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盤水多地理環境怎麼樣
㈠ 六盤水山區的生活實際情況是怎麼樣的我需要真實的情況,謝謝大家了。。
六盤水市位於貴州西部,總面積9914.8平方公里,轄4個縣級行政區,98個鄉鎮(街道辦事處),總人口306.0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40.958萬人。所轄縣級行政區中, 3個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國定貧困縣),有68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鄉(鎮),佔全省重點鄉(鎮)的7.25%, 佔全市鄉 (鎮)總數的69.38%,有1013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村,佔全省的7.25%,佔全市並村前行政村的57.72%。1986年全市貧困人口132.09萬人,佔全省的8.8%,到2007年全市貧困人口30.91萬人,佔全省的7.96%,六盤水市一直是貴州省主要的貧困地區之一。
六盤水市經過1986年開始到1993年的有組織、大規模的扶貧、1994年至2000年「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的實施和2001年到現在的新階段扶貧開發,農村貧困面貌得到明顯改變,廣大農村貧困人口逐步擺脫貧困,過上幸福安康的日子。1986年到2008年,全市貧困人口由132.9萬左右下降到的18萬人左右;農民人均佔有糧食從216.67公斤上升到349公斤,農民的吃糧問題基本解決;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75.44元,上升到2735元;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村通公路率達99.5%,村通電率達100%,農戶用電率達 96.91%,村自來水受益率達67.8%,有95.4%的行政村通電話。 「普九」人口覆蓋率達到100%,有鄉鎮衛生院 97 所,病床6078 張,村衛生室 1480個,鄉村醫生 3816人,2007年廣播覆蓋率達 88.85% 、電視覆蓋率達94.61%,建農村經濟信息網點105個,有鄉精神文明活動中心 64個。農村文化教育衛生廣播電視社會事業不斷進步,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發展。
二、我市農村貧困的一般現狀及特殊性
(一)農村貧困一般現狀
雖然六盤水市扶貧開發工作取得明顯成績,但農村貧困現象還未消除,農村的貧困狀況還沒有根本改變。另外,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六盤水市與發達地區之間、本市農村與城市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縮小差距,消除農村貧困現象的工作難度越來越大。從六盤水市農村情況來看,貧困的一般現狀主要為:
1、貧困人口多。我市4個縣級行政區中,六枝特區、盤縣、水城列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佔全省重點縣的6%; 68個鄉鎮列入貴州省扶貧開發重點鄉(鎮),佔全省重點鄉(鎮)的7.25%, 佔全市鄉 (鎮)總數的69.38%(其中:一類鄉6個,二類鄉40個,三類鄉22個),列入貴州省扶貧開發重點的村1013個,佔全省的7.25%,佔全市並村前行政村的57.72%(其中:一類村 378 個,二類村 564個,三類村71個)。2007年,還有49.39萬貧困人口,其中農村低保人口28.85萬人。農村貧困人口零星分散,呈插花分布,點多面廣,不集中,不連片。
3、貧困程度深。一是農民收入差距大。2007年,六盤水市農民人均純收入2348元,為貴州省平均水平的98.9%,為全國平均水平的 56.6% ,而貧困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更低,僅為2127元,為全市的90.6%,全省的85.6%,全國的51.3%。二是城鄉收入差距大。2000年六盤水市城鄉收入比為3.66:1,到2007年,達到4.34:1,城鄉收入差距呈現出逐步拉大趨勢。三是總體處於溫飽。據2007年住戶調查,農村住戶人均食品消費為2078.33元,占消費支出的56.6%,處於基本解決溫飽的階段,離小康水平還有很大差距。
