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鄱陽縣漁政部門地理位置

鄱陽縣漁政部門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18 17:47:07

㈠ 江西省鄱陽縣謝家灘民政部門聯系人名字和號碼~~~~~急!!!

13879318708這是民政辦公室主任-謝家灘人

㈡ 急需鄱陽湖生態破壞案例(最好包括采砂,捕魚,圍堰塹湖以及對野生動物的捕殺的)謝謝!

(新華調查)非法圍堰,鄱陽湖生態環境遭破壞

新華社記者郭遠明 黃和遜

去年以來,我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長時間處於極端低水位。一些地方不法分子借機在鄱陽湖區擅自修築矮堤,非法圍堰,大量乾涸的湖底被人為地用湖壩圍堰分割,鄱陽湖生態環境和漁業生產秩序遭到破壞。

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采訪,有關專家認為,要從根本上治理鄱陽湖非法圍堰現象就必須對鄱陽湖實行有效管理,形成工作合力。

湖床築堰 瓜分水域

圍堰就是利用鄱陽湖枯水位湖底露出時機,在湖底築起1米-5米高的圍堰圈佔河湖水域,枯水期圍堰外的湖水退卻後,承包人將在圍堰里的大量漁業資源蓄水放養一段時間後,放閘排水,"竭澤而漁"。

因破壞漁業資源和水生態,鄱陽湖非法圍堰一直被嚴令禁止。但近來記者在沿湖地區采訪發現,非法圍堰活動在鄱陽湖區迅速抬頭。

余干縣瑞洪鎮傅家塘村漁民張國環告訴記者:"去年6月份後鄱陽湖漁業捕撈開禁不足一個月,水位就迅速下降。大量挖掘機開到乾涸的湖底進行圍堰作業。我們連最後的漁業捕撈水面都失去了。"

在漁民的帶領下,記者先後來到幾處圍堰嚴重的水域。在鄱陽湖外湖的余干縣瑞洪鎮沙塘池水域草洲上,新堆起的1米來高的小圍堰有10多公里長,一片三四千畝的湖底被瓜分。而2006年10月開始,在南昌縣蔣巷鎮的梅家墳湖水域就出現大規模圍堰,陸續出現20多公里長、2米-5米高的圍堰,圈佔了近五千畝水域。在鄱陽縣蓮湖鄉匡山洲水域,蓮湖鄉茭溪村10多名村民在去年底開始合夥修建了幾個大圍堰,乾涸的湖底密布著一道道3米高的大圍堰,將近五千畝的湖底分割成三大片,佔了蓮湖鄉朱家村專業漁民的捕撈場所。

鄱陽縣、余干縣等鄱陽湖周邊地區的漁政部門證實,去年底以來,鄱陽湖水域非法圍堰不斷發生,一些地方形成了一股風潮。2006年以來鄱陽縣漁政部門發出了11份禁止非法圍堰的通知書,而在2004年至2005年,才發出兩份禁止非法圍堰的通知書。由於圍堰多是利用挖掘機進行,速度非常快,往往沒等執法人員發覺,幾十公里長的圍堰就在七八天里冒了出來。一些圍堰者甚至與執法人員打起"游擊戰",白天休息晚上作業。

余干縣漁政部門透露,目前看到的圍堰還只是一小部分,還有眾多小圍堰建在淺灘草洲上或偏僻地區,難以被發現和統計。

非法圍堰湖泊受到威脅

鄱陽湖周邊地區有圍堰的歷史。一般圍堰者多是湖區種田的一些農民,而發包水面者是周邊的村委會。鄱陽縣漁政局局長張繼林告訴記者,以前鄱陽湖非法圍堰基本停頓在圍個幾十、上百畝的小打小鬧狀態。但從去年8月開始,鄱陽湖水位就一直處於歷史同期最低水平,大面積的湖底長時間裸露,有利於大型機械進行長時間的大規模非法圍堰作業。

非法圍堰另外一個不可忽視的誘因是湖面承包期普遍延長。鄱陽湖漁民張元凡等人介紹,原來各地湖面承包期只有兩三年,遇到哪年漁業資源少,收回本錢的機會都沒有。近年來鄱陽湖沿湖各村村委會普遍將非法霸佔的湖面承包期延長到10年以上,非法圍堰者收益有了長期保障。而一個上千畝的大圍堰,每年有幾萬元到幾十萬元的收入。

