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山地理環境描寫
⑴ 描寫營山美麗的詩句有那些
營山美又美 TM一直不來水
⑵ 營山縣的地理環境
營山縣主要河流有流江河及其支流儀隴河、消水河。
⑶ 老林鄉營山縣可愛的家鄉作文六百字分段
我是一個酷愛看電視的人,但是大多數人都認為看電視是虛度光陰,浪費時間時間的行為,但是我覺得凡事都有兩面性,只要能夠合理的安排好時間,適當的看看一些對身心健康有利的電視還是可以的。看電視的人,不僅僅可以豐富閱歷,而且還可以培養集中注意力。
今天,又是一個周末,我象往常一樣做完家務、作業,便開始上課了,這次的課是最與眾不同的,這里沒有老師,也沒有枯燥無味的書本,也沒有擁擠的教室,在我的眼前這樣一台電視機。
你聽說過蛇吃飛鳥的事情嗎?這是否有點趕鴨子上架——強人所難?可是今天的蛇真的是與眾不同啊,真的是令我大開眼界啊!
在一個荒蕪人煙、食物匱乏的小島上,生活著許多腹蛇。因此,人們把這里稱為蛇島,這島上的蛇都有一個高超的本領———捕捉飛鳥。這是天生的本領嗎?蛇是爬行動物,鳥是飛行動物,這兩種動物沒有任何關系,難道這里的蛇都會飛?它們能夠到天上去捉小鳥?我百思不得其解。
原來這是和它們的生存環境是分不開的。當時這里還是一片大陸,大量的動物遷移到這里的時候,不幸的事情發生了,由於地殼的運動,海水不斷上升,動物紛紛逃到了一個山頂上,但是那裡沒有食物,而且海水還在上漲,許多動物都在向命運低頭,只有腹蛇才頑強地活了下來,海水退後,這里便變成了一座孤島,缺乏食物,荒蕪人煙。眼看歷經磨難後的腹蛇就要滅亡了。上蒼關閉了這扇死亡之門,卻又為你打開了一扇窗戶。這里正是候鳥兒飛往南方途中休息的必經之地,所以許多體形比較小的鳥兒,一次不能飛得那麼遠,只好在這孤島上停下來休息休息,這也為腹蛇提供食物開避出了一條通道,而且,一年四季都有鳥兒在這里停留,所以腹蛇也就安心地在這里繁衍後代,生存了下來。
⑷ 我的家鄉營山縣四川省作文
家鄉是美麗的,也是永遠值得我懷念的。值得我懷念的很多,其中便有家鄉的馬營山。它說起來是山,其實只有海撥100多米的丘陵而已。但在我心中它永遠是一座山,一座崇高的山,神聖的山,富有生命力的山。
馬營山是因為家鄉的村南有一個叫馬營子的村子而得名,它在我們村子的東側。在我的記憶里,家鄉的馬營山是很美的,因為它遠看就象是一幅很美的畫。雖然沒有畫家的精心雕塑,但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外在的土壤表層,體現出五彩斑斕特別有的風貌。它和家鄉的標志性的大山——大黑山遙相輝映。
我喜歡馬營山,因為它不但自身的美。如果站在馬營山上,遠遠望去,前面方圓百畝平整的田地一望無際,還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河襯托著它。再遠遠的望去就是大黑山高高的山峰。
馬營山雖然不是很高,但整個山體只有北面行人可以爬上去,南面山體非常的陡峭,難以攀登。
站在山上往北看,家鄉的小村落一攬無余。一排排整齊的民房住著家鄉善良的父老鄉親。特別是在夕陽西下的時候,炊煙裊裊升起,好一派鄉村優美畫卷。勞作了一天的人們踏著鄉間的小路,行走在馬營山角下。
山的頂部南側是平整的田地,中間雜草叢生。而北端成坡狀和溝狀。
山的南面,是一條順流而下的小河,彎彎曲曲地環繞著我的家鄉。
站在山上我還可以看到村子裡一條東西走向的公路,它是建昌縣城通往興城的省級公路。就像一條白色的飄帶,穿梭在村子中央。
