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珊瑚海地理位置

珊瑚海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18 14:18:48

A. 珊瑚海的地理位置在哪

  1. 珊瑚海是太平洋的一個邊緣海,以生長美麗的珊瑚而聞名。它位於太專平洋西南部,西屬部緊靠澳大利亞大陸東北沿岸一帶,北緣和東緣為伊里安島、新不列顛島、索羅門群島和新赫布里底群島等島嶼所包圍;南部大致以南緯30度線與太平洋另一邊緣海塔斯曼海相鄰接。

  2. 珊瑚海的海域總面積廣達479.l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邊緣海,比世界第二大海阿拉伯海還要大l/4。珊瑚海介於伊里安島和索羅門群島之間的一部分海域,有時又稱所羅門海。


B. 珊瑚海的面積有多大

珊瑚海總面積達479.1平方公里,相當於半個中國的國土面積,它的西邊是澳大利亞大陸,南連塔斯曼海,東北面被新赫布里群島、索羅門群島、新幾內亞(又名伊利安島)所包圍。從地理位置看,它是南太平洋的最大的一個屬海。珊瑚海的海底地形大致由西向東傾斜,大部分地方水深3000~4000米,最深處則達9174米,因此,它也是世界上最深的一個海。珊瑚海地處赤道附近,因此,它的水溫也很高,全年水溫都在20℃以上,最熱的月份甚至超過28℃。

C. 珊瑚海的地理位置是什麼

澳大利亞港口城市來布里斯班東北,有源一塊著名的海域——珊瑚海。珊瑚海西部的大堡礁,則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群。

珊瑚海是世界上最大的邊緣海,面積約480萬平方千米。它的西部緊靠澳大利亞大陸,北邊是伊里安島和索羅門群島,東緣是新赫布里底群島,南面與塔斯曼海相接。

D. 珊瑚海的地理位置是怎樣的

珊瑚海是太平洋的一個邊緣海。它的西部緊靠澳大利亞大陸東北岸;北緣和東緣為伊里安島、新不列顛島、索羅門群島、新赫布里底群島等所包圍;南部大致以南緯30度線與太平洋另一邊緣海塔斯曼海鄰接。海域總面積廣達479.1萬平方公里,比世界上第二個大海阿拉伯海要大四分之一。珊瑚海介於伊里安島和索羅門群島之間的一部分海域,有時又稱所羅門海。

海底大致由西向東傾斜,交錯著若干海盆、淺灘和海底山脈,有不少地方海深約3000~4500米。索羅門群島和新赫布里底群島內側有一長列狹長深邃的海溝,這里是全海域最深的地方,最大深度達到9140米。珊瑚海平均水深為2394米。在各海中不算突出,但因其面積大,所以海水總體積達1147萬立方公里,比阿拉伯海多9%,約相當於我國東海的43倍。

珊瑚海不僅以大著稱,還以海中發達的珊瑚礁構造體而聞名於世,珊瑚海因此而得名。礁體的「建築師」珊瑚蟲,是一種水螅型的動物,呈圓筒狀單體或樹枝狀群體,靠捕捉浮游生物和海藻為生。珊瑚外層能分泌石灰質骨胳,其死後的遺骸便成為礁體。

珊瑚海是一個典型的熱帶海,終年受南赤道暖流的影響。最熱為2月,表層平均水溫可達28℃,8月也有23℃,海水的含鹽度和透明度很高,水呈深藍色。在大陸架和淺灘上,或以島嶼和接近海面的海底山脈為基底,發育了龐大的珊瑚群體。一個個色彩斑駁的珊瑚島礁,點綴在遼闊澄碧的海面上,構成一派綺麗的熱帶風光。澳大利亞東北岸近海的大堡礁,象城壘一樣,從托雷斯海峽到南回歸線之南不遠,綿延伸展2000多公里,寬19.2~240公里,總面積約8萬平方公里,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珊瑚礁體。

E. 一份關於南海地理位置、資源等的超詳細介紹

中國南海
位置
南海,國際上通稱South China Sea(南中國海),位於中國南部的陸緣海,被中國大陸、中國台灣島、菲律賓群島、大巽他群島及中南半島所環繞。、
南海的平均深度是1212米,但最深處卻有5567米。如果把4座南嶽衡山疊起來放到南海里,最上面的山頭離水面還有近400米的距離。南海有四個群島,分別是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
南海面積356萬平方公里,約等於中國的渤海、黃海和東海總面積的3倍,僅次於南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印度洋的阿拉伯海,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屬於中國管轄范圍的也就是九段線之內的有210萬平方公里左右,平均水深1,212米。
南海包括島嶼及其沿岸領海。南海諸島陸地面積較小,為5286.5平方公里。據《海洋法公約》測算,1個遠離大陸的珊瑚礁、干出礁或小島,則至少可以擁有1543平方公里的領海和431015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海域。

