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畫非洲地理知識樹大全

畫非洲地理知識樹大全

發布時間: 2021-02-19 07:40:04

地理知識點:非洲的資源主要有哪些

非洲復的資源主要有哪些:


非洲的自然制資源包括:農業資源、能源資源、礦產資源等。

  1. 農業資源:目前非洲國家尚有大量可耕地沒有得到有效的開發利用,如果加以開發將會產生巨大效益。

  2. 能源資源:非洲多個國家擁有煤、石油、天然氣和鈾礦資源,是世界能源市場的供應者。

  3. 礦產資源:非洲蘊含著大量的礦產,如鉑、錳、釕、黃金等稀有金屬,銅、鋅、鐵、鑽石、磷酸鹽等礦產資源。而且尚處於開發中。

  4. 旅遊資源:非洲國家豐富的人文、地理資源將成為未來的重要旅遊地區。

⑵ 簡單介紹一下非洲的地理知識

非洲位於亞洲的西南面。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與歐內洲相望,東北角習慣上以蘇伊士容運河為非洲和亞洲的分界。大陸東至哈豐角(東經51度24分,北緯10度27分),南至厄加勒斯角(東經20度02分,南緯34度51分),西至維德角(西經17度33分、北緯34度45分),北部至吉蘭角(東經9度50分、北緯37度21分)。面積約3020萬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島嶼)南北約長8,000公里,東西約長7,403公里。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2%。 非洲又分為兩大部分: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地貌上來說:北非以沙漠為主,西部有阿特拉斯山脈;撒以南非洲以高原為主。
就氣候來說:北非為炎熱乾燥的沙漠氣候,南部非洲則主要是濕熱的雨林氣候和草原氣候。
人種來說:北非主要是白種人,多為阿拉伯人;南非洲以黑人為主。
環境問題方面:北非環境問題嚴重,南非洲環境問題更嚴重。
整個非洲旅遊資源豐富,各種自然、人文景觀、奇怪部落、兇殘猛獸等等,但是你要記住,請千萬不要惹怒一個卷發光腳丫的黑人。

⑶ 構造南亞地理知識樹

南亞指位於亞洲南部的喜馬拉雅山脈中、西段以南及印度洋之間的廣大地區。它東瀕孟加拉灣,西濱阿拉伯海。
位於0°―北緯37°,東經60°―97°之間,非島嶼基本在北緯10°―30°之間,南北和東西距離各約3100公里。南亞共有7個國家,其中尼泊爾、不丹為內陸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為臨海國,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為島國。
從測繪學來看,南亞以印度板塊為主體,從海平面升起成為印度次大陸及興都庫什地區。按順時針方向,環繞南亞的,從西到東,有西亞、中亞、東亞、東南亞及印度洋。

