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天門山地理位置景色

天門山地理位置景色

發布時間: 2021-02-19 04:15:23

❶ 天門山有什麼什麼什麼景物

天門山 ,山體海拔1350 -1500 米,地質上為一完整的向斜構造單元,發育著典型的中山岩溶台地峰林峽谷地貌。山上有岩溶台地絕壁景觀,山下有岩溶峰林峽谷景觀。全山溶丘、石芽、窪地、漏斗、溶洞廣布。

❷ 什麼的天門山

陡險峻拔的天門山。

天門山(Tianmen Mountain),古稱雲夢山、嵩梁山,是張家界永定區海拔最高的山,北距城區8公里,因自然奇觀天門洞而得名,最早被記入史冊的名山。主峰1518.6米,1992年7月被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

形成罕見的世界奇觀――天門洞,天門洞南北對穿,門高131.5米,寬57米,深60米,拔地依天,宛若一道通天的門戶,從此而得名天門山,已有1754年歷史。山頂相對平坦,保存著完整的原始次森林,有著很多極為珍貴和獨特的植物品種,森林覆蓋率達90%。

其間古樹參天,藤蔓纏繞,青苔遍布,石筍、石芽舉步皆是,處處如天成的盆景,被世人譽為世界最美的空中花園和天界仙境。

(2)天門山地理位置景色擴展閱讀

地理位置

拔地擎天的天門山,山勢陡險峻拔,景色雄奇壯麗,被稱為張家界的天然畫屏。天門山隆起開始於燕山運動,再經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山體劇烈抬升千米以上,周圍被斷層節理深深切割,加上長期風雨侵蝕的岩溶作用,造就成嵯峨高峙,凌空獨尊的喀斯特台型地貌。

其山頂相對平坦,保存著完整的原始次生林,有著很多極為珍貴和獨特的植物品種,森林覆蓋率達90%。其間古樹參天,藤蔓纏繞,青苔遍布,石筍、石芽舉步皆是,處處如天成的盆景,被人譽為世界最美的空中花園和天界仙境。

❸ 張家界天門山最奇特最美麗的景象有哪些啊

①天門吐霧:
天門山最出名的奇觀應屬天門吐霧了,所謂天門吐霧,顧名思義,就是從天門洞裡面吐出霧來。天門吐霧一般出現在較濕潤的季節,春季的時候最多,吐霧之前天門洞的前側會被霧氣堆滿,只能用堆這個詞,特別是陰雨天氣,可以說整個天門洞的下方兩米開外就看不清東西了,在那樣的天氣里,經常有人到了天門洞的洞口還在找天門洞在哪裡。在那樣的高山裡,在那樣濃霧中,周圍是一片清靜,沒有了天,也沒有了地,這時只會覺得自己置身於仙境之中。
晴天的時候,天門吐霧就更顯神奇了,開始的時候,是一絲一縷的雲霧從天門洞兩旁的側壁緩緩地滑進天門洞,一般人都不會在意,等聚到一定的程度,所有的雲霧便從天門洞的背面「呼」一下全吐出來,四周是藍天,而天門洞處卻是一團濃白的霧氣,並且霧氣不會馬上散掉,而是停留在那裡,天門洞下方是九百九十九級上天梯,此時便真的成了連接天上人間的天梯,很多人在這神奇的景象下都免不了頂禮膜拜一番,在這些人的虔誠之下,天門洞有時候就會因為一柱香或者一個膜拜便豁然洞開,帶給人無限驚喜,聽很多到天門洞許過願的人說,在那裡許的願特別的靈,所以每天許願和還願的人絡繹不絕,天門洞也終年紫氣繚繞,更顯其尊貴和神聖。
②天門靈光:
天門靈光一般出現在少雲的晴天。天門洞海拔1200多米,而我們只能是仰視天門洞,太陽出來的時候,因光照以及地理位置等原因,會有很多束透亮的陽光從天門洞的背面射出來,遠觀就猶如一圈來自天界的光環,配上洞背面的藍天白雲,整個天門洞此時就像是一面能照透人生百態的天鏡,瑰麗奇幻。
③佛光:
佛光,最具盛名的應屬峨嵋金頂,據說,只有有緣之人才能看見。而在天門山,卻有很多往來的遊客都看見過佛光。天門山為湘西第一神山,出現佛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可是出現的較為頻繁,並且出現的時間和地點不等卻是讓人琢磨不透,一次佛光,是一群韓國的客人在乘坐索道的過程中發現的,那天霧氣很大,整個索道都運行在牛奶般的濃霧里,白白的一片,這時突然有人看見在前面的那個吊箱周圍圍繞著一圈白亮的光圈,因為前面的吊箱是紅色,所以,雖然周圍有霧,但那一圈亮白顯得特別的顯眼,整個吊箱的人都沸騰了,他們所有的人都是第一次看見佛光,並且是在這樣的一個神山,他們都異常興奮,認為這是一個吉祥的徵兆,他們非常感謝帶隊導游帶他們來這個地方,給了導游一筆小費,這真的皆大歡喜啊。後來也有人在索道上看見過幾次佛光,看來神仙也喜歡坐天門山的索道啊。其他幾次出現佛光的地方均在山頂的天門山寺附近,天門山「湘西第一神山」的稱號真的名不虛傳。
④海市蜃樓:
大家都知道海市蜃樓一般出現在大海、沙漠等空曠的地方,而在天門山也曾出現過海市蜃樓。有人在山頂也有人在市區都目睹過海市蜃樓。張家界的某位領導還用相機抓拍到天門山上海市蜃樓的鏡頭,是一座宏大的古建築群,宛如天宮地闕。在張家界這樣的山區能看見海市蜃樓,除了天門山,可能再也找不到別的地方

