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考地理主考知識點
『壹』 中考地理知識點
我國的地形、山脈、河流、礦產資源分布,人口分布、民族分布、經濟帶的分布及特點;內
中南半島的國家及經容濟、物產、氣候、人口、雨量等;
南亞次大陸的國家、地形、氣候、經濟、物產、人口、雨量等;
各省份的地形圖和簡單的時區
『貳』 中考地理考試重點考哪章。重點考哪裡。
今年減負,題簡單,看書吧
『叄』 湘教地理中考復習資料
2010——2011學年度下學期
八年級地理專題復習之一
《地球和地圖》學案
班級 姓名
一、學習目標
地圖的三要素、經緯網、等高線地形圖、六大板塊、時區和日界線、地球的運動
二、考點(熱點)分析
1.在野外及地圖上判斷方向的方法 2.根據不同情況選擇合適的比例尺
3.經緯線的特點,在經緯網圖中確定一點的位置
4.地球的公轉運動 5.等高線地形圖的閱讀
6.火山、地震發生的原因 7.學會換算不同地點的時間
三、方法指導
地球和地圖部分是初中地理的基礎,也是考試的重點。學習本部分,首先應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在頭腦中構建起空間概念,特別是二分二至日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及晝夜長短變化;其次,注重規律的總結與比較,如經緯度的判讀:向東度數增加是東經,向西度數增加是西經,向南度數增加是南緯,向北度數增加是北緯;第三,在做題的基礎上,對考點進行歸納整理,如經緯網的相關題目有:讀經緯度,半球(東西、南北)判定,方向判定,溫度帶判定,低中高緯度判定,區時計算等。
四、自主知識梳理
1.問題導學
(1)在野外判斷方向的方法有哪些?在地圖上判斷方向有幾種方法?
(2)比例尺的大小、實地范圍的大小和內容詳略三者之間的對應關系是什麼?
(3)經緯線各自有哪些特點(從形狀、長度、方向、定義方面進行比較)?在經緯網圖中,經度、緯度的排列規律是什麼?如何判斷東西半球、南北半球、五帶、低中高緯度?
(4)二分二至日時,陽光直射點在哪裡?北半球的晝夜長短情況怎樣?什麼時候北極圈以內所有地區都有極晝現象?
(5)山頂、盆地、山谷、山脊、鞍部、陡崖如何用等高線表示?在等高線地形圖中,還可以涉及哪些知識點的考查?
(6)板塊構造學說的內容是什麼?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分布在哪裡?
(7)當東八區是3月2日15時的時候,西八區、西12區、東12區、東3區各是什麼時刻?
(8)自西向東過日界線的時候,日期應該怎樣變化?
2.疑點記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疑難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典例剖析
1.讀右圖,回答:
(1)寫出A、B、C、D的地理坐標:
A: 、B 、
C: 、D 。
(2)A點位於C點的 方向;B點位於C點的 方向。
(3)A、B、C、D四點中,位於北半球的是 ,位於南半球的是 ,位於東半球的是 ,位於西半球的是 。(填代號)
(4)A、B、C、D四點中,有陽光直射現象的是 ,四季分明的是 ,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 ,位於高緯度的是 。
【解析】這是一個經緯網地圖,解答的基本思路與步驟如下:
(1)第一步(題):判斷東西經與南北緯代號(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判斷依據:看數字,往東越來越大的是東經(E),往西越來越大的是西經(W),往北越來越大的是北緯(N),往南越來越大的是南緯(S)。
A. 140°E、80°NB. 140°W、40°NC. 140°E、20°ND. 140°W、20°S
第二步(題):判斷方向。
方法:要判斷A點位於C點的什麼方向,則在C點標出東西南北。如圖可以看出,A點在C點的N坐標方向,即A點在C點的正北方向。B點在C點的東北方向。
第三步(題):根據經緯度判斷東西南北半球。
難點:根據經度判斷東西半球:東西半球的劃分界線是20°W和160°E。判斷東西半球口訣:經度小於20度,全在東半球;經度大於160度,全在西半球;經度在20度和160度之間,東經度在東半球,西經度在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判斷:北緯在北半球,南緯在南半球。
【答案】
A、B、C, D, A、C, BD。
第四步(題):關於五帶的特點:熱帶有陽光直射現象,溫帶四季分明,寒帶有極晝極夜現象。
判斷依據:根據緯度判斷五帶:0-23.5度為熱帶,23.5-66.5度為溫帶,66.5-90度為寒帶。低、中、高緯度的劃分是每隔緯度30度作為界線。
【答案】C、D, B, A, A。
2.(2010 泰安)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問題。
(1)A點的海拔高度是 米。
(2)B處的地形部位是 。
(3)圖中所畫的①、②、③三處河流中,有一處錯誤,應該是 (填數碼)。
(4)圖中甲、乙是兩處村落,甲村落位於乙村落的 方向;若甲、乙兩村落圖上相距5厘米,那麼,兩村落的實地距離是 千米。
(5)甲、乙兩村落中,將來更有可能演變成為城市聚落的是 ,判斷理由是
【等高線地圖解題指導】
1.根據等高線地形圖的數值(海拔高度)大致判斷地形類型。
①海拔在 200 米以下一般為平原; ②海拔在 500 米以下,相對高度小於 100 米為丘陵;③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對高度在 100 米以上為山地; ④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對高度小,等高線在邊緣部分十分密集,而頂部稀疏為高原。
