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寧縣地理位置概況
『壹』 泰寧縣的地理特徵和進理位置
泰寧縣的地理位置:位於我國東南部地區,福建省西部與江西省的交界處。
地理特內征:典型的中南亞熱帶季風容氣候,熱量充足,夏季高溫,冬季溫暖;降水豐富,主要在夏秋季節,雨季長。另外,由於位於武夷山脈的迎風坡,且夏秋季受台風影響,降水豐富。
地形:主要是以山地為主(武夷山脈)山地多,平原面積少,境內多流水侵蝕形成的丹霞地貌。
河流:河流眾多,水系發達,河流徑流量豐富,汛期長,徑流含沙量小,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
植被:以中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植被覆蓋率高,植被隨海拔變化呈垂直分異較為明顯;
土壤:山地以酸性的紅壤為主,呈典型的「酸、瘦、黏」的特點,較為貧瘠。
『貳』 泰寧大金湖簡介的內容是什麼
福建泰寧大金湖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以水為主體,以丹霞地貌為特徵,是國內少有的丹霞地貌與浩瀚湖水相結合的風景名勝區。
大金湖風景名勝區,位於福建省西北部的泰寧縣境內,因地處金溪上游,富含沙金而得名。金湖整體形狀呈圓弧形,彷彿一輪新月,由東北向西南,再折向東南。湖區有大小溪澗數十條,匯集周邊6縣市4766平方公里流域的水流,景區總面積13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26平方公里,全長62公里,有「百里金湖」之稱。
福建泰寧大金湖1987年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1994年1月升格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1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和國家地質公園。金湖景觀資源十分豐富,可概括為72峰、36岩、18洞、5泉、2瀑之美景,共分八大景區189個景點,49處勝景,具有幽、秀、奇、絕的獨特風格和山青、水秀、石美、洞奇、峰怪「五絕」特點;景區生態良好,原始次生林覆蓋率達95%以上,水質優良,丹崖翠峰碧水相映成趣;生物多樣性豐富,珍稀動植物繁多;氣候宜人,冬暖夏涼,春暖秋爽,四季適游,是度假避暑、休養旅遊、科考科普、水上運動的理想勝地。
丹山和碧水是金湖風景構成的兩大要素:山的雄奇俊逸,水的清麗幽雅;陽剛與陰柔相濟,豪放與婉約互補;碧綠幽藍的湖泊,同綿延數十公里的赤石群連成一體,丹崖突進湖心,碧水深入山腹;絕壁常常內陷為岩穴,溪澗時時直下成飛瀑;湖水映襯山峰的雄奇,山峰烘托湖水的深邃,加之鑲嵌沿岸的岩寺古剎、漁村山寨、古墓關隘等眾多人文景觀,曲折多致,景象萬千,充滿山水靈性,造就了國內罕見的水上丹霞奇觀,特別是甘露寺、水上一線天、幽谷迷津、天工佛像、天然摩崖石刻等絕世奇觀,令人嘆為觀止,中國當代學者蔡尚思稱之為「天下第一湖山」。
旅遊提醒1。湖水的水流落差大,水急處讓人把心都吊在嗓子眼,兩岸的岩石與山峰擠擠撞,遊客行走小心路滑,以防意外。
2。泰寧農村喜愛喝水酒(甜白酒),農戶逢年過節,婚喪喜慶,一般自製自飲。但在集鎮也有農戶釀酒為生,遊客不妨品嘗此地精製釀酒,別有一番風味。
江西廬山三疊泉介紹:
三疊泉為廬山瀑布之首,有「廬山第一奇觀」之稱。它位於廬山東南,泉水由五老峰北涯中流出,落差達215米,分三級跌下。「上級如飄雲拖練;中級如碎玉摧冰;下級如玉龍走潭、散珠噴雪又似仙女飄帶」。瀑布與僅隔百米的絕壁懸崖相呼應,氣勢磅礴,蔚為壯觀,真天下絕景。素有「不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之說。
