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山東龍口地理位置圖

山東龍口地理位置圖

發布時間: 2021-02-21 01:20:27

A. 山東龍口市位於哪裡這里的氣候有什麼特點

位於渤海灣南岸來膠東半島源,屬於煙台,就是最早的老黃縣,現在是龍口市。
龍口年平均氣溫11.7℃,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最大的特點就是夏天潤而不潮。究其原因,龍口北面向海,夏天一般吹南風或者東南風。膠東半島南部飽含水汽的夏季風由海洋直接吹向陸地,而在龍口卻由陸地吹向海洋。海景房屬於旅遊房產。資源的稀缺性加上人類的共同對宜居環境的嚮往使得投資更有意義。

B. 龍口在濟南哪個方向顯示地圖

東偏北

C. 山東黃縣油頁岩含礦區資源評價

黃縣煤田位於山東半島北部,面積約350km2。其地理坐標東經120°17'~120°37',北緯37°35'~37°45'。區內交通方便,煙淮公路貫穿全區,黃縣至煙台113km,黃縣至淮坊184km,與膠濟鐵路相接,可達全國各地。

通過詳查,將黃縣含礦區分為八個勘查區,分別為北皂油頁岩勘查區、海岱油頁岩勘查區、梁家油頁岩勘查區、柳海東區油頁岩勘查區、桑園油頁岩勘查區、窪里油頁岩勘查區、鄉城油頁岩勘查、雁口油頁岩勘查區。區內油頁岩的分布不均一,其層位,厚度,特徵均有一定變化(圖5-33、圖5-34)。

圖5-33 黃縣油頁岩含礦區岩系地層厚度等值線圖

圖5-34 黃縣油頁岩含礦區含油頁岩地層對比圖

一、北皂油頁岩勘查區資源評價

北皂勘查區位於山東半島黃縣境內,地理位置坐標為:東經120°17'~120°21'北緯37°42'~37°44'。

(一)地質背景

1. 構造特徵

本勘查區內以斷裂構造為主,在淺部或斷層附近有次級褶曲出現。礦區地層走向近東西至北東向,傾向南至南東向,傾角平緩5°~8°。礦區斷裂大小共12條,均為正斷層,其中近東西走向斷層9條,北東向斜交斷層3條。

2. 地層特徵

該含礦區內主要沉積了古近系和新近系,現按由老到新的順序分別敘述如下:

(1)震旦紀蓬萊變質岩群:本群為古近紀沉積岩系基底地層,岩石主要有粗砂岩、片岩、片麻岩、結晶灰岩、板岩等。

(2)古近系黃縣組:根據岩性及岩石特點又可將本組分四個段。第一段:主要由灰綠色泥質岩、灰色鈣質泥岩和泥灰岩組成;第二段:主要由兩層碳質泥岩和粉砂岩、煤層、油頁岩層組成;第三段:下部為中薄層煤層、油頁岩層組成,中部為兩層中厚層黏土岩夾粗砂岩、頁岩層,上部為黏土岩夾粗砂岩、煤層及油頁岩薄層;第四段:上部為以灰色泥岩和黏土岩為主夾薄層泥灰岩,下部主要由紫色黏土岩和紅色砂岩組成。

(3)新近系:為新沉積的黃色黏土、砂質黏土、土質砂土。

(二)油頁岩特徵

1. 油頁岩特徵

該區油頁岩主要為棕黑色、褐黑色、灰褐色,泥質結構,礦石呈黑色、褐色緻密塊狀,較堅硬,層理不發育,錘擊有油臭味,燃燒時火焰紅色,有濃煙,風化後為灰色黏土。礦區油頁岩灰分平均為56.11%,平均含油率13.58%左右,礦石體重為1.7t/m3,發熱量為11.76MJ/kg。

2. 油頁岩形成環境分析

本礦區為一由斷層控制的斷陷型陸相封閉湖沼相沉積盆地,伴隨地殼的不斷下降,水面加深,在缺氧的環境下經過厭氧菌的作用,沉積物中有機物發生還原與分解,並向瀝青轉化,形成油頁岩。

3. 油頁岩分布特徵

該勘查區共發現四層油頁岩,呈層狀,主要賦存於黃縣組地層中,第2、4層油頁岩較好,第2層油頁岩厚18~20m,在全區分布較穩定,第4層厚約4m,全區發育亦較穩定,其餘兩層薄而分布不穩定,礦層總面積約為5.72km2

