尼塞河 ;H 勒拿河
平原:I 東歐平原 ;J 西西伯利亞平原
2、①②③④四個工業區中,位於歐洲部分的有 1 、 2 ;
其中以首都為中心的工業區是 2 。
3、⑤是 西伯利亞 大鐵路。
4、⑥是太平洋沿岸的重要海港 。
答案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4分):
1、白令;2、溫帶大陸性氣候;3、季風氣候,大陸性氣候;4、本州;5、印度尼西亞,菲律賓;6、印度尼西亞,雅加達;7、俄羅斯,莫斯科;8、水稻,小麥;9、中西伯利亞,西西伯利亞;10、加爾各答,孟買;11、莫斯科,聖彼得堡;12、中南半島,馬來群島;13、發達;14、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二、選擇題(每道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2分,共36分):
1、A;2、B;3、D;4、D;5、A;6、A;7、D;8、B;9、B;10、A;11、D;12、A;13、B;14、D;15、C;16、B;17、D;18、A。
三、填表題(10分):填出下表中的國家和地區相應的氣候類型
印度半島 熱帶季風氣候
中南半島 熱帶季風氣候
印度尼西亞 熱帶雨林氣候
阿拉伯半島 亞熱帶和熱帶沙漠氣候
俄羅斯 溫帶大陸性氣候
四、讀下面「俄羅斯圖」,回答問題(每空2分,共30分):
1、A太平洋;B北冰洋;C波羅的海;D裏海;E貝加爾湖;F鄂畢河;
G葉尼塞河;H勒拿河;I東歐平原;J西西伯利亞平原。
2、①,②,②。
3、西伯利亞。
4、符拉迪沃斯托克。參考資料:我
回答時間:2011-4-21 08:32
❹ 如何指導學生寫好鄉土地理小論文
中學生在課外實踐活動中,對地理環境進行考察和調查研究,獲得第一手資料,在教師指導下,按照地理學科的方法,進行分析論證,最後要寫成論述性文章。由於中學生還處在基礎教育階段,並不具備較多的地理專業知識和技能,他們所寫的地理論述性文章,就其大多數來說,還只具有地理論文的雛形,算不上真正的論文,一般稱為「地理小論文」
。鄉土地理小論文則要求學生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對本地區、本鄉、本村、本社區的人口、環境、資源,可持續發展等現實問題進行分析論證。
一、充分認識讓學生撰寫鄉土地理小論文的意義
學生撰寫地理小論文,作為地理第二課堂的一項活動或地理作業的新形式,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調動其學習積極性,而且在寫小論文活動的過程中,學生也得到了地理教育的自我熏陶,還提高了寫作水平,對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撰寫鄉土地理小論文的幾個原則1.
實。鄉土地理小論文針對的是周邊的現實問題,所以沒有實際調查研究和測試的翔實材料,是寫不出來的。小論文的論題一經選定,就應考慮這篇文章的粗略提綱,根據提綱去做有計劃、有目的的地理調查研究和測試工作,以獲取第一手材料。這樣小論文寫作便有了堅實的基礎。之後,圍繞論題進行理論上的探討,通過探討,形成小論文的基本觀點論點。
2.
小。從小論文的命題角度看,不宜太大,更不宜選用一些華麗或空洞的題目。如果選材過大,就不易抓住重點,論證也就困難。正確的方法是在觀察地理、地質、自然及社會等現象和搜集各種資料的基礎上,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抓住要點。當然,也可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或人們關心的熱點問題,或透視自己感知的地理事物和現象,引發自己的觀點、看法和感想等。
3.
近。因為中學生活動的地域范圍和學習水平所限,所用方法也是與中學教育相適應的簡單易行的方法,不可能涉及高深的理論問題,所以中學生在課余獲取第一手資料,教師不應作過高要求,應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認知實際,強調學生的動手實踐,產生一兩點感悟即可。
4.
