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關於地理知識的一篇作文

關於地理知識的一篇作文

發布時間: 2021-02-19 08:31:08

A. 有關地理的作文

找了資料,然後刪減了一部分

節約型社會,是指在社會再生產的生產、流通、消費環節中,通過健全機制、調整結構、技術進步、加強管理、宣傳教育等手段,動員和激勵全社會節約和高效利用各種資源,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消耗支撐全社會較高福利水平的可持續的社會發展模式。在這里,「節約」有兩層涵義:一是杜絕浪費,即要求我們在經濟運行中減少對資源消耗的浪費;二是在生產消費過程中,用盡可能少的資源、能源,創造相同的、甚至更多的財富。要看到,資源節約型社會以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為前提。離開這個前提,雖然資源節約了,但卻是「不發展的社會」,這與科學發展觀背道而馳。
建設節約型社會不只是由我國人均資源較少的基本國情決定的,更重要的是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中國的工業化進程突飛猛進,過去我國走的是依靠高消耗資源,粗放式經營的經濟發展之路,用於支撐經濟發展的資源消耗十分嚴重。資源短缺制約經濟發展的矛盾越來越明顯,可持續發展受到嚴峻挑戰。要打破經濟發展的資源瓶頸,建設節約型社會勢在必行。另外,建設節約型社會是保護環境的有力措施。經濟運行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造成水環境、大氣環境和生態環境退化、惡化嚴重。為了保護環境,減少對生態的破壞,轉變經濟增長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模式,建設節約型社會是重要的一步。最後,建設節約型社會是贏得國際競爭優勢的重要戰略。我國正在積極實行資源的「走出去」戰略,但是對於重要資源特別是糧食耕地、淡水、石油、煤炭等戰略性資源必須立足於自力更生。如果依賴進口,就會受制於人,在國際競爭中將處於劣勢。因此,建設節約型社會實質上是關繫到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的一個重大戰略決策和長遠戰略方針。
建設節約型社會是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保證,只有通過建設節約型社會,才有國家的長足發展。
建設節約型社會,還要加大對科學技術的投入,以科技進步帶動節約型社會的建設。推動資源節約技術的開發、示範和推廣應用,集中力量支持一批重點行業、重點企業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技術改造項目。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高資源節約的整體技術水平。與此同時,國家還應該不遺餘力地加大對新能源開發的投入,加快新能源開發的速度。
完善法律法規,創新資源的利用和管理機制。要完善產權法律制度,規范和理順產權關系,保護各種資源產權權益,這樣才有人對資源負起責任,才能盡量發揮資源的效益。要完善《節能法》、《水法》、《土地管理法》等法規,加大實施力度,對造成資源嚴重浪費者依法懲處。建立資源利用的協調機制,根據資源的承載能力來配置資源。建立能源、資源審計制度,與現行的環境評價制度共同構成社會性管理的新框架。還要建立健全民眾的監督機制,讓制度成為資源節約的有力保證。
未來15年,我國仍將處在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階段,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將進一步增大資源消耗的強度。我們面臨人口不斷增加、資源約束突出、環境壓力加大的嚴峻挑戰。

B. 誰幫我寫篇300字左右的有關地理知識的作文,高分求

家庭用水狀況調查感想
從調查中我發現,我們在家裡並沒有很強的節約用水的意識,如果連家庭用都沒辦法做到節約,那更不應說在公共場所了.之所以有嚴重浪費水的情況出現,是因為我家人大多數都沒有節約用水的意識,認為節水很麻煩,使生活不方便;還有少部分是因為水費是低廉的。認為浪費水的行為是生活上的「慷慨大方」,表現在洗瀨時沒有用固定的器皿;上廁所時都是用抽水馬桶沖廁所;無論衣服的多少,全都用全自動洗衣機;洗澡時噴頭自始自終都開著,盡情地享受水淋浴!

