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武漢有關地理知識

武漢有關地理知識

發布時間: 2021-02-21 05:40:50

Ⅰ 武漢地理

從六渡橋走可以坐711
武昌走可以坐43路
我住動物園邊下

Ⅱ 湖北的地理知識

湖北、位於中華來人民共和國的自中南部,長江中游。北接河南省,東連安徽省,東南與江西省相接,南鄰湖南省,西靠重慶市,西北與陝西省交界。因地處洞庭湖以北,故稱「湖北」,簡稱鄂中國湖北。古稱:荊楚。
湖北省國土面積18.59萬平方公里,正處於中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向第三級階梯過渡地帶,地貌類型多樣,山地、丘陵、崗地和平原兼備。山地約佔全省總面積55.5%,丘陵和崗地佔24.5%,平原湖區佔20%。地勢高低相差懸殊,西部號稱「華中屋脊」的神農架最高峰——神農頂,海拔達3105米;東部平原的監利縣譚家淵附近,地面高程為零。全省西、北、東三面被武陵山、巫山、大巴山、秦嶺、武當山、桐柏山、大別山、幕阜山、大洪山等山地環繞,山前丘陵崗地廣布,中南部為江漢平原,與湖南洞庭湖平原連成一片。全省地勢呈三面高起、中間低平、向南敞開、北有缺口的不完整盆地區域。

Ⅲ 要去武漢了..想知道一些到武漢的一些有關的知識.<常識也行>比如方言.地理特徵.需要注意些

武漢地處兩江交匯之處、分為漢口、漢陽、武昌三部分、在武漢大家基本都說武漢話,而且武漢話里很多聽起來比較難聽的話(帶渣),外地人可能聽不習慣,但是本人熟人之間不會計較,大體上,武漢人說話比較豪放。武漢人做人也比較豪爽、再者,武漢這邊做生意的小攤上,若是你要買東西,部分人會聽你說話的口音,若你不是本地人,很可能會亂要價,痛宰你。所以,外地人買東西若是怕吃虧的話,做好還是在大型超市去買。

Ⅳ 武漢的地理環境

武漢是全世界水資源最豐富的特大城市之一,水域面積佔全市面積的近1/4,構成了極具特色的濱江、濱湖水生態環境。
武漢全境水域面積2217.6平方公里,覆蓋率26.10%,人均佔有地表水11.4萬平方米,人均佔有地表水量居世界大城市之首,是全世界水資源最豐富的特大城市及中國最大的淡水中心。境內5公里以上河流165條,水面面積471.31平方公里。
武漢現有大小湖泊166個,被稱為「百湖之市」,在正常水位時,湖泊水面面積803.17平方公里,居中國城市首位。湯遜湖是亞洲最大的城中湖(面積達47.6平方公里) ,面積33.9平方公里的東湖在中心城區退居第二, 梁子湖是全國生態保護最好的兩個內陸湖泊之一。武漢湖泊志記錄了武漢市一百多個湖泊的風貌。 武漢濕地資源居全球內陸城市前三位。 截至2010年,武漢市濕地面積3358.35平方公里,佔全市國土面積的39.54%,其中天然濕地面積1561.86平方公里,人工濕地面積1796.49平方公里,享有「濕地之城」的美譽。
現擁有國家住建部批准設立的金銀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和國家林業局設立的東湖國家濕地公園、藏龍島國家濕地公園,以及沉湖、杜公湖、後官湖等濕地公園及濕地保護區。 武漢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具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夏高溫、降水集中,冬季稍涼濕潤等特點。
一年中,1月平均氣溫最低,為3.0℃;7月平均氣溫最高,為29.3℃,夏季長達135天;春秋兩季各約60天。
初夏梅雨季節雨量較集中,年降水量為1205毫米。武漢活動積溫在5000℃~5300℃之間,年無霜期達240天。

Ⅳ 武漢與其自然地理區位的關系

1.武漢自古就有五省通衢之稱,交通地位及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2.位於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版,地勢低平,水源充足灌溉權農業發展較好為城市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
3.平原地區農業的發展,人口的增加,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
4.交通的發展,南北東西鐵路的貫通,以及直通大海的航運推動了武漢的進一步發展.
5.國家中部崛起戰略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推動,武漢正是東西部結合的橋梁.
6.東部產業像中西部的轉移.武漢工業區位條件好.