我喜歡馬營山。那裡的一草一木,甚至每一塊石頭我都熟悉。記得小時候很是玩皮,和村裡的小夥伴們象群小猴一樣,常常在放學後到馬營山玩耍。那裡成為我們童年名副其實的花果山。
春天,遍山開滿杏花、梨花、槐花和各種野花,還有嫩嫩的小草。每天放學後我都和小夥伴們去那裡挖野菜、捉螞炸。無憂無慮地享受著大自然的美,呼吸著那裡的新鮮空氣。
盛夏,那裡的大樹為我們撐起一把把大傘,我們爬到樹上掏鳥蛋、捉蟈蟈,用彈弓打麻雀、捉迷藏。累了我們就在大樹下睡覺,聽著枝頭的喜雀嘰嘰喳喳的歡唱。
秋天,是我們最高興的季節,我和小夥伴愉快的在那裡採摘山果。我們從這棵樹串到那棵樹,就像小松鼠一樣,串來串去的好不快活。
冬天,大雪覆蓋著馬營山,顯得那樣的妖嬈。遠遠的望去,馬營山被銀白色的雪花裝點著。雖然沒有了往日的喧囂,但它承現在我面前的仍是一幅美麗的風景畫。
曾幾何時濫砍濫伐盛行一時。家鄉的馬營山也是一樣,被破壞的面目全非,變成了荒山禿嶺,非常的令人心痛。
改革的春風吹來後,馬營山實行了荒山承包。在人們精心的管理和栽培下,如今也是綠樹成陰,瓜果飄香。雖然沒有了從前的景色,雖然失去了往日的風采。但在我的心中它還是那麼的高大,那麼的美。以至於每次回家都不忘到山上一游,看看那裡的一草一木,摸摸山上的石頭。站在山上向遠方望上一望,尋找童年快樂的往事!
家鄉的馬營山,它伴我度過了美好的童年,它是我的天堂,我時常想起它。
家鄉,我愛我的家鄉,更愛我家鄉的馬營山!
⑸ 南充營山縣綠水鎮在四川的地理環境如何
綠水鎮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部,南充
營山縣的北部,地處逢安、儀隴、營山三縣專交界處。面積屬19.1平方公里,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海拔357米。以丘陵地貌為主,兼有沙灘地和平壩。氣候溫和,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具有春早、夏長、冬暖的特點,無霜期長,光熱水組合條件好,氣候適宜多種農作物的生長,主導風向為東北風。水資源較豐富,綠水河橫貫全境。林業發達,森林覆蓋率達到30%。
⑹ 四川營山濕地公園說明文作文
家鄉是美麗的,也是永遠值得我懷念的.值得我懷念的很多,其中便有家鄉的馬營山.它說起來是山,其實只有海撥100多米的丘陵而已.但在我心中它永遠是一座山,一座崇高的山,神聖的山,富有生命力的山.
馬營山是因為家鄉的村南有一個叫馬營子的村子而得名,它在我們村子的東側.在我的記憶里,家鄉的馬營山是很美的,因為它遠看就象是一幅很美的畫.雖然沒有畫家的精心雕塑,但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外在的土壤表層,體現出五彩斑斕特別有的風貌.它和家鄉的標志性的大山——大黑山遙相輝映.
我喜歡馬營山,因為它不但自身的美.如果站在馬營山上,遠遠望去,前面方圓百畝平整的田地一望無際,還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河襯托著它.再遠遠的望去就是大黑山高高的山峰.
馬營山雖然不是很高,但整個山體只有北面行人可以爬上去,南面山體非常的陡峭,難以攀登.
站在山上往北看,家鄉的小村落一攬無余.一排排整齊的民房住著家鄉善良的父老鄉親.特別是在夕陽西下的時候,炊煙裊裊升起,好一派鄉村優美畫卷.勞作了一天的人們踏著鄉間的小路,行走在馬營山角下.
