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致香園的地理位置
❶ 臨汾有什麼有名的地
臨汾位於山西省中南部,是一個四面環山的盆地(西部是呂梁山,東部是太行山),古稱平陽。曾經被譽為「花果之城」。現在的臨汾終日灰濛蒙,能見度相當低。山上大多為灌木,極少能見到大樹;過境的汾河在市內僅能見很窄很窄的溪流(河床相當寬),甚至斷流。在臨汾期間,曾從收音機聽到,臨汾現在被譽為「全球環境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不過,臨汾畢竟也是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所以歷史的遺存相當豐富。對於古建築、歷史、風俗文化的愛好者和研究者,都可以將這里作為一個寶庫。而且,在許多東西至今保存完好,只不過深藏古村,並沒有廣為人知而已。
在臨汾有兩家酒店是我經常住的:一是位於市中心(臨汾很小的)平陽廣場北側的,有臨汾網通開辦的掛牌3星級酒店——綠苑大酒店。盡管房間陳設不太新,但價格實惠。二是位於城西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大街的唐堯大酒店。唐堯的早餐是臨汾最好的,按照4星標准建造,硬設施不錯,標准間就有32寸液晶電視。由於我是常住客,所以弄到一張VIP金卡,房價5折,餐飲8.8折。一般來說,這個酒店是商旅人士不二的選擇。
關於吃,我在這里吃到幾樣不錯的東西:平陽大街與貢院街交叉口(還是鼓樓街交叉口)的二丫頭肉夾饃,1.5圓一個,饃表皮金黃香脆,肉酥爛不膩,頂多2個就飽;洪洞縣趙城鎮的豬頭肉,那個香啊!還有綠苑大酒店餐廳的素炒刀削麵,相當不錯。綠苑本來還有一個木桶牛蛙挺好的,但是自從換了廚師後,此菜就遠遠不行了。真想知道原來的廚師哪去了?
在綠苑酒店同側北邊緊貼郵局有一個飯店,主要以湘菜為主,但是裡面的一個山葯雞湯相當出色。其他的酒店大多集中在貢院東街和鼓樓附近。
再看看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整個臨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處之多。遺址有晉國國都遺址、晉國貴族墓葬群、晉國車馬坑,丁村文明;古建築有丁村民居、宋代大悲院、元代牛王廟戲台、元代霍州署衙、元明時期的廣勝寺、明代千佛庵……
市區:
西部鼓樓,樣式比較雄偉,但不是舊物,只值一般游覽。南部有堯廟,可以看看三重檐的大殿;以及拜揭一牆之隔的烈士陵園,烈士陵園中大多長眠著解放臨汾時犧牲的烈士。還有徐向前元帥也在這里。市郊東部與古縣交界處的堯陵已經比較破舊了,同樣的古建築在市北郊的魏村有元代建築牛王廟戲台。通往魏村的路上還有一座不知名的古鼓樓,建築也相當精美。
如果你對元代建築比較感興趣,牛王廟一定要去。牛王廟戲台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戲台。建於元至元二十年,廟內現存廊廡、獻亭、正殿、垛殿等。戲台為木構亭式舞台,平面方形,單檐歇山頂,四角立柱各一根,柱側刻創建與重修年代。台上樑架迭構,額枋、蘭普、斗拱上下三層,形如龐大疏朗的藻井,簡練精巧。
