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文科地理經緯網知識點

文科地理經緯網知識點

發布時間: 2021-02-18 18:51:13

『壹』 地理經緯線知識點

專注中小學課外輔導,啟達教育,連接未來。

啟達教育
專注中小學課外輔導,啟達教育,連接未來。
地理

初中地理:經緯線知識點匯總
(1)緯線的特徵:所有緯線自成一個圓圈,被稱為緯線圈,緯線圈的長度不等,最長的是赤道,由赤道向兩極逐漸縮短,到兩極縮成一個點。緯線指示東西方向,所有的緯線都平行,赤道把地球平分為南北兩個半球。

(2)緯度的標注方法和緯度的分布排列的規律:緯度從赤道算起,把赤道定為0度,由赤道到北極和南極各分作90度,赤道以北是北緯,代號是N;以南是南緯,代號是S,北緯90度是北極,南緯90度是南極。南緯和北緯的分界線是赤道。

(3)特殊的緯線:

0度緯線:即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南北半球的分界線。

30度緯線:低、中緯度的分界線。

60度緯線:中、高緯度的分界線。

90度緯線:即南北極點,北緯90度是北極點,南緯90度是南極點。

23.5度緯線:回歸線,是熱帶和溫帶的分界線,有無太陽直射現象的分界線。北緯23.5度是北回歸線,南緯 23.5度是南回歸線。

66.5度緯線:極圈,是溫帶和寒帶的分界線,有無極晝和極夜現象的分界線。北緯66.5度是北極圈,南緯66.5度是南極圈。

(4)看清地球自轉的方向:地球是自西向東轉的,箭頭的方向是東,相反的方向是西。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貳』 高中文科地理第一單元地球和地圖,第一節地球的視頻講解或者知識點。

http://video..com/v?wd=%B5%D8%C0%ED%BD%CC%D1%A7%CA%D3%C6%B5&word=%B5%D8%C0%ED%BD%CC%D1%A7%CA%D3%C6%B5&sc=hao123&oq=1&rsp=0&f=3

『叄』 誰有高中地理經緯線的知識點

角速度和線速度:
除了兩極點外,任何地點的角速度相等為15°/h,極點的角速度為0;;線專速度由赤道到南北屬兩側遞減,赤道的線速度為1670km/h,其他緯度的線速度=(40000kmcosA)/24,極點的線速度為0。
經線和緯線:
同一個經線圈,緯度差一度,經線線段差111km,經線圈的長度都相同為40000km,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經線是半圓弧垂直緯線,任何一個經線圈將地球平分成兩個部分,越往東,經線值越大的是東經,值越小的是西經。
緯度是緯線圈上的一點與球心連線與緯線圈所在平面的夾角。赤道的緯度為0度,位於赤道北方的為北緯,位於赤道南方的為南緯。緯線相互平行,最大的緯線圈是赤道,只有赤道平分地球,由赤道向南北兩側縮小,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肆』 地理經緯網知識

如果兩個地點在同一半球(南北半球),緯度越高,越靠南(在北半球)/北(在南半球內);緯度越低,越靠北容(在北半球)/南(在南半球).經度越小,越靠西(在東半球)/東(在西半球);經度越大,越靠東(在東半球)/西(在西半球).
如果分別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則在北半球的一點比另一點靠北(經度判斷同上).

『伍』 關於經緯網的知識點

地球是在不停地繞地軸旋轉(地軸是一根通過地球南北兩極和地球中心的假想線內),在地球容中腰畫一個與地軸垂直的大圓圈,使圈上的每一點都和南北兩極的距離相等,這個圓圈就叫作「赤道」。在赤道的南北兩邊,畫出許多和赤道平行的圓圈,就是「緯圈」;構成這些圓圈的線段,叫做緯線。我們把赤道定為緯度零度,向南向北各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緯,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緯。北極就是北緯90度,南極就是南緯90度。
緯度是個線面角。起點面是赤道平面,線是本地的地面法線。所謂法線,即垂直於參考扁球體表面的線。某地的緯度就是該地的法線與赤道平面之間的夾角。緯度在本地經線上度量,由赤道向南、北度量,向北量值稱為北緯度,向南量值稱為南緯度。每一經度和緯度還可以再細分為60分,每一分再分為60秒以及秒的小數。利用經緯線,我們就可以確定地球上每一個地方的具體位置,並且把它在地圖或地球儀上表示出來。例如問北京的經緯度是多少?我們很容易從地圖上查出來是東經116度24分,北緯39度54分。在大海中航行的輪船,只要把所在地的經度測出來,就可以確定船在海洋中的位置和前進方向。
另:
高緯:60°-90°
中緯:30°-60°
低緯:0°-30°

