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山東日照地理環境

山東日照地理環境

發布時間: 2021-02-19 01:18:26

⑴ 日照港的地理位置

日照港位於中國18000公裏海岸線中部。東臨黃海,北與青島港,南與連雲港港比鄰;隔海與日本、韓國、朝鮮相望。港口陸上鐵路經兗石線與全國鐵路網相聯;公路有三條干線通往全國各地;水路可直通中國沿海及世界各港,2012年已與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航。

日照港腹地非常廣闊,直接經濟腹地包括山東南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山西南部及陝西關中等地區,人口8000多萬,面積18萬平方公里。

日照港是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誕生、成長起來的新興沿海港口。1982年正式開工建設,1986年投產運營,是我國重點發展的沿海20個主樞紐港之一,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

(1)山東日照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日照港的貨物運輸:

1、煤炭運輸

日照港擁有國內吃水最深的15萬噸級煤炭專用泊位2個,碼頭前沿水深17米,擁有5萬噸級煤炭專用泊位1個。以上三個泊位設計年吞吐能力3500萬噸,煤炭堆存能力為350萬噸。正在進行的煤炭系統改造完成後,煤炭年通過能力將達到4500萬噸。

2、鐵礦石運輸

日照港正在改擴建中的兩個礦石深水泊位到2005年完成第一階段,碼頭前沿水深可達24.5米,吞吐量可達2500萬噸,2007年第二階段完成後,吞吐量可達3800萬噸以上,堆存能力為1450萬噸。

3、集裝箱運輸

日照港擁有現代化的集裝箱泊位3個,碼頭前沿水深分別為16米和17米,年設計通過能力150萬TEU,集裝箱專用堆場超過40萬平方米,是2012年全國沿海港口吃水最深、後方堆場最大的集裝箱碼頭之一。

4、散糧運輸

日照港正在建設8萬噸級散糧專用泊位2個,年設計通過能力1000萬噸。卸船系統與後方的糧食加工企業相連,具有現代化、安全、高效、無污染等特點。

5、油品運輸

日照港現有長江以北規模最大的5萬噸級液化泊位1個,2萬噸級成品油泊位2個,5000噸級液體化工泊位2個,年通過能力600萬噸,儲存能力68萬立方米。已開工建設的虎山港區,先期規劃建設5萬噸級原油泊位2個和30萬噸級原油泊位1個,年設計通過能力2500萬噸,倉儲能力達到500萬立方米以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日照港

⑵ 怎樣從地理的角度談日照

日照的旅遊的興起有它必然的原因。
日照位於山東省境內,地理內位置屬於北方,但日照的氣容候缺接近江蘇,屬於比較溫暖濕潤的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當北方人想去海邊玩的時候,如果可以選擇連雲港和日照的話,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日照,畢竟日照是屬於北方的,較為熟悉,並且路程也較短,價格便宜。
日照旅遊興起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它發展的太慢,工業化進程在日照發展的並不好,大型的工業企業原先並沒有幾個,但恰恰是這種不足,讓美麗的日照保留下了清晰,在全國都大范圍的處在污染中的時候,恰恰顯出了日照的迷人。

⑶ 指出山東日照市的地形特點及判斷理由

地形復特點:

1、日照市屬制魯東丘陵,總的地勢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低,略向東南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間分布。最高點為五蓮縣境內馬耳山,海拔706米;最低點為東港區東海峪村,海拔1~1.5米。

2、境內河流縱橫,分別歸屬沭河、濰河,除濰河流入渤海外,其餘流入黃海。較大河流18條,總長461.4公里,流域面積5222.7平方公里。日照境內有大小山頭4358座。西部為泰沂山脈系,大多呈東南、西北走向;北部山脈多呈南北和西南、東北走向。

理由是日照市屬丘陵地帶,背山面海。

(3)山東日照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生物資源:

日照市共有野生動物207種,隸屬4綱26目11屬。其中兩棲綱7種,爬行綱15種,哺乳綱14種,鳥綱171種。現有野生鳥類中,有留鳥37種,候鳥134種;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有24種等。

