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市的地理位置
A. 四川省綿陽市的經緯度是多少
四川省綿陽市地理坐標為:北緯30°42′~°03′、東經103°45′~105°43′。
綿陽市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帶。東鄰廣元市的青川縣、劍閣縣和南充市的南部縣、西充縣;南接遂寧市的射洪縣;西接德陽市的羅江縣、中江縣、綿竹市;西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肅省的文縣接壤。
全市呈北西南東條帶狀展布,東西寬約144千米,南北長約296千米,轄區面積20248.4平方千米。
(1)綿陽市的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綿陽建城有2217年的歷史,是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綿陽古名「涪縣」「綿州」,後因城址位於綿山之南而得名「綿陽」。
綿陽是詩仙李白的出生地、中國唯 一的科技城,國家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先行先試區域,四 川第二大城市和第二大經濟體、成渝城市群區域中心城市,素有 「富樂之鄉、西部矽谷」美譽。自公元前 201 年漢置涪縣始,歷來為郡縣、州府治所。
綿陽是我國早期人類活動地區之一,邊堆山遺址出土有 4500 年前新石器時代的石器和陶器;是黃帝元妃——絲綢之母嫘祖的故鄉,治水英雄及夏王朝的締造者大禹的誕生 地;是我國中醫針灸發源地之一,雙包山漢墓出土的經脈漆木俑 是現今發現的世界最早的人體經脈模型。
古往今來,這塊土地孕 育了李白、歐陽修、文同、李調元、沙汀、馮達仕等無數傑出人物, 司馬相如、揚雄、蔣琬、宋哲元及杜甫、王勃、楊炯、盧照鄰等均在此留有重要遺跡或作品,「兩彈元勛」鄧稼先、「氫彈之父」於敏曾在此工作多年。
B. 綿陽市的地理概況
綿陽
市名
綿陽市(英語:MIANYANG CITY 漢語拼音:Miányáng Shì)。別名涪城、綿州。
經緯度
綿陽市城區位於東經104度44分,北緯31度29分。綿陽全境位於東經103°45′~105°43′,北緯30°42′~33°03′。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省
四川省(Sichuan Province)
轄區
十四個。轄七區(涪城區、遊仙區、綿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綿陽科技城科教創業園區、綿陽科技城現代農業示範區、綿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綿陽仙海水利風景區)六縣(三台縣、鹽亭縣、梓潼縣、安縣、北川縣、平武縣)一市(江油市),並代管省政府科學城辦事處。
鄉鎮
全市現有鄉鎮建制276個,其中鄉133個,鎮143個,農村村委會3370個,村民小組26867個,城市街道辦事處19個,城鎮社區居委會388個,居民小組2121個。
地理位置
綿陽市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帶。東鄰廣元市的青川縣、劍閣縣和南充市的南部縣、西充縣;南接遂寧市的射洪縣;西界德陽市的羅江縣、中江縣、綿竹縣;西北與阿壩羌族自治州和甘肅省的文縣接壤。
主要領導
市委書記吳靖平 市長曾萬明
面積
面 積:20249.45平方公里,佔四川省土地面積4.2%。其中綿陽市區面積90平方公里。全市按地貌主要類型:山區佔61%,丘陵區佔20.4%,平壩區佔18.6%。
海拔
綿陽市區平均海拔700米。綿陽境內海拔最高處為雪寶頂(5588米)
人口
全市2008年末總人口為540.7萬人,其中:男性人口279.6萬人,女性人口261.1萬人;農業人口405萬人,非農業人口135.7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1.2%。計劃生育率為92%。綿陽市區常住人口約為90萬,城市流動人口約為50萬。
民族
綿陽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除漢族外,還有羌族、回族、藏族等40個少數民族約20萬人,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境內西部地區。全市各區縣中,平武縣、北川縣享有民族縣待遇,全市現有1個少數民族自治縣(北川羌族自治縣)、7個民族鄉,北川縣是我國唯一一個羌族自治縣,羌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之一,史書有"炎始於羌"之說。中華民族的祖先炎帝,就是羌族人。''羌''、西戌牧羊人也,是興起中國西部最原始的部落之一。相傳大禹就是他們的祖先。
