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怎麼新建地理信息資料庫
A. "地理信息系統的數據建庫工作"具體干什麼的
資料庫知道嗎? 不知道先查一下 因為這是前提,地理信息系統的數據建庫工作就是建立一個擁有大量地理數據的資料庫供人來查取資料,有的要及時更新,比如天氣等....
B. 有害生物的地理信息系統是怎樣建立的
在PRA中,區域性定性評估需對大量的空間數據進行分析,而地理信息系統GIS就是分析這類數據的有力工具。地理信息系統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是指基於計算機的空間數據輸入、存儲、檢索、處理、分析、顯示和繪制圖表資料的資料庫管理系統,是用於制定計劃、進行決策和風險分析的工具。有許多類型的GIS,但都是計算機化的對地理位置數據進行儲存、綜合和分析的方法,大多數能處理大量數據。在實際上主要有三方面的用途,即組織和存儲數據、監測和管理資源、模型及相關研究。從技術上看,資料庫是GIS的一部分。在GIS中一個地理區域每個類型的數據可認為是該區域的一層,因層與層之間的物理和生物學上的相關性,通過測定其關系就可作為對該區域的影響評估,那麼對該區域的影響圖就由每層的空間相關圖重疊而成,所得出的結論因為是一個具有強烈視覺效果的圖像,因此,便於進行決策。
GIS有不同的軟體包,許多專為OS/2,DOS或Unix工作站而設計的。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一是學習模塊,供輸入、存儲、管理和顯示數據的程序;二是分析環模塊,可提供各主要的圖形分析工具;三是外圍環塊,提供GIS與外界其他系統和程序的數據通訊或存儲格式的轉換等程序。主要的軟體包有美國的地理資源分析支持系統(GRASS)、加拿大的空間分析地理信息系統(PAMAP、SPANS系統)及土壤信息系統(Arc/Info)等。
GIS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應用於生物學領域,特別是在森林和草原的資源管理及大規模的農業有害生物綜合防治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作為空間信息的分析手段,GIS提供了生物與環境空間的數據管理、分析和顯示的方法,使之成為研究環境因子如氣候、植被和土壤等因子與生物地理分布間關系的有力工具。在農業病蟲害的監測管理方面,主要可用來評估某種有害生物發生環境的適生條件,監測病蟲害發生的空間分布動態,種群密度的分析和發生程度的預測等。美國農業部在進行墨西哥棉鈴象的監測和根除活動中,利用GIS進行性誘捕劑分布地點和分布密度的管理。
GIS亦已應用於有害生物生物學評估方面。Royer等利用一個基於GIS的病害模型,輸入相對濕度和氣溫圖,預測馬鈴薯晚疫病在美國密執安州的潛在發生區,隨著氣候資料能及時准確地獲得,使GIS在病蟲害的預測防治和風險分析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C. 什麼是地理信息系統的資料庫
(一)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時又稱為「地學信息系統」。它是一種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間信息系統。它是在計算機硬、軟體系統支持下,對整個或部分地球表層(包括大氣層)空間中的有關地理分布數據進行採集、儲存、管理、運算、分析、顯示和描述的技術系統。位
置與地理信息既是LBS的核心,也是LBS的基礎。一個單純的經緯度坐標只有置於特定的地理信息中,代表為某個地點、標志、方位後,才會被用戶認識和理
解。用戶在通過相關技術獲取到位置信息之後,還需要了解所處的地理環境,查詢和分析環境信息,從而為用戶活動提供信息支持與服務。
地理信息系統(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門綜合性學科,結合地理學與地圖學以及遙感和計算機科學,已經廣泛的應用在不同的領域,是用於輸入、存儲、查詢、分析和顯示地理數據的計算機系統,隨著GIS的發展,也有稱GIS為「地理信息科學」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近年來,也有稱GIS為"地理信息服務"(Geographic
Information
service)。GIS是一種基於計算機的工具,它可以對空間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簡而言之,是對地球上存在的現象和發生的事件進行成圖和分析)。
GIS 技術把地圖這種獨特的視覺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與一般的資料庫操作(例如查詢和統計分析等)集成在一起。
(二)地圖資料庫(cartographic database)是以地圖數字化數據為基礎的資料庫,是存儲在計算機中的地圖內容各要素(如控制點、地貌、土地類型、居民地、水文、植被、交通運輸、境界等)的數字信息文件、資料庫管理系統及其它軟體和硬體的集合。
D. gis空間資料庫地理信息的更新方法有哪些
地理國情監測雲平台有很多這方面的知識,希望可以幫你解決問題!
