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塔里克斯坦的地理環境

塔里克斯坦的地理環境

發布時間: 2021-02-20 10:48:28

Ⅰ 中亞地理環境有哪些突出特徵

環境特徵:中亞以丘陵、平原為主,地勢東南高,西北低;主要地形區:天山、帕米爾回高原、圖答蘭平原、哈薩克丘陵.冬冷夏熱,降水稀少;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多內流河:主要有錫爾河、阿姆河、烏拉爾河;外流河有額爾齊斯河.
對經濟發展的影響:1.光照充足,灌溉水源豐富,土地平坦,有利於棉花生長的條件.
2.糧食作物如小麥和水稻均分布在阿姆河與錫爾河沿岸地區.
3.裏海沿岸的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有利於講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

Ⅱ 新疆的地理環境

一. 光熱豐富,降水稀少

二.最重要的地理特點就是「三山夾兩盆」,即由北到南領獎為阿爾泰山脈,准噶爾盆地,天山山脈,塔里木盆地,昆侖山脈。直接答「三山夾兩盆」。

三.逆溫層山地是冬季避冷勝地

由於天山能阻擋冷空氣南侵,天山成為氣候分界線,北疆屬中溫帶,南疆屬暖溫帶。

年平均氣溫南疆平原10C-13C,北疆平原低於10C。極端最高氣溫吐魯番曾達48.9C,極端最低氣溫富蘊縣境可可托海曾達-51.5C。日平均大與10C的年累積氣溫,南疆平原4000C以上,北疆平原大多不到3500C。南疆平原無霜期200-220天,北疆平原大多不到150天。

山地氣溫夏季垂直遞減明顯,遞減率為6C-8C/1000米。天山北坡中山帶冬季存在逆溫層,逆增率3C一5C/1000米。逆溫層山地是冬季放牧場和避冷勝地,如烏魯木齊市南山滑雪場。

四.降水北疆多於南疆

年日照時數分布規律是:從北向南略減,阿勒泰3001小時,皮山2574小時;由西向東增加,霍城2828小時,星星峽3549小時;從平原至山區,北疆減少,南疆增加,原因是北疆山地陰雨天多,商疆平原浮塵、沙暴天氣較多。





(2)塔里克斯坦的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陸地邊境線5600多公里,周邊與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斯坦八國接壤,在歷史上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現在是第二座「亞歐大陸橋」的必經之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新疆現有47個民族成分,主要居住有維吾爾、漢、哈薩克、回、蒙古、柯爾克孜、錫伯、塔吉克、烏茲別克、滿、達斡爾、塔塔爾、俄羅斯等民族,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

Ⅲ 分析中亞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徵

指中亞細亞地區.狹義講只包括土庫曼、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專吉克斯坦四國的全部和哈薩屬克斯坦的南部.本區東南部為山地,地震頻繁,屬山地氣候;其餘地區為平原和丘陵,沙漠廣布,氣 候乾旱,屬溫帶和亞熱帶沙漠、草原氣候.

Ⅳ 新疆的地理位置及環境

新疆地理環境:

1、地形

山脈與盆地相間排列盆地與高山環抱、喻稱「三山夾二盆」。北部阿爾泰山,南部為昆侖山系;天山橫亘於新疆中部,把新疆分為南北兩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爾盆地。

2、氣候

新疆遠離海洋,深居內陸,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氣流不易到達,形成明顯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溫差較大,日照時間充足(年日照時間達2500~3500小時),降水量少,氣候乾燥。新疆年平均降水量為150毫米左右,但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南疆的氣溫高於北疆,北疆的降水量高於南疆。

新疆地理位置:新疆地處東經73°40′~96°18′,北緯34°25′~48°10′之間。中國陸地面積第一大的省級行政區,新疆總面積佔中國陸地面積六分之一(163.1585萬平方公里),邊界線長度佔四分之一(5000多千米),其面積比江蘇省和浙江省加一起總和的八倍還多4萬平方公里。

(4)塔里克斯坦的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新疆的自然資源:

1、水源資源

新疆三大山脈的積雪、冰川孕育匯集為500多條河流,分布於天山南北的盆地,其中較大的有塔里木河(中國最大的內陸河)、伊犁河、額爾齊斯河(流入北冰洋)、瑪納斯河、烏倫古河、開都河等20多條。