親。也就是要努力激發學生寫鄉土地理小論文的興趣。如果學生不感興趣,就會寫得馬虎。所以教師除了對學生的小論文作認真批改講評外,還應讓學生的小論文有「發表」的機會,使學生體會成功。通過在學校宣傳欄上發表,組織辯論比賽、小論文競賽等形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教給學生寫鄉土地理小論文的一般方法
首先,是找觀點、找論點,確定題目。教師可以根據身邊的某一現象,或提供文字材料,讓學生找到觀點,確定題目。有時題目本身就是論點,例如「只有保護水資源才能保護人類自己」
其次,是引論據。論點確定後,就要用論據從不同角度闡明論點。這時就需要學生動手去找第一手資料,然後對掌握的各種資料及時整理,認真分析,必要時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討論,以對學生作進一步的指導。
再次,是巧論證。論證是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論述過程。要讓觀點令人信服,就得對觀點進行論證。論證的展開要藉助一定的方法,如舉例論證、對比論證等。舉例論證在引述例子之後,必須對例子作重點分析,揭示例子與觀點的聯系;對比論證就是用正反兩面的事例或道理進行論證。無論採用哪一種論證方法都應該論點齊全,說服力強,重點突出。教師要指導學生抓住材料和知識的切入點,要使用地理術語,還要注意篇幅詳略得當等。
總之,論點鮮明,論據充分、層次分明、聯系實際,就符合論證要求,如果能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又有創新,那就更好了。
此外,小論文是否寫得成功,關鍵在於學生的思維是否放得開,是否能夠大膽地、無拘無束地自由寫作。當學生醞釀已久後,教師應指導學生迅速思索、整理材料,搜尋准確、鮮明的觀點,放開思路,把要寫的內容雲集筆端,筆隨思路而行。若思路中斷,再仔細想一想,想出多少寫多少,可暫不考慮字詞的對錯及句子是否連貫。寫完後,不要急於修改,先放置幾天,但要認真琢磨自己搜集的原始材料,再重新醞釀、重新求索。待有了一些「靈感」後,再重新分析、判斷,精選自己所寫內容,以達到「謀篇」新穎、巧妙的目的。
❺ 09年初二地理結業考試復習題與答案
2008年三門峽市初中地理結業考試示例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
1.由地球自轉產生的自然現象是()
A.四季變化 B.晝夜更替
C.正午太陽高度變化 D.晝夜長短變化
2.王偉一家自駕車從三門峽到開封游覽,為了保證順利到達,最適用的地圖是()
A.中國鐵路交通圖 B.中國旅遊圖
C.河南交通圖 D、河南地形圖
3.按照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紅海的形成是由於()
A.板塊的上升 B.板塊的下降
C、板塊的張裂 D.板塊的碰撞
4.圖1是某地氣溫年變化曲線圖,據此判斷該地位於()
A.倫敦
B、舊金山
C.北溫帶
D.南溫帶
5.下列地區的氣候特點主要由緯度原因造成的是()
A.海南島終年如夏
B.青藏高原氣候寒冷
C.新疆地區氣候乾燥
D.威海夏季涼爽
6、竹樓式的民居反映的自然環境是()
A.炎熱多雨 B.乾燥少雨 C.四季分明 D.寒冷潮濕
7.關於發展中國家的敘述正確的是()
A.大量出口轎車、飛機等工業產品
B.服務設施齊全完備
C.大量出口石油、木材、橡膠等原材料
D.佔世界人口比重較低
8.到歐洲游覽峽灣風光,最佳的地區是()
A.地中海沿岸 B.歐洲中部
C.英國沿海 D.歐洲北部
9.受氣候條件和地形因素的影響,歐洲西部形成的傳統農業是()
A.種植業B.畜牧業C.園藝業D.漁業
10.美國農業專業化生產的好處是()
①可以緩解人多地少的矛盾②便於機械化生產③充分利用不同地區的自然
條件,提高農業生產效率④提高農業商品率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11.熱帶季風氣候分布最為廣泛的地區是()
A.中亞B西亞C.南亞D.東亞
12,以狗拉雪橇為主要運輸工具的人群分布在.()
A.東西伯利亞地區B.恆河三角洲地區
C.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島D.阿拉伯半島
13、圖2為亞洲三個人類文明發樣地,這三個地區的共同特徵是()
A.都位於熱帶地區 B.都位於濕潤地區
C.都位於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區 D.都位於乾旱半乾旱地區
