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廣西地理環境差的原因

廣西地理環境差的原因

發布時間: 2021-02-20 08:34:32

⑴ 廣西和廣東地理、氣候類似,為什麼經濟差距巨大

地方經濟發展是個漫長而復雜的周期性工程,即便廣東和廣西這種擁有類似地理和氣候的地區,在發展水平上也會受到內外部因素的影響而參差不齊,不過從實際角度出發,不難發現兩地的經濟差距之所以如此巨大,主要還是受到歷史原因、政策原因以及區域原因等諸多條件的影響,尤其是廣東毗鄰香港和澳門的地域優勢是廣西無法比擬的。
至於最後一個區域原因,則主要體現在中越邊境的歷史關繫上,要知道兩國之間長達十餘年的對抗,給廣西地區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沖擊,加之本來經濟底子就相對比較薄弱,在這些外部因素的持續作用下,在經濟水平上距離臨近省份廣東有著巨大差距也就在所難免。

⑵ 廣西地理位置那麼好,為什麼發展不起來

廣西地理抄位置那麼好,為什麼發展不起來。主要是地形因素制約。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處中國南方沿海,位於東經104°26'—112°04',北緯20°54'—26°24'之間,北回歸線橫貫全區中部。接鄰省區:廣東、湖南、貴州、雲南,與海南隔海相望。接鄰國家:越南,國境線全長約800多公里;海岸線長度:約1500公里。陸地區域總面積:23.67萬平方公里。佔中國國土總面積比例:2.5%,在全國各省區市國土總面積中排名第9位。
廣西處於被稱為中國地勢第二級階梯的雲貴高原的東南邊緣,兩廣丘陵的西部,南邊朝向北部灣。整個地勢為四周多山地與高原,而中部與南部多為平地,因此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與東南之間呈盆地狀,素有「廣西盆地」之稱。位於自治區東南部的貴港市擁有廣西最大的平原「潯郁平原」。

⑶ 廣西在歷史上就很落後嗎為什麼

我們很多人對廣西的第一印象就是桂林山水甲天下,因為我們的課本或者紙幣上都印有桂林山東的畫像,但是除此之外,廣西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窮。或許很多人感到奇怪,廣西怎麼會窮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廣西地處邊境,所以缺乏跟內地有效的溝通。再加上廣西種族混雜,難以管理和發展。

三、廣西窮是歷史的因素

明末時期廣西成為與清朝抗戰的地方,因此廣西地區再次遭受戰火的攻擊。縱觀廣西的歷史,可以發現兩千多年都在經受戰亂,怎麼又會不窮呢!

⑷ 廣西那麼好的地理位置和環境為什麼發展不起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壯文:Gvangjsih Bouxcuegh Swcigih),通稱廣西,簡稱「桂」,首府南寧,是中國唯一版沿海的自治區。截至權2015年末,全區常住人口4796萬人,下轄有14個地級市。
廣西得名於嶺南西道、廣南西路,是嶺南文化傳承的主要地區之一,又因境內大部分地區屬於秦統一嶺南設置桂林郡而簡稱「桂」[1] ,春秋戰國時期,廣西屬百越的一部分。1363年,設置廣西行中書省,為廣西建省之始。[2] 民國時期,廣西沿襲清制設省。1958年3月,廣西省改為「廣西僮族自治區」,1965年10月,「廣西僮族自治區」改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
廣西地處中國西南地區,介於北緯20°54′-26°24′,東經104°26′-112°04,與廣東、湖南、貴州、雲南,並與海南隔海相望,南瀕北部灣、面向東南亞,西南與越南毗鄰,大陸海岸線長約1595千米,是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在中國與東南亞的經濟交往中佔有重要地位。廣西是中國—東盟博覽會的舉辦地,也是2014年世界體操錦標賽舉辦地。

⑸ 廣西的氣候特徵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1、 廣西氣侯特徵:熱量豐富、四季宜耕,降水豐沛、干濕分明,日照適中、冬內少夏多,災害頻繁、容旱澇突出

2、形成原因:
緯度位置 海陸位置 地形因素 大氣環流(季風)
廣西地處祖國南疆,位於東經104°28'至112°04 ',北緯20°54'至26°23',屬低緯地區。四周多山,境內以丘陵山地為主,南瀕熱帶海洋。這種特殊的地理環境,與大氣環流的共同作用,形成熱量豐富、四季宜耕,降水豐沛、干濕分明,日照適中、冬少夏多,災害頻繁、旱澇突出的氣候特徵。

⑹ 廣西為什麼落後

廣西毗鄰廣東,地理位置不錯,但是相比廣東,福建,江浙等沿海省份,無論經濟,科技,都是大幅落後,遲遲難以發展起來,原因是什麼呢,最關鍵是科學技術的落後,相比發達省份缺乏足夠的各種專業人才,出去的人才不願意回來,而落後的社會環境又彌漫著濃厚的反智氛圍,導致回來的人才容易再次走出去。