礦產資源:

日照市橫跨膠南隆起、膠萊坳陷和沂沭斷裂帶三個Ⅲ級構造單元,出露地層齊全,構造復雜,岩漿活動強烈,形成了較為豐富的非金屬、地下水、礦泉水等礦產資源。已發現56種礦產。

⑷ 日照位於山東什麼位置

日照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黃海之濱,東經118°′~119°39′,北緯35°04′~36°04′。東臨黃海,

西接臨沂市,南與江蘇省連雲港市毗鄰,北與青島市、濰坊市接壤。南北長約82公里,東西寬約90公里,總面積5358.57平方公里。

日照市屬魯東丘陵,總的地勢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低,略向東南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間分布。最高點為五蓮縣境內馬耳山,海拔706米。

最低點為東港區東海峪村,海拔1~1.5米。山地佔總面積的19.7%,丘陵佔52.9%,平原佔19.9%,水域佔7.5%。

日照海岸位於黃海中部,岬灣相連,北起甜水河口,南到綉針河口,全長168.5公里,屬於比較平直的基岩沙礫質海岸。

海岸線上有石臼灣、佛手灣兩大天然港灣與日照港、嵐山港組成的日照港群。近陸島嶼有桃花島、出風島;遠有平島、達山島和車牛山島組成的「前三島」,面積0.42 平方公里。

(4)山東日照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日照市屬魯東丘陵,總的地勢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低,略向東南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間分布。最高點為五蓮縣境內馬耳山,海拔706米;最低點為東港區東海峪村,海拔1~1.5米。山地佔總面積的17.5%,丘陵佔57.2%,平原佔25.3%。

日照地處海濱,境內地貌類型多樣,有平原、山丘、水域、濕地、海洋等豐富多樣的自然景觀。日照市屬魯東丘陵,總的地勢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底,略向東南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間分布。

最高點為五蓮縣境內馬耳山,海拔706米;最低點為東港區東海峪村,海拔1~1.5米。山地佔總面積的17.5%,丘陵佔57.2%,平原佔25.3%。境內河流縱橫,分別歸屬沭河、濰河,除濰河流入渤海外,其餘流入黃海。較大河流18條,總長461.4公里,流域面積5222.7平方公里。

日照境內有大小山頭4358座。西部為泰沂山脈系,大多呈東南、西北走向;北部山脈多呈南北和西南、東北走向;中南部有7條互不銜接的山脈,走向各異;東部屬膠東丘陵。海拔500米以上的有39座。

