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地理環境分析
❶ 順德的地理位置,地勢,氣候以什麼為主
【基本簡介】
順德位於珠江三角洲平原的中部,正北方是廣州市,西北方為佛山市中心, 東連番禺,北接南海,西鄰新會,南界中山市。距廣州32公里、香港 127公里(69海里)、澳門80公里。地處東經113 度1分、北緯22度40分至23度 20分之間,總面積806.15平方公里,2005年戶籍人口115萬,旅外華僑和港澳同胞超過40萬。
【地理概況】
順德大部分屬於由江河沖積而成的河口三角洲平原,地勢西北略高,海 拔約2米,東南稍低,海拔0.7米,分布著一些零散的小山丘。順德四周嶺環列, 最高山為西部龍江鎮的錦屏山,其次為東南部舊寨的順峰山 ( 即睡半崗)。
順德境內河流縱橫,水網交織。主要河道有16條、段,總長756公里。 主要河流依地勢從西北流向東南,河面寬度一般為200至300米,水深5至10米。 主要水道有西江幹流、平洲水道、眉焦河、南沙河等。多數河流河床較深, 利於通航、灌溉、養殖及發電。順德水系受洪水和潮汐影響很大,每年 4 至 9月為洪水期,其餘時間屬枯水期間最高水位可達6.32米,大多數時間的水 位在0至1米幅度內波動。
順德境內除少數山丘外,絕大部分為沖積土壤,富含各種有機物質, 適宜農作物生長。耕地類型大致可分以下三種:
基塘區:分布最廣,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和中部,地勢低窪,耕作層厚,粉砂居多,土質疏鬆,酸性較大。歷代農民利用低窪地深挖成塘,把挖出來的泥土堆高成基,塘里養魚,基上種桑,桑葉摘來養蠶的副產品又拿去飼魚,基上和塘邊還可以種薯、豆、麥、粟、瓜菜、蕉、油料作物、果樹等。
沙圍田區:東北和東南部分布較多,是沖積沙田,土層深厚、土質肥活、水分充足,適宜種植雙季水稻,間有種植甘蔗。
低丘陵谷底區:零星散布,總數不多,土壤乾燥,硬砂較多,肥份低,水分不足。山腳和山坑地可種雙季水稻,山坡地適宜種植旱作物,如番薯、木薯、花生、豆類等。
【氣候簡述】
順德位於廣州市的南方,珠江三角洲平原中部,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日照時間長,雨量充沛,常年溫暖濕潤,四季如春,景色怡人。夏季自4月中旬至10月下旬,長達半年多。年平均氣溫21.9度,極端最低氣溫為1.1度,極端最高氣溫37.7度。日最高氣溫≥30度的日數有120天,而≥35度的日數僅有5.5天。
年總降雨量為1639mm,降雨日數為147.6天。4~9月是雨季,各月降雨量都在170mm以上,其間的降雨量占總降雨量的83%。5、6月和8月份的降雨量都超過260mm,3個月的降雨量占年總雨量的49%。全年有暴雨日數6.6天,雨季各月平均每月約有1天。
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1%。11、12月相對濕度最小,為75%;2~9月相對濕度均在81%以上,其中6月相對濕度最大,達到86%。 全年多北風,頻率為13%。10月至次年3月以北風為主,4~8月南風或東南風較多。
年平均風速為2.5m/s,1~7月平均風速為2.5~2.7m/s,8~12月為2.3~2.5m/s。年平均大風日數為3天。夏秋受台風影響,大風暴雨較多。 全年雷暴日數為80天,各月均有雷暴出現,5~8月各月有10天以上,佔全年雷暴日數的70%,其中8月最多,達到15天。12月至次年2月,在強寒潮侵襲時,亦有霜凍發生,主要出現於1月份。
❷ 順德地理環境
順德位於廣東省的南部,珠江三角洲平原中部,正北方是廣州市,西北方為佛回山市中心,東連番禺,答北接南海,西鄰新會,南界中山市。順德距廣州32公里、香港127公里(69海里)、澳門80公里。地處東經113 度1分、北緯22度40分至23度 20分之間,總面積806.15平方公里,2005年戶籍人口115萬,旅外華僑和港澳同胞超過40萬。
❸ 順德的風土人情
是廣東佛山的順德吧.我是導游!我去過那裡!我來解答這個問題:
佛山市順德區位於珠江三角洲中部,靠近廣州、江門等大中城市,毗鄰港澳,距香港64海里、澳門80公里,面積806平方公里,建縣於明景泰三年(1452年),1992年3月撤縣建市,2003年1月根據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撤市建區。全區現有10個鎮(街道),109個行政村,88個居民區,常住人口110.96萬人,流動人口60萬人,旅居港澳台的鄉親及國外華僑40多萬人.