Ⅵ 有關湖北省的歷史地理知識有哪些

湖北省因地處洞庭湖以北而得名,簡稱「鄂」,人民政府所在地武漢市,水陸交通便利,夏季氣溫高,有「火爐」之稱。

Ⅶ 湖北省的地理知識有哪些結合生活實際

1、緯度位置:29°N-33°N 108°E-116°E。

2、主要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3、湖北省地處我國地勢第二和第三階梯的過渡地帶。

4、地形呈顯著的過渡性特徵。

5、東部和中部地區屬於我國地勢第三階梯的一部分。

6、以平原和平原邊緣鑲嵌的低山丘陵為主。

7、平原之上河湖縱橫自古以來就是「魚米之鄉」,孕育了以武漢為中心的城市群。

8、湖北的西部地區屬於我國地勢第二階梯東部邊緣,主要由一系列山脈組成境內山嶺盆谷交錯。

9、大部分為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和山原,在這片山地中隱匿了湖北最優美奇絕的自然景觀。

(7)武漢有關地理知識擴展閱讀:

湖北省的地理常識:

武漢競爭除北上廣深外的「第五城」,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優勢:

1、地理位置優越,位於中國中部地區,位於「黃金水道」長江沿岸,京廣線穿過,水陸交通便利,是聯通東西南北重要交通樞紐。

2、是全國三大科教中心之一,擁有眾多高校和科研所,科研實力強,是全國擁有大學生最多的城市。

3、產業基礎雄厚,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

4、生態優勢明顯。地處漢江平原,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河湖眾多,淡水資源豐富。

武漢港未來發展的優勢:

1、長江經濟帶的戰略規劃,國家的政策支持。

2、經濟腹地廣闊,區域經濟發展迅速,潛力巨大

3、長江航道水深、航道條件不斷改善

」湖廣熟,天下足「江漢平原發展農業的優勢條件:

1、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日照充足,降水較多。

2、地形平坦,土地開闊,適合大規模種植。

3、河湖眾多,水源充足。

4、人口稠密,勞動力充足。

5、種植歷史悠久

Ⅷ 武漢的地理特徵

四周高,低窪。

Ⅸ 武漢的基本自然地理特點如地理位置 地形和氣候特點等

果說大,的確武漢很大,中國的城市中能夠超過武漢規模的最多不超過3個;武漢最早被作為都城是在三國時期,當時被稱為夏口的地方就是今天的武昌,如今江南三大名樓之首的黃鶴樓的鼻祖就是三國時間吳國在龜山上建立的訓練水軍的閱兵樓。形成今天武漢三鎮的格局要歸因於明朝期間的漢水改道,從此將漢口和漢陽區分開來。漢口雖然是最後形成的,但是它的發展速度遠遠的超過了其它兩鎮,得天獨厚的優勢,讓漢口從明到清末數百年間迅速發展為中國重要的商埠,貨物集散地;漢陽的崛起要歸功於張之洞的洋務運動,重工業,鋼鐵廠,兵工廠讓漢陽一夜之間騰飛。惟獨武昌一直默默無聞。

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唯一的兩個大都市:上海和武漢,同時被列為了直轄市。幾年之後,武漢的命運出現了第一次轉折:別降級為副省級城市。但是這並不能影響武漢的地位,因為此時大批「武」字頭的重工業落戶武漢,武漢長江大橋的完工,武漢依舊為國民經濟建設貢獻巨大的力量。武漢落後的轉折是連續錯過80年代到90年代的三次改革浪潮,身處內陸的武漢沒有從改革中獲得任何機遇,而其他沿海城市已經完成了資本積累和再發展。怨天不如尤人,長久以來,武漢政府的領導習慣以直轄市自居,和省政府的關系一直很微妙,導致省政府對武漢建設並不是很關心。可以這樣認為從80年代到上個世紀末,武漢的發展是極其緩慢的。而整個城市建設也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難怪別人把偌大的武漢戲稱「最大的縣城」。

武漢的機遇源自新世紀的開始,尤其是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省委俞書記原任建設部部長,明確指示湖北省要把武漢作為建設的重點,而新一屆武漢政府求真務實:正視落後和差距,正確定位武漢的發展方向。近幾年來,武漢經濟迅速發展,城市建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和沿海城市的差距依然存在,事在人為,發展不是僅依靠國家政策的支持,更要自己的努力,省市政府的明確目標是腳踏實地,將武漢不僅建設成為城市規模大,而且經濟也要作強作大。在中部崛起中成為領軍人!

