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枝山地理位置
① 雲南有個蝴蝶泉,它的詳細地理位置在那裡蝴蝶泉的來歷是怎麼來的
蝴蝶泉位於蒼山雲弄峰下,距大理古城北約25公里,距離下關40公里。蝴蝶泉泉水清澈如鏡,面積約50平方米,深約4米。泉水從池底鵝卵石縫中湧出,泉水清碧,沁人心脾。泉池周圍有大理石欄板,泉邊一株高大古樹橫跨泉上,此樹因花形似蝶,因此人們稱為「蝴蝶樹」。
關於蝴蝶泉的由來,民間流傳著種種解釋和神奇有趣的故事。其中有一個故事是:
蝴蝶泉原名無底潭,潭邊住著樵夫張老爹和孤女雯姑。一天,父女倆上山砍柴,忽見一隻受傷的小鹿跑來伏倒在雯姑身邊,呦呦哀叫。不一會,一個手持弓箭的獵手也緊緊追了上來。雯姑抱起可憐的小鹿向獵人求情,請求不要殺死小鹿。獵人名叫霞郎,他接受了雯姑的請求,即以小鹿相贈,並從葯囊中取出葯粉,為小鹿敷葯治傷。雯姑對霞郎感激不盡。此後,他倆常在無底潭邊相會。雯姑還把自己綉有一百隻蝴蝶的"百蝶中",作為愛情的信物送給霞郎。
誰知在大理城的虞王,對美貌的雯姑早就垂涎三尺了。他求婚被拒絕後,借口要讓雯姑去虞王府里綉百蝶,把她搶走。張老爹上前救護,竟被虞王府兵丁活活打死。通人性的小鹿目睹這一幕莫慘狀,立即飛奔上山找到霞郎,咬著他的衣裳往山下拽。霞郎來到無底潭邊,見了雯姑的遺信,他先安葬了老人,隨後便背上弓箭,騎馬舉刀趕到虞王府。趁著夜深人靜,霞郎救出了雯姑。虞王發現後,急派總管率兵追來。霞郎張弓搭箭,一箭射到倒一個追兵……無奈追兵人多勢眾,霞郎只得護著雯姑且戰且退,最後退到無底潭邊。這時,霞郎的箭射完了,刀也砍斷了。在無路可逃時,霞郎雯姑相抱著躍入無底潭,小鹿也跟著跳潭為自己的主人相殉。說來也怪,就在他倆跳潭時,萬里晴天突然變為電閃雷鳴,下起暴雨,把虞王的總管和兵丁嚇跑了。
雨過天晴,鳥語花香,潭中飛起一對大彩蝶,隨後又飛出一隻只彩蝶。相傳,他們就是霞郎、雯姑及小鹿相霞郎貼身所帶的"百蝶葉"的蝴蝶變出的。
為紀念霞郎、雯姑,人們不但把無底潭改名蝴蝶泉,還在他倆跳潭殉情的歷四月十五這天,到泉邊憑吊,懷念這對堅強不屈的情人。一對對情侶戀人,還在這天到泉邊聚會,唱調子,跳舞,傾訴愛意之情。四面八方的彩蝶,也在這天紛紛飛來泉邊相會,遂成大理的奇狀景觀之一。
② 哈爾濱大頂子山具體位置
大頂子山 :原名伊克堆累山,赫哲語意為老牛頂子,又為大鼎子山。大回頂子山位於縣城西答北19km,主頂古稱制俄頂,海拔801m,為縣內第二高峰。山體呈西南東北走向,南坡陡峻,北坡略緩,共有八頂,山上生長著許多杜鵑,以興安杜鵑為最。尤其以制俄頂上生長的杜鵑為高大,株高2.5m,干粗者達5—6cm,形同小樹。
每當五月初旬縣內其它諸峰的杜鵑一片奼紫鮮紅,制俄頂上花枝尚未萌動。待到五月中旬諸峰花期已過。制俄頂上杜鵑方始盛開,直到五月末而花枝仍繁。登臨一望,鮮紅似火,甚是壯觀,頗有「人間五月芳菲盡,頂上佳花始盛開,常道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之感。山上峰巒起伏,清泉小溪,自然景色宜人。山上原有一清虛亭(現已拆),為縣內觀日出的最佳去處。
北山曾是抗日根據地。1936年3月6日,抗聯七軍曾在此與日寇血戰,偽縣參事官大穗久雄即亡命於此,軍長陳榮久亦於此壯烈殉國。陳榮久及連副侯培林,戰士金元俊三烈士墓葬,至今仍在大頂子山,為後人憑吊瞻仰之地。
③ 河北著名的是什麼山
河北名山 祖山祖山位於秦皇島青龍滿族自治縣,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動植物自然保護區、國家級地質公園。因燕山以東諸峰都是由它的分支盤亘而成,故稱祖山。其主峰天女峰(又稱黑尖頂)海拔1424米。祖山風光秀麗,有七大景區,113個景點,以奇石、奇水、奇花、奇洞著稱。奇石以神龜探海、觀音送子、奇峰掛月等最為著名;奇水有著名的花果山瀑布、北龍潭瀑布,其響山多洞穴,雨急風吹,產生共鳴,故稱響山。祖山植被繁茂,花木繁多,尤以天女木蘭花最為珍稀。天女木蘭花為太古第四紀冰川期倖存名貴花卉,有植物化石之稱,系國家瀕危植物,為祖山所獨有。霧靈山霧靈山位於興隆縣境內,主峰海拔2118米,為燕山山脈主峰。霧靈山歷史上曾稱伏凌山。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曾遍游霧靈山(伏凌山),並在《水經注》中稱道:「伏凌山甚高峻,嚴障寒深。陰崖積雪,凝夏結冰(凝冰夏結),故世人因以名山也」。明代學者顧炎武稱其「其山高峻,有雲霧蒙其上,四時不絕」,後人又稱其為「求道靈山」,故名「霧靈山」。霧靈山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中國探險協會(2002年科技部、教育部、中宣部、中國科協)命名為「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霧靈山以森林景觀為主體,以奇峰怪石為骨架,以清溪碧泉為脈絡,人文古跡點綴其間,構成一幅奇特的山水畫卷。山上植物繁茂,峽谷縱橫,幽潭飛瀑,雲海茫茫,氣候多樣,「山下飄桃花,山上飛雪花」,素有「三里不同天,一山有三季」之稱。尤以奇峰、秀水、林海最為著名,在霧靈山觀日出,看佛光更是一大奇觀,人稱「北京第一縷陽光從這里升起」。長城嶺(崇禮群山)長城嶺(崇禮群山)是近年來新開發的河北名山,長城嶺地處崇禮縣西北部,主峰海拔2010米,山頂有明古長城遺址,屬於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長城嶺地處和平森林公園,連同周邊的翠雲山、喜鵲梁、紅花梁,有近十萬畝森林。