E. 地理信息資料庫建庫順序
建立省級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必然要設計和開發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版管理系統,並解決大數據量權、多種類型空間數據的集成管理問題.介紹和討論最近完成的浙江省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1 : 10 000示範庫)管理系統中諸如系統總體框架、系統功能、空間數據序結構、海量多源數據組織、空間索引建立等有關技術問題.試驗結果確定了比較合適的空間索引數據,從而獲得了對海量數據較好的訪問性能,示範庫的建設工作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可以詳細的看
http://bbs.3s001.com/?fromuid=1061470
F. 如何在國土資源管理中構建地理信息系統
【摘要】在我國的國土資源管理中,要想實現有效管理,就要對涉及土地的數據信息資源進行合理分類,做到數據信息按類別儲存,便於日常管理中對信息的調用。在目前的國土資源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統已經成為重要的輔助管理系統。有了地理信息系統之後,國土資源管理中的土地自然信息和數據得到了有效管控。目前在國土資源管理中構建地理信息系統已經成為加強國土資源管理的重要手段,成為了國土資源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所以,我們必須對地理信息系統有足夠的了解,做好構建地理信息系統工作。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8/view-3936104.htm
【關鍵詞】國土資源管理;構建;地理信息系統
【中圖分類號】K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2)10-0054-02
一、前言
在我國的國土資源管理過程中,為了有效實現對地理信息數據的管理,需要根據實際國土資源情況建立相應的地理信息系統。從目前國土資源管理來看,地理信息系統已經開始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了保證國土資源管理取得更積極的效果,構建地理信息系統成為了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實現地理基礎數據管理信息化也成為了國土資源管理的必然要求。從這一角度來看,在國土資源管理中構建地理信息系統對於提高管理效率、發揮國土資源管理的積極效果有著重要影響。
二、國土資源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統數據的搜集
構建國土資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統的時候,數據的搜集是一種重要的環節。由於國土資源管理涉及的土地數據種類多,總體信息量巨大,如何保證數據的搜集效率和准確性成為了數據搜集工作的關鍵。所以,為了保證國土資源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統發揮正常作用,我們就要在數據搜集方面下功夫。通常的做法是利用現代信息測繪技術搜集基礎數據,成功搜集數據之後,對數據進行初次核對比較,確定數據准確後,將搜集到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分類儲存。這樣以來,可以保證數據搜集的准確性和完整性。
三、國土資源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統的組成
