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新疆烏孫山地理位置圖

新疆烏孫山地理位置圖

發布時間: 2021-02-20 11:05:15

1. 庫車至庫爾勒這一段天山山脈的名稱

天山山脈北脈有抄阿拉套山、科古琴山、婆羅科努山、博格達山、哈爾里克山等;中脈有阿拉喀爾山、烏孫山、那拉提山、艾爾溫根山等;南脈有科克沙爾山、哈爾克山、貼爾斯克山、科克鐵克山、霍拉山..。
庫爾楚以北的天山應該是霍拉山,最高峰海拔3647米。
庫車以北的天山則是科克鐵克山。這些山山體呈現赤紅色,多峽谷!

2. 新疆察布查爾縣林業局電話是多少

察布來查爾錫伯自治縣位於新疆西天山源支脈——烏孫山北麓,
伊犁河以南遼闊
的河谷盆地。其地勢,南高北低,南部為山區、丘陵,中部為傾斜平原,北部為
伊犁河沖積平原。
整個縣境猶如一把打開的摺扇,
由南向北展開。
美麗的伊犁河
宛如鑲在扇邊的玉帶,
環繞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的北面。
北部隔著伊犁河與伊犁
哈薩克自治州首府伊寧市及伊寧縣、
霍城縣相望,
南部以山為界與昭蘇縣、
特克
斯縣毗連,東鄰鞏留縣,西部與哈薩克斯擔接壤。地理位置位於東經
80°31ˊ
—81°43ˊ、北緯
43°17ˊ—43°57ˊ之間。全縣東西最長處約
90
公里,南北
最寬處約
70
公里,
總面積
4489
平方公里。
有長約
100
公里的邊境線,
是伊犁州
直屬三個邊境縣,距首府伊寧市
15
公里,距烏魯木齊市
695
公里

3. 新疆八卦城的建造歷史及實地圖片

新疆的特克斯縣因八卦布局而聞名。八卦城呈放射狀圓形,街道布局如神奇迷宮般,路路相通、街街相連。同時,八卦城具有濃郁的民俗風情、厚重的歷史文化和秀美的自然風光
特克斯八卦城最早出現在南宋時期,道教全真七子之一、龍門派教主「長春真人」丘處機應成吉思汗的邀請,前往西域向大汗指教了治國扶民方略和長生不老之道。 他用三年時間西遊天山,被途中的集山之剛氣、
川之柔順、水之盛脈為一體的特克斯河谷所動。於是,他以這里作為「八卦城」的風水核心,確定
了坎北、離南、震東、兌西四個方位。從此,這里就成特克斯八卦城最原始的雛形。 歷史的真實中總是暗含著一些巧合。700年後的1936年冬天,精通「易」理的盛世才岳父邱宗浚調任伊犁屯墾使兼警備司令後,親臨特克斯查勘時發現了這一雛形。 現在的特克斯縣城一帶是當時蒙古牧民的草場,西北方向有三條小河匯來,且有多處常年噴涌的泉水,牧草夏季茂盛,能長有一人多高,確實是水草豐茂之地。而且地勢開闊,四通八達,這里背靠連綿起伏、巍峨峻拔的烏孫山,前瀕波濤奔涌、帶水環回的特克斯河。 邱宗浚畢竟有眼力、有遠見,八卦城城址全集中了這些優越條件,算得上是—塊風水寶地。 隨後,邱宗浚親自設計了八卦城圖。 1938年,各類公私用房便普遍在縣城開始興建。當時,縣長請來俄羅斯專家幫助測量,打樁放線。 由於沒有線繩,縣長就指派專人從商人店鋪中購來成捆的布匹,撕成布條,連結成長長的布條繩線,然後再用20頭牛拉犁犁出了八卦城街道的雛形。
圖片看http://ke..com/view/3470937.htm

4.  烏孫山古生代弧間盆地鐵銅金成礦帶

3.6.1概況

該成礦帶又稱為伊犁成礦帶、鞏乃斯成礦帶或阿吾拉勒成礦帶,位於伊犁微地塊以南,那拉提弧間隆起以北。成礦帶呈西寬東窄的三角形,東西長約450km,一般寬100km,西部最寬處約200km,面積約2×104km2