(三)油頁岩資源評價

1. 勘查工作程度分析

本勘查區油頁岩屬煤礦副礦產,1969年7月地質勘探隊開始在本區勘探,歷時一年多,於1971年6月提交了地質報告,完成主要勘探工程,鑽孔53個,工程量19866.84m,水文孔3個,工程量684.42m,抽水三次,水質化驗4個,煤質化驗34個,油頁岩化驗11個,並做了地震及電測井工作。

油頁岩勘查達到了勘探程度,本區礦層產狀穩定,得到表內A+B級儲量3245.62萬t,C級儲量1215.98萬t,表外C級儲量1851.51萬t,油頁岩總儲量6313.11萬t。

2. 資源評價

資源評價結果表明,該勘查區油頁岩資源儲量為10262萬t,查明資源儲量為10262萬t。技術可采資源儲量為5644萬t,查明技術可采資源儲量為5644萬t。頁岩油資源儲量為1406萬t,查明資源儲量為1406萬t,技術可采資源儲量為773萬t,查明技術可采資源儲量為773萬t。頁岩油可回收資源儲量580萬t,頁岩油查明可回收資源儲量580萬t。

二、海岱油頁岩勘查區資源評價

海岱油頁岩勘查區位於山東半島黃縣境內,黃縣煤田西南緣,隸屬煙台地區黃縣管轄,地理位置坐標為:東經120°17'~120°21'北緯37°36'~37°38'。礦區西緣以渤海為界,區內地勢平坦,屬平原地理環境。本勘查區靠近龍口市,內有煙濰公路橫貫全區,距蓬萊市約35km,向東距煙台市約100km,向北有龍口港,由此可通煙台、天津、大連等城市,交通極為方便。

(一)地質背景

該勘查區所在黃縣煤田,處於華北地台,膠東地盾,膠北隆起的西北緣,為中、新生代斷陷盆地,東與中村河勘探區相鄰,北靠北皂勘探區。區內以斷裂構造為主,主要受東西向及北北東向兩組基底深大斷裂控制。礦區地層總的走向北東東,傾向南至南東,東西兩端又向盆地中心傾斜,在此勘查區形成北馬傾伏向斜構造。本礦區地層特徵與北皂勘查區相似,在此不再贅述。

(二)油頁岩特徵

1. 油頁岩特徵

該區油頁岩主要為棕黑色、褐黑色、灰褐色,泥質結構,礦石呈黑色、褐色緻密塊狀、較堅硬,層理不發育,錘擊有油臭味,燃燒時火焰紅色,有濃煙,風化後為灰色黏土。礦區油頁岩灰分平均為47.63%,平均含油率18.49%左右,礦石體重為1.55t/m3,發熱量為16.05MJ/kg。本區油頁岩形成環境與北皂勘查區相似,皆形成於陸相斷陷型封閉湖沼相。

2. 油頁岩分布特徵

該勘查區油頁岩分布較少,主要油頁岩層層,呈層狀賦存於黃縣組地層中,礦層累厚約1.76m,總礦層面積約1.71km2,埋深380~850m。

(三)油頁岩資源評價

1. 勘查工作程度分析

(1)地質勘查工作。

本勘查區油頁岩屬煤礦副礦產。1967年黃縣機井隊打井時發現煤田,1967~1969年山東省地質局綜合三隊對窪里區進行勘探並提交窪里地區勘查報告,1969年,803隊在黃水河以西進行電法勘探,1970年,804隊完成黃縣以西1∶5000地形圖測量工作,1969年7月,山東省煤田地質勘探隊對中村河以西龍口地區35km2范圍進行綜合勘探,得到煤炭及油頁岩部分儲量,1972年5月至1975年,山東省煤田地質勘探四隊又對龍口地區進行勘探,並於6月底提交詳查地質報告。

(2)勘查程度與精度。

該勘查區以鑽探為獲得評價資料的主要方法,油頁岩勘查工作達到了詳查程度。由本區礦層產狀穩定,得到表內C級儲量374萬t,D級儲量42萬t,表外D級儲量49萬t,油頁岩總儲量466萬t。

2. 資源評價

資源評價結果表明,該勘查區油頁岩資源儲量為466萬t,查明資源儲量為466萬t。技術可采資源儲量為225萬t,查明技術可采資源儲量為225萬t。頁岩油資源儲量為86萬t,查明資源儲量為86萬t,技術可采資源儲量為42萬t,查明技術可采資源儲量為42萬t。頁岩油可回收資源儲量32萬t,查明頁岩油可回收資源儲量32萬t。