順德區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日照時間長,雨量充沛,常年溫暖濕潤,四季如春,景色怡人。年平均氣溫為21.9℃;1月份最冷,月平均氣溫13.1℃;7月份最熱,月平均氣溫 28.7 ℃。雨水充沛,年平均降雨量多達1649毫米,年平均濕度為81%。2至3月份多低溫陰雨天氣,7至9月份為台風活動季節,台風期間有時發生強台風,對農作物造成較大損害。
由於擁有優越的地理和人文條件,順德歷來就是一個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和外貿出口基地,這里出產的甘蔗、蠶繭、塘魚曾在全省乃至全國都享有盛譽。經過十幾年的改革開放,順德社會經濟更有了巨大飛躍。如今,順德是珠江三角洲中部崛起的新城市,成為全國重要的家電、傢具、燃氣具和日用品生產基地,其中家用電器和燃氣具兩類產品產銷量分別佔全國總產銷量的十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素有廣東「四小虎」之一的美譽。
順德不但工農業較為發達,旅遊為也發展迅速。區內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擁有廣東四大名園之一的清暉園,國際武打巨星李小龍祖居就在順德均安鎮,順德是一個旅遊假勝地,有一流的高爾夫球違場,有一流的酒店,有一流的休閑、會議、購物環境和設施,有別具一格的都市風貌;順德是粵菜發源地之一,順德美食文化源遠流長,民間更有「食在廣東,廚出鳳城」之說,順德是粵菜的發源地,順德菜可成為粵菜的代表。
五百年前,廣東版圖上沒有「順德」地名,而此方向原稱「太艮」。相傳黃蕭養起義迫使明朝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維持統治,如為加強封建統治,對數十萬「戰俘」安置採用懷柔政策。朝廷在北劃出土地叫「從化」;在西南部劃出南海縣的東涌、馬寧、鼎安、西林等四都和太艮、沖鶴等37堡,取「順天之德」意,設順德縣,企望群眾永作順民。順德地名,即由此來。
順德在明代即有「嶺南一壯縣」之稱,自古經濟文化較發達,涌現過一批傑出人物。像「文武四狀元」——文狀元為南宋張鎮孫,明代黃士俊,清代梁耀樞,武狀元為明代朱可貞。最著名的就是李小龍了。
順德的風俗也有很多,像紀念紡織大師的「日娘誕」、自梳女、龍舟競渡、大良魚燈會等等許多。
介紹順德一兩句實在說不清,我給你兩個網址,你有興趣可以上去看看:www.shunde.gov.cn(順德人民政府網)
http://www.d0086.com/FLM/Guangdong/SLM/foshan/TLM/xunde/bskk/gk.htm(鼎言商旅網——順德篇)
❹ 廣東自然地理環境特徵和人文地理環境特徵
一、自然地理環境特徵:
1、廣東省地處中國大陸最南部。東鄰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連廣西,南臨南海,珠江口東西兩側分別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島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
2、全境位於北緯20°13′~25°31′和東經109°39′~117°19′之間。全省陸地面積為17.98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陸地面積的1.87%;其中島嶼面積1592.7平方公里,約佔全省陸地面積的0.89%。