這里植被茂盛,有林海、松濤,夏季鮮花盛開,秋季萬山紅遍,冬季白雪皚皚,堪稱林海雪原,還有北方最大片的白樺林。崇禮群山以其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成為我國北方長城以南的滑雪勝地。這里雪期長達5個月,雪質可以和歐洲阿爾卑斯山相媲美。憑借這些優越的條件,我省先後在長城嶺開設了高原訓練滑雪基地,在紅花梁開設了萬龍滑雪場,在喜鵲梁開設了波羅美的滑雪場,崇禮擁有全國規模最大的夏季旅遊、冬季滑雪勝地,每年吸引30多萬遊客觀光、登山、滑雪。小五台山位於蔚縣,舊稱霧山,地處燕山、恆山、太行山三大山脈交匯地帶,為燕山之尾,恆山之首,太行之翼。小五台山東西南北中五峰突起,彼此相連,氣勢磅礴,雄偉壯觀,朝嵐夕煙,瞬息萬變。其中,東台海拔最高,達2882米,為我省最高峰。小五台山原始神韻濃厚,森林茂密,植物繁茂,幽峽靜谷,蝶飛鳥語,動物出沒,是華北地區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小五台山主要景區有金河口等多處,金河口位於北麓峽谷,溪流經過峽谷岩石呈金黃色,故為金河口。觀瀾台、塔林、珍珠泉,七彩石灘、一線天等景觀美不勝收。野三坡野三坡景區位於河北省淶水縣境內的太行山與燕山交匯處,距首都北京100公里。由於特殊的地質構造,這里形成了獨一無二的自然山水景觀,被世人稱為「世外桃源」。野三坡風景區的特點是一個「野」字。風景以自然的山水泉洞、林木花草為主,北部萬山環繞,以長城為屏障,南部為山區谷地平原,拒馬河縱穿而過,山清水秀,風光明媚。野三坡由多個各具功能的景區構成,分別是百里峽自然風景游覽區、拒馬河避暑療養游樂區、白草畔原始森林保護區、佛洞塔奇泉怪洞游覽區等。白草畔森林游覽區(其主峰海拔1983米)山勢挺拔,奇峰怪石林立,滿山野花盛開,野生動物成群,森林遮天蔽日,堪稱太行「綠色明珠」。登石城嶺可觀日出賞雲海,探螞蟻嶺上的紅蟻巢穴,聽風動石畔的松濤,賞千畝杜鵑,游萬畝林海,使人流連忘返。野三坡不僅有酷似桂林山水的拒馬河風光,形如鬼斧神工的峽谷奇觀,幽深奇異的溶洞,神秘離奇的怪泉,謎底難解的金華山,還有巍峨的長城、蒼勁的摩崖石刻,古老的棧道、廟宇,保存完好的古智人化石和平西抗日烈士陵園及興建的少數民族村寨等人文景觀,旅遊資源獨具風采,被譽為「京畿勝景」。白石山白石山位於淶源縣,因山多白色大理石而得名。白石山山體雄峻,有三頂、六台、九穀、八十一峰,主脊長達7000餘米,主峰海拔2096米,白石山奇峰林立,絕壁縱橫,險壑遍布,是我國惟一的大理石岩峰地貌景觀。白石山植物種類繁多,植被茂密,森林面積達2.8萬畝,有觀賞價值極高的純紅樺林,山北麓有全國重點文物———白石山長城,是長城中保存最完好的地段之一。西麓有著名的峽谷———十瀑峽。顧名思義,十瀑峽多瀑、多澗、多潭,峽谷中可聽幽谷泉鳴,可觀飛瀑流泉,白石山氣勢雄偉,山中多雲霧,又稱北方「小黃山」。白石山為國家4A級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全國青少年科學教育基地。狼牙山狼牙山位於易縣城西南,山勢險峻,挺拔陡峭,猶如長短不齊的巨齒狼牙,故名「狼牙山」。主峰海拔1700米,抗戰期間,日軍掃盪狼牙山,為掩護主力部隊撤退,八路軍戰士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等五人,重創日偽軍600餘人,激戰5小時,打完最後一顆子彈,英勇跳崖。1942年為紀念五壯士壯舉,在狼牙山主峰棋盤陀建有五壯士紀念塔,1958年重建,聶榮臻元帥親筆書寫「狼牙山五壯士紀念塔」。狼牙山風景秀麗,為古燕十景之一,主要景觀有紅瑪瑙溶洞,棋盤陀等,狼牙山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級森林公園、全國百家經典紅色旅遊景點。天桂山天桂山位於平山縣境內,是我國北方著名山嶽古剎性風景區,主峰海拔1054米,山為礫岩型地貌,多溶洞,頗具桂林特色,因此稱為天桂山。其著名溶洞有白毛女洞、銀河洞、藏古洞等。銀河洞深達2000餘米,為我國北方最大溶洞之一。天桂山還是我國北方著名的道教名山,又稱「北武當」,有明朝末年崇禎皇帝修建的歸隱行宮———青龍觀,著名建築還有金頂、靈官閣、玉皇殿等。天桂山景色秀麗,山岩險峻,奇石百態,泉潺瀑濺,綠樹成蔭,風景名勝比比皆是,有高達97.71米的天下第一「歸」字,有清冽不竭的槐(樹)泉,千奇百怪的奇峰異石,如飛來峰、利劍峰,老虎背等。登頂峰望諸峰,可觀雲海,賞日出,石家莊盡收眼底。天桂山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4A級景區。駝梁山駝梁山位於平山縣,主峰海拔2281米,為河北五大高峰之一。該山以自然景觀為主,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區,可以看山、看水、看草原。這里山勢巍峨、層巒疊嶂,有三萬多畝森林,密林中飄舞著數百條瀑布,千姿百態,飛珠濺玉,有「一山蒼翠,萬瀑齊飛」之名。瀑布又形成谷底潭水,形狀各異,五顏六色,有「北方九寨」之稱。最為奇特的是高山之上,山頂平坦如坻,形成海拔2000米以上的雲頂草原。夏季這里碧草連天,彩蝶飛舞,鮮花盛開,恍有人間仙境之感;春季杜鵑、迎春花漫山遍野,有的斜倚冰柱,或俏立冰中,呈現「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的奇特景觀;隆冬時節,山上處處冰雕玉砌,構成一幅天然的冰雕藝術長廊。蒼岩山蒼岩山位於井陘縣境內,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區,華北地區較大的佛教文化名山。山有千年古寺福慶寺,有南陽公主祠,傳說隋代南陽公主曾修行在此。山有太行奇木,古檀稱奇。蒼岩檀千姿百態,迎客檀、羅漢檀、巨人檀、壁虎檀……,為太行獨有風景樹木。蒼岩山最為著名的是橋樓殿,飛虹般架於兩山之間,懸崖之上,金碧輝煌,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奇山、幽谷、檀木構成了蒼岩山獨特景觀,內集三絕、四奇、十六景、七十二觀,並有聞名於世的聖母龕迴音壁,詩雲:「五嶽奇秀攬一山,太行群峰惟蒼岩」。