3、貧困人口素質低。由於諸因素的影響,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綜合素質不高,突出的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文化教育程度低。二是缺少勞動技能,參與市場經濟活動能力弱。三是接受科技教育、科技知識和技術系統培訓機會少,科技掌握和運用能力弱。四是部分貧困群眾還存在「等、靠、要」依賴思想, 難以提高自身的發展能力。通過對水城縣勺米鄉馬尾河村調查發現,全村150個勞動力中最高文化僅為初中,並且沒有什麼專業技術,外出40個勞動力,謀生手段主要為打零工、背背兜等重體力勞動,體力強度大,收入少。
4、返貧問題突出。由於受自然條件差,農業基礎設施不完善, 農業生產水平低等因素影響,農民抗禦自然災害能力弱,經濟收入不穩定, 農村部分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易返貧,大災大返貧,小災小返貧,豐年溫飽,災年返貧的現象較為普遍,因災、因病、因學返貧問題仍是已解決溫飽貧困人口返貧的主要原因。另外,受封建意識和民族風俗的影響,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相互攀比也是導致返貧的一個主要原因。全市2007年絕對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達7.7%,低收入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達20.5%。
5、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仍較落後。經過二十年扶貧開發工作,六盤水市農村水、電、路等基礎得明顯改善。但是,農村安全衛生飲用水問題還沒有完全達標,一些貧困村基本生活用水困難未解決;高價電和生產用電困難的問題在部分地區依然存在;通村公路等級差,通達率低,處於晴通雨阻狀況;還有大量的危房、茅草屋和無房戶,以「三改」(改廁、改灶、改院)為主的村容村貌整治工作量大等。
6、農業產業化發展滯後,產業化扶貧仍在起步階段,有規模、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受益面大的優勢產業少,農民收入來源單一的狀況未得到根本改變。
(二)農村貧困的特殊性
六盤水市處於雲貴高原腹地,為滇東高原向黔中丘原和廣西丘陵的過渡地帶。山高谷深,地形切割,岩溶分布廣,氣候類型復雜,深山區、石山區、高寒山區、石漠化地區和少數民族聚居區是六盤水市特殊的自然環境。六盤水市又是國家主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隨著煤炭等礦產資源的大規模開采,六盤水市已逐步成為嚴重的地質災害區。深山區、石山區、高寒山區、石漠化地區、少數民族聚居區和地質災害區形成了六盤水市農村貧困的六個疊加因素,各因素之間互相影響,相互制約,是六盤水市農村貧困的特殊原因。
1、明顯的深山區。六盤水市地形起伏劇烈,海拔一般為1400~1900米,相對高差多為300~700米,地勢最高和最低相對高差達2314.3米。山地(中中山和高中山)和丘陵(中丘和高丘)占土地總面積的82.1%,盆谷壩子僅佔8.5%,農村人口大都居住在山高坡陡、谷深的自然環境里,這樣的地形條件,解決其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難度大,投入成本高,經濟社會發展困難。
2、明顯的石山區。六盤水市岩溶地區分布較廣,岩溶面積6263.09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下同)的63.18%。大面積的岩溶分布,決定了六盤水市大部分地區農業生產條件的惡劣性。除水熱條件較好的壩地之外,大部分岩溶地區宜耕地資源不足,土層淺薄,分布不連續,保水性、耐旱性差,承受自然災害能力低,土地質量差,即使在壩地,投入水平和管理水平也不高,加之較頻繁的水旱災害,產出不高;非農地因條件惡劣,林灌生長速度也往往較差,產出量極低。從自然條件來說,岩溶地區土地人口承載力極低,但是六盤水市人口密度為309人/平方公里,造成了低土地人口承載力與高人口密度之間的矛盾,形成了農業糧食增長與人口增長失衡狀況。各種途徑增加的糧食被增加的人口所抵消,人均糧食佔有量長時間維持在較低水平,人口超載在岩溶地區普遍存在。
3、明顯的高寒山區。六盤水市大部分屬亞熱帶雲貴高原山地季風氣候。由於形成氣候條件的諸多因素的綜合作用,尤其是山區復雜的地形、地勢的影響,使境內熱量資源的地域性差異顯著,雨水、光照的時空分布不均,乾旱、冰雹、低溫、綿雨、雪凝、霜凍以及引起局部洪澇的暴雨等主要農業自然災害時有發生。受地形地勢和大氣環流的影響,境內冬春乾旱,多晴朗天氣,並時伴強勁的西南大風,夏季又雨量偏多,經常出現雷陣雨和冰雹天氣。秋冬春乾旱、冰雹、倒春寒、秋風、秋綿雨、暴雨、凌凍等災害性天氣給農業生產發展帶來一定難度。