山的頂部南側是平整的田地,中間雜草叢生.而北端成坡狀和溝狀.
山的南面,是一條順流而下的小河,彎彎曲曲地環繞著我的家鄉.
站在山上我還可以看到村子裡一條東西走向的公路,它是建昌縣城通往興城的省級公路.就像一條白色的飄帶,穿梭在村子中央.
⑺ 營山北門河作文300字左右
家鄉是美麗的,也是永遠值得我懷念的.值得我懷念的很多,其中便有家鄉的馬營山.它說起來是山,其實只有海撥100多米的丘陵而已.但在我心中它永遠是一座山,一座崇高的山,神聖的山,富有生命力的山.
馬營山是因為家鄉的村南有一個叫馬營子的村子而得名,它在我們村子的東側.在我的記憶里,家鄉的馬營山是很美的,因為它遠看就象是一幅很美的畫.雖然沒有畫家的精心雕塑,但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外在的土壤表層,體現出五彩斑斕特別有的風貌.它和家鄉的標志性的大山——大黑山遙相輝映.
我喜歡馬營山,因為它不但自身的美.如果站在馬營山上,遠遠望去,前面方圓百畝平整的田地一望無際,還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河襯托著它.再遠遠的望去就是大黑山高高的山峰.
馬營山雖然不是很高,但整個山體只有北面行人可以爬上去,南面山體非常的陡峭,難以攀登.
站在山上往北看,家鄉的小村落一攬無余.一排排整齊的民房住著家鄉善良的父老鄉親.特別是在夕陽西下的時候,炊煙裊裊升起,好一派鄉村優美畫卷.勞作了一天的人們踏著鄉間的小路,行走在馬營山角下.
山的頂部南側是平整的田地,中間雜草叢生.而北端成坡狀和溝狀.
山的南面,是一條順流而下的小河,彎彎曲曲地環繞著我的家鄉.
站在山上我還可以看到村子裡一條東西走向的公路,它是建昌縣城通往興城的省級公路.就像一條白色的飄帶,穿梭在村子中央.
我喜歡馬營山.那裡的一草一木,甚至每一塊石頭我都熟悉.記得小時候很是玩皮,和村裡的小夥伴們象群小猴一樣,常常在放學後到馬營山玩耍.那裡成為我們童年名副其實的花果山.
春天,遍山開滿杏花、梨花、槐花和各種野花,還有嫩嫩的小草.每天放學後我都和小夥伴們去那裡挖野菜、捉螞炸.無憂無慮地享受著大自然的美,呼吸著那裡的新鮮空氣.
盛夏,那裡的大樹為我們撐起一把把大傘,我們爬到樹上掏鳥蛋、捉蟈蟈,用彈弓打麻雀、捉迷藏.累了我們就在大樹下睡覺,聽著枝頭的喜雀嘰嘰喳喳的歡唱.
秋天,是我們最高興的季節,我和小夥伴愉快的在那裡採摘山果.我們從這棵樹串到那棵樹,就像小松鼠一樣,串來串去的好不快活.
冬天,大雪覆蓋著馬營山,顯得那樣的妖嬈.遠遠的望去,馬營山被銀白色的雪花裝點著.雖然沒有了往日的喧囂,但它承現在我面前的仍是一幅美麗的風景畫.
曾幾何時濫砍濫伐盛行一時.家鄉的馬營山也是一樣,被破壞的面目全非,變成了荒山禿嶺,非常的令人心痛.
改革的春風吹來後,馬營山實行了荒山承包.在人們精心的管理和栽培下,如今也是綠樹成陰,瓜果飄香.雖然沒有了從前的景色,雖然失去了往日的風采.但在我的心中它還是那麼的高大,那麼的美.以至於每次回家都不忘到山上一游,看看那裡的一草一木,摸摸山上的石頭.站在山上向遠方望上一望,尋找童年快樂的往事!