市區的貢院街西頭是山西省師范大學,在門口北側一條胡同里,有一個鐵佛寺。鐵佛寺現在還不收門票,裡面供奉的是一個唐代的鐵鑄佛頭。院內還有一座明代的方形琉璃塔。
洪洞縣:
吐血推薦廣勝寺。廣勝寺分為山上和山下兩部分,35圓人民幣一張門票。山上主要看從元代到明代的彩色泥塑(彩色未褪)和明代建的中國最高的也是最精美的綠色琉璃塔——飛虹塔(上過郵票的)。下寺主要看元代的木構和壁畫(其中有一整面牆最精美的壁畫,被美國掠到了大都會博物館)。在縣城內,有可以問祖尋根的大槐樹景區(明代大移民聚集點),具有人文意義。蘇三監獄就有些物非所值了,因為好多地方保留下來的古代監獄要比這里好的多(如河南內鄉縣衙、平遙縣衙)。縣中心的關帝廟值得一看,特別是兩個雕刻精美的十字歇山頂鍾樓。
霍州市:
霍州本是一個古城,古時侯就是州府所在地。唐代大將軍尉遲敬德的府治就位於至今仍保存著的霍州署衙。古建築大師梁思成先生對該處建築相當推崇,並收錄到《中國建築史》一書中。另外霍州的鼓樓製作精美,相當有看頭。
吉縣:
吉縣不用說,黃河的壺口瀑布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緻。到臨汾一定要去這里參觀。
曲沃:
曲沃有幾個亮點值得關注。縣城中的曲沃中學門口有一個明代古建築叫作四牌樓。該建築為牌樓和樓閣的混合式建築,三重檐十字歇山頂,綠色琉璃瓦敷頂。柱下的飽鼓石雕刻手法簡練。四牌樓是古建築愛好者的一個良好參考物。
另外,在曲村鎮中心有一個宋代古建築群——大悲院。現在這里被鎮政府的一些辦事機構佔用,但主體建築可以免費參觀。曲村東部有一個非常有名的遺址,曾被列為重大考古發現,就是戰國時晉國貴族墓葬群——天馬遺址。我有幸參觀到了正在發掘的車馬坑(不過只看了一會兒就被趕了出來)。
隰縣:
隰縣位於臨汾的最西北部,縣城很小。城中有一座較雄偉的鼓樓,鼓樓上懸掛一塊鐫有「河東重鎮」字樣的牌匾,可以想像當年這里必是一個重要的軍事要塞。縣城西北角的小山坡上就是大名鼎鼎的千佛庵(小西天)。這里有珍貴的明代彩色懸塑,每組雕塑均是一個佛教故事。細膩的工藝和傳神的人物表情,給人感覺相當震撼。這是臨汾給我留下很深印象的地方。
襄汾:
襄汾縣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個縣。襄汾有許多古村落(如古柏圍、丁村、敬村等)和優秀的民居。很多村口都會有一個象城門一樣的建築,據說當年就是村門,整個村莊用泥土夯製成的土牆圍住,以防強人和竊賊。路邊也會常出現由皇帝敕建的碑亭。很多村內建有各種形式的文峰塔,有的村內保存有建築形式特殊的鼓樓。最棒的是丁村。丁村有2處值得一去的地方:一個是丁村古文化遺址陳列(免門票,在寸口右手端);一個就是參觀丁村內的明清古民居。這些晉南民居保存相當完整,建築構件中石雕、磚雕、木雕圖案復雜,表達的故事生動,精美細膩,件件都是精品。其中多種形式的石柱礎、飽鼓石、門樓、照壁等均被選進了專業教科書。雖然丁村離襄汾縣城還有幾公里路程,但絕對是一個仿古、研究的好去處!
