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產區地理環境
『壹』 葡萄酒的六大產地
1、大約從公元前1100年起,源自中亞高加索山脈的葡萄酒開始傳到義大利、法國和西班牙這些最後成為真正原產家園的國家。我們把這些擁有悠久釀酒歷史的傳統葡萄酒生產國稱作「舊世界國家」,也就是歐洲版圖內的葡萄酒產區 。
2、舊世界國家主要包括位於歐洲的傳統葡萄酒生產國,如法國、義大利、德國、西班牙和葡萄牙以及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東歐國家。它們大多位於北緯20—52度之間,擁有十分適合釀酒葡萄種植的自然條件。冬暖夏涼、雨季集中於冬春而夏秋乾燥的氣候以及優質的土壤等自然條件,讓這些國家在葡萄酒種植和釀造上佔有先天的優勢。從法國、義大利、西班牙三國葡萄酒年產量近乎佔世界葡萄酒生產總量的60%便可見一斑。
3、工業革命以後,世界經濟加速發展,迫使人們開始探索歐洲之外的廣大土地。世界的探索活動在促進全世界的交流與融合之時,也為葡萄酒的發展開辟了另一番新天地。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後,歐洲強國開始大肆進行殖民擴張。隨著殖民的擴張,歐洲新移民潮帶到當地種植的歐洲葡萄品種,傳抵至南美洲,進而到達了如今的美國、紐西蘭等地。葡萄酒產區一直蔓延到我們所謂的「新世界國家」。
4、新世界國家以美國、澳大利亞為代表,還有南非、智利、阿根廷和紐西蘭等歐洲之外的葡萄酒新興國家。著名的產區有美國的加州,其精華區為納帕谷(Napa Valley),該區所產的頂級Cabernet Sauvignon紅酒 ,在兩度美法頂級酒盲品對決中打敗法國頂級酒,讓美國酒因此而聲名大噪。還有憑借結冰葡萄釀制的冰酒而聞名全球的加拿大以及源自法國羅訥河谷而在澳洲發揚光大的西哈葡萄釀造的澳洲葡萄酒等。
5、與舊世界產區相比,新世界產區生產國更富有創新和冒險精神,肩負著以市場為導向的目標。 新世界酒庄是消費主義文化,大多輕松直白,果香在開瓶之際就濃重而澎湃。其實,在很多細節上都可以感受到新世界葡萄酒的新意,甚至能夠在新世界葡萄酒的酒瓶上看到漫畫和三維標簽。再比如,國際市場不僅有傳統的玻璃瓶包裝,還有新世界葡萄酒罐頭包裝和利樂包裝的現象。而對於精品葡萄酒,包裝上的差別也開始有了一個新的趨勢。以前一般都是使用傳統的軟木塞,而越來越多的酒商,尤其是新世界的酒商,開始採用螺旋塞。另外,採用有機種植是新世界酒庄的一個趨勢。
6、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新世界產酒國是無規可循的。雖不像法國等歐洲國家從法律上對葡萄酒的等級進行劃分,但新世界國家也有自己的分級制度。比如美國,其在借鑒原產地概念的基礎上,根據本國葡萄酒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了符合自身需求的美國葡萄酒產地(AVA)制度。AVA產地制度,成功保護和規范了葡萄酒生產。需要說明的是,雖然產業化在新世界也許是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但這並不代表全部。在一些著名的優質產區,各個酒庄對釀制流程和工藝上的要求甚至比舊世界還要嚴格。比如在納帕谷,採用人工採摘葡萄的酒庄就有很多,在第一時間過濾掉不好的葡萄,保證釀造的品質。同時,因為納帕谷在1986年就已經成為了美國第一塊農業保護區,因此它擁有全世界葡萄酒產區范圍內最全最嚴格的土地使用和環境保護規則。