14.制約俄羅斯農業發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A.耕地不足B.熱量不定C.勞動力不足D.降水不足
15.下列河流,流人印度洋的是()
A.葉尼塞河B.恆河C.密西西比河D.亞馬孫河
16.關於我國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位於亞洲南部,太平洋西岸
B.跨北寒帶、北溫帶、熱帶
C.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
D.北回歸線穿過我國的台、閩、桂、雲四
17、四個省區對應的簡稱,正確的是
A、①—雲②---粵③---鄂④---黑 B、①—藏②----粵③---鄂④---黑
C、①---雲②---桂③---渝④---黑 D、①---雲②----粵③---鄂④---青
18、最容易受到台風襲擊的省是
A、①B、②C、③D、④
19、我國某城市,一月平均氣溫為2.9℃,7月平均氣溫為29℃,年平均降水量為1260mm,這個城市可能是
A、沈陽 B、天津 C、海口 D、重慶
20、隨著經濟的發展,今後我國人地矛盾會進一步加劇,原因是
①我國可墾荒地少,耕地後備資源匱乏②建設用地將不斷增③隨著人口的增長,對耕地的需求量會增加④大規模的植樹造林,使土地面積迅速減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1.有關甲、乙山脈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山的東側是東北平原
B、甲山是我國第一、二級階梯分界線
C.乙山與我國一月0℃等溫線大致吻合
D.乙山是半濕潤和半乾旱地區的分界線
22。在黃土高原生態環境建設中,不可取的做法是()
A.植樹種草,整修梯田B.退耕還林、還草
C.減少放牧的牲畜數量D.開墾陡坡,擴大耕地面積
23.關於三門峽地區農業的敘述,正確的是()
A.農作物的熟制是一年兩熟或三熟
B.種植業以水稻、玉米和小麥為主
C.林果業發達,主要水果有蘋果、梨、桃等
D.地形以平原為主,主要是旱田
24.珠江三角洲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帶,吸引的大量資金主要來自()
A.台灣地區B.港澳地區
C.西北地區D.長江中下游地區
25.西雙版納地區迅速崛起的支柱產業是()
A.加工工業B.采礦業C.種植業D.旅遊業
26.關於長江沿江地帶的敘述,不正確的是一()
A.上游可以大力發展內河航運業
B.中上游水能豐富,水電業發達
C.上游毀林開荒,陡坡墾殖,水土流失嚴重
D.下游地區洪澇災害頻繁
27.下游流域面積小的原因是()
A.成為地上河,無支流匯人 B.近年來氣候乾旱,降水少
C.位於乾旱地區 D.近年來黃河中上游用水量過大
28.小浪底和三門峽河段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是()
A、河流徑流量大 B、落差大 C、河道彎曲 D、河流泥沙含量小
29.河南省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相比,經濟發展的優勢條件是
A.交通發達B。能源豐富C.技術先進D.工業基礎好
30.位於三門峽最西端的旅遊景點是()
A.豫西大峽谷 B亞武山 C.三門峽大壩 D.仰韶文化遺址
第Ⅱ卷
二、綜合題
31.讀圖6,完成下列問題:(6分)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A 洲B 洋C 海峽。
(2)在圖中北極圈上用箭頭繪出地球自轉方向。
(3)寫出圖中①點的經緯度 ;
(4)①②兩點比較,一天中見到日出較早的是 。
32.讀圖7,完成下列問題:
(l)圖中A為 島,B為 煤礦,C為 油田。
(2)在自然資源方面,兩國的主要區別是 。
(3)兩國工業分布都不平衡,日本的工業集中分布在
地區,形成這種分布特點的主要原因是 ;俄羅斯的工
業主要分布在 部分。
(4)兩國海運業發展水平不同:日本海運發達,主要原因是
;俄羅斯海岸線漫長,但海運業在交通運輸業中所佔比重不高,主要原因是
。
33.讀圖8、圖9,完成下列問題:
(1)在圖8適當位置填注波斯灣。
(2)①②③三條輸油路線中,需要繞道非洲南端好望角的是 ,主要輸往
東亞地區的是 。
(3)長期以來,中東地區成為世界關注的熱點地區,除了因為這里地處東西方交
通要道、石油資源豐富外, 、 等因素也是導致這里沖突。、戰爭頻
繁的重要原因。
(4)圖9是西亞地區的民居,其主要特點是牆厚、窗小,這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怎
樣的關系?