三疊泉景區山川文化薈萃。有石牛山、雙溪橋、九疊屏、李白草堂、玉川門、天門潭、含珠石、鐵壁精舍、駱駝峰、飛來石、鐵壁峰、五老峰等主要景點。唐代著名詩人李白曾在九疊屏下隱居讀書。景區內留有許多歷代石刻和詩篇。景區與臨近的廬山名人別墅、含鄱口、白鹿洞書院、觀音橋、太乙村、秀峰等景點連成一線,渾然一體,相得益彰。
三疊泉景區是考察第四紀冰川遺址和廬山地質公園的最佳選擇地,是大自然留下的偉大傑作。她集奇松、怪石、險峰、飛瀑於一體而馳名遐邇。進入景區,景色奇秀,氣候涼爽,樹木蔥郁,泉水清澈甘冽。朝可觀鄱陽日出,晚則聞溪唱瀑鳴,令您留連忘返。在廬山申報「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之時,三疊泉景區作為申報的重點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考察驗收的第一站,首席專家桑塞爾博士在欣賞三疊泉奇秀景色時贊嘆「這是我所見到的世界是最美的景觀之一」。她隨廬山以「世界文化景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而一起載入世界史冊。
廬山地理位置:地處江西省北部的鄱陽湖盆地,在江西省九江市以南,濱臨鄱陽湖畔,雄峙長江南岸。
『叄』 三明的環境簡介
福建省三明市簡介
三明市位於福建省中西北部,北緯 25°29』―27°07』,東經116°22』―118°39』。東西寬230多千米,南北長180多千米,東接福州,南鄰泉州,西連龍岩,北毗南平,西北靠江西。面積22928.8平方千米,山地佔總面積82%,耕地佔8.3%,水域及其他佔9.7%,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轄梅列、三元2區,永安市,明溪、清流、寧化、大田、尤溪、沙縣、將樂、泰寧、建寧9縣。人口266.72萬。三明(市區)、永安、沙縣通行閩中方言,尤溪、大田通行閩南方言,寧化、清流通行閩西客方言,建寧、泰寧、將樂、明溪通行閩贛方言。
主要旅遊風景區有:泰寧金湖、上青溪,將樂玉華洞、金華洞、龍棲山,永安桃源洞、鱗隱石林,明溪滴水岩,寧化天鵝洞,沙縣七仙洞、淘金山,清流狐狸洞、七星岩,三明市區格氏栲自然保護區、龍泉山、瑞雲洞。
[編輯本段]概況
三明市位於福建省中西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 25°29′-27°07′,東經116°22′-118°39′。東接福州,南鄰泉州,西連龍岩,北毗南平,西北靠江西。東西寬230多千米,南北長180多千米。土地總面積2.29萬平方千米,人口270萬人。2005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392.1億元(居福建省第5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4.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5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44.7億元,地方級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9.3億元,外貿出口總值4.6億美元。
市人民政府駐梅列區,郵編:365000和365001。行政區劃代碼:350400。區號:0598。拼音:Sanming Shi。
三明市的市花是杜鵑。
[編輯本段]現任領導
市委書記:黃琪玉;市長:劉道崎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三明市轄2個市轄區、9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三明市 面積22929平方千米,人口270萬人(2004年)。