④ 我老家山上有很多紫藤花樹,想移栽一棵,具體怎麼做
一、修剪養護: 3/1. 休眠期修剪主要是調整藤式,使其生長走向固定,適當疏枝以利營養空間的利用,並刪除一些無花枝。 3/2. 花後修剪可採用對頭年枝條的強修剪、抹去過多萌芽來適當降低高度,保障灌叢形體和當年生長足量壯枝。秋後花芽分化前對枝條適當進行短截和疏剪,以利保留長枝下部芽分化成花芽。 3/3. 冬季落葉後對植株進行一次全面的修剪,剪除乾枯枝,把當年生的枝條剪短1/3到2/3,使其長短不一,錯落有致。冬季移至冷室內或在室外避風向陽處越冬,保持盆土不結冰即可安全越冬。春季發芽後及時抹去過密的芽,使養分集中到留下的枝條上,有利開花。每1—2年的春季萌芽前翻盆一次,翻盆時去掉部分舊土,在盆底放些腐熟的動物蹄片、碎骨渣等含磷量較高的肥料做基肥。盆土宜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 二、施肥養護: 施肥養護紫藤施肥應分3步:(1)秋季在紫藤莖部周圍施入基肥,以有機肥為好,施後澆水。(2)早春萌芽之前,每隔半個月施1次氮磷鉀濃合肥料,施2次為宜,開花前再追施1次磷鉀為主的肥料,用氮肥不要過多,否則會只長枝葉,開花稀少或不開花。(3)開花後應及時修剪,剪除花梗,並追施1次以氮為主的混合肥料或基肥。 三、具體措施: (1)澆水 紫藤消耗水分大,但是仍然要寧干勿濕。盆土只濕不幹,不利於其開花。澆水要掌握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特別是8月份花芽分化期,應適當扣水。9月份可進行正常澆水。晚秋落葉後要少澆水。在春夏生長期,要充分澆水,經常保持盆土濕潤。秋後要控制澆水,防止萌發秋梢,有利於次年多開花。 (2)施肥 薄肥勤施是使紫藤花繁葉茂的一個重要措施。在生長期,可結合澆水,每半月施一次稀薄餅肥,直至7——8月份停止施肥。9月份繼續施肥,但次數、濃度均應適當減少。開花前,可適當增施磷鉀肥。紫藤在生長期每半個月施一次稀薄餅肥水,開花前施用磷肥,可使花繁葉茂,增加觀賞效果。 (3)修剪 紫藤春季長出嫩芽時,要適當摘去密芽。當新枝長到20多厘米長時,可剪去過長部分。在平時,要注意隨時剪去徒長枝、病枝和弱枝。在休眠期,也要進行修剪。9月份紫藤老葉易老化下垂,影響美觀。可摘去老葉,促其萌發新葉。萌發的新葉嫩綠嬌翠,能推遲落葉期,延長觀賞期。 (4)病蟲害 紫藤有枯葉蛾、蚜蟲、刺蛾等食葉性害蟲。枯葉蛾可用敵百蟲或辛硫磷300倍液噴殺。蚜蟲及刺蛾可用80%甲基托普津1200倍液噴殺(以5~6月間進行防治為好)。 夏天:紫藤的葉子便呈現出墨綠色,她伸展出有力的筋骨,葉子越來越多,生長得極為茂盛。走進長廊,滿目清翠,連衣服都映成了淡淡的綠。伴著聲聲鳥語,徜徉其間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這才覺察出有微風習習吹過,襲來陣陣沁人心脾的芬芳。 秋天:她像是一篇優美的詩,一幅美妙的畫。黃黃的紫藤葉子,隨著秋風緩緩飄落。 冬天:她更像一位干凈的少女。突兀的藤莖上,堆上潔白的積雪,銀裝素裹,迷人極了。 盆栽紫藤養護管理不當,常會出現不開花的現象。盆栽紫藤:如在室內越冬,室溫不宜偏高,否則得不到充分休眠,過多消耗了貯存養分,影響來年開花。適量施肥:盆栽紫藤缺肥或過量施肥都會影響開花。一般在花前施稀釋的餅肥水,花後施長效磷肥,以促花芽分化。冬、夏兩季不再施肥。盆栽紫藤的枝蔓會伸長攀繞消耗養分,發現這種情況應立即剪去,否則纏繞枝蔓迅猛生長,植株將不會開花。
⑤ 關於天山具體的地理位置、地勢環境、各峰及名稱…
風光綺麗的雪山——天山
天山是亞洲中部的一條大山脈,橫貫中國新疆的中部,西端伸入哈薩克。長約2500公里,寬約250--300公里,平均海拔約5000米。,汗騰格里峰海拔6995米,博格達峰的海拔5445米。這些高峰都在中國境內,峰頂白雪皚皚。新疆的三條大河----錫爾河、楚河和伊犁河都發源於此山。
天山的雪峰----博格達峰上的積雪終年不化,人們叫它「雪海」。在博格達的山腰上,有一個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約90米。池中的水都是由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鏡子。潔白的雪峰,翠綠的雲杉倒映湖中,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是新疆著名的旅遊勝地。
天山山脈把新疆分成兩部分:南邊是塔里木盆地;北邊是准噶爾盆地。這兩大盆地雖是一對孿生「兄弟」,但自然特徵卻大不一樣。塔里木盆地被高山團團圍住,氣候特別乾燥,大多是沙漠地帶,只有在邊緣地區的綠上才能種桿糧、棉和瓜果。准噶氽盆地西北邊緣的山地不很高山,而且有很多缺口,大西洋、北冰洋的氣流能夠進入,所以氣候比較濕潤,除了盆地內有一些綠洲可以種植春小麥、棉花、瓜果等到外,這里的草場優良,畜牧業發達。著名的克拉瑪依油田也在這塊盆地上。下面是昆侖山,上面是阿爾泰山.