34.讀圖10、圖11,完成下列問題:(8分)
(1)圖10中A是 山,B是 盆地,C是 河。
(2)從圖11可以看出,新疆的綠洲主要分布在盆地的 ,原因是
35.讀圖12,完成下列各題:(10分)
(1)圖中鐵路線①是 線,②是 線。從三門峽乘火車到上海,要依次經過隴海線和 線。
(2)A、B、C三個工業基地都分布有鋼鐵工業,但發展的條件不同:A、B工業基地發展鋼鐵工業的有利條件是 ;C工業基地發展鋼鐵工業的主導因素是
。
(3)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解決的有效辦法是。為了緩解北方地區嚴重缺水,線路甲是正在實施的 工程。
(4)黃渤海地區漁業發達,但近年來漁業資源日益枯竭,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
因是: 。現在,每年夏季黃渤海海域都進人休漁期,在此期間,大小船
只一律禁止捕漁作業。採取休漁期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
A.增加漁業收人 B.保證捕撈安全
C.保護漁業資源 D.降低海水污染
36.閱讀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國際石油價格一漲再漲,最近一年裡,我國石油產品價格也連連攀升。在我們三門峽,93#汽油年前的價格為4.78元/升,年後升至5.07元/升。油價的提高,增加了許多經濟部門的生產經營成本,從而降低了利潤…
石油是形成於漫長地質年代的非可再生資源,而且分布不均,總有一天石油資源會被開采殆盡。隨著全球能源消耗量的快速增長,大力開發使用新能源已迫在眉睫……
(1)有人說,石油價格上漲只對城市有影響,而對農村影響不大。這種說法對不對?為什麼? 。
(2)石油作為自然資源的特點是: 。
(3)目前人類已開發利用的新能源有哪些? 。
37.評價王亮同學的寒假地理活動設計方案(9分)
背景資料;王亮同學的家鄉濱河鎮王莊,坐落於東北松花江支流岸邊(如圖13)。
春節期間,王亮准備組織同組同學進行一次濱河鎮鄉土地理考察活動,擬訂方案如
下:
考察內容:人口民族 風土民情
考察路線;路線1:王莊---李村----張屯一濱河
路線2:王莊一太平山一濱河
考察方式:觀察訪問 查閱資料
考察對象:農村藝人 村委會 鎮政府 鎮文化站 圖書館
准備物品:大比例尺地圖 照相機 指南針 隨身聽 錄音機 急救箱 放大鏡等
最終成果:關於濱河鎮民俗文化的調查報告
(1)方案中不合理的考察路線是 ,理由是該線路
。
(2)准備的物品中,在考察活動時最為必要的是(至少答出三種):
。
王亮在報告中寫到:…,··濱河鎮的村莊主要分布於河流上,居民由漢、回、蒙古、
朝鮮、鄂倫春等多個民族構成。其中,王莊下面的李村以朝鮮族為主,李村右面的張
屯以回族為主。各民族雖然風俗習慣不同,但都能和睦共處……據此完成(3)(4)
題。
(3)在王亮的考察報告中存在三處地理知識方面的錯誤。在錯誤處畫橫線,並在橫線下加以改正。
(4)調查活動中,最有可能拍攝下來的符合當地特點的場景照片是(將正確選項
的字母填在括弧內)()
A.劃船、舞獅子B.堆雪人、滑冰C.摔跤、扭秧歌D.潑水、拋綉球
E.打獵、捕魚F.煮餃子、放鞭炮J.蒸年糕、唱山歌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B2、C3、C4、B5、A6、A7、C8、D9、B10、D11、C12、A13、C14、B15、B16、C17、A18、B19、D20、A21、C22、D23、C24、B25、D26、A27、A28、B29、B30、D
31、(1)北美 大西 白令海 (2)略 (3)66.5°N,45°E(4)①
32、(1)本州 庫茲巴斯 秋明
(2)日本資源貧乏,俄羅斯資源種類齊全,儲量豐富
(3)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 這里多優良港灣,便於進口原料、出口產品 歐洲
(4)多優良港灣 緯度高,氣候寒冷,海水結冰時間長
33、(1)略
(2)②①
(3)水資源匱乏 文化差異顯著
(4)牆厚可以減少白天通過牆壁傳導進入的太陽熱量 窗小可以減少白天從沙漠地區吹來的熱風
34、(1)天 准噶爾 塔里木 (2)略 (3)邊緣 水源較充足,地勢平坦
35、(1)京九 隴海 膠濟 (2)接近原料、燃料產地 接近消費市場 (3)跨流域調水 南水北調 引黃濟青 (4)過度捕撈,漲水污染 C
36、(1)不對 農業機械需要燃油,部分農資產品以石油作為原料
(2)屬於非可再生資源
(3)風能、沼氣、太陽能、核能、地熱等
37、(1)路線2,該線路考查村莊少,經過山區,交通不便
(2)大比例尺地圖、照相機、錄音機、指南針、急救箱
(3)略(4)B C F
❻ 上海的鄉土地理
我提供些資料
用古詩詞輔助教學