從目前國土資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統來看,主要包含四個方面的數據子系統:城市基礎空間數據子系統、土地基礎數據子系統、礦產資源與地質環境數據子系統、元數據子系統。以下我們重點分析這四個子系統:
1、城市基礎空間數據子系統
在城市基礎空間數據子系統中,主要包含以下數據:(1)基礎測繪數據(2)數據正射影像圖(3)地名數據(4)遙感信息(5)行政區域界線信息(6)屬性數據。這六種數據,是組成城市基礎空間數據子系統的重要數據,也是整個地理信息系統中的基礎數據之一。在國土資源管理中,城市和農村是主要的兩個土地資源管理方向,因此城市基礎空間數據子系統包含了城市土地資源的主要信息。在對這些數據進行測量和搜集的時候,我們要利用GIS技術進行測量,保證數據的准確性,要根據數據的類別進行分類存儲。
2、土地基礎數據子系統
在國土資源管理中,地理數據信息系統中包含了大量的土地基礎數據,這些土地基礎數據主要以下幾種:(1)土地利用數據(2)土地利用規劃數據(3)地籍數據(4)地價數據(5)農用土地分等定級數據(6)建設項目用地資料庫和土地開發、復墾與整理數據等,這些數據涵蓋了國土資源管理中土地基礎的各個方面。從目前的國土資源管理的實際情況來看,土地基礎數據子系統中數據種類越多,地理信息系統覆蓋的范圍就越廣,所起到的作用也越積極。由此可見,我們必須不斷豐富土地基礎數據子系統中包含的數據,不斷拓展數據范圍。
3、礦產資源與地質環境數據子系統
在國土資源管理中,除了對土地的管理,礦產資源與地質環境也是重要的管理內容。而對礦產資源和地質環境的管理也是依靠地理信息系統來實現的。所以,我們在構建地理信息系統的過程中,要將礦產資源與地質環境數據作為重要的子系統。礦產資源與地質環境基礎數據主要包括礦業權管理數據、礦產資源儲量數據、礦產資源規劃數據、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數據和地質環境管理數據。從以上的數據種類可以看出,礦產資源與地質環境數據子系統中包含了大量有用的數據,我們必須保證數據的准確性,並不斷更新礦產資源數據和地質環境數據。
4、元數據子系統
元數據(Metadata)是「關於數據的數據」,也稱描述數據或詮釋數據的數據。它用以描述現有數據的位置、來源、內容、屬性和狀態,是數據標准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元數據是描述跨地域、跨行業的各類數據來源、權屬、精度、范圍等信息的數據,將整個集成系統的各個數據納入統一的管理之下,形成跨系統的數據管理,並維持整個系統數據的完整性。在國土資源管理中的地理信息系統之中,元數據子系統成為實現地理信息系統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保證了整個系統數據的有效性,提高了數據管理效率和准確性,使地理信息系統能夠發揮重要作用。
四、國土資源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統如何實現資源共享
由於國土資源管理中涉及的地理信息數據種類多、信息量大,要想實現全面管理並發揮信息數據的作用存在一定的困難。構建了地理信息系統之後,不但有助於對地理信息數據的全面管理,也為地理信息數據的利用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在目前地理信息系統中,對信息數據實現資源共享主要採取了以下方式:
1、將地理信息數據通過列印、印刷以及復制等方式,以紙質文件的方式提供給用戶,實現地理信息數據的資源共享。
2、建立地理信息資料庫,搭建地理信息系統公共服務平台,與網路技術結合,將平台搭載在互聯網上,使用戶在許可權內實現對地理信息數據的網路查詢和調用。
3、將地理信息數據放在互聯網上,支持地理信息數據的文件傳輸和在線下載。