⑸ 日照氣候怎麼樣

日照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屬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2.7℃,年均濕度72%,無霜期223天,年平均日照2533小時,年均降水量870毫米。空氣質量為國家一級標准。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稱。
日照屬於東部季風區,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因其瀕臨沿海,受海洋影響顯著,相對同緯度其他內陸地區四季溫差較小,因此夏冬季氣溫適中。
全市年平均氣溫13.8℃,較上年偏高1.1℃,較常年偏高1.1℃。年極端最高氣溫在35.8~36.1℃之間,莒縣和市區分別於6月11日和7月22日出現35.8℃的高溫,五蓮縣分別於6月11日和7月22日出現36.1℃的高溫。年極端最低氣溫為-14.7(莒縣)~9.9℃(市區)之間, 出現在1月21~22日。
年降水量全市平均765.4毫米,較上年偏少33.3%,較常年偏少0.4%。全市降水分布不均,五蓮縣年降水量最多,為857.3毫米,市區降水量最少,為661.5毫米。
年日照時數全市平均2405.0小時,較上年偏多352.0小時,較常年偏少27.9小時。以五蓮縣光照最為充足,年日照時數2459.1小時,莒縣最少,為2262.1小時。作為海濱生態旅遊城市,日照以「藍天、碧海、金沙灘」聞名於世,這里生態良好,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是我國沿海不可多得的避暑度假勝地。2003年12月,日照順利通過國家旅遊局驗收,被授予「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榮譽稱號。近年來,日照旅遊業發展迅速,僅2005年,全市旅遊業就接待國內外遊客781.95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38.4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6.3%,佔全市GDP的8.2%;旅遊業已成為全市的支柱產業。
日照旅遊交通便捷。市內公路、鐵路線盤結交錯,四通八達。同三沿海高速公路貫通祖國南北、日東高速公路直接通到菏澤,兩條國道、九條省道,荷日、膠新鐵路縱貫市境。青島、連雲港、臨沂、濰坊四個機場環布在日照周邊,距日照的路程都在90分鍾以內。日照現已開通至韓國平澤的客箱班輪;每天發往省內外的客車達300餘班次,城區公交車線路已開通21條,計程車1316輛,能滿足遊客所需。
日照旅遊資源豐富。日照海、山、古、林兼備。境內百公里的海岸線上有64公里的優質沙灘,被有關專家譽為「中國沿海僅存未被污染的黃金海岸」;有奧林匹克水上運動公園、五蓮山風景區、莒縣浮來山風景區等一批國內外知名的旅遊景點;有世界上最大的漢字摩崖石刻—河山「日照」巨書,天下銀杏第一樹—浮來山銀杏樹;江北最大的綠茶基地、最大的毛竹生長帶、最大的野生杜鵑花生長帶也在日照。日照是龍山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境內已發現兩城遺址、陵陽河遺址、丹土遺址、東海峪遺址等;陵陽河遺址出土的原始陶文較甲骨文早了1000多年,堪稱我國文字始祖。莒文化與齊文化、魯文化並稱山東三大文化。日照還是西周時期偉大的軍事家姜尚、南北朝著名文字評論家劉勰、諾貝爾獎獲獎者丁肇中等名人的故里。齊長城遺址、莒國故城、日照港等也都是遊客的必游之地。
特色旅遊項目眾多。日照依託獨特的旅遊資源,開發出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遊項目。依託海濱優勢,推出了3S(陽光、海水、沙灘)休閑度假游;依託五蓮山、九仙山風景區,推出了生態宗教游;依託浮來山風景區、莒縣博物館推出了莒文化游;依託水上運動基地和萬平口景區,推出了濱海體育游;依託茶博會和茶文化旅遊節,推出茶文化旅遊;依託沿海漁家村,推出「漁家樂」民俗游,住漁家屋、吃漁家飯、趕海拾貝、乘船撒網,滿足遊客的獵奇心理,受到了社會一致好評。
旅遊商品琳琅滿目。日照有馳名中外的烏魚蛋、烏魚干、文蛤、西施舌、對蝦、海米等海鮮珍品;有黑陶、農民畫、地毯、石雕、根雕等藝術品;有在國際市場上倍受青睞的抽紗、刺綉、工藝屏風等;日照綠茶正走出國門,展翅欲飛。
旅遊服務設施齊備。日照旅遊接待功能日益增強,目前全市旅行社達到92家,計程車1316輛,旅遊飯店及各類社會賓館600餘家,其中:四星級1家,三星級8家,旅遊商品、紀念品定點生產單位12家。

⑹ 日照的地理位置

日照市位於東來經118°35′——自119°39′、北緯35°04′——36°02′之間,地處中國沿海中斷,山東半島南翼,東臨黃海,隔海與日本、韓國相望,北鄰青島,南接江蘇連雲港,西通中國內陸諸省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

⑺ 日照這個城市怎麼樣比如經濟,地理位置,人居環境等等。做設計在那裡待遇如何謝謝大家了

介紹日照對你來說來沒什麼意思自
我也是一名日照本地的大學在校生
希望你切實的了解你的專業在當地的就業形勢如何
日照不適合創業,日照是一個小地面的城市
關系占很大的作用,族群和當地朋友網路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聯繫到工作單位的話考慮其他的事情
日照目前的市區房價維持在3500以上,地勢好4500逐漸上升中。