4、嚴重的石漠化區域。六盤水市石漠化總面積(輕度以上)3265.60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32.94%,其中:中度以上石漠化1691.4平方公里, 占國土面積的17.05%。高於全省的平均數,位居九個地州市之首。嚴重的土地石漠化導致耕地減少、生態惡化、自然災害頻繁、水源枯竭,一些地方甚至到了無地可種、無水可飲、無柴可燒的境地。加劇了農村的貧困程度,威脅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和生命財產安全,制約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5、嚴重的地質災害區。六盤水市是國家「三線」建設時期發展起來的以煤炭開采為主的能源型城市,經濟發展主要依靠煤炭等礦產資源開發,而礦產資源的開發,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地質災害,成為農戶致貧的原因之一。2005年,六盤水市四個縣(特區、區)都發生了滑坡、地裂縫、地面塌陷、崩塌等不同程度的地質災害。據不完全統計,共查出威脅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危險點783處,受脅22877戶99245人。 隨著礦產資源的進一步開采,工程區范圍內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一些地方將成為「一方水土無法養活一方人」的不適宜生存地區,需要搬遷移民,才能解決因地災害導致的貧困問題。
6、少數民族聚居區。由於受歷史、經濟、社會諸因素影響,六盤水市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區之一,具有民族成份多、人口比例高、居住區域廣、貧困面積大、貧困程度深的市情特點。全市有少數民族鄉50個,佔全市鄉鎮(辦)的51%,有少數民族44個,少數民族人口83.83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27.39%,1萬人以上少數民族7個,其中彝族31.2萬人,苗族25.7萬人,布依族11.6萬人,白族5.8萬人,回族2萬人,仡佬族1.4萬人,水族1.2萬人。少數民族聚居地大部分在農村偏遠地區,交通困難、信息閉塞。
㈡ 貴州六盤水的居住環境怎樣
氣候很好,不會像北方那樣寒冷乾燥,也不像廣東這些熱得難受,物價相比很多地方較便宜,空氣嘛大部分地區還是不錯的,我家就是六盤水的,現在在外讀書,比較下來六盤水真的很好,麻雀雖小,五脹還算健全
㈢ 六盤水的地理環境
市境大地構造屬揚子准地台上揚子台褶帶。位於揚子准地台(I級構造)上揚子台褶帶(II級構造)的威寧至水城迭陷斷褶束、黔西南迭陷褶斷束以及黔中早古拱褶斷束和黔南古陷褶斷束的極西邊緣。地勢西高東低,北高南低,中部因北盤江的強烈切割侵蝕,起伏劇烈。一般地區海拔在1400至1900米之間。地面最高點在鍾山區大灣鎮,海拔2845.7米;最低點在六枝特區毛口鄉北盤江河谷,海拔586米。相對高差2259.7米。地貌景觀以山地、丘陵為主,還有盆地、山原、高原、台地等地貌類型。
土壤類型主要有黃壤土類、山地黃棕壤土類、山地灌木叢草甸土類、石灰土土類、紫色土土類、水稻土土類、潮土土類、沼澤土土類8種,分為24個亞類,74個土屬,141個土種。土壤面積933.03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62.74%。黃壤是境內地帶性土類,面積422.32萬畝,占土壤總面積的50.62%。 六盤水市地處長江、珠江流域分水嶺地帶,大致以滇黔鐵路為分水嶺線,以北屬長江流域烏江水系,以南屬珠江水系。烏江水系在市境以三岔河為幹流,地處北部地區,包括水城縣、六枝特區及鍾山區的部分地區。珠江水系以北盤江為幹流,自西向東貫穿市腹部,南盤江支流分布在南部邊緣。
全市長10公里以上或集水面積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71條,其中烏江水系14條,珠江水系57條。按流域面積劃分:10~50平方公里的河流24條,51~100平方公里的19條,101~500平方公里的19條,501~1000平方公里的3條,1001平方公里以上的6條。河網密度為每平方公里0.167公里。境內河流除幾條幹流外,多屬雨源性河流,源匱流短,枯水季節常出現斷流。
㈣ 六盤水這個城市怎麼樣
主要是靠煤炭產業支撐。市區、城區還不錯。不過總體來說不是太理想、待發展、發展慢。問題多、治安差。
㈤ 六盤水氣候好嗎
六盤水位於貴州省西部、雲貴高原一、二級台地斜坡上,地跨北緯°19』44"至26°55』33"、東經104°18』20"至105° 42』50",總面積9926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5.63%。市境東鄰安順地區,南連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接雲南省曲靖市,北毗畢節地區;鍾山區的大灣鎮、二塘鄉、三合鄉飛嵌於畢節地區西南部。