❷ 臨汾在山西哪裡
臨汾位於山西省西南部,東倚太岳,與長治、晉城為鄰;西臨黃河,與陝西省隔河相望;北起韓信嶺,與晉中、呂梁毗連;南與運城市接壤。
臨汾市政府
地址: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市府街。
❸ 誰知道臨汾的御(育)香花園小區在哪呀
是裕祥花園,平陽南街
❹ 山西省臨汾市錦屏山的地理位置。
全國有多處錦屏山。此錦屏山位於位於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城南邊約0.5公里處。
此山林木叢郁,春夏花開馥香,秋季山果點點,冬日松柏挺拔,宛若錦屏,故名錦屏山。
相傳唐尉遲敬德曾途經此地掛甲於山,又名掛甲山。其主要景點有三處:一是在掛甲山腳下從北魏太和元年(公元477年)開始至明朝正統九年(公元1444年)九百多年間的歷代摩崖石雕,共有五區七組之多。其二是摩崖造像旁的佛閣內端坐的一尊鐵佛,高二米五,鑄於金代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三月。三是皇天後土廟,坐落在掛甲山巔。
以上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❺ 臨汾在山西地理位置圖
大致如圖所示,大圈是山西省,小圈是臨汾市。
❻ 臨汾堯都古鎮在什麼地方
堯都古鎮位於澇洰河生態治理工程堯鄉園起步區內(堯賢街澇河橋旁(北永安村南)),是古鎮、游樂園、溫泉民俗三大板塊之一,以堯文化為主題,結合休閑度假的旅遊元素,著力打造堯文化體驗式主題公園。
該項目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堯文化部落體驗園、當地傳統特色小吃、民俗酒店、游樂園、溫泉體閑度假區五部分。
遊客置身茅茨土階,或立於誹謗木、敢諫鼓下,可感受遠古文明的「第一縷曙光」。穿過「時光隧道」,在鋪面林立、旗幌招展的巷陌,可重溫青磚黛瓦間的市井生活;在酒香撲鼻的酒坊,可懷舊遠去生活的情趣;在石碾滾動的碾坊,可找尋漸行漸遠的鄉愁。
(6)臨汾致香園的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堯都區整頓規范堯鄉古鎮經營秩序
堯都區委常委、宣傳部長任偉民召集區公安、工商、安監、文化、食葯、旅遊、新聞、澇洰河公司等部門負責人,召開整頓規范堯鄉古鎮經營秩序工作會議。
任偉民指出,堯鄉古鎮作為堯都區近年來著力打造的一個突出堯文化特色,傳承區域傳統文化,為廣大市民提供休閑、度假、遊玩、餐飲服務的新景區,春節期間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充分說明了廣大人民群眾對高品位精神文化產品的追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堯鄉古鎮景區的規范、健康、有序運行,與各相關職能部門的積極有效工作是分不開的。
他要求,各相關部門要積極履行主體責任,從長遠健康發展著眼,盡快拿出一套合理、合法、完善的制度和科學的管理辦法,引導堯鄉古鎮景區規范發展。
區文化、旅遊、工商、發改、食葯等監管部門,要按照嚴格各自職責,履行好監管責任,要轉變作風主動服務,對景區在各類經營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具體的整改意見,讓企業走上規范、有序、健康發展道路。
❼ 臨汾在山西哪個方位
