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口瀑布地理位置介紹
⑴ 了解壺口瀑布
壺口瀑布,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 東瀕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壺口鎮,西臨陝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鄉,為兩省共有旅遊景區。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南距陝西西安449千米。
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在水量大的夏季,壺口瀑布氣勢恢宏;而到了冬季,整個水面全部冰凍,結出罕見的巨大冰瀑。
2014年12月6日前後,由於受持續降溫天氣影響,黃河壺口瀑布出現流凌、冰掛景觀。
2015年7月30日,受壺口瀑布上游陝西境內雲岩河流域強降雨影響,黃河壺口瀑布出現西邊濁浪翻滾東邊白浪滔滔的奇特景觀。
瀑布周圍的岩石是灰綠色、淺紅色的中細粒長石雜砂岩和礫岩夾粉砂質泥岩,地層層位屬於二馬營組,地質年代為中生代三疊系中統,距今大約有2.2億年左右的時間。這種長石雜砂岩雜基含量高,膠結差,和花崗岩類和灰岩類岩石比較,它可以算作軟材質,易於風化剝蝕。砂岩中發育有兩組節理,一組是南北走向的直立節理,正是這一組節理控制瀑布走向;另一組節理是近東西向的直立節理。這兩組節理與近水平的地層層面構成三個互相垂直的三個面,將岩層切成小塊,岩層面上出現縱橫交錯的各種裂紋,為岩石的破碎打下基礎。這種由砂岩和泥岩組成的地層結構,達到一定的比例,就滿足形成瀑布的必要條件。而河津龍門正好是中生代末形成的離石撓褶構造帶的通過處,新生代又疊加了盆地邊緣斷層。造成了龍門北側石質山體的高的台階,黃河正是利用此高台階形成瀑布。據史書記載,公元前770年,壺口瀑布緊連孟門。到公元813年(經過了1583年),壺口瀑布距孟門北1660米,平均每年向北推移1.05米。按照瀑布平均每年向北推移1米計算,那麼瀑布的形成已有6.5萬年的歷史。
黃河壺口瀑布位於山西省吉縣西部南村坡下,地理位置為北緯36°8′10″,東經110°26′40″,海拔448.1米。以壺口瀑布為中心,北至馬糞灘,南至小船窩,西至峽谷地域,東至人祖山,總面積100平方千米。東距吉縣縣城45千米,距堯都臨汾市169千米;西距陝西宜川縣城49千米,距革命聖地延安170千米;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南距陝西西安449千米。
⑵ 壺口瀑布在什麼地方
黃河壺口抄瀑布風景名勝區位襲於黃河中游,晉陝大峽谷中段,總面積約60平方千米。距太原大約5、6個小時車程;距西安大約2個多小時的車程。地理位置為北緯36度8分10秒,東經110度26分40秒,海拔448.1米。黃河壺口瀑布聲如雷鳴,氣勢壯觀,它以排山倒海的獨特雄姿著稱於世,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也是偉大中華民族的象徵。以壺口瀑布為中心的風景區,集黃河峽谷、黃土高原、古塬村寨為一體,展現了黃河流域壯美的自然景觀和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積淀。1988年被確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1年被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2002年,晉升為國家地質公園。
⑶ 黃河壺口瀑布在哪裡
黃河壺口瀑布在陝西省宜川縣、山西省吉縣。
壺口瀑布處於秦晉峽谷的南段,南距龍門約65千米,孟門5千米。河西屬陝西省宜川縣境,河東與山西省吉縣相連,是中國一處大型峽谷瀑布景觀。
壺口一帶,黃河西岸下陡上緩,狹穀穀底寬約400米,由谷底上坡到龍王坡坡高約150米,崖岸很陡,龍王坡以上谷形展寬,谷坡平緩,黃河的橫剖面成谷中谷的形態。
在龍王辿以北,河幅寬度和狹谷寬度一致,河水充滿狹谷,常水位流量在每秒1000—3000立方米,水面寬400餘米,龍王辿以下,水流到壺口,在平整的谷底沖成一道深槽(在大河槽中套了一個小河槽)。小河槽寬30—50米,深約30米。
(3)壺口瀑布地理位置介紹擴展閱讀
壺口一帶出露的基岩主要是三疊系紙房組。上部為紫紅色、紫灰色和灰綠色細砂岩與泥質岩類互層,下部為深層砂岩,砂岩以長石砂岩為主,比較堅硬。
泥質岩類以頁岩為主,松軟破碎,易遭流水浸蝕。在險峻的峽谷中,奔騰的急流在垂直下切時遇到軟硬岩石交替的地質條件,其堅硬岩石形成岩檻或造瀑層,軟性岩石被侵蝕成陡峭的階坎,急流飛越階坎,當具有一定落差時,便形成瀑布。當然軟硬相間的岩石層只是瀑布有形成的有利地層條件。
有利的構造條件對壺口瀑布的形成和發展同樣是相當重要的。壺口到孟門一帶,基岩的產狀近於水平、約以3—5度的傾角,微向西北緩傾。
另外,秦晉峽谷本身就是斷層,節理比較發育的軟弱地帶,易遭受流水侵蝕切割。因而,黃河流過這里,往往形成河床陡坎,也可以發展成瀑布。
現代構造運動對壺口瀑布的形成和發展也有重要影響。喜馬拉雅運動之後,這里地殼運動一直以緩慢的抬升為主,因而水流的下切作用活躍,有助於瀑布的形成和發展。
⑷ 山西臨汾壺口瀑布的地理位置
壺口瀑布是黃河中游流經晉陝大峽谷時形成的一個天然瀑布。西瀕陝西省宜川縣,東回臨山西省答吉縣,距山西吉縣城西南約25公里。瀑布寬達30米,深約50米,最大瀑面3萬平方米。與中越邊界的德天瀑布、貴州省黃果樹瀑布同為中國三大瀑布。
⑸ 查閱壺口瀑布形成原因,地理位置.氣候特點.景點特點
特點是:1 壺口瀑布十分壯觀,是除黃果樹大瀑布之外最壯觀的瀑布(本人意見),如千軍萬馬奔騰而下。 2 壺口瀑布濺起一片水花,夏天時十分涼爽,可以避暑。 3 壺口...