非法圍堰現象抬頭嚴重影響鄱陽湖漁業生態環境,並威脅即將到來的防汛安全。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水產科研人員認為,非法圍堰對鄱陽湖野生漁業資源是一種野蠻的掠奪方式,將魚子魚孫撈盡,破壞了野生魚類的正常洄遊繁衍和鄱陽湖候鳥的食物源;挖掘機在湖底就近挖掘取土,對鄱陽湖水底生態系統和濕地生態系統也會造成難以恢復的傷害。

江西省防汛部門介紹,鄱陽湖是長江中下游地區最重要的蓄滯洪區。1998年長江大水後,國家出巨資在鄱陽湖地區實施"平垸行洪"工程,鄱陽湖大量圩垸被平毀,為洪水讓道。非法圍堰搶占行洪場所,將削弱"平垸行洪" 工程的防汛成效。

打擊非法圍堰需堵漏洞 湖泊亟待集中管理

目前鄱陽湖非法圍堰行為引起了江西省漁政管理部門的重視。江西省漁政管理局局長錢新娥介紹,鄱陽縣、余干縣等地政府已聯合漁政部門成立專門整治領導小組進行專項清理,炸毀了10多處非法圍堰水閘。江西省水利廳建管處也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對鄱陽湖周邊非法圍堰情況進行防汛大排查,及時平毀非法圍堰。在非法圍堰情況相對突出的余干縣瑞洪鎮,鎮長吳永東告訴記者,地方將配合水利部門打擊非法圍堰行為。

但余干、鄱陽等地漁政執法人員告訴記者,整治非法圍堰工作亟待堵漏洞。鄱陽湖管理工作涉及水利、漁政、林業、環保、國土以及沿湖地方鄉鎮。針對日益突出的圍堰情況,一個部門出一個文件辦法,只管自己相關領域,結果評估某些非法圍堰危害程度和處置意見時,漁政部門認為只需部分拆除,水利部門卻要徹底平毀。同時鄱陽湖區各地執法力量太薄弱,面對不斷出現的非法圍堰行為,基層漁政部門只能疲於應付。

捉襟見肘的執法經費也讓執法人員望著圍堰無可奈何。鄱陽縣漁政局局長王興干透露,基層漁政部門沒有專項執法經費,由於非法圍堰人員見到執法人員就逃跑躲避,在責任主體缺位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和漁政部門不得不承擔平毀圍堰的開支。面對幾十公里的非法圍堰,執法人員也是有心無力。

江西省生態學會生態專家戴年華認為,加強執法力度和執法力量是整治鄱陽湖非法圍堰的當務之急。但要從根本上治理鄱陽湖非法圍堰現象就必須對鄱陽湖實行有效管理,形成工作合力。(完)