2、森林資源

新疆為中國西部乾旱地區主要的天然林區,森林廣布於山區、平原,面積佔西北地區森林總面積的近1/3。天山和阿爾泰山區覆蓋著蔥郁的原始森林,多為主幹挺直的西伯利亞落葉松和雪嶺雲杉、針葉柏等建築良材。

3、生物資源

新疆的野生動物豐富,北疆和南疆各有不同的野生動物。全省野生動物共500多種,北疆的獸類有雪豹、紫貂、棕熊、河狸、水獺、旱獺、松鼠、雪兔、北山羊、猞猁等,鳥類有天鵝、雷鳥、雪雞、啄木鳥等,爬行類有花蛇,草原蝰,游蛇等。

4、礦產資源

新疆礦產種類全、儲量大,開發前景廣闊。發現的礦產有138種,其中9種儲量居全國首位,32種居西北地區首位。石油、天然氣、煤、金、鉻、銅、鎳、稀有金屬、鹽類礦產、建材非金屬等蘊藏豐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新疆

Ⅳ 哈薩克的地理環境

世界最大的內陸國,哈薩克面積為272.49萬平方公里,約佔地球陸地表面積的2%,領土橫跨亞歐兩洲,以烏拉爾河為洲界。國境線總長度超過1.05萬千米。
哈薩克通過裏海可以到達亞塞拜然和伊朗,通過伏爾加河,頓河運河可以到達亞速海和黑海。國土面積排名世界第九位。東南連接中國新疆,北鄰俄羅斯,南與烏茲別克、土庫曼和吉爾吉斯斯坦接壤。 哈薩克地形復雜,境內多為平原和低地。特點是東南高、西北低,大部分領土為平原和低地。西部和西南部地勢最低。
裏海沿岸低地向南朝裏海方向逐漸下降,沿裏海地帶低於海平面達28米;最低點卡拉基耶盆地低於海平面132米。向南又逐漸升高,形成海拔200~300米的於斯蒂爾特高原和曼格斯拉克半島上的卡拉套山、阿克套山(海拔為555米)。該國東北部有圖蘭平原,它從哈薩克東北部經中部逐漸向哈薩克丘陵過渡,再向東南部的天山山脈延伸。在北部,哈薩克丘陵與西西伯利亞平原南緣連接在一起。
哈薩克的東部和東南部是有著崇山峻嶺和山間盆地的山地,這里矗立著阿爾泰山、塔爾巴哈台山、准噶爾阿拉套山、外伊犁阿拉套山、天山等。阿爾泰山系在哈薩克境內分為南阿爾泰山和北阿爾泰山,高度在海拔2300~2600米之間,其最高峰別盧哈峰海拔4506米。准噶爾阿拉套山脈總長450公里,寬100~350公里,被科克蘇河和博拉塔爾河分割成北准噶爾阿拉套山和南准噶爾阿拉套山。其最高峰別斯巴坎峰海拔4464米。天山山系位於哈薩克的東南端,為中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三國界山,其雄奇險峻的山峰長年被積雪和冰川所覆蓋。最高峰汗騰格里峰海拔6995米,也是哈薩克境內的最高峰。 全國共分為2個直轄市和14個州 ,分別為:阿斯塔納市(Astana) 、阿拉木圖市(Almaty)、阿拉木圖州(Almaty,塔爾迪庫爾干)、阿克莫拉州(Akmola,科克舍套)、阿克托別州(Aktube,阿克托別)、阿特勞州(Atyrau,阿特勞)、巴甫洛達爾州(Pavlodar,巴甫洛達爾)、曼格斯套州(Mangghsystau,阿克套)、卡拉干達州(Karaghandy,卡拉干達)、科斯塔奈州(Kostanay,科斯塔奈)、克孜勒奧爾達州(Kyzylorda,克孜勒奧爾達)、江布爾州(Jambyl,塔拉茲)、東哈薩克州(Shyghys kazakstan,厄斯克門)、南哈薩克州(Ongtustik kazakstan,奇姆肯特)、西哈薩克州(Batysdy kazakstan,烏拉爾)、北哈薩克州(Soltustik kazakstan,克孜勒扎爾)註:括弧內為省府。
《我的哈薩克》,歌詞如下:
Алтын күн аспаны,
Алтын дән даласы,
Ерліктің дастаны,
Еліме қарашы!
Ежелден ер деген,
Даңкымыз шықты ғой.
Намысын бермеген,
Қазағым мықты ғой!
Менің елім, менің елім,
Гүлің болып егілемін, Жырың болып төгілемін,
елім! Туған жерім менің – Қазақстаным рпаққа жол ашқан,
Кең байтақ жерім бар.
Бірлігі жарасқан,
Тәуелсіз елім бар.
Қарсы алған уақытты,
Мәңгілік досындай.
Біздің ел бақытты,
Біздің ел осындай!
Менің елім, менің елім, Гүлің болып егілемін,
Жырың болып төгілемін, елім! Туған жерім менің – Қазақстаным! 哈為總統制共和國,政治保持穩定。2006年建立新的政權黨「祖國之光」黨,總統納扎爾巴耶夫親任該黨主席。憲法規定哈薩克是「民主的、非宗教的和統一的國家」;推行總統制的共和國國家,總統是國家元首,是決定國家對內對外政策基本方針,並在國際關系中代表哈薩克的最高國家官員,是體現人民與國家政權統一、憲法的不可動搖性、公民權利和自由的象徵與保證。
以憲法和法律為基礎,根據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又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相互平衡的原則行使職能。