2.當等高線是封閉的曲線時,凡內高外低的為山頂。
3.凡等高線重合,並用鋸齒狀表示的為陡崖。
4.兩個山頂之間的兩組等高線相對凸出部分表示的鞍部。
5.等高線從高處向低處凸出的為山脊,等高線從低處向高處凸出的為山谷。
6.等高線密集處為陡坡,等高線稀疏處為緩坡。注意判斷坡度時還要看比例尺、等值線的等距值等。
7.選建水庫:一般選在峽谷處,且考慮水庫庫址應選在河谷、山谷地區「口袋形」窪地處,庫容量要大。
8.土地利用類型:根據等高線反映出來的地形類型,因地制宜進行農業生產區劃。一般平原多為耕作業,山坡草地多發展畜牧業,山地多發展林業。建築用地多在平原和河湖、交通線附近。
9.工廠廠址選擇:除交通、資源、技術等因素外,往往也要考慮地形、地質情況。
10.建療養院:一般選在城郊山地向陽坡,清靜,空氣新鮮,森林覆蓋率高的地方。
11.交通線選擇:利用有利地形地勢,既要考慮距離長短,又要考慮路線平穩,一般盡量與等高線平行,避開陡崖、滑坡,盡可能少通過河流,少建橋梁。
【答案】
(1)600 (2)鞍部 (3)③ (4)西北 10
(5)乙 乙村落地形平坦,靠近河流,海拔較低等
六 、鞏固提高
右圖為某山區等高線地形圖,按要求完成1~2題。
1.某中學地理興趣班計劃分甲乙丙丁四個小組沿圖中四線路進
行攀登活動,你認為哪個小組的攀登線路坡度最緩(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四小組進行攀登活動時,沿哪條線路攀登的小組可能看見河
流( )
A.甲 B.乙 C.丙 D.丁
讀下面兩幅經緯網示意圖,回答3~4題。
3.有關地球儀上經緯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經線指示東西方向 B. 緯線指示南北方向
C. 所有經線的長度都相等 D. 所有緯線的長度都相等
4.對下面兩圖中四點的敘述正確的 是( )
A. A點位於西半球的北半球,B點位於東半球的南半球
B. B點位於C點的西北方
C. A、B兩點一年中各受到一次太陽直射
D. C、D兩點有極晝、極夜現象發生
5.如圖所示,北半球的節氣是( )
A. 舂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6.今天(6月30日),泰安地區的晝夜長短情況是
A. 晝夜平分 B. 晝長夜短 C. 晝短夜長 D. 極晝
7.我們生活中的很多現象,往往蘊涵了地理知識。下列現象中,與地球自轉有關的是
A. 正午時,學校操場上旗桿的影子總是指向北方,且在不同季節長短不同
B. 學校在冬季和夏季採用不同的作息時間,夏季起床時間要比冬季早
C. 小明凌晨從床上爬起來觀看德國世界盃足球賽現場直播
D. 我們泰安四季分明,春暖、夏熱、秋涼、冬冷
8.在同一地球儀上,赤道和本初子午線的長度相比( )
A. 兩條線一樣長 B. 赤道比本初子午線長
C. 赤道比本初子午線短 D. 無法判斷
9.某地點的經緯度為(30°W 32°S),有關它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地位於北半球的西半球 B. 該地屬於低緯度地區
C. 該地位於南半球的東半球 D. 該地區位於西半球的中緯度地區
10.在甲、乙兩張圖幅大小相同的地圖上,某兩地間的圖上距離分別為8厘米和4厘米,這說明( )
A. 甲圖表示的實地范圍比乙圖廣 B. 進行工程建設選用乙圖更為實用
C. 甲圖的比例尺比乙圖小 D. 甲圖所表示的內容比乙圖更詳細
11.當北京時間為2003年1月1日8時時,世界上還有多少地區在2002年( )
A. 只有東、西十二區 B. 恰好一半地方
C. 少於一半地方 D. 多於一半地方
12.與下圖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A. 此圖表示板塊的碰撞 B. 兩側箭頭表示板塊的運動方向
C. 由此圖判斷,所有板塊都是碰撞的 D. 由此圖判斷,板塊交界處多火山地震
13.板塊構造理論不能解釋的現象是( )
A. 日本多溫泉 B. 美國多颶風
C. 印尼多地震 D. 義大利多火山
14.讀右圖,完成有關要求。
⑴A點的經度是_________,緯度是_________。
(2)圖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位於西半球的是_________地,有陽光直射的是_________地。
(3)按照地球上五帶的劃分,①地屬於_________帶,②地屬於_________帶。
(4)判斷:③地在④地的_________方向,②地在④地的_________方向。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①點位於②點的東北方向 B. ②點以東為東半球,以西為西半球
C. ③點位於①點的正南方向 D. ④點的地理坐標為120°E、23.5°N
15.讀圖,回答問題。
(1)A處的地形部位是 ,位於村莊的 方向。
(2)B點的海拔是 米,B點與C點的相對高度是 米。
(3)根據因地制宜與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甲區域最適宜( )
A. 修建房子 B. 植樹造林 C. 水產養殖
16.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問題。
(1)在圖中標出地球自轉的方向。
(2)在圖中標出地球公轉的方向。
(3)在圖中A、B、C、D對應的節氣分別是:A,B, C,D。