有專家預言,水資源短缺將成為人類21世紀面臨的最為嚴重的資源問題之一,水危機已經是全球性的事實,繼石油危機之後的下一個危機便是水。把水看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時代已經過去,把水當成寶貴資源的時代已經到來。那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該如何做到節約用水呢?
1、學校要加強節約用水的教育。
據分析,家庭只要注意改掉不良的習慣,就能節水70%左右。與浪費水有關的習慣很多,比如:用抽水馬桶沖掉煙頭和碎細廢物;為了接一杯涼水,而白白放掉許多水;用水時的間斷(開門接客人,接電話,改變電視機頻道時),未關水龍頭;停水期間,忘記關水龍頭;洗手、洗臉、刷牙時,讓水一直流著;睡覺之前、出門之前,不檢查水龍頭;設備漏水,不及時修好。所以我們學校要通過宣傳、教育,使學生都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從而提高家庭成員的節水意識。這樣對家庭節水也起到一個重要的作用。
2、先了解節約用水的知識,後行動.
我們還可以通過報紙,電視台的宣傳節約用水的重要性,在做好宣傳同時,還要不斷努力提高人們的道德素質。不明白「節水」二字真正含義的人,總是錯誤地認為,節水是限制人用水,甚至是不讓用水。其實,節水是讓人合理地用水,高效率地用水,不要浪費。專家們指出,就目前到處存在浪費的情況來說,運用今天的技術和方法,農業可以減少10%-50%的需水,工業可以減少40%-90%的需水,城市減少30%需水,都絲毫不會影響經濟和生活質量的水平。在水量不變的情況下,要保證工農業生產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和良好的水環境,必須建立節水型社會。其中包括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在工農業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的方方面面,大力提高水的利用率,要使水危機的意識深入人心,養成人人愛護水,時時、處處節水的局面。
因此,要節約用水,需提高人們的意識,反對浪費水、污染水,從我做起,從你做起,我想只要做到了節約用水,人們的生活才能健康、幸福。

C. 寫一篇關於地理的作文怎麼寫開頭與結尾

我愛地理,不僅僅是抄因為它一門重要的學科,而且學習地理的人將受益匪淺,而且終生受用.地理不僅可以使我們開拓視野,增長見識,豐富學問,還可以盡情地領略世界各地的繽紛多彩的民族風情,感受壯麗的河山,品嘗風味獨特的地方小吃.
但學習地理不要一味地注重理論的東西,要將理論和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一方面充分說明了學習地理的重要行,另一方面也有力地證明了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重要性.如果這學習認真地地理知識的同時,能夠多走,多看,多去旅行,不僅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而能夠增強我們的體質,提高我們的毅力,培養崇高的品格.
總之,地理是一門美妙而又美好的學科.它可以讓我們插上知識的翅膀,在世界盡情的遨遊,在感受祖國壯麗河山的同時,增強我們的民族自豪感,讓我們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從而激發我們的鬥志,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
所以,我愛地理,學習地理我從中享受了許多樂趣和快樂.

D. 急求一篇地理作文

觀看了《抗震救災英雄少年表彰會》,那些英雄少年的事跡真的很讓我感動。同時,我也感動於他們為我們80,90後出了一口氣,讓世人知道,我們不是垮掉的一代!我們也能夠承擔起國家的重任!
我想,我們現在需要的不僅僅是成績,更是一個好的人品。有人說,廣島的亞運會賽後沒有留下一張紙,這件事讓全世界知道大和民族的可怕。可怕在他們的團結,他們的素質,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科技實力。而我們這次的汶川大地震讓世人震驚,震驚的也應該不僅僅是地震的強烈,波及范圍很廣。更應該是我們國人展現出來的品質,那種團結的力量。
我想,現在我們正值英姿勃發,風華正茂的年華,應要學習的是為人的氣質,真正中學生應該擁有的氣質。我們都是「90後,我想,我們都不想被人們說成是垮掉的一代,所以,我們應該從現在起規范自己的坐立行走,提升自己的思想,使自己擁有一種氣質。同時,也不能丟下自己的學習,因為我們現在的學習是為祖國以後的發展打基礎,現在是科技化、全球化的時代。不是憑借武力就能夠平天下的,所以,我們要做一個品學兼優的人才,才能算是真正為祖國出力!
將來,我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人。現在,我們正在大人的呵護下長大,我們如果現在不思考,那將來又能怎麼樣呢?少年英雄的事跡告訴我們:我們有能力擔當得起重任。所以,我們應當看見自己的潛力,並在平時就去鍛煉,激發自己的潛能。我相信,我們以後每一個人都是「英雄」!