哈薩克總統的任期為7年。2007年5月18日,哈薩克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授權努爾蘇丹·納扎爾巴耶夫可不受次數限制地連任總統職務。總統可以任命總理、副總理以及外交、國防、財政、內務部長和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惟需經最高蘇維埃同意。 哈於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開始實行政治多元化。獨立後,即推行多黨制進程。2002年7月出台《政黨法》,規定只有黨員人數超過5萬,在全國14個州和兩個直轄市均設有分支機構,且各分支機構成員達到700人以上的政黨才可在司法部獲准登記。截至2011年12月,司法部共登記有9個政黨,其中主要有:
(1)「祖國之光」人民民主黨(Народно-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НУР ОТАН」):2006年12月22日成立並登記,現有黨員77萬,是哈薩克最大政黨。納扎爾巴耶夫總統親自出任該黨主席,第一副主席為拜別克。該黨完全支持納扎爾巴耶夫總統的政策。主張在社會夥伴關系與和諧等原則基礎上建立自由開放的社會;主張加強國家社會職能;在經濟方面,主張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能力;在對外關系方面,主張鞏固和發展同俄羅斯、中亞鄰國和中國等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該黨全力支持納扎爾巴耶夫總統提出的「哈薩克道路」發展綱領,致力於研究落實具體改革措施,並主張維護現行憲法,充分發掘其潛力。該黨在哈薩克議會下院和地方議會擁有絕對多數席位。
(2)哈共產人民黨(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ая народная партия Казахстана):2004年4月哈共產黨分裂後成立,現有黨員9萬人,黨中央書記為阿赫梅特別科夫。該黨自稱為建設性反對派,黨員主要為工人、學生、知識分子、退休人員、企業家等。在2012年1月議會下院選舉中獲得7.19%選票,進入議會。在議會擁有7個席位。
(3)「光明道路」民主黨(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Казахстана 「Ак жол」):成立於2002年4月,黨員17.6萬人。該黨是哈「建設性反對派」。主席為佩魯阿舍夫。在2007年8月舉行的哈議會下院選舉中,該黨獲得3.27%的選票,未能跨越7%的議會門檻。在2012年1月哈議會下院選舉中,該黨獲得7.43%的選票進入議會。在議會擁有8個席位。該黨宗旨是建設獨立、繁榮、民主、自由、公正的哈薩克,是哈政治民主化運動的主要參與者和推動者。
此外,通過司法部登記的合法政黨還有國家社會民主黨(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социально-демакра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и 《Азат》簡稱ГСДП《Азат》)、哈愛國者黨(Партия патриотов Казахстана)、哈共產黨(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Казахстана)、哈「農村」社會民主黨(Казахстанская социал-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Ауыл」)、精神復興黨(Партия 「Руханият」)。 總統努爾蘇丹·阿比舍維奇·納扎爾巴耶夫。1940年生於阿拉木圖州卡斯克連區切莫爾干村,哈薩克族。先後畢業於卡拉干達鋼鐵公司附屬工廠大學、蘇共中央高級黨校函授班。1960年參加工作,當過高爐工、鋼鐵公司黨委書記。1977年任卡拉干達州黨委第二書記、第一書記。1979年任哈薩克共產黨中央書記。1984年任哈薩克共和國部長會議主席。1989年任哈共中央第一書記。1990年2月兼任哈薩克最高蘇維埃主席。同年4月任哈薩克總統。1991年「8.19」事件後宣布辭去哈共中央第一書記職務,並聲明不參加任何政黨。1991年12月1日以98.76%的選票當選哈薩克共和國獨立後第一任總統,1995年4月以全民公決方式將其任期延至2000年。1999年1月10日在提前舉行的總統選舉中以79.78%的選票再次當選。2005年12月以91%的選票再度連任總統。2011年4月3日在提前舉行的總統選舉中再次當選。已婚,有三個女兒。
總理卡里姆·馬西莫夫。生於1965年出生,哈薩克族。曾先後就讀於北京語言學院、武漢大學法學院和哈薩克國家管理學院,學習經濟學和國際法,並獲經濟學博士學位。他懂得英語、漢語、哈薩克語、俄羅斯語及阿拉伯語。2006年1月,馬西莫夫出任哈政府副總理。2006年4月至2007年1月,他任副總理兼經濟和預算規劃部部長。2007年1月,馬西莫夫出任哈政府總理。2012年9月24日,宣布辭去哈政府總理一職,2012年12月正式卸任。2013年4月2日,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任命馬西莫夫為新總理。