過度挖砂破壞生態 鄱陽湖變成「死湖」?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6 月26 日 |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
瘋狂無序地挖砂正在使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漁業資源枯竭,生態環境惡化――
采砂船水下采砂,破壞魚類生存環境,致使漁民收入驟減,生活非常困難
「從前用籮筐抬(魚),用汽車拉,現在用籃子拎就不錯了。」
6月21日,鄱陽湖春季禁漁開禁第二天,江西省星子縣南康鎮蓼池村老漁民張乙林出湖捕魚歸來。雖然早有思想准備,但他還是有些沮喪:忙活了十六七個小時,才捕到百來斤蝦,兩百來斤魚。
張乙林給記者算了一筆賬:1998年、1999年那會兒,每年出湖捕魚有3萬多元的收入,刨去柴油、漁具、稅費,可落個2萬多元。但2004年以來就不行了,當年毛收入才1.4萬元,而開支並沒有減少,因此年收入只有三四千元,一家人生活得非常困難。禁漁的3個月,要靠民政部門的接濟才能維持生活。
「這些都是濫挖湖砂惹的禍!」江西省漁政局局長錢新娥說,「近年來,無序、過度地挖砂正在使鄱陽湖的漁業資源日益枯竭。」
6月16日下午,記者來到南北鄱陽湖交界的松門山。只見幾十艘功率幾千馬力、兩三層高的大型「吸砂王」正在加緊作業,轟鳴喧囂,震耳欲聾。周圍數公里的水域渾濁不堪,與遠處的青水碧波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吸砂王』一次作業可在水底吸出一個60米寬的大坑,功率大的可將水底30米深、100米范圍內的砂石吸個精光。」船老大告訴記者。
南昌航空學院環境化學學院的陳素華博士說,采砂船水下采砂,將擾動湖底底泥,使水體中懸浮物含量增加,從而破壞了魚類主要餌料的繁殖場所,破壞了魚類的洄遊通道、產卵場所及其寧靜的生存環境,導致漁業資源日漸衰竭。
全世界有95%以上的白鶴在鄱陽湖越冬,亂采濫挖會造成嚴重的生態後果
「照現在這樣挖下去,將把鄱陽湖底挖得千瘡百孔,使魚蝦失去生存之地。魚沒了,候鳥就沒了食物,濕地的生態食物鏈將被打斷。不出幾年,鄱陽湖這個中國最大的淡水湖將會變成『死湖』。」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一位領導憂心如焚。
6月16日,記者經過鄱陽湖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王家洲和令公洲兩個草洲。只見王家洲大片的草洲已滑入水中,整個坍塌岸線綿延數公里,甚至連「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界標也東倒西歪,周邊水體一片渾濁。
一位長期從事鄱陽湖研究的專家對記者說,在濕地水生生物系統中,一個物種的消失將對系統中其他生物的生存產生重大影響,作為濕地生態系統中極端重要的魚蝦,其數量的急劇減少將會改變整個生態系統的面貌。而草洲是濕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草洲沒了,候鳥覓食棲息的場所也將不復存在。
江西省人大環資委副主任委員龔三堂也痛心疾首地說:「采砂區往往是候鳥和國家級珍稀水生野生動物棲息地。無序的、不符合生態要求的采砂對鄱陽湖是災難性的破壞。目前,全世界有95%以上的白鶴在鄱陽湖越冬,鄱陽湖也因此成為著名的『鶴之王國』。如果亂采濫挖行為不加以制止,其生態後果將十分嚴重!」
采砂利益太大,各部門都在管,但管不住
鄱陽湖從1998年開始有零星挖砂,2001年,挖砂已全湖開花,2002年,挖砂的後果開始顯現。2003年,有關部門開始作規劃,情況有所控制,但並未從根本上遏制這種無序的狀況。
6月17日,記者實地走訪了湖口縣屏風山、星子縣南門碼頭、都昌縣老爺廟等采砂區,所到之處的水域一片渾濁。從湖口縣屏風山到永修縣吳城60多公里的水域上,運砂船川流不息,往來如梭。在砂石交易市場廬山區蛤蟆石,幾百艘運砂船正在緊張作業,將1000噸及小噸位運砂船上的砂石轉到4000噸至8000噸的大運砂船上,然後再轉運到外地。
「保守估算,今年江西省水利部門共發放了39個挖砂大泵船證,一年挖砂6個月,共挖掉1.4億多噸砂石。以每噸7元計算,一年僅挖砂的產值就有9.8億元之多。砂石運到上海、江蘇、浙江等地,價格要翻幾倍甚至十幾倍。」一位挖砂業主道出了鄱陽湖挖砂的驚人暴利。
「收錢的部門多著呢。工商、公安、漁政、環保一般向每艘運砂船收50元至100元,其中,漁政和公安由采砂船代收,然後分成;港航和海事對每噸砂石收1元到1.3元。」一位知情者對記者一語道破天機,「這還是明的,暗的就更多了。一些部門和地方實權人物在采砂船上都是有股份的。沿湖區某縣副縣長等官員因收受挖砂業主賄賂還被判過刑。」
「各部門都在管,但都管不住。利益太大,管理難度非常大。」江西省水利廳一位工程師告訴記者。
關鍵是要落實科學發展觀,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
江西省水利廳法規處處長傅國儒認為:「江西有砂石資源,可以開發它來發展經濟。關鍵是要落實科學發展觀,規范采砂秩序,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將因采砂而造成的負面影響下降到最低限度。」
要規范采砂秩序,就必須剖析管理和體制方面的漏洞。首先,管理體制不順,政出多門。在《水法》、《河道管理條例》、《河道采砂收費管理辦法》、《礦產資源法》等國家法律、法規及部門規章中,都對采砂作了一些原則性的規定。由於涉及到多個部門,所以形成了多頭管理的局面,管理效率比較低。其次,以收費代許可,以罰款代管理,存在「重利輕管」現象。此外,執法保障建設滯後,缺乏專門的執法機構、人員、裝備和經費,使得禁采區管理和可采區現場監管很難到位。只有在這些方面真正下功夫,才能從根本上遏制無序采砂的態勢。
江西省漁政部門負責人則認為:「如果目前暫時無力阻止無序采砂,那麼,采砂所得的收益,首先要對漁民的損失進行補償;其次要對漁業資源進行補償,每年,漁政部門都會組織大規模的人工增殖放流活動,僅2005年就放流各種規格的魚苗近4000萬尾,耗資巨大。」
人們期待著,還中國最大的淡水湖一泓清水,「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的壯麗景象也能重現鄱陽湖。(任江華 )