7、斯洛維尼亞
『貳』 據說智利的地理環境獨特,所以那兒的葡萄酒才別具風味,能介紹一下智利的地理環境嗎
智利葡萄栽培起始於年,當時的西班牙傳教士在聖地亞哥周邊種植葡萄,以提供教會做彌撒用葡萄酒。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智利葡萄酒產業進入現代化階段。智利的地形和氣候都很適合葡萄的生長所以形成了這為著名葡萄酒的形成創造了條件。智利葡萄酒產區分三個區域,13個產區。
從南美洲東側臨南大西洋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起飛向西,幾十分鍾後就降落到西側臨南太平洋的智利首都聖地亞哥,中間飛越巍峨連綿山頂積雪的安第斯山脈。這條航線常常是濃重的積雨雲,但山的西側並不下雨。南半球正是夏末初秋收葡萄的季節,實際上這里的葡萄整個生長季節都是旱季,連山上的草都是枯黃的,要到冬天雨季來臨後,才會滿目蔥蘢。這樣的氣候條件,葡萄長不好沒有道理。
從地理位置上說,智利是安第斯山縱貫南美大陸西緣後剩下的邊角余料,西邊為南太平洋,東邊為安第斯山脈,狹窄細長,南北長達4300公里,而東西卻只有一、二百公里。首都聖地亞哥位於中部,附近眾多河谷里的石灰地、高海拔和乾燥的氣候,對於釀造世界級的葡萄酒來說極為理想。16世紀,西班牙征服者向智利引進釀酒工藝,但當時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天主教領聖餐禮儀式的需要,因為葡萄酒象徵著基督的血。直到1851年,智利才在邁波河谷(Maipo Valley)建造了第一個商業性的葡萄園,因銅礦業發財的大亨們則在這里修建密密麻麻的灌溉工程,葡萄園迅速從峽谷中蔓延開來。19世紀,法國的一場真菌感染毀掉了他們十分之一的葡萄,遠在南美的智利葡萄酒躲過一劫,並遠洋運送而來,填補了歐洲人餐桌上的空缺,從而名聲大振。南美之遠,總讓人覺得它與我們是隔絕的,彷彿它不曾參與這個世界的進程,但對葡萄酒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今天的智利葡萄酒,以其優異的品質和良好的性價比,成為新世界葡萄酒的代表性產地。
『叄』 為什麼法國紅酒那麼出名 地理題~要說明氣候的成因~謝謝您
法國地處大西洋暖來流海灣的源未端:溫暖的冬季和持熱的夏季;降水量少,日照時間長。北緯45度的位置是種植葡萄理想的緯度;地中海式的氣候,使這里炎熱、陽光充足,並且暖風有利於葡萄成熟;同時,受大陸性氣候的影響,炎熱的夏天有利於葡萄成熟,秋天日照充分
一、 在海洋性氣候條件下釀造的葡萄酒具有清談、細膩、果香味。
如盧瓦爾河谷葡萄酒。同時,兼具濃烈、均衡的口感。
二、 大陸性氣候條件下的葡萄酒具有濃烈的口感,且香味濃。
產區有香檳地區、阿爾薩斯地區、勃艮第地區、博若萊地區、汝拉和薩瓦地區。
三、 地中海式氣候條件下的葡萄酒香料味較濃,濃烈、多肉質。
產區主要有羅訥河谷、普羅旺斯、奧克地區(餐酒)等。
『肆』 中國最好的葡萄酒產區在哪裡
中國現有九大葡萄產區: 東北產區,渤海灣產區, 沙城產區,清徐產區,賀蘭內山東麓產區,容武威產區,吐魯番產區,黃河故道產區,雲南高原產區。