地質背景。該帶是發生在前震旦紀基底上,石炭紀發生裂解並由此演化而成。早石炭世早期,由陸相酸性火山岩和海陸交互相碎屑岩組成。早石炭世後期及中石炭世時,裂解繼續擴展,沉積了中酸性—中基性火山岩建造、陸源碎屑—碳酸鹽岩建造及濁積岩建造。該區礦產有與火山—潛火山岩有關的鐵、錳、銅、金礦床(如式可布台鐵礦、托豆布拉克銅礦、加曼台錳礦、欠哈布拉克鉛鋅礦、查崗諾爾鐵銅礦、切特木斯銅礦和賽依卡勒金銅礦),與二疊紀上疊裂谷雙峰式火山—潛火山岩有關的銅鐵礦床(如群吉銅礦、窮不拉克銅礦),與陸相火山岩氣液活動有關的金礦(如賽依卡勒金礦),與韌性剪切帶破碎蝕變岩有關的金礦(爾戈帶薩依金礦)等。

本區鐵錳礦床多為中型以上的礦床,是20世紀50~60年代的重點工作對象,現今多數已進行開發。銅礦也於1990年前後做了較多的工作。

3.6.2賽依卡勒金銅礦集區

3.6.2.1礦床地質

賽依卡勒金銅礦集區位於昭蘇縣西南部,共發現4個礦化蝕變帶。

(1)昭蘇縣七四團場南水磨溝銅金礦(點)。位於昭蘇縣七四團場南約10km,有簡易公路通礦區,交通方便。

礦區出露地層為下石炭統大哈拉軍山組,由灰紫色火山集塊岩,火山角礫岩、中酸性火山凝灰岩組成,岩相變化大。岩石普遍綠泥石化、綠簾石化。

礦體嚴格受斷裂控制,礦區可見有兩條斷裂,走向近東西,傾向南,沿斷層上盤發育硅化(形成正地形),硅化寬度5~10m,斷層下盤出現破碎帶,破碎帶寬4~5m,最寬可達10餘米,礦化帶產於破碎帶中,礦體產狀與斷層相近,但產狀略陡。從地表的斷層及硅化帶分布來看,礦體延長可達1000m,厚度2~10m,平均4~5m。礦體已具有次生氧化帶,地表礦石主要為氧化礦石,即出現「鐵帽」型褐鐵礦石;向下大部分為次生富集帶礦石(銅藍、輝銅礦),部分可見到原生礦石。礦體向上有變小尖滅趨勢,而向下有膨大趨勢。

礦石類型有角礫狀礦石(蝕變凝灰岩角礫之間充填金屬硫化物)、細脈狀礦石(金屬硫化物呈細脈狀充填)、浸染狀礦石(金屬硫化呈浸染狀分布於蝕變凝灰岩中)、緻密塊狀礦石、氧化礦石(出現大量孔雀石等次生礦物)。礦石礦物有黃銅礦、毒砂、孔雀石、銅藍、黝銅礦、輝銅礦、斑銅礦、石英、絹雲母、綠泥石、綠簾石、方解石等。銅品位為2%~5%,平均3%~4%;金品位為(2~3)×10-6

(2)賽克拉克蝕變帶。在克拉斯賽依附近,屬哈薩克查爾庫拉金礦帶東延部分。在元古宇綠泥石千枚岩中見黃鐵礦化蝕變帶,長2km以上,寬上百米,圍岩為黑雲角閃片麻岩,有石英細脈和網脈,見金礦化,個別樣品達2×10-6,與金化探異常吻合。在此以北阿拉愛格爾也見有炭質千枚岩,有黃鐵礦化、絹雲母化,硅化,蝕變帶長1km以上,個別樣品中Au含量達100×10-9