新華網南昌3月12日電(記者郭遠明 黃和遜)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2006年以來長期處於極端低水位。一些不法分子趁機在鄱陽湖區擅自修築矮堤,非法圍堰,大量乾涸的湖底被人為地用湖壩圍堰分割,鄱陽湖生態環境和漁業生產秩序正在遭到破壞。

鄱陽湖周邊地區一直有圍湖堵河的歷史。圍湖堵河就是利用鄱陽湖枯水位湖底露出時機,在湖底築起1-5米高的圍堰,圍堵圈佔河湖水域,從而「竭澤而漁」式地佔有留在圍堰里的大量漁業資源。

由於嚴重破壞漁業資源和水生態,圍湖堵河一直被嚴令禁止。但非法圍湖堵河活動近來在鄱陽湖區迅速抬頭。

鄱陽縣、余干縣等鄱陽湖周邊地區的漁政部門證實,2006年年底以來,鄱陽湖水域非法圍湖堵河不斷發生,一些地方形成了一股風潮。

「水低好分湖」是近期鄱陽湖非法圍湖堵河現象抬頭的主要原因。去年8月開始,鄱陽湖水位就一直處於歷史同期最低水平,大面積的湖底長時間裸露,有利於大型機械進行長時間的大規模非法圍堰作業。

記者調查發現,鄱陽湖非法圍湖堵河現象抬頭正在給鄱陽湖湖區生態和經濟造成破壞。圍湖堵河大量圈佔了鄱陽湖野生漁業資源,不僅中斷了野生魚類的正常洄遊,更破壞了鄱陽湖水底生態和濕地生態系統。圍湖等不法行為的泛濫將奪去漁民大部分捕撈場所。而且,鄱陽湖作為長江中下游地區最重要的蓄滯洪區,非法圍湖堵河也搶佔了一些重要的行洪場所。

目前,鄱陽湖非法的圍湖堵河行為已經引起了江西省漁政管理部門的重視。鄱陽縣、余干縣等地政府聯合漁政部門成立專門整治領導小組進行專項清理,炸毀了十多處非法圍堰水閘。

但整治非法圍堰中存在的執法弱化和法律漏洞削弱了打擊成效,而捉襟見肘的執法經費更讓執法人員望著高大的圍堰無可奈何。平毀稍大點的非法圍堰,每500米的費用支出就要1萬元,面對幾十公里的圍堰,執法人員也是有心無力。

㈢ 微信定位服務在哪

1、打開微信應用主頁面,點擊底部「微信」選項卡,打開好友聊天窗口頁面;內

㈣ 鄱陽縣位於鄱陽湖那個方位

鄱陽湖在地圖中成一隻藍色的兩手向前伸的龍蝦形狀,而鄱陽就位於龍蝦兩手中間,處於被手環繞的位置!從地圖上看猶如龍蝦銜珠一般!鄱陽的地理位置也就是鄱陽湖的東邊!

