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廊開地理環境

廊開地理環境

發布時間: 2021-02-19 21:24:05

❶ 如何看待廊坊的地理位置

我就是廊坊人,這幾年廊坊真的不靠北京也不靠天津,廊坊發展真的是靠自己,一步一個腳印!

❷ 張掖的地理環境

張掖市地處河西走廊中部,南靠青藏高原,北臨巴丹吉林沙漠.西、西北與酒泉市版相連權,東、東北與武威市接壤,屬於典型的大陸性草原荒漠氣候。天氣主要受中高緯度地區的西風帶環流控制和極地冷氣團w響,氣候乾燥,冬長較寒、夏短較暖,降水少而集中,多大風、風沙天氣.張掖市氣象台位於張掖市西關街,地理參數:東經1000
26',北緯380
56',海拔高度:1482.7米。
平均氣溫:7.3℃
極端最高氣溫:39.8℃
極端最低氣溫:-28.21℃
極端最高地表溫度:72.9℃
極端最低地表溫度:-32.7℃
年平均降水量:
130.4㎜
最大一日降水量:34.0㎜
年平均蒸發量:
2002.5㎜
最大積雪厚度:
10

年平均本站氣壓:852.0hpa
年平均相對濕度:52%
最小相對濕度:0%
年平均水氣壓:6.30hpa
最大凍上深度:113㎝
年平均日照時數:3065.6小時
年平均雷暴日數:3.4天
年平均沙塵暴日數:3.9天
年平均霧日數:0.2天
年平均風速:2.0m/s
主導風向:東南偏南風
十分鍾平均最大風速:28.0m/s,風向為西北

❸ 河西走廊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啊

河西走廊抄屬於祁連山地槽邊緣拗陷帶。喜馬拉雅運動時,祁連山大幅度隆升,走廊接受了大量新生代以來的洪積、沖積物。自南而北,依次出現南山北麓坡積帶、洪積帶、洪積沖積帶、沖積帶和北山南麓坡積帶。走廊地勢平坦,一般海拔1500米左右。沿河沖積平原形成武威、張掖、酒泉等大片綠洲。其餘廣大地區以風力作用和乾燥剝蝕作用為主,戈壁和沙漠廣泛分布,尤以嘉峪關以西戈壁面積廣大,綠洲面積更小.
在河西走廊山地的周圍,由山區河流搬運下來的物質堆積於山前,形成相互毗連的山前傾斜平原。在較大的河流下游,還分布著沖積平原。這些地區地勢平坦、土質肥沃、引水灌溉條件好,便於開發利用,是河西走廊綠洲主要的分布地區。
河西走廊氣候乾旱,許多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但祁連山冰雪融水豐富,灌溉農業發達。
以黑山、寬台山和大黃山為界將走廊分隔為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3大內流水系,均發源於祁連山,由冰雪融化水和雨水補給,冬季普遍結冰。各河出山後,大部分滲入戈壁灘形成潛流,或被綠洲利用灌溉,僅較大河流下游注入終端湖。

❹ 十里畫廊的地理位置

十里畫廊廊長5公里,峽谷兩岸林木蔥蘢,野花飄香;奇峰異石、千姿百態、像一專幅巨大屬的山水畫卷,並排懸掛在千韌絕壁之上,使秀美絕倫的自然奇觀溶進仙師畫工的水墨丹青之中,進入十里畫廊沿途有轉閣樓、壽星迎賓、采葯老人、夫妻抱子、三姐妹峰等景點。
位於索溪峪景區,是該景區內的旅遊精華,在這條長達十餘里的山谷兩側,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人行其間如在畫中。溝旁黛峰屏列,山上的岩石形成了200來尊似人似物、似鳥似獸的石景造型,其中「孔雀開屏」、「采葯老人」、「壽星迎賓」、「猛虎嘯天」等最為著名。
早在明代就有人寫下「人游山峽里,宛如畫圖中」等佳句。