臨汾市位於山西省南部,東枕太岳余支,西依呂梁山脈,中部是廣闊的河谷平原,汾河幹流縱橫南北,兩岸土地肥沃,總面積1304平方公里。全市人口65萬,其中市區非農業人口25萬,區劃26個鄉鎮,70萬畝土地。臨汾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現為臨汾行署所在地,是臨汾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近幾年來,城市建設日新月異,街道整潔,綠樹成蔭,花果飄香,被譽為黃土高原上的「花果城」。 歷史淵源臨汾古稱平陽。遠在10萬年以前,臨汾人民的祖先——「丁村人」就生息在汾河兩岸。據堯典記載,帝堯建都平陽,故有堯都之稱傳世。傳說倉頡造字於此,也是東漢時期名將衛青、霍去病的故里。臨汾商周時稱冀州,春秋屬晉,戰國屬魏,春秋時為河東郡地,漢代平陽縣,兩晉時期劉淵亦建都平陽,隋朝改為臨汾縣,沿用至今。1948年解放後,劃為臨汾市、臨汾縣。1949年合並為臨汾縣。1971年分為臨汾市、臨汾縣,1983年8月縣市合並,定為臨汾市。 風景名勝臨汾古城是國內外聞名的「卧牛城」,修築於明朝,城高河深,巍巍壯觀。市南有建於晉代的「古帝堯廟」,總面積700多畝,現有「五鳳樓」、「堯井亭」、「堯宮」、「寢宮」等建築群,規模宏大,宏偉壯觀。市東有建於晉代的「古帝堯陵」。相傳當年為堯帝送葬的人很多,一人攜一袋黃土築成了一座高大的陵墓,寄託著中華兒女對祖先無盡的思慕和敬仰。市內有建於唐貞觀年間「鐵佛寺」,又名「大雲寺」。磚塔重建於康熙年間,塔高30米,水磨青磚砌成,飾以硫璃圖案,古意盎然。塔內「鐵佛頭」高6米,直徑5米,形神兼備,屬唐代佛像。市中心還有建於北齊的「大鍾樓」,又稱臨汾鼓樓,總高43.75米,長寬均為40米,依雲逼日,雄偉壯觀。市西郊有元代舞台3處:吳村鎮「王曲舞台」、魏村鎮「牛王廟戲台」和土門鎮「東羊戲台」,是我國罕見的元代早期舞台,對元代建築和戲劇發展有珍貴的研究價值。還有位於西郊20公里的姑射山「仙洞」,相傳為堯王夫人鹿仙女誕生地,奇峰異洞,松柏圍繞,古跡處處,分5個自然風景區,63個風景點。南北仙洞巍然對峙。「神居洞」、「興佛寺」、「雲霧寺」、「王母閣」等建築群有120多間,石窯洞70餘處,都依山背溝傍水,攔腰建築,處於青山綠水的懷抱之中,有身臨仙境之感,不僅是優美的風暾區,也是避暑勝地。臨汾城西還有蒲縣柏山廟,縣小西天,吉縣壺口瀑布;城南有襄汾丁村遺址;城北有洪洞大槐樹、廣勝寺、蘇三監獄等,這些都是人們神往的地方。 地理資源臨汾市氣候溫和,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年無霜期202天,年平均降水量553.4毫米。全市物產豐富,經濟繁榮,盛產小麥、玉米、水稻、棉花。西山礦藏豐富,已探明的地下礦產達數十種之多,其中金礦、鐵礦、煤、石膏、白雲石、石灰石、陶土等有較大儲量,特別是煤,質量高、品種多,現已探明儲量20多億噸。 工業農業臨汾市現代工業發達,已擁有冶金、機械、煤炭、化工、紡織、食品、造紙、建材、醫葯、陶瓷等各種工業企業245家,產業工人5.6萬人,固定資產原值4億元,主要產品100多種,是山西南部重要的重化、重紡工業基地。目前興建了以冶煉、建材、煤化為主的一批企業,逐步形成了門類較多的現代化工業體系。臨汾市的農業以棉、糧為主,栽植業有水果、蔬菜。龍祠的韭黃,永安的紅棗,伍默的蓮菜馳名省內外。西部山區森林覆蓋率達12.7%,荒坡草地有32萬畝,是發展畜牧業的有利條件。東部丘陵區地域遼闊,素有「棉麥之鄉」的美稱。在黨的富民政策推動下,農村五業興旺,產業結構日趨合理,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化,鄉鎮企業迅猛發展,總產值達19.5億元,全市超億元鄉鎮達11個,在山西南部名列前茅。 商品流通臨汾市在歷史上就是晉南地區的商品集散地,現在更是全區的商業中心,全市有全民、集體、個體商業網點4720個,從業人員13801人,年商品零售總額達7.9億元。新建成的工貿大廈營業面積達5000平方米,堪稱晉南之最。 科教文衛臨汾市也是晉南重要的文化城市。有大中專院校8所,普通中學58所。