自然資源
概述
漁業資源
南海是一個豐饒的漁場,海中有大黃魚、小黃魚、帶魚、鮐魚、墨魚、海龜、紅魚等。其中的大黃魚是一種重要的海產資源。這里的魚類從不游往外國的海域,似乎戀著自己的家鄉,因而有"中國家魚"的美稱。南海的金絲燕用海藻和唾液做巢,這種巢就是珍貴的滋補品燕窩。海底高台上多珊瑚礁,大陸架富石油。盛產魚、蝦和名貴海產。南海鹽度最大(35‰),潮差2米。
南海水產豐富,盛產海龜、海參、牡蠣、馬蹄螺、金槍魚、紅魚、鯊魚、大龍蝦、梭子魚、墨魚、魷魚等熱帶名貴水產。
由於南海屬於熱帶海洋,適於珊瑚繁殖,海底高台處形成珊瑚島,南海諸島的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均為珊瑚島嶼;水產主要為海龜、海參、金槍魚、紅魚、鯊魚、大龍蝦、梭子魚、墨魚和魷魚等各種熱帶海產。
動物
魚類
魚類是海洋的重要生物資源。中國南海海洋魚類有1500多種,大多數種類在西南中沙群島海域都有分布,其中很多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主要有馬鮁魚、石斑魚、紅魚、鰹魚、帶魚、寶刀魚、海鰻、沙丁魚、大黃魚、燕鰩魚、烏鯧魚、銀鯧魚、金槍魚、鯊魚等。特別是馬鮁魚、石斑魚、金槍魚、烏鯧魚和銀鯧魚等,產量很高,是遠海捕撈的主要品種。西南中沙群島的魚類資源十分豐富,品質十分優良,而且盛產中國其他海區罕見的大洋性魚類。如:金槍魚、鯊魚等。
魚類是人類食用的動物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魚類還是醫葯、化工及特殊工藝品的重要原料。海龜是海洋中少有的幾種爬行動物之一。海龜有不同種類,一般指的是「綠蠵龜」。分布在熱帶、亞熱帶海域,中國西南中沙群島是海龜的「故鄉」。每當4—8月,大量的海龜隨著暖流從領近海域進入南海,在西南中沙群島的島嶼礁灘交配,爬上沙灘產卵。龜卵靠沙灘的溫度自然孵化出小海龜。成年海龜體長一米左右,重約100—200公斤。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肉和蛋都可食用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龜板可製成龜板膠,是較高級的營養補品。龜掌、龜血、龜油及龜臟都可入葯,對腎虧、肺葯、胃出血、肝硬化等多種疾病均有一定療效。長期以來,海龜是西南中沙群島的主要特產之一,年產量可達2000多隻。八十年代開始,中國把海龜列為重點保護的海洋動物,禁止捕捉。使海龜得到很好的保護,繁殖和回遊的數量急劇增多。有許多海龜還滯留在島嶼礁盤的越冬。海龜中還有一種很珍貴的品種,即玳瑁。外形與「綠蠵龜」相似,因其背甲鱗共有十三塊,俗稱「十三鱗」。鱗片質地優良,花紋美麗。光澤透亮,最是適宜製作珍貴的裝飾品。
海參
海參屬熱帶海洋中的刺皮動物。其營養價值與魚翅、燕窩齊名。是一種名貴的海產品。海參種類很多,全世界約40種海參可供食用,而西沙群島出產20種,西南中沙群島素以其種類多、分布廣、參體大、品質優良著名於世。其中以白乳參,烏乳參和梅花參最為珍貴。梅花
南海
參被稱為「參中之王」,為著名的大形食用海參。大者體長一米有餘,重二、三十斤。加工成干品後肉厚脆嫩,燉食不僅美味可口,而且營養豐富,滋補性非常顯著。
海貝
海貝屬軟體動物,種類繁多。西南中沙群島分布約有250多種。按照用途可分為食用貝和觀賞貝兩大類。食用貝產量較大的有大馬蹄螺、籬鳳螺、歷來磲等。大馬蹄螺也稱「公螺」,分布廣闊,較易捕撈,產量很高,肉肥鮮美,是重要的經濟貝類。籬鳳螺產量也很可觀,分布在淺水礁灘上,人們垂手可得,製成干品,肉味與營養均屬上乘。「海貝之最」要數硨磲,也作「車磲」,俗稱「蚵」、「大蚵」,大者如盆,重達數百斤。以大者為佳,肉質鮮美,已屬佳品,其閉殼肌(俗稱「蚵筋」)更是海產天然食品中的極品,食吃時撕成細條絲狀,一絲入口,久嚼不爛其味的尤鮮。每公斤售價至近千元。
海鳥
在西南中沙群島大部分島嶼上,林木茂盛,花草遍地,四時如夏,島嶼周圍廣闊的海面上有豐富的海洋食料,吸引著大批的島類在這里繁衍生長。分布在各個島嶼上的鳥類共計有六十多種。比較常見的有白鰹鳥、軍艦鳥、海鷗、藍翡翠鳥、銹眼鳥等等。
南海海鳥
白鰹鳥,體形以鴨,成鳥重約二、三斤,周身潔白,當地人稱為「鳥白」;兩翼較長,頗善飛行,在海上覓食早出晚歸,飛行很有規律,漁民們根據其飛行方向可確定航行路線和島嶼位置,故把這種鳥稱為「導航鳥」。它們大部分聚集在西沙群島的東島(也稱「鳥島」),與麻楓桐樹相互依存。1981年東島被劃為白鰹鳥自然保護區,使鳥類及其生長環境得到很好的保護。據估計,東島上空成千上萬只白鰹鳥穿梭飛行,白茫茫一片,遮天蔽日,煞是壯觀。海鳥可供食用、葯用,還可以製成標本工藝品供觀賞,是一種可觀的資源。大量的海鳥在各島嶼上留下豐富的鳥糞,千百年來堆積成厚厚的鳥糞層,有的島嶼竟厚達一米以上,儲量十分豐富。鳥糞土富含有機質、氮、磷、鈣質等,是一種很好的天然肥料。
植物
西南中沙群島島礁陸地總面積不過10多平方公里,
南海風光集萃(20張)
但是由於氣候適宜、雨量充沛,生長著200多種高等植物。其中人工栽培的植物近50種。島上植物具有耐鹽、耐高溫、耐旱、喜鈣、嗜肥的特徵。在形成時間較長和面積較大的幾個主要島嶼上,都生長有茂密的樹林。一般以麻楓桐樹組成的純林為主,稱為「熱帶海島型常綠林」。麻楓桐樹,樹高10米左右,胸徑30—50厘米;樹枝橫生,粗大短壯,從根部到樹頂都可生長葉子,葉色淡綠帶白,故又名「白避霜花」,麻楓桐樹往往叢生在一起,長成森林。對海鳥來說,枝權較多,易於築巢,且樹要茂密可抵禦風雨。是白鰹鳥和其它海鳥的主要棲息場所。在島嶼上,到處可見一種長成一簇簇、密不透風、蔥綠欲滴的灌林叢林,這就是草海桐。也稱「羊角樹」。屬熱帶常綠灌木。草海桐多生長的珊瑚石沙地或瘦脊的沙灘上。有些島嶼上,拆枝插地就能生長,密密麻麻,幾乎覆蓋整個島嶼。草海桐的生長對保護島嶼的沙灘、改善島嶼生態環境起到很好的作用。人工栽培的植物也不少,樹木類都與海南島的樹種有關。典型的有椰子樹和木麻黃。椰子樹,樹高20—30米,挺拔秀麗,不怕烈日,喜沐海風,非常適合在各島嶼種植。海南島的漁民在很早以前就將椰子樹移植到過往的島嶼上。高聳的樹冠可作為海上航行的標志,長成的椰子果又可作為果實收獲。有人群居住和漁民們經常過往的島嶼上更是蔚然成林,鬱郁蔥蔥,碩果累累。木麻黃,樹高10多米,由於易於栽培,生長迅速,是各島嶼主要的海岸防風林,栽培較多的樹木還有苦楝、土批把、南洋杉、桉樹等等。另外,各島嶼還種植有各種熱帶水果、部分糧食作物和多種蔬菜。