❺ 橋的結構和地理環境有什麼關系

你可以根據下面的概括一下,需要更詳細的可以參考 http://ke..com/view/84286.htm#2梁橋。又稱平橋、跨空梁橋,是以橋墩做水平距離承托,然後架梁並平鋪橋面的橋。這是應用最為普遍的一種橋,在歷史上也較其它橋形出現為早。它有木、石或木石混合等形式。先秦時梁橋都是用木柱做橋墩,但這種木柱木樑結構,很早就顯出其弱點,不能適應形勢的發展。因此,取而代之的是石柱木樑橋,如秦漢時建成的多跨長橋:渭橋、灞橋等。約在漢代時樁基技術發明,於是出現了石橋墩,標志著木石組合的橋梁能夠越跨較寬大的河道能經受住洶涌洪浪的沖擊。但由於石墩上的木樑不耐風雨侵蝕,於是便在橋上建起了橋屋,保護橋身,此橋型(廊橋)後多見於南方,但最早都見於黃河流域。中小型的石樑或石板橋,構造方便,材料耐久,維修省力,是民間最為喜用的一種橋形,尤其是南宋後,在福建泉州地區十分盛行,創造了許多長大的石樑橋。梁橋若中間無橋墩者,稱單跨梁橋;若水中有一橋墩,使橋身形成兩孔者,便稱雙跨梁橋;若兩墩以上者,便稱多跨梁橋。 浮橋。又稱舟橋、浮航、浮桁,因其架設便易,常用於軍事目的,故也稱「戰橋」--一種用於數十百艘木船(也有用木筏或竹筏連橫於水上的)連鎖起來並列於水面,船上鋪木板供人馬往來通行的橋。若按嚴格意義上的橋:是以跨空和有柱墩為標志的話,那它還不是十足意義上的橋。浮橋主要建於河面過寬及河水過深或漲落起伏大,非一般木石柱樑橋所能濟事的地方。浮橋兩岸多設柱樁或鐵牛、鐵山、石囷、石獅等以系纜。隋大業元年在洛陽洛水上建成的天津橋,是第一次用鐵鏈連接船隻的浮橋。浮橋目前在我國南方如江西、浙江、廣西等地方仍常見用。 浮橋的優點:一是施工快速,清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太平軍圍攻武昌,只用一夜時間就建成兩座橫跨長江的浮橋。二是造價低廉,明代鄒守益在《修鳳林浮橋記》中,曾對石橋與浮橋做過比較:「若用石樑橋,要費千金,而用浮橋,則費五百金便可,可根據需要而定。」三是開合隨意,拆除和架設都很方便。缺點是載重量小,隨波上下動盪不定,且抵禦洪水能力弱,常需及時拆撤,並要人照看,管理繁瑣,舟船、橋板與系船的纜繩要經常修葺和更換,維護費用昂貴。因此,很多浮橋的最後歸宿,都向木樑橋、石樑橋或石拱橋發展。 索橋。也稱吊橋、繩橋、懸索橋等,是用竹索或藤索、鐵索等為骨幹相拼懸吊起的大橋。多建於水流急不易做橋墩的陡岸險谷,主要見於西南地區。其做法是在兩岸建屋,屋內各設系繩的立柱和絞繩的轉柱,然後以粗繩索若干根平鋪系緊,再在繩索上橫鋪木板,有的在兩側還加一至兩根繩索作為扶欄。始見於秦漢,如秦李冰曾在四川益州(今成都)城西南建成的一座笮橋,又名"夷里橋",便是座竹索橋。現存著名的有建於明清時的瀘定鐵索橋、灌縣竹索橋等。過索橋感覺非常驚險,正如古人形容過索橋的那樣:「人懸半空,度彼決壑,頃刻不戒,隕無底谷。」唐代和尚智猛稱:「窺不見底,影戰影栗。」其實真正渡之還是安全的,正如《徐霞客游紀》對貴州盤江橋評價的那樣:「望之飄然,踐之則屹然不動。」 拱橋。在我國橋梁史上出現較晚,但拱橋結構一經採用,便迅猛發展,成為古橋中最富有生命力的一種橋型,即使在今天,它也仍有繼續發展的廣闊前景。拱橋有石拱、磚拱和木拱之分,其中磚拱橋極少見,只在廟宇或園林里偶見使用。一般常見的是石拱橋,它又有單拱、雙拱、多拱之分,拱的多少視河的寬度來定。一般正中的拱要特別高大,兩邊的拱要略小。依拱的形狀,又有五邊、半圓、尖拱、坦拱等之分。橋面一般鋪石板,橋邊做石欄桿。拱橋的形象最早見於東漢畫像磚上,是由伸臂木石樑橋在發展過程中又受墓拱、水管等形狀影響而產生的。文獻記載見於南北朝時的《水經注》中,現存最早的實物和最具代表性的是隋代李春設計建造的趙州橋。石拱橋的發券,明以後,尤其在清代,則盛行用整券,即「桶狀發券」。

❻ 河西走廊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河西是甘抄肅西北部狹長堆積平原襲,位於祁連山以北,合黎山以南,烏鞘嶺以西,甘肅新疆邊界以東,長約1000公里,寬數公里至近二百公里,為西北東南走向的長條堆積平原,自古以來就是富足之地,兵家極其重視的地方,因位於黃河以西,為兩山夾峙,故名。
河西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其輝煌從西漢開始一直延續到民國。先秦時期的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尤其是佛教,西域高僧、大師雲集,大小乘佛教通過河西傳入洛陽,古代四大譯經家有三位與河西有著深厚淵源,足見河西在中國佛教的地位