三、梁家油頁岩勘查區資源評價

梁家勘查區位於黃縣煤田的西北隅黃縣境內。地理環境為平原,地理位置為東經120°23ས″,北緯37°40ཛྷ″。

(一)地質背景

本區在形成過程中始終受到了新華夏和區域東西向斷裂控制。位於北馬傾伏向斜的淺部。斷裂的主要特徵為:①大部分斷層中間大而兩端小或東端大西端小。②在空間剖面上多是下部大而上部小至煤繫上覆地層消失。③斷距較大的斷層延展不遠即尖滅,主要是受基底斷裂的控制。④以斜移正斷裂為主,力學性質上以張扭性質為主,展布上以東西向及其NE、NW向兩組配套斷裂為主。⑤由於斷裂發育而形成一些狹長的地塹和地壘構造,形成次一級寬緩褶皺。總體說來,本區斷層發育,褶皺微弱。本礦區地層特徵與北皂勘查區相似,在此不再贅述。

(二)油頁岩特徵

1. 油頁岩的特徵分析

本區油頁岩共有6層,主要有油22、油21、油2中、油2下、油3、油4等,其特徵分別如下:

22:黑褐色,水平層理發育,富含大量動物化石,體重小,含C量及含油率均較高。含油率17.75%,半焦9.29%。

21:褐灰色,較緻密均一,含油率較高,體重大,質量較差。平均厚度1.17m。焦油11.79%,半焦9.73%。

2中:褐灰色,緻密均一,含油率較高,發熱量可達8.36MJ/kg。

2下:褐灰色,含油率13.61%,灰分71.78%,半焦78.85%。

3與煤3分不開。含油率16.77%,灰分44.41%,半焦69.17%。

4:褐灰色,具水平層理,含油率較高,體重較大。含油率13.22%,灰分63.72%,半焦77.62%。

2. 油頁岩形成環境分析

本區油頁岩賦存於漸、始新統黃縣組地層之中,上下均為煤系地層,其成因與北皂勘查區相似,皆為陸相斷陷湖沼相產物。

3. 油頁岩分布特徵

2:位於煤1之下,厚0~3.02m,平均厚度1.83m。西北厚,向東南變薄,結構簡單,屬穩定類型。

3:位於煤2之下8.23~17.80m。平均12.89m,間距變化小,層位較穩定。

4:位於煤4底板。平均2.32m,層位穩定,特徵明顯。

總的說來,本區油頁岩礦層傾角3°~11°,平均累厚13.9m,礦層面積16km2,埋深100~1000m。

(三)油頁岩資源評價

1. 勘查工作程度分析

1979年10月,本區由山東省煤田地質勘探公司第四勘探隊勘探並完成,在同年提交了報告。該區勘探范圍達到了50km2,井田面積31.5km,精查勘探使用地震和鑽探綜合勘探,前後總計施工鑽孔212個孔,地震物理點3742個,每平方公里有4.2~7.3個鑽孔,地震物理點74.8~115.6個。

獲得了煤及油頁岩總儲量A+B+C+D級61612.4萬t,其中工業儲量A+B+C級為45793.8萬t,D級儲量8910.7萬t,表外儲量6907.9萬t。符合了大型礦井對高級儲量的要求。勘查程度達到了勘探程度。

2. 油頁岩資源評價

資源評價結果表明,該勘查區油頁岩資源儲量為42217萬t,查明資源儲量為42217萬t,技術可采資源儲量為25393萬t,查明技術可采資源儲量25393萬t。頁岩油資源儲量6015萬t,查明資源儲量為6015萬t,技術可采資源儲量為3599萬t,查明技術可采資源儲量為3599萬t,頁岩油可回收資源儲量2699萬t,頁岩油查明可回收資源儲量為2699萬t。

四、柳海東油頁岩勘查區資源評價

該區位於山東半島黃縣境內,處於黃縣煤田西北緣,隸屬煙台地區黃縣管轄,地理位置坐標為:東經120°24'~120°26'北緯37°42'~37°43'。

(一)地質背景

該勘查區所在黃縣煤田,處於華北地台、膠東地盾、膠北隆起的西北緣,為中、新生代斷陷盆地,東面為柳海東部勘查區,北以渤海為界,西靠北皂勘查區,南鄰鄉城、桑園勘查區。區內以斷裂構造為主,主要受東西向基底深大斷裂控制,區內以柳海、草泊斷裂規模最大,走向近由東西至北東向。礦區地層總的走向北東東,傾向南至南東,東、西兩端又向盆地中心傾斜,在勘查區東緣見曲譚向斜構造。本礦區地層特徵與北皂勘查區相似,在此不再贅述。