礦產
南海海底石油與天然氣蘊藏豐富,據初步估算海底石油蘊藏量達
中國南海
二百億噸。
西南中沙群島海域的海底資源十分豐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巨大。數據顯示,南海海域有含油氣構造200多個,油氣田大約有180個,大概在230億至300億噸之間,相當於全球儲量的12%,約佔中國石油總資源量的三分之一,我們稱之為「第二個大慶」。僅僅在南海的曾母盆地、沙巴盆地和萬安盆地的石油總儲量,就將近200億噸。這個區域里邊一半的石油天然氣儲量,分布在中國所主張管轄的海域之內。同樣,西沙群島、中沙群島的水下階地也有上千米的新生代沉積物披復,這些沉積物與中國北部灣、海南島的新生代沉積物有密切的聯系。因此也是大有希望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氣產地。
海底資源還包括有各種金屬礦產資源,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海洋開發的深入,西南中沙群島海底資源有著非常廣闊的開發前景和巨大的利用價值。西南中沙群島島礁上績麗的熱帶海島環境和海域中波瀾壯闊的自然景色開發海洋旅遊的潛在資源。現代科學還發現海洋蘊藏巨大的潮汐能、波能、溫差能、密度差能、壓力差能等海洋動力資源,若能科學地加以利用,其社會和經濟效益將不可估量。南海的戰略價值日益彰顯。