共有科研機構10所,科技人員2208名,影劇院10座,劇團8個,醫院41所,有電視台2座,廣播電台1座,體育場館3座,當地發行《臨汾日報》等報刊。 基礎設施臨汾「南通秦蜀,北達幽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如今同蒲鐵路貫通南北,東西走向的臨宜線、臨大線、臨浮線、臨翼線等不僅直通臨汾地區17個縣市,而且通達陝西、河南、河北等鄰省。現在臨汾市已成為晉南重要的對外開放城市。1986年與日本秩夫市結為友好城市,這些都為堯都古城增加了新的魅力。形勢在發展,社會在前進,臨汾人民正在黨的領導下,為把這座文化古城建設得更加美好而努力
❽ 臨汾在哪
臨汾概況
臨汾地處山西省西南部,黃河中游。最東段在安澤縣良馬鄉西坡以東,最西段在永和縣南庄鄉咀頭附近,最南段在翼城縣大河鄉關家窯以南的中條山主峰舜王坪腳下,最北段在永和縣坡頭鄉白家崖附近。南北最大縱距 170 多公里,東西最大橫距約 200 公里,全市總面積 20275 平方公里,佔全省 13% 。臨汾「南通秦蜀,北達幽並,東臨雷霍,西控河汾」,整個地區大致呈不規則的梯形,東倚巍巍太岳與長治晉城為鄰,西隔滔滔黃河與陝西相望,北起韓信嶺與晉中、呂梁地區毗鄰,南與運城接壤。因其地理位置重要 , 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地處半乾旱半濕潤季風氣候區 , 屬溫帶大陸性氣候 , 四季分明 , 雨熱同期。但由於受地形影響 , 山區平川氣候差異較大 , 氣候特徵迥異。
自然資源
臨汾市資源豐富,尤其是礦產資源得天獨厚,素稱「膏腴之地」和「麥棉之鄉」,是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之一和麥棉生產基地之一。
土地資源 全市土地總面積 20275 平方公里,受水熱條件影響,臨汾市土壤發育較完全,形成深重粘化層,養分含量較為豐富。全市普遍分布的地帶性土壤類型為褐土,此外還有草原草甸土、棕壤土、草甸土、沼澤土等幾種類型。草甸土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帶,尤以臨汾至霍州的汾河兩岸比較集中,土質發綿,比較肥沃。草原草甸土分布在地勢較高的霍山、中條山、呂梁山的個別山頂,土壤濕潤、溫度高、有機含量豐富,是開辟天然牧場、發展畜牧業的重要資源。臨汾市土地資源豐富,穩產高產肥沃耕地分布集中,由於「二川三山五丘陵」,土地類型多樣,宜林宜草面積大。但森林覆蓋率低,水土流失較為嚴重。從土地利用情況看, 1998 年末,全市已利用面積 1523.3 千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 75.1% ,其中,耕地面積 523.7 千公頃,占總面積的 25.8% ,宜林面積 585.2 千公頃,約占 28.9%, 未利用土地 504.2 千公頃,占總面積的 24.9% 。 臨汾市後備土地資源仍較為豐富,大量的鹽鹼荒地、沙荒地、沼澤地可改良開墾為農林牧用地,但需要排水、治河、修建護岸工程開發投資很大。全市土地開發利用率 75.1% ,土地墾殖率 26.2% ,耕地復種指數 126% ,農業用地率 68% ,建設用地率 5.6% ,人口密度 185 人 / 平方公里。
礦產資源 臨汾市物華天寶,礦產豐富,不僅礦種多,分布廣,且開采歷史悠久。目前已探明的礦種有 41 種,主要有煤、油頁岩、鐵、銅、鋅、鋁、金、鈷、稀有元素、石膏、石灰岩、白雲岩、耐火粘土、硫鐵礦、膨潤土、大理石、花崗石、重晶石、長石、石英、硅石、磷、硅線石等。其中煤、鐵、石膏、石灰岩、白雲岩、膨潤土、花崗岩、大理石、油頁岩、耐火粘土等在省內及全國均占重要地位。臨汾市礦產資源綜合優勢度為 0.73 , 在全省各地市中居第二位,礦產潛在價值量為 19350.5 萬元,居全省之首。