❼ 百里山水畫廊的地理環境

地質景觀
現有硅化木群、烏龍峽谷、小昆侖山、書劍峰、恐龍足跡化石內遺跡、海容相沉積遺跡等。
其中,北京延慶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為百里山水畫廊景區的主體和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第一家以典型、稀有、珍貴的硅化木群為主體景觀,集旅遊觀光、休閑度假、科普考察於一體的綜合性國家地質公園。2002年9月6日,公園揭碑開園以來,先後被評為全國首批國土資源科普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地質遺跡自然保護區、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和首都文明旅遊景區。
自然景觀
滴水壺、大灘自然保護區、千畝向日葵海、萬畝黃芩茶園、燕山書院寫生基地等 。
人文景觀
朝陽寺、龍王廟、關帝廟、秀水灣、長壽嶺、古家窯、下灣等18個「山水人家」鄉村旅遊接待村以及菜木溝舊石器遺址、文昌碑等人文景觀。

❽ 中國西部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的影響

西部地區自然地理狀況:
1.地形特徵:主要位於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以高原和盆地為主。內蒙古高原(包括河套平原、寧夏平原、河西走廊)平坦開闊,東部為典型溫帶草原,中西部多沙漠、戈壁;新疆地形「三山夾兩盆」,昆侖山脈、天山山脈、阿爾泰山脈都是亞洲中部重要的山脈,山頂終年積雪,山麓草場廣大。其中天山山脈橫亘中部,把新疆分為南北兩部分,山間多陷落盆地和谷地(吐魯番盆地、伊犁河谷等)艾丁湖海拔-156米,是我國陸地最低點。南部是我國最大的塔里木盆地,地表景觀呈環狀分布,「綠洲」是當地主要的農業區,中部有我國最大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我國最長的內流河塔里木河分布其間;天山以北是我國第二大盆地准噶爾盆地,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國的第二大沙漠。
2.氣候特徵:深居內陸,屬於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都很大(吐魯番盆地是我國的「熱極」);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少於400毫米,氣候乾燥(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少於50毫米,是我國的「干極」)。
3.水文特徵:水量小,汛期短,河流含沙量大,多內流河,冰川融水是主要補給水源,有大片無流區。黃河上游落差大,水力豐。
4.主要河流:黃河、額爾齊斯河(我國唯一流入北冰洋河流)、塔里木河、伊犁河。
5.主要湖泊:羅布泊植被:內蒙古高原東部是典型的溫帶草原,內蒙古高原中部以西地區為溫帶荒漠。
6.土壤:以漠鈣土和灰鈣土為主。主導因素:降水量自東向西減少。
農業發展狀況:
1.農業生產條件:
有利條件:①夏季氣溫高,運量少,光照強,晝夜溫差大。②牧場廣大,宜農荒地多。③新疆、河西走廊有冰川融水灌溉,寧夏平原、河套平原有黃河水灌溉。
不利條件:①冬長夏短,寒潮影響大,春季沙塵暴頻發。②降水少,蒸發強,農業需灌溉,灌溉水源不足。③地表植被差,沙漠化嚴重,河套平原、寧夏平原鹽鹼化嚴重。
2.農業活動特點:重要的牧業區。種植業以旱作為主,灌溉農業突出(新疆為綠洲農業)。一年一熟~兩年三熟(南疆)。
3.農業在全國的地位:全國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新疆、內蒙古),最大的長絨棉基地,重要的灌溉農業區(新疆、寧夏、河套),重要的溫帶水果產地(新疆),重要的糖料作物基地(內蒙古、新疆)
4.主要農產品:種植業-小麥、甜菜、瓜果、棉花、胡麻(內蒙古)。畜牧業-三河馬、伊犁馬、三河牛、駱駝、內蒙古細毛羊、新疆細毛羊、阿爾泰大尾羊、寧夏灘羊。
工業發展狀況:
1.工業發展條件:農業基礎-我國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寧夏平原、河套平原和新疆的綠洲地區通過引水灌溉發展種植業,是我國重要的甜菜產區,新疆是著名的優質棉花產地。交通運輸-陸地交通以鐵路運輸為主,主要干線有蘭新-北疆鐵路、南疆鐵路。資源配置-礦產資源豐富,尤其是以煤炭、石油為代表的能源資源和以稀土和鎳為代表的有色金屬極其豐富,進一步開發潛力很大,內陸湖泊盛產多種鹽類。
著名的礦產地:油田:克拉瑪依、玉門、南疆。稀土:白雲鄂博。有色金屬:鎳(金昌)。資源主要缺陷為水資源不足。
2.工業生產的突出特點:工業初具規模,稀土工業、石油工業、有色冶金、紡織工業在全國佔有一定地位。重要工業城市和工業區-包頭(鋼鐵、稀土、紡織)、金昌(有色冶金)、呼和浩特(毛紡、製糖)、銀川(毛紡)、烏魯木齊(化工、紡織、製糖)酒泉(航天)。工業區:隴海-蘭新工業區西段。

❾ 銀川福地廊城地理位置

正確地名為福地隆城,位於煙台市。
福地隆城位於煙台市萊山區東部,觀海路專與學院路交匯處東300米,距屬煙台市政府5分鍾車程,與國家級高新產業開發區僅一街之隔。項目總建築面積近100萬平米,共分三期開發,總體開發周期為5-6年,建成後將形成代表煙台開放的城市風貌,代言煙台東部的新興城市建築群落。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