4、將地理信息數據系統與區域網絡或公共網路互聯,為專屬網路的群體提供地理信息數據的查詢和下載服務,實現國土資源管理中地理信息數據的資源共享。
五、國土資源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統的設計原則
在構建國土資源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統的時候,我們要根據系統功能的需要,遵守以下設計原則:
1、保證視圖的有效性原則
視圖可以被看成是虛擬表或存儲查詢。可通過視圖訪問的數據不作為獨特的對象存儲在系統資料庫內。系統資料庫內存儲的是SELECT語句。SELECT語句的結果集構成視圖所返回的虛擬表。使用視圖與使用表的方法一致,即在SQL語句中通過引用視圖名稱來使用虛擬表。
2、保證存儲過程優化性原則
存儲過程是SQL語句和可選控制流語句的預編譯集合,以一個名稱存儲並作為一個單元處理。存儲在資料庫內,可由應用程序通過一個調用執行,而且具備允許用戶聲明變數、有條件執行等其他強大的編程功能。
3、正確使用系統中的觸發器
觸發器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存儲過程,當使用下面的一種或多種數據修改操作在指定表中對數據進行修改時,觸發器會生效:UPDATE、INSERT或DELETE。觸發器可以查詢其他表,而且可以包含復雜的SQL語句,它們主要用於強制復雜的業務規則或要求。
六、結論
通過本文的分析,我們對如何在國土資源管理中構建地理信息系統有著初步的認識。從這一過程中我們看到,地理信息系統在國土資源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國土資源管理中構建地理信息系統是十分必要的,對提高國土資源管理效率和管理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所以,我們今後要在國土資源管理中,積極構建地理信息系統,發揮地理信息系統的積極作用,促進國土資源管理的有效進行。
參考文獻
[1]葉建中.國土資源管理信息系統整合研究[J].浙江國土資源,2006,22(11):49-51
[2]杜培軍,方濤,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中有關數據問題的探討[J].國土資源信息化,2002,5(3):24-27
[3]王效強.關於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有關的問題思考[c]//江蘇省測繪學會2002學術年會.現代測繪,2002,25(31):207-208,212
[4]姚敏,鍾耳順,方利,國土資源空間數據一體化的集成與管理[J].地球信息科學,2006,5(2):24—29
G. 在哪LOPEX93資料庫網址
這個復網址是,剛制剛下的
http://opticleaf.ipgp.fr/index.php?page=database
學校是ipv6的網,不知您那兒是否能打開了。
H. arcgis9.3如何訪問10資料庫
arcgis9.3是無抄法訪問10資料庫的。
因為襲arcgis資料庫只能向下(即低版本)兼容,無法識別高版本的資料庫。
ArcGIS是由ESRI出品的一個地理信息系統系列軟體的總稱。ArcGIS產品線為用戶提供一個可伸縮的,全面的GIS平台。ArcObjects包含了大量的可編程組件,從細粒度的對象(例如,單個的幾何對象)到粗粒度的對象(例如與已有ArcMap文檔交互的地圖對象)涉及面極廣,這些對象為開發者集成了全面的GIS功能。每一個使用ArcObjects建成的ArcGIS產品都為開發者提供了一個應用開發的容器,包括桌面GIS(ArcGISDesktop),移動GIS,嵌入式GIS(ArcGISEngine)以及服務端GIS(ArcGISServer)。
I. 地理信息系統的實現方法