梅列區 面積 352平方千米,人口14萬。郵政編碼365000。
三元區 面積 803平方千米,人口15萬。郵政編碼365001。
永安市 面積2941平方千米,人口32萬。郵政編碼366000。
明溪縣 面積1709平方千米,人口12萬。郵政編碼365200。縣人民政府駐雪峰鎮。
清流縣 面積1809平方千米,人口15萬。郵政編碼365300。縣人民政府駐龍津鎮。
寧化縣 面積2381平方千米,人口35萬。郵政編碼365400。縣人民政府駐翠江鎮。
大田縣 面積2295平方千米,人口45萬。郵政編碼366100。縣人民政府駐均溪鎮。
尤溪縣 面積3425平方千米,人口42萬。郵政編碼3651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沙 縣 面積1795平方千米,人口24萬。郵政編碼365500。縣人民政府駐鳳崗街道。
將樂縣 面積2247平方千米,人口17萬。郵政編碼353300。縣人民政府駐古鏞鎮。
泰寧縣 面積1535平方千米,人口13萬。郵政編碼354400。縣人民政府駐杉城鎮。
建寧縣 面積1705平方千米,人口14萬。郵政編碼354500。縣人民政府駐濉城鎮。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三明境內最早的縣建制是三國吳永安三年(公元260) 析建安縣東部地置將樂縣,西部地置綏安縣,屬建安郡。晉義熙元年(405)改綏安縣為綏城縣。並於延平縣南鄉沙源地置沙村縣。隋開皇十三年(593)綏城、將樂並入邵武縣(隸江西撫州)。唐武德四年(621)恢復沙村縣建制改稱沙縣(屬建州);八年(625)從邵武縣析出復置將樂、綏城縣(隸建州);貞觀三年(629)2縣俱廢;垂拱四年(688)復從邵武、建安析出原綏城、將樂縣地,重置將樂縣;開元十三年(725)置黃連縣(屬建州,二十六年即738年改屬汀州);二十九年(741)置尤溪縣(屬福州);天寶元年(742)黃連縣改名寧化縣(屬臨汀郡);元和三年(808)將樂縣並入邵武、建安縣,五年(81O)再恢復(屬建州)。五代南唐中興元年(958)置歸化縣。宋建隆元年(960)置建寧縣(均屬建州),宋元佑年(1086)歸化縣改名泰寧縣。明景泰三年(1452)析沙縣、尤溪縣地置永安縣(隸延平府);明成化六年(1470)析清流、沙縣、將樂、寧化縣地置歸化縣(隸汀州);嘉靖十四年(1535)析尤溪、永安、漳平、德化縣地置大田縣(隸延平府)。清末延平府、邵武府、汀州府、永春州分別屬延建邵、汀漳龍、興泉永道。
民國元年(1912)廢府,將樂、沙縣、尤溪、永安、泰寧、建寧縣屬北路道(1914年改建安道),寧化、清流、歸化縣屬西路道(1914年改汀漳道),大田縣屬南路道(1914年改廈門道)。1925年廢道,各縣直屬福建省。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寧化、建寧、泰寧、清流、歸化為中央蘇區縣。1934年設行政督察區時,沙縣、尤溪縣屬三區,大田縣屬四區,寧化、清流、明溪、永安縣屬八區,將樂、建寧、泰寧縣屬九區。抗日戰爭時期(1938—1945)福建省省會內遷永安。1946年設九區(駐永安,轄永安、大田、德化、三元、寧洋、清流、明溪7縣)。