描寫春天的:「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沾衣不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描寫夏天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描寫秋天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描寫冬天的:「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描寫春雨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描寫梅雨的:「三日雨不止,蚯蚓上我堂。」「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描寫夏季陣雨的:「坐看黑雲銜猛雨,噴灑前山此獨晴。忽驚雲雨在天上,卻是山前晚照明。」描寫秋雨的:「今年粳稻熟苦遲,庶見霜風來幾時。霜風來時雨如瀉,把頭出菌鐮生衣。眼枯淚盡雨不盡,忍見黃穗卧青泥。茅苫一月隴上宿,天晴獲稻隨車歸。」描寫冬雪的:「一夜無雪潤田疇,渴井泉源凍不流。昨夜忽飛三尺雪,今年須兆十分秋。」描寫露的:「荊溪百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描寫氣候的:「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描寫廬山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描寫廬山瀑布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描寫泰山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描寫垂直地帶性的:「人間四月芳非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描寫赤道地區的:「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描寫河湖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描寫森林有涵養水源,保護水土作用的:「明月松間照,青泉石上流。」描寫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描寫桂林山水的:「青蓮出水,碧蓮玉筍世界。」描寫過去河套平原的:「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描寫橫斷山氣候和植被垂直變化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描寫地形是丘陵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春」。描寫四川盆地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描寫山地的:「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描寫森林美化環境的:「綠樹村邊合,青山廓外斜。」描寫水循環規律的:「百川歸大海,何日復西歸。」
用歌曲來輔助教學
描寫地形地貌的歌曲:《高原之歌》、《美麗的草原,我的家》、《三峽情》、《走上這高高的興安嶺》、《太行頌》、《黃土高坡》、《歌唱二郎山》、《我的家鄉沂蒙山》、《高高太子山》等。
描寫氣象氣候的:《四季歌》、《北國之春》、《春之歌》、《金風吹來的時候》、《二月里來》、《拉薩之春》等。
描寫河流、湖泊的:《長江之歌》、《多瑙河之波》、《塔里木河》、《黃河頌》、《尼羅河畔的歌聲》、《密西西比河啊》、《梭羅河》、《太湖美》、《洪湖水浪打浪》等。
在講青藏高原時可播放《青藏高原》;在講黃土高原時可播放《信天游》;在講內蒙古高原時可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在講雲貴高原時可播放《蘆笙戀歌》;在講中國的民族時可播放《愛我中華》;在講新疆時可播放《掀起你的蓋頭來》;在講北方地區時可播放《黃土高坡》;在講南方地區時可播放《採茶舞曲》或湘曲《劉海砍樵》;在學習台灣時可播放《阿里山的姑娘》;在學習香港和澳門時可播放《七子之歌》。
用諺語來輔助教學
描寫西北地區溫差大的:「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
描寫秦嶺南北自然景觀差異的:「馬前桃花馬後雪。」
描寫開墾草原後帶來草場沙化的:「一年開草原,兩年打點糧,三年五年變沙梁。」
描寫新疆風沙大的:「一年一場風,從春吹到冬。」:「一天要吃二兩土,白天不夠夜裡補。」