<br> 市境大地構造屬揚子准地台上揚子台褶帶。位於揚子准地台(I級構造)上揚子台褶帶(II 級構造)的威寧至水城迭陷斷褶束、黔西南迭陷褶斷束以及黔中早古拱褶斷束和黔南古陷褶斷束的極西邊緣。地勢西高東低,北高南低,中部因北盤江的強烈切割侵蝕,起伏劇烈。一般地區海拔在1400至1900米之間。地面最高點在鍾山區二塘鄉韭菜坪,海拔2900.3米,同時也是貴州省海拔最高點;最低點在六枝特區毛口鄉北盤江河谷,海拔586米。相對高差2314.3米。地貌景觀以山地、丘陵為主,還有盆地、山原、高原、台地等地貌類型。
<br> 土壤類型主要有黃壤土類、山地黃棕壤土類、山地灌木叢草甸土類、石灰土土類、紫色土土類、水稻土土類、潮土土類、沼澤土土類8種,分為24個亞類,74個土屬, 141個土種。土壤面積933.03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62.74%。黃壤是境內地帶性土類,面積422.32萬畝,占土壤總面積的50.62%。
<br> 市境屬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受低緯度高海拔的影響,冬暖夏涼,氣候宜人。年均溫13至14℃,1月均溫3至6.3℃,7月均溫19.8至22℃。年降水量1200至1500毫米。無霜期200至300天。由於地形起伏較大,局部地區氣候差異明顯。全市總水量約142.18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體平均年流量64億立方米,地下水體年平均流量52.68億立方米表水體(不計界河水)25.5億立方米。
<br> 六盤水市地處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地區。分水線為烏蒙山脈東支嶺脊和苗嶺山脈西端嶺脊,由水城的紙廠、城關、白膩、濫壩、陡箐、冷壩至六枝郎節壩老馬地大山與苗嶺相接,再延至六枝、木崗。分水線北為長江水系,以烏江上游三岔河為幹流,展布於市境北部;南為珠江水系,以北盤江為幹流,由西向東橫貫市境中部,南盤江支流分布於市境南部邊緣。境內長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3條,其中長江水系9條,珠江水系34條。地表河網多呈現河谷深切、河床狹窄、水流急、落差大的特徵。
<br> 境內地理環境復雜,植被種類多樣,展布錯雜,地理區域分異明顯。天然植被有針葉林、闊葉林、竹林、灌叢及灌草叢、沼澤與水生五類植被;地帶性植被為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東部植被為濕潤性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南部植被為具有熱帶成分的河谷季雨林;西部植被為中亞熱帶半濕潤常綠闊葉林。植被在水平分布上表現出南北過渡和東西過渡的特徵。由於境內海拔差異大,植被垂直分布特徵也很明顯。境內原生植被破壞嚴重,現存植被多為次生植被。森林50.86萬畝,灌林面積61.45 萬畝,森林覆蓋7.55%。
涼爽舒適 貴州省六盤水市獲得「中國涼都」稱號
來源:[新華網] 日期:[2005-8-17]
新華社貴陽 貴州省六盤水市近日通過我國有關氣象專家論證和權威部門評審,獲得「中國涼都」稱號,成為全國首個以氣候資源打造的都市品牌。
中國科學院、國家環保總局、中國氣象局的有關專家,通過觀測和探測實驗,對六盤水市夏季氣候特點進行科學分析,認為這里夏季「涼爽舒適,滋潤清新,紫外線輻射適中」,具有唯一性,可稱「中國涼都」。
六盤水市氣象局局長朱德貴介紹說,六盤水處於孟加拉灣水汽環流、西伯利亞冷氣環流和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環流交匯區,雨水充沛,氣溫適宜,盡管坐落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原上,但紫外線輻射卻被高空1000米厚、濕度為70%的大氣雲層減弱,使紫外線輻射適中。
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六盤水市氣候涼爽,常年無夏,春秋相連。專家們通過檢索中國730多個氣象站點的觀測數據,與全國17個避暑勝地對比,六盤水市夏天的人體感覺舒適程度占明顯優勢,夏季平均氣溫不超過20℃,其中六月、七月、八月的平均氣溫分別為18.3℃、19.8℃和19.2℃。夏季96%的時間感覺舒適,91天白天感覺舒適,89天夜晚感覺舒適。
㈥ 六盤水所處的地理位置有什麼天然的優勢
六盤水處於孟加拉灣水汽環流,西伯利亞冷氣環流和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環流交匯區,雨水回充沛,氣答溫適宜,但紫外線輻射卻被大氣雲層減弱。獨特的位置使六盤水氣候涼爽,常年無夏,因此獲得“中國涼都”稱號。