Ⅵ 巴基斯坦的地理環境


巴基斯坦行政區劃包括四個省和兩個聯邦直轄區(括弧內為首府)及克什米爾兩個特區;各省分為105個縣,縣進一步分為鄉。
俾路支省(奎達)(Baluchistan)(347,190平方公里)
開伯爾-普什圖省(白沙瓦)(74,521平方公里)
旁遮普省(拉合爾)(Punjab)(205,334平方公里)
信德省(卡拉奇)(Sindh)(140,914平方公里)
伊斯蘭堡首都區(伊斯蘭堡)(906平方公里)
聯邦直轄部落地區(白沙瓦)(27,220平方公里)
巴控克什米爾分為北部地區(吉爾吉特)和自由克什米爾(穆扎法拉巴德)
主要城市:卡拉奇、伊斯蘭堡、拉合爾、拉瓦爾品第、白沙瓦、費薩拉巴德、木爾丹、海德拉巴、蘇庫爾、吉爾吉特、奎達、瓜達爾港。 巴基斯坦是多民族國家,其中旁遮普人佔63%,信德人佔18%,普什圖人佔11%,俾路支人佔4%。
按照地域和歷史文化傳統劃分,巴基斯坦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主要民族有旁遮普族、信德族 、巴丹族(普什圖族)和俾路支族。在巴基斯坦,人們更習慣於按照地域的概念稱四省的人為旁遮普人、信德人、巴丹人(普什圖人)和俾路支人。同樣,巴基斯坦還有克什米爾人、布拉灰人、奇特拉爾人和古吉拉特人等人數較少的民族和部落。
旁遮普人是巴基斯坦人口最多的民族,屬雅利安人種的拉其普特人,身材高大健壯,多為淺棕色皮膚,也有人具有雅利安人的白色皮膚,高鼻子,黑眼睛,黑頭發。主要居住在巴基斯坦最富饒的旁遮普省、西北邊境省的扎哈 拉和德臘-伊斯梅爾汗以及信德省。主要從事農業、紡織業和制陶業。
希臘人早在公元前6世紀就隨大流士的軍隊來到西北部地區,定居下來。
塞種人的部落早在公元前9世紀—前8世紀就來到印度河流域。他們雖屬於雅利安人的東部支系,但他們的文化卻不同於雅利安人的文化。
安息人屬伊朗人種,其文化也染上了伊朗文化的色彩。
貴霜人大約在公元前170年遷徙至阿姆河和錫比河流域,後征服巴赫特爾,進而攻佔喀布爾河流域,最後佔領犍陀羅,定都白沙瓦。貴霜人最著名的統治者迦膩色伽贊助學術和藝術,在他當政時期,佛教大振,犍陀羅藝術得到極好的發展。
信德人主要分布在信德省。大部分居住在信德省,一部分居住在俾路支省。屬雅利安人種,雜有阿拉伯人血統,是次大陸接受阿拉伯文化最早的一個民族。大多數人操信德語和烏爾都語。主要從事農業和畜牧業,一部分人從事紡織和鋼鐵工業。
巴丹人其中85%居住在農村地區。主要分布在西北邊境省和俾路支省,一部分住在旁遮普省和卡拉奇。
巴基斯坦境內的巴丹人現有9個較大的部落,即阿弗里迪、瓦奇里、尤素夫扎伊、穆赫曼德 、奧拉克扎伊、哈塔克、卡卡爾、杜拉尼和吉爾扎伊。
巴丹人均講普什圖語,即阿富汗語,屬伊朗語系,書法和文法均與波斯語相同,詞彙則受印 度雅利安語系影響較深。
俾路支人屬伊朗族系。主要居住在信德省和俾路支省,其餘居住在西北邊境省南部及旁遮普省南部。大多數人從事農業和畜牧業。
俾路支語是俾路支人的語言,實際上是波斯語的一種方言,採取波斯語文體。居住在俾路支 省的俾路支人操俾路支語,而居住在信德的俾路支人多已不講俾路支語。
巴基斯坦的克什米爾人主要居住在巴基斯坦實際控制的 自由克什米爾地區.屬雅利安人種,亦具塞種人、匈奴人、土耳其 人、蒙古人等北方民族的特點。講克什米爾語。主要從事農業和手工業。
布拉灰人是達羅比荼人在次大陸最早的一個支系,其中一部分住在俾路支省的卡拉特地區,少數住在信德省境內。