(二)油頁岩特徵

1. 油頁岩特徵

該區油頁岩主要為棕黑色、褐黑色、灰褐色,泥質結構,礦石呈黑色、褐色緻密塊狀、較堅硬,層理不發育,錘擊有油臭味,燃燒時火焰紅色,有濃煙,風化後為灰色黏土。礦區油頁岩灰分平均為61.05%,平均含油率13.61%左右,礦石體重為1.52t/m3,發熱量為12.6MJ/kg。

2. 油頁岩形成環境分析

本區油頁岩賦存於漸、始新統黃縣組地層之中,上下地層均為煤層,其成因與北皂勘查區相似,皆為陸相斷陷湖沼相產物。

3. 油頁岩分布特徵

該勘查區油頁岩分布較少,主要油頁岩1層,呈層狀主要賦存於黃縣組地層中,礦層厚度約1.75m,面積約221.81km2,埋深600~950m。

(三)油頁岩資源評價

1. 勘查工作程度分析

本勘查區油頁岩屬煤礦副礦產。1967年,黃縣機井隊打井時發現煤田,1975年,山東省煤田地質勘探四隊又對柳海等地區進行詳查勘探工作,截至1978年5月底,並於6月底提交詳查地質報告。

油頁岩勘查工作達到了詳查程度,礦層產狀穩定,得到表內C級儲量2537萬t,D級儲量580萬t,表外D級儲量190萬t,油頁岩總儲量3307萬t。

2. 資源評價

資源評價結果表明,該勘查區油頁岩資源儲量為5802萬t,查明資源儲量為5802萬t。技術可采資源儲量為3046萬t,查明技術可采資源儲量為3046萬t。頁岩油資源儲量為790萬t,查明資源儲量為790萬t,技術可采資源儲量為415萬t,查明技術可采資源儲量為415萬t。頁岩油可回收資源儲量311萬t,頁岩油查明可回收資源儲量311萬t。

五、桑園油頁岩勘查區資源評價

桑園勘查區位於山東半島黃縣境內,黃縣煤田西北緣,隸屬煙台地區黃縣管轄,地理位置坐標為:東經120°21'北緯37°41'。

(一)地質背景

本勘查區所在黃縣煤田,處於華北地台,膠東地盾,膠北隆起的西北緣,為中、新生代斷陷盆地,東與鄉城勘探區相鄰,北靠柳海勘查區,西依梁家勘查區,為一呈三角形狀勘查區塊。礦區地層總的走向北東東,傾向南至南東。區內以斷裂構造為主,主要受東西向及北北東向兩組基底深大斷裂控制,在此礦區同時還發育有許多次級斷裂,走向多近於北西向。其北部邊緣近東西向的柳海、草泊斷裂規模較大。

本礦區地層特徵與北皂勘查區相似,在此不再贅述。

(二)油頁岩特徵

1. 油頁岩的特徵分析

該區油頁岩主要為棕黑色、褐黑色、灰褐色,泥質結構,礦石呈黑色、褐色,緻密塊狀,較堅硬,層理不發育,錘擊有油臭味,燃燒時火焰紅色,有濃煙,風化後為灰色黏土。礦區油頁岩灰分平均為47.61%,平均含油率16.98%左右,礦石體重為1.45t/m3,發熱量為14.82MJ/kg。

2. 油頁岩形成環境分析

本區油頁岩賦存於漸、始新統黃縣組地層之中,上下地層均為煤層,其成因與北皂勘查區相似,皆為陸相斷陷湖沼相產物。

3. 油頁岩分布特徵

該勘查區油頁岩分布較少,主要含油頁岩層為一層,呈層狀主要賦存於黃縣組地層中,礦層平均厚度約1.9m,總礦層面積約2.84km2,埋深90~160m。

(三)油頁岩資源評價

1. 地質工作程度分析

本勘查區油頁岩屬煤礦副礦產。1967年,黃縣機井隊打井時發現煤田,1976年5月,又對海岱、桑園、柳海等地區進行詳查勘探工作,截至1978年5月底,並於6月底提交詳查地質報告。油頁岩勘查工作達到了詳查程度,礦層產狀穩定,得到表內A+B級儲量282萬t,C級儲量500萬t,油頁岩總儲量782萬t。