如果能將你所在州的降雨和你所在縣上空的照片聯系起來,就可以判斷出哪塊濕地在一年的某些時候會乾涸。一個GIS系統就能夠進行這樣的分析,它能夠將不同來源的信息以不同的形式應用。對於源數據的基本要求是確定變數的位置。位置可能由經度、緯度和海拔的x,y,z坐標來標注,或是由其他地理編碼系統比如ZIP碼,又或是高速公路英里標志來表示。任何可以定位存放的變數都能被反饋到GIS。一些政府機構和非政府組織正在生產製作能夠直接訪問GIS的計算機資料庫。可以將地圖中不同類型的數據格式輸入GIS。GIS系統同時能將不是地圖形式的數字信息轉換可識別利用的形式。例如,通過分析由遙感生成的數字衛星圖像,可以生成一個與地圖類似的有關植被覆蓋的數字信息層。
同樣,人口調查或水文表格數據也可在GIS系統中被轉換成作為主題信息層的地圖形式。 GIS數據以數字數據的形式表現了現實世界客觀對象(公路、土地利用、海拔)。 現實世界客觀對象可被劃分為二個抽象概念: 離散對象(如房屋) 和連續的對象領域(如降雨量或海拔)。這二種抽象體在GIS系統中存儲數據主要的二種方法為:柵格(網格)和矢量。
柵格(網格)數據由存放唯一值存儲單元的行和列組成。它與柵格(網格)圖像是類似的,除了使用合適的顏色之外,各個單元記錄的數值也可能是一個分類組(例如土地使用狀況)、一個連續的值(例如降雨量)或是當數據不是可用時記錄的一個空值。柵格數據集的解析度取決於地面單位的網格寬度。通常存儲單元代表地面的方形區域,但也可以用來代表其它形狀。柵格數據既可以用來代表一塊區域,也可以用來表示一個實物。
矢量數據利用了幾何圖形例如點、線(一系列點坐標),或是面(形狀決定於線)來表現客觀對象。例如,在住房細分中以多邊形來代表物產邊界,以點來精確表示位置。矢量同樣可以用來表示具有連續變化性的領域。利用等高線和不規則三角形格網(TIN)來表示海拔或其他連續變化的值。TIN的記錄對於這些連接成一個由三角形構成的不規則網格的點進行評估。三角形所在的面代表地形表面。
利用柵格或矢量數據模型來表達現實既有優點也有缺點。柵格數據設置在面內所有的點上都記錄同一個值,而矢量格式只在需要的地方存儲數據,這就使得前者所需的存儲的空間大於後者。對於柵格數據可以很輕易地實現覆蓋的操作,而對於矢量數據來說要困難得多。矢量數據可以像在傳統地圖上的矢量圖形一樣被顯示出來,而柵格數據在以圖象顯示時顯示對象的邊界將呈現模糊狀。
除了以幾何向量坐標或是柵格單元位置來表達的空間數據外,另外的非空間數據也可以被存儲。在矢量數據中,這些附加數據為客觀對象的屬性。例如,一個森林資源的多邊形可能包含一個標識符值及有關樹木種類的信息。在柵格數據中單元值可存儲屬性信息,但同樣可以作為與其他表格中記錄相關的標識符。 數據採集——向系統內輸入數據——它占據了GIS從業者的大部分時間。有多種方法向GIS中輸入數據,在其中它以數字格式存儲。
印在紙或聚酯薄膜地圖上的現有數據可以被數字化或掃描來產生數字數據。數字化儀從地圖中產生向量數據作為操作符軌跡點、線和多邊形的邊界。掃描地圖可以產生能被進一步處理生成向量數據的光柵數據。
測量數據可以從測量器械上的數字數據收集系統中被直接輸入到GIS中。從全球定位系統(GPS)——另一種測量工具中得到的位置,也可以被直接輸入到GIS中。遙感數據同樣在數據收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並由附在平台上的多個感測器組成。感測器包括攝像機、數字掃描儀和激光雷達,而平台則通常由航空器和衛星構成。 大部分數字數據來源於圖片判讀和航空照片。軟拷貝工作站用來數字化直接從數字圖像的立體象對中得到的特徵。這些系統允許數據以二維或三維捕捉,它們的海拔直接從用照相測量法原理的立體象對中測量得到。現今,模擬航空照片先被掃描然後再輸入到軟拷貝系統,但隨著高質量的數字攝像機越來越便宜,這一步也就可被省略了。 衛星遙感提供了空間數據的另一個重要來源。這里衛星使用不同的感測器包來被動地測量從主動感測器如雷達發射出去的電磁波頻譜或無線電波的部分的反射系數。遙感收集可以進一步處理來標識感興趣的對象和類例如土地覆蓋的光柵數據。