(3)圖拉蘇蝕變帶。位於本區東南部北木扎爾特河圖拉蘇達坂一帶,沿圖拉蘇斷裂分布,從北木扎爾特河到東都果爾溝分布著長約20km,寬約500m的糜棱岩帶,此帶規模大,岩性復雜,有元古宇片麻岩、片岩,也有上志留統大理岩,主要蝕變為硅化和黃鐵礦化。在此帶西部東都果爾溝源頭圖拉蘇斷裂與長阿吾子斷裂交匯處,安山岩、碳質片岩、花崗細晶岩中黃鐵礦化、硅化、糜棱岩化很強烈,揀塊分析Au(0.03~0.08)×10-6,Ag(1~3.8)×10-6。在此帶東部上志留統大理岩中,硅化、黃鐵礦化、糜棱岩化很強烈,1個微金樣品中金含量為46×10-9。此帶以南還有輝銻礦點。圖拉蘇蝕變帶由新疆地質礦產局進行過路線踏勘工作,1∶20萬化探有較大的金化探異常和銀化探異常。

(4)阿登布拉克蝕變帶。位於本區東北部,在北木扎爾特河阿登布拉克溝北側山脊上,地理坐標為:東經80°47′~80°52′,北緯42°33′~42°34′,分布於北天山與中天山構造帶大斷裂上,蝕變帶長6km,寬約50~700m,呈北北西向,帶內有下石炭統石英角斑岩、玄武岩、砂岩、碳質片岩和元古宇角閃片麻岩、眼球狀混合岩。蝕變帶主要在石英角斑岩中,黃鐵礦化、硅化、絹雲母化、綠泥石化,在玄武岩中有孔雀石化。個別揀塊樣品分別為:AuO.24×10-6,Ag8.2×10-6,Pb0.14×10-6,此蝕變帶與1∶20Ag、Co、Cu、Pb金屬量擴散暈異常吻合,並在1∶20萬化探金化探異常和銀化探異常中。

此外,在夏特河有砂金,敦都果勒溝有砂金等重砂異常。

3.6.2.2找礦遠景區

本區范圍不大,加之工作程度很低,根據現有資料分析,找礦遠景區分布如下:

(1)南部地區:在中天山構造帶南側,那拉提大斷裂附近,構造破碎帶發育,有岩漿岩分布,是找蝕變破碎帶型金礦重要地區。其中重要地段有兩處:

賽依卡勒地段(Ⅰ):東經80°12′~80°31′,北緯42°20′~42°27′,面積約280km2。有3個化探異常和賽克拉克蝕變帶,是查爾庫拉金礦帶東延部分。

圖拉蘇地段(Ⅱ):東經80°39′~80°55′,北緯42°23′~42°28′,面積約180km2。從敦都果勒溝到北木扎爾特河,包括圖拉蘇達坂。此區處於那拉提大斷裂帶上,斷裂交匯發育,有很多的糜棱岩帶,發育蛇綠混雜岩和藍閃石片岩,有2個金化探異常和1個砂金重砂異常,並有圖拉蘇含金蝕變帶,是找蝕變破碎岩型金礦的重要地段。

(2)中部地區:在中天山構造帶北側,於尼古拉耶夫斷裂線附近。南邊為元古宇變質岩系,其中已見有炭質千枚岩,以北為石灰系火山岩,花崗岩基沿斷裂帶分布,是尋找火山岩型、蝕變破碎帶型和穆龍套型金礦的遠景區。其中重要地段有2處。

阿拉愛格爾—愛里賣提薩依地段(Ⅲ):東經80°12′~80°36′,北緯42°28′~42°31′,面積約180km2。此區在大斷裂帶中,花崗岩體大量分布,有元古宇變質岩和石炭系火山岩,東西向分布有3個金化探異常。尤其是西部阿拉愛格爾的炭質千枚岩蝕變帶,是找穆龍套型金礦的重要地段。

阿登布拉克地段(Ⅳ):東經80°38′~80°55′,北緯42°30′~42°34′,面積160km2,此區有NEE和EW向多組斷裂交叉,分布有阿登布拉克礦化蝕變帶,有2個金化探異常和1個Ag、Co、Cu、Pb、Ni金屬擴散暈,並有鐵、鉛礦點,是找火山岩型和蝕變破碎帶型金礦的重要地段。

(3)北部地區:位於北天山構造帶的下石炭統和上志留統地層分布地區,於尼古拉耶夫斷裂線以北,有多條斷裂,並有花崗岩分布,是尋找火山岩型金礦的重要地區。其中重要地段有3處:

