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有關的地理知識
⑴ 關於加拿大地理的問題!
你那句話應該不全。 在蒙特利爾和坐落於加拿大魁北克的主教大學。版 MONTREAL,也就是蒙特利爾是權魁北克省里最大的城市,魁北克省在ONTARIO的東北邊。蒙特利爾市大約600公里不到。我開過幾次差不多4個半小時到5個小時這樣。BISHOP』S UNIVERSITY在哪我不太清楚,估計在MONTREAL。魁北克省的主要語言的法語。NIAGARA離TORONTO差不多150公里,開車一個小時多一點。跟去MONTREAL是反方向。所以從NIAGARA去MONTREAL要經過TOROTNO,差不多700多公里。
⑵ 加拿大區域地理得知識點
加拿大氣候大部分為溫帶大陸氣候,成因:1.位於大陸內部2.周圍山脈阻擋內海洋濕潤氣流的深入3.受大陸氣容團的影響。特點是:冬季寒冷夏季炎熱,全年降水少。對農業的影響:利:夏季光照熱量充足,日溫差大,有利於農作物養分的積累。弊:冬季多低溫凍害,降水少。可能引起的農業問題:土地沙漠化和土地鹽鹼化
⑶ 加拿大地理
加拿大位於北美洲北部。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西北部鄰美國阿拉斯加州,南界美國本土,北靠北冰洋達北極圈。海岸線約長24萬多公里。東部氣溫稍低,南部氣候適中,西部氣候溫和濕潤,北部為寒帶苔原氣候。中西部最高氣溫達40℃以上,北部最低氣溫低至-60℃。
加拿大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國家。南部與美國接壤,國境線長達8892公里。
由於北部的嚴寒氣候,只有12%的土地適合耕種。因此,加拿大的三千萬人口大多居住在氣候溫和,距離南部邊界幾百公里以內的狹長領土內,尤其是與美國接壤的湖群和聖勞倫斯地區,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加拿大人口最稠密、工農業最集中的地區。
加拿大湖泊眾多。如果在夏天飛過曼尼托巴或北安大略,你將看到水面多於陸地,大大小小的湖泊不計其數。據估測,加拿大擁有全世界七分之一的淡水量。除了與美國相連的五大湖,加拿大還有眾多的河流。加拿大是一個雨雪量都非常豐富的國家,林木和農作物都能得到充分的水量,因而生長得茂密繁盛。而變化多端,光彩奪目的雪峰景色,更是舉世聞名。
加拿大的森林覆蓋面積為佔全國總面積的44%,僅次於俄羅斯,居世界第二位。加拿大有豐富的礦藏,是世界上除美國和俄羅斯以外最大的產礦國之一。
加拿大有五大地理區。分別是東部大西洋區、中部區、草原區、西海岸地區和北部區。東部區以漁業、農業、森林、 采礦業等為主;中部的安大略和魁北克省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佔加拿大四分之三的製造業都位於這里;草原區包括曼尼托巴、薩斯喀徹溫和阿爾伯達省,這里土地平坦肥沃,能源資源豐富。西海岸區是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是著名的山區和森林區,木材、水果、海洋資產等資源豐富;北部區由育空和西北領地組成,盛產石油、天然氣、金、鉛和鋅。
⑷ 加拿大的地理知識
加拿大由十個省和三個特別行政區組成。從西到東十個省是: British Columbia(卑詩省),Alberta(阿爾伯塔省), Saskatchewan(薩斯喀徹溫省), Manitoba(曼尼托巴省), Ontario(安大略省), Quebec(魁 北克), New Brunswick(紐賓士域省), Prince Edward Island(愛德華王子島), Nova Scotia(新斯科舍)和Newfoundland/Labrador(紐芬蘭省)。
三個特別行政區是: Yukon(育空)和Northwest Territories(西北行政區)和一個新行政區Nunavut(努勒維特地區)。
×××××