除了收集和輸入空間數據之外,屬性數據也要輸入到GIS中。對於向量數據,這包括關於在系統中的對象的附加信息。
輸入數據到GIS中後,通常還要編輯,來消除錯誤,或進一步處理。對於向量數據必須要「拓撲正確」才能進行一些高級分析。比如說,在公路網中,線必須與交叉點處的結點相連。像反沖或過沖的錯誤也必須消除。對於掃描的地圖,源地圖上的污點可能需要從生成的光柵中消除。例如,污物的斑點可能會把兩條本不該相連的線連在一起。 GIS可以執行數據重構來把數據轉換成不同的格式。例如,GIS可以通過在具有相同分類的所有單元周圍生成線,同時決定單元的空間關系,如鄰接和包含,來將衛星圖像轉換成向量結構。
由於數字數據以不同的方法收集和存儲,兩種數據源可能會不完全兼容。因此GIS必須能夠將地理數據從一種結構轉換到另一種結構。 財產所有權地圖與土壤分布圖可能以不同的比例尺顯示數據。GIS中的地圖數據必須能被操作以使其與從其它地圖獲得的數據對齊或相配合。在數字數據被分析前,它們可能得經過其它一些將它們整合進GIS的處理,比如,投影與坐標變換。 地球可以用多種模型來表示,對於地球表面上的任一給定點,各個模型都可能給出一套不同的坐標(如緯度,經度,海拔)。最簡單的模型是假定地球是一個理想的球體。隨著地球的更多測量逐漸累積,地球的模型也變得越來越復雜,越來越精確。事實上,有些模型應用於地球的不同區域以提供更高的精確度(如北美坐標系統,1983-NAD83-只適合在美國使用,而在歐洲卻不適用)。
投影是製作地圖的基礎部分,它是從地球的一種模型中轉換信息的數學方法,它將三維的彎曲表面轉換成二維的媒介(比如紙或電腦屏幕)。不同類型的地圖要採用不同的投影系統,因為每種投影系統有其自身的合適的用途。比如一種可以精確反映大陸形狀的投影會歪曲大陸的相對尺寸(翻譯的是英文的維基網路) 空間分析能力是GIS的主要功能,也是GIS與計算機制圖軟體相區別的主要特徵。空間分析是從空間物體的空間位置、聯系等方面去研究空間事物,以及對空間事物做出定量的描述。一般地講,它只回答What(是什麼?)、Where(在哪裡?)、How(怎麼樣?)等問題,但並不(能)回答Why(為什麼?)。空間分析需要復雜的數學工具,其中最主要的是空間統計學、圖論、拓撲學、計算幾何等,其主要任務是對空間構成進行描述和分析,以達到獲取、描述和認知空間數據;理解和解釋地理圖案的背景過程;空間過程的模擬和預測;調控地理空間上發生的事件等目的。
空間分析技術與許多學科有聯系,地理學、經濟學、區域科學、大氣、 地球物理、水文等專門學科為其提供知識和機理。
除了GIS軟體捆綁空間分析模塊外,也有一些專用的空間分析軟體,如GISLIB、SIM、PPA、Fragstats等。
J. 關於GIS資料庫
官方定義來:GIS資料庫是某區自域內關於一定地理要素特徵的數據集合,主要涉及對圖形和屬性數據的管理和組織。
與其它資料庫相比GIS資料庫有著自身的一些特點:⑴ GIS資料庫不僅有與一般資料庫數據性質相似的地理要素的屬性數據,還有大量的空間數據,即描述地理要素空間分布位置的數據,且這兩種數據之間具有不可分割的聯系;⑵ 地理信息系統是一個復雜的巨系統,用多種數據來描述資源環境。即使是一個極小的區域,數據量大;⑶ 資料庫的更新周期比較長,且不是適時更新,它更多的是提供查詢作用。上述特點,決定了建立GIS資料庫時,一方面應該遵循和應用通用資料庫的原理和方法,另一方面還必須採取一些特殊的技術和方法,來解決其它資料庫所沒有的管理空間數據的問題。
前景不錯,規劃、國土、交通、環境等行業都有需求,但是行業比較狹窄,而且與政府打交道多,建議具體項目具體對待,專一搞這個劃不來。
需要掌握:arcgis桌面軟體,oracle spatial,arcsde,arcobject,arcengine等等,最好是跟著項目來,看項目需求什麼就學什麼,這個搞起來最快。
如果確有興趣,建議先看看《地理信息系統原理》這本書,武測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