煤炭資源是臨汾市首屈一指的礦產資源,在全省佔有重要地位,有河東、霍西、沁水三大煤田。全市含煤面積 1.54 萬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 56% ,分布在 12 個縣市。總儲量達 629 億 噸,探明儲量為 398 億噸。臨汾市煤炭資源具有以下特點:⑴煤種齊全,伴生礦產較多。全市煤種有貧煤、瘦煤、無煙煤、焦煤、肥煤、氣煤等 6 種,其中焦煤、氣煤、肥煤和瘦煤都是煉焦煤,主要伴生礦有油頁岩、鋁土礦、耐火粘土、錳鐵礦等。另外還有大量的風化煤。⑵煤炭質量較好,灰分和硫的含量適中,變質程度高,發熱量大,中等可選,結焦性能好。鄉寧主焦煤為全國三大主焦煤基地之一。⑶開發條件優越。臨汾市三大煤田除霍州煤田的霍山西麓邊緣地質構造復雜,開采較困難外,其它煤田的地質構造和水文地質條件都比較簡單,煤層多,單層厚,煤層穩定,傾角小,埋藏淺,交通方便,開發條件較好。
鐵礦是臨汾市的第二大礦產資源,總儲量為 4.2 億噸,其中磁鐵礦儲量為 1.8 億噸,褐鐵礦和赤鐵礦儲量約 2.4 億噸。臨汾市的鐵礦富礦比例高,佔全省富礦的 70% 以上,大部分開采條件較好。
臨汾市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種類較多,有銅、鉛、鋁、鈷、金、銀等 7 種,但大部分儲量不大。銅礦主要分布在塔兒山 - 二峰山一帶的襄汾、翼城、曲沃等縣,保有儲量 2.7 萬噸。雖儲量不大,但品位高,伴生的有益組分含量高,開采價值大。鉛、鋅礦分布在洪洞、翼城、蒲縣、古縣的部分區域,金礦分布於塔兒山 - 二峰山一帶,探明儲量 5325 公斤,預計儲量 1 萬公斤,均為岩金礦。鋁土礦分布於霍州什林和汾西店底一帶,地質工作程度相對較低。臨汾市的稀有元素礦產主要有鋰、銣、稀土、鈮、鉭等幾種,其中翼城石姑娘山的鋰銣礦是省內獨一無二的。
臨汾市非金屬礦產成礦地質條件良好,資源十分豐富,現已發現的 24 種非金屬礦產中石膏、電石灰岩、白雲岩等在全省或全國具有重要優勢,特別是石膏礦膏體厚位大,品位高,分布廣,開采條件好。其餘如水泥灰岩、膨潤土、花崗岩、耐火粘土、麥飯石等則可望成為國內優勢礦產。
植物資源 臨汾市的植物資源是全省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除農作物外,現已調查到的種子植物有 606 種 。在植物分布上,東南山地丘陵地帶以油松櫟類和華山松占優勢,農作物有小麥、玉米、穀子等,經濟林有蘋果、核桃、柿、板栗、山楂等,土特產主要有黑木耳、猴頭等,名貴中草葯植物有菖蒲、竹節人參和靈芝等;東部山地以沙棘、荊條等次生灌草叢植被為主。經濟林有核桃、瓦氏椋子、山楂、棗、桑、蘋果、梨等,土特產有猴頭、佛手和煙草,農作物以玉米、穀子為主,這一地帶盛產葯材,其中山芋肉、貝母負有盛名;太岳山區以油松、遼東櫟林及次生灌草叢植被為主,是山西省主要的林業基地。果品主要有梨、柿。中草葯種類繁多,其中以黨參、貝母、山茱萸、霍香等最著名;臨汾盆地以冬麥、棉花等農作物栽培為主,土產豐富,以曲沃的煙草、臨汾的堯棗、洪洞的蓮菜等聞名於省內外;呂梁山以油松、白皮鬆、遼東櫟林及次生灌叢植被為主,土特產有松香、生漆、猴頭、木耳等,中草葯以甘草、五加皮、蒼術、黨參、核仁等著名;西部黃土殘塬丘陵植被以灌叢和草叢為主,土特產有隰縣金梨和永和紅棗,農作物以冬小麥、玉米、馬鈴薯為主,經濟作物有棉花、大豆等。
臨汾的森林資源比較貧乏。現有的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總面積 244.7 千公頃,人均林地 0.07 公頃,為全國人均林的 1/2 左右。人均木材蓄積量 1.7 立方米,只佔全國人均蓄積量的 1/6 。臨汾市的森林不但面積小,蓄積量少,而且分布不均,林齡組成不協調,森林質量差。臨汾市的天然草地面積佔全市總面積的 24.9% ,現已查明的主要草種有豆科的胡枝子、草木棲狀黃芪、蘭花棘豆、米口袋、野豌豆,禾木科的黃茨、隱子草、早熟禾、白羊草,禾草科的苔草、蒿草等。