2. 資源評價

資源評價結果表明,該勘查區油頁岩資源儲量為782萬t,查明資源儲量為782萬t。技術可采資源儲量為548萬t,查明技術可采資源儲量為548萬t。頁岩油資源儲量為133萬t,查明資源儲量為133萬t,技術可采資源儲量為93萬t,查明技術可采資源儲量為93萬t。頁岩油可回收資源儲量70萬t,頁岩油查明可回收資源儲量70萬t。

六、窪里油頁岩勘查區資源評價

窪里勘查區位於山東半島北部黃縣境內,北臨渤海,地理環境為平原,地理坐標為東經120°22'~120°24',北緯37°41'~37°42'。

(一)地質背景

黃縣煤田位於環太平洋第二隆起帶上,煤田周圍主要為玲瓏期花崗岩及前震旦系古老變質岩,褶皺主要有東西向的前震旦系變質岩組成的棲霞復背斜,周圍斷裂多為新華夏紀的北北東向斷裂。

窪里井田位於黃縣煤田中部,四農背斜的南翼,走向變化大,西部為北西西向,中部為東西向,東部逐漸轉南北向,呈向南突出的弧形。區內地層呈寬緩波狀,斷裂發育,多為低角度正斷層,大致可分為三組:北東東向斷層組(草泊斷層組),北東向斷層組(王會斷層組)和北西—南東向斷層組。

本礦區地層特徵與北皂勘查區相似,在此不再贅述。

(二)油頁岩特徵

1. 油頁岩特徵分析

該勘查區發育油22油頁岩層,廣泛存在於煤1中部,發熱量為8.35MJ/kg,灰分33.00%~55.00%,平均為43.51%,含油率11.43%~27.94%,平均為20.35%,全硫含量0.81%~2.64%,平均為1.15%,總的特點是發熱量和含油率高,灰分、硫分低。煤1以下仍為油頁岩,與煤1連續沉積,但含油率相對較低,一般含油率為5%~13.46%,平均為10.10%。

2. 油頁岩形成環境分析

本區油頁岩賦存於漸、始新統黃縣組地層之中,上下地層均為煤層,其成因與北皂勘查區相似,皆為陸相斷陷湖沼相產物。

3. 油頁岩分布特徵

該勘查區油頁岩賦存於漸、始新統黃縣組,與煤層共生,總的分布規律是北厚南薄,向南東邊部厚度減薄至0.6m左右。本區含有2層油頁岩礦體,礦層厚度為1.98m,礦層面積為20.49km2,礦層傾角小於15°,埋深60~580m,礦體體重為1.71t/m3

(三)油頁岩資源評價

1. 勘查工作程度分析

1967~1968年,綜合三隊在本區進行地質勘查,共打鑽孔189個,進尺30977.07m。1977~1978年,山東省煤田地質勘探公司第四勘探隊在黃縣煤田進行總體詳查,施工10個鑽孔,工程量4397.35m,並於1984年5月上交了地質報告。

本區勘查達到了詳查,獲得了煤層總儲量7857.9萬t,能利用儲量7367.7萬t,油頁岩1133.2萬t,能利用儲量997.9萬t,暫不能利用儲量煤層為494.2萬t,油頁岩為135.3萬t。煤層A+B級儲量4348.4萬t,占能利用儲量的59.1%,油頁岩A+B級儲量628.5萬t,占能利用儲量的63.0%。

2. 油頁岩資源評價

資源評價結果表明,該勘查區油頁岩資源儲量為6948萬t,查明資源儲量6948萬t,技術可采資源儲量為3208萬t,查明技術可采資源儲量為3208萬t。頁岩油資源儲量為818萬t,查明資源儲量818萬t,技術可采資源儲量378萬t,查明技術可采資源儲量為378萬t,頁岩油可回收資源儲量為284萬t,頁岩油查明可回收資源儲量為284萬t。

七、鄉城油頁岩勘查區資源評價

鄉城勘查區位於山東半島黃縣境內,黃縣煤田東南緣,地理位置坐標為:東經120°27ཀྵ″~120°33ཀྵ″;北緯37°39ཎ″~37°43༿'。

(一)地質背景

該勘查區位於黃縣煤田東部,屬於四農背斜南翼,大體為一向東南傾伏的寬緩單斜波狀構造。地層傾角較平緩,一般為4°~6°,最大約10°。該區斷層發育,多為斜交和走向正斷層,在本區共發現24條。本勘查區褶皺構造較為簡單,具體褶皺和斷裂構造詳述如下:

1. 褶皺

(1)埠子後小向斜,軸長約2.5km,軸向大致為NW45°,向東南方向傾伏,兩翼地層傾角平緩,跨度約1.2km,幅度較小,最大約20m。

(2)鄉城廟背斜,軸長約3km,軸向大約NW45°,向東南方向傾伏,兩翼地層傾角比較平緩,跨度大約為1km,幅度約30m。

2. 斷裂

該區斷裂構造可分為三組,即近東西向斷層組,北東—南西向斷層組和其他方向斷層組。

(1)近東西向斷層組,主要位於礦區中部,為該礦區主控斷層。

(2)北東—南西向斷層組,主要為王會斷層、王會斷層一、王會斷層二、黃縣北溝斷層等10條斷層。

本礦區地層特徵與北皂勘查區相似,在此不再贅述。

(二)油頁岩特徵

1. 油頁岩特徵分析

該區油頁岩主要為棕黑色、褐黑色、灰褐色,泥質結構,礦石呈黑色、褐色緻密塊狀、薄片狀,層理不發育,錘擊之有油臭味,燃燒時火焰紅色,有濃煙,風化後為灰色黏土。礦區油頁岩平均含油率9.31%左右,礦石體重為1.77t/m3,發熱量為11.12MJ/kg。

2. 油頁岩形成環境分析

本區油頁岩賦存於漸、始新統黃縣組地層之中,上下地層均為煤層,其成因與北皂勘查區相似,皆為陸相斷陷湖沼相產物。

3. 油頁岩分布特徵

該勘查區南北長8.2km,東西寬5.7km,總面積約27km2,油頁岩呈層狀主要賦存於黃縣組地層中,油頁岩可分三層,較穩定可採油頁岩二層,其他局部可采但不穩定的油頁岩一層,礦層總面積約2.47km2

(三)油頁岩資源評價

1. 勘查工作程度分析

本勘查區油頁岩屬煤礦副礦產,礦區1967年黃縣機井隊打井發現黃縣煤田;1967~1969年山東地質局綜合三隊赴本區勘探;1986年山東煤田地質公司第四勘探隊和物探測量隊提交鄉城井田精查地質報告。總工作量如下:勘探區內施工地震測線153km,物理點3097個,施工鑽孔114個,工程量57665.90m,採取煤、油頁岩樣品375件,瓦斯樣21個,力學樣44組。

本區油頁岩勘查工作達到了勘探程度,由於礦層產狀穩定,所以該區以1000×1000m和750×750m網度獲取B級儲量,其餘為C級儲量。依此探明油頁岩表內C級儲量823萬t,表外C級儲量54萬t,C級儲量總計877萬t(B級儲量主要為煤資源)。

2. 資源評價

資源評價結果表明,該勘查區油頁岩資源儲量為1120萬t,查明資源儲量為1120萬t。技術可采資源儲量為783萬t,查明技術可采資源儲量為783萬t。頁岩油資源儲量為104萬t,查明資源儲量為104萬t,技術可采資源儲量為73萬t,查明技術可采資源儲量為73萬t。頁岩油可回收資源儲量55萬t,頁岩油查明可回收資源儲量55萬t。

八、雁口油頁岩勘查區資源評價

雁口勘查區位於黃縣煤田的中部北緣,地理環境為平原,地理位置為東經120°22'~120°24',北緯37°42'~37°43'。

(一)地質背景

本勘查區位於黃縣煤田北部,為一寬緩波狀的雁口—曲譚向斜。其內部可分為三個次級褶皺,即雁口小向斜、四農北「鼻狀」構造、曲譚向斜。區內斷裂發育,均為正斷層,可分為三組,即:草泊—柳海復雜斷層組、東西向斷層組及北北東—南南西向斷層組。本礦區地層特徵與北皂勘查區相似,在此不再贅述。

(二)油頁岩特徵

1. 油頁岩特徵分析

勘查區內共采樣153層次,計1105個樣,其中油1、油2、油3、油4等六層油頁岩,發熱量達到7.1MJ/kg以上,含油率一般在10%左右,其中油12發熱量12.33~18.52MJ/kg,平均15.98MJ/kg,均達到7.1MJ/kg以上。含油率12.84%~29.75%。平均為20.09%。井田內穩定可采,含硫1.04%,屬於低硫油頁岩。油21發熱量7.1MJ/kg左右,含油率12.28%左右。油4發熱量11.0~13.61MJ/kg,含油率14.60%~19.07%。