1949年6月至1950年2月各縣相繼解放。尤溪、沙縣、將樂、泰寧、建寧縣屬第二行政督察區(1950年3月改南平專區),三元、明溪、永安、清流、寧化、大田、寧洋、德化8縣屬第七行政督察區(1950年3月改永安專區,10月德化縣劃屬晉江專區)。1956年3月撤銷永安專區,7月三元、明溪縣合並稱三明縣,隸屬南平專區,大田縣劃歸晉江專區,永安、清流、寧化、寧洋縣劃歸龍岩專區(同年撤寧洋縣,部分地劃歸永安縣)。1959年2月撤銷清流、寧化縣,設清寧縣,成立省轄三明市。1961年撤銷清寧縣,恢復清流、寧化縣與永安同劃歸三明市。1963年三明市改縣級市,原明溪縣屬地析出恢復三明縣,設三明專區,轄三明市及三明、永安、清流、寧化、大田5縣。1964年三明縣恢復為明溪縣。1970年尤溪、沙縣、將樂、泰寧、建寧5縣劃歸三明專區,同年12月三明專區改名三明地區。1983年撤銷三明地區,三明市復為省轄地級市,市區設三元、梅列區。1984年永安撤縣建市。(出處:福建地圖出版社)
[編輯本段]自然資源
三明資源豐富,是全國南方集體林區綜合改革試驗區,享有福建「綠色寶庫」的美譽,林木品種繁多,森林覆蓋率達76.8%,活立木蓄積量1.15億立方米(為全省的三分之一),毛竹儲量3.8億株;已發現金屬和非金屬礦種79個,已探明儲量的礦種49個,大宗的有:煤、鐵、鎢、鋁、錫、錳、重晶石、石灰石、大理石、藍寶石等;境內主要河流沙溪、金溪、尤溪,均系閩江水系,總長875公里,年徑流量達215.8億立方米,全市水力資源可供開發發電裝機容量達170萬千瓦(現已基本開發完畢)。
三明山川秀麗,風光獨特,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旅遊風景區有泰寧金湖,將樂玉華洞,永安桃源洞、鱗隱石林,寧化天鵝洞,沙縣淘金山,三明市區格氏栲自然保護區、大佑山、瑞雲洞,將樂龍棲山,尤溪九阜山,建寧金饒山、閩江源,明溪紫雲等。其中泰寧地質公園為世界地質公園,泰寧金湖、永安石林—桃源洞、將樂玉華洞為國家級旅遊風景區。名勝古跡有尤溪的宋代理學家朱熹誕生地遺址,泰寧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單位明代尚書第,永安安貞堡等古建築和寧化石壁村客家祖籍地等。目前,我市已推出「碧水丹山游、溶洞探奇游、漂流探險游、森林考察游、尋根謁祖游」等旅遊路線。「綠三角之旅」和「客家之旅」被列為省級三大聯合促銷黃金線路。
[編輯本段]工業經濟
三明工業基礎雄厚,是福建省重要的原材料工業基地。擁有冶金、化工、煤炭、機械、紡織印染、塑料、造紙、森工、建材、電子、醫葯等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擁有大中型企業50多家,福建省最大的鋼鐵、化肥、水泥、煤炭等企業都在三明,有「曲氏」牌痛血康膠囊、「白菜」牌農葯、「三恆」牌彩色移印機、「福重」牌振動壓路機、「雙輪」牌輪胎定型硫化機、「飛鴿」牌聚氯乙烯硬片、「饒山」牌拷貝紙、「天河」牌竹涼席等一批國內外知名品牌產品。
三明是福建省主要商品糧基地和農副產品生產基地。三明有九個省定商品糧基地縣,其中有八個縣是國家級商品糧基地縣;寧化、清流兩縣是福建省四大烤煙生產縣之一;建寧蓮子、黃花梨、獼猴桃、茶樹菇,尤溪銀杏、姬松茸,沙縣蘆柑等土特產品,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外;具有當地特色的雞、鴨、兔、牛、羊等畜禽飼養及加工產品已初具規模。
三明有理想的投資環境。改革開放以來三明的投資環境不斷完善,鷹廈鐵路橫貫全境,境內公路通車里程達萬余公里,205國道永安—三明—沙縣連接316國道,三明至仙游郊尾的212省道可直接通往湄洲灣和廈門港,20噸集裝箱可直通省會福州和廈門特區;實施沙溪河航電綜合開發,近期可實現三明至福州通航2×300噸級船舶;福銀高速公路(途經三明市、沙縣、尤溪、將樂、泰寧縣)已於去年底全線通車,泉州至南寧高速公路(三明至泉州段)已於去年動工建設,三明沙縣機場已於去年底動工續建,向莆鐵路將於今年底動工建設,三明將成為內地鏈接沿海的交通樞紐城市。郵電通訊實現了鄉以上交換程式控制化、傳輸數字化,具備了國際國內程式控制直撥、傳真、無線尋呼、移動通訊等現代化通訊手段。與外向型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金融、外運、商檢、海關、貨物衛檢、動植物檢等服務機構一應俱全。三明民風淳樸、治安穩定、人際和諧、環境優美、服務優質,是外商投資理想可靠的地方。