廣西多數人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文化水平反差大,程度有不同,學歷越低的越明顯。具體表現例如貶低高考,貶低大學教育,貶低理論學習;鼓吹一些簡單低級技術的重要性;不懂裝懂,對不了解的知識輕易下結論等等。這其中原因我判斷首先是整個生活環境的反智氛圍很重,科技文化教育越落後的地方越是這樣。還有的原因就是從自身利益出發看問題。考不上大學,考不上好大學,就噴教育制度,就噴大學,自己做什麼工作,就拔高那個工作的重要性。在廣西農村,人們已經不把考大學為主要的目標,在農村的大多數觀念里是,讀完初中。中專技校就去打工。

各個階層都要努力拚搏,這個社會才有希望!發達地區,就是各個階層的人都不甘落後,敢拼敢闖,才鑄造輝煌!如果把廣西落後的原因只歸因於人才,那是偏激和廢話!我們落後的不會僅僅是人才。

但這能成為我們缺乏奮斗的原因嗎?廣西的地理位置、地形特點和民族情況,大家心裡沒點數?比廣西更差的地區還多的是呢?落後是有很多原因的!我們不能改變社會,我們能做的只是改變自己!廣西需要各個階層的人去拼搏,積極樂觀地面對人生吧!

回到廣西為什麼落後。在人家大搞經濟建設時雲南、廣西還是前線。假定中國是個巨人,心臟、頭、臉別的省份都充當完好部位了。剩下腳掌、屁股遠離頭、臉、心臟的只要沒毛病誰管你。同樣沿海、沿邊人家在海上拉回來的是航母、家電、成品油、港、澳、台、南洋同胞的投資。我們拉回來的是???要外援沒有外援,要資源沒有資源。為搶廣東吃沒完的港、澳殘羹窩里都差沒多要翻臉了能不落後?

廣西發展落後有歷史原因,中越戰爭使廣西落後廣東十幾年。也有領導層決策失誤原因,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的發展模式斷送了廣西向粵港澳靠攏的時機反倒去大西南尋求發展的失誤。廣西是少數民族自治區就註定什麼都比別人落後。

⑺ 廣西的地理位置這么好,為什麼總是發展不起來

陸上位置。廣西地處中國西南邊陲,南面就是越南。要知道有一個富鄰居是有多麼的重要,你看山東靠近日本和韓國,經濟發展的總不錯吧;廣東靠近港澳地區,改革開放後積極承接港澳地區的產業轉移才有了今天。而越南比廣西還窮,對廣西的經濟發展沒有絲毫幫助,而且還給廣西添亂。大家知道,越南是與我國發生過戰爭的國家,直到現在都存在領土爭端。如果國家花巨資發展廣西經濟,萬一哪天越南又發什麼神經了,那麼多的投入不少功虧一簣了嗎。

勞動力流失。廣西靠近珠三角經濟發達地區,經濟發達地區對欠發達地區的人才和資源有著吸附作用。因為珠三角賺錢多,離廣西又近。許多廣西人都到珠三角打工,造成廣西的人才流失。

⑻ 廣西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處中國南方沿海,位於東經104°26'—°04',北緯20°54'—26°24'之間,北回歸線橫貫全區中部。接鄰省區:廣東、湖南、貴州、雲南,與海南隔海相望。接鄰國家:越南,國境線全長約800多公里;海岸線長度:約1500公里。陸地區域總面積:23.67萬平方公里。佔中國國土總面積比例:2.5%,在全國各省區市國土總面積中排名第9位。

廣西南臨北部灣,屬於南海,大陸海岸東起合浦縣的洗米河口,西至中越交界的北侖河口,其大陸海岸線約1595千米,島嶼岸線461千米。南流江口、欽江口為三角洲型海岸;鐵山港、大風江口、茅嶺江口、防城河口為溺谷型海岸;欽州及防城港兩市沿海為山地型海岸;北海、合浦為台地型海岸。廣西近海灘深廣大,面積達1005㎞²。0-20米淺海廣闊,面積達6488㎞²。整個北部灣的面積約12.93萬平方千米,東起雷州半島、瓊州海峽,東南為海南島,北至廣西,西迄越南。灣內海底平坦,由東北向西南逐漸傾斜,傾斜度不到2°,水深一般20-50米,最深不超過90米。廣西沿海有697個島嶼,總面積約84㎞²,其中最大的潿洲島面積約28平方千米。

⑼ 分析廣西地理環境的有利與不利因素

地處華南、西南結合部,處於資源豐富的西南地區與經濟發達的珠三角地區的交通要道,也是我國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通道。西接越南,南瀕北部灣,是我國面向東盟的重要門戶和前沿地帶。

⑽ 廣西的地理位置那麼好,為什麼經濟落後

2014年,廣西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5672.9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5%,排全國第17位。分產內業看容,第一產業增加值2412.2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7335.60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5925.16億元。全年財政預算收入達2162.4億元,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422.05億元;全年公共財政預算支出3455.44億元。全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69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565元。
廣西主要經濟區有北部灣經濟區、雲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廣西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