⑻ 日照的地理環境

境內河流縱橫,分別歸屬沭河、濰河,除濰河流入渤海外,其餘流入黃海。較大河流18條,總長461.4公里,流域面積5222.7平方公里。沭河發源於沂山南麓,境內段長76.5公里,流域面積1718.4平方公里;濰河貫穿五蓮縣、莒縣,境內段長121.4公里,流域面積1350.2平方公里;傅疃河是唯一的境內大河,全長73.5公里,流域面積1060平方公里。
日照無天然湖泊。人工湖泊有日照、青峰嶺、小仕陽3座大型水庫和馬陵、巨峰、戶部嶺、嶠山等10座中型水庫,總庫容95913萬立方米。 日照市土地資源總量日照市土地總面積為8025127.7畝,農用地6433271.4畝,建設用地1065614.3畝,未利用地526242.0畝。其中:耕地3461468.1畝,占日照市土地總面積的43.13%;園地739752.2畝,占日照市土地總面積的9.22%;林地1137295.4畝,占日照市土地總面積的14.17%;其他農用地1094755.7畝,占日照市土地總面積的13.64%;居民點及獨立工礦用地866966.7畝,占日照市土地總面積的10.80%;交通運輸用地64935.9畝,占日照市土地總面積的0.81%;水利設施用地133711.7畝,占日照市土地總面積的1.67%;未利用土地為288414.1畝,占日照市土地總面積的3.60%;其他土地為237827.9畝,占日照市土地總面積的2.96%。
東港區1706589.1畝、嵐山區1148760.5畝、莒縣2924321.1畝、五蓮縣2245457.0畝,莒縣面積最大,占日照市土地總面積的36.44%,嵐山區面積最小,占日照市土地總面積的14.31%。
日照市島嶼情況日照市有島嶼4個,分別是平島、達山島、車牛山島、太公島,共計面積600.7畝。 2015年工業轉型升級穩步推進。汽車及零部件製造業完成產值547.06億元,超過鋼鐵行業192.94億元,優勢比上年擴大103.31億元。裝備製造業增 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30.2%,比上年提高6.6個百分點;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佔比降低7.4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518.92億元,增 長11.9%,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20.12%。 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全市624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設有信息化建設部門的佔75%,有信息化規劃的佔39%,有伺服器的佔53%,使用ERP的占 27%,開展電子商務的佔51%,OA普及率達75%。全市兩化融合發展指數為57,增長14%。日照雲計算中心一期工程完工,實現三線接入,互聯網帶寬 達到萬兆,與騰訊、樂視、安康家園、帝聯等大型客戶達成合作意向。搭建了雲計算平台、共享災備雲平台、工業雲服務平台,建設了3處工業雲體驗中心。 工業經濟效益同比下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02.05億元,比上年下降6.6%。受市場需求不足、部分產成品價格下降較大、人民幣 匯率波動等因素影響,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66.70億元,下降22.8%;利稅總額109.88億元,下降11.6%。 工業產品產銷銜接良好。全市重點調度的116種規模以上工業產品中,有67種實現增長,增長面為57.8%。部分高耗能產品產量下降,其中,水泥產量 1095.1萬噸,下降6.3%;紙漿產量163.7萬噸,下降6.7%。規模以上工業產品產銷率97.3%,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
2014年建築業生產持續發展。日照市資質等級三級及三級以上建築業企業實現建築業總產值255.99億元,增長19.0%。其中,建築工程產值233.42億元,增長18.0%。實現建築業竣工產值127.78億元,增長47.5%。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431.41萬平方米,增長7.8%。 2015年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3.87億元,增長10.3%。其中,限額以上單位零售額254.63億元,增長3.7%。
2015年我市被列為「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規劃中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降和貿易融資風險等影響,全年 完成進出口總值151.85億美元,比上年下降56.3%。
2015年港口生產平穩發展。沿海港口新增泊位3個,新增通過能力1480萬噸。全市生產性泊位達到62個、年通過能力2億噸,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52個。
2015年交通基礎設施實現重大突破。日照機場用667天建成通航,創造了機場建設的「日照速度」。日照港躋身全國沿海港口第八、世界港口第十一大港。瓦日鐵 路、膠新鐵路電氣化改造、青臨高速、疏港高速、613省道西延工程建成通車。青日連鐵路日照段累計投資19.17億元。濰日高速、嵐羅高速、機場高速等公 路工程加快推進。年末全市公路通車里程8274.38公里。
2015年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1.65億元,增長9.5%。其中,稅收收入96.71億元,增長10.3%,佔一般公共預算收 入的79.5%。
2015年全市承擔實施省以上科技計劃項目27項,爭取無償資金714萬元。全年專利申請量2784件,增長32.7%;授權量1779件, 增長17.5%。發明專利申請量1003件,增長153.9%,增幅列居全省第一位;發明專利授權量167件;電子申請率88.1%。