可以這樣說,每個產品都有優質酒、大眾酒。而綜合來看,渤海彎產品、武威產區、黃河故道產品的葡萄酒由於氣候適宜,質量穩定,口感較好。近幾年賀蘭山東麓 產區的葡萄酒名聲鵲起,被列為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是屬全國產區中的明星產區, 曾在國際葡萄酒大賽中,拿過國際葡萄酒大賽獎項最多的產區, 含金量最大的就是類人首酒庄獲得的品醇客鉑金大獎。就連張裕長城這樣有著百年歷史的老大哥,也是看好賀蘭山東麓產區葡萄的原料,來這邊建廠生產。所以說在國內知名產區中,賀蘭山東麓產區現屬於國內第一龍頭產區!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選購更好的產品。
『伍』 葡萄酒與年份,氣候及土壤等因素之間有什麼關系
「風土」是葡萄樹生長環境的總和,包括土壤類型、地形、地理位置、光照條件、降水量、晝夜溫差和微生物環境等一切影響葡萄酒風格的自然因素。一個葡萄園的風土特色,特別是舊世界葡萄酒產區的葡萄園,可以通過葡萄酒的香氣和風味如實地反映出來。葡萄園的風土包羅萬象,但是究其根本,歸結起來卻只包含三大重要因素:氣候、土壤和地理位置。
氣候方面。從大氣候(如大陸性氣候、地中海氣候)到微氣候(如晝夜溫差)都囊括在內。氣候對於葡萄成熟期的長短、含糖量的高低都會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並最終決定葡萄酒的酒精含量。譬如,通常溫暖地區所產的葡萄酒要比寒冷地區的酒精含量高,因為較高的溫度會促成葡萄成熟,增加葡萄果實中的糖分,促成葡萄中風味物質的形成。因此要種植出優質的釀酒葡萄,並不是世界上每個地區都能做到的,氣候起到了先天性的作用,氣候不宜,所產的葡萄也就像先天畸形殘缺的嬰兒一樣,所釀成的葡萄酒品質就可想而知了。
土壤方面。土壤可以分為土壤成分和結構,成分包括土壤類型、肥沃程度、礦物質類型和含量、排水性能等,而結構則指垂直方向上土壤由上至下的土壤構成,即表層土壤到深層土壤的變化、各種土壤的土層厚度等。波爾多上梅多克(Haut-Medoc)產區的土壤結構多是深厚的礫石層,而聖埃美隆(Saint-Emilion)產區則是石灰岩、黏質石灰岩和礫石的組合,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決定了上梅多克普遍種植的是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而聖埃美隆普遍種植的則是梅洛(Merlot)。總而言之,土壤是葡萄樹生長的根本,是葡萄樹所有養分與能量的來源,不同的葡萄品種所鍾愛的土壤類型也存在很大的差異,也就是說,土壤是繼氣候之後對葡萄品種的第二次篩選。
年份方面。在不同的年份,天氣是會有變化的,尤其是舊世界產酒國,由於處於邊際氣候帶,每年的氣候都會有所差別,而年份的好壞直接影響葡萄的成熟度,進而影響葡萄的質量,這就直接關繫到葡萄酒的質量。
『陸』 高中地理 葡萄種植的區位條件,可結合一些適合葡萄種植的地方來說說
1
氣候:葡萄適合在南北緯38-53度的溫帶地區的氣候生長,所有的著名的葡萄酒專產區都是在這個緯度之間。屬太冷,葡萄無法達到成熟,太熱則葡萄成熟過快,只會釀成平淡無味的酒。另外,每年的氣候都會為當年的葡萄個性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一些名貴的葡萄酒會根據每年的葡萄質量進行售價的調整。
2
土壤:土壤對葡萄酒的品質的影響非常重要。無需肥沃的土地,反而貧瘠的土壤特別適合。土壤所含的礦物質、排水性、酸鹼度、表土顏色都深深地影響葡萄酒的品質和特色。
3