一天正午,站在太平北回歸線標志公園的人們發現不見自己的影 子,這一天應該是月日。中考時,地球所處的位置大約在 處附近。
17.2010年世界博覽會在我國上海舉辦。讀F圖回答問題。
(1)小明暑假要到上海參觀世博園,暑假期間上海的晝夜長短情況是 。小明想了解世博園各個片區的具體分布,應選擇甲、乙兩幅圖中的 圖。
(2)甲、乙兩圖中比例尺較大,內容較詳盡的是 圖。讀圖可知中國國家館位於世博中心的 方向。
(3)畫圖。小明從住所出發,計劃乘坐地鐵從6號出入口進世博園參觀中國國家館,請你在圖上幫他畫出最便捷路線。請在答題卡上按要求畫圖。
(4)本次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請描繪出你心中理想的未來城市景象。
。
七、總結提升
(一)常見等高線地形圖的綜合判讀和應用
1.判斷河流特徵:由山谷的分布,判斷河流的位置和流向;
且等高線密集處,河流落差大,流速急。
2.判斷氣候特徵:迎風坡降水多,被風坡降水少;陽坡氣溫高,陰坡氣溫低;
海拔高氣溫低,海拔低氣溫高
3.確定農業發展:山地、丘陵發展林牧業,平原地區發展耕作業。
4.交通線路建設:充分考慮路線的長短、坡度,少過河建橋,以減小施工難度和投資,一般選擇在坡度平緩的地區
5.水庫壩址選擇:考慮工程量的大小及是否需移民等,一般在峽谷處
(二)經緯網判讀主要包括:經緯度判定,半球(東西、南北)判定,方向判定,溫度帶判定,低中高緯度判定,區時計算等。
(三)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與北半球的晝夜長短變化:
1.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變短;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北半球白晝變長;
2.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北半球晝短夜長。
答案
八年級地理專題復習之一參考答案
六、選擇題
1—5 DCCBB 6—13 BCBDDBCB
14.(1)90°E, 60°N
(2)① ④
(3)北寒帶 北溫帶
(4)北方 西北
(5)D
15.(1)山頂 西北 (2)300 200 (3)B (4)A
16.(1)略(2)略(3)夏至 秋分 冬至 春分 6 22 A
17.(1)晝長夜短 乙 (2) 乙 東南 (3) 略 (4) 略
『肆』 中考地理重要知識點有哪些
中考地理重要知識點
1 我國位於東半球, 北半球;在亞歐大陸的東部, 太平洋的西岸。
2 我國陸地面積 960萬 平方千米,共 20個鄰國,任列舉一鄰國名 俄羅斯 。
(14個陸上鄰國,6個隔海相望的國家)
3 我國的行政區劃分 省 、 縣 、 鄉 三級。我國省級行政區劃中包括 23 省,5 自治區, 4 個直轄市, 2 個特別行政區。(共34個)
4 我國人口特點: 人口數量多 、 人口增長快 。
5 我國人口分布特點:不均,以 黑河 和 騰沖 一線為界, 東 多 西 少。
6 我國民族分布特點: 大雜居 , 小聚居 ;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 西北 、 西南
和 東北 地區。
7 填出下列民俗所屬的主要民族:那達慕大會 蒙古族 ,潑水節 傣族 (孔雀舞、竹筒飯、高腳樓) ,長鼓舞 朝鮮族 ,鍋庄舞 藏族
8 我國地勢特點 西高東低 , 呈階梯狀分布 ;
9 我國地形特點 復雜多樣 , 山區面積廣大 ;
10第一二級階梯界線:昆侖山—— 祁連山 —— 橫斷山 ,
第二三級階梯界線: 大興安嶺 —— 太行山 —— 巫山 ——雪峰山
11我國氣候特點: 復雜多樣 , 季風氣候顯著
12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特點: 冬季南北溫差大
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特點: 除青藏高原,夏季南北普遍高溫
13我國降水地區分布規律 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14 我國溫度帶劃分 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 及一個高原氣候區。
15我國干濕地區分 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
16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界線 大興安嶺 —— 陰山 —— 賀蘭山 ,季風氣候最典型的特點是 雨熱同期 ,十分有利於農業生產,但災害也較嚴重,如夏季風異常帶來 水旱 災害,冬季風異常帶來 寒潮 和凍雨。
17我國南北方河流比較,南方河流流量 大 ,汛期 長 ,原因在於降水 多 ,雨季 長 。
18 自然資源主要有可再生和非可再生兩類,如: 水(土地、生物) 資源屬於可再生資源, 礦產資源 屬於非可再生資源。
19我國自然資源基本國情: 總量豐富 , 人均不足
20我國土地資源基本國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 每一寸土地 ,切實 保護 耕地 。
21我國水資源分布特點:不均勻,地區分布: 東 多 西 少, 南 豐 北 缺
時間分布:夏秋多,冬春少
22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的重要途徑: 節約用水 , 保護水資源
23解決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均的途徑: 修水利工程 ;
解決時間分布不均, 修水庫 ,試舉一例: 三峽