在天山山系中,海拔在5000 米以上的山峰大約有數十座,除最高峰托木爾峰外,主要還有中哈界峰汗騰格里峰、博格達峰、瓦斯基配卡維里山、德拉斯克巴山、搜雷孜山、史卡特爾東峰、孜哈巴間山等。這些高聳入雲的山峰,終年為冰雪覆蓋,遠遠望去,那閃耀著銀輝的雪峰,是那樣雄偉壯觀、庄嚴而神秘。
博格達峰,海拔5445 米,是天山東部博格達山的最高峰,與其並列還有兩座海拔分別為5287 米、5213 米的雄峰。三峰並立,酷似一隻筆架,當地牧民把它們合稱為三座神山。山峰3800 米以上是終年不化的積雪區,白雪皚皚,故有「雪海」之稱。
天山 - 博格達峰博格達峰,距新疆首府——烏魯木齊70 公里,它不僅是勇敢的登山者攀登的目標,也是具有神奇魅力的旅遊勝地。自烏魯木齊驅車前往,可以先到阜康,然後向南經過巨大的三工河沖積扇,進入山口。汽車在時寬時窄的葫蘆狀谷地中溯源而上,眼前先是一片碧綠的山地草原,而後又出現茂密的森林。穿過一道深而窄的石峽,爬上一道400 米高的天然大壩,一個碧波盪漾,風光如畫的湖泊出現在眼前,它便是天山天池。
天池是由古代冰川和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高山湖泊。湖面海拔1900米,長3300 米,寬數百米到1500 米,湖泊最大深度104 米,狹長曲折,清澈幽深。四周雪峰上消融的雪水,匯集於此,成為天池源源不斷的水源。周圍山坡上長著挺拔的雲杉、白樺、楊柳,西岸修築了玲瓏精巧的亭台樓閣,平靜清澈的湖水倒映著青山雪峰,風光旖旎,宛若仙境。難怪傳說天池便是「瑤池」,是西王母會聚眾神仙舉行蟠桃盛會的地方。據《穆天子傳》記載,3000 年前的周朝穆王曾乘坐「八駿馬車」西行天山,西王母在天池接見了他。穆王贈送大批錦綢美絹等中原特產,西王母則回贈了天山的奇珍瑰寶,並邀請穆王游覽天山名勝。穆王親書「西王母之山」,留作紀念。臨別時,西王母勸飲再三,即席歌曰:「祝君長壽,願君再來。」唐朝詩人李商隱有詩贊此盛會,詩雲:
瑤池阿母倚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
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
天池南面映襯著雄偉的博格達峰。登博格達峰,需要乘馬從天池西岸繞到湖的南端,溯大東溝而上。大東溝谷地和緩開闊,谷底和陰坡雲杉密布,陽坡上布滿了灌木叢。海拔2800 米以上,地勢比較和緩。夏季,這里是一派生機勃勃的草原景象。一片片高山草甸上,禾本科、蓼科植物、苔草和其它牧草,用它們的細莖嫩葉編織成綠色的地毯,龍膽、紫菀、金蓮、銀蓮又以它們鮮艷的色彩,將綠氈點綴成奼紫嫣紅的美麗畫卷。平坦的河岸邊,隆起的古冰磧壠上,山地向陽的緩坡上,牛羊成群,牧歌悠揚,這里是哈薩克牧民放牧牛羊的高山牧場。
沿著谷地上行,隨處可見保存完好的古冰磧和冰川侵蝕地貌。在大東溝源頭,由於冰川的侵蝕作用,一個古粒雪盆,後壁已被蝕低,成為只有3660米高,溝通博格達峰南北坡高山牧草的交通要道——古班博格達山口,又稱三個山大坂,即山埡口。站在古班博格達山口上眺望,博格達峰及其北坡一條大冰川已一覽無余。地質學家李承三先生考察博格達峰後,曾以「銀峰怒拔,冰流塞谷,萬山羅拜,惟其獨尊」的簡短數句,形象地概括了其山勢的雄偉和冰川作用之強盛。據統計,整個博格達山脈共有300 多條冰川,而博格達峰區占居了1/4 以上。博格達峰四周都是60°左右的陡峻山坡,山坡上沉積了深厚的積雪。博格達峰大量的降雪,深厚的積雪和陡峭的山勢,很容易形成雪崩。雪崩是冰川的重要補給來源,對延續冰川生命活動起著巨大作用。
博格達峰北坡的一條冰川,面積約11 平方公里,是博格達峰區最大的一條冰川。它的粒雪區很陡,冰舌卻較平緩,裂縫縱橫交錯,密如蛛網。這條冰川夏季消融強烈,融水匯成許多冰川河道,最大的寬達三四米,深五六米的深切曲流,水聲咆哮,不絕於耳。冰面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冰川漂礫。
當漂礫周圍的冰面因消融而下降時,被漂礫遮蔽的冰體便形成冰柱,形似蘑菇,人們將這種漂礫和冰柱的復合體稱之為冰蘑菇。博格達峰北坡這條大冰川的數道冰流會合為統一的冰舌後,又分別注入北坡的四工河和南坡的古班博格達果勒河,成為南北疆兩大內陸流域分水嶺的一部分。
博格達峰區的過去和現在的大量冰川活動,使該地區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古冰川遺跡和冰緣地貌。博格達峰附近的幾乎所有河流上游,都有完美的U形谷,高達數十米,上面已生長了雲杉、高山灌木叢或發育成高山草甸的古終磧壟,高低不同、大小不一的羊背石,形態各異的冰磧湖、冰蝕湖,高達幾十米甚至上百米的古冰坎,還有殘留在谷坡上的古冰斗⋯⋯作為冰緣地貌典型代表的多邊形土、石環、石帶、冰凍泥流、熱融滑塌等,這里也比比皆是。置身博格達峰,彷彿是在游覽一座活生生的冰川地貌博物館,令人眼界大開,驚嘆不已。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比博格達峰更加雄偉,直插雲霄的托木爾峰,又有一番獨特的雪山風光。這座天山最高峰,位於中哈界峰汗騰格里峰西南20 公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在它周圍6000 米以上的高峰達十餘座,除汗騰格里峰外,還有形似花朵的雪蓮峰,潔白的大理岩上覆著白雪的阿克塔什峰(白玉峰),形似卧虎的卻勒博斯峰(虎峰),為紀念1978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次科學大會的勝利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院登山科考隊命名的科學峰等等。這些巍峨聳立的群峰,披著銀盔白甲般的冰雪,在湛藍的天穹下銀光閃爍。