家鄉的馬營山,它伴我度過了美好的童年,它是我的天堂,我時常想起它.
家鄉,我愛我的家鄉,更愛我家鄉的馬營山!
⑻ 營山縣消水鎮巴岩村地形地貌
營山縣地處四川盆地東北抄部,隸屬四川省南充市,是南充的東大門,與蓬安、儀隴、平昌、渠縣四縣接壤,有著東出達州通湖北,南向廣安達重慶,西至南充進成都,北上巴中望秦川的地理位置。全縣國土總面積1633平方千米,轄19個鎮、34個鄉。2013年,全縣總人口95.44萬。縣政府駐地朗池鎮。
營山縣是成渝南三角經濟區的重要支點,是南充、廣安、達州、巴中四個地級城市經濟輻射的腹心重鎮,是南充確立率先建成大城市的三個縣市之一。2013年,營山縣全年實現GDP133.3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72億元。
⑼ 營山環境寫一篇作文
家鄉的變化 「媛媛,回家鄉看看吧?」爸爸再一次問我。我還是那句老話:「不,永遠也不!」這時,勾起了我以前在家鄉的事:我們睡覺的地方是睡在乾乾的茅草上,沒有蚊帳,晚上蚊叮蟲咬,害得我整宿整宿睡不著覺;門前是一堆堆的牛糞,又臭又臟,一腳踩下去,腳也不知變成了什麼樣;泥濘的路到處是水潭子,如果不小心踩到水潭子,整個腳就陷下去,好不容易把腳抽出來,可鞋子卻留在泥潭裡……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對我說:「現在家鄉『昔非今比』了。」我暗暗地想:這是真的嗎?於是我就跟著爺爺坐著汽車回家鄉了。 來到了家鄉,啊!真美!難道這是我的眼睛花了?我揉了揉眼睛,沒有呀?本來以前那坑坑窪窪、崎嶇不平的小路,現在已變成一條平平坦坦的柏油路,路兩旁種滿了花草樹木,蜜蜂在唱歌,蝴蝶在跳舞,高樓大廈撥地而起。我和爸爸來到叔叔家,哇,叔叔家也變了,牆壁刷得雪白雪白的,好像是粉裝玉砌的,好像是銀裝素裹的。傢具也嶄新的,刻著龍鳳圖案。房子很大很大,他們再也不用灶頭煮東西了,都換成煤氣爐,方便快捷……我好像到了人間仙境。叔叔帶我走進一個房間,掀開一塊花布,呀,這正是我再熟悉不過的東西——電腦。叔叔熟練地操縱著電腦,猶如在談鋼琴似的。姐姐也有一台電腦,她也挺會打電腦。以前那重男輕女的舊社會觀念現在也沒了。我想不到家鄉人的素質提高得那麼快!吃過午飯,我悠閑地散步,看見遠處那些農民不再用老黃牛拉犁耕地,而是用各式各樣的拖拉機犁地。犁地時發出的聲音如同贊揚家鄉的變化。 家鄉的人變了,地變了,交通也方便了,電話什麼的都有了。可是什麼讓這些變了呢?我正百思不得其解,這時,兩個婦女在談笑風生。一個說:「還是政府好,我不重男輕女了。我現在才發現,原來女孩兒也是那麼棒!」「我的女兒也是呀……」我恍然大悟,原來這是政府的功勞哇!我想:假若到了未來,這里一定變得更美好! 令人欣喜的變化 小時候,常聽大人告訴我說,世界不斷在變,所有你周圍的東西都不會保持原有的狀態一輩子的,那時候的我,還聽不太懂,只是覺得奇怪,為什麼所有的事物都會變,甚至變得讓人完全認不出來了。就好像電影里的變臉一樣。 過了幾年,我已經懂事了,似乎有一點了解,所有的事物都是在發展的,就好像時間不停的流失一樣,盡管發展有快有慢,但它們都會變得和以前不一樣,這就是發展的魔力,也是促進它們不斷發展的動力。 長大後,看見周圍的來來往往的人和事,而環境也不斷在變,我便完全懂得了,發展的重要性,就拿杭州就說吧。不對,若要說杭州的變化,恐怕說幾天幾夜也說不完了。