卑詩省位於加拿大西岸,面臨太平洋,海岸線長達8,850公里,沿岸風景優美,海產豐富,全省面積947,800平方公里,人口414.13萬,僅次於魁北克和安大略省,是全國第三大省,該省南與美國華盛頓州、愛達荷州及蒙大拿州接壤,是加拿大通往亞太地區的門戶。B.C.省氣候溫和,風景秀麗,環境保護良好,依山傍水,省內大部分面積是森林地帶,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
B.C.省現已獲得2010年冬季奧運會的舉辦權,這將大大促進該省的旅遊業發展。該省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依次為英語、漢語(粵語/普通話)、旁遮普語、每年約有3.5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在這里安家落戶。
卑省名勝眾多、氣象萬千。既有豪華氣派的都市風情,也有廣袤曠野的靜謐安寧。繁花似錦的布查特花園,維多利亞市皇家不列顛哥倫比亞博物館的豐富藏品,溫哥華水族館,以及斯坦利公園等眾多景點每年都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省內奇麗的山脈,惠斯勒世界級的滑雪聖地更是魅力無限。
×××××
阿爾伯塔省(簡稱阿省)面積為66.12萬平方公里,佔加全國面積6.8%,南北距離1217公里,東西寬290-650公里不等,東西與薩斯喀徹溫省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相鄰,南北部分別與美國蒙大拿州和加西北地區接壤。省內90%的地區為平原,是整個北美內陸平原向北的延伸。西南部為著名的洛磯山脈,南部是綿延起伏的大草原,中部為平原和草原,北部是人煙稀少的森林。氣候四季分明,冬季較長,始於十月而終於四月。阿省人口311萬(2002年7月),佔全加人口約10%,首府為埃德蒙頓市。
阿省原為土著人居留地,1754年起,歐洲人開始陸續遷移此地。1882年,阿爾伯塔成為加西北地區的一個區。1883年太平洋鐵路建成後,人口迅速增加。其後,加政府鼓勵開墾政策,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1905年,阿爾伯塔省正式設省。目前人口的81%居住在城市,其中卡爾加里市和埃德蒙頓市均有接近100萬的人口。
阿省自然資源豐富,素有「能源省」的美譽。石油化工、通訊、食品加工、環保、工程服務等產業均在加拿大處於領先水平。
×××××
薩斯喀徹溫省(簡稱薩省,Saskatchewan )位於加拿大的中心地帶,東西與馬尼托巴省和阿爾伯塔省為鄰,南部與美國的蒙太拿州和北達科他州接壤。「薩斯喀徹溫」的名稱被認為是由早期印第安土著民提出的,意思指遍布境內的湍急河流。薩省面積65.19萬平方公里,佔全加面積6.5%,其中森林面積約35.2萬平方公里,淡水面積約8.16萬平方公里。人口2002年約102萬,6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省會為南部的里賈那(Regina),人口約20萬,最大的城市和工商中心是北部的薩斯卡通市(Saskatoon),人口約22萬。氣候四季分明,比較乾燥和各地區差異較大,夏季平均氣溫25攝氏度,冬季平均-25攝氏度。
薩省自然資源豐富,是加農牧業、林業、能源和礦產大省,薩省的農業產值佔全加農業產值的15%。鉀鹼儲量佔世界的三分之二;薩省是加第二大原油產地,已探明的原油約為9.44億桶,約有250億桶的重油儲量;天然氣儲量也很豐富,約有693億立方米;薩省還擁有加78%的鈾礦。加經濟森林的中心地帶位於薩省北部。
×××××
紐賓士域省(New Brunswick)位於加拿大東部的沿海地區,總人口75.6萬。其西南部與美國緬因州接壤,西北是加拿大魁北克省,東南接新斯科舍省,東臨大西洋。溫和的海洋性氣候既無加拿大北部地區的酷寒,又無美國南部地區的炎熱,這里一年四季陽光明媚,四季分明。從生機勃勃的春季,多彩多姿的夏季,到碩果累累的秋季,雪花紛飛的冬季,這一幕幕豐富的色彩把紐賓士域省人的四季生活妝點得多姿多彩。適中的生活支出更是讓生活在該省的人民感到愜意而殷實。穩定的能源供應,低廉的房地產及廠房建築成本,極低的中小公司所得稅,平穩的通貨膨脹率以及北美洲自由貿易協議自由通行的便利條件更為投資者營造了一個極好的商業環境。