⑷ 非洲地理知識樹七紙級下冊

1、非洲的地理位置
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略小於亞洲,約佔地球陸地總面積的1/5。它位於東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東北與亞洲之間隔著狹長的紅海,並以蘇伊士運河為陸上分界。
2、非洲的歷史
非洲是世界古人類和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3、非洲政治地圖的演變
15世紀前後,最早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西歐各國,為了攫取財富開始了對外擴張,與歐洲毗鄰的非洲成了首當其沖的目標,殖民者接踵而至。
在初期,殖民者主要通過種種巧取豪奪的方法掠奪黃金、象牙、香料等。不久,在新發現的美洲興起了金銀采礦業和種植園農業,迫切需要大量勞動力,於是殖民者在非洲瘋狂搶掠人口,開始了罪惡的奴隸貿易。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帝國主義紛紛侵入非洲大陸。利用武裝侵略威脅、利誘、欺騙部族首領等手段,瘋狂地搶奪殖民地。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非洲只有埃及、衣索比亞和賴比瑞亞3個獨立國家,其餘都淪為英、法等歐洲國家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非洲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殖民統治土崩瓦解。目前非洲有 54個獨立國家,是世界上國家最多的大洲。
初一地理下冊非洲知識點(二)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幾乎占滿非洲北部全部。位於阿特拉斯山脈和地中海以南(約北緯35°線),約北緯14°線(250毫米等雨量線)以北,西起大西洋海岸,東到紅海之濱。東西約長4,800千米,南北在1300—2200千米,總面積達770多萬平方千米。「撒哈拉」這個名稱來源於阿拉伯語,意為「大荒漠」。這里終年高溫少雨,氣候條件極其惡劣,是地球上最不適合生物生長的地方之一。
撒哈拉沙漠的形成原因:
a.位於北回歸線兩側,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乾熱的下沉氣流,且非洲大陸南窄北寬,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范圍大,乾熱面積廣。
b.非洲北部與亞洲大陸緊鄰,東北信風從東部吹來,不易形成降水,使該區更加乾燥。
c.海岸線平直,東側有衣索比亞高原,對濕潤氣流起阻擋作用,使廣大內陸地區受不到海洋的影響。
d.西海岸有加那利寒流經過,對西部沿海地區起到降溫減濕作用,使沙漠逼近西海岸。
e.地形單一,地勢平坦,起伏不大,氣候單一,形成大面積沙漠地區。
初一地理下冊非洲知識點(三)
1、地形以高原為主,被稱為「高原大陸」
非洲全境為一高原型大陸,海拔500—1000米的高原佔全州面積60%以上,平均海拔750米,僅次於亞洲(南極洲除外)。
2、海岸線平直,少半島、島嶼、海灣
非洲因高原逼近海岸,海岸線比較平直,海灣、半島、島嶼都較少。大西洋沿岸有非洲最大的海灣——幾內亞灣;在離大陸不遠的印度洋中,有非洲最大的島嶼——馬達加斯加島;大陸東部有非洲最大的半島——索馬里半島。
3、地勢東南高,西北低
大致以剛果河河口至衣索比亞高原北部邊緣為界,東南半部多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原,西北半部大多在海拔500米以下。東南部從北向南有衣索比亞高原、東非高原和南非高原。衣索比亞高原海拔在2500米以上,被稱為「非洲屋脊」。非洲較高大的山多矗立在高原的沿海地帶:西北沿海有阿特拉斯山脈,東部有肯亞山和乞力馬扎羅山,南部有德拉肯斯山脈。赤道附近的乞力馬扎羅山是一座活火山,海拔5895米,為非洲最高峰。
4、極具特色的地形區
①剛果盆地
剛果盆地是非洲最大盆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位於非洲中西部。呈方形,赤道橫貫中部。面積約337萬平方千米。原為內陸湖,因地殼上升和湖水外泄,形成典型的大盆地。地形周高中低,除西南部有狹窄缺口外全被高原山地包圍。屬熱帶雨林氣候,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25—27℃,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
②東非大裂谷

⑸ 七下地理非洲的知識樹怎麼畫

借鑒下面的知識樹,自己結合課本基礎知識化一下

⑹ 非洲地理知識

非洲位於亞洲的西南面,東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東瀕印度版洋,西臨大西洋,權北隔地中海與歐洲相望,東北隅以狹長的紅海與蘇伊士運河緊鄰亞洲。[1] 非洲面積3020萬平方千米,南北長約8000㎞,東西長約7403㎞。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2%,世界第二大洲。非洲大陸東至哈豐角(東經51°24、北緯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東經20°O2、南緯34°51),西至維德角(西經17°33、北緯14°45),北至吉蘭角(本賽卡角)(東經9°50、北緯37°21)。

⑺ 非洲地理小知識

非洲(拉丁文:Africa),全稱阿非利加洲,位於東半球西部,歐洲以南,亞洲之西,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縱跨赤道南北,面積為30,221,532平方公里(11,668,586平方英里),佔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時也是人口第二大洲(10.325億)。
非洲大陸東至哈豐角(東經51°24',北緯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東經20°02',南緯34°51'),西至維德角(西經17°33',北緯14°45'),北至吉蘭角(本賽卡角)(東經9°50',北緯37°21')。
非洲位於東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西北部的部分地區伸入西