誤讀武漢天氣:外地人經常把武漢的夏天說的十分恐怖,實際初夏從每年的五月中旬開始,暑期進入盛夏,盛夏氣溫最高氣溫大部分時候在37-39,比有些城市要低,但是最低氣溫比較高,一般在29-30,為什麼給人感覺悶熱呢?武漢水系發達,經過白天的水氣蒸發,導致空氣濕度大,所以給人很不舒服悶熱的感覺,一般到夏天在沒有空調比較難入睡。到了九月,氣溫也可能達到38左右,但是最低氣溫不再很高,十月之後進入初秋,氣溫會逐漸下降,平均氣溫在20-25,天氣乾燥,有時候氣溫也會異常達到接近30或超過。從秋天步入冬天往往很快,只要有冷空氣南下,氣溫下降十分厲害,超過10度的降溫很常見,從12月底到來年2月是冬季,冬季的平均氣溫在一般在1-3度,天氣好時可以有7-8度,但是有寒潮或雨雪時常常在0度以下,武漢大 部分家庭是沒有安裝暖氣的,因此家中覺得比較陰冷。三月後進入初春,氣溫回升很快,最高氣溫可以到達20多度,但是低溫還是比較低,三月到四月一定要小心倒春寒——常常一夜之間氣溫下降15到20,大雪紛飛。

理解城市建設:武漢城市格局兩江三鎮,坐擁七湖。水資源沒有任何一個城市可以媲美:人均水資源擁有量是全國人均水平的90倍,是世界發達國家水平的10倍。讓人擔憂的是,在過去的時光中,這些寶貴的水資源或重或輕的受到了污染,如今不得不耗費大量的財力物力整治。21世紀是水的世紀,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寶貴的水資源。在武漢城市大格局的背景下,武漢的城市建設不得不已江湖為軸線,因此城市不是很中規中矩,給人的感覺有點亂。的確,橫跨兩江對城市建設有很大的約束,尤其對交通建設十分不利,常常出現斷頭路,所以在一些主幹道和過江通道上發生大規模的交通擁擠,在重要的節日更加明顯。必須承認這是武漢做的不好的地方,雖然現在在大規模的改善道路環境,但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必須加快軌道交通的建設。

生活:武漢至少現在不被大家認為適合發展:人才流失,工資水平低......但是排除天氣因素(對於外地城市的人),個人認為是個生活的好地方:城市中有山有水,滾滾長江穿城而過,城市裡面公園綠地星羅棋布,物價水平中等,商品種類齊全,商業競爭激烈,而消費者從中可以的到很多實惠。尤其是可以品嘗到各種風味小吃。節假日和家人,朋友或愛人去或逛街,或去爬山,或去東湖,或去感受滾滾長江和江城的夜生活,都別有情調

交通:武漢九省通衢人們應該十分熟悉了:已有京廣線和在建京廣高速線,以及未來沿江鐵路線穿城而過,京九線檫邊而過,武漢擁有三座特大型火車站。京珠,滬蓉高速匯集在此。由於武漢市是唯一沒有健全軌道交通的特大城市,因此城市公交線路十分發達,出行方便。尤其是武漢的公交車,一元錢可以讓你有飆車的感受,很多時候打的還沒有公交快,尤其在晚上,就是極品飛車地上狂飆。

教育:武漢高校雲集,教育實力僅次於北京上海。武昌的發展規劃是建設成為教育城區。教育是國民發展的根本大計,武漢每年培養大批人才,但是基本都流失沿海,現在武漢面臨著如何挽留人才為城市建設做貢獻。

商業工業:武漢商業自古就十分發達,尤其是有百年歷史的漢正街,商賈雲集。武漢是華中地區物流中心和集散地。而城市商業呈現出多國鼎立的局面,沒有壟斷,激烈的競爭,使得武漢商品價格相對便宜,而且商家經常開展各種活動,市民得到的實惠很多,在武漢購物很劃算。武漢的重工業主要有武鋼集團,東風汽車,武船......如今青山區以武鋼為主,而漢陽經濟開發區以東風為龍頭,力求大造工業城區。

人文:武漢的人文歷史有3500年了,外地人來武漢不習慣武漢人說話,感覺如同吵架。其實這和武漢人熱情豪邁有關,說話的時候聲音大,帶有漢味,但是本意都是好的。武漢不排外,大部分的武漢人都是很熱情的。武漢人有一種拼搏鬥爭不服輸的精神:抗擊特大洪水,抗擊非典疾病。如今,這種精神正逐步體現在整個城市的建設之中。傳統的漢文化已經淹沒在了現代化的進程當中,只有在一些老街小巷當中偶爾看見的幾張竹床,老一輩邊納涼邊聊天,才能從中看到一些特有文化的影子......