奇特拉爾人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北部地區的奇特拉爾縣,操達爾德語。科希斯坦人主要分布在斯瓦特,屬遜尼派。卡費爾人主要分布在奇特拉爾縣沿阿富汗邊境地區,人口很少。
巴基斯坦的巴息人屬伊朗族系,信拜火教,人口很少,操古吉拉特語,亦稱「古吉拉特人」 。大部分居住在卡拉奇及其他城市,受教育率較高,擅長經商,在巴基斯坦頗有經濟地位。

Ⅶ 新疆的地理環境。

位於亞歐大陸中部,地處中國西北邊陲,總面積166.49萬平方公里,佔中國陸地總面積的六分之一,周邊與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8個國家接壤.山脈與盆地相間排列盆地與高山環抱、喻稱「三山夾二盆」.北部阿爾泰山,南新疆美景圖集(40張)部為昆侖山系;天山橫亘於新疆中部,把新疆分為南北兩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爾盆地.習慣上稱天山以南為南疆,天山以北為北疆,把哈密、吐魯番盆地為東疆.新疆的最低點吐魯番艾丁湖低於海平面155米(也是中國的陸地最低點).最高點喬戈里峰位於克什米爾邊境上,海拔8611米.新疆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北緯46度16.8分,東經86度40.2分)是陸地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地方,距離最近的海岸線有2648千米(直線距離). 新疆-吉爾吉斯邊境橫貫著天山山脈.吐爾尕特口岸(海拔3752米)位於邊境. 新疆北部有阿爾泰山,南部有昆侖山、阿爾金山和天山.天山作為新疆象徵,橫貫中部,形成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和北部的准噶爾盆地.習慣上把天山以南地區叫南疆,天山以北地區叫北疆,把哈密、吐魯番盆地叫東疆.
氣候特點
新疆遠離海洋,深居內陸,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濕氣不易進入,形成明顯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變化大,日照時間長(年日照時間達2500-3500小時),降水量少,空氣乾燥.新疆年平均降水量為150毫米左右,但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南疆的氣溫高於北疆,北疆的降水量高於南疆.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在准噶爾盆地為零下20℃以下,該盆地北緣的富蘊縣絕對最低氣溫曾達到零下50.15℃,是全國最冷的地區之一.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在號稱「火洲」 的吐魯番為33℃以上,絕對最高氣溫曾達至49.6℃,居全國之冠.由於新疆大部分地區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溫差極大,故歷來有「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 之說.