㈤ 鄱陽湖還存在嗎

隨著2008年早春的到來,鄱陽湖,這個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水域面積從最高4000平方公里減少到不足50平方公里。曾經碧波千里的浩瀚水面消失了。據統計,鄱陽湖大旱,河畔的城市有上千萬人遭受了危機。
鄱陽湖喊渴,除了自2006年以來沿湖地區持久乾旱、上游來水少等不可抗拒的因素以外,似乎人為的危害更為可怕。
圍湖造堰隨處可見
料峭春寒中,江西省都昌縣多寶鄉的老漁民譚生根坐在乾裂的湖邊,一臉茫然。一年之初,本想多打幾網魚賣個好價錢,可是幾網下去,都是幾條小不拉嘰的魚。他介紹,往年大魚一天能捕上幾百斤,魚是一年比一年難捕,收入也是一年比一年少。
每年的打魚旺季是八九月,而2007年很多漁民在八月就收網了。譚根生認為,收網的原因是打魚的收入不足以支付一天的開支,很多漁民准備另謀他業。
記者在走訪鄱陽湖周邊縣時,多位漁政分局局長認為,圍堰塹湖是一大原因,鄱陽湖一塊塊被瓜分幹了。
鄱陽湖水域非法圍湖造堰不斷發生,一些地方形成了一股風潮。一些農民利用旱季湖底裸露時機,在鄱陽湖湖底築起1米到5米高的圍堰,圍堵圈佔河湖水域,枯水期湖水逐漸退卻後,圍堰者就「坐收漁利」。
有的20多公里長、二至五米高的圍堰,圈佔了近五千畝水域。這種情況在2006年底尤甚。
全國政協委員傅瓊華說,如今在鄱陽湖圍湖造堰與當年圍湖造田本質是一樣的,都是一種「靠湖吃湖」、破壞生態的做法。非法圍堰不僅破壞湖區漁業資源,而且嚴重影響湖面行洪,必須盡快採取措施加以制止。
有關水產科研人員也指出,這是違規的「瓮中捉鱉」。圍湖造堰是對鄱陽湖野生漁業資源的一種野蠻掠奪,破壞了野生魚類的正常洄遊繁衍和鄱陽湖候鳥的食物源。
速生楊吞食鄱陽湖濕地
自2000年以來,在招商引資的浪潮中,一場「種楊風波」席捲鄱陽湖區12個縣市中的11個,達到19.83萬畝。鄱陽湖區的11個縣市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在鄱陽湖濕地大量種植速生楊。濕地速生楊樹瘋長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其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
種楊後果很快凸顯出來。沿湖濕地上有著連綿不斷的楊樹林,「楊樹增多,鳥類明顯減少」。其時,反對的聲音開始出現,專家指出大量種植楊樹會改變濕地性質,使濕地旱化,並且對候鳥安全遷徙不利。
可湖區一些縣市對造林商的招商引資興趣濃厚,鄱陽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相關部門一直在發出反對的聲音,該局2004年6月就發現了這個問題,然後就此上報,省林業廳等部門為此專門下函到當地政府,嚴禁在鄱陽湖吳淞高程18米以下種植楊樹。
2005年的時候,各地基本停止了種植楊樹,但到了2006年又開始反彈。
有關專家指出,這種種植楊樹的行為是一種短視行為,得到的是眼前的利益,損害的卻是鄱陽湖的生態環境。
無序采砂加劇湖底沙漠化
在鄱陽湖蛤蟆石段,記者看到一條條吊砂船、采砂船、運砂船,這些船隻堵塞長江江面,有些船隻甚至侵入了長江主航道。星子到湖口水道,難以計數的挖砂船穿梭而過。曾經碧波萬頃的鄱陽湖被攪成了一鍋粥。記者多次路過湖口水道,隨處可見「百舸爭流」的挖砂場景。
鄱陽湖漁政管理人員分析說:「挖砂船一般先要掀掉鄱陽湖水底一層肥沃的淤泥,再挖掘露出的砂石。這層肥沃的淤泥正是水底微生物包括魚類主要餌料的繁殖場所。」挖砂加重了鄱陽湖水底的「沙漠化」。
鄱陽湖無序采砂和監管成為鄱陽湖資源環境的一大「頑症」。記者了解到,沿湖地區的一些政府為了地方利益,公開拍賣湖區的采砂權,且存在只收錢不管或難管的問題。
據了解,1998年開始至2003年,江西有關部門開始規劃治理鄱陽湖,情況有所控制,但並未從根本上遏制這種無序的狀況。
江西省余干縣漁政管理分局局長張繼林認為,采砂對魚的生存帶來了很大影響,吸砂王把整個河床都破壞了,微生物中的螺螄、小蚌這些魚類的美味全被吸干凈。加之這個場所遭到破壞,魚類根本沒地方產卵。
當地漁政人員介紹,功率達幾千馬力的大型采砂船,一次作業就可將水深30米、半徑60米范圍內的砂石吸個精光,形成100米寬的大坑,幾百隻砂船在鄱陽湖上穿梭往來,馬達聲日夜響個不停。
江西省鄱陽縣漁政分局局長王興干也認為,無序采砂,對魚的生長環境破壞確實很大。
魚少了,湖邊竟出現了「人鳥爭食」的尷尬。當漁民為生計瘋狂捕撈僅剩下的魚苗時,岸邊的候鳥也無食可覓。記者在鄱陽湖湖邊看到,大量湖邊濕地已完全乾涸,甚至乾裂變硬。在一些湖邊布滿了「迷魂陣」———這種專門捕魚的工具,只要進入,魚苗也無法逃脫。
「魚沒了,候鳥沒了,濕地的生態食物鏈將被打斷。不出幾年,鄱陽湖這個中國最大的淡水湖將會消失。」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員擔憂。
如果說采砂是湖泊受到影響的重大原因之一,那麼生態鏈的平衡發展,更不可忽視。江西濕地管理中心陳主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自然災害面前,人為災害才是最可怕的,需要合力來保護這條生態鏈。保護這條生態鏈,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㈥ 鄱陽縣在上饒市和江西省的地理意義