托木爾峰地區最為壯觀的景色當推汗騰格里冰川。在托木爾峰地區800多條冰川中,汗騰格里冰川最長, 公里,是世界八大山谷冰川之一。該冰川冰面上覆蓋著大小不等的石塊,人可以行其上。冰川之上有無數水深莫測的冰面湖、數百米深的冰裂縫,還有淺藍色的冰融洞、冰鍾乳、水晶牆、冰塔、冰椎、冰蘑菇、冰桌和冰下河等冰川奇境。這里的天氣多變,有時晴空萬里,突然辟雷一聲震天響,抬頭望去,不遠處的雪塵滾滾飛揚,飛瀉而下,掀起數十米至數百米高的雪浪。騰起的雪霧,像蘑菇雲那樣上升、擴散,景色十分壯觀。但是這種時有發生的雪山奇景——雪崩,卻是冰川考察者和登山運動員最危險的敵人。托木爾峰這種驚險環境中的奇異風光,只有不畏艱險的勇士身臨其境,才能領略和欣賞到,可謂「無限風光在險峰」。
中國一號冰川位於烏魯木齊南山地區天山中段喀拉烏城山王峰,天格爾峰分水嶺北側,距烏魯木齊118千米。該冰川形成於第三冰川紀,距今已有400萬年歷史。冰川形狀為雙支冰山冰川,冰川上限海拔高度為4474米,冰舌末端,海拔高度3790米,冰川長度為200米,面積1.74平方千米。1957年中國科學院建成中國一號冰川觀測點,是世界上最完整的冰川追蹤研究點。由於其科研交通與環境條件,是我國目前惟一能進行商業開發的冰川。
除壯觀的冰川奇景外,托木爾峰地區還有許多遠近聞名的溫泉。位於北木扎爾特河谷東側的阿拉散溫泉,便是其中之一。夏季,這里河水潺潺,泉水叮咚,周圍那茂密的天山雲杉和白樺林帶下,黃色的敗醬草花,競相開放。這里已成為新疆著名的療養區。阿拉散的泉水呈季節變化,冬春基本乾涸,6~8 月,泉水量最大。溫泉水中含有微量的硫化物和蘇打等礦物質,對很多疾病有一定療效。每到夏季遠近百多公里的哈薩克、蒙古、柯爾克孜、維吾爾、俄羅斯等族牧民,不畏路途遙遠、艱險,騎馬結隊來此沐浴、療養。
雖然天山山系中眾多的雪峰終年為冰雪覆蓋,但是在3000 米雪線以下,還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托木爾峰和博格達峰的山麓和河谷地區,滿山遍野的雲杉和塔松,四季常青。托木爾峰南北坡的茂密森林,是新疆的主要木材產區之一。各種葯用植物達80 多種,在草原和森林草原帶有貝母、紫草、天仙子、黃精、荊芥、益母草、大黃等;雲杉林中,到處可見野薔薇、黨參等;亞高山草甸帶,一片片金蓮花迎風開放,花枝招展;雪線附近的亂石堆中,凌寒怒放的雪蓮散發著清香,遠遠望去,一株株雪蓮宛若一隻只白色的玉兔,為這一片冰天雪地的世界帶來了勃勃生機。天山地區也是優良牧草的基因庫,已發現的禾木科植物就達55 種,其中很多羊茅、草地早熟禾、垂穗披鹼草、西伯利亞三芒草、沙生針茅、野燕麥、野黑麥等,還有豆科的野生紫花苜蓿、草木樨等,都是優良的牧草,對發展畜牧業具有重要作用。
天山雪蓮,又名「雪荷花」,當地維吾爾語稱其為「塔格依力斯」。屬菊科鳳毛菊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它是新疆特有的珍奇名貴中草葯;生長於天山山脈海拔4000米左右的懸崖陡壁之上、冰漬岩縫之中;那裡氣候奇寒、終年積雪不化,一般植物根本無法生存,而雪蓮卻能在零下幾十度的嚴寒中和空氣稀薄的缺氧環境中傲霜鬥雪、頑強生長。這種獨有的生存習性和獨特的生長環境使其天然而稀有,並造就了它獨特的葯理作用和神奇的葯用價值,人們奉雪蓮為「百草之王」、「葯中極品」。
天山中還有許多珍禽異獸,海拔3000 米以下的峰巒、山地的密林深處和草原之中,是各種飛禽走獸棲息、繁衍的天然場所。
旱獺和水獺是珍貴的皮毛獸,遍布天山,這里的獺皮是新疆重要的出口創匯產品。天山的盤羊、雪豹、猞猁、天山鹿、天山羚羊等也是受保護動物。
天山的蒼鷹,素以體長兇猛著稱。一隻蒼鷹雙翅展開,足有兩米多長,像一架小飛機。它時而悠閉地扶搖直上,時而又逍遙地在空中盤旋,一旦發現野兔、黃羊或其它柔弱動物,便像一把利劍橫空劈下,來勢可謂迅雷不及掩耳。這些柔弱動物,很快便成為蒼鷹一頓可口的佳餚美味。在天山的動物中最警覺的要數野駱駝了。它膽小疑心大,稍有風吹草動,便遠遁而去。它四肢細長而有力,足掌厚約5 厘米,如同按上了橡皮墊,奔跑起來輕捷無聲,迅如疾風。它的特大胃袋,一次可裝水70 公斤,飲足後能保持數月不再飲水。因此它成為沙漠中的最好運載工具,歷來享有「沙漠之舟」之稱。天山的黃羊、大頭羊、狍子、茶騰大尾羊和雪線附近的雪雞,是天山人狩獵的主要對象,尤其是黃羊和大頭羊,分布量很大。人們捕獲後,有時就架起篝火,就地燒烤,再配上美酒,便成了一頓別有風味的野餐,令人垂涎。
天山地區地處內陸,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大多數地區氣候乾燥、少雨,適合發展畜牧業。特別是托木爾峰北部的伊犁地區,以牧業為主,養馬業尤為馳名。古代的「天馬」最初即來自此地,以後又叫伊犁馬,至今仍享有盛譽。這里還有優良的軍馬和生產用馬的重要產區。牛、羊、駱駝,在這里也分布很廣。此外,在天山的托木爾峰南坡平原地區,還種植了大米等農作物。阿克蘇大米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是清代向朝廷進貢的貢米,素有「阿克蘇大米甜又香」之說。天山地區又是瓜果之鄉。歷史上從西域傳來的葡萄、苜蓿、胡麻、甜瓜、核桃等均是通過這里傳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托木爾峰南部的溫宿縣僅果樹種類就有10 多種,主要有蘋果、核桃、葡萄、桃、杏、梨、沙棗、櫻桃、楸子、紅棗等,尤以蘋果、核桃、杏,品種最為繁多。
天山,地處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西北邊陲,自古以來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西亞聯系的重要通道,托木爾峰東部南、北木扎爾特河谷,便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支線。西漢時,細君