3、全省沿海共有面積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759個,數量僅次於浙江、福建兩省,居全國第三位,另有明礁和干出礁1631個。全省大陸岸線長3368.1公里,居全國第一位。
4、廣東省山脈大多與地質構造的走向一致,以北東―南西走向居多,山脈之間有大小谷地和盆地分布。平原以珠江三角洲平原最大,潮汕平原次之,此外還有高要、清遠、楊村和惠陽等沖積平原。台地以雷州半島―電白―陽江一帶和海豐―潮陽一帶分布較多。
5、廣東省屬於東亞季風區,從北向南分別為中亞熱帶、南亞熱帶和熱帶氣候,是中國光、熱和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洪澇和乾旱災害經常發生,台風的影響也較為頻繁。春季的低溫陰雨、秋季的寒露風和秋末至春初的寒潮和霜凍,也是廣東多發的災害性天氣。
二、人文地理環境特徵:
1、1978年以來,廣東在全國率先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促進了經濟快速協調發展,已成為中國第一經濟大省,經濟最發達、具市場活力和投資吸引力的地區之一,珠江三角洲地區已經成為世界知名的加工製造出口基地,是世界產業轉移的首選地區之一 。
2、廣東文化源遠流長,是嶺南文化的主體。在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史上居於重要地位,起著重要作用。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
3、嶺南文化由本根文化(即語言認同文化)、百越文化(即固有的本土文化)、中原文化(即南遷的中原漢文化)、海外文化(即舶來的域外文化)四部分組成,其內涵豐富多彩。
4、廣東文化涵蓋嶺南建築、嶺南園林、嶺南畫派、戲曲音樂、工藝美術、民俗節慶、宗教文化、飲食文化、語言文化、僑鄉文化等眾多內容。從地域上又分為廣府文化、廣東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
5、廣東語言狀況復雜,除粵北、粵東、粵西有瑤語、壯語、畲語、標話及歸屬不明的漢方言舊時正話、軍話、韶州土話(粵北土話)等,主要流行3種保留了豐富的古漢語特點、又各有特色的漢語方言廣東本土漢語方言粵語(包括能古話)、客家語(包括涯話)、閩語。
(4)順德地理環境分析擴展閱讀
廣東省行政規劃特徵為:
1、廣東省下轄21個地級市,劃分為珠三角、粵東、粵西和粵北四個區域,其中珠三角: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珠海、江門、肇慶、惠州;粵東:汕頭、潮州、揭陽、汕尾;粵西:湛江、茂名、陽江、雲浮;粵北:韶關、清遠、梅州、河源。
2、廣東省轄市當中,廣州是國家中心城市 ,深圳為計劃單列市,深圳、珠海和汕頭為經濟特區,廣州和湛江為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
3、廣東省下分122個縣級行政區,包括65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34個縣、3個自治縣。其中佛山市順德區被廣東省為省直管縣試點,對順德區實行省直接管理縣財政體制。順德區享有地級市的行政執法許可權,並將接受廣東省的直接考核,分數單列。
❺ 關於順德地理