F. 珊瑚海在哪裡 具體位置 太平洋

珊瑚海總面積達479.1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半個中國的國土面積,它的西邊是澳大利亞大陸,南連塔斯曼海,東北面被新赫布里群島、索羅門群島、新幾內亞(又名伊利安島)所包圍。從地理位置看,它是南太平洋的最大的一個屬海。珊瑚海的海底地形大致由西向東傾斜,平均水深2394米,大部分地方水深3000-4000米,最深處則達9174米,因此,它也是世界上最深的一個海。珊瑚海地處赤道附近,因此,它的水溫也很高,全年水溫都在20℃以上,最熱的月份甚至超過28℃。在珊瑚海的周圍幾乎沒有河流注入、這也是珊瑚海水質污染小的原因之一,這裏海水清澈透明,水下光線充足便於各種各樣的珊瑚蟲生存。同時海水鹽度一般在27-38‰之間,這也是珊瑚蟲生活的理想環境,因此不管在海中的大陸架,還是在海邊的淺灘,到處有大量的珊瑚蟲生殖繁衍。久而久之,逐漸發育成眾多的形狀各異的珊瑚礁,這些珊瑚礁在退潮時,會露出海面,形成一派熱帶海域所獨有的絢麗奇觀。「珊瑚海」便因此而得名。

海中多珊瑚礁,以大堡礁最有名。此外,還有北部的塔古拉堡礁,東南部的新喀里多尼亞堡礁為澳大利亞東部各港往亞洲東部的必經航路。這里曾是珊瑚蟲的天下,它們巧奪天工,留下了世界最大的堡礁。眾多的環礁島、珊瑚石平台,像天女散花,繁星點點,散落在廣闊的洋面上,因此得名珊瑚海。

海水相當潔凈,又由於受暖流影響,大陸架區水溫增高,這些都有利於珊瑚蟲生長。珊瑚堡礁以位於澳大利亞東北岸外16~241公里處的大堡礁為最大,長達2012公里;其次是位於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南岸和路易西亞德群島一帶的塔古拉堡礁;第三是從新喀里多尼亞島向北延伸到當特爾卡斯托礁脈的新喀里多尼亞堡礁。珊瑚礁為海洋動植物提供了優越的生活和棲息條件。 珊瑚海中盛產鯊魚 ,還產鯡、海龜、海參、珍珠貝等。

珊瑚海海水的含鹽度和透明度很高,水呈深藍色。在大陸架和淺灘上,以島嶼和接近海面的海底山脈為基底,發育了龐大的珊瑚群體,形成了一個個色彩斑駁的珊瑚島礁,鑲嵌在碧波萬頃的海面上,構成了一幅幅綺麗壯美的圖景。世界有名的大堡礁就分布在這個海區。它象城壘一樣,從托雷斯海峽到南回歸線之南不遠,南北綿延伸展2400千米,東西寬約2~150千米,總面積8萬平方千米,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珊瑚體,大部分隱沒水下成為暗礁,只有少數頂部露出水面成珊瑚島,在交通上是個障礙。