⑥ 寶雞市裡都有什麼山
市裡:雞峰山,吳山,天台山(都是風景區)
眉縣:太白山
隴縣:關山
太白縣:鰲山
鳳縣本來就在山裡,四周都是山。
⑦ 雲南在哪裡
雲南是一個美麗而神奇的地方,這里有奇異的山川風貌、絢麗多姿的民族風情、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這里是植物、動物、有色金屬、花卉的王國。這里有眾多值得我們驕傲的「中國之冠」。
地理、行政區劃與資源 雲南地處祖國西南邊睡,簡稱「滇」。位於北緯21.8』32」—29.15』8」,東經97.31』39」—l06.11』47」之間,北回歸線橫貫南部。全省處於北緯300以南的低緯度地帶。雲南屬內陸省分,總面積39.4萬平方千米,全省東西橫跨864.9千米,南北縱跨990千米,佔全國陸地總面積的4.1%,排列在新、藏、青、黑、川、甘和內蒙7省區之後,為全國第8位。
雲南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它是我國通向東南亞、南亞及這一地區各國進入我國最主要的陸路通道。雲南東部與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為鄰,北部與四川省相連,西北部緊倚西藏自治區,西部同緬甸接壤,南部與寮國、越南相連。雲南與鄰國的邊界線長達4060千米,佔全國內陸國境線總長的1/5;全省有8個地州、25個縣(市)分別與上述三個鄰國接壤。
雲南是中國從陸上通向東南亞和南亞的重要門戶。是中華民族和上述地區人民友好交往和開展經濟貿易的主要通道。雲南作為中國的西南門戶,地位極為重要。雲南與東南亞、南亞這種山水相連的地緣狀況,形成極大的區位優勢。這一優勢,為雲南與東南亞人民之間的經濟貿易、文化交流、旅遊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條件。雲南已成為我國聯系東南亞、南亞的橋梁和紐帶。
至1999年雲南省共設有16個地區級單位。其中3個地級市: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8個民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迪慶藏族自治州;5個地區:昭通、思茅、保山、麗江、臨滄。
雲南地處中國三大階梯地形的第一級至第二級階梯地帶。地勢西南東低、北高南低,呈階梯狀下降,地形復雜多樣,多山、多峽谷、多江河、多湖泊。高原山地佔了全省總面積的94%,是一個高原山區省份。
雲南地勢起伏很大,最高點是滇西北德欽縣境內梅里雪山的主峰卡格博峰,海拔高達6740米,最低點是滇南河口的南溪河與元江交匯處,海拔僅76.4米。最高點與最低點之間最短距離約900千米,高差競達6000多米。
雲南地貌類型復雜多樣,東部有波狀起伏的低山和渾圓丘陵,發育著各種類型岩溶地貌。例如:石林、宜良、九鄉溶洞、丘北普者黑、瀘西阿廬古洞、建水燕子洞等。西部為橫斷山脈縱谷區,高山與峽谷相間,地勢雄奇險峻,其中以三江並流最為壯觀。
在全省起伏縱橫的高原山地之中,斷陷盆地星羅棋布。全省面積在l平方千米以上的壩子有1442個,面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壩子有49個,最大的壩子是陸良壩子,面積為771.99千米。雲南是「山的王國」,有眾多的山脈,全省海拔2500米以上的主要山峰就有30座,其中5000米以上的名山有梅里雪山、白茫雪山、太子雪山、玉龍雪山、哈巴雪山、碧羅雪山等。
由於雲南地形以雲貴高原和橫斷山縱谷為基礎,形成了西部以山高谷深、風景奇險為特徵,東部以高原湖光山色、喀斯特景觀廣泛分布為特色,構成了對照鮮明、獨具一格、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優勢。
在雲南的土地上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河流600多條。江河縱橫,水系十分復雜。主要的河流有金沙江、瀾滄江、怒江、南盤江等。雲南還有眾多的高原淡水湖泊,是我國湖泊最多的省份之一,大小湖泊共計40多個。面積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就有37個,湖泊總面積為1066平方千米,集水面積9000平方千米,總蓄水量約300億立方米。主要湖泊有:滇池、撫仙湖、陽宗海、洱海、瀘沽湖、納帕海、碧塔海、程海、異龍湖等。
由於雲南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在低緯度高海拔,又處於青藏高原東南側的地理條件和錯綜復雜的地貌綜合影響下形成了雲南獨特的氣候——高原季風氣候。氣候類型復雜多樣,有的地區長冬無夏,春秋較短;有的地區終年如夏,一雨成秋;不少地區則四季如春,一雨成冬;省會昆明就因「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而被贊譽為「春城」,享譽海內外。
雲南受低緯、季風、高原影響形成的氣候有四個特徵:一是年溫差小、日溫差大;二是降水充沛、干濕分明、分布不均;三是氣候垂直變化十分明顯;四是無霜期長。
總的說來,雲南類型豐富、復雜多樣的氣候給社會經濟發展及旅遊業的發展帶來了較好的影響。一是雲南大部分地區四季如春、冬暖夏涼,冬日可避寒、夏日可避暑;二是熱帶、溫帶、寒帶的氣候類型都有,使人們可以領略各種類型的自然風光;三是特殊的氣候條件,使雲南境內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優越的氣候條件給雲南旅遊業提供了氣候資源優勢,使雲南成為四季皆宜的旅遊勝地。