鄱陽縣地復處東經116°制23′45″至117°06′15″,北緯28°46′26″至29°42′03″之間,位於江西省的東北部,鄱陽湖的東岸,北與彭澤縣和安徽省東至縣交界;南同餘干、萬年接壤;東以景德鎮、樂平市為鄰;西北同都昌縣山水相連。水域面積948.7平方公里,佔全縣面積的22.5%,其中鄱陽湖約有313平方公里水域在該縣范圍內,境內大小河流225條,總長2070公里,大、中、小型水庫359座,總庫容6.5億立方米,水資源非常豐富;縣境內東北高為低山,向西南方向漸變為丘陵和湖區平原,東西寬71.8公里,南北長90.2公里,總面積為4215平方公里。截止到2014年全縣轄14個建制鎮,15個鄉、2個水庫管理局、一個農科所,535個行政村(含居委會),總人口150萬(2013年),多為漢族江右民系。耕地面積110萬畝,山地面積234萬畝。屬亞熱帶溫和型氣候,全年日照約2000小時,年降雨量1600mm左右。鄱陽縣有「全國文化戲劇之鄉」等榮譽稱號,是江西省第一人口大縣,是著名的國家商品糧、棉、油、豬、魚基地縣。

㈦ 鄱陽湖消失了嗎

鄱陽湖並沒有消失,不過面積越來越小,枯水期越來越長

近年來,每到10月,受持內續少雨和長江水位降低的共同影容響,鄱陽湖就會迎來枯水期。湖水退去後,只留下一座座土墩和為數不多的池塘,豐水期水天一色的湖面變成了一條條「河溝」和茫茫「草原」。將近半年的枯水期,讓湖周圍村民的正常生活用水都成了問題。

江西省水利廳公布的數據,自2000年後,鄱陽湖已經連續多年出現旱情,2003年、2007年和2009年更是遭遇大旱。根據水文監測數據,鄱陽湖如今在豐水期水域面積最大可達4000平方公里以上,到冬季枯水期卻能「瘦身」至幾百平方公里。而從2003年到2007年,鄱陽湖進入枯水期的月份由以往的12月提前至10月,在個別枯水年份,最低水位來臨日期提前了至少100天。

對於鄱陽湖10多年來屢屢「見底」,雖然其中有一些人為因素,如注入鄱陽湖區的5條河流中的河水被沿岸工農業生產大量佔用,導致注入鄱陽湖水量減少、湖區大量挖沙導致湖面下切等,但總體上還是由於全球氣候變化而導致的。鄱陽湖流域城市的發展對造成乾旱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而違法采砂、某些巨型水利設施截流等人為因素更加劇了鄱陽湖枯水期的旱情。

㈧ 鄱陽縣珠湖鄉的地理位置,東經多少度,北緯多少度

鄱陽縣珠湖鄉地處東經116°23′45″至117°06′15″,北緯28°46′26″至29°42′03″之間.
珠湖鄉位於內江西省直管縣鄱容陽縣中西部,人口3萬餘人,分群眾、聯群、東紅、華龍、路口、同興、曹山、雨田、鋪田、豐塘、三門、榮七、豐產、周家等16個村委會,63個自然村,24個村民小組。