2. 油頁岩形成環境分析

本區油頁岩賦存於漸、始新統黃縣組地層之中,上下地層均為煤層,其成因與北皂勘查區相似,皆為陸相斷陷湖沼相產物。

3. 油頁岩的分布特徵

本區的油頁岩賦存於漸、始新統黃縣組地層之中,從下往上可分為4層,礦層累厚為5.48m,礦層面積9.39km2,礦層傾角小於15°,埋深95~870m。

(三)油頁岩資源評價

1. 勘查工作程度分析

1980年10月,本區由山東省公煤田地質勘探公司第四勘探隊勘探並完成,上交了地質報告,經綜合勘探結果,獲得總儲量11661.8萬t,獲得了能利用儲量8928.6萬t,其中煤層5174.6萬t,油頁岩3754.0萬t,暫可利用儲量2733.2萬t,其中煤1670.8萬t,油頁岩1062.4萬t,能利用儲量中A+B級儲量5022.2萬t,占能利用總儲量的56.2%,A級儲量占利用儲量的38.2%,其中煤層A+B級儲量約3680.8萬t。佔73.3%,油頁岩A+B級儲量1341.4萬t,佔26.7%。勘查程度達到了勘探。

2. 資源評價

本次資源評價結果表明,該區資源儲量為8233萬t,查明資源儲量8233萬t,技術可采資源儲量為5167萬t,查明技術可采資源儲量為5167萬t。頁岩油的資源儲量為1127萬t,查明資源儲量1127萬t,技術可采資源儲量為709萬t,查明技術可開采資源儲量709萬t。頁岩油可回收資源儲量532萬t,頁岩油查明可回收資源儲量為532萬t。

綜合上述8個礦區的油頁岩資源評價結果得出,黃縣油頁岩含礦區油頁岩資源儲量為75830萬t,查明資源儲量75830萬t,技術可采資源儲量為44014萬t,查明技術可采資源儲量為44014萬t。頁岩油資源儲量為10478萬t,查明資源儲量10478萬t,技術可采資源儲量為6081萬t,查明技術可開采資源儲量6081萬t。頁岩油可回收資源儲量4561萬t,頁岩油查明可回收資源儲量為4561萬t。

D. 山東龍口全面的地形圖那裡有

http://user.qzone.qq.com/27783363/blog/1213037785這里有地圖。最著名的就是南山大佛了。龍口屬於煙台地區的縣級專市一年四季氣候分屬明。歡迎來龍口旅遊。

E. 龍口火車站的地理位置

龍口火車站站址在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龍口鄉,建於1996年,是京九鐵路的一個車站,距北京西站1804公里,距九龍紅磡站603公里。本站及相鄰上下行區間均為電氣化區段。

龍口火車站等級為四等站,距北京西站1804公里,距常平站511公里,本站及相鄰上下行區間均為電氣化區段。車站建於1996年,現只辦理貨運,不辦理客運業務。

龍煙鐵路西起大萊龍鐵路的龍口西站(不含),途徑煙台市的龍口市、蓬萊市、煙台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福山區、芝罘區至珠璣站,新建正線全長112.744km;福山聯絡線2.329km;煙台港西港區進港鐵路(不包括港內碼頭作業線),潮水方向長7.349km,大季家方向長7.745km。

(5)山東龍口地理位置圖擴展閱讀:

龍口火車站所在的龍煙鐵路是位於中國山東省東部、膠東半島北側海岸的一條單線電氣化鐵路。西起大萊龍鐵路龍口西站,東至藍煙鐵路珠璣站,是德龍煙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線全長112.7公里。北皂線路所至珠璣線路所聯絡線長2.4km。

龍口市龍煙鐵路項目工程投資總額約為28億元,由中國鐵路總公司、山東省和煙台港集團公司出資,其中鐵總出資60%,山東省和煙台港集團公司出資40%。煙台港西港區進港鐵路包括大季家北站分別接入至解宋營站約7.3km,至大季家站約7.7km。

全線設13個車站。客運將通過珠璣站引入煙台火車站,貨運接入福山站,項目業主為「德龍煙鐵路有限責任公司」。龍煙鐵路項目工程投資總額約為28億元,由中國鐵路總公司、山東省和煙台港集團公司出資,其中鐵總出資60%,山東省和煙台港集團公司出資40%。國家發改委與鐵道部批復龍煙鐵路為單線電氣化鐵路預留復線條件,國鐵I級,預留開行雙層集裝箱列車條件。

F. 山東省龍口市在濟南市的什麼方位

你好,如下圖所示,龍口在濟南的東邊偏北一些的方向,距離約386公里。

G. 山東龍口地圖

要書面的,還是導航軟體?