❹ 天門山是哪

天門山在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區,北距城區8公里。

天門山主峰1518.6米,1992年7月被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形成罕見的世界奇觀-天門洞,天門洞南北對穿,門高131.5米,寬57米,深60米,拔地依天,宛若一道通天的門戶,從此而得名天門山,已有1754年歷史。

山頂相對平坦,保存著完整的原始次森林,有著很多極為珍貴和獨特的植物品種,森林覆蓋率達90%。其間古樹參天,藤蔓纏繞,青苔遍布,石筍、石芽舉步皆是,處處如天成的盆景,被世人譽為世界最美的空中花園和天界仙境。

(4)天門山地理位置景色擴展閱讀

拔地擎天的天門山,山勢陡險峻拔,景色雄奇壯麗,被稱為張家界的天然畫屏。天門山隆起開始於燕山運動,再經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山體劇烈抬升千米以上,周圍被斷層節理深深切割,加上長期風雨侵蝕的岩溶作用,造就成嵯峨高峙,凌空獨尊的喀斯特台型地貌。

其山頂相對平坦,保存著完整的原始次生林,有著很多極為珍貴和獨特的植物品種,森林覆蓋率達90%。其間古樹參天,藤蔓纏繞,青苔遍布,石筍、石芽舉步皆是,處處如天成的盆景,被人譽為世界最美的空中花園和天界仙境。

❺ 望天門山中的天門山的地理特點是什麼

地理特點寫出浩盪東流的楚江沖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給人驚心動魄之感;也寫活了渾闊茫遠的水勢。

詩中用了六個動詞「斷、開、流、回、出、來」,山水景物呈現出躍躍欲出的動態,描繪了天門山一帶的雄奇闊遠。

青山既然對遠客如此有情,則遠客自當更加興會淋漓。「孤帆一片日邊來」,正傳神地描繪出孤帆乘風破浪,越來越靠近天門山的情景,和詩人欣睹名山勝景、目接神馳的情狀。由於末句在敘事中飽含詩人的激情,這首詩便在描繪出天門山雄偉景色的同時突出了詩人豪邁、奔放、自由灑脫、無拘無束的自我形象。

全文: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翻譯:天門山從中間斷裂是楚江把它沖開,碧水向東浩然奔流到這里折回。兩岸高聳的青山隔著長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葉孤舟像從日邊駛來。

《望天門山》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於開元十三年(725年)赴江東途中行至天門山時所創作的一首七絕。此詩描寫了詩人舟行江中順流而下遠望天門山的情景:前兩句用鋪敘的方法,描寫天門山的雄奇壯觀和江水浩盪奔流的氣勢;後兩句描繪出從兩岸青山夾縫中望過去的遠景,顯示了一種動態美。

(5)天門山地理位置景色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據安旗編著的《李白全集編年注釋》和郁賢皓編著的《李白選集》,《望天門山》當是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年)春夏之交,二十五歲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東經當塗(今屬安徽)途中初次經過天門山所作。

天門山夾江對峙,所以寫天門山離不開長江。詩的前兩句即從「江」與「山」的關系著筆。第一句「天門中斷楚江開」,緊扣題目,總寫天門山,著重寫出浩盪東流的楚江沖破天門山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它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天門兩山本來是一個整體,阻擋著洶涌的江流。