雲南是我國植物種類最多的省份,熱帶、亞熱帶、溫帶、寒帶植物均有分布。在全國約3萬種高等植物中,雲南就擁有1.8萬多種,佔60%還多,為全國之冠。
全省森林面積1.43億畝,覆蓋率為24.2%,高於全國覆蓋率約1倍,活立木總儲量為13.7億立方米,列全國第3位,國家級保護樹種就有59種。此外竹類資源在雲南省也十分豐富,面積達10多萬公頃,有200多個竹種。經濟林木、林副產品、山林特產資源也十分豐目。
雲南又有「葯物寶庫」、「香料之鄉」的美稱。全省有中草葯約2000多種。三七、天麻、雲木香、雲黃連、雲茯苓、蟲草等在傳統中葯材中享有很高聲譽。雲南還有1250多種民族葯,居全國首位。雲南香料植物種類也很多,計69科約400種,在全國名列前茅。雲南還有「天然花園」的盛譽。全省有2100多種觀賞植物。其中花卉在1500種以上,堪稱「花卉王國」。茶花、杜鵑、報春、百合、玉蘭、蘭花、龍膽、綠絨惹是雲南的八大名花。其中茶花品種就有100多個,杜鵑品種更多達300個。雲南花木資源之豐富,舉世矚目。現在雲南花卉生產已初步形成產業規模,花卉已成為重要的出口創匯商品。1994年。雲南鮮切花產量已名列全國第一。
雲南經濟作物也很豐富,主要有煙葉、茶葉、甘蔗、橡膠、咖啡、漆樹、金雞納、樟屬植物、紫膠寄樹、黑節草等。其中橡膠園有120餘萬畝,是我國第二大天然橡膠生產基地;樟腦年產量佔全國的第二位;紫膠產量,居全國首位。雲南油料植物除油菜、花生、核桃、向日葵、油桐、油茶、油棕、油瓜、油蘆子、香果、賀得木等除外,還有87種有用的野生油料植物。全國有香料植物500多種,雲南就有365種,佔73%,主要有桂花、玫瑰、素馨、萊莉、龍腦香、香英蘭等;調味品有花椒、八角、草果、胡椒等,還有依蘭香、枝葉油、香葉油、松節油、樹苔和橡苔等有很高經濟價值的香料。
此外,雲南食用菌植物十分豐富,如竹蘇、雞縱、木耳、松茸、乾巴菌、香菇、牛肝菌等。
雲南野生動物資源十分豐富。寒、溫、熱三帶動物共處一域,種類繁多,分布廣,列全國之冠。素有「動物王國」之稱。在雲南僅脊椎動物物種數就有1737種,佔全國種數的58。9%。國內見於名錄的昆蟲有2.5萬種,雲南就有1.3萬種。許多動物為雲南所特有,如魚類中就有5科40屬249種為雲南所獨有,還有不少古老的孑遺物種,如小熊貓、羚羊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多,如亞洲象、滇金絲猴、野牛、孟加拉虎、長臂猿、白尾梢虹雉等46種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獅猴、小熊貓、林麝等154種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此外還有大斑靈貓、眼鏡蛇等33種為省級保護動物。
雲南是我國礦產資源極其豐富的寶地。到1994年底全國已發現的礦產共168種,在雲南已發現142種,其中已探明儲量的有92種。雲南礦產資源儲量大;伴生礦多、經濟價值高;分布廣。有色金屬是雲南最大的優勢礦產,鉛、鋅、錫居全國第一位,銅、鎳居第3位,因此雲南被譽為「有色金屬王國」。黑色金屬中富鐵礦和富錳礦居全國之首。貴金屬中銦、鉈、鎘居全國第一位,銀、鍺、鉑等居全國第二位,在非金屬礦中,儲量最豐富的是磷礦,居全國第一位。鹽類遠景儲量也十分可觀。
除豐富的礦產資源外,雲南還具有豐富的水能資源、地熱資源、煤炭資源、太陽能資源。雲南江河縱橫、雨量充沛,正常年水資源總量為2222億立方米,佔全國水資源總量的8.4%,居全國第3位;全省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l0364萬千瓦,佔全國總蘊藏量的15.3%,居全國第三位;可開發的裝機容量為9000多萬千瓦,年發電量為3944.5億度,佔全國可開發裝機容量的20.5%,居全國第二位。在雲南幾乎縣縣有溫泉,各類溫泉有700多處,地熱資源十分豐富,且流量大,每年流出熱水約3.6億立方米,居全國第2位。有著名的「熱水城」——洱源、「溫泉城」——昆明、「地熱之鄉」——騰沖。雲南煤礦資源也很豐富,品種齊全,儲量居全國第9位,其中褐煤居全國首位。
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使雲南成為我國自然保護區數量和類型最多的省份。到1999年底,雲南省自然保護區已達l12個。保護面積為220多萬公頃,佔全省國土面積的5.5%,居全國首位。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西雙版納、高黎貢山、哀牢山、白馬雪山、蒼山洱海、南滾河、大圍山、分水嶺等8個;省級自然保護區51個,地(州、市)、縣級55個。此外,雲南還建有一批國家級森林公園和省級森林公園。截至1999年底,全省共有國家級森林公園22個,省級森林公園5個,如金殿國家森林公園、魯布革國家森林公園、畹町國家森林公園、巍寶山國家森林公園,象鼻溫泉省級森林公園、雞冠山省級森林公園、羅漢山省級森林公園、南安省級森林公園、銅鑼壩省級森林公園等。
悠久的歷史 雲南是人類的重要發樣地之一。1965年發現的元謀猿人化石(距今170萬年),是迄今為止我國最早的人類化石,中國歷史的第一頁就是從這里翻開的。到新石器時代,居住在滇池、洱海附近的人們,已能使用石斧類的簡單生產工具從事原始的農業生產,有些地方的人還會建造簡易木結構房,並逐漸形成較大的村落。
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漢武帝派將軍郭昌率巴蜀之兵臨滇,設益州郡。益州郡轄24縣,其中有雲南縣(地在今祥雲),這是「雲南」一詞的最早出現。關於「雲南」的來歷,史載,當時有人報告「彩雲現於南中」,於是漢武帝派使臣尋找,「雲南之名始此」。所以說雲南是「彩雲的故鄉」。與此同時,漢武帝還封滇王並賜滇王印。