G. 珊瑚海有什麼特點

在南太平洋,澳大利亞、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新赫布里底群島、新喀里多尼亞島及南緯30°線間,可以看到一個五彩繽紛的海,它就是珊瑚海,其水域遼闊,一望無垠,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海。

世界上最大的海是在太平洋的一個邊緣海,是珊瑚海,它的南部與太平洋另一邊緣海斯曼海鄰接,北緣和東緣為新不列顛島、伊里安島、索羅門群島、新布里底群島等包圍的;西緣緊靠澳大利亞大陸東北岸。比世界上第二個大海阿拉伯海還要大四分之一,珊瑚海又稱所羅門海。

珊瑚海不僅以大著稱,還以海中發達的珊瑚礁構造聞名於世;所以,珊瑚海因此得名。它的海底大致由西向東傾斜。交錯於海盆、淺灘和海底山脈,有不少地方海深約3000~4500米。海水總體積達1147萬立方公里,比阿拉伯多9%,也比我國東海體積大了43倍。

在廣闊無垠的地球表面有70%的地表為水所覆蓋,因此地球又被稱之為「水星球」而這70%的水大部分為大洋,大海僅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全球的大海中,面積大小、水體深度等都各不相同,其中面積最大、水體最深的海要數位於南太平洋的珊瑚海。珊瑚海中生活著成群結隊的鯊魚,所以,珊瑚海又被人們稱之為「鯊魚海」。

珊瑚海總面積達479.1平方公里,相當於半個中國的國土面積,它的西邊是澳大利亞大陸,南連塔斯曼海,東北面被新赫布里群島、索羅門群島、新幾內亞(又名伊利安島)所包圍。從地理位置看,它是南太平洋的最大的一個屬海。珊瑚海的海底地形大致由西向東傾斜,大部分地方水深3000~4000米,最深處則達9174米,因此,它也是世界上最深的一個海。珊瑚海地處赤道附近,因此,它的水溫也很高,全年水溫都在20℃以上,最熱的月份甚至超過28℃。在珊瑚海的周圍幾乎沒有河流注入、這也是珊瑚海水質污染小的原因之一,這裏海水清澈透明,水下光線充足便於各種各樣的珊瑚蟲生存。同時海水鹽度:一般在27~38%之間,這也是珊瑚蟲生活的理想環境,因此不管在海中的大陸架,還是在海邊的淺灘到處有大量的珊瑚蟲生殖繁衍。久而久之,逐漸發育成眾多的形狀各異的珊瑚礁,這些珊瑚礁在退潮時,會露出海面,形成一派熱帶海域所獨有的絢麗奇觀。「珊瑚海」便因此而得名。

珊瑚海的海水清澈干凈,含鹽度和透明度都很高,水呈深藍色。在珊瑚海的四周幾乎沒有河流注入,這也是珊瑚海水質污染小的原因之一。又由於受暖流影響,大陸架區水溫增高,珊瑚海地處赤道附近,這也使得珊瑚海的水溫偏高,它全年水溫都在20℃以上,最熱的季節甚至高達28℃,是典型的熱帶海洋。

澳大利亞大陸和巴布亞紐幾內亞沿岸外,陸架較為狹窄。索羅門群島和新赫布里底群島周圍,岸壁陡峭。珊瑚海的深海盆四周為陡壁,海底則分布著大型的海盆、海溝、海台和海隆、海槽等。其中,大海盆包括北部的珊瑚海海盆、東部的新赫布里底海盆、東北角的聖克魯斯海盆,大海台包括西部的珊瑚海海台和南部的貝洛納海台。每個海台的面積都在25萬平方公里以上。在海盆和海台之間,有海隆、海槽交叉在其中。突出海平面的則有環礁、台礁和島嶼,例如,路易西亞德海丘、倫內爾島和因迪斯彭瑟布海隆,以及威利斯海隆、昆士蘭海槽、新喀里多尼亞海槽和洛亞爾蒂海槽等。此外,在珊瑚海東部島鏈邊緣還分布著三個深海溝,其中,聖克里斯托瓦爾海溝深度為8310米,托雷斯海溝的深度為9162米,新赫布里底海溝深度為9165米。