我的大爺是位聞名遐邇的「將軍醫生」,他率領的團隊在抗震救災一線上拼搏,醫治一個個被傷痛折磨的患者,他就是北京軍區總醫院院長——程齊波。
5月12日14:28分,汶川發生8級地震,災情嚴重。大爺於5月14日率領著90人組成的「華益慰醫療救援隊」趕赴四川都江堰救災。救災過程中,通向災區的道路被巨石和泥土所掩埋,通信信號也中斷了,大爺來不及多考慮,因為時間就是生命,他命令兵分三路,一路留在都江堰,一路去汶川的白花鄉,自己則率領著另一路前往向峨鄉。由於大爺處置意外情況靈活、果斷,使其中2支醫療隊成為最先抵達並展開救援的醫療隊,他們及時搶救了很多受傷群眾。
大爺剛到都江堰時,停水停電,沒住的,少吃的,他就和大家一連幾天露宿街頭,一在只吃兩頓飯。大爺由於連日操勞,體力透支,也受當地潮濕氣候的影響,他的雙腿、雙腳都腫了,他行進時必須用路邊的樹枝當拐杖,咬牙堅持著,一走就是30公里的山路。途中,他們遭遇多次餘震,3次山體滑坡,10多次石頭從懸崖滾落,所幸沒有人員受傷。隨後,他們又來到了映秀鎮去搶救,依然是以多年的管理經驗來科學用兵,科學調度,每天運送、搶救傷員1000多人
我的大爺是院長,他平時工作非常忙,常常工作到夜裡一點多,之後就住在辦公室里,第二天很早就得起床忙工作。平時他在工作崗位上堅持不懈,盡職盡責,在這次抗震救災過程中,他還體現出了博愛的精神。當我從熒屏中看到他的面孔,都感覺比上次見面變的滄桑許多,當我從新聞或報道中聽到有關大爺的消息時,擔心的不僅僅是受災群眾,而是我的大爺。我為災區人民祈福,也希望大爺從救災一線平安歸來。

E. 一篇關於地理作文

我估計恐怕不行 因為正常輸入只能輸1000字 除非不空格 但我可以與你談談如何學地理 雖遠沒有1000字 至少是我的心意 在此基礎上再補充吧! 剛開始學習時是有些困難 關鍵是多看 那麼就不得不說到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這不得不感謝我的地理老師 當我在課堂中說出那一大串地名或是地理信息時 望著同學那異樣的目光 自豪感不由得油然而生 想到自己就好像身臨其境 心中不由得熱血沸騰 再者你需要有地圖 這樣才能愛圖 我就有一種嗜圖如命的心理 從哪裡知道一個地名或者某一個沙漠盆地 我就會把它記在課本上然後就去翻圖找它 找到它後其實就是一個升華過程 不知不覺中便有了世界地圖的大體框架 但不能得到滿足 還需往細處著眼 要作題 自己做題 原來有些懶 後面的大題 看了一遍題 掃了一眼答案便抄上了 現在發現 這種方法不好 現在我先瀏覽完題後 便自己思考每一問 雖然有不確定的沒有寫上 但卻默默記在心中 接著對答案 將一問的答案看完後 把自己沒寫的紅筆標出 僅僅憑著記憶把它寫出 這可能有人不信 但我真的是這樣做的 不得不說 看的題多了 便有了一套套路 例如分析區位優勢 便想到內部因素{自然(氣候 地形 土壤 ) 國家 市場 勞動力 礦產資源 有何工業基地(分析工業基地特點 這條我通常不寫 實在沒有辦法才會去這方面去靠)等} 外部因素{外國產業結構調整 僑鄉(便於吸引外資 先進技術)等} 相信你通過努力一定會總結得更好 再次要問題 題有不會先試著用答案說服自己 這也便於向老師提出疑問 便於深化對題理解和熟悉程度 走到哪 就學到哪 地理是門綜合性較強的科目(有些偏理) 所以課外知識積累就很重要 提高對時政的熱情 從中獲得有益信息 做大題時不致於措手不及 所以我的方法是:1興趣 2地圖 多看多了解 3做題 自己總結其中的路子 4問題 5隨處學習