抗日戰爭期間,雲南成為大後方,內地沿海大批工廠遷入,形成海口、馬街、茨壩、安寧四個工業區,生產出中國第一台望遠鏡、第一根電線等,許多「中國第一」在這里誕生。昆明也成了戰時中國重要工業區和文教中心。由北大、清華、南開三大學聯合組成的西南聯合大學,有「內樹學術之規模,外來民主堡壘」之稱號,馳譽世界。雲南人民積極配合和支持全國人民的抗日斗爭,數十萬滇軍健兒出省抗戰,在著名的台兒庄和中條山兩大戰役中打出了威名。1942年5月日寇侵入滇西,雲南又成為前線。經過兩年的滇西保衛戰,收復了失地,雲南又成為全國最早將日寇逐出國土的省份。
抗戰勝利後,昆明學生在全國率先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內戰,發生了震驚中外的「一二·一」運動,在中國青年運動史上樹起了第三個里程碑。1949年12月9日,盧漢舉行起義,雲南和平解放。1950年3月,雲南省人民政府成立。從此雲南歷史翻開新的篇章。
雲南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留下了極其豐富的文物古跡。據統計,全省經各級政府審定公布的重要文物保護單位共有1344項,其中國家級24項,省級233項。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五座(昆明、大理、麗江、建水、巍山),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六座(威信、騰沖、會澤、保山、石屏、廣南),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四座(會澤縣娜姑鎮、大姚縣石羊鎮、祿豐縣黑井鎮、石屏縣寶秀鎮)。
眾多的民族,雲南是中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根據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分布的數據,全國56個民族中,雲南就有52個,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個,除漢族外,少數民族有25個。
現在,雲南省有國家級口岸10個,省級口岸10個,86個邊境通道或邊民互市點。這些國家級和省級口岸成為國家的窗口,聯系東南亞和南亞的橋梁、紐帶。至1997年8月,國務院批准雲南省最後18個縣對外國人開放。至此,雲南省全部縣市都對外國人開放。
10個旅遊度假區是:昆明滇池國家旅遊度假區,西雙版納旅遊度假區、麗江玉龍雪山旅遊區、大理旅遊度假區、陽宗海旅遊度假區、撫仙湖旅遊度假區、騰沖旅遊度假區、迪慶藏族自治州省級旅遊區、瀘沽湖省級旅遊區、丘北普者黑旅遊區。
蓬勃發展的旅遊業 雲南旅遊業在經歷了1978。1988年的起步階段後,90年代初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將雲南建設成為旅遊大省。1995年省委、省政府又明確提出要把雲南旅遊業作為支柱產業加以培植。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決策指導下,近幾年雲南的旅遊業迅猛發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績。旅遊接待人數及創匯逐年遞增,1999年,雲南接待海外旅遊者達104萬人次,接待國內遊客3637萬人次,旅遊創匯3.33億美元,旅遊總收入達204億元,產業綜合發展指標名列全國第七位。與此同時,雲南省赴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出境旅遊人數增長十分明顯。
1993年雲南出境旅遊人數僅居全國第八位,而從1994年起連年居全國第二位,僅次於廣東省。
雲南發展旅遊業有良好的條件。首先是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在這片美麗神奇的土地上,旅遊資源遍布全省各地,現已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0個(石林風景名勝區、大理風景名勝區、西雙版納風景名勝區、昆明滇池風景名勝區、麗江玉龍雪山風景名勝區、三江並流風景名勝區、騰沖火山地熱風景名勝區、瑞麗江大盈江風景名勝區、建水風景名勝區、九鄉風景名勝區);省級風景名勝區48個(例如:轎子山風景名勝區、黃連河風景名勝區、珠江源風景名勝區、獅子山風景名勝區、撫仙湖一星雲湖風景名勝區、河口南溪河風景名勝區、丘北普者黑風景名勝區、蘭坪羅古管風景名勝區等)。風景名勝區數佔全國已列級風景區總數的12%,為全國之冠。此外雲南悠久的歷史產生了一批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加之雲南優越的區位、氣候條件、濃郁的民族風情、眾多的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使得雲南成為人文景觀、自然景觀兼具的旅遊勝地。
至1999年末,雲南省公路通車里程為10.24萬公里,居全國第一位。其中高速公路405公里,列全國第十位。
雲南是中國惟一的准軌、米軌和寸軌三種鐵路並存的省份。現有貴昆、成昆、南昆、昆河等4條鐵路干線,可以從昆明直達貴陽、成都、南寧、河口、北京、上海、西安、重慶、廣州、北海、越南河內等城市。此外還有昆明至玉溪、廣通、大理等線路已通車;內(江)昆(明)線正在建設之中,近年還推出了昆明至石林的高級豪華專列。
雲南有豐富的旅遊產品,旅遊商品生產已具一定規模。主要旅遊名特產品有:大理石製品、雲子、建水紫陶、斑銅、扎染、雲煙、普洱茶、宣威火腿。主要風味小吃有:過橋米線、汽鍋雞、宜良烤鴨、松茸、雞縱、呈貢寶珠梨等。主要葯材葯品有:三七、蟲草、天麻、當歸、雲南白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