×××××
曼尼托巴省以「加拿大的陽光之都」而聞名,地處加拿大中心,面積為64萬9,950平方公里,人口114萬人,西面是溫哥華,東部是多倫多,首府溫尼泊是這兩個城市之間最大的集散中心,比鄰安大略, Saskatchewan, Nunavut, 哈得遜灣與美國。主要的地形屬平原,省內大小湖泊眾多,合共38,500個,其中以溫尼泊湖( Lake Winnipeg)最大,為世界第十三大湖。北部的哈德遜灣(Hudson Bay)與北極海相接,本省的穀物便由這里運往歐洲。哈德遜灣亦是一個游覽勝地,海灣南部的野鴨和北部的北極熊為有名的景緻。曼尼托巴還有世界最大的,為祝願世界和平而建的」國際和平公園」。曼尼托巴省的名稱來自Cree 語"Manitou bou", 意指 "偉大神的隧道" 。
省府:溫尼泊,是加拿大最大的穀物市場和重要的牲畜、皮毛貿易中心,人口約60萬;每年夏天的文化藝術節是溫尼伯的盛事,亦為北美洲最大型的多元民族集會之一,參加者除有機會品嘗各國的地道美食外,還可欣賞各地的民族和藝術表演。居於溫尼伯的加拿大土著--印第安人的數目是全國之冠,許多印第安人在今天仍堅持他們是加拿大真正的主人,白人都是侵略者。為了安撫印第安人,加國政府給予他們的福利甚多。
×××××
安大略省(Ontario)是加拿大人口最多的省份,人口1206.83萬(截至2002年7月1日),約佔加拿大總人口(3108.19萬,2001年)的38%。安大略省面積約107萬平方公里,佔加拿大全國總面積的10%,居全國各省第二。「安大略」在印第安語中意為「美麗的湖泊」。安大略省境內有大小湖泊25萬個,佔全加湖泊的六分之一。1867年加政府起用安大略湖名做為省名。安大略省位於加拿大東部大湖區,與美國東北部和中西部接壤。美國半數人口生活在距離安大略省省會城市多倫多一日車程的區域內。
安省是加拿大經濟最發達的省份,2002年國民生產總值(GDP)4705億加元,佔加拿大當年全國國民生產總值的40.7%,經濟增長率3.9%,通膨率2%,失業率7.1%,人均國民收入30,848加元(全加人均收入28,754加元)。
安省的汽車製造、核電、交通、鋼鐵、航空、電子、通訊、礦業、旅遊、環保和食品加工等工業均居全國首位。
×××××
魁北克最初是一個地理概念。美洲印第安人稱聖勞倫斯河變窄的地方為《魁北克》,因為在阿爾岡昆語言中,《魁北克》的意思就是《河流變窄處。1608年,尚普蘭在那裡創建了魁北克城。領土是法國的三倍,日本的五倍。魁北克瀕臨北大西洋,象一個巨大的半島,面積約一百七十萬平方公里,其中一半覆蓋著森林。魁北克土地上遍布著成百萬的湖泊與河流,其中聖-勞倫斯河橫貫全境1200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航運水道之一,也是北美大陸的主要河運航道。魁北克的人口為七百四十萬人,佔加拿大人口的24.4%。人口密度為平均每平方公里4.4人。80%的居民生活在聖—勞倫斯河流域沿岸,那裡是大陸性溫帶氣候。首府:魁北克市700200人 蒙特利爾大區340萬人。魁北克有10個印第安民族和一個英紐特民族。這些原住民總人數為72430人,相當於魁北克人口的1%。
×××××
愛德華王子島省位於聖勞倫斯海灣中,在新不倫瑞克省東面和新斯科舍的北面。是加拿大最小的省份,面積有5657平方公里,人口約14萬,但人口密度卻居全國之首,平均每平方公里25人。
愛德華王子島風景秀麗,有"海灣公園"之雅稱。全島長度約220公里,最寬處約50公里, 堪稱迷你省。一年中氣溫較平均。島上最大的城市為省府查洛特城(又譯為"夏洛特敦")。
島上不僅農產富庶、海產 豐富、氣候絕佳,馬鈴薯更是全國聞名。島上的主要經濟收入來自旅遊業,由於風景優美,到夏季有60萬人前來遊玩, 島上的旅店、餐廳、商店和娛樂場所非常興旺, 有些家庭還會提供住宿與早餐服務,不僅價格便宜,比住酒店還要舒適。