F. 寫一篇關於地理的作文

這個你看行不行,可以稍加修改地中海,溫和濕潤的冬季,在這12月,悄無聲息的下了一場雨.檸檬樹,在雨後的空氣里氣定神閑的吐納呼吸,海岸線,給斑斕卻不張揚的地中海風格建築增添了幾分神秘.來不及去拜訪薩丁島上沉默如岩石的會看手相的老人,來不及去傾聽水城威尼斯的靜謐與喧囂的交響,沒有任何理由,就乘一葉扁舟,順著水流,從高鹽度到更高的鹽度.就從這里開始.蘇伊士運河,悠久的繁華,不是那海風吹拂下發出清脆樂聲的貝殼小風鈴,而是遠處傳來的陣陣渾厚的鍾聲,與河水默契的一唱一和,歌頌著忙碌,閑談著心事,嘮叨著一個多世紀前數十萬勞工的雞毛蒜皮,交流著東西兩塊大陸各自的歌舞昇平.回頭遠望尼羅河,一路奔流著匯入地中海,滄桑的河流,一聲嘆息,擦肩而過,邁向相反的方向.就讓小船義無返顧的駛向紅海吧,舀一勺這最鹹的海水,一路向南,追不上太陽直射點的匆忙足跡,路過聖城麥加的穆斯林安詳虔誠的表情.穿過曼德海峽,拐進亞丁灣,逆著印度洋上的季風環流,沿著海岸線,航行一道弧,到阿曼,完成第一站.阿拉伯半島是一隻巨大的靴子,小船從鞋尖一躍而下,一路的舟車勞頓做成一隻漂流瓶,漂向未知的充滿期待的遠方.就沉醉在這印度洋冬日的逆時針暖流里吧,是魯賓孫的小木筏,是五光十色旋轉木馬,享受著低緯的傾城日光,讓悠閑把航線劃成一個圈.當然,這不是句號.向東,沿著印度半島的輪廓,輕聲呢喃著陌生的名字,像一個個古老失傳的咒語:卡提阿瓦半島,訥爾默達河...西高止山脈阻斷了好奇的視線,那些幾乎穿過了整個半島的河流,終究要從德干高原順勢奔騰,更早的擁入孟加拉灣.不妨,穿過保克海峽,揮別斯里蘭卡,繞過半島東側的河流入海口,去看望久不得見的老友.一一拜訪,沿海北上,直到恆河口.最後轉身,混跡在萬噸巨輪的龐大身影中走進馬六甲,蘇門答蠟,爪哇等島,是一條光彩奪目的翡翠項鏈,馬來半島,加里曼丹,蘇拉威西是這漫長游記最末的匆忙痕跡.就到這里.收起地圖,這是"處心積慮"用航線編織的小情緒:L-O-V-E我愛上地理.