順德的地域,秦代以前屬百越地,秦代起隸屬南海郡番禺縣,隋代起屬南海縣,五代南漢時屬南海縣分出的咸寧縣,宋初重新並入南海縣,元代及至明初仍沿襲宋制。明英宗正統年間黃蕭養起義後,朝廷為了加強對起義策源地的管治,於景泰三年四月二十七日(1452年5月16日)把南海縣的東涌、馬寧、西淋、鼎安4都37堡及新會縣的白藤堡劃出設置新縣,命名「順德」,意為「順天明德」。1992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順德撤縣設市。 大良鎮 大良鎮歷史上是順德縣城所在地,1992年撤縣設市後為市人民政府駐地。明清時期分屬縣城和大良、古樓、小灣三堡。民國時期縣城稱大良鎮,城郊農村為第一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縣城仍稱大良鎮,1958~1959年曾名鳳城人民公社;城郊農村先後稱第一區、府又區、大良人民公社、大良區、錦湖鎮,1988年8月撤銷錦湖鎮建制,與縣城統稱大良鎮。 大良得名有兩種說法。民間相傳大良本名太艮,緣起於該地為古「太艮海峽」;建縣後,朝廷命官誤將「太」字的一點加於「艮」字之頂而成「大良」。學術界認為順德建縣前的史料從無「太艮」和「太艮海峽」的記載,"大良」應為古南越民族語音的遺留,意為「黃土地」。 大良鎮別名「鳳城」,緣起於古代城郭西枕鳳山,而鳳山得名則由於山形近似引頸長鳴的鳳凰。 歷史上,城郊農村是半糧食半經濟作物地區,主產水稻、甘蔗、香蕉、蔬菜、塘魚。改革開放後,成為珠江三角洲重點工業衛星鎮,有塑料製品、家用電器、機械、機電、電子等20多個行業。「三高」農業重點發展塘魚、生豬、家禽養殖。 桂洲鎮 桂洲的得名,相傳起源於開村時扶寧崗上長有桂花樹,人稱「桂花洲」,後簡稱「桂洲」。鎮境明清時期屬桂洲堡及容奇堡馬岡村地,小黃圃、高黎、東升三村屬香山縣;民國時期與容奇同屬第十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至1956年3月仍稱第十區,1956年起先後稱桂洲區、桂洲鄉、桂洲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恢復區的建制,1987年2月撤區建鎮,2000年2月與容奇鎮合並為容桂鎮。 歷史上,桂洲鎮是半經濟、半糧食作物區,主要農副產品為塘魚、稻穀、甘蔗、香蕉、禽畜及頭菜。改革開放後,成為珠江三角洲重點工業衛星鎮,主要行業有家用電器、打火機、燃氣具、燈飾、塑料製品、電線電纜等。「三高」農業重點發展優質塘魚、禽畜養殖和蔬菜、花果種植。 容奇鎮 容奇鎮古代本為西江支流邊的一個小漁村,以境內容山、奇山兩個小山崗得名。明清時期稱容奇堡,清末發展成為商業港埠。民國時期與桂洲鎮同屬第十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區級鎮,1958年與桂洲合並為容桂公社,1959年分出為容奇公社,1961年5月起恢復鎮的建制。2000年2月與桂洲鎮合並為容桂鎮。 歷史上,該鎮有相當的工商業基礎,繅絲業比較發達。改革開放後,成為珠江三角洲重點工業衛星鎮和外貿港口,主要工業行業有家用電器、針紡染整、服裝、五金機械、飼料等。 倫教鎮 倫教鎮古稱「海心沙」,明初更名「倫教」,相傳鄉紳鄭循齋治鄉有方,朝廷賜「倫常教化」匾額而得名。鎮境明清時期屬倫教、黎村、羊額堡地,民國時期劃為第二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1956年3月仍稱第二區,1956年4月起先後稱倫教區、倫教鄉、倫教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恢復區的建制,1987年2月撤區建鎮。 