×××××
新斯科舍省(Nova Scotia)新斯科舍省是加拿大大西洋四省之一,面積55,491平方公里,人口約93萬人,四面環水,僅有東部的一塊狹長地帶和新不倫瑞克省相連。新斯科舍半島中部有長達160公里的安那波利斯谷地,是加拿大著名的蘋果產區之一。沿海盛產大龍蝦、鱈魚和扇貝類海鮮,是加拿大最大的漁業基地之一。旅遊業發展較快,號稱「 加拿大的海洋游樂場」。位於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東海岸3英里處的「橡樹島」17世紀曾是海盜頻繁出沒之地,數百年來,橡樹島一直吸引著世界各地眾多尋寶者的目光。省府哈利法克斯(Halifax)位於新斯科舍半島東南岸中部,戰略位置重要,有「北方衛士」之稱。其主要景點有:要塞丘(Citade Hill),這是一個建於19世紀的星型要塞,被指定為國立歷史公園。芬迪灣附近的阿卡迪亞(Acadia),曾經由法國人開拓,現在成為一個專門栽培蘋果的小村,極富悠閑的田園風光。布雷頓角島(Cape Breton Island)則富有濃厚的蘇格蘭色彩。布雷頓角島國家公園(Cape Breton Highlands National Park)內有富於變化的海岸線和高原的美景,野生動物極多,有著非常良好的高爾夫球場。
×××××
紐芬蘭島面積40萬平方公里,僅有居民50萬人;該島為世界四大著名漁場之一,數千公里長的海岸線布滿星羅棋布的漁村。由於遠離現代工業的污染及破壞,紐芬蘭島迷人的自然美景令無數人心曠神怡。紐芬蘭省政府更是在過去十五年裡不斷投資,大力發展該省旅遊業,興建了不少基礎設施。
紐芬蘭西部景色尤為秀美。香柏河谷就位於加拿大紐芬蘭省西部,此谷一片原野景色,野生動物棲息其間,空氣清新怡人,河水干凈清澈。香柏河流經其間,河水注入一個二十公里長的淡水湖泊----美麗的鹿湖,然後流入大西洋。
為了吸引和方便前來觀光的遊客,經紐芬蘭省政府批准,在香柏河谷鹿湖沿岸大約三百二十公頃原始森林土地上,將興建起一個二十一世紀森林式渡假村。該渡假村由一批豪華瑞士式渡假別墅、一個十八洞的高爾夫球場、登山徑、滑雪道、湖邊沙灘區、遊艇停泊中心、泳池、網球場等康樂設施組成。每棟渡假別墅佔地約一英畝(4050平方米),房屋面積約170平方米,均由雲杉木建造,或隔板式建築,充分體現了加拿大式的幽靜舒適生活。
×××××
育空地區( Yukon ) 位於加拿大西北邊陲,約十分之一位於北極圈內,氣候嚴寒。座落在育空西南部聖艾利雅斯山脈的克勞恩國家公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立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園區內的洛根山,為加拿大最高峰。 育空區的特色是擁有大量野生動物和連綿不絕的大自然風光,是北美唯一有公路可以通向北極地區的省份。 育空的旅遊項目主要有:極光觀賞、淘金、野生動物觀賞、獨木舟泛舟、原住民文化、狗拉雪橇、滑雪等,而 極光是育空地區最著名的自然奇景,最佳的觀賞時間為冬季沒有月亮的夜晚 。育空地區的首府是白馬市,這里集中了約 60% 的人口。
×××××
加拿大西北地區(NORTHWEST TERRITORIES)是加最大地區,面積廣闊,人煙稀少,氣候高寒。面積約11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4.1萬人,其中約50%是土著居民。北接北冰洋,南臨阿爾伯塔省、薩斯喀徹溫省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從東至西最長距離約1325公里,從南至北最長距離為2000公里。該地區處於北緯60度之外,接近北極圈,冬季溫度可達到零下40攝氏度。省會城市為黃刀市(YELLOWKNIFE),約1.9萬居民,距最近的城市-阿省埃德蒙頓市有1500公里。