還是縮小范圍,說說文二路這一條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路吧。 聽長輩告訴我,大概在二十幾年前,那兒還沒有那麼多的房子,而多數是農田和墳場,十分的荒涼。雖然沒有親眼所見,但大抵也可以想像得到那時候的情形。 我從小就住在那一帶,當我還是小學生的時候,由於學校就在家附近,所以也就特別頻繁的在那裡走動,在那時候,那條路雖然比起原來要好上許多,但終究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條小小的弄堂罷了。刮風時灰塵飛舞,眼前一片霧茫茫的,而下雨時也好不到哪裡去,在那裡走一趟,就得洗一次鞋,因為地面上像鋪了一層厚厚的泥。 現在大概已經有十年的時間過去了,文二路也完全變了一個樣,它像一個成長了的孩子,正在展現著它的魅力。雖然不能和市中心比較,但也是有模有樣了,路邊一家家商店開起來了,然後又一次一次的翻新,馬路也變寬了,汽車在上面來來往往,一副四通八達的樣子。這已經不再是以前的文二路了,它代表著新世紀最顯著的變化,代表著杭州正在向一個更高的層次前進。 欣喜,在於變化。 家鄉的變化 我的家鄉是山清水秀而又貧窮落後的。我的家在離市區幾百里遠的山溝里。上高中之前,我從來沒有走出過大山的懷抱。老實說我對家鄉的發展或是變化向來不是很關心。上高中以前沒有這種意識,上了高中之後沒時間關心。連兩年多前到遠在千里之外的他鄉上大學,又懶得去關心了。因為家鄉經濟的發展速度跟珠三角的城市比起來實在太令人失望,提起來就傷心。 不過要說家鄉的變化,我想或許可以這樣做個簡單的、表面的概括吧:錢多了,人「懶」了;樓高了,水臟了。 改革的春風直到八十年代後期才似有若無地吹到我們這個偏僻的山村。在此之前村裡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努力地在土裡刨食。只是我們深愛的這片土地給我們的回報卻並不多。村裡除了種地再沒有多少其他的收入,許多人有手藝、能吃苦,但是沒個施展手藝的去處。八十年帶末幾年,村裡人不再指望那塊地了。聽說大山外面的城市裡有金子撿,紛紛走了出去。青年人,中年人,有手藝的,沒手藝的,都想出去撿點金子回來。他們一去就是一年半載的,回來時雖然不是滿身金銀,總比土裡刨出來的多。於是在家裡歇上十幾二十天的又出去了。留在村裡的多是老人孩子。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連十幾歲的小孩子在教室里也坐不住了,許多都擠南下打工的列車。農村勞動力少了,以前辛辛苦苦開荒開出來的地沒幾年又長滿了野草。近幾年水田也荒了許多,種地太辛苦,家裡有了錢,誰還願意自找苦吃呢?以前春節剛過沒幾天,田頭地角便都是忙碌的身影。如今沒過元宵下地似乎是很丟臉的事了。留在家裡的農村婦女農閑時隔三差五就會聚在一起打牌消遣,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啊!晴天迎著朝露出門,披著星光回家,雨天便是風里來雨里去,一年到頭沒幾天歇的。 這幾年村裡的樓房就像雨後的春筍般不斷從各個角落冒出來。三層四層,有的外表裝修得很漂亮。即使只是一層的,算不上樓房,看起來畢竟比那些泥磚瓦房要順眼得多。室內的裝修就更不必說了,光滑得照得出人影的地磚啦,華麗的牆紙……簡直是拿錢往牆上貼,拿錢往地上鋪了。