由於楚江怒濤的沖擊,才撞開了「天門」,使它中斷而成為東西兩山。這和作者在《西嶽雲台歌送丹丘子》中所描繪的情景頗為相似:「巨靈(河神)咆哮擘兩山(指河西的華山與河東的首陽山),洪波噴流射東海。」不過前者隱後者顯而已。

在作者筆下,楚江彷彿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顯示出沖決一切阻礙的神奇力量,而天門山也似乎默默地為它讓出了一條通道。

這首詩都用白描,緊扣題中「望」字,句句都是「望」中所得,但都不落「望」字,可見其構思高妙。全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個字,但意境開闊,氣魄豪邁,音節和諧流暢,語言形象、生動,畫面色彩鮮明,充分顯示了李白豪放飄逸的詩風。

❻ 天門山的風景名勝

羽泉、復陸羽亭、陸羽祠,四個制景點(茶聖陸羽青年時在天門山求學於鄒夫子)連成一線排開,以及漢光武憩息的溱手崗,龍尾山上有傳說美麗的老虎洞(楚國令尹子文降生於此洞,老虎以虎奶喂之,後子文成就一番大事業)、虎嘯崗,整個風景區自然人文景觀豐富。

❼ 天門山在哪

天 門 山
仙山鍾靈秀 天工造化奇
天門山是張家界永定區海拔最高的山,距城區僅8公里,因自然奇觀天門洞而得名。天門山古稱嵩梁山,又名雲夢山、方壺山,是張家界最早載入史冊的名山,主峰1518.6米,1992年7月被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三國吳永安六年(公元263年) ,嵩梁山千米高絕之處峭壁忽然洞開,玄朗如門,吳帝孫休視之吉兆,天門洞開之說流傳天下,嵩梁山也由此易名天門山。拔地擎天的天門山,山勢陡險峻拔,景色雄奇壯麗,被稱為張家界的天然畫屏。天門山隆起開始於燕山運動,再經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山體劇烈抬升千米以上,周圍被斷層節理深深切割,加上長期風雨侵蝕的岩溶作用,造就成嵯峨高峙、凌空獨尊的喀斯特台型地貌。其山頂相對平坦,保存著完整的原始次生林,有著很多極為珍貴和獨特的植物品種,森林覆蓋率達90%。其間古樹參天,藤蔓纏繞,青苔遍布,石筍、石芽舉步皆是,處處如天成的盆景,被人譽為世界最美的空中花園和天界仙境。
天門洞,高131.5米,寬50餘米,南北對開於千尋素壁之上,氣勢磅礴,巍峨高絕,是罕見的高海拔穿山溶洞,更是盡顯造化神奇的冠世奇觀。
天門洞終年氤氳蒸騰,景象變幻莫測,時有團團雲霧自洞中吐納翻湧,時有道道霞光透洞而出,瑰麗神奇,宛如幻境,似蘊藏天地無窮玄機。地方史志曾記載:「玄古之時,有土人見霞光自雲夢出,紫氣騰繞,盈於洞開,溢於天合,以為祥瑞,肅而伏地以拜之」。自古以來,奇幻美麗的「天門吐霧」、「天門靈光」,被認為是天界祥瑞之象,名聞遐邇。
聖境蘊玄妙神奇傳久遠
歷史文化積淀深厚的天門山,一直被當地人民奉為神山、聖山,更被譽為「湘西第一神山」和「武陵之魂」。這些美譽的由來,在當地人代代相傳的傳說故事中盡可以找到根源。在當地乃至整個湘西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兩個傳說,是「天門翻水」和「天門轉向」之迷。「天門翻水」,是天門洞右側絕壁之頂,會在旱季晴天忽瀉洪水,而出水之處並無任何水源,本地人基本都多次目睹過這一奇特現象。更為神秘的說法是,出現翻水的年份總與發生重大歷史事件或自然災害的年份吻合。「天門轉向」在張家界也家喻戶曉,當地居民幾乎都很肯定地認為,天門洞的方向近幾十年來在悄悄轉動,以前在市內幾處能清楚看見天門洞的位置,現在卻因方向不對,見山不見洞,只有天門洞從北向西北方向發生轉動才會如此。還有很多關於天門山自然現象的神奇傳說廣泛流傳,許多現象很難有科學的解釋,這一切使得天門山更顯神秘玄奇。