這里曾是數個原住民部落的棲息之地。從1789年有加北西公司和哈德遜灣公司在此區域開拓皮毛貿易,並取得了較大成功。十九世紀末,這里發現金礦,但由於儲量少和交通不便而少人問津。直到20世紀30年代由於發現了儲量豐富的金礦,加之航空工業的發展,該地區的「淘金熱」開始了。1935年建立了黃刀市,1945年發現了大金礦和鑽石礦。1967年建立西北地區。
×××××
努勒維特地區 (Nunavut) 面積224萬2,000平方公里,人口約2萬8,000人,居民主要是因紐特(Inuit)人 。 當地的 因紐特人 將他們古老的文化歷史保留了長達幾千年,這片土地上仍保留著原始自然之美。磁北極、北極熊是這里的特色,而地區內大大小小的公園則吸引了很多熱愛大自然的人士到此攀岩、登山或釣魚。
⑸ 美國加拿大地理知識
美國五十個州組成
加拿大十個省和三個特區
美國有兩個州遠離本土一個是阿拉斯加一個是夏威夷。
⑹ 關於加拿大的常識有哪些
國名:加拿大(Canada)
首都:渥太華
面積:998.467萬平方千米
人口:3309萬(2007年)
民族:移民和多民族國家。英裔和法裔居民占總人口的86%,其他多來自歐洲國家。還有印第安人、因紐特人和米提人。華人佔3.5%。
語言:官方語言是英語和法語
貨幣:加拿大元
加拿大位於北美洲北部。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西北部鄰美國阿拉斯加州,南接美國本土,北靠北冰洋達北極圈。東西寬約5000千米,南北寬4000多千米。國土面積約佔世界總面積的6.7%,居世界第二位。全國地貌呈西高東低狀。西沿太平洋的落基山脈,有許多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峰,最高峰洛根峰海拔5951米。中部為大平原。加拿大礦藏豐富。其中石棉、鎳、鋅的產量居世界之首;石膏、鉀鹼、硫黃的產量居世界第二位;有世界上最大的烴礦。是世界上最大的產礦國之一。加拿大森林資源豐富,居世界第三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44%。主要河流有馬更些河、育空河和聖勞倫斯河等。其中以馬更些河最長,全長4241千米。著名湖泊有大熊湖、大奴湖、溫尼伯湖和美加交界處的五大湖中的四大湖。是世界上湖泊最多的國家之一。全國2/5的地區靠近北極,都有漫長而寒冷的冬天。部分地區屬大陸性溫帶針葉林氣候。北部為寒帶苔原氣候,一年僅兩三個月溫度在0℃以上。北極群島,終年嚴寒。
加拿大國名的由來
源於印第安語,意為「棚屋」。16世紀法國探險家卡蒂埃來到加拿大,向易洛魁部落酋長詢問該地地名,酋長說是「加拿大」。卡蒂埃以為是指整個國土,而酋長說的只是棚屋。
「鬱金香城」:渥太華
渥太華是加拿大首都。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位於安大略省東南部與魁北克省交界處,橫跨渥太華河。是世界上最寒冷的首都之一,1月平均氣溫是-11℃。河的南岸屬於安大略省的渥太華市,北岸屬於魁北克省的赫爾市,兩岸市區連成一片。構成首都。春季市內一片蔥綠。到處可見大塊草地上開放著色彩艷麗的鬱金香花。因此渥太華又稱鬱金香城。渥太華還是全國文化、科學研究的重要城市。除渥太華大學、卡皮頓大學等最高學府外,還有名目繁多的科學院和研究中心。市內有一條運河溜冰場,是世界上最長的溜冰場,全長7.8千米,這條運河夏天是遊人泛舟的理想之地,冬天則是冰上健兒縱橫馳騁大顯身手的廣闊天地。渥太華近年來發展很快,市區街道整齊,酷似棋盤。
魁北克城
加拿大東部重要城市和港口,北美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位於聖勞倫斯河與聖查爾斯河匯合處。是美洲最具歐洲特點的城市。名勝古跡甚多。有古城堡、省議會大廈、省督庭園、路易喬特里公館、要塞博物館、歷史博物館,以及許多古老的天主教堂和修道院等。
多倫多電視塔
建於1976年。塔高553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站在塔頂空間嘹望台。可鳥瞰安大略湖和多倫多城的湖光美景。
尼亞加拉大瀑布