歷史上,該鎮是半糧食半經濟作物產區,主產水稻、塘魚、甘蔗、香蕉,絲綢莨紗製作業也享負盛名。改革開放後,成為珠江三角洲工業衛星鎮,重點行業有木工機械、染整、電子、玻璃、日用工業品等。「三高」農業重點發展優質塘魚、禽畜養殖和花卉、蔬菜種植。 陳村鎮 陳村鎮的得名,相傳東漢時此地出過一位姓陳的太尉,後人建祠紀念,地名因名「陳村」。鎮境明清時期屬龍津、甘溪、登洲、龍頭堡地,民國時期分屬第三、第四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至1956年3月仍分屬三、四兩區,1956年4月起分屬陳村區(鄉)和仙涌區(鄉),同年10月成立陳村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恢復區的建制,1987年2月撤區建鎮。 歷史上,該鎮商業發達,與廣州、佛山、石龍並稱廣東四大鎮;花果種植業馳名遠近。改革開放後,成為珠江三角洲工業衛星鎮,主要行業有家用電器、五金機電、高檔建材、塑料化工等。「三高」農業重點發展花卉、蔬菜種植和優質塘魚、禽畜養殖。 勒流鎮 勒流的得名,緣起於鎮政府駐地北面的北江支流的流向,北江支流本向東流,到此分出一條二級支流,逆轉向西接通西江支流甘竹溪,古時俗稱「額(逆)流」,因嫌其意欠吉,借用諧音改稱「勒流」,寫作「勒樓」,民國後統一寫作「勒流」。鎮境明清時期屬勒樓、黃連、江村、石涌、沖鶴堡地,民國時期劃為第六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至1956年3月仍稱第六區,1956年4月改稱勒流區,1958年2月起分屬勒流鎮和富裕、大晚兩個大鄉,同年10月成立勒流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恢復區的建制,1987年2月撤區建鎮。 歷史上,該鎮是經濟作物區,盛產蠶桑、塘魚、改革開放後,成為珠江三角洲工業衛星鎮,主要行業有交通機械、塑料製品、五金、塑料、中成葯等。「三高」農業重點發展優質塘魚、禽畜養殖。 杏壇鎮 杏壇鎮政府駐地相傳古代由夏、譚兩姓開村,後人諧音取孔子講學的「杏壇」為名,標榜為文教禮樂之鄉。鎮境明清時期屬龍諸、馬齊、古粉、馬寧、昌教、北水、逢簡堡地,民國時期劃為第八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至1956年3月仍稱第八區,1956年4月改稱齊杏區,1958年2月分設杏壇、龍潭兩個大鄉,同年10月成立杏壇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恢復區的建制,1987年2月撤區建鎮。 歷史上,該鎮是經濟作物區,盛產蠶桑、甘蕉、香蕉和塘魚。改革開放後,成為珠江三角洲工業衛星鎮,主要行業有家用電器、紡織印染、塑料、食品等。「三高」農業重點發展優質塘魚、禽畜養殖和水果、蔬菜種植。 北滘鎮 北滘鎮境古代有100多條涌,統稱其地為「百滘」,後取諧音改稱「北滘」。明清時期屬桂林、都粘堡及龍頭、新良兩堡的一部分,民國時期分屬第三區和第五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至1956年3月仍分屬三、五兩區,1956年4月起分屬陳村區和樂從區,1958年2月劃入陳村鄉,同年10月成立陳村人民公社,1961年5月起從陳村公社分出獨立建制,1983年11月起恢復區的建制,1987年2月撤區建鎮。 歷史上,該鎮是半糧食半經濟作物產區。改革開放後,發展成為珠江三角洲重點工業衛星鎮,主要行業除家用電器,還有燃氣具、禽畜飼料等。