H. 山東龍口市 偏僻嗎 從地圖上看 好像是個縣

龍口是個縣級市,隸屬於煙台市,龍口有城區,也有農村,好不好的問題,要看你的參照物是什麼了,這個不好說

I. 龍口的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3月,龍口全市轄個街道、8個鎮:東萊街道、龍港街道、新嘉街道、徐福街道、東江街道、黃山館鎮、北馬鎮、蘆頭鎮、下丁家鎮、七甲鎮、石良鎮、蘭高鎮、諸由觀鎮。

1、東萊街道

隸屬山東省煙台龍口市東城區,位於龍口市中部偏西,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南北長8公里,東西寬約6.5公里。轄區總面積約24.9平方公里。

東萊街道是龍口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轄51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東西有煙濰路、牟黃路,橫貫全鎮; 四周有6條通往其它鎮區的柏油公路,東距煙台萊山機場90公里,西距全國最大的地方港口──龍口港15公里。

2、新嘉街道

位於龍口市北部平原,轄28個行政村,2萬人,總面積23.24平方公里。街道地處城區,交通便利,206國道橫貫全境,東距煙台萊山機場100公里,西距全國最大的地方港口龍口港15公里。

近年來,新嘉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城鄉統籌發展為主線,全面加快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步伐,近年來工業企業實力更加雄厚,農業、三產發展更具特色,經濟發展勢頭更加強勁。

3、東江街道

2012年4月設立郴州資興市東江街道 。以原鯉魚江鎮、東江鎮的行政區域為新設東江街道的管轄范圍。東江街道新設時轄11個行政村、7個社區,總面積148.18平方公里,辦事處駐涼樹灣(原東江鎮政府駐地)。

木根橋鄉與東江鎮:1949年屬城廂鎮,1956年屬文昌鄉,1958年屬燎原公社,1959年屬東江市,1962年設木根橋公社,1984年改設木根橋鄉。

木根橋鄉政府駐涼樹灣;轄田心、木市、泉水、星紅、羅圍、鐵廠、文昌、仁里、龍泉、梧洞11個行政村和東江、水電站、東江水電廠、唐洞煤礦、鯉魚江煤礦、市水泥廠、市啤酒廠、市農科所等10個社區。1998年,撤木根橋鄉改設東江鎮。2008年11月,田心村劃至唐洞街道。

4、下丁家鎮

位於龍口市東城區南10公里處,南以羅山為界與招遠市接壤,東連七甲鎮,西靠蘆頭鎮,北與東江鎮南山集團為鄰,地勢南高北低,為羅山山脈、萊山山脈所環抱,泳汶河穿境而過,奇峰突兀,綠水環繞,風景宜人。全鎮總面積59.1平方公里。

境內有近百個山頭,其中最高的羅山海拔757米,草帽頂、石城裡、玉皇頂、大園頂、牛心頂海拔都在600米以上。中、南部東、西兩面山坡和北部丘陵的沙質地經多年改造,適宜種植蘋果、柿子等經濟作物。泳汶河兩岸為沙壤土山根地和沙灘地,適宜種植糧食和蔬菜。

5、七甲鎮

隸屬於山東省煙台市龍口市,位於膠東半島龍口市南部山區,該鎮總面積81平方公里,轄37個行政村。東臨煙台港,西靠龍口港,大萊龍鐵路,北靠煙濰高速公路,黃草線柏油公路貫通境內。

鎮政府駐地七甲村,林姓為坐山戶,於明洪武年間由東林家村遷來,王姓於明正德年間由縣城遷來落戶建村。時行「都甲」制,因區劃第七甲,故以此為村名延續至今。

6、諸由觀鎮

龍口市諸由觀鎮地處渤海灣畔,面積101.51平方公里,轄69個行政村。鎮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206國道橫穿全鎮,東距「人間仙境」蓬萊閣20公里,距煙台萊山機場80公里,西距龍口港20公里。

諸由觀鎮海岸線長9.7公里,有8處海水養殖場,佔地面積360畝,年產海參、鱸魚、蟹子、扇貝等海產品800噸,適宜開發海水面積達2000畝,年捕撈各類海產品1800噸。新設立渤海旅遊度假區,人文景觀豐富,遊客眾多。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