尼亞加拉大瀑布位於北美洲,是世界三大著名瀑布之一。加拿大和美國交界的尼亞加拉河流至安大略湖南邊的懸崖。河水忽然從50多米的高崖垂直下瀉。形成世上罕見的大自然的奇觀——巨瀑。尼亞加拉河在下墜成瀑布之前,有魯那島和山羊島突出河面,它們像兩尊中流砥柱,將河水一分為三,形成三股瀑布。其第一、二股在美國境內與山羊島之間,由魯那島居中再分流為二,靠近東邊的一股,流面較寬,稱為美利堅瀑布;靠近山羊島的一股,流面只及美利堅瀑布的1/10,稱為「新娘」瀑布;第三股在美國、加拿大國境之間,因其流面彎成弧形,稱為馬蹄形瀑布。現通稱加拿大瀑布。三股瀑布共同組成尼亞加拉大瀑布,尼亞加拉河巨大的水流十之八九是流向加拿大瀑布,所以。加拿大那邊的大瀑布最為壯觀。三條瀑布流面寬達1160米。由於河流水源極其豐富而又穩定,河水最大流量為每秒6700立方米。
因紐特人
加拿大是世界上因紐特人最多的國家。因紐特人意為「真誠的人」。是加拿大最古老的居民。因紐特人曾長期被稱為「愛斯基摩人」,「愛斯基摩」一詞含有貶義,在印第安語中意為「食生肉者」。一般認為因紐特人是印第安人的一個部族。但通常又列為一個單獨的民族。加拿大因紐特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和努納武特地區。
⑺ 加拿大地理 你想了解哪些
加拿大位於北美洲北部。,國土面積:9,984,670平方公里(世界第2名),總人口:33,525,300 人。加拿大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國家,約24萬多公里。「加拿大」一詞源於美洲原住民語言休倫-易洛魁語中的「Kanata」,意為「村莊」。
加拿大的森林覆蓋面積為佔全國總面積的44%,居世界第二位。加拿大還是世界上第三的產礦國。
加拿大有五大地理區。分別是東部大西洋區、中部區、草原區、西海岸地區和北部區。
1867年,安大略、魁北克、新斯科舍、新布倫瑞克組建加拿大自治領(英語:The Dominion of Canada,法語:Le Dominion Canada),1967年,英廷承認其為獨立的王國,加拿大聯邦自1867年成立後就不斷有新成員加入,至2001年形成十個州另三個未建制領土的版籍,分別是:阿爾伯塔州(Alberta,成立年份:1905年) ;英屬哥倫比亞州(British Columbia,加入年份:1858年) ;馬尼托巴州(Manitoba,加入年份為1870年);紐芬蘭與拉布拉多州(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加入年份:1949年);新不倫瑞克州(New Brunswick,加入年份:1867年) ;西北諸領地(Northwest Territories,加入年份:1870年) ;新斯科舍州(Nova Scotia,加入年份:1867年) ;努納武特領地(Nunavut Territory,於1999年從西北地區分割出來) ;安大略州(Ontario,加入年份:1867年) ;愛德華王子州(Prince Edward Island,加入年份:1873年) ;魁北克州(法語Québec,英語Quebec,加入年份為1867年) ;薩斯喀徹溫州(Saskatchewan,成立年份:1905年) ;育空領地(Yukon Territory,加入年份:1898年)。國王派駐總督作為在加拿大的代表,副總督駐各州,在領地則派駐專員。
十三個聯邦級行政區大致可以分為6個歷史區域:
1,紐芬蘭區域:1583年成為英國殖民地,1907年成為自治領,1932年政府破產,2年後重新淪為英國殖民地,1948年投票決定加入加拿大。拉布拉多長期和魁北克爭議,因此於2001年正式改州名為紐芬蘭與拉布拉多。
2,上、下加拿大區域:1615年成為法國殖民地新法蘭西的一部分,1663年新法蘭西成為法國王室直屬省,1763年法國將新法蘭西與英國交換了瓜德羅普,英國在此建立魁北克殖民地(含安大略),1791年,魁北克殖民地被分為法制的下加拿大(魁北克)和英制的上加拿大(安大略),自此,魁北克和安大略分道揚鑣。