半球。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東北隅以狹長的紅海與蘇伊士運河緊鄰亞洲。大陸東至哈豐角(東經51°24′、北緯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東經20°02′、南緯34°51′),西至維德角(西經17°33′、北緯14°45′), 北至吉蘭角(本賽卡角)(東經9°50′、北緯37°21′)。約3020萬平方公里(包括附近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2%,次於亞洲,為世界第二大洲 。
非洲的外流區域約佔全洲面積的68.2%。大西洋外流水系多為源遠流長的大河,有尼羅河、剛果河、尼日河、塞內加爾河、沃爾特河、奧蘭治河等。尼羅河全長6671千米,是世界最長的河流。剛果河的流域面積和流量僅次於亞馬孫河,位居世界第二位。印度洋外流水系包括贊比西河、林波波河、朱巴河及非洲東海岸的短小河流、馬達加斯加島上的河流等。非洲的內流水系及無流區面積為958萬平方千米,約佔全洲總面積的31.8%。其中河系健全的僅有查德湖流域。奧卡萬戈河流域和撒哈拉沙漠十分乾旱,多間歇河,沙漠中多干谷。內流區還包括面積不大的東非大裂谷帶湖區,河流從四周高地注入湖泊,湖區雨量充沛,河網稠密,不同於其它乾旱內流區。非洲湖泊集中分布於東非高原,少量散布在內陸盆地。高原湖泊多為斷層湖,狹長水深,呈串珠狀排列於東非大裂谷帶,其中維多利亞湖是非洲最大湖泊和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二深湖。 位於衣索比亞高原上的塔納湖是非洲最高的湖泊,海拔1830米。查德湖為內陸盆地的最大湖泊,面積時常變動。

⑻ 怎樣畫世界地圖的簡筆畫 就是地理課老師快速畫的那種 比如用三角形畫非洲呀 什麼的

非洲可以畫成一個梯形加一個三角形,南北美洲畫成三角形,亞歐板塊畫成兩個三角形
記住赤道穿過的地區
洋流北順南逆

⑼ 關於非洲的地理知識有哪些

一、非洲的水資源分布

非洲主要河流有尼羅河、剛果河、尼日河、贊比西河等。尼羅河全長6 671千米,是世界最長的河流。剛果河的流域面積和流量僅次於亞馬孫河,位居世界第二位。印度洋外流水系包括贊比西河、林波波河、朱巴河及非洲東海岸的短小河流、馬達加斯加島上的河流等。非洲湖泊集中分布於東非高原,少量散布在內陸盆地。高原湖泊多為斷層湖,狹長水深,呈串珠狀排列於東非大裂谷一帶,主要湖泊有維多利亞湖、坦噶尼喀湖、馬拉維湖、查德湖等。

其中維多利亞湖是非洲最大湖泊和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二深湖。位於衣索比亞高原上的塔納湖是非洲最高的湖泊,海拔1 830米。查德湖為內陸盆地的最大湖泊,面積時常變動。主要澤布是維多利亞瀑布。

二、非洲豐富的其他資源

非洲水力資源豐富,動植物種類繁多,野生動物以非洲象、大猩猩、斑馬、河馬、長頸鹿等最著名。礦產素以品種多、儲量大聞名於世。非洲大陸蘊藏的鉻、鑽、欽、擔、鍺、銼、金剛石佔世界總儲量的大部分,磷灰石和黃金的儲量佔世界的1/2,白金佔1/5,此外還有大量的鈾、鋁土、銅等礦物資源。

非洲的熱帶雨林是世界三大熱帶雨林之一,有許多名貴樹木,如烏木、黑植木、花梨木等。非洲是世界最重要的熱帶經濟作物產地之一,它所生產的咖啡、可可、棕油、椰子、劍麻、丁香等在世界上均佔有重要地位.非洲是一個富饒的大陸,同時又是一個貧窮的大陸。長期的殖民統治阻礙了非洲社會經濟的發展,工業基礎十分薄弱,農業也很落後,非洲是目前世界上經濟最落後的洲.

非洲的自然資源包括:農業資源、能源資源、礦產資源等。

農業資源:目前非洲國家尚有大量可耕地沒有得到有效的開發利用,如果加以開發將會產生巨大效益。

能源資源:非洲多個國家擁有煤、石油、天然氣和鈾礦資源,是世界能源市場的供應者。

礦產資源:非洲蘊含著大量的礦產,如鉑、錳、釕、黃金等稀有金屬,銅、鋅、鐵、鑽石、磷酸鹽等礦產資源。而且尚處於開發中。

旅遊資源:非洲國家豐富的人文、地理資源將成為未來的重要旅遊地區。

⑽ 非洲簡圖地理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稱為「黑非洲」的主要原因是該地區以黑種人為主,有90%以上是黑種人.
故選:A.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