野生動物資源 臨汾市野生動物種類豐富,陸棲脊椎動物有 300 余種,佔全省總種數的 74% 。在本區動物種類中,屬國家一類保護動物的有白鸛、黑鸛和褐馬雞三種,其中褐馬雞是世界聞名的珍稀動物,是我國的國寶和特有珍禽。二類保護動物有金錢豹、原麝、大天鵝、鴛鴦。三類保護動物有青羊、大鴇、金雕、玉帶海雕等。由於臨汾市處於古北界的南部,隨著夏季太平洋暖濕氣團的深入,東洋界動物也不斷潛入到本區,使得臨汾市古北界和東洋界動物俱有,區系組成復雜。獸類主要有狼、狐、兔、果子狸、豬獾等,鳥類主要有麻雀、家燕、喜鵲、鳳頭杜鵑、龍斑鳩、大嘴烏鴉、鳳頭百靈、石雞、褐馬雞、胡兀鷲、岩鴿等,兩棲爬行類有黑斑蛙(青蛙、田雞)、花背蟾蜍、無趾壁虎、中華大蟾蜍等。
水資源 全市水資源總量 18.9 億立方米,其中:河川徑流量 14.8 億立方米(含泉水 3.14 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 4.1 億立方米。平均地面水入境量 10.2 億立方米,泉水入境量 2.5 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佔全省 13.9% ,人均佔有量 540 立方米,比全省多 71 立方米,為全國的 21.9% 。畝均佔有量比全省少 29 立方米,相當於全國的 10.8% ,同全國相比屬貧水區。
行政區劃
2005年,臨汾市轄1個市轄區、14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
臨汾市 面積20589平方千米,人口413萬(2007年)。
堯都區 面積1304平方千米,人口77萬。郵政編碼041000。區人民政府駐原189師。
侯馬市 面積 274平方千米,人口23萬。郵政編碼043000。
霍州市 面積 765平方千米,人口29萬。郵政編碼031400。
曲沃縣 面積 437平方千米,人口23萬。郵政編碼043400。縣人民政府駐樂昌鎮。
翼城縣 面積1149平方千米,人口31萬。郵政編碼043500。縣人民政府駐唐興鎮。
襄汾縣 面積1304平方千米,人口48萬。郵政編碼041500。縣人民政府駐新城鎮。
洪洞縣 面積1494平方千米,人口73萬。郵政編碼031600。縣人民政府駐大槐樹鎮。
古 縣 面積1190平方千米,人口 9萬。郵政編碼042400。縣人民政府駐岳陽鎮。
安澤縣 面積1961平方千米,人口 8萬。郵政編碼042500。縣人民政府駐府城鎮。
浮山縣 面積 938平方千米,人口13萬。郵政編碼042600。縣人民政府駐天壇鎮。
吉 縣 面積1779平方千米,人口10萬。郵政編碼042200。縣人民政府駐吉昌鎮。
鄉寧縣 面積2024平方千米,人口23萬。郵政編碼042100。縣人民政府駐昌寧鎮。
蒲 縣 面積1508平方千米,人口10萬。郵政編碼041200。縣人民政府駐蒲城鎮。
大寧縣 面積 963平方千米,人口 6萬。郵政編碼042300。縣人民政府駐昕水鎮。
永和縣 面積1212平方千米,人口 6萬。郵政編碼041400。縣人民政府駐芝河鎮。
隰 縣 面積1412平方千米,人口10萬。郵政編碼041300。縣人民政府駐龍泉鎮。
汾西縣 面積 875平方千米,人口14萬。郵政編碼031500。縣人民政府駐永安鎮。
電話區號:0357。
車牌:晉L。
風景名勝
【人文古跡】臨汾堯廟 丁村 水神廟 柿子灘遺址 廣勝上寺 臨汾烈士陵園 汾城古建築
【自然風光】黃河壺口瀑布 洪洞大槐樹 姑射山
【人造景觀】蘇三監獄 山西師范大學 臨汾貢院步行街
【其他景點】小西天 霍州鼓樓 廣勝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