Ⅷ 卡拉蘇口岸的地理環境

卡拉蘇口岸地處西昆侖山和薩雷闊勒嶺之間山前階地平緩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回區塔什庫爾干塔答吉克自治縣西北部,海拔4368.6米,該地址距中塔邊界的闊勒買山口13.875公里。卡拉蘇距喀什市219公里,距塔什庫爾干縣城62公里,距塔方邊境城市穆爾加布89.7公里,距塔吉克首都杜尚別約850公里。我方卡拉蘇監控孔道已於1997年底完成砂石路面的鋪設和兩座橋梁工程,接塔方柏油公路,路基穩定,路況較好。

Ⅸ 塔吉克的地理環境

稱「馬吉利西·奧利」(Маджлиси Оли),意為最高會議,為兩院制議會,是國家最高代表機關和立法機關。上院稱「馬吉利西·米里」(Маджлиси Милли),意為民族院,下院稱「馬吉利西·納莫揚達岡」(Маджлиси Намояндагон),意為代表會議。上院34名議員,任期5年。其中由索格特州、哈特隆州、戈爾諾一巴達赫尚自治州、中央直屬區和杜尚別市地方議會各選5人,總統直接任命8人,塔首任總統馬赫卡莫夫為上院終身議員。
上院主要職能是:確定、修改、撤銷國家行政區劃;根據總統提議選舉和罷免憲法法院院長、副院長,最高法院院長、副院長,總檢察長、副總檢察長等。
上院議長為杜尚別市長馬·烏拜杜拉耶夫(М . Убайдуллоев)。
下院設63個議席,其中41個按地方選區由選民選出,22個由黨派選舉中得票率超過5%的黨派推選,任期5年。
下院主要職能是:組建選舉及全民公決委員會;就法律草案提請全民公決;批准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批准獲取和發放國家貸款;批准總統令等。
現議會上、下兩院分別於2010年3月25日和2月28日選舉產生。2010年3月,舒·祖胡羅夫(Ш . Зухуров)當選議會下院議長。塔總統領導的人民民主黨佔43個議席,共產黨、伊斯蘭復興黨、農業黨和經濟改革黨分別佔有2席,無黨派人士佔12個席位。 1999年8月初塔聯合反對派解散武裝後不久,塔司法部正式解除對反對派政黨活動的禁令。9月26日塔以全民公決方式通過的憲法修正案中包括允許建立宗教性質政黨內容,主要有8個政黨:
(1)人民民主黨(Народная 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原名人民黨,1994年12月10日成立,1997年6月更名為人民民主黨。其綱領是團結社會健康力量積極參與國家管理,發展以多種所有制為基礎的國民經濟,改善人民生活,保障公民權利和自由,建設主權、民主、法制、世俗和統一的國家。其優先任務為鞏固民族和解,發展民主社會,進行深刻的政治、經濟、社會改革,致力於法制和政治文化建設,重視民族精神發展,堅決打擊犯罪、恐怖主義和非法販運毒品,反對政治、文化、地域、民族、種族、地區和宗教等任何形式的極端主義,建立友好、平等和互利關系,維護國家利益,與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發展經濟、政治、文化合作。現有黨員約13萬人,在全國各大城市、區均建有分支機構。在議會下院中佔有43個議席。拉赫蒙總統1998年4月任黨主席至今。
(2)共產黨(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1924年成立。1991年「八·一九」事件後停止活動。同年9月21日更名為社會黨。1992年1月19日恢復原名。1996年6月塔共召開第23次代表大會,制定新黨章,其目標為:在自願基礎上團結以自由平等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為目標的社會各階層代表,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等社會進步思想成果,捍衛廣大勞動人民利益。進行旨在鞏固國有、集體所有和私有等所有制形式的改革,建立面向社會的市場經濟,優先發展能源、交通和高新技術,提高就業率,縮小貧富差距,改善人民生活,保障人的權利、自由和全面發展。尊重社會公平和多樣性,保證勞動者平等享有勞動權利和免費教育、免費醫療等社會福利,消滅人剝削人的現象。維護國家主權和獨立,積極與國際社會發展互利合作。現有黨員5.55萬余名,在議會下院佔有2個議席。主席為紹·沙勃多洛夫(Ш . Шабдолов)。