「三高」農業重點發展優質水產品、禽畜養殖和水果、花卉種植。 樂從鎮 樂從的得名,緣起於鎮政府駐地清代俗名「六松圩」,因該圩場內有六株松樹,故稱。民國初年以諧音正式命名為「樂從圩」。鎮境明清時期屬葛岸、平步、鷺洲堡及新良堡的一部分,民國時期劃為第五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1956年3月仍稱第五區,1956年4月改稱樂從區,1958年2月分設沙滘鄉和勞村鄉,同年10月成立沙滘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撤銷人民公社,改稱樂從區,1987年2月撤區建鎮。 歷史上,該鎮是經濟作物區,盛產塘魚、甘蔗、蠶桑。改革開放後,成為珠江三角洲工業衛星鎮,主要行業有傢具、燃氣具、家用電器、建築材料等。傢具、鋼材專業市場遠近聞名。「三高」農業重點發展優質塘魚、禽畜養殖。 龍江鎮 龍江鎮以江流曲折紆繞、勢若蟠龍而得名。鎮境明清時期屬龍江、龍山、甘竹堡地,民國時期劃為第七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1956年3月仍稱第七區,1956年4月改稱龍江區,1958年2月改稱龍山鄉,同年10月成立龍山人民公社(1961年5月起「龍山」改為「龍江),1983年11月起恢復區的建制,1987年2月撤區建鎮。 歷史上,該鎮是經濟作物區,盛產蠶桑和塘魚。改革開放後,成為珠江三角洲工業衛星鎮,主要行業有傢具、啤酒、家電、紡織、化工等。傢具批發市場規模龐大。「三高」農業重點發展優質塘魚、禽畜養殖。 均安鎮 均安的得名,緣起於清代由三華、倉門兩村富戶合建圩市,取名「均安」,意為共同安居樂業。鎮境明清時期屬江尾、雲步、鼎新、福岸堡地,民國時期劃為第九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至於1956年3月仍稱第九區,1956年4月改稱均安區,1958年2月分設均安,南沙兩個大鄉,同年10月成立均安人民公社;1983年11月起恢復區的建制,1987年2月撤區建鎮。 歷史上,該鎮是經濟作物區,盛產蠶桑塘魚、甘蔗及頭菜。改革開放後,成為珠江三角洲工業衛星鎮,主要行業有磁性材料、塑料製品、制衣、製鞋、化工、機電、食品等。「三高」農業重點發展優質塘魚、禽畜養殖和蔬菜、水果種植。近年興起以水鄉風情為重要項目的旅遊業。 德勝區 德勝區地域原屬大良鎮,包括南江、蘇崗、逢沙、五沙村,1993年6月為建設新城區中心而劃出設立。因地處容桂水道的德勝河段北岸,故名。歷史上,該地域是糧食作物區;改革開放後,沿105國道地段,成為市屬工業主要分布地,有燃氣具、製冷設備、發電、錦綸、油墨等規模企業,還有全國縣級首家四星級酒店仙泉酒店和順德新港
求採納
❻ 順德鄉土地理 調查順德地形包括哪些方面
你好! 順德: 屬於河口三角洲平原; 地勢:西北略高,東南稍低;內 以基塘農業為主容,西南和中部,地勢低窪,耕作層厚,粉砂居多,土質疏鬆,酸性較大。(eg:利用低窪地深挖成塘,把挖出來的泥土堆高成基,塘里養魚,基上種桑,桑葉摘來養蠶的副產品又拿去飼魚,基上和塘邊還可以種薯、豆、麥、粟、瓜菜、蕉、油料作物、果樹等。 ) 沙圍田區,沖積沙田,土層深厚、土質肥活、水分充足,適宜種植雙季水稻,間有種植甘蔗。 低丘陵谷底區:土壤乾燥,硬砂較多,肥份低,水分不足。山腳和山坑地可種雙季水稻,山坡地適宜種植旱作物,如番薯、木薯、花生、豆類等。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帶來一定的幫助!