時間
北京時間(中國標准時間)(UTC+8)。綿陽市所在的時區為隴蜀時區(UTC+7)
郵政編碼
621000
電話區號
國內電話區號:0816 國際電話區號:+86-816
汽車號牌
川B
方言
四川方言 綿陽話
地區生產總值
按初步測算,2008全市實現GDP743.2億元,增長4.5%,受特大地震和特大洪澇災害嚴重影響,增長率較上年回落9.8個百分點。在四川省各市州中居第二位,西部地市第十位。
市樹
香樟樹
市花
月季花
C. 綿陽市遊仙區屬於哪個地理位置
遊仙區隸屬於四川省綿陽市,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04°內42′15″至105°8′58″,容北緯31°21′13″至31°33′40″,東與梓潼縣、西與涪城區、南與三台縣、北與江油市相鄰,遊仙區轄轄1個經濟開發區、1個經濟試驗區、2個街道、11個鎮、11個鄉,總面積1018平方公里,總人口55萬人(截至2013年)。2009年,遊仙區實現生產總值(GDP)79.81億元,較2008年同比增長14.8%。
D. 綿陽的經緯度
綿陽來在四川省的區位
地理源位置 綿陽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帶。地理坐標:東經103度45分-105度43分,北緯30度42分-33度03分。東接南充市,南連遂寧市、西南界德陽市,西靠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北抵甘肅省,東北與廣元市為鄰。
E. 麻煩介紹一下綿陽市自然地理概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候、自然資源等詳細狀況,謝謝。
綿陽是中國唯一的科技城,四川省區域中心城市、四川省副省會、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素有「富樂之鄉」、「西部矽谷」美譽的綿陽,是我國重要的國防科研和電子工業生產基地,先後獲得過聯合國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獎(迪拜獎)、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文明衛生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中國最佳宜居城市等諸多榮譽,是國務院批准建設中國唯一的科技城。地理位置
綿陽市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帶。東鄰廣元市的青川縣、劍閣縣和南充市的南部縣、西充縣;南接遂寧市的射洪縣、大英縣;西界德陽市的羅江縣、中江縣、綿竹縣;西北與阿壩羌族自治州和甘肅省的文縣接壤。
面積
面 積:20249.45平方公里,佔四川省土地面積4.2%。其中綿陽市區面積90平方公里。全市按地貌主要類型:山區佔61%,丘陵區佔20.4%,平壩區佔18.6%。
海拔
綿陽市區平均海拔700米。
人口
全市2008年末總人口為540.7萬人,其中:男性人口279.6萬人,女性人口261.1萬人;農業人口405萬人,非農業人口135.7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1.2%。計劃生育率為92%。綿陽市區常住人口約為90萬,城市流動人口約為50萬。
民族
綿陽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除漢族外,還有羌族、回族、藏族等40個少數民族約20萬人,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境內西部地區。全市各區縣中,平武縣、北川縣享有民族縣待遇,全市現有1個少數民族自治縣(北川羌族自治縣)、7個民族鄉,北川縣是我國唯一一個羌族自治縣,羌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之一,史書有"炎始於羌"之說。中華民族的祖先炎帝,就是羌族人。''羌''、西戌牧羊人也,是興起中國西部最原始的部落之一。相傳大禹就是他們的祖先。
水系、水文特徵