就是只刷上白白的石灰看上去也亮堂多了,不再像泥磚瓦房那樣陰暗、壓抑。 但是讓人很不舒服的就是溪中的水越來越臟了。以前用不起自來水,村裡人的用水都取自那條橫穿村莊的小溪。村裡人清晨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家裡的大水缸挑滿水,以備一日之用。我們小的時候還經常在小溪里游泳。有時口渴了就著溪水猛喝一氣。現在別說挑溪水做飯,就是洗菜拿回家還要用自來水再洗上一兩遍。夏天看到這些臟水,我們不再有跳下去的沖動。魚兒在水裡游來游去的情景如今是看不到了。溪水中、溪邊隨處可見的是各種各樣的垃圾,那些塑料袋有的早就變色了,但就是不肯化掉。村民習慣將所有的垃圾隨手倒入溪中,他們相信溪水會帶走這些他們不需要的東西。或是堆在門前的空地上,積多了便點上一把火,於是談笑間,垃圾灰飛煙滅了。 可以預計將來村裡人的生活會越來越好,錢會越來越多,樓會越來越高。人會越來越「懶」嗎?但是水會越來越臟嗎?村裡人的這種「懶」,老一輩的人是看不慣的。不過這也正說明了生活的變好啊!得益的是家鄉的後代。水的越來越臟,村裡的小孩子怕也是早就習慣了吧。受害的不也是他們嗎? 家鄉的變化 我的家鄉在九江,它雖沒有美國紐約的繁華,也沒有水上海港—-威尼斯的絢麗與多姿,更沒有日本東京的古樸與典雅,但我卻愛它,因為我愛這片土地,更愛這些勇於創新與探索、勤勞質朴的人。 大家都知道,九江有一汪美麗的甘棠湖,那就是我們的母親湖。在那幾年裡,我們這位母親並不美麗,她顯得是那樣憔悴與蒼白,那樣的憂慮與無奈!污泥濁水,小魚小蝦不願把它當作自己可愛的家園,就連具有頑強生命力的野花野草也不願在她的懷抱中生根發芽,母親面對此情此景她流淚了,她傷心的向我們傾訴與吶喊,那聲音曾經久久地回盪在我們每個人的耳畔與心田。 如今的甘棠湖,清清的湖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是那麼碧綠,那麼透明!微微的波紋閃爍著點點金光,彷彿一塊翡翠鑲嵌了許多金片,一閃一閃,讓你覺得她是那樣輕柔、可愛。湖堤上,梧桐樹、柳樹像一個個英勇的戰士,挺起身子,守衛著生育它們的這方土地,守衛著我們的母親湖。只聽「啪——」一條魚躍出水面又鑽了回去,給這如詩如畫的景色又平添了幾分生氣。每當夜幕降臨,湖壩燈火輝煌,猶如繁星灑落人間。此時此刻,我的心潮起伏澎湃,我彷彿看到了母親欣慰的面龐,我彷彿看到了母親那深情的目光,我更彷彿聽到了母親無比激動與亢奮的心!「孩子們,感謝您,您用那勤勞的雙手、辛勤的汗水改變了我的生活,改變了更多人的生活。」 是呀,母親您說得對,我們現在的生活好起來了,電腦、電話進入了家庭,家家都有電視有線、電話購物、網上購物、家庭就醫,一卡通、一線通、電子商務等好多名詞躍然在我們面前,坐在家裡我們就可以周遊世界,通過網際網路我們可以看到「埃及的金字塔、法國的埃菲爾鐵塔、日本的富士山、莫斯科紅場的列寧陵墓,我還可以在美國的唐人街上漫步。」只一會工夫我又變成了一個悠閑自得的小旅行家,好浪漫,好愜意呀! 朋友,你能說我的家鄉不美嗎?面對此情此景,我信心百倍。我一定要努力學習,掌握真正的本領,把家鄉建設成祖國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一顆明珠,讓天下的遊客都來游覽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