⑹ 壺口瀑布的地理位置在哪裡
壺口瀑布是我國第二大瀑布,是黃河流域的一大奇景,位於山西省吉縣城西南25千米的黃版河權壺口處。要說壺口瀑布的寬度和高度都不算大,值得人們驚訝的是它的流量相當可觀。在冬季枯水季節,最小時每秒流量僅150~300立方米,這時河面冰封,細流涓涓,給人以俊美之感;4月份,一旦冰河解凍,每秒流量驟增至1000立方米以上,最高時達8000立方米,這時,巨流夾著大量冰塊沖擊而下,如獅吼虎嘯,震天動地;金秋雨季,千溪萬壑之水匯聚,每秒流量達3000立方米以上,全部瀑布連成一片,這時洪波怒吼,激湍翻滾,聲如奔雷,景象極為壯觀。壺口瀑布的聲音令人振奮,1938年9月,正當抗日戰爭極其艱苦,中華民族面臨危亡的時候,著名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出隊來到壺口,他的心情被奔泄的瀑布所征服,滔滔的黃河水在詩人心中掀起了萬丈狂瀾,就在這里,他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黃河頌》。回到延安,冼星海為這首詩譜了曲,著名的《黃河大合唱》就這樣誕生了。這首表現了強烈的民族精神的組歌,從此響徹大河上下,它不斷地鼓舞著中華兒女為祖國的尊嚴而浴血奮戰。
⑺ 壺口的准確地理位置
黃河壺來口瀑布位於山西源省吉縣西部南村坡下,地理位置為北緯36°8′10″,東經110°26′40″,海拔448.1米。以壺口瀑布為中心,北至馬糞灘,南至小船窩,西至峽谷地域,東至人祖山,總面積100平方千米。東距吉縣縣城45千米,距堯都臨汾市169千米;西距陝西宜川縣城49千米,距革命聖地延安170千米;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南距陝西西安449千米。
壺口瀑布,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在水量大的夏季,壺口瀑布氣勢恢宏;而到了冬季,整個水面全部冰凍,結出罕見的巨大冰瀑。
⑻ 陝西省地理位置、地勢特點、壺口瀑布介紹
地處東經105°29′至110°15′、北緯31°42′至39°35′之間,地域南北長、東西窄,南北長約公里,東西寬約160~490公里。 全省縱跨黃河、長江兩大水系,是第二亞歐大陸橋亞洲段的中心和中國西北、西南、華北、華中之間的門戶,周邊與山西、河南、湖北、四川、重慶、甘肅、寧夏、內蒙古8個省、市、區接壤,是國內鄰接省區數量最多的省份,具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區位之便。陝西省是中國唯一真正意義上跨越南北的省份。
陝西地勢的總特點是南北高,中部低。同時,地勢由西向東傾斜的特點也很明顯。 陝北黃土高原海拔800~1300米,約佔全省總面積45%。其北部為風沙區,南部是丘陵溝壑區。復雜多樣的氣候特點和地形地貌,孕育出萬千物種和世間珍奇,堪稱自然博物館,有「小中國之稱」。
壺口瀑布是中國黃河上的著名瀑布。位於山西省吉縣西部南村坡下。黃河至此兩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狹如壺口,故名。瀑布落差9米,蘊藏豐富的水力資源。壺口瀑布是黃河中游流經晉陝大峽谷時形成的一個天然瀑布。西瀕陝西省宜川縣,東臨山西省吉縣,距山西吉縣城西南約25公里。瀑布寬達30米,深約50米,最大瀑面3萬平方米。是中國僅次於貴州省黃果樹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⑼ 黃河壺口瀑布的具體位置在哪
位於晉陝峽谷山西吉縣境內的壺口瀑布出現冰瀑奇觀。平日里「湍勢吼千牛」的壺口瀑布,內在「冷靜」容中呈現出別樣風情:黃河水從兩岸形狀各異的冰凌、層層疊疊的冰塊中飛流直下,激起的水霧在陽光下映射出美麗的彩虹,瀑布下搭起美麗的冰橋,令人不禁慨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位於黃河中游,晉陝陝谷中段,山西省吉縣龍王?{。地理位置為北緯36度8分10秒,東經110度26分40秒,海拔448.1米。以壺口瀑布為中心,北至馬糞灘,南至小船窩,西至峽谷地域,東至人祖山,總面積100公里。東距吉縣縣城45公里,距堯都臨汾市169公里;西距陝西宜川縣城49公里;距革命聖地延安170公里;北距山西省省會太原387公里;南距陝西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