布魯希拉克地段(Ⅴ):東經80°10′~80°20′,北緯42°35′~42°40′,面積160km2,此區分布下石炭統大哈拉軍山組火山岩,有鉀質花崗岩侵入,北西向和北東向斷裂交叉,在花崗岩體中有鎢錫礦。區內有3處金化探異常,分布於花崗岩體接觸帶或斷裂帶上,有一定找金前景。

約爾賽依—夏特地段(Ⅵ):東經80°25′~80°40′,北緯42°36′~42°40′,面積約110km2。本區分布下石炭統火山岩和上志留統變質岩,有花崗岩和輝綠輝長岩,NEE向斷裂發育,在花崗岩體外接觸帶和斷裂帶上分布有4處金化探異常,在夏特河發現有砂金,成礦條件較好。

敦都果勒—阿克蘇地段(Ⅶ):東經80°35′~80°56′,北緯42°33′~42°38′,面積約150km2。此區沿NEE向斷裂分布有3個金化探異常,處於花崗岩外接觸帶下石炭統火山岩和碎屑岩中,有一定找金前景。

5. 伊犁河為什麼是新疆最濕潤的地區

因為新疆境抄內伊犁河流域中國襲天山水資源最豐富山段,伊犁河為新疆徑流量最豐富河流。 新疆集水區面積約5.7萬平方公里,佔新疆面積3.5%;年徑流量153億立方米,佔新疆地表徑流總量19%。

年均徑流深268毫米,為新疆平均值的5.7倍,接近於全國年均徑流深值。所以在中國西北乾旱區中伊犁河流域堪稱相對濕潤地區。

相關介紹:

伊犁河谷氣候溫和濕潤,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0.4℃,年日照時數2870小時。年降水量417.6毫米,山區達600毫米,是新疆最濕潤的地區。

(5)新疆烏孫山地理位置圖擴展閱讀

伊犁河流域除常年接受大西洋等水域水汽補給外,同時還因南北兩側天山支脈山體高大,流域內大小冰川和永久積雪分布寬廣,計有各類大小冰川1600多條,總面積2100多平方公里。

伊犁河由喀什河、鞏乃斯河、特克斯河等匯集而成。年徑流量180億立方米,居新疆第一。河水流入哈薩克的巴爾喀什湖。河道密布,灘地遼闊。

伊犁河是一條重要的國際性河流,發源於新疆天山西段,其中、下游流經哈薩克匯入巴爾喀什湖,年徑流量約381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為705.25萬千瓦。

6. 新疆特克斯八卦城的詳細介紹

特克斯縣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下轄縣,地處伊犁河上游的內特克斯河谷地東段。特克斯縣城容是中國唯一建築完整而又正規的八卦城(見上圖)。地理位置:北緯N43°13′0.11″ ,東經E81°49′59.23″。

新疆的特克斯縣因八卦布局而聞名。八卦城呈放射狀圓形,街道布局如神奇迷宮般,路路相通、街街相連。同時,八卦城具有濃郁的民俗風情、厚重的歷史文化和秀美的自然風光。

2004年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列為自治區級歷史文化名城。

氣候類型: 北溫帶大陸性氣候

世界之最與中國之最:

特克斯之最有:

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

世界上唯一的烏孫文化與易經文化交織的地方;

中國最西邊的八卦城和易經文化所在地;

中國道家文化傳播最西端的地方;

中國西域最大游牧古國——烏孫國的所在地;

中國現存烏孫古墓最多的地方;

中國古代有史記載遠嫁公主最多的地方;

中國古代有史記載第一位公主遠嫁的地方;

中國古代最大的賽馬場——「汗草原」所在地;

中國古代游牧民族津命「牙帳」最多的地方;

中國古代漢王朝與西域游牧古國和親時間最長、來往最密切的地方;