前景:武漢要以水興城,大造一個適宜居住的花園濱水城市。武昌作為重點建設的教育之都,漢口以商業為建設中心,漢陽的目標是工業新城。將市區內兩江沿岸建設出世界上規模最大,獨一無二的親水休閑平台;到2020年,7條軌道交通線,220公里運營線路將全部建成,長江之上將建成7座大橋和3條過江隧道,真正讓交通暢通無阻。

不足:自身經濟基礎不夠強大,完成資本累計還需要一段時間;老城區面積大,改造的任務艱巨而繁重。武漢市民的素質需要進一步的提高,主要體現在:文明乘車,文明穿越馬路,文明用語,個人文明的生活習慣;就目前看來,主要體現在父輩一代,因此為了文明武漢的明天,要從年輕一代抓起文明素質教育。一個城市的成功不僅僅需要物質文明,最重要的是精神文明的進步!

武漢敞開胸懷,歡迎來客!

Ⅹ 求武漢市的地理人文簡介

方言

武漢地處中部地區,各種方言交匯形成了特別的武漢話。武漢話是大部分武漢城區居民的母語,也通行於整個武漢市乃至武漢城市圈。 武漢話在方言學的分類系譜上,屬於官話方言(又叫北方方言)中的西南官話,與成都方言、重慶方言、貴州方言等同屬一個系譜,也是西南官話地理分布上的最東端,東南端被臨界的湘方言、贛方言、官話江淮方言等所包圍。
近年,普通話極為強烈地影響武漢話,致使武漢方言較有特色的語音、語法、詞彙現象大幅被普通話所取代,形成新的武漢話,這在高校密集的地區尤為普遍。新的武漢話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改變調值的普通話。武漢藝術家夏雨田用「辦事腦子靈,說話喉嚨喳」來形容武漢話。由於政府的大力推廣,普通話開始影響武漢話的語音。同時,武漢還有「彎管子普通話」,即把武漢話套上普通話的聲調,這種語言通常是調侃而用。武漢有電視台開辟了方言節目,比如「經視故事會」、「新聞故事會」和「都市茶座」等。

小吃

武漢的小吃以早點為主,武漢人把吃早飯稱為「過早」。早飯對於武漢人來說一向都很重要,所以過早一向都是內容豐富,品種繁多。熱乾麵是武漢一大特色。武漢菜秉承湖北菜系風格,湖北江河湖泊眾多,水產極為豐富,所以武漢餐桌上河鮮是必不可少的。武昌魚便是因為1958年毛澤東主席的「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佳句而名揚五洲。更有梁子湖河蟹,也是武漢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品。熱乾麵、面窩、米耙粑、魚汁糊粉、燒梅、歡喜坨、發糕、鍋貼餃、水餃、餛飩、糯米雞、豆皮、散子、油墩、精武路鴨脖子、湯包、烤紅薯、糯米包油條、酥餃、糍粑、剁饃、苕面窩、細粉、寬粉、湯面、清酒、蛋酒、豆漿、雞冠餃、炒麵、炒粉、炒花飯、小張烤魚、清蒸武昌魚、魚香肉絲、瓦罐雞湯 武漢名小吃 還有老通城--豆皮,四季美--湯包 ,蔡林記--熱乾麵,談炎記--水餃 ,順香居--燒梅 ,福慶和--牛肉米粉 ,五芳齋--湯圓 ,小桃園--煨湯 ,老謙記--牛肉豆絲,面窩,田啟恆--糊湯粉,新農特色牛骨頭,民生全科小湯圓 ,福慶和米粉 ,雅園湖南米粉 ,楚寶桂花赤豆湯 ,寶慶牛肉麵 ,一品香大包 ,老會賓五葉梅 ,橘頌餅 ,東坡餅 ,油香 ,發米粑 ,什錦豆腐腦 ,涼粉涼面,炒良鄉栗子 ,沖糯米粉,炒白果(即銀杏果) 武漢風味小吃還有炸油餅、油條、蒸餃、煎包、醬肉包子、歡喜坨、年糕、糯米、糯米包、米酒等。
寺廟
佛教:歸元寺、寶通寺、蓮溪寺、龍華寺、古德寺、古卓刀泉寺;
道教:長春觀、樓隱寺;
基督教:榮光堂、救世堂、崇真堂、武昌堂;
天主教:漢口、漢陽、武昌曾經是三個獨立的教區,分別隸屬於不同的傳教修會。漢口總主教區為義大利方濟各會,武昌教區為美國方濟各會,漢陽教區為愛爾蘭高隆龐傳教會。聖若瑟堂、聖家堂、聖高隆龐堂、漢陽顯正街;
伊斯蘭教:起義門清真寺、原廣益橋清真寺、民權路清真寺、江岸清真寺、二七街清真寺。
節日
有武漢國際旅遊節、武漢國際雜技藝術節、武漢國際渡江挑戰賽暨武漢渡江節等。
城市紀念日
10月25日 武漢市恥日 1938年武漢淪陷日。自2004年起,每年10月25日試鳴防空警報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