有關天門山的歷史文化傳說也有很多,流傳最久影響最大的是「野拂藏寶」和「鬼谷修易」的傳說。「野拂藏寶」是傳李自成兵敗後,由其侄李過將所有財寶秘密運至天門山藏匿,李過並因此在天門山寺出家為僧,法號「野拂」。「鬼谷修易」是傳鬼穀子在天門山絕壁上的鬼谷洞內隱居,研習易經,並傳授當地百姓強身健體的鬼穀神功,也就是現在名聞天下的大庸硬氣功。李自成的財寶真的藏匿天門山嗎?野拂和李過是否確為一人?鬼穀子緣何在天門山隱居修行?大庸硬氣功是否為鬼穀子所傳?如果都是無稽之談,為什麼會在當地代代流傳?
還有許多有關「靈泉」、「求兒洞」、「獨角瑞獸」等等傳說在當地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天門洞千百年承接天地萬物的靈氣,成為人們祈福許願的靈地,山頂的千年古剎天門山寺也一度香火鼎盛。登上天梯,拜天門的登天祈福習俗,已成為表達人們祈求吉祥平安、追求幸福人生的方式。天門洞被視為「天界之門」和「天界聖境」,已成為美好和幸福的象徵。 「天門洞開雲氣通,江東峨嵋皆下風」,元代大學士張兌如是道出天門洞的超凡和神聖。「大庸有座天門山,離天只有三尺三。。。。。。」,當地古老的民謠也傳遞出世人千百年來對天門仙山的崇敬之情。
壯舉驚天下重彩繪傳奇
許多的精彩故事和傳奇人物,不斷地彰顯著天門山的神秘與神奇,諸多轟動事件和驚世壯舉又為天門山更添傳奇色彩:
1997年5月,著名歌手李娜登天門山,似受冥冥中神奇力量的點化,頓悟而皈依佛門,一時轟動全國。
1999年12月,世界特技飛行大師駕機穿越天門洞,實現人類首次駕飛機穿越自然溶洞的壯舉,震驚世界。
2002年,天門山開發建設全面啟動,近6億元資金打造世界一流景區的鴻篇巨制首頁掀起。
2005年5月,天門山盤山公路竣工通車。被稱為通天大道的盤山公路共計99彎,似玉帶環繞,彎彎緊連,層層疊起,依山籍壁,直沖雲霄,「天下第一公路奇觀」橫空出世。9月,世界最長的高山索道--天門山觀光索道竣工運行。索道全長7455米,高差1279米,由市區直達山頂,猶如一道彩虹飛渡「人間天上」,又似一條巨龍騰翔素雲蒼穹。兩項工程恢弘壯觀、奇絕震撼,天門山又添冠世奇景。
2005年9月,天門山被亞太旅遊聯合會、世界華僑華人旅遊合作組織評選為「中國最佳森林公園」。
2006年3月,俄羅斯空軍特技飛行表演在天門山上演。重型戰斗機蘇-27、蘇-30激情譜寫驚天傳奇。
2006年3月,網易、環球游報等三十多家媒體聯合推選「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天門山與長城、兵馬俑、黃山、泰山、敦煌等中國頂級旅遊品牌並肩獲評金獎。剛剛向世人揭開神秘面紗的天門山,被越來越多的人稱贊為天賜瑰寶和山水極品,已成為張家界和湖南旅遊的新王牌。文學大師金庸欣然揮毫「天門仙山」四個大字;書法大師沈鵬題寫「曲道通天」,點睛通天大道的奇絕宏偉;藝術大師黃永玉更兩度灑墨,繪出天門山的神韻和巍峨。或許,驚世駭俗的天工造化,歷史進程的千年滄桑和厚重積淀,以及無數人的夢縈魂系和激情壯舉,使得天門山本身成為一個傳奇,值得用身心體驗與解讀的美麗傳奇,值得永遠追隨與期待的美麗傳奇。去發現!去體驗!被沖擊!被震撼!
天門山,美麗張家界的新傳奇,魅力湖南的新傳奇,錦綉中國的新傳奇。

2007年8月20日,天門山旅遊景區經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❽ 關於天門山的風景或景點

上天梯
共計九百九十九級台階的上天梯,是通達天門的途徑,也是許願祈福的靈地。
天門洞
天門洞是世界最高海拔的天然穿山溶洞。三國吳永安六年(公元263年),嵩梁山千米峭壁轟然洞開,就像一座鑲嵌在天幕上的通天之門,成為天下罕見奇景,嵩梁山亦由此改稱天門山。
天門山索道(虹索龍翔)
世界最長的高山客運索道--天門山索道,共有轎廂98個,索道支架57個(含3個救護支架),全部採用法國POMA公司原裝進口設備。
通天大道
通天大道因通往天門洞而得名,全長10.77公里,蜿蜒九十九彎,每逢9灣便有一座石碑作為標致,99道灣正扣合天有九霄之意,是天門山十大景點之一。
空中石林--盆景大觀
天門山地質上為完整的向斜構造單元,發育著典型的中山岩溶台地峰林峽谷地貌。[5]
碧野瑤台景區