⑼ 誰知道山東日照市的詳細介紹

日照是一座新興的沿海港口城市,地處我國大陸沿海中部、山東半島南翼,東臨黃海,西靠沂蒙,北連青島、濰坊,南接江蘇連雲港。全市總面積5310平方公里,其中山區、丘陵、平原各佔三分之一,海岸線100公里。現轄東港區、嵐山區、莒縣、五蓮縣和日照經濟開發區、山海天旅遊度假區。有54個鄉鎮、街道,2981個村居,總人口280萬。

歷史源遠流長。日照擁有悠久的歷史,牛津大學出版的《世界史便覽》稱,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的日照兩城,是亞洲最早的城市。夏、商時期屬東夷,西周到戰國前期屬莒國。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設日照鎮,屬莒縣,取「日出初光先照」之意,始有「日照」之名。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設日照縣,屬益都府莒州,明代屬青州,清代屬沂州。民國時期,先後屬膠州道和琅琊道;1928年撤道,直屬山東省政府。1940年3月,中共領導的日照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次年8月隸屬濱海專員公署。新中國建立後先後劃歸沂水行署、膠州行署、臨沂行署。1985年3月撤縣建市,1989年6月建地級市,1992年12月設區帶縣。

文化底蘊深厚。日照擁有燦爛的文化,是「龍山文化」的重要發祥地。現已發現兩城遺址、陵陽河遺址、丹土遺址、東海峪遺址等「龍山文化」遺址近百處,其中1934年發現的兩城遺址是龍山文化的典型代表。莒文化歷史悠久,底蘊豐富,陵陽河遺址發掘的原始陶文早於甲骨文1000多年,為我國文字始祖;莒文化曾與齊文化、魯文化並稱山東三大文化。日照黑陶已有五千年歷史,是華夏文明之瑰寶。1988年日照被文化部首批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與上海金山、陝西戶縣並稱中國三大農民畫鄉。

名人志士輩出。日照人傑地靈,英才輩出,西周時期偉大的軍事家姜尚,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文學評論家、我國第一部文學批評著作《文心雕龍》的作者劉勰,中共一大代錶王燼美,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當代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等,故鄉都是日照。日照作為沂蒙老區,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先後有3.8萬人參軍,並有44萬人次民工支前,陳毅、徐向前、羅榮桓、谷牧等老一輩革命家都曾在此戰斗和工作過。

生態環境宜人。日照擁有獨具魅力的生態環境優勢。這里地處我國南北氣候過渡地帶,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降水豐沛,光照充足,既有南方空氣濕潤的特點,又有北方四季分明的特徵,被譽為「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 ,是長江以北最大的綠茶產區和毛竹生長帶。境內百公裏海岸線上,有綿延64公里的優質沙灘,「藍天、碧海、金沙灘」的優美風光令人陶醉。日照空氣質量符合國家一級標准,近岸海域水質達到國家一類海水標准,飲用水源水質合格率達100%。被確定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環保重點城市、國家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市和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市。