[編輯本段]特產
水晶工藝品 純水晶 將樂縣
竹木系列工藝品 木竹雕刻 將樂縣
山珍產品 天然食品 將樂縣
西山紙 傳統工藝 將樂縣
海棠硯 「文房四寶」佳品 將樂縣
金湖酒釀 傳統工藝 泰寧縣
野生黃花菜 天然食品 泰寧縣
山珍產品 天然食品 泰寧縣
即食魚片、魚干 天然食品 泰寧縣
寶劍 傳統工藝 明溪縣
寶扇 傳統工藝 明溪縣
寶石工藝品 藍寶石 明溪縣
肉脯干 閩西八大幹之一,辣甜香酥 明溪縣
蓮子產品系列 省優產品 建寧縣
蓮芯茶、蓮芯涼茶 保健食品 建寧縣
菇類產品系列 部優產品 建寧縣
筍製品 省優產品 建寧縣
獼猴桃汁、蓮子汁飲料 省優產品 建寧縣
足底按摩器 保健用品 永安市
即食筍 綠色食品 永安市
木竹雕工藝品 雕刻工藝 永安市
吉山老酒 傳統釀酒工藝 永安市
沙縣:
筍干、紅菇 綠色食品 沙縣
清水筍 綠色食品 沙縣
天河竹涼席 保健用品 沙縣
仿古木帆船、木雕、根雕、竹雕、壁畫等系列工藝品 仿古竹木根雕 沙縣
沙陽板鴨 民間傳統工藝 沙縣
沙縣特色小吃系列 中華名小吃 沙縣
夏茂牛系列小吃 沙縣
味極鮮醬油 傳統工藝 沙縣
沙縣特色辣椒醬 傳統工藝 沙縣
玉露酒 傳統工藝 沙縣
夏茂冬酒 傳統工藝 沙縣
富口豆腐乾係列 傳統工藝 沙縣
沙縣曬煙 色澤金黃,氣味芬香 沙縣
棕鞋墊 棕制保健 梅列區
朱熹、黃慎、伊秉綬書畫真跡、復製品 名家書畫 尤溪縣
寧化縣
酒釀 客家水酒 寧化縣
玉扣紙 傳統工藝 寧化縣
老鼠干 閩西八大幹之一 寧化縣、清流縣
淮山乾片 入葯、滋補 清流縣
豆腐皮 綠色食品 清流縣
利茶籽油 綠色食品 清流縣
鮮魚干 綠色食品 清流縣
魚腥草保健茶 保健食品 清流縣
夢圓牌蓮花系列茶葉 保健食品 清流縣
侏羅紀礦泉水 碳酸礦泉水 清流縣
人參D、參蜜D 保健品 清流縣
[編輯本段]主要景點
將樂玉華洞 沙縣七仙洞
三明山川秀麗,極具特色的岩溶地貌形成了閩洞奇景的將樂玉華洞、寧化天鵝洞群、沙縣七仙洞、明溪玉虛洞等,而丹霞地貌又形成了泰寧金湖、永安桃源洞等奇妙畫境,火成岩地貌更形成了瑞雲山風景區之奇觀
三明,素有「綠色寶庫」之譽。有單位面積產量居世界之冠的「寧化古杉木王群」;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格氏栲天然林區——三元莘口格氏栲自然保護區和將樂龍棲山、沙縣蘿卜岩楠木林、永安天寶岩等四個自然保護區,並以珍稀動植物繁多而馳名。
主要景點:泰寧古城 ·甘露岩寺·毛澤東同志舊居 ·水茜岩石寨·泰寧尚書第建築群·毛澤東舊居·會清橋·城隍廟·北山革命紀念園·鑼鼓坪·建寧縣革命紀念館·青雲閣·含雲寺·明台寺 金湖 ·福建桃源洞 ·三明格氏栲 ·瑞雲山 ·大金湖國家地質公園 ·貓兒山國家級森林公園 ·天鵝洞 ·九龍潭 ·三元國家森林公園 ·沙溪河·狀元岩·泰寧峨嵋峰·金鐃山·北斗山·冷泉 ·大豐山· 沙縣淘金山 龍泉山景區 ·寶華洞 ·大田大仙峰 ·均峰山 ·金鐃山 ·回頭山 ·寨下大峽谷·上清溪
瑞雲洞:在三明市西北的陳大鎮,距市中心14公里,因山中常有彩雲繚繞得名。景區面積10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249.8米,融獨特的火山岩地貌和豐富的常綠闊葉林景觀為一體,主要旅遊景點有瑞雲洞、蝙蝠洞、黃金洞、長壽泉、仙人池、三疊岩、馬頭峰等。第三批省級風景名勝區。
瑞雲洞,洞深30米,寬61米,高4米多,形如雄獅張口。洞頂蒼松如蓋,流水潺潺,如珠如簾,終年懸於洞口。洞口石壁如削,有宋以來摩崖石刻數處,其中有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監察御史官志涵在此講學時的題刻「有容」,還有「人在石中藏璞玉 客來洞口隔珠簾」等對聯。依岩有始建於宋代的木構5開間寺廟,供佛祖道宗和地方神靈於一堂,香火鼎盛。明代至今屢有修葺。洞前石山門建於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上刻「瑞雲洞」三字。山門前的單拱石橋建於明代,風格古樸。