作為國家森林公園, 天門山頂擁有完整的原始森林,而原始森林的核心保護區就在碧野瑤台景區。在這里, 布滿青苔的奇石隨處可見,珍稀樹種、珍貴葯材也時有發現。整個景區就象一個天然的大盆景,遊客走在蜿蜒的游路上,可以盡情領略到自然的風趣。碧野瑤台景區,位於山頂的東部,以自然風光為特色,擁有 20 多個景點,是天門山四大景區里景點最多的一個。[2]
靈泉
靈泉,被當地人稱為"神泉", 泉水自岩隙湧出,長年不涸,清涼甘甜
靈泉院靈泉院,因靈泉而得名,始建於唐代,處士周朴曾隱居於此。
雲夢仙頂
雲夢仙頂,三面絕壁,拔地頂天,為天門山十六峰之一。
原始次森林
天門山頂擁有著完整的原始次森林,一年四季野趣盎然,是不可多得的"原始空中花園"。
北俯視天門
北俯視天門和南俯視天門對峙,這也是清楚俯瞰天門洞的絕佳角度。
櫻桃灣
櫻桃灣廣場,是天門山頂三個分景區的交匯處,東線和西線以及天門山寺游線的匯合點,也是天門山頂兩大服務區之一。[5]
覓仙奇境景

覓仙奇境景區,位於山頂的西部,是天門山「隱逸文化」和「仙山文化」的發源地。[6]
求兒洞

求兒洞,天門山十六洞天之一,民間傳說送子觀音在此顯聖,虔心許願,可求兒女。
觀鬼谷洞
鬼谷洞,天門山十六洞天之一,縱橫家鬼穀子曾居此學《易》。
捭闔
西線核心景點。
凌霄台
與雲夢仙頂一起為天門山兩大景觀台之一,西線核心景點。
鬼谷棧道
棧道全長1600米,平均海拔為1400米,起點是倚虹關,終點到小天門。與其
他棧道不同的是,鬼谷棧道全線既不在懸崖之巔,也不在懸崖之側,而是全線都立於萬丈懸崖的中間。[5]
玻璃棧道
玻璃棧道懸於天門山山頂西線,長60米,最高處海拔1430米。
天界佛國景區
天界佛國景區位於天門山山頂的南部,是天門山"佛教文化"的核心區域,最主要的景點是天門山寺。
素齋樓
位於天界佛國景區天門山寺旁,是專為天門山寺配套興建的餐飲服務項目,將匯集寺廟素齋精華。

❾ 望天門山的風景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寫出了在天門山上望著被長江隔開的兩岸青山之景

❿ 天門山在哪裡

天門山(Tianmen Mountain),古稱雲夢山、嵩梁山,是張家界永定區海拔最高的山,北距城區8公里,因自然奇觀天門洞而得名,最早被記入史冊的名山。主峰1518.6米,1992年7月被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

形成罕見的世界奇觀――天門洞,天門洞南北對穿,門高131.5米,寬57米,深60米,拔地依天,宛若一道通天的門戶,從此而得名天門山,已有1754年歷史。

山頂相對平坦,保存著完整的原始次森林,有著很多極為珍貴和獨特的植物品種,森林覆蓋率達90%。其間古樹參天,藤蔓纏繞,青苔遍布,石筍、石芽舉步皆是,處處如天成的盆景,被世人譽為世界最美的空中花園和天界仙境。

(10)天門山地理位置景色擴展閱讀:

天門山古稱雲夢山,又名玉屏山。坐落在張家界市區南部8公里處。公元263年,因山壁崩塌而使山體上部洞開一門,南北相通。三國時吳王孫休以為吉祥,賜名「天門山」。

天門洞,位於海拔1260多米的絕壁之上,門洞高131.5米,寬57米,深60餘米。據地質專家考證,門洞中央系東西岩層向斜的交匯處,因擠壓而導致岩石破碎崩塌,最終於263年形成門洞。

天門山海拔1517.9米,因與山下市區相對高差達1300多米,故尤顯偉岸挺拔,其天際線之美,堪為山的典型。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