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運用地理知識說霧霾的危害

運用地理知識說霧霾的危害

發布時間: 2021-02-18 17:48:23

① 運用地理知識解答北京近年霧霾頻發的原因

北京受抄季風影響,冬襲天盛行西北風,夏天盛行西南風,無論哪種風,風力大都有利於污染物的擴散。

不過,相對而言,西北風更有利於北京的污染物擴散。地形上看,北京西、北、東幾乎三面環山,是一個簸箕地形,如果刮偏南風,偏南風就好像一個「掃把」,把污染物往簸箕里掃。如果沒有強勢的西北風把污染物吹出來,那臟空氣就只能在簸箕里聚集。因此,西北風對霧霾的「殺傷力」最強。

而且,冷空氣最初都來自北冰洋地區,然後經過西伯利亞得到加強。西伯利亞是一片尚未充分開發的土地,人口稀少,冷空氣在形成過程中,並不會受到近地面的「污染」。因此,西北風攜帶的污染源比較少,比較純凈。相反,偏南風經過的地區人類生產生活較多,攜帶的污染源也偏多。因此建議大家選用克邁潤霏口服液 專門針對霧霾季節研發的產品

② 從地理角度介紹什麼是霧霾,霧霾的成因,霧霾的危害

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霧霾常見於城市。中國不少地區將霧並入霾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現象進行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霧霾是特定氣候條件與人類活動相互作用的結果。
成因:
第一,污染物排放量大.燃煤、機動車、工業、揚塵,這些污染源排放量大,是造成嚴重污染的根本原因.
第二,擴散條件不利.近期極端不利的污染擴散條件是形成污染過程的直接原因.
第三,區域污染和本地污染貢獻疊加.由於PM2.5污染區域性以及相關聯區域污染傳輸,也是形成重污染的重要因素.
危害:
1、對人體的危害:由於霧霾中混有大量有毒有害的小顆粒,人在呼吸的時候就隨著空氣進入呼吸道和肺部,輕者會引進氣管炎、肺炎等疾病,重者會導致更加嚴重的疾病.
2、對工作、生活的危害:霧霾天氣能見度低,給航空、鐵路、海運、公路等各類交通運輸行業造成影響,容易導致交通安全事故,擾亂了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同時,對建築物、車輛等固體物也具有一定的腐蝕性.
措施:
1、盡量減少室外暴露的時間,減少開窗,長時間在室外需要佩戴口罩.
2、不開車或少開車,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抽煙或盡量少抽煙;從自身做起,注意節能環保.
3、做好個人衛生,霧氣看似溫和,裡面卻含有各種酸、鹼、鹽、胺、酚、塵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
4、飲食清淡多喝水,霧天的飲食宜選擇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多飲水,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5、多種綠植,在自家陽台、露台、室內多種綠植.因其葉片較大,吸附能力相對較強,可以減小對抗日益惡化的環境污染對人體的危害.

③ 用有關地理知識分析北京冬季霧霾天氣嚴重的原因

北京西北東三面環山。西面和西南是太行山脈的東北余脈,主要是門頭溝區專和房山區。北面屬和東北面是燕山山脈的西段支脈燕山(延慶、平谷、懷柔、密雲),南面和東南面是華北平原(大興、通州),所謂的三面環山,確切的說是兩個半面。

  1. 大氣空氣氣壓低,空氣不流動時主要因素。由於空氣的不流動,使空氣中的微小顆粒聚集,漂浮在空氣中。
    2. 地麵灰塵大,空氣濕度低,地面的人和車流使灰塵攪動起來。
    3. 汽車尾氣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來城市的汽車越來越多,排放的汽車尾氣是霧霾天氣的一個因素。
    4. 工廠製造出的二次污染。
    5. 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
    危害:包括可吸入顆粒物(PM10)及可入肺顆粒物(PM2.5)。在工業生產中,燃燒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以及煤炭都可以放出大量的顆粒物。這些顆粒物在排入空氣中後能在空中停留很長的時間,而且容易被陸空生物的呼吸行為吸入肺部,當肺部堆積的顆粒物過多時會對生物體的健康造成影響。


④ 治理霧霾的措施,用於高中地理題。還有成因危害。

措施:
一:政府完善法律。國外治理大氣污染立法先行,現已形成完備的法律體系。目前,我國大氣污染立法尚不完善,應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已實施13年的《大氣污染防治法》亟待修訂, PM2.5控制的法規體系。如在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中增加區域聯防聯治內容,加大機動車尾氣治理力度,通過立法修訂機動車尾氣排放標准等。
二:經濟結構調整。我國是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耗結構,化石能源佔中國整體能源結構92.7%。面對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以化石資源為代價的傳統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亟需由「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而避免燃煤污染的治本之策,就是要使用清潔能源,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排放。
三:企業節能減排。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就是要『倒逼』企業轉型升級。企業要推進清潔生產,靠科技的投入轉變生產方式,使用天然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減少污染氣體的排放,進而實現節能減排。

成因:
霧霾的成因有很多種,包括汽車尾氣的大量排放、北方燒煤供暖產生廢氣、工業廢氣排放量超標、農民秸稈燃燒、可生長顆粒等有毒物質的增多等等,一般乾燥的秋天為霧霾的高發季節,近年來PM2.5值「爆表」的大規模霧霾頻繁發生,也與環境的污染惡化息息相關。

危害:
霧霾天氣最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感染,由於霧霾天氣時氣壓低,濕度大,人體無法正常排汗,所以對心血管有一定壓製作用,而當包括重金屬等有害顆粒物進入呼吸道並黏在肺泡上時,則會導致呼吸道疾病甚至肺部的硬化癌變。