㈦ 六盤水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六盤水,位於貴州省西部、雲貴高原一、二級台地斜坡上,處於滇、黔兩省,與昆明、成都、重慶、貴陽、南寧五個省會城市的距離約為300-500公里。總面積9965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5.63%。市境東鄰安順市,南連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接雲南省曲靖市,北毗畢節市。
六盤水地勢西高東低,北高南低,中部因北盤江的強烈切割侵蝕,起伏劇烈。一般地區海拔在1400至1900米之間。地面最高點在鍾山區大灣鎮,海拔2845.7米;最低點在六枝特區毛口鄉北盤江河谷,海拔586米。相對高差2259.7米。地貌景觀以山地、丘陵為主,還有盆地、山原、高原、台地等地貌類型。
市境屬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受低緯度高海拔的影響,冬暖夏涼,氣候宜人。年均溫13至14℃,1月均溫3至6.3℃,7月均溫19.8至22℃。年降水量1200至1500毫米。無霜期200至300天。由於地形起伏較大,局部地區氣候差異明顯。全市總水量約142.18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體平均年流量64億立方米,地下水體年平均流量52.68億立方米表水體(不計界河水)25.5億立方米。
六盤水市地處長江、珠江流域分水嶺地帶,大致以滇黔鐵路為分水嶺線,以北屬長江流域烏江水系,以南屬珠江水系。烏江水系在市境以三岔河為幹流,地處北部地區,包括水城縣、六枝特區及鍾山區的部分地區。珠江水系以北盤江為幹流,自西向東貫穿市腹部,南盤江支流分布在南部邊緣。
全市長10公里以上或集水面積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71條,其中烏江水系14條,珠江水系57條。按流域面積劃分:10~50平方公里的河流24條,51~100平方公里的19條,101~500平方公里的19條,501~1000平方公里的3條,1001平方公里以上的6條。河網密度為每平方公里0.167公里。境內河流除幾條幹流外,多屬雨源性河流,源匱流短,枯水季節常出現斷流。
㈧ 貴州市的六盤水市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六盤水地勢西高東低,北高南低,中部因北盤江的強烈切割侵蝕,起伏劇烈。地貌景觀以山地、丘陵為主,還有盆地、山原、高原、台地等地貌類型。
㈨ 貴州省六盤水這個地方怎麼樣啊
六盤水市——中國涼都,貴州省第三大城市,素有西南煤都之稱,地處雲貴川交接,地理位置優越,氣候宜人,有「涼都」之美譽。六盤水市現轄鍾山區、六枝特區、盤縣、水城縣四個縣級政區,位於貴州省西部,界於北緯25°19′44"-26°55′33"、東經104°18′20"-105°42′50"之間,總面積9926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5.63%。市境東與安順市相連,南與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接壤,西與雲南省曲靖市交界,北與畢節地區毗鄰;鍾山區的大灣鎮飛地嵌於畢節地區西南部。
六盤水市是貴州省第三大城市;在經濟發展方面,六盤水市GDP總量位居貴州省第4位,人均GDP僅次於省會貴陽列第2位,人均GDP突破5500美元。市中心區由黃土坡片區、鍾山開發區、鳳凰新區、德塢新區、雙水新區、水鋼片區、荷城片區、紅橋新區8個片區組成。
六盤水——「西南煤都」!是我國長江以南1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中最大的煤炭資源基地,同時也是江南地區重要的煤炭鋼鐵工業基地。煤炭預測儲量569億噸,品種全、質量好、易開采,其中煉焦煤保有儲量95億噸。煤層氣和淺層天然氣的儲量在1萬億立方米以上。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117萬千瓦,平均每平方公里118千瓦,高於全國平均值。通過西電東送的建設,將形成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的電力生產體系。 六盤水市中心圖