G. 關於地理的500字作文的題目

舌尖上的地理課
初二 記敘文 1203字
看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讓我想起中學時代的一位地理老師和她那一堂堂生動誘人的地理課。用「生動」二字,贊美老師課講得好,是很常見的,但用「誘人」來形容老師的課,是否有些不倫不類呢?NO,看了下面的內容,您就明白這詞兒,是多麼的貼切了。

中學的地理老師姓董,是師范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小小的個頭,大大的嗓門,將原本很是枯燥的地理課,講得聲情並茂、出神入化。最有特色的是她的「美食記憶法」,調動起同學們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讓大家輕而易舉地記住和了解了全國各地豐富的人文物產常識。

這一堂課,講到山東地區——「煙台的蘋果、萊陽的梨;威海的對蝦、肥城的桃」;「德州的扒雞、章丘的蔥;臨沂的煎餅、黃河口的蟹」,諸多的瓜果梨桃、蝦蟹餅雞,真的讓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念念不忘。

下一堂課,跟著她的教鞭,沿著京廣線,一同前行,來到廣東地區。「汕頭的荔枝、惠州的橘;東莞的香蕉、梅州的柚;廣州的早茶、珠海的藕;湛江的海蟹、潮州的菜,」豐富的特產、美食美味,讓我們在「饞蟲」歡騰中,記憶清晰。

最經典的是,那年月,從北京到上海,還沒有高鐵。在教同學們畫「京滬線」的時候,列車運行沿線共有十七個站點,很多同學畫著畫著,不是丟了滄州、就是少了棗庄,彎彎曲曲地總是畫不全,很是糾結。這時候董老師就會再次使出她的「殺手鐧」,教你一次搞定!她在黑板上,邊示範便講述:你們看,從北京出發,一經廊坊買小棗、二經天津品麻花、三經滄州吃驢肉、……八經棗庄喝羊湯,十五途經無錫一定要吃醬排骨……講著講著,就到了第十七個站點,那就是終點上海啦。一條完整、誘人、令人嚮往的京滬線,深深地記在同學們的腦海里,想忘都難矣。

當然,董老師的「美食記憶法」中,不僅有美食,還穿插了不少與美食有關的歷史典故和古代名人詩句。印象最深的是,在講到四川時,她繪聲繪色地講述了著名文人學者,同時也是著名美食家蘇東坡「蜀人貴芹芽膾,雜鳩肉為之」的歷史故事。講到鎮江時,「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蘇東坡這首逍遙自在的七言絕句,讓我們記住了江南地區的風土人文。還有古代畫家鄭板橋的「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纖手炙魚頭」,「揚州鮮筍趁鰣魚,爛煮春風三月初。」彷彿將揚州風土美景,映入大家的眼簾。一堂堂內容豐富多彩的地理課,寓地理知識、歷史典故、名人名句於其中,真可謂寓教於樂,讓所有學生大開眼界。

如此一來,原本是副科的每周三堂地理課,成了全班同學翹首以盼的最愛。無論是課間休息,還是宿舍夜談,地理課上的林林總總,都是大家津津樂道的談資。當然,董老師的粉絲也遍布校園的各個角落……

許多年過去了,如今,每逢校慶和同學聚會,「舌尖上的地理課」總是一道永不乏味的話題,而精神矍鑠的董老師依然是同學們心中的偶像,崇拜至今,永不褪色。

H. 求一篇關於地理的作文

地理拼圖

當你跨進學校大門的時候,矗立在學校舞台後面的巨大彩色屏風就會映入你的眼簾。
這塊寬3.8米,長9.3米,面積約為35平方米的巨大屏風是由1460多塊色彩絢麗的長方形瓷磚拼合而成的地圖。
彩色拼圖的兩邊鑲嵌著「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八個紅色大字,特別醒目。
這幅巨大的地理拼圖分為兩個版面。左面是世界區域圖。離拼圖19米外都能清晰地看見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情況。拼圖右面是我們偉大祖國的版圖。那不同的色塊表示不同的區域,它濃縮了大自然瑰麗的色彩,展示了我們偉大祖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像一隻引口亢高歌的雄雞,傲然挺立在世界的東方。那雄雞的「心臟」有顆鮮艷的五星,她就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北京。北京是我們偉大祖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她不僅為中國人民所睹目,也為世界人民所嚮往。那橫七豎貫東西的兩條巨龍——長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還有那被稱作天府之國的四川,被譽為東方明珠的香港,還有聞名遐爾的世界屋脊``````
在世界廣袤的土地上,到處是欣欣向榮的景象。
世界在我們眼前,祖國在我們心中。同學們,讓我們練好過硬的本領,張開金色的翅膀,從校園里飛向廣袤的大地,飽覽祖國的萬里山河,創造明天的輝煌勝利吧!