㈨ 鄱陽縣被劃歸直省管帶來的地理意義

  1. 減少市縣利益沖突

  2. 減少地級市對鄱陽縣的束縛

  3. 促進鄱陽縣的經濟發展。能夠形成區域經濟新的增長極;區位條件發展更為有利,離設區市行政中心較遠,輻射帶動能力強,易於形成區域中心城市,發展空間和潛力大

鄱陽近些年一直在往旅遊方面發展,也做出了一定成績,實際上鄱陽之所以能夠,獲得省直管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鄱陽湖」這個金子招牌,以及鄱陽人口地域大優勢,鄱陽離上饒市過遠,經濟輻射能力較差,省委希望鄱陽崛起,鄱陽未來必將走上生態旅遊之路。

鄱陽城屬於鄱陽縣的邊界,個人認為最好的城市定位就是,依託鄱陽湖大品牌,依靠饒州城市文化根基,亮化管理好鄱陽城市環境衛生,挖掘鄱陽城市文化景觀節點,建設鄱陽湖饒州文化旅遊文化名街,做大旅遊品牌,讓鄱陽城成為鄱陽湖旅遊生態文化名城。

同時,鄱陽更要繼續發揮農業大縣優勢,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漁業,禁止鄱陽城區辦大工業,大力支持不污染工業在鄱陽發展,強工興城,進位趕超,形成以鄱陽城為政治經濟文化旅遊文化名城這個中心,做大鄱陽湖,饒州文化品牌,使得鄱陽城成為國家級生態旅遊文化名城。

大力建設田昄街、蘆田,鄱陽南北兩大工業基地,鄱北對接景德鎮、九江、安徽,鄱南對接南昌、鷹潭、上饒、撫州等,南北兩大工業基地,輻射周邊鄉鎮,鄱陽縣總體實現一二三產業齊頭並進趨勢,三駕馬車一起趕,依託省直管縣,實現鄱陽在鄱陽湖東岸的率先崛起。

鄱陽對外要盡快聯合景德鎮、南昌,盡快把昌景之間的鐵路高速大通道規劃建設好,一旦這條線路被盤活,景德鎮的交通樞紐地位獲得提升,鄱陽縣城不再是死角,還能主動承接南昌的投資轉移,而南昌更是加強了對贛東北地區尤其湖東地區的輻射力向心力,同時也多了一條東北方向開往安徽江蘇的大通道,可謂一路通活三地。

加大招商引資,尤其要多吸引外出人員回鄉創業,依託饒州城市品牌,瓦屑壩這一精神家園,喚起億萬饒州後裔回歸,振興製造業以及民營經濟,
工業應該繼續維持現有二極布局,要盡快側重於田畈街工業區的發展,九景衢鐵路通車對田畈街將是一個重大利好,火車一響黃金萬兩,工業商業可以大作文章,實現鄱陽2個南北2個工業基地規劃。

繼續推動鄱陽升市及升地,鄱陽面積以及人口已經達到升市標准,城市管理、城市衛生在省直管後,要嚴厲管制,鞏固鄱陽省直管地位,讓鄱陽城真正干凈美麗起來。

總而言之,2014年7月1日,鄱陽省直管以後,鄱陽人一定要拋棄以前的舊思想、舊觀念,抱著勤勤懇懇嚴謹務實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的態度,充分調動利用好豐富的人力物力以及行政許可權,努力把鄱陽打造成鄱陽湖東地區的一極,為以後的設市甚至升地爭取更多的話語權。

㈩ 舉報漁政電話是多少

為復010-59192945。

指揮中制心舉報電話為010-59192945(工作時間),59192948(24小時值班);指揮中心發放舉報獎金情況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指揮中心發放舉報獎金時,可應舉報人要求,簡要告其所舉報的涉漁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理結果,但不提供有關案情及處理材料。

指揮中心根據舉報情況,派員或組織有關漁政執法機構開展調查處理。對查實的案件,以行政處罰決定書或有關漁政執法機構出具的其他證明材料,作為獎勵舉報人的主要依據。

(10)鄱陽縣漁政部門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舉報涉漁違法案件的相關要求規定:

1、涉漁違法案件經查實並依法依規處理後,根據案情,並結合舉報人的貢獻大小向舉報人發放獎金,一般案情獎勵人民幣500元,較大案情獎勵人民幣1000元,重大案情獎勵人民幣2000元。對有特別重大貢獻的舉報人可給予重獎,獎金最高不超過20000元。

2、舉報獎勵對象原則上限於實名舉報人,但對匿名舉報案件查實後,指揮中心認為可以確定舉報人真實身份的,酌情給予獎勵。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