六盤水市是國家確定的「攀西——六盤水地區資源綜合開發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國土資源重點開發的地區,又是國家西部大開發南、貴、昆經濟帶中的重要結點城市。解放後,特別是經過「三線」建設和改革開放二十多年的建設,六盤水已發展為一個經濟門類較多、社會事業較全面的新興工業城市。已建成水城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六枝工礦(集團)公司、盤江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首鋼水城水鋼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水城發電廠、盤縣發電廠、發耳電廠、盤南電廠、水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六盤水煤炭機械廠、重慶啤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六盤水分公司等一大批大中小型企業,形成年生產原煤6000萬噸、鋼綜合生產能力500萬噸、水泥175萬噸、電力裝機760萬千瓦的生產能力。煤炭、電力、冶金、建材、機械製造成為六盤水的支柱產業。以核桃乳、洋芋片、富硒茶、山城啤酒、礦泉水、生物制葯為代表的系列綠色產業得到較快的發展,逐步上規模、上檔次,並將成為六盤水的後續支柱產業。 六盤水市的中國國內友好城市為湛江、樂山、海口、貴港等城市,大連市是六盤水市的對口扶貧城市。
行政區劃
1965年11月29日,三線建設時期,貴州省決定設立六枝、盤縣、水城三個礦區人民委員會,接受煤炭部
六盤水的魅力(10張)和貴州省人民委員會雙重領導。從貴州省和雲南劃出部分地區歸屬新成立的三個礦區,原六枝、盤縣、水城三個縣仍分別屬安順、興義、畢節地區管轄。1970年12月2日,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成立六盤水地區革命委員會,為地區一級政權機關,撤銷西南煤炭建設指揮部,原六枝、盤縣、水城三個礦區分別與郎岱(六枝)、盤縣、水城三個縣合並為六枝特區、盤縣特區、水城特區,行使縣一級職權,歸六盤水地區革命委員會領導。1978年12月18日,國務院批准六盤水地區改設為六盤水市(省轄市),下轄六枝、盤縣、水城三個特區。1987年12月15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水城特區,分設鍾山區和水城縣;1999年2月28日,盤縣特區更名為盤縣。至此,六盤水市轄一特區兩縣一區:為六枝特區、盤縣、水城縣、鍾山區。
不知道有沒有幫到您.
㈩ 貴州六盤水這個城市怎麼樣
六盤水市,素有「江南煤都」之稱,是我國長江以南最大的煤炭工業基地之一,煤炭預測儲量569億噸,品種全、質量好、易開采,其中煉焦煤保有儲量95億噸。煤層氣和淺層天然氣的儲量在1萬億立方米以上。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117萬千瓦,平均每平方公里118千瓦,高於全國平均值。通過西電東送的建設,將形成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的電力生產體系。 六盤水市是國家確定的「攀西——六盤水地區資源綜合開發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國土資源重點開發的地區,又是國家西部大開發南、貴、昆經濟帶中的重要結點城市。建成的南昆鐵路、株六復線、內昆線、水柏線、六盤水編組站,與南下大通道相連的水城至黃果樹高速公路,使六盤水成為貴州聯結廣西、雲南、四川、重慶、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這里市政設施完善,經濟活躍,商賈雲集,城市發展欣欣向榮。 六盤水市,立體氣候十分明顯,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適宜於多聯結種動植物生長,生物資源十分豐富。平均海拔在1400-1900米之間。年均溫13-14℃,山奇水秀,是避暑休閑的旅遊勝地。這里有夜郎古國遺風、亞洲僅有的生態民俗長角苗博物館,有北盤江峽谷奇山異景;有記載人類起源、進化和環境演變的全國重點文物——大洞舊石器遺址,有以半部藏經聞名的丹霞山,有徐霞客游記記載的岩溶幽景,有提供古植物演化過程的千株古銀杏樹群等等……
六盤水市總面積9914平方千米。2003年末總人口297.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7.36萬人。 六盤水市轄1個市轄區、2個縣、1個特區。市人民政府駐鍾山區,郵編:553001。代碼:520200。區號:0858。拼音:Liupanshui Shi。
六盤水市 面積9914平方千米,人口296萬人(2004年)。 鍾山區 面積 476平方千米,人口 43萬。郵政編碼553000。區人民政府駐人民路。 盤 縣 面積4057平方千米,人口117萬。郵政編碼561601。縣人民政府駐紅果鎮。 水城縣 面積3589平方千米,人口 74萬。郵政編碼553000。縣人民政府駐濫壩鎮。 六枝特區 面積1792平方千米,人口 62萬。郵政編碼553400。特區人民政府駐平寨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