受地貌影響,綿陽市境降水豐沛,徑流量大,江河縱橫,水系發達。全市境內有大小河流及溪溝3000餘條。所有河流、溪溝都分別注入嘉陵江支流涪江、白龍江與西河,全屬嘉陵江水系。涪江是嘉陵江右岸的最大支流,也是市境最主要的河流,它在市境的流域面積佔全市幅員面積的97.2%,涪江發源於松潘縣雪寶頂,貫穿於綿陽市遂寧市至重慶市合川注入嘉陵江,全長670km,流域面積36400平方公里,在綿陽市境內長約380 km,流域面積約20230平方公里,流域地形西北部高、東南較低,南北地勢高差達5092.8米。涪江對市境的自然地理環境形成和經濟發展產生著重大影響。涪江支流較多,市境內的主要一級支流有涪江右岸的平通河、通口河(湔江)、安昌河、凱江;涪江左岸有火溪河、芙蓉溪、梓江等,構成不對稱的羽狀水系。上游地處高山峽谷,植被較好、暴雨洪水匯流時間短,具有典型的山溪性河流暴漲暴落的特點。市境多發洪災,洪災的區域分布以安昌江和涪江上游出現的頻率最高,特別是涪江右岸及以西沿龍門山前緣一線的北川、安縣、江油最為頻繁。
綿陽市是中國唯一三個節水型社會試點城市之一。
綿陽是少有的被三條江河包圍的山水城市,城區河道總長達55公里。為了打造城市水環境,我市在城區規劃了11座閘壩,目前已經分別在涪江、安昌河、芙蓉溪上建成了7座,攔截形成水面7.8平方公里。4座新建的閘壩完工後,加上原有的閘壩,綿陽城區將形成至少14平方公里水面。
地質情況
中國的地質構造分屬三個大地構造域:西部叔特提斯——喜馬拉雅構造域,東部為濱太平洋構造域,北部是古亞洲構造域。綿陽市境大地構造位置正處於三大構造域的結合部位。市境東南部屬揚子准地台,西北部屬松潘——甘孜地槽褶皺系和秦嶺地槽褶皺系。
市境主要地質構造類型有摩天嶺東西向褶皺帶、龍門山北東向構造帶和旋扭構造三類。在摩天嶺東西向褶皺帶上主要有青溪大斷裂、營坪斷裂和虎牙斷裂三個斷裂構造。1976年松潘—平武大地震即發生在虎牙斷裂上。而龍門山北東向構造帶位於四川盆地西北側,全長450公里。在龍門山北東向大斷層中,區域性大斷層有江油——灌縣大斷層、北川——映秀深斷裂帶、青溪大斷層。其中北川——映秀深斷裂帶北起廣元茶壩以南,南達瀘定縣一帶,其間穿過彭灌——九里崗復式背斜東南側,寶興復式背斜西北側,長達400餘公里。總體作北東40度延伸。這一斷裂可分為南北兩段,市境為北段稱北川大斷裂,南段稱為映秀斷裂或中雎鋪斷裂帶,發生於龍門山台緣褶皺帶內。北川斷裂帶走向北東40度左右,傾向北西,傾角50度-70度,在北川縣顯示最清楚,由北川向東北延伸,在曲山至鄧家渡一段的湔江東南岸可見到斷層三角面。它再向北東延伸入平武南壩一帶,即稱南壩大斷層。
資源概況
【礦產資源貧乏】
綿陽市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幅員面積20249.45平方公里,呈北東—南西條帶狀展布,分跨中國兩個一級構造單元。按板塊論,處於全國東、西板塊的經向嵌合帶;按槽台學說,又斜跨甘孜—松潘地槽與楊子地台。受兩大構造單元的影響,多期多次構造繼承、干擾、迭加,構造形態復雜,使綿陽具備了良好的成礦條件。全市已發現礦種有鐵、錳、鉛鋅、鎢、金、銀、磷、硫、水晶、方解石、石灰石、白雲石、膨潤土、玻璃用石英砂岩、天然氣等56種,礦產地400餘處,其中黑色金屬73處,有色金屬25處,貴金屬70處、燃料礦產13處,非金屬礦產200餘處。已探明儲量的有26個礦種,具工業礦床規模的74處。
儲量在全省佔有重要地位的礦種有:三台、鹽亭的膨潤土、江油的鑄型用砂、水泥配料用頁岩儲量居全省第一,安縣、北川的重晶石儲量居第二,江油的玻璃用石英砂岩、冶金用白雲岩、全市的天然氣總量居第三。以縣(市、區)論,平武的礦產資源以金屬礦產為主,主要有金、鐵、錳、鎢和鉛鋅礦;其他縣(市、區)以非金屬礦為主:如江油市的石灰石、硫鐵礦,安縣的石灰石、磷塊岩、重晶石,北川的石灰石、重晶石、硅石、飾面用板岩,三台、鹽亭的膨潤土,涪城、遊仙的磚瓦用頁岩、砂石等。天然氣在綿陽市有廣泛分布,除平武、北川、安縣外,均有產出。
綿陽西部的王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全球大熊貓數量分布最多的地區
旅遊觀光
綿陽歷史悠久,歷史文化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出生在江油的青蓮鎮,在青蓮及江油境內有李白眾多的遺跡遺址,至今仍是人們朝拜祭祀李白尋幽仿古的重要場所;被李白贊譽「樵夫與耕者,出入畫屏中」的竇圌山,李白讀書台,尋仙仿道的大匡山都能尋到李白的足跡;在金牛古蜀道和翠雲廊的南端,全國最大的古柏叢中掩映著一座古廟,這就是有「文昌祖庭」之譽的七曲山大廟;在通往九寨溝的路上,有「深山故宮」報恩寺和獨特的白馬人風情;在全國唯一羌族自治縣北川境內,除了濃郁的羌族風情外,還有禹穴溝、禹王廟;鹽亭是嫘祖故里,有嫘祖墳、嫘祖廟;三台有四川第二大道觀雲台觀、有古國遺址和江古城,還有梓州杜甫草堂;安縣是清代文豪李調元和現代著名作家沙汀的故鄉,奇特的山水孕育著優秀的人才。