❼ 順德地形地貌 成因 地理資料
順德位於珠江三角洲平原的中部。是由江河攜帶泥沙沖擊而形成的沖擊平原。西北略高。海 拔約2米,東南稍低,海拔0.7米,分布著一些零散的小山丘。順德四周嶺環列, 最高山為西部龍江鎮的錦屏山,其次為東南部舊寨的順峰山 ( 即睡半崗)。
順德境內河流縱橫,水網交織。主要河道有16條、段,總長756公里。 主要河流依地勢從西北流向東南,河面寬度一般為200至300米,水深5至10米。 主要水道有西江幹流、平洲水道、眉焦河、南沙河等。多數河流河床較深, 利於通航、灌溉、養殖及發電。順德水系受洪水和潮汐影響很大,每年 4 至 9月為洪水期,其餘時間屬枯水期間最高水位可達6.32米,大多數時間的水 位在0至1米幅度內波動。
順德境內除少數山丘外,絕大部分為沖積土壤,富含各種有機物質, 適宜農作物生長。耕地類型大致可分以下三種:
基塘區:分布最廣,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和中部,地勢低窪,耕作層厚,粉砂居多,土質疏鬆,酸性較大。歷代農民利用低窪地深挖成塘,把挖出來的泥土堆高成基,塘里養魚,基上種桑,桑葉摘來養蠶的副產品又拿去飼魚,基上和塘邊還可以種薯、豆、麥、粟、瓜菜、蕉、油料作物、果樹等。
沙圍田區:東北和東南部分布較多,是沖積沙田,土層深厚、土質肥活、水分充足,適宜種植雙季水稻,間有種植甘蔗。
低丘陵谷底區:零星散布,總數不多,土壤乾燥,硬砂較多,肥份低,水分不足。山腳和山地可種雙季水稻,山坡地適宜種植旱作物,如番薯、木薯、花生、豆類等。順德位於廣州市的南方,珠江三角洲平原中部,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日照時間長,雨量充沛,常年溫暖濕潤,四季如春,景色怡人。夏季自4月中旬至10月下旬,長達半年多。年平均氣溫21.9度,極端最低氣溫為1.1度,極端最高氣溫37.7度。日最高氣溫≥30度的日數有120天,而≥35度的日數僅有5.5天。
年總降雨量為1639mm,降雨日數為147.6天。4~9月是雨季,各月降雨量都在170mm以上,其間的降雨量占總降雨量的83%。5、6月和8月份的降雨量都超過260mm,3個月的降雨量占年總雨量的49%。全年有暴雨日數6.6天,雨季各月平均每月約有1天。
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1%。11、12月相對濕度最小,為75%;2~9月相對濕度均在81%以上,其中6月相對濕度最大,達到86%。 全年多北風,頻率為13%。10月至次年3月以北風為主,4~8月南風或東南風較多。
年平均風速為2.5m/s,1~7月平均風速為2.5~2.7m/s,8~12月為2.3~2.5m/s。年平均大風日數為3天。夏秋受台風影響,大風暴雨較多。 全年雷暴日數為80天,各月均有雷暴出現,5~8月各月有10天以上,佔全年雷暴日數的70%,其中8月最多,達到15天。12月至次年2月,在強寒潮侵襲時,亦有霜凍發生,主要出現於1月份。
❽ 廣東省順德市地理的詳細資料
順德位於珠江三角洲平原的中部,正北方是廣州市,西北方為佛山市中心,東連番禺,北接南海,西鄰新會,南界中山市。距廣州32公里、香港127公里(69海里)、澳門80公里。地處東經113度1分、北緯22度40分至23度20分之間,總面積806.15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順德大部分屬於由江河沖積而成的河口三角洲平原,地勢西北略高,海拔約2米,東南稍低,海拔0.7米,分布著一些零散的小山丘。順德四周嶺環列,最高山為西部龍江鎮的錦屏山,其次為東南部舊寨的順峰山(即睡半崗)。
水文特徵
順德境內河流縱橫,水網交織。主要河道有16條、段,總長756公里。主要河流依地勢從西北流向東南,河面寬度一般為200至300米,水深5至10米。主要水道有西江幹流、平洲水道、眉焦河、南沙河等。多數河流河床較深,利於通航、灌溉、養殖及發電。
氣候特徵
順德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絕大部分地區位於北回歸線以南,氣候類型為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溫暖多雨。