自然資源豐富。日照是山東省糧食、花生、水產品、蠶繭、烤煙、果品、畜牧、中葯材等重要產地,是我國北方最大的綠茶生產基地。是我國北方沿海富水區,年降水量874mm,境內淡水資源近20億立方米。海洋-10米等深線以內的淺海2萬多公頃,沿海灘塗5060公頃,近海有魚類近百種,海水可養殖面積6.67萬公頃,是我國四大水產品苗種繁育中心之一。林木資源種類較多,森林覆蓋率達30.8%,南方的毛竹、北方的落葉松等都能在這里生長。非金屬礦產資源量大質優,已探明儲量的主要有石棉15萬噸、花崗岩3億噸、片麻岩5.5億噸、鉀長石24萬噸。

旅遊景觀多樣。沿海64公里金沙灘,水清浪穩,灘平沙細,為中國北方沿海所少見,是避暑、度假、療養的理想勝地,發展旅遊潛力巨大。五蓮山主峰海拔515.7米,宋代蘇軾在密州做知州時,曾以「奇秀不減雁盪」贊譽此山;九仙山主峰海拔697米,方圓55平方公里,為日照境內最大的山群,蘇軾曾詩贊「九仙今已壓京東」,山上有著名的「孫臏書院」;莒縣浮來山銀杏樹為「天下第一銀杏樹」,樹高27.4米,樹圍15.7米,樹齡3500多年。

區位優勢明顯。日照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港路優勢。歷史上日照沿海曾商旅雲集,石臼、濤雒等為著名商埠,1885年《日照縣志》描述的「江淮紅粟達神京,轉運都由石臼行」,表明當時的石臼所已是黃淮地區重要的商貿口岸。作為魯南地區的直接出海口,國家重點開發建設的沿海主軸線和日(照)西(安)沿橋經濟帶主線在此相接,素有"兩港通四海,一線系亞歐"之美譽。日照交通發達,運輸便利,集港口、鐵路、公路運輸於一身,是重要的海陸交通樞紐。日照擁有日照、嵐山兩個國家一類對外開放港口,日照港是中國第二大煤炭輸.出港,嵐山港擁有中國北方最大的液體化工碼頭。兩港不凍不淤,陸域開闊,地質條件良好,可建設泊位166個,吞吐能力可達到5.8億噸,特別適宜建設十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日照境內高速公路、鐵路呈「兩橫兩縱」格局,與全國交通干線相連。日(照)東(明)高速公路橫穿魯南,跨越京滬、京福高速公路、直達中原腹地,貫穿日照的同(江)三(亞)高速公路北起中俄邊境,南至海南省,縱貫中國南部沿海主要城市。菏日鐵路東與日照港、嵐山港相接,西與隴海、蘭新鐵路相匯,經新疆阿拉山口出境,可直達荷蘭鹿特丹和比利時的安特衛普等歐洲口岸;膠(州)新(沂)鐵路縱貫日照,是中國東部沿海鐵路大動脈。

日照沒有什麼好的高等院校 但是日照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⑽ 介紹日照要有關地理知識,怎麼介紹

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是山東省地級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黃海之濱內,東隔黃海容與日本、韓國相望,西靠臨沂市, 北接青島市、濰坊市,南臨連雲港。全市陸域面積5358.57平方千米、海域面積6000平方千米,下轄東港區、嵐山區、莒縣、五蓮縣2區2縣。日照市屬魯東丘陵,總的地勢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低,略向東南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間分布。最高點為五蓮縣境內馬耳山,海拔706米;最低點為東港區東海峪村,海拔1~1.5米。山地佔總面積的17.5%,丘陵佔57.2%,平原佔25.3%。日照地處海濱,境內地貌類型多樣,有平原、山丘、水域、濕地、海洋等豐富多樣的自然景觀。日照市屬魯東丘陵,總的地勢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底,略向東南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間分布。境內河流縱橫,分別歸屬沭河、濰河,除濰河流入渤海外,其餘流入黃海。較大河流18條,總長461.4公里,流域面積5222.7平方公里。日照境內有大小山頭4358座。西部為泰沂山脈系,大多呈東南、西北走向;北部山脈多呈南北和西南、東北走向;中南部有7條互不銜接的山脈,走向各異;東部屬膠東丘陵。海拔500米以上的有39座。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