綿陽城市被青山綠水環繞,喬木淡煙相隔,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是聯合國改善人居環境範例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綿陽-臨園路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和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城區除了涪江、安昌江沿岸的城市觀光帶以外,還有富樂山、西山、南湖、仙海等景區,有漢闋、李杜祠、碧水寺、聖水寺、蔣琬墓、子雲亭、六一堂、富樂堂等歷史人文景點,有人民公園、火炬廣場、五一廣場、鐵牛廣場、濱江廣場、青年廣場、三江半島、芙蓉漢城、洞天公園、南山公園等眾多的大眾休閑場所。綿陽被譽為最適合人居住的城市,同時也是最適合觀光和休閑
F. 綿陽地理概況
位置與面積
綿陽市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帶。地理坐標為:東經103°45′~105°43′,北緯30°42′~33°03′。東鄰廣元市的青川縣、劍閣縣和南充市的南部縣、西充縣;南接遂寧市的射洪縣、大英縣;西界德陽市的羅江縣、中江縣、綿竹縣;西北與阿壩羌族自治州和甘肅省的文縣接壤。 全市幅員面積20249.45平方公里,佔四川省土地面積4.2%。其中綿陽市建成區面積99平方公里。 全市按地貌主要類型:山區佔61%,丘陵區佔20.4%,平壩區佔18.6%,平均海拔700米。
水系、水文特徵
受地貌影響,綿陽市境降水豐沛,徑流量大,江河縱橫,水系發達。全市境內有大小河流及溪溝3000餘條。所有河流、溪溝都分別注入嘉陵江支流涪江、白龍江與西河,全屬嘉陵江水系。涪江是嘉陵江右岸的最大支流,也是市境最主要的河流,它在市境的流域面積佔全市幅員面積的97.2%,涪江發源於松潘縣雪寶頂,貫穿於綿陽市遂寧市至重慶市合川注入嘉陵江,全長670km,流域面積36400平方公里,在綿陽市境內長約380 km,流域面積約20230平方公里,流域地形西北部高、東南較低,南北地勢高差達5092.8米。涪江對市境的自然地理環境形成和經濟發展產生著重大影響。涪江支流較多,市境內的主要一級支流有涪江右岸的平通河、通口河(湔江)、安昌河、凱江;涪江左岸有火溪河、芙蓉溪、梓江等,構成不對稱的羽狀水系。上游地處高山峽谷,植被較好、暴雨洪水匯流時間短,具有典型的山溪性河流暴漲暴落的特點。市境多發洪災,洪災的區域分布以安昌江和涪江上游出現的頻率最高,特別是涪江右岸及以西沿龍門山前緣一線的北川、安縣、江油最為頻繁。 綿陽市是中國三個節水型社會試點城市之一。 綿陽是少有的被三條江河包圍的山水城市,城區河道總長達55公里。為了打造城市水環境,我市在城區規劃了11座閘壩,目前已經分別在涪江、安昌河、芙蓉溪上建成了7座,攔截形成水面7.8平方公里。4座新建的閘壩完工後,加上原有的閘壩,綿陽城區將形成至少14平方公里水面。
全市有各級環境監測站6個,污水處理廠5個,污水日處理能力增至23.3萬噸;6個功能區環境雜訊測點、213個區域環境雜訊測點和56個城市道路交通雜訊測點;4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 綿陽全市森林覆蓋率達45.7%,除了依託原有的山水,近年來,綿陽建成區園林綠地總面積2212.2公頃,綠化覆蓋率接近50%,市民推窗見綠,出門游園,一步一景。新建的一個個小區綠樹成蔭,綠地成片,建築特色與自然情調相映成趣,人們都感到身居城市而盡享山林之樂。初來綿陽的人都說,綿陽是一座真正充滿陽光的城市。來過綿陽的人都說,如今的綿陽變了,變得太美了。三江六岸是綿陽城的基本格局,城市區域內自然水系眾多,境內有涪江、安昌江、芙蓉溪三條河流,城市水資源較為豐富。1996年,綿陽啟動「藍天碧水」工程,通過實施「保護母親河」等整治活動,城市水污染現象得到有效治理,城市水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形成了水清、岸綠的三江美景。在世界銀行公布的中國120個城市構建和諧社會排名榜上綿陽名列第12位,為全國人均綠地面積最高的城市。入圍和諧社會前二十名的城市最低標準是:政府人均教育支出超過1100人民幣,工業廢棄物處理達到環保標准超過95%,人均綠地面積超過10平方米,每年空氣質量為良好和優秀的天數超過300天。綿陽城市環境極其優美,居家猶如在畫中。天藍、地綠、水清,科技城描繪出「城在山水間,人在畫廊行」的美麗容顏。這幾年的綿陽工業突飛猛進,經濟快速增長,但這座西部城市卻始終保持空氣清新,城市整潔,城市功能不斷提升,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到這座西部美麗城市投資興業、創業發展、休閑定居。