日照:日照越充足,葡萄的成熟度越好,釀造的酒的品質就越高。在葡萄成熟的收割期尤為重要。
4
水分:水對葡萄也很重要。春季葡萄發芽時要充足,成熟時要乾燥,以免影響葡萄的含糖度。
『柒』 在世界范圍內,葡萄酒的產區多為什麼氣 候類型
1.土壤地貌
天山北麓產區多為沖積平原或洪積平原,由南向北逐步傾斜,平坦開闊,地形起伏小,坡度較大,海拔在1200m以下。成土母質以沖積物為主,其中含有礫石、沙粒,土質粒徑較細,土質疏鬆,通水透氣性能強,有利於葡萄根系的生長發育。土壤屬於棕漠土、灰漠土和潮土,富含鈣質,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在0.2%~0.8%之間,全氮1.3mg/g,速效磷5mg/g,速效鉀348mg/g,有效硼4.3mg/g,有效鐵3.34 mg/g,有效鉬0.5 mg/g,PH值7.0—8.2。特徵為缺氮、少磷、富鉀。
2.氣候條件
⑴ 溫度和光照:屬典型中溫帶乾旱荒漠氣候,年均溫6—8℃,冬季最低溫在-25℃以下,需埋土防寒;熱量資源豐富,活動積溫(≥10℃)在3300℃以上,日溫差超過20℃,年日照時數2800小時以上,4—9月生長季節1600小時以上,無霜期160天左右。較長的日照時間及充足的熱量對葡萄花芽形成、產量和質量起著重要作用,尤其是8—9月長日照、高熱量、大溫差有利於葡萄色素形成和糖份積累,使漿果的顏色較深,含糖量較高。
⑵ 降水量:天山北麓產地地處沙漠邊緣,乾旱少雨,年降水量190毫米左右,需要人工灌溉。其不利影響是增加了生產成本,但降水量少使降低田間濕度,不利於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減少了農葯使用次數和施用量,降低了農葯污染。葡萄成熟期無雨,有利於葡萄的採收和加工。人工灌溉還可以根據葡萄生長對水分的需求自由進行調節,達到優質、豐產、穩產的目的。
⑶ 水熱系數和光熱指數:前蘇聯學者達維塔雅研究認為,葡萄漿果成熟前三個月的月降水量低於100mm,水熱系數K值小於1.5是世界葡萄酒著名產地的共同特徵;法國學者Branas指出:某一品種在某地區的栽培優劣,取決於其熱量和光照條件,葡萄生長需求的最低光熱指數I(Rt)為2.6,早熟品種2.6—2.8,晚熟品種>4.5。經分析,新疆天山北麓葡萄產地水熱系數小於0.6,I(Rt)值為5.85—6.09,是我國生產優質葡萄和葡萄酒的理想產區。
⑷ 風害:新疆天山北麓葡萄產地常年有風,但大風天氣較少,且多發生在春季葡萄出土前,對葡萄生長基本不造成危害;生長季節的微風能夠促進葡萄園空氣的交換,增強蒸騰作用,改善光照條件和光合作用,有利於葡萄授粉受精、減少高溫危害,同時還可降低葡萄園濕度,減少病蟲危害。
⑸ 霜害及雹災:新疆天山北麓產地屬於埋土栽培區,葡萄出土適期為4月下旬,終霜期在5月1日前(保證率90%以上),此時葡萄尚未展葉;初霜期在10月5日後(保證率90%以上),此時葡萄已基本採收完畢,但尚未埋土。總體來看,天山北麓產地葡萄每年都有遭受霜凍的危險,有些年份部分地區還易受到冰雹的襲擊,防止自然災害是葡萄園較重要的工作任務。產地要注意防風林帶配置,栽種適應性強的品種,合理控制負載量,加強水肥管理和樹體管理,同時,健全災害天氣的測報及預防工作,減少損失。
3.水資源
新疆天山北麓葡萄產地年降水量170—230毫米,年蒸發量1700—2200毫米,屬於綠洲灌溉型農業區。有數條發源於天山的河流,如頭屯河、瑪納斯河、塔西河等,其灌溉水均為純凈天山雪水或地下水,無污染,具備生產綠色葡萄原料的有利條件;根據葡萄生長需水規律進行人工灌溉,受自然降水影響較小,易保持葡萄優質穩產。