解決空間分布不均, 跨流域調水 ,試舉一例: 南水北調
24在我國經濟發展中,交通運輸業是「 先行官 」,農業是「 基礎 」工業是「 主導 」
25我國交通運輸業以 鐵路運輸 為主,大連的主要鐵路線是 哈大 線。
26我國農業種植業主要分布在 東部季風區 ,又以 秦嶺 —— 淮河 一線為界,分為北方 旱 田區和南方 水 田區
27我國四大牧區主要有 內蒙古牧區、x疆牧區、青海牧區 、x藏牧區。
28我國林區主要分布在 東部季風區 (東部季風區、西部非季風區)三大林區:東北林區(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地),西南林區(橫斷山區),東南林區(人工林)
29我國四大工業基地主要是 遼中南 、 京津唐 、 滬寧杭 、和 珠江三角洲 基地。
(遼中南:著名的重工業基地; 京津唐: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滬寧杭: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珠江三角洲: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30我國最早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地區是 北京中關村 。大連計劃發展成為中國的「班加羅爾」(班加羅爾是 印度 國家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
以下我國部分之最
31我國位置最北、緯度最高的省級行政區: 黑龍江省 ;
我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 x疆維吾爾自治區
鄰省最多的省級行政區: 內蒙古自治區、陝西省
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 東北平原 最大的盆地: 塔里木盆地
地勢最低的盆地: 吐魯番盆地 最高最大的高原: 青藏高原
最長、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 長江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黃河 最長的內流河: 塔里木河 面積最大的湖泊(鹹水湖): 青海湖
『伍』 生物地理中考重點歸納
地理;把世界之最記好抄,還有中國的幾條襲重要交通干線,東南西北西大區域的氣候問題,還會考到民族,還有地理謎語之類的比如「船出長江口」是哪個地方答案是上海,四季如春——昆明。
生物:人體細胞,比如會問「血細胞由什麼組成」植物細胞-"葉綠體「、之類的。還有男女染色體有多少條,再看看動物類的。
『陸』 2019生物地理中考知識點整理
認真聽老師講,只要聽的懂你中考就可以拿雙A
『柒』 中考地理必背知識點
中考地理必背知識點
1、我國位於東半球,北球;在亞歐大陸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2、我國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共20個鄰國。(14個陸上鄰國,6個隔海相望的國家)
3、我國的行政區劃分省、縣、鄉三級。我國省級行政區劃中包括23省,5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共34個)
4、我國人口特點:人口數量多、人口增長快。
5、我國人口分布特點:不均,以黑河和騰沖一線為界,東多西少。
6、我國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東北地區。
7、填出下列民俗所屬的主要民族:那達慕大會蒙古族,潑水節傣族(孔雀舞、竹筒飯、高腳樓),長鼓舞朝鮮族,鍋庄舞藏族
8、我國地勢特點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9、我國地形特點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10、第一二級階梯界線: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第二三級階梯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11、我國氣候特點: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
12、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特點:冬季南北溫差大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特點:除青藏高原,夏季南北普遍高溫
13、我國降水地區分布規律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14、我國溫度帶劃分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及一個高原氣候區。
15、我國干濕地區分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
16、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季風氣候最典型的特點是雨熱同期,十分有利於農業生產,但災害也較嚴重,如夏季風異常帶來水旱災害,冬季風異常帶來寒潮和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