洞東北處,出山門而上,有一古樹,蒼勁挺拔,濃蔭下澗水盤旋,人稱長壽泉。泉旁有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遊人題刻「玉泉起瀑」。洞西南有避邪洞、小一線天、觀魚池等景觀。
景區內林木蔥郁,植物種類有31科192種。滿山古藤柔勁矯健,如龍蛇飛舞,蜿蜒多姿,為景區一大特色。
大佑山生態旅遊區:位於三明市區西北15公里處,面積12平方公里,主峰大佑山海拔1276.3米。景區為典型的火山岩地貌,屬陸相火山碎屑沉積——火山噴發構造,表現為孤峰入雲、傲視群峰的地貌,雕塑出飛瀑流泉、幽峽峭壁、象形靈石的旅遊形象。區內氣候宜人,垂直分異明顯,夏天酷暑、冬天嚴寒、春暖秋爽、四季成景。聖山福地歷史悠久,風景宜人,傳說動人。明《八閩通志》、清《沙縣志》、民國《福建通志》都有相當篇幅描述大佑勝景,宴坐峰、聚星石、忘憂石、降魔石、天威石、藏雲塢、歸雲洞……均有記載。邑人一直將大佑山視為吉祥聖地,山上建有普照寺,香火甚旺,自宋朝就有文人騷客來大佑山吟詩作賦,宋進士、兵部尚書羅畸曾賦詩贊之。每當農歷十五日五更時,在山巔可觀日月兩輪東西相照這一「日月同輝」的奇異天象 —— 三明之象徵。
沙溪河水上旅遊區:沙溪河水上旅遊區是展示三明城市風光的一道翡翠長廊,上至三元區城關大橋,下至斑竹水電站,現有大型遊船3艘,摩托艇18艘,腳踏船55艘,小舢舨9艘,專用碼頭2處。遊客可乘坐船艇,開展「水上游三明」、「夜景休閑游」,欣賞到「山如碧玉簪,水作青羅帶,城是不夜城」的山城風貌,體會到「青山碧水畫中游,三明美景日夜賞」的愜意。
金絲灣省級森林公園:坐落於陳大林業采育場內,面積達151.7平方公里。公園內天然林層層疊疊,瀑布飛瀉,遊客無不為公園內各種珍禽奇獸和奇花異草所折服。整個公園處處呈現一派派原始的生態圖景。遊客工作之餘做一次輕松的旅行,體驗瓜果飄香,沖浪探險,領略令人心曠神怡的迷人風景,真是別有一番情趣。
金絲灣省級森林公園由五個區組成:即珍禽養殖區、竹類觀賞區、果園觀光區、休閑度假區及瑞雲漂流區。遊客既可感受狩獵、垂釣、燒烤、戲猴、品嘗瓜果的樂趣,也可在綠波茶莊、彩蝶山莊休息度假;既可體驗玉女瀑布的婀娜多姿、摩崖石刻的險峻壯觀,也可親臨森林浴場的溫馨與浪漫。
虎頭山:虎頭山「虎」字原是斧頭的「斧」,因虎峰形如一把翹起的利斧而得名。又因為斧頭山山脈連綿不絕,宛如斑斕大虎,故又被人們冠以老虎的「虎」而沿用流傳。頂峰海拔1102米,為市區最高峰,「虎峰牧雲」是市區八景之一。
虎頭山植被豐富,松杉成林,還有刺柏、烏桕、木荷、花櫚木、觀光木、三葉赤楠等兩百餘種樹木。山高林密,鳥獸自然也多,這里曾一度發現過華南虎的蹤跡,野兔、竹雞等自然不在話下。當晨曦或霞光染紅山谷時,山雀、杜鵑、斑鳩、鷓鴣等飛禽常一起放開歌喉,與徐徐山風、淙淙流水相配樂,演奏著動人的山林交響曲。
古人說:「山之骨在石,山之趣在水,山之態在樹,山之精神在峭、在秀、在高。」以虎頭山對照,則山上不但奇峰怪石、險崖深壑、飛瀑流泉、雲霧花樹樣樣俱備、般般稱奇,而且還外加了雲峰古寺、南天門伽藍殿等古寺廟,自然風光與宗教文化相輔相成。
麒麟山公園
麒麟山公園:麒麟山公園在三明市區東部,始建於1980年10月。麒麟山原名牛壟山,海拔262米,因山腰一古墳發掘出孔子戲麒麟碑刻,故改現名。
公園佔地40公頃,有麒麟閣、電纜索道、游龍戲水、園中園、仿蘇州亭院、麒麟書院和曲徑通幽等旅遊景點和設施。依山還建有浩然亭、聚雲亭、三元亭、蓮花亭、飛石亭、亭廊等,亭形有三尖、六角、四方,高低錯落。麒麟閣建在山的最高處,高24.5米,寬12米,八角六層,鋼筋水泥結構,登閣可將遠近景色盡收眼底。