4.空氣質量
新疆天山北麓葡萄產地遠離城市和工業區,周圍基本沒有造成空氣污染的工業污染源,空氣質量優良。
5.病蟲害
新疆天山北麓葡萄產地夏季高溫少雨,不利於病蟲害發生、發展;冬季寒冷乾燥,各類病蟲在大田環境中難以越冬,因此病蟲危害輕,很少使用農葯,葡萄品質優良。
6.主栽釀酒葡萄品種
紅葡萄品種:赤霞珠、品麗珠、蛇龍珠、梅麓輒、佳美、西拉、法國蘭、黑彼諾、晚紅蜜;
白葡萄品種:霞多麗、雷司令、貴人香、白彼諾、白詩南、白玉霓;
染色葡萄品種:煙七三。
『捌』 義大利葡萄酒的自然環境
義大利的整體氣候類型比較復雜,它狹長的地形從北到南跨越了10個緯度。因為受到了山脈和海洋的影響,小氣候區別很大。北部氣候屬冬季寒冷、夏季炎熱的大陸性氣候。往南推進,從亞平寧半島一直到義大利南端都屬於地中海氣候,常年炎熱乾旱。
跨越這么大幅度緯度和海拔的義大利地形導致它的土壤構成千變萬化。大部分的土壤是火山石、石灰石和堅硬的岩石。當然,也有大量的礫石質黏土。 想了解義大利的葡萄品種,就像在那不勒斯(Naples)市內駕駛一樣,混亂與無助。當大部分人會從葡萄品種入手選擇酒之際,義大利酒就像希治閣的驚悚片一樣,在恐懼中引起你的好奇。
葡萄是葡萄酒的唯一原料。不同品種的葡萄適應力各不相同。義大利的地理環境和風土南北差異極大,所以各區種植不同的葡萄品種。根據米蘭大學(Universita』di Milano)研究記錄,義大利大概有八百種本土葡萄,而義大利農業局(Ministero per I』Agricoltura)只認可其中三百多種為釀制葡萄酒的法定葡萄(法國只有大約四十種)。
要學懂義大利酒,當然不用把這三百多種葡萄的名字全部一個字不漏地背出來。因為用作釀制出名的義大利酒,只是其中數十種葡萄。芸芸的紅葡萄品種中,北部的Nebbiolo稱皇,中部以Sangiovese最棒,而南部則是Aliganico的地盤。
但白葡萄較難界分地域性,北部百花齊放,本土葡萄佔大部分,如tocai、cortese和garganega,而法國和德國的進口品種也佔一席之地,如長相思(Sauvignon Blanc)瓊瑤漿(Gewurztraiminer)和霞多利(Chardonnay),中部及南部主意種植比較清淡的本地品種,如Trebbiano、Inzolia和Malvasia。 桑嬌維塞(Sangiovese)
這是義大利種植最廣的葡萄品種,原產於義大利中部的托斯卡納。該葡萄所釀制的葡萄酒顏色深、可口、活潑、多變,有梅子和鄉土等氣息,有時更可釀出結構緊密、酒體厚實的上等紅葡萄酒。以義大利的古典奇揚替基安帝(Chianti Clsaaico)和蒙塔奇諾布雷諾(Brunello di Montalcino)等酒款最為出名。 由西北到東南,義大利的葡萄酒五大產區如下:
1、北部山腳下產區(VINI PETEMONTANI):
Aosta Valley(瓦萊達奧斯塔)
Piedmont(皮埃蒙特)
Lombardy(倫巴第)
Trentino-Alto Adige/Südtirol(特倫蒂諾 - 上阿迪傑)
Friuli-Venezia Giulia(弗留利 - 威尼斯朱利亞)
Veneto(威尼托)
2、第勒尼安海產區(VINI TIRRENICI):
Italian Riviera(大利里維埃拉)
Tuscany(托斯卡納)
Umbria(翁布里亞)
Lazio(拉齊奧)
Campania(坎帕尼亞)
Basilicata(巴西利卡塔)