(3)伊斯蘭復興黨(Партия Исламского возрождения):成立於1990年10月。基本宗旨是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國家,同時主張遵守含有規定國體為世俗制的現行國家憲法。該黨確定的主要目標為:維護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的獨立性和領土統一與完整,實現持久和平、民族和解及塔各兄弟民族和睦共處,致力於發展伊斯蘭民族和全人類的最高價值觀,在此基礎上復興塔人民的文化宗教價值觀,促進社會民主發展,堅決反對國家幹部政策中的「任人唯親」。該黨主要社會基礎在農村。塔內戰爆發後成為武裝聯合反對派核心,於1993年6月被取締。1999年8月反對派首領賽·努里(С . Нури)宣布放棄武裝後,該黨活動被解禁。同年9月,在該黨第二次黨代會上,努里當選主席。2006年8月努里因病去逝,原第一副主席穆·卡比里(М . Кабири)當選為該黨主席。現有約4萬名黨員,在本屆議會下院佔有2個席位。
(4)社會主義黨(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成立於1996年6月。主張社會平等,保障人權,特別是中下層勞動者的權益,反對人剝削人;促進建立法制國家,加強民主建設,改善國民經濟,努力擺脫經濟危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革人事政策,維護社會公正,打擊貪污腐敗;尊重塔各民族歷史、文化傳統,提倡民族團結和共同發展。原主席薩·肯賈耶夫1999年3月遇刺身亡後,舍·肯賈耶夫(Ш . Кенджаев)任代主席。2004年8月,該黨分裂為「納爾季耶夫派」和「加法羅夫派」。親當局的「加法羅夫派」在司法部獲准注冊,主席阿·加法羅夫(А . Гаффаров)。以米·納爾季耶夫(М . Нарзиев)為代表的「納爾季耶夫派」迄今未能取得合法地位。
此外,還有社會民主黨、經濟改革黨、民主黨、農業黨等。 總統埃莫馬利·拉赫蒙(Emomali Rakhmonov )。1952年10月5日生於庫利亞布州(現哈特隆州)丹加拉鎮,塔吉克族。1971~1974年在前蘇聯太平洋艦隊服役。1982年畢業於塔吉克國立大學經濟系。1988~1992年任丹加拉區列寧農場場長。1990年當選為塔最高蘇維埃人民代表。1992年任庫利亞布州人民代表蘇維埃執委會主席,同年11月19日當選塔最高蘇維埃主席。1994年11月6日,經全民投票當選塔總統。1999年11月6日、2006年11月6日、2013年11月6日三次連任。本屆任期7年。已婚,育有九個子女。
總理拉蘇爾佐達(Kokhir Rasulzoda)。1961年3月8日出生,2013年11月23日出任塔吉克總理。
議會上院議長馬赫馬德薩義德·烏拜杜洛耶夫。1952年2月1日生於庫利亞布州(現哈特隆州)法爾霍爾區,塔吉克族。1970年、1974年先後畢業於塔吉克工學院和烏克蘭哈爾科夫工學院電氣工程專業。1974年起任職於庫利亞布州統計局。1979~1983年任庫利亞布市黨委組織部長。1983~1986年任塔中央統計局副局長。1986~1988年任庫利亞布州黨委工業交通局局長。1988~1990年任庫爾干秋別州統計局局長。1990~1992年任庫利亞布州人民代表蘇維埃執委會副主席。1992~1996年先後任塔副總理、第一副總理。1995~2000年任塔議會人民代表。1996年至今任杜尚別市長。2000年4月當選塔議會上院議長。2005年4月、2010年4月兩次連任。已婚,育有三個子女。
議會下院議長舒庫爾忠·祖胡羅夫。1954年9月17日生於庫爾干秋別州噴赤區,塔吉克族。1976年和1992年先後畢業於莫斯科土地規劃工程學院和俄羅斯管理學院。1976~1979年就職於庫爾干秋別州農業管理局土地規劃處。1979~1986年先後任塔共青團中央青年農工處教導員、處長和團中央書記。1986年任塔共青拉巴德區委主席。1990年任塔國家幹部培訓委員會主席。1993~1998年任塔勞動和就業部部長。1994~1997年兼任塔民族和解委員會委員、民族和解委員會難民問題分委會主席。1998~2005年先後任塔哈特隆州噴赤區區長和總統辦公廳副主任。2005年當選塔議會下院議員。2006~2010年任塔勞動和居民社會保障部部長。2010年3月當選塔議會下院議長。已婚,有五個子女。