山北有面積約3畝的人工湖。湖東有映鶴亭,亭頂孤鶴獨立;湖濱有麟跡橋,湖上有五曲橋。湖中有一艘電動龍舟,供遊客環湖玩賞。
園內有餐廳、茶館、攝影部和工藝美術展銷廳等服務設施。
通往山頂的電纜索道是我國旅遊風景區中最早投入運行的吊椅式索道,1983年1月建成,長625.34米,高差92.75米,行進速度每秒1米,吊椅41個可坐82人。有環山公路直達山巔。
『肆』 汕頭的地理位置和概況
汕頭,廣東省轄市,位於廣東省東部,韓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西鄰揭陽,東南瀕臨南海。境內韓江、榕江、練江三江入海,大陸海岸線長217.7公里,海島岸線長167.37公里,有大小島嶼82個。
汕頭為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1-22℃,日照時間2000-2500小時,降雨量1300-1800毫米。
汕頭是全國主要港口城市、中國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海西經濟區重要組成部分。汕頭港於1860年開埠,素有「嶺東門戶、華南要沖」、「海濱鄒魯、美食之鄉」美稱,享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中國品牌經濟城市、國家知識產權工作示範城市、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國家信息消費試點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中國文具生產基地。
汕頭位於東經116°14′至117°19′,北緯23°02′至23°38′之間,韓江三角洲南端,東北接潮州饒平,北鄰潮州潮安,西鄰揭陽、普寧,西南接揭陽惠來,東南瀕臨南海。汕頭處於「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經濟圈的重要節點,是廈漳泉三角區(註:即廈門、漳州、泉州沿海經濟開放區)、珠三角和海峽西岸經濟帶的重要連接點,擁有亞太地緣門戶的獨特區位優勢。市區距香港187海里,距台灣高雄180海里。汕頭港臨近西太平洋國際黃金航道,距香港、台灣高雄均不足200海里。
『伍』 寫我圖一個城市的地理位置、地形概況、氣候情況、著名景點、�
北京,北緯40度,東經120度。主要位於華北平原或永定河沖積扇上。溫度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四季分明。著名景點太多了:故宮、長城、頤和園、圓明園、鳥巢、水立方、天壇。。。
『陸』 研究區地理位置及地理概況
研究區位於西藏南部日喀則地區(圖2-1),大致處於北緯28°~29°,東經87°~91°,其北界為專雅魯藏布江,屬南界為喜馬拉雅山脈。按地形地貌特徵,研究區屬於喜馬拉雅高山區,地質剖面所在地區大多屬於河谷沖積平原和傾斜坡地區類型。研究區內有兩條主要公路通過,一條為中尼國道,一條為中錫國道,交通比較便利。研究區海拔3700~6000 m,平均海拔在4000 m以上,屬高原溫帶半乾旱季風氣候區。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年日照數多在3200小時以上;氣候乾燥,年降水量小,一般為300 mm左右;年無霜期短,多為60~130天左右;植被稀少,野外露頭較好(西藏自治區地質礦產局,1993;西藏自治區測繪局,1993)。
圖2-1 研究區地理位置及青藏高原主體大地構造格架
『柒』 汶萊的地理位置及概況
獨立日:1月1日(1984年)
國慶日:2月23日(1984年)
首都:斯里巴加灣市(Bandar Seri Begawan)