順德全年無霜期達350天以上, 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少有冰雹,終年無雪。降水有明顯的季節變化,主要集中在4-9月,約佔全年降水量的80%,尤其在夏季,常常伴隨著台風登陸出現大雨到特大暴雨的降水過程。因而,洪、澇、旱是影響佛山的主要自然災害。冬季的寒潮及早春的低溫陰雨也對農業生產構成一定的影響。此外,對順德影響較大還有台風帶來的風災,這里平均每年要受2-3次台風帶來的狂風侵襲,多集中於7-9月間,風力可達12級以上。
❾ 順德與東莞比較
目前來講順德發展較穩定,長遠來看,東莞較為有實力哦,由於它的地理位置對珠三角的發展也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❿ 有關順德地理的知識
順德位於廣東省的南部,珠江三角洲平原中部,正北方是廣州市,西北方為佛山市中心,東連番禺,北接南海,西鄰新會,南界中山市。
順德大部分屬於由江河沖積而成的河口三角洲平原,地勢西北略高,海 拔約2米,東南稍低,海拔0.7米,分布著一些零散的小山丘。順德四周嶺環列, 最高山為西部龍江鎮的錦屏山,其次為東南部舊寨的順峰山 ( 即睡半崗)。
河流
順德境內河流縱橫,水網交織。主要河道有16條、段,總長756公里。 主要河流依地勢從西北流向東南,河面寬度一般為200至300米,水深5至10米。 主要水道有西江幹流、平洲水道、眉焦河、南沙河等。多數河流河床較深, 利於通航、灌溉、養殖及發電。順德水系受洪水和潮汐影響很大,每年 4 至 9月為洪水期,其餘時間屬枯水期間最高水位可達6.32米,大多數時間的水 位在0至1米幅度內波動。
耕地
順德境內除少數山丘外,絕大部分為沖積土壤,富含各種有機物質, 適宜農作物生長。耕地類型大致可分以下三種:基塘區:分布最廣,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和中部,地勢低窪,耕作層厚,粉砂居多,土質疏鬆,酸性較大。歷代農民利用低窪地深挖成塘,把挖出來的泥土堆高成基,塘里養魚,基上種桑,桑葉摘來養蠶的副產品又拿去飼魚,基上和塘邊還可以種薯、豆、麥、粟、瓜菜、蕉、油料作物、果樹等。沙圍田區:東北和東南部分布較多,是沖積沙田,土層深厚、土質肥活、水分充足,適宜種植雙季水稻,間有種植甘蔗。低丘陵谷底區:零星散布,總數不多,土壤乾燥,硬砂較多,肥份低,水分不足。山腳和山坑地可種雙季水稻,山坡地適宜種植旱作物,如番薯、木薯、花生、豆類等。
順德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日照時間長,雨量充沛,常年溫暖濕潤,四季如春,景色怡人。夏季自4月中旬至10月下旬,長達半年多。年平均氣溫21.9度,極端最低氣溫為1.1度,極端最高氣溫38.7度。日最高氣溫≥30度的日數有120天,而≥35度的日數僅有5.5天。
年總降雨量為1639mm,降雨日數為147.6天。4~9月是雨季,各月降雨量都在170mm以上,其間的降雨量占總降雨量的83%。5、6月和8月份的降雨量都超過260mm,3個月的降雨量占年總雨量的49%。全年有暴雨日數6.6天,雨季各月平均每月約有1天。
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1%。11、12月相對濕度最小,為75%;2~9月相對濕度均在81%以上,其中6月相對濕度最大,達到86%。 全年多北風,頻率為13%。10月至次年3月以北風為主,4~8月南風或東南風較多。
年平均風速為2.5m/s,1~7月平均風速為2.5~2.7m/s,8~12月為2.3~2.5m/s。年平均大風日數為3天。夏秋受台風影響,大風暴雨較多。 全年雷暴日數為80天,各月均有雷暴出現,5~8月各月有10天以上,佔全年雷暴日數的70%,其中8月最多,達到15天。12月至次年2月,在強寒潮侵襲時,亦有霜凍發生,主要出現於1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