『陸』 高中地理經緯網的知識總結

『柒』 能幫忙歸納一下初一上冊地理的經緯網部分的知識點嗎要詳細,謝謝。

第一節 地球和地球儀1.地球的形狀: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徑6371千米 最大周長4萬千米 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3.地球是球體的證據:⑴麥哲倫環球航行P2 ⑵月食⑶輪船由遠駛近,先見船桿後見船身P4 ⑷地球衛星照片 ⑸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等4.經線和緯線的區別(見P5—P7)緯線經線(又名子午線)定義 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接南北兩極並和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形狀 圓 半圓長度 從赤道向極點逐漸縮短 等長指示方向 東西方向 南北方向相互關系 平行 相交5.經度和緯度(見P6-P7)經度(子午線) 緯度劃分起點 0°經線(本初子午線) 0°緯線(赤道)劃分方法 0°經線以東為東經(E)以西為西經(W 0°緯線以北為北緯(N)以南為南緯(S)數值由0°經線向東向西同時增大 數值由0°緯線向南向北同時增大數值范圍 0°—180°(180°W和180°E重合) 0°—90°(90°N(北極) 90°S(南極))表達方式度數+W或E 數值+N或S變化數軸 半球劃分 20°W以東至160°E以西為 赤道以北為北半球東半球(20°W-0°-160°E) 赤道以南為南半球20°W以西至160°E以東為西半球(20°W-180°-160°E) 另:經線圈——兩條相對的經線(即經度差為180°的兩條經線)組成的圓圈
地球的運動地球的運動 自轉 公轉 方向 自西向東 自西向東 繞轉中心 地軸太陽 周期 一天(約24小時) 一年(365或366天) 產生現象 晝夜更替時間差異 晝夜長短變化四季更替 產生原因 地球是不透明球體和自轉 繞日公轉地軸與公轉軌道呈66. 5°夾角 註:時間差異-位置越向東去,時間越早地球的自轉方向為自西向東,在北極上空俯視地球的自轉為逆時針旋轉,在南極上空仰視地球的自轉為順時針旋轉,即北逆南順2.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一年中白晝長短的變化3.四季知識歸納(見下左圖)日期 太陽光直射的緯線 北半球晝夜長短情況 節氣 北半球季節 A 3.21 0° 平分 春分 春季3、4、5 B 6.22 23.5°N 晝長夜短 夏至 夏季6、7、8 C 9.23 0° 平分 秋分秋季9、10、11 D 12.22 23.5°S 晝短夜長 冬至冬季12、1、2 4.五帶的劃分(見下右圖)溫度帶范圍 氣候特點 特殊地理現象 熱帶 南北回歸線間(23.5°S—23.5°N) 終年炎熱 太陽直射 南溫帶南回歸線與南極圈間(23.5°S—66.5°S) 四季分明 無 北溫帶北回歸線與北極圈間(23.5°N—66.5°N) 四季分明 無 南寒帶南極圈與南極點間(66.5°S—90°S) 終年嚴寒 極晝極夜北寒帶北極圈與北極點間(66.5°N—90°N) 終年嚴寒 極晝極夜5.高、中、低緯的劃分:0°-30°為低緯,30°-60°為中緯,60°-90°為高緯。 第三節 地圖1 地圖:把大范圍的地區如一個省一個國家甚至全球的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縮小後,用不同的符號、顏色在平面上表示出來2. 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⑴比例尺 a公式: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縮尺,是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b大小: 比例尺是一個分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所畫實地范圍越小,內容較詳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所畫實地范圍較大,內容較簡略c表示方法: 文字式-圖上1cm代表實地距離40km數字式-1:4000000(1km=1000m=100000cm) 線段式- (厘米化千米去5個0,千米化厘米加5個0)
⑵方向:a一般情況下,採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定向b指向標定向:箭頭所指方向為正北 方法是將指向標平移到參照點再確定方向c經緯網定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⑶圖例與注記:圖例-地圖上用來表示地理事物的符號(牢記P14常用圖例)注記-用來說明地理事物名稱的文字和說明山高水深的數字3.地形圖 ⑴等高線地形圖:用等高線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圖⑵分層設色地形圖:能一目瞭然的看到地面高低形態和海底起伏狀況 ⑶地形剖面圖:能直觀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勢的起伏坡度陡緩4.海拔:地面某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某點高出另一點的垂直距離,即兩地的海拔差5.等高線:在地圖上將海拔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6.等高線地形圖的判斷(見P16、P17)山地 a.山頂:等高線呈閉合曲線,數值內高外低 b.山脊:等高線向低處凸出c.山谷:等高線向高出凸出d.鞍部:一對數值相等的等高線之間e.陡崖:等高線重合處f.等高線分布密集,坡度陡峻;等高線分布稀疏,坡度平緩