Calabria(卡拉布里亞)
3、中部產區VINI CENTRALI:
Emilia-Romagna(艾米利亞 - 羅馬涅)
4、亞得里亞海產區VINI ADRIATICI:
Marche(馬爾凱)
Abruzzo(阿布魯佐)
Molise(莫利塞)
Apulia(普利亞)
5、地中海產區VINI MEDITERRANEI:
Sicily(西西里)
Sardinia(撒丁) 坎帕尼亞大區,我們最熟悉的是充滿傳奇的龐貝古城。但鮮少有國人知道,這里是被嗜酒的古羅馬人稱為「Campania Felix」(「葡萄酒最佳之地」),是南義大利一顆璀璨的葡萄酒明珠。
令該地區感到驕傲的是在這里盛產的紅葡萄酒圖拉斯(Taurasi)獲得了保證法定地區(DOCG)的認證,這是南部地區獲此殊榮的第一種葡萄酒。這種酒主要由名種葡萄艾格尼科(Aglianico)加入不超過15%的其它紅色葡萄釀制,酒呈鮮明的寶石紅色,陳釀後交相映射出石榴紅、橙紅。有紅色水果味,入口乾爽,富含單寧但和諧而流暢,所有酒至少它需陳釀三年。
坎帕尼亞的葡萄中,艾格尼科(Aglianico),桑嬌維塞(Sangiovese)及巴貝拉(Barbera)的種植面積占總面積的40%。另外還有少量本地葡萄,其中最著名的有:紅腳(Piedirosso),法蘭弗娜(Falanghina),薩西諾索(Sciascinoso),狐狸尾(Coda di Volpe Bianca)和弗拉斯塔(Forastera)。
那不勒斯(Napoli)、阿韋利諾(Avellino)、貝內文托(Benevento)、卡塞塔(Caserta) 和薩勒諾(Salerno)是坎帕尼亞大區著名的5大產區。
『玖』 簡述新舊世界葡萄酒國家在地理位置上分布的特點及原因
新世界與舊世界葡萄酒最早是從釀酒歷史上區分的。「舊世界」主要指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等有著幾百年歷史的傳統葡萄酒釀造國家。而「新世界」則指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等新興的葡萄酒釀造國家。
1)歷史。舊世界歷史悠久,其生產酒庄有的甚至可以達到幾百上千年的歷史;新世界比較短,最長也就二三百年。
2)種植方式不同。舊世界畝產限量比較嚴格;新世界較為寬松。而且在方式上,舊世界講究精耕細作,注重人工;新世界以機械化為主。在這一點上可以看看勞斯萊斯,純手工生產,但價值卻高。
3)釀造工藝不同。舊世界以人工為主,講究小產區、穗選甚至粒選,產品檔次差距大,比較講究年份;新世界以工業化生產為主,產品之間品質差距不大。
4)法規不同。舊世界有嚴格的等級標准,以法國就為例,每一瓶葡萄酒的正標上都標注等級,一目瞭然。新世界也有相關法規,但不如舊世界嚴格。
5)包裝不同。舊世界沿襲傳統,一般很少有華麗或怪異的包裝,而新世界包裝多樣,講究外在。
6)酒標差別。舊世界的酒標信息復雜,包含各項元素,便於消費者認知,而新世界酒標信息簡單,不易從酒標信息中了解酒的好壞。
7)規模不同。舊世界的生產單位比較小,有的甚至每年只有幾百箱的產量,而新世界有可能達到幾十萬噸。
舊世界的酒注重葡萄酒本味,更具有酸澀的口感,而新世界的葡萄酒,注重葡萄酒的香醇,果香更重一點。
「新世界」 葡萄酒勢力是高中低價位各個檔次的集合。其中澳洲葡萄酒是世界葡萄酒中的新貴,200多年的歷史,優良的自然環境,豐富的產品品種,更符合亞洲人的口味等等,都是澳洲葡萄酒迅速崛起的原因。