優美環境使綿陽折桂不斷,先後被命名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城市、並獲得聯合國改善居住環境最佳範例等殊榮。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稱贊綿陽:「真沒想到中國西部四川還有這么漂亮的城市。」「綿陽變化真大啊!綿陽是個好地方。」 如今綿陽正在積極為申請第三批全國文明城市而努力。 綿陽境內主要河流涪江、安昌河、凱江、通口河、梓江水質總體良好,達到或優於《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相應的質量標准,滿足其相應的水域功能要求。
G. 綿陽的緯度是多少
綿陽市(英語:MIANYANG CITY 漢語拼音:Miányáng Shì)。別名涪城、綿州。
經緯度內
綿陽市城區容位於東經104度44分,北緯31度29分。綿陽全境位於東經103°45′~105°43′,北緯30°42′~33°03′。
H. 綿陽地理位置
綿陽市位於四川抄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帶。地理坐標為:東經103°45′~105°43′,北緯30°42′~33°03′。東鄰廣元市的青川縣、劍閣縣和南充市的南部縣、西充縣;南接遂寧市的射洪縣、大英縣;西界德陽市的羅江縣、中江縣、綿竹縣;西北與阿壩羌族自治州和甘肅省的文縣接壤。
I. 綿陽市區的經緯度是多少
綿陽在四川省的區位
地理位置 綿陽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帶。地理坐標:版東經權103度45分-105度43分,北緯30度42分-33度03分。東接南充市,南連遂寧市、西南界德陽市,西靠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北抵甘肅省,東北與廣元市為鄰。
J. 綿陽的地理環境
綿陽的地理環境:
1、位置境域
綿陽市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帶,東鄰廣元市青川縣、劍閣縣和南充市南部縣、西充縣;南接遂寧市射洪縣、大英縣;西鄰德陽市羅江區、中江縣、綿竹市;西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九寨溝縣、松潘縣、茂縣和甘肅省隴南市文縣接壤。
2、地質構造
綿陽市境內地層發育較齊全,岩石建造復雜,岩性岩相變化大;多期多次構造繼承、干擾、迭加,構造形態極復雜;晚期岩漿活動及區域變質作用微弱;沉積成礦作用強,內生礦化弱。
3、地形地貌
綿陽市地貌受區域地質格局的控制而分屬於四川三個不同的地貌單元:安縣雎水鎮到江油馬角壩鎮一線以北屬龍門山山地區;東南部鹽亭縣、梓潼縣屬盆北低山區;西南三台縣、涪城區、遊仙區等屬盆中丘陵區。
4、氣候特徵
綿陽市屬北亞熱帶山地濕潤季風氣候區。2016年,平均氣溫17.9C,空氣優良天數279天,年平均降水量823.3毫米。
(10)綿陽市的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綿陽市的主要自然資源:
1、水資源
2014年,綿陽市年降水量為198.45億立方米,地表水資源量為118.93億立方米,常年水資源總量為118.82億立方米,人年均水資源總量為2196立方米。全市主要江河478千米河長水質為:全年期Ⅱ類水域435千米,占評價河長91%,Ⅳ類水域43千米,占評價河長9%。
2、土地資源
2014年,綿陽市農用地為1797661.4公頃,其中耕地401625.83公頃、園地52261.51公頃、林地1135319.61公頃、牧草地47010公頃,其他農用地161444.41公頃。
3、植物資源
2014年,根據調查統計,綿陽市已知的低等植物有菌類植物亞門和地衣植物亞門的真菌綱、子囊菌綱中的13目、60科、149屬、497種,高等植物有苔蘚植物門、蕨類植物門、裸子植物門和被子植物門4門中的9綱、66目、260科、1366屬、3972種。按照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
4、動物資源
2014年,根據調查統計,綿陽市境內野生動物資源已知脊椎動物5綱32目109科791種,無脊椎動物2門6綱33目241科1257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8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綿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