I. 寫一篇描寫地理現象的作文

我愛地理,不僅僅是因為它一門重要的學科,而且學習地理的人將受益匪淺,而且終生受用.地理不僅可以使我們開拓視野,增長見識,豐富學問,還可以盡情地領略世界各地的繽紛多彩的民族風情,感受壯麗的河山,品嘗風味獨特的地方小吃.
但學習地理不要一味地注重理論的東西,要將理論和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一方面充分說明了學習地理的重要行,另一方面也有力地證明了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重要性.如果這學習認真地地理知識的同時,能夠多走,多看,多去旅行,不僅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而能夠增強我們的體質,提高我們的毅力,培養崇高的品格.
總之,地理是一門美妙而又美好的學科.它可以讓我們插上知識的翅膀,在世界盡情的遨遊,在感受祖國壯麗河山的同時,增強我們的民族自豪感,讓我們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從而激發我們的鬥志,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
所以,我愛地理,學習地理我從中享受了許多樂趣和快樂.

J. 一篇關於地理游記的作文

溫和濕潤的冬季,在這12月,悄無聲息的下了一場雨.檸檬樹,在雨後的空氣里氣定神閑的吐納呼吸,海岸線,給斑斕卻不張揚的地中海風格建築增添了幾分神秘.來不及去拜訪薩丁島上沉默如岩石的會看手相的老人,來不及去傾聽水城威尼斯的靜謐與喧囂的交響,沒有任何理由,就乘一葉扁舟,順著水流,從高鹽度到更高的鹽度.就從這里開始.蘇伊士運河,悠久的繁華,不是那海風吹拂下發出清脆樂聲的貝殼小風鈴,而是遠處傳來的陣陣渾厚的鍾聲,與河水默契的一唱一和,歌頌著忙碌,閑談著心事,嘮叨著一個多世紀前數十萬勞工的雞毛蒜皮,交流著東西兩塊大陸各自的歌舞昇平.回頭遠望尼羅河,一路奔流著匯入地中海,滄桑的河流,一聲嘆息,擦肩而過,邁向相反的方向.就讓小船義無返顧的駛向紅海吧,舀一勺這最鹹的海水,一路向南,追不上太陽直射點的匆忙足跡,路過聖城麥加的穆斯林安詳虔誠的表情.穿過曼德海峽,拐進亞丁灣,逆著印度洋上的季風環流,沿著海岸線,航行一道弧,到阿曼,完成第一站.阿拉伯半島是一隻巨大的靴子,小船從鞋尖一躍而下,一路的舟車勞頓做成一隻漂流瓶,漂向未知的充滿期待的遠方.就沉醉在這印度洋冬日的逆時針暖流里吧,是魯賓孫的小木筏,是五光十色旋轉木馬,享受著低緯的傾城日光,讓悠閑把航線劃成一個圈.當然,這不是句號.向東,沿著印度半島的輪廓,輕聲呢喃著陌生的名字,像一個個古老失傳的咒語:卡提阿瓦半島,訥爾默達河...西高止山脈阻斷了好奇的視線,那些幾乎穿過了整個半島的河流,終究要從德干高原順勢奔騰,更早的擁入孟加拉灣.不妨,穿過保克海峽,揮別斯里蘭卡,繞過半島東側的河流入海口,去看望久不得見的老友.一一拜訪,沿海北上,直到恆河口.最後轉身,混跡在萬噸巨輪的龐大身影中走進馬六甲,蘇門答蠟,爪哇等島,是一條光彩奪目的翡翠項鏈,馬來半島,加里曼丹,蘇拉威西是這漫長游記最末的匆忙痕跡.就到這里.收起地圖,這是"處心積慮"用航線編織的小情緒:L-O-V-E我愛上地理.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