⑤ 怎樣治理霧霾,用高中地理知識回答

在接到這樣的題目的時候要注意,這個可以說是開放性的題目,言之有理,有版地理依據,都可以得權分。
治理霧霾,首先要從源頭想起。霧霾的起因,主要是由於汽車尾氣,工業廢氣的排放;另外,在北方,冬季取暖所排放出的氣體也是原因之一;除了以上的人為因素,在自然因素上,冬季我國大部分地區受西伯利亞-蒙古
高壓控制,大氣層比較穩定,造成空氣中的微小顆粒聚集,漂浮在空氣中。
所以,治理霧霾,一是要控制工業廢氣的排放,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具體措施可以是提高科技技術,提高汽車尾氣過濾技術。)

⑥ 運用聯系的理論分析霧霾成因及其危害

2013年以來,霧霾影響之廣,危害之大,前所未有。據中國氣象總局報告,全國平均霧霾天數創52年來之最。馬年春節期間全國有74個城市PM2.5最大超標4.7倍。霧霾天氣極易引發呼吸道、心血管疾病,誘發肺癌。其嚴重危害已引起國家的高度重視和全民的關注,今年我國首次將霧霾天氣納入自然災情通報范圍,對其成因的分析及治理成為當務之急。
一、霧霾及其形成原因
霧和霾是氣象概念。霧是由大量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氣溶膠系統,這種乳白色的水汽凝結物會使水平能見度小於1.0km。霾是由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大量極細微的干塵粒均勻的浮游在空中造成的,使水平能見度小於10.0km。霧與霾的區別在於霾發生時相對濕度不大,而霧發生時則接近飽和。[1]
當空氣中的灰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顆粒物所組成的氣溶膠系統遇上濕度、水汽充足的氣候條件時就會形成霧霾。因此,霧霾天氣是一種大氣污染狀態,大氣中各種可吸入顆粒物的含量,如:PM2.5,
PM10濃度是衡量霧霾危害程度的主要指標。霧霾自古就有。人類傳統的耕種、取暖以及自然界中火山、地震等因素都會造成霧霾,一般會很快消散並不會頻繁出現。但隨著社會發展,污染物排放量日益增大,已難以依靠大氣圈的自我凈化能力予以排除,霧霾天氣不斷累積、加重。其形成因素通常有以下幾類:
1.地理環境因素。
(1)地質地貌因素。我國有世界上最大的黃土高原地區,其特有的黃土地貌最易生成顆粒性揚塵微粒,它能通過風力搬運作用在大氣中長途傳輸,並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形成氣溶膠造成霧霾。
(2)地質活動。包括火山、地震等。火山所釋放的水蒸汽、二氧化硫等氣體,以及火山內部的有機物燃燒所放出的濃煙都會成為霧霾的條件。
2.大氣氣候因素。(1)濕度飽和的程度。
大氣顆粒物經化學反應形成的氣溶膠在水汽凝結劇烈、空氣濕度大的條件下會吸水膨脹產生凝固,導致

⑦ 用地理所學知識說明霧霾天氣對大氣層的影響

我不太確定標准答案是怎樣的,我試著回答一下:
應該是大氣的能見度降低。
其他想不出來還有什麼拉

⑧ 從地理角度回答霧霾天氣的成因,危害及措施

答案如下,記得點 採納
成因:
第一,污染物排放量大。燃煤、機動車、工業、揚塵,這些污染源排放量大,是造成嚴重污染的根本原因。
第二,擴散條件不利。近期極端不利的污染擴散條件是形成污染過程的直接原因。
第三,區域污染和本地污染貢獻疊加。由於PM2.5污染區域性以及相關聯區域污染傳輸,也是形成重污染的重要因素。

危害:
1、對人體的危害:由於霧霾中混有大量有毒有害的小顆粒,人在呼吸的時候就隨著空氣進入呼吸道和肺部,輕者會引進氣管炎、肺炎等疾病,重者會導致更加嚴重的疾病。
2、對工作、生活的危害:霧霾天氣能見度低,給航空、鐵路、海運、公路等各類交通運輸行業造成影響,容易導致交通安全事故,擾亂了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同時,對建築物、車輛等固體物也具有一定的腐蝕性。

措施:
1、盡量減少室外暴露的時間,減少開窗,長時間在室外需要佩戴口罩。
2、不開車或少開車,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抽煙或盡量少抽煙;從自身做起,注意節能環保。
3、做好個人衛生,霧氣看似溫和,裡面卻含有各種酸、鹼、鹽、胺、酚、塵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
4、飲食清淡多喝水,霧天的飲食宜選擇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多飲水,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5、多種綠植,在自家陽台、露台、室內多種綠植。因其葉片較大,吸附能力相對較強,可以減小對抗日益惡化的環境污染對人體的危害。

⑨ 用地理知識回答霧霾的成因

1.
出現逆溫,使空氣流動差。由於空氣流動差,空氣自凈能力弱,空氣中的微版小顆粒權聚集,漂浮在空氣中。
2.
地麵灰塵大,空氣濕度低,地面的人和車流使灰塵攪動起來。
3.
汽車尾氣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來城市的汽車越來越多,排放的汽車尾氣是霧霾天氣的一個因素。
4.
工廠製造出的二次污染。
5.
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

⑩ 地理關於霧霾問題

1.
同:都會使水平復能見度下降
異:霧制是小水滴組成,而霾是固體懸浮顆粒組成
霧對人身體無害,霾會損傷呼吸系統
霧成團狀分布,有明顯邊界,霾分布均勻,邊界不明顯
2. 京冀
3. 少開車出門,採用步行,公交車,或騎行等低碳方式出行。
農村地區禁止焚燒秸稈,取暖用脫硫煤
關停污染強企業,優化工廠廢氣處理
end 純手打,請採納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