珊瑚海屬於標準的熱帶海洋性氣候。1月份平均氣溫北部為28℃,南部為26℃~27℃;7月份北部為22℃~26℃,南部為18℃~22℃;一年中氣溫的差別不太大,北部為4℃,南部為6℃。降水量較少,1月份北部約10毫米,南部5~8毫米。珊瑚海位於南半球低緯地帶,盛行東風或東南風,整個海區的風速在1月份約為5米/秒,7月份北部為5~6米/秒,南部為6~7米/秒。海面比較平靜,對海洋里珊瑚蟲的發育繁殖十分有利。

珊瑚礁在珊瑚海中的分布幾乎到處可見,在這些珊瑚礁中最大的要數大堡礁,它如同巨大的彩環漂浮在海水中。同時,礁石的周圍往往會有許許多多色彩鮮艷、豐富、活躍的各種生物在飄動,與色彩斑駁的珊瑚礁相映襯,呈現出一個光怪陸離的童話世界。

珊瑚海以大堡礁最為著名。這里坐落著世界最大的三個珊瑚礁群,分別是大堡礁、塔古拉堡礁和新喀里多尼亞堡礁。其中,最大的是大堡礁,綿亘於澳大利亞東北部,離岸最近的地方只有16公里,最遠處達240多公里。大堡礁像一條長長的帶子斜卧在那兒,南北綿延伸展2400公里,東西最寬處達150公里,面積約8萬平方公里。它大部分礁石都淹沒在水中,露出海面的成為珊瑚島,共有500多個,散落在900多平方公里的海面上,像一座座城堡,守衛著澳大利亞的東北海防。大堡礁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景色最美的珊瑚礁群。島上茂密的熱帶叢林,生機蓬勃;旁邊銀白色的沙灘,灘外碧藍的海水下,可看到絢麗多彩的珊瑚礁平台。這里陽光充足,空氣清新,海水潔凈,礁石嶙峋,是海洋生物的繽紛樂園。其優美的環境,也是人們旅遊觀光的好去處。珊瑚海盛產鯊魚,所以珊瑚海又稱「鯊魚海」。經濟資源有漁業和巴布亞灣的石油。此外,北部的塔古拉堡礁、東南部的新喀里多尼亞堡礁為澳大利亞東部各港通向亞洲東部的必經航路。

需要知道的是,並不是所有的珊瑚都能造礁。只有體內含有石灰質的珊瑚,如石珊瑚、鹿角珊瑚、多枝薔薇珊瑚等,才有這一功能。此外,珊瑚體內的蟲黃藻也對造礁起著很大的作用。它是一種單細胞藻,體形很小,l000個蟲黃藻加在一起只有米粒那麼大。它在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新鮮氧氣,把氮磷鉀轉變成有機物,以提供給珊瑚蟲生長所需的營養,使珊瑚茁壯成長,絢麗動人。當環境變得陰冷,蟲黃藻便消失得無影無蹤,珊瑚沒有營養供給,很快就會失去光澤,枯萎而死。現在珊瑚海,保留了那麼多珊瑚礁,說明在造礁的年代,這里不僅有大量造礁珊瑚,還有蟲黃藻在這里繁殖生長。它們之間的成功搭配,才使珊瑚海有了今天的美麗。

H. 太平洋上的珊瑚海地理位置在哪

西南太抄平洋上的珊瑚海,是個半封襲閉的邊緣海?它在澳大利亞大陸東北與新幾內亞島?索羅門群島?新赫布里底群島?新喀里多尼亞島之間,水域遼闊,一望無垠?

珊瑚海地處南半球低緯地帶,全年水溫都在20度以上,最熱月水溫達28度,是典型的熱帶海洋?由於幾乎沒有河水注入,海水潔凈,呈藍色,透明度比較高,深水區也比較平靜?碧藍的海上鑲嵌著千百個青翠的小島,周圍黃橙色的金沙環繞,島上綠樹蔥蘢,礁上不時激起層層的白色浪花,在強烈的陽光照射下,顯得光亮奪目?

在小島的岸邊,俯覽蔚藍色的大海,可以看到水下淡黃?淡褐?淡綠和紅色的珊瑚?美麗的珊瑚叢,有的形同蒲扇,有的宛如花枝和鹿角,有的好像一朵綻開的百合花,千姿百態,瑰麗動人?碧清的海水掩映著絢爛多彩的珊瑚島群,呈現一派秀麗奇特的熱帶風光?