描寫黃河含沙量大的:「一碗水半碗泥」。
描寫生產的:「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春雨貴如油。」:「蠶無夜食不長,馬無夜草不肥。」
描寫氣象的:「天上掃帚雲,地上雨淋淋。」「雲在東,雨不凶,雲在南,河水滿。」「早起浮雲走,中午曬死狗。」「冷在三九,熱在三伏。」「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久晴大霧雨,久雨大霧睛。」
用成語來輔助教學,如描寫地殼運動的,有「滄海桑田」;描寫冷鋒過境時,形容天氣用「風雨交加」;描寫地球運動,用「星移斗轉」;描寫海陸間的循環的,用「百川歸海」……
用謎語來輔導教學,如「船出長江口」(上海):「空中碼頭」(連雲港):「大言不慚」(海口):「舉頭望明月」(仰光),等等。
用別稱來輔助教學,如「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黃金水道」(長江):「塞上江南」(河套平原):「魚米之鄉」(長江中下游平原)。
用歌謠來輔助教學,如學習「黃河的治理」時可編歌謠:「黃河之水天上來,萬里奔騰入渤海;捲走黃沙十六億,填充華北沉降帶;走南闖北拐大彎,泥沙滾滾多危害;淤塞河道高築壩,造成懸河飛天外。」
用課外活動輔助教學
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多讀報,閱讀雜志、上網、不定期編輯地理小報、牆報;舉辦一些專題講座:如請專家談「熱點問題」(中東和平、氣候異常、環境保護、臭氧空洞、經濟一體化等);組織興趣小組:如天文觀察、環境監測、鄉土調查、地理攝影、學具製作等;經常組織地理知識競賽、地理游藝宮活動;每學期組織一次大型社會調查或鄉土考察,並及時寫出相關小論文;暑期開展夏令營活動等。
❼ 我想要攀枝花市鄉土地理知識
1,攀枝花空氣質量常年處於輕微到中度污染狀態,主要污染物為二氧化硫,PM10。污染源主要是攀鋼下屬各企業及各大工業園區內的企業。政府堅持了先治理再生產的政策治理污染,對沒有合格處理污染物裝置的企業不予生產許可,但是企業為了減輕生產成本多採用兩面做法,雖然一直對企業嚴格監管,但是夜間偷排一直難以控制,好在攀枝花地區長期處於利於污染物擴散的氣象條件才使攀枝花長期只處於輕微-中度污染。
2,攀枝花滑坡形成在攀枝花的雨季6-9月,由於攀枝花是乾熱河谷山區,大部分山上植被稀少,加之雨季之前的乾熱造成山體乾裂,遇雨季雨水稍微沖刷即形成塌方,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
3,水污染原因同空氣污染一樣。
4,兩岸聚落,攀枝花市區居民多緣於上世紀60年代的攀鋼開發建設。由於當時先生產的理念,人民生活區多聚集在離主要工廠近的河門口,渡口橋等地區。到90年代隨著人們生活理念的改變及市政府遷移到炳草崗地區開始江南開始逐漸繁榮,攀枝花的兩岸聚落也基本由此時開始成形。到現在基本形成了明顯的江北攀鋼生活區,江南住宅商業中心區的大結構。其中江北由東區1,密地-小攀枝花生活區,倮果-五道河生活區組成,這里的居民多是攀鋼礦業公司職工及家屬。其中瓜子坪在這2個生活區擔任著商業中心及教育中心的地位。2西區棗子坪-弄弄坪,清香坪-河門口,荷花池,大小寶鼎及礦務局生活區組成,這裡面,棗子坪-弄弄坪,清香坪-河門口,荷花池居住的主要是攀鋼主廠區工廠的職工及家屬。大小寶鼎及礦務局則是攀煤公司職工及家屬的聚集地。這裡面東區,清香坪,礦務局擔任著西區的商業中心。西區是攀枝花工業,資源的主要聚集地,污染明顯比攀枝花市其他地區嚴重。江南地區在炳草崗三區及仁和-渡口橋現在形成了全市的商業中心,行政中心是攀枝花最繁榮的地區。在這里主要聚集著十九冶生活區,攀鋼生活區(渡口橋-華山),其他各政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的生活區。
5攀枝花作資源城市難以避免資源枯竭的衰落,但是攀枝花獨特的光熱資源,自然資源給攀枝花發展旅遊,農業提供了機會。目前攀枝花政府正在加緊研究和推進攀枝花城市轉型。未來將以釩鈦,製造業,農業,旅遊業多頭並進的局面。
❽ 八年級地理畢業會考要考鄉土地理佔多少分
鄉土地理是初二地理教學的重要部分,在初中地理會考中佔有一席之地。考綱版規定考試范圍包括權「鄉土地理概況(自然條件、資源開發、經濟發展)約佔10%」。在會考復習中。從歷年會考試卷看,鄉土地理的重點應是自然條件和資源開發等內容。復習鄉土地理,把重點放在對學生能力的開發上。運用復習區域地理的方法,對照地圖,對鄉土地理各要素進行比較分析、歸納總結。這樣不但能加深對區域地理的印象,掌握鄉土地理基本概念,還能提高地理分析能力
❾ 哪家書店有賣上海鄉土地理圖冊的上海浦西(急!
我知,但不告訴你!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