自然地理:面積5765平方公里。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鑲嵌在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州,被分隔為兩部分,形成W狀。北臨南海。沿海為平原,內地多山。東部地勢較高,西部多沼澤地。1989年森林面積為2千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為45%。1980─1989年森林面積年平均遞減3.5%。屬熱帶雨林氣候,炎熱多雨。
人口:33萬。其中馬來人佔67.6%,華人佔15%。馬來語為國語,通用英語和華語。伊斯蘭教為國教,其他還有佛教、基督教、拜物教等。
簡史:古稱渤泥,自古為酋長統治。15世紀初,伊斯蘭教傳入,建立蘇丹國。16世紀初達到極盛期,曾遠征加里曼丹島東海岸、爪哇、馬六甲、呂宋等。16世紀中期起相繼遭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等的侵略。16世紀末逐漸衰弱。1888年淪為英國保護國。1941年為日本佔領。1946年再度淪為英國保護國。1959年與英國簽訂協定,規定國防、治安與外交由英國管理。1971年5月與英國重新簽約,獲得了「完全的內部獨立」,英國僅保留其負責汶萊的外交事務的權利。1984年1月1日汶萊獲得完全獨立,建立君主制國家,蘇丹擁有立法、行政、司法全部權力,整個國家由蘇丹和王室控制。
政治:汶萊是一個「主權、民主和獨立的馬來穆斯林君主國」。1956年9月29日頒布第一部憲法。獨立後它的基本條款繼續有效。1971年和1984年曾進行重要修改。憲法規定蘇丹為國家元首,擁有行政權。全部立法議員由蘇丹任命。
經濟:石油和天然氣是經濟支柱,約占出口收入的99%。石油儲量和產量僅次於印度尼西亞,居東南亞第二,液化天然氣的出口居世界第二位。1990年人均收入15200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9萬美元,是世界最富的國家之一。
外交:奉行同各國友好的外交政策,重視發展同東南亞國家聯盟、伊斯蘭教和英聯邦國家以及日本和美國的關系,強調東盟是其外交政策的基石。
『捌』 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概況
圖幅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南,地理坐標:東經88°30′00″~90°00′00″,北緯38°00′00″~39°00′00″,面積為14481 km2(彩圖6-1)。
研究區主體為近東西向展布的阿爾金山脈,北接塔里木盆地,南鄰祁漫塔格山,東瀕柴達木盆地。阿爾金山南坡較緩,北坡陡峻。玉蘇普阿勒克塔格和阿斯騰塔格是研究區阿爾金山脈的兩條主脊,呈東西向橫亘於研究區的南北,其間為索爾庫里盆地西緣。研究區海拔高度在3000~5000 m之間,最高峰位於玉蘇普阿勒克塔格西端,海拔6062 m。
『玖』 泰寧尚書第的地理位置
泰寧從地理位置上來講,是閩西北一個不起眼的山區小縣,面積不過版1539.33平方公里,人口僅權12.5萬。但歷史悠久,西漢時為閩越王無諸校獵的場所。到解放初期,城區還保留著近90%的古建築,明清時期的民居、寺廟、橋梁、古井、古塔、古街巷、古城牆遍布城區,使得泰寧這座小山城格外古樸。然而由於大山環繞,交通閉塞,導致經濟貧困落後,人口僅剩4萬餘人。有這么一首民謠為證,「小小泰寧縣,三家豆腐店,城內磨石腐,城外聽得見」。然而很可惜,近幾十年來,特別是「文革」期間,沒有很好地重視古跡的保護,一大批非常精美的古建築,如孔廟、三賢祠、城隍廟、文昌塔、古城牆等都被拆除了,現在僅剩下一些民居和保存較完好的尚書第、世德堂等古建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