Ⅹ 土庫曼的地理環境

土庫曼面積49.12萬平方公里,是僅次於哈薩克的第二大中亞國家,在全世界排名第52。
土庫曼是位於中亞西南部的內陸國。西瀕裏海,北鄰歐亞國哈薩克,東北部與內陸國烏茲別克接壤,東界阿富汗,南部是伊朗。屬強烈大陸性氣候,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地區之一。
土庫曼靠近裏海的海岸線有1768公里長,貨物經水路出口須經過俄羅斯的伏爾加河和頓河。 土庫曼國旗是全世界最復雜的旗幟之一,國旗呈長方形,長寬比例為3:2,旗地為深綠色,旗面上中間有一彎新月和五顆五角星,月和星均為白色。綠色是土庫曼人喜歡的傳統顏色,白色象徵平靜與仁慈;新月象徵光明前途;五顆星象徵人類的五種器官功能;視、聽、嗅、味、觸;同時也象徵著該國的五個地區:阿哈爾、巴爾坎、列巴普、馬雷、達紹古茲。五角星的五個角象徵宇宙物質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晶態和等離子態;星與月合起來是伊斯蘭教的標志。
靠旗桿一側有一紅色垂直寬頻通過旗面,寬頻中自上而下排列著五種地氈圖案,每個圖案呈團花狀,有些以顏色的交錯形成四等分。在地毯中,大薔薇圖案一般重復成列或形成格子樣式,置於圖案中心,小薔薇圖案則出現在鑲邊上。地毯圖案象徵土庫曼人的傳統觀念和宗教信仰,也反映了土庫曼人的民族習性,是他們傳統游牧生活的一部分。
五種地氈圖案下面有橄欖枝(象徵其中立國地位)。1995年,土庫曼總統尼亞佐夫宣布中立政策,並在1995年12月12日聯合國大會上得到一致通過,為紀念這一歷史性事件,在五個地毯圖案的最下方增加了橄欖枝圖案。憲法同時修改:「土庫曼國旗是團結的標志、獨立的標志、勝利的標志。」
土庫曼設有國旗日。從1995年起,每年2月19日就成為土庫曼的國旗日,該節日與已故總統尼亞佐夫的生日是同一天。國旗日是土庫曼的重要節日之一,全國各地在這一天會舉行多種活動慶祝這一節日,領導人和政府成員將向國家獨立紀念碑敬獻花圈。政府在國旗日到來之際也有可能會特赦犯人。 《獨立、中立、土庫曼國歌》歌詞:
土庫曼人的國土多麼寬敞,
我強大的國家,
你是我無價的寶藏,
榮譽在我們頭上,
贊美在我們心坎!
你永遠與世界同在,
我的土庫曼!
自由的祖國,
我願為你把生命獻上!
英雄祖先的精神在我們身上發揚,
你的主權、中立和獨立在閃光,
你的國旗面向全世界高高飄揚!
團結的民族,
和平的地方,
我們的血緣從來就是一樣。
狂風暴雨都不能教我們動彈,
我們世世代代挺起胸膛保衛你的燦爛。
高山是我的屏障,
平原是我的溫床,
祖國啊,
你是我的命運、我的榮耀、我的天堂!
誰要敢把你侵犯,
他就是瞎了眼。
啊,祖國,
是我的過去,
我的未來,
我的永遠!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