『捌』 高中地理經緯網應用的知識

1
定方向。
a.若抄A,B兩點經度范圍一致(即同為東經度或西經度),東經度大的在東方,西經度大的在西方。
b.若兩點經度范圍不一致,將兩點經度數相加,小於180時,東經度在東方,西經度在西方。度數相加大於180時反之。
2.定距離
a.兩地在同一條經線上時,兩地距離=兩地緯度差x111(千米)
b.兩地在同一條緯線上時,兩地距離=兩地經度差x111xcos(兩地所在緯線度數)(千米)
c.當兩地不在同一條經線或緯線上時,構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其中斜邊為兩地距離,兩條直角邊求法同a.b
3
定范圍
a.北緯為北半球,南緯為南半球
b.東半球范圍為20'W~0'~160'E,西半球范圍為160'E~180'~20'W
c.向東經度數增大為東經,向東經度數減小為西經。
能想到的只有這些了。

『玖』 地理經緯網的相關知識點兒詳細點兒

『拾』 關於地理經緯度的一些重要知識點

緯線和緯度:
(1)緯線的概念:地球儀上順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
(2)緯線的特點:
①緯度相同的緯線長度相等;緯度不相同的緯線不等;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向兩極逐漸縮小為點;
②所有的緯線均相互平行; ③所有的緯線均指示東西方向;
④任意一條緯線均可獨立成圈,但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 ⑤任意兩條相鄰緯線的間隔相等。
(3)緯度:線面角,即該點與地心的連線與赤道平面之間的夾角
緯度以赤道為起點,赤道以北為北緯度(N),赤道以南為南緯度(S)。赤道是0°緯度,北緯度的最大值是90°,即北極點;南緯度的最大值為90°,即南極點。
(4)特殊的緯線:
0度緯線:即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南北半球的分界線。
30度緯線:低、中緯度的分界線。 60度緯線:中、高緯度的分界線。
90度緯線:即南北極點,北緯90度是北極點,南緯90度是南極點。
23.5度緯線:回歸線,是熱帶和溫帶的分界線,有無太陽直射現象的分界線。北緯23.5度是北回歸線,南緯 23.5度是南回歸線。
66.5度緯線:極圈,是溫帶和寒帶的分界線,有無極晝和極夜現象的分界線。北緯66.5度是北極圈,南緯66.5度是南極圈。
經線和經度
(1)經線的概念: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的線為經線
(2)經線的特點:
①所有經線長度都相等,形狀為半圓; ②所有經線均相交於南北兩極點;
③所有經線均指示南北方向; ④兩條正相對的經線可組成一個經線圈,且每個經線圈均能平分地球;
⑤任意兩條經線間的間隔,在赤道上最大,由赤道向兩極遞減。
(3)經度:兩面角,即該點所在的經線平面與本初子午線平面間的夾角
經1884年國際會議協商,決定以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經線為起始線,稱本初子午線。以本初子午線為起點,向東為東經度(E),向西為西經度(W)。經度共360°,本初子午線為0°經線,東西經度各為180°,東、西經180°經線為同一條經線,統稱180°經線。
(4)幾條特殊的經線
西經20度,東經160度: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0°經線:東西經的分界線 180°經線:東西經的分界線
這些資源都在學益教育資源網有,你可以去找找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