有中國唯一用「烏孫」命名的山脈——烏孫山。

7. 新疆特克斯八卦城有哪些不為人知的一面

中國有按八卦理論築城的傳統。新疆特克斯縣就是一個堪稱世界最大、最完整的八專卦城。
新疆的特克屬斯縣因八卦布局而聞名。八卦城呈放射狀圓形,街道布局如神奇迷宮般,路路相通、街街相連。同時,八卦城具有濃郁的民俗風情、厚重的歷史文化和秀美的自然風光。
八卦城即黃崖正關,因城內有「八卦街」而得名。它是長城衙署、倉儲所在地。東臨詎河,西倚王帽頂山。隨山形地勢修建,呈不規則刀把形,從東至西由瓮城、外城和內城三部分組成。城牆東、西、南三面設通衢城門和城樓,北城牆因防禦需要不設城門,而在城台上建北極閣。內、外城地面高度相差4米,南、北兩端各設陣眼門一座,以通內外。城內街道不作棋盤式布局,由數十條死巷、活巷、丁頭錯位構成,稱「八卦街」。漫步其間,給人以撲朔迷離之感,極富神秘色彩。2004年,特克斯縣城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列為自治區級歷史文化名城(第一批)。另有同名桓仁縣太極八卦城和浙江蘭溪諸葛八卦城。
請採納我的回答吧!

8. 新疆察布查爾縣坐標和海拔

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位於新疆西天山支脈——烏孫山北麓,
伊犁河以南遼闊
的河谷盆地內。其地勢,容南高北低,南部為山區、丘陵,中部為傾斜平原,北部為
伊犁河沖積平原。
整個縣境猶如一把打開的摺扇,
由南向北展開。
美麗的伊犁河
宛如鑲在扇邊的玉帶,
環繞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的北面。
北部隔著伊犁河與伊犁
哈薩克自治州首府伊寧市及伊寧縣、
霍城縣相望,
南部以山為界與昭蘇縣、
特克
斯縣毗連,東鄰鞏留縣,西部與哈薩克斯擔接壤。地理位置位於東經
80°31ˊ
—81°43ˊ、北緯
43°17ˊ—43°57ˊ之間。全縣東西最長處約
90
公里,南北
最寬處約
70
公里,
總面積
4489
平方公里。
有長約
100
公里的邊境線,
是伊犁州
直屬三個邊境縣,距首府伊寧市
15
公里,距烏魯木齊市
695
公里

9. 新疆察布查爾這個地方怎麼樣,水土氣候好嗎,環境怎麼樣

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是全國唯一的以錫伯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的自治縣,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部,伊犁河谷盆 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氣候 屬大陸性北溫帶溫和乾旱氣候,熱量豐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冬春長,冬季寒冷,夏秋短,夏季炎熱,降水較少,年均氣溫7.9℃,極端最高氣溫39.5 ℃,極端最低氣溫-43.2℃。年平均日照時數2 810.7小時,≥10℃的積溫3 389.1℃,無霜期161天,年均降水206毫米。 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轄2個鎮、11個鄉(包括1個民族鄉):察布查爾鎮、愛新舍里鎮、堆齊牛錄鄉、孫扎齊牛錄鄉、綽霍爾鄉、納達齊牛錄鄉、扎庫齊牛錄鄉、米糧泉回族鄉、坎鄉、 地圖闊洪奇鄉、海努克鄉、加尕斯台鄉、瓊博拉鄉。境內有:良繁場、察布查爾奶牛場、平原林場、山區林場、六十七團、六十八團、六十九團。縣人民政府駐察布查爾鎮。地伊犁河南岸和中天山西端。介於東經80°31′-81°43′,北緯43°17′-43°57′之間。東以塔爾德溝為界與鞏留縣為鄰,西以中俄《伊犁界約》線為國界與哈薩克國相接,南以烏孫山分水嶺為界與特克斯、昭蘇兩縣毗連,北隔伊犁河與伊寧市、伊寧縣、霍城縣相望。縣境東西長90公里,南北寬70公里,總面積4430.24平方公里/4482平方千米(簡冊)。

10. 察布查爾縣是哪個省

察布查爾縣(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省級行政區)的。

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回: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原伊犁地區板塊的西部。地處伊犁河以南、天山支脈烏孫山北麓,與伊犁州首府伊寧市隔河相望,西接可克達拉市及哈薩克。察答布查爾縣成立於1954年,是中國唯一以錫伯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的自治縣。

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鍾靈毓秀、風光綺麗,有一山(烏孫山白石峰景區)、一水(伊犁河清水灣風景區)、一邊(口岸邊境旅遊)、一園(錫伯族民俗風情園)(國家AAAA級景區),更有靖遠寺、圖公祠、烏孫古墓、海努克古城、銀頂寺遺址等名勝古跡。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