「舊世界」中論品質,法國是老大,名牌較多,常是炒酒投資人關注的主角;論數量,義大利酒占據霸主地位,因為官方容許的每畝地葡萄產量可以很高,葡萄汁濃度可以相應降低;與義大利相反,德國以白葡萄酒著名,擁有世界上品質優良兼高檔次的白葡萄酒。
『拾』 中國葡萄酒的主要產區是在哪裡
中國葡萄酒十大產區(一)通化產區這里由於天氣寒冷,主要種植抗寒性強的山葡萄(V.amurensis),其中有些年份採摘到的長白山野生山葡萄僅有350-450噸。主要品牌:通化酒廠,長白山酒廠(二)渤海灣產區這里受海洋的影響,氣候變化穩定,熱量豐富,雨量適中,土壤適宜,自然條件優越,是我國優秀的釀酒葡萄產地。主要品種有霞多麗、貴人香、赤霞珠、品麗珠、蛇龍珠、美樂、佳麗釀和白玉霓等,釀成的干型葡萄酒風格突出、口味協調、品質高雅。渤海灣產區的葡萄酒佔到中國葡萄酒產量的2/3。主要品牌:華東酒庄、君頂酒庄、朗格斯酒庄、張裕卡斯特,王朝,華夏長城,長城金色庄園(煙台)(三)懷涿盆地產區這里氣溫適中,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雨量偏少,十分適宜龍眼、牛奶葡萄的生長。近十年推廣赤霞珠、梅鹿輒等世界優良釀酒品種已獲成功。主要品牌:中法庄園、紅葉酒庄、容辰酒庄、德尚酒庄、張裕愛斐堡,沙城長城庄園(四)清徐產地大都分布在山坡梯田上,海拔多為800-900米,光照充足,雨量適中、氣候溫和,土壤肥沃,多礫石,十分適宜葡萄的生長。幾年前新建的怡園酒庄種植了霞多麗、赤霞珠、梅鹿輒等國際名種,葡萄成熟時,糖度都超過20%,酸度達到0.6%,葡萄酒質量極佳。主要品牌:怡園酒庄(五)銀川產區氣候乾燥,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土壤含礫石,未開墾,土質原始,適宜葡萄的生長,是目前西北較大的釀酒葡萄產區,現已新建了王泉營、廣夏、民化、御馬4家大規模的葡萄酒企業。(六)甘肅武威產區近年來梅鹿輒、黑皮諾、霞多麗等國際名種已大面積推廣。根據專家品評,這個產區的葡萄酒顏色紅艷,果香濃郁,酒體完美,是我國西北葡萄酒的佼佼者。主要品牌:莫高、祁連、國風、皇台、蘇武山(七)新疆吐魯番產區這里歷來是我國無核白葡萄生產和制葡萄乾基地。現在這里成功地試種了赤霞珠、梅鹿輒、品麗珠、歌海娜、西拉等釀酒葡萄,葡萄糖度較高,酸度相對較低,適於釀制具有西域特色的高檔甜型葡萄酒,品質極佳。主要品牌:鄉都(八)新疆石河子產區1997年在這里創建的新天葡萄酒公司,是中國西北最大的葡萄酒企業,葡萄園面積達15萬畝,這里氣候溫和、降水適中、土壤富含礦物質、葡萄品質極好、無污染,是中國釀制優質葡萄酒的綠色食品基地。主要品種有龍眼、牛奶、赤霞珠、梅鹿輒、霞多麗、黑皮諾等,一些抗病性差的優良白色釀酒品種如索味濃、雷司令等及早中熟紅色釀酒品種在該地區有較大的發展前途。主要品牌:新天(九)雲南彌勒產區這是我國最具特色的新興的葡萄酒產區,它是我國緯度最低(北緯25o)、海拔最高(1500m),氣候最多樣化、土壤最紅、酸度最高、紅葡萄顏色最深、歐美雜種釀酒葡萄(玫瑰蜜)種植最多的一個特殊產區。主要品種:玫瑰蜜及赤霞珠、梅鹿輒主要品牌:雲南紅、香格里拉(14.34,-0.38,-2.58%)(十)黃河故道產區近年來幾家葡萄酒廠新開發的葡萄基地,通過引進赤霞珠等晚熟品種和改進栽培技術,基本控制了病害的流行,提高了葡萄的品質,葡萄酒的風味也得到了極大改善。
中國屬於新世界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