I. 珊瑚海的地理位置,特色,

珊瑚海因有大量珊瑚礁而得名,以大堡礁最著名,世界有名的大堡礁就分布在這個海區。它象城壘一樣,從托雷斯海峽到南回歸線之南不遠,南北綿延伸展2400千米,東西寬約2~150千米,總面積8萬平方千米,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珊瑚體,大部分隱沒水下成為暗礁,只有少數頂部露出水面成珊瑚島,在交通上是個障礙。
位置
珊瑚海位於太平洋西南部海域,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以東,新喀里多尼亞(New Caleonia)和新赫布里底(New Hebrides)島以西,索羅門群島以南,南北長約2250公里(1400哩),東西寬約2414公里(1500哩),面積4791000㎞²(1849800平方哩)。南連塔斯曼海(Tasman),北接所羅門海,東臨太平洋,西經托里斯海峽(Torres)與阿拉弗拉海(Arafura)相通。
特點
珊瑚海總面積達479.1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海,相當於半個中國的國土面積。
珊瑚海的海底地形大致由西向東傾斜,平均水深2394米,大部分地方水深3000-4000米,最深處則達9174米,因此,它也是世界上最深的一個海。南緯20°以北的海底主要為珊瑚海的海底高原,高原以北是珊瑚海海盆。南所羅門海溝深7316米(24002尺),新赫布里底海溝深達7540米(25134呎)。此外,還有北部的塔古拉堡礁,東南部的新喀里多尼亞堡礁為澳大利亞東部各港往亞洲東部的必經航路。亞熱帶氣
候,有台風,以1~4月為甚。經濟資源有漁業和巴布亞(Papua)灣的石油。
海水相當潔凈,珊瑚海海水的含鹽度和透明度很高,水呈深藍色。在珊瑚海的周圍幾乎沒有河流注入、這也是珊瑚海水質污染小的原因之一。又由於受暖流影響,大陸架區水溫增高,珊瑚海地處赤道附近,因此,它的水溫也很高,全年水溫都在20℃以上,最熱的月份甚至超過28℃。這些都有利於珊瑚蟲生長。珊瑚堡礁以位於澳大利亞東北岸外16~241公里處的大堡礁為最大,長達2012公里;珊瑚礁為海洋動植物提供了優越的生活和棲息條件。 珊瑚海中盛產鯊魚,還產鯡、海龜、海參、珍珠貝等。

J. 請大家告訴我珊瑚海在哪個國家的邊境海域! Thank you

珊瑚海總面積達479.1平方公里,相當於半個中國的國土面積,它的西邊是澳大利亞大陸,南連塔斯曼海,東北面被新赫布里群島、索羅門群島、新幾內亞(又名伊利安島)所包圍。從地理位置看,它是南太平洋的最大的一個屬海。珊瑚海的海底地形大致由西向東傾斜,平均水深2394米,大部分地方水深3000-4000米,最深處則達9174米,因此,它也是世界上最深的一個海。
珊瑚海總面積達479.1平方公里,相當於半個中國的國土面積,它的西邊是澳大利亞大陸,南連塔斯曼海,東北面被新赫布里群島、索羅門群島、新幾內亞(又名伊利安島)所包圍。從地理位置看,它是南太平洋的最大的一個屬海。珊瑚海的海底地形大致由西向東傾斜,平均水深2394米,大部分地方水深3000-4000米,最深處則達9174米,因此,它也是世界上最深的一個海。珊瑚海地處赤道附近,因此,它的水溫也很高,全年水溫都在20℃以上,最熱的月份甚至超過28℃。在珊瑚海的周圍幾乎沒有河流注入、這也是珊瑚海水質污染小的原因之一,這裏海水清澈透明,水下光線充足便於各種各樣的珊瑚蟲生存。同時海水鹽度一般在27-38‰之間,這也是珊瑚蟲生活的理想環境,因此不管在海中的大陸架,還是在海邊的淺灘,到處有大量的珊瑚蟲生殖繁衍。久而久之,逐漸發育成眾多的形狀各異的珊瑚礁,這些珊瑚礁在退潮時,會露出海面,形成一派熱帶海域所獨有的絢麗奇觀。「珊瑚海」便因此而得名。

海中多珊瑚礁,以大堡礁最有名。此外,還有北部的塔古拉堡礁,東南部的新喀里多尼亞堡礁為澳大利亞東部各港往亞洲東部的必經航路。這里曾是珊瑚蟲的天下,它們巧奪天工,留下了世界最大的堡礁。眾多的環礁島、珊瑚石平台,像天女散花,繁星點點,散落在廣闊的洋面上,因此得名珊瑚海。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