加拿大
3,新蘇格蘭地區:包含今新斯科舍、愛德華王子島兩州,1769年聖約翰島從新蘇格蘭分出,並於1799年更名為愛德華王子島。
4,阿卡迪亞地區:原為法屬阿卡迪亞殖民地,涵蓋新不倫瑞克和新英格蘭等地,後歸英國,美國獨立戰爭期間,阿卡迪亞地區中反獨立的人逐漸集中到新不倫瑞克,導致阿卡迪亞分裂,新英格蘭等地獨立,最後成為美國一部分,新不倫瑞克則選擇繼續留在英國治下,1867年參與組建加拿大。
5,哥倫比亞地區:1849年溫哥華島,1858年新喀里多尼亞先後編組為殖民地,因哥倫比亞河流經,女皇為表示該地的英國屬性,在殖民地名稱前加英屬字樣,改名為英屬哥倫比亞(不列顛哥倫比亞),華人稱卑詩省。1866年,溫哥華並入英屬哥倫比亞。英屬哥倫比亞殖民地在未加入加拿大前,大量割讓土地,並將俄勒岡領地(今美國華盛頓州)交美國共管,最後徹底丟失,最後殖民地不得不把首府遷往南部邊界附近,以示不再割土。
6,西北領地:1859年,英國宣布對其它未編組為殖民地的地方擁有主權,並命名為「西北領地(The North-Western Territory)」,它們位於英屬哥倫比亞和北冰洋,阿拉斯加和魯伯特之間,非常廣大。1870年, 哈得孫灣公司放棄對魯伯特地區的管理,該地區並入西北領地形成西北諸領地( The North-West Territories)。 1881年分設馬尼托巴州;1898年分設育空領地;1905年分設艾伯塔州和薩斯喀徹溫州;1912年割西北諸領地擴充馬尼托巴、安大略和魁北克三州;1967年耶洛奈夫中央直轄區並入西北諸領地為首府;1999年分設努納維特領地。
⑻ 找些加拿大的地理常識
加拿大位於北美洲北部,西臨太平洋,東瀕大西洋,約在北緯41°~83°、西經52°~141°之間,回西北部鄰美國阿拉斯加州答,東北與格陵蘭(丹麥實際控制)隔戴維斯海峽和巴芬灣遙遙相望。
南接美國本土(東段按照除密歇根湖外的四大湖和阿巴拉契亞山為界,中段和西段基本按照北緯49度為國界線),北靠北冰洋,北極圈穿過北部。
加拿大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國家,海岸線約長24萬多公里,國境邊界長達8892公里,為全世界最長不設防疆界線。國土面積約9,984,670平方千米(世界第2位),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
(8)加拿大有關的地理知識擴展閱讀:
加拿大的地形地貌:
加拿大東部為低矮的拉布拉多高原,東南部是五大湖中的蘇必利爾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和美國的密歇根湖連接起來形成聖勞倫斯河,夾在聖勞倫斯山脈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形成河谷,地勢平坦,多盆地。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之間有壯觀的尼亞拉加大瀑布。
西部為科迪勒拉山系的落基山脈,許多山峰在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山洛根峰,位於西部的洛基山脈,海拔為5951米。北極群島地區,多系丘陵低山,受極地氣候影響冰雪覆蓋。中部為大平原和勞倫琴低高原,面積占國土的一半左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加拿大
⑼ 求加拿大的地理環境,越詳細越好
這范圍也太大了點==
加拿大那麼大的面積
一個一個介紹怎麼可能==
好歹給個省份專或者啥的吧==
而且地理環屬境你是需要知道什麼?
氣候?地形?
總不會想要知道土壤是什麼樣的適合種植什麼吧==
魁省這邊的,冬天漫長(快半年了卧槽)
最低溫度可以達到零下三十度,夏天氣溫比較好,高溫就是三十齣頭,活動多,有山(具體的我也不知道)
==我也不曉得地理要說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