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地理知識點朗讀
A. 初二下冊地理讀書筆記怎麼寫求高人
嘻嘻 帶個錄音機 把老師的話錄下來 嘻嘻
B. 八年級地理讀什麼 氣候 地形還有什麼
八年級地理
第一章 遼闊的疆域1、從東西半球看,她位於東半球,從南北半球看,她位於北半球。
2、從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3、從緯度位置看,大部分位於屬於中緯度地區,屬於北溫帶,南部少部分位於熱帶,沒有寒帶。
4、我國陸地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
5、我國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千米,相鄰的國家有14個。
6、我國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分別是日本、韓國、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7、我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8、渤海有我國最大的鹽場長蘆鹽場,東海有我國最大的漁場舟山漁場。
9、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縣、鄉三級。
10、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11、我國總人口為12.95億,人口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速度快。
12、為了使人口數量的增長,同社會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條件相適應,我政府把實行集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13、我國人口分布不均,東部地區人口密度大,特別是東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區人口密度小。
14、我國人口分界線是黑龍江省黑河市到雲南省騰沖市。
15、我國人口最多的河南省,面積最大的新疆省。
16、在我國56個民族中,漢族人口最多,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
17、漢族的分布遍布全國各地,以東部和中部最為集中,少數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東北地區。18 各民放分布具有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
20、我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建立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民族鄉等。 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
21、我國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為主,東部則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地勢的特徵: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
22、第一階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號稱世界屋脊。
23、一、二階梯的分界線是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二、三階梯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24、四大高原是: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雲貴高原 ;四大盆地是:四川盆地、柴達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三大平原是: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25、黃土高原的特徵質地疏鬆,缺乏植被覆蓋的地方水土流失嚴重,溝壑縱橫,內蒙古高原的特徵地面平坦,一望無垠,青藏高原的特徵冰川廣布 ,雲貴高原的特徵地面崎嶇不平。
26、山區常見的自然災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
27、開以利用山區和時候,要特別注意生態環境建設。
28、山區包括山地、崎嶇的高原和丘陵,約佔全國陸地面積的 2/3 。
29、冬季,我國南北氣溫差別很大,夏季,大多數地方普遍高溫。
30、1月0℃等溫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布。
31、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龍江漠河 ,夏季最熱的地方是新疆吐魯番 。
32、號稱我國「三大火爐」的是重慶、武漢、南京 。
33、劃分溫度帶主要指標是活動積溫 。
34、我國從北到南劃分為5個溫度帶是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 。還有一個地高天寒、面積廣大的 高原 氣候區。
35、我國年降水量的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
36我國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灣的火燒寮 ,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魯番盆地的托克遜 。
37、一個地方的降水量和蒸發量 對比關系,反映該地氣候的濕潤程度。
38、干濕地區的劃分是依據氣候的干濕 程度,我國四個干濕潤是 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
39、我國南北溫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緯度位置,冬季風
40、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42、季風氣候的最大優點雨熱同期,是但它會帶來一些災害性天氣如寒潮、水旱災害、台風。
43、我國最大的內河流塔里木河 ,河水主要來自於昆龍山、天山的冰雪融水 。外流河如長江,河水主要來自於天然降水。
44、世界上最長,開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運河。
45、黃河發源地巴顏喀拉山,注入渤 海。
46、具有「塞上江南」美稱的是寧夏平原 。
47、黃河上中游的分界是河口 ,中下游的分界是孟津。
48、黃河下遊河床逐漸抬高,成為「地上河 」。
49、黃河在流經中游 河段後,產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是流經的地形是黃土高原。
50、長江發源於唐古拉山山脈,注入東海,它是我國長度 最長、水量 最大、流域面積 最廣的河流,有「水能寶庫 」和「黃金水道 」之稱。
C. 求初二有創意的地理課前五分鍾
①關注時事,你可以講一下釣魚島問題,
從地理角度分析,比如: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位於我國台灣省基隆市東北約92海里處,
距日本琉球群島約73海里,但相隔一條深深的海槽(沖繩海槽)從國際慣例來看,世界上海岸相向國家間以海槽劃界早有先例。如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之間1972年劃分帝汶海陸架時,即以帝汶海槽劃界;1969年國際法院關於歐洲北海大陸架劃界的判詞中也曾指出:「劃定海域界限時,應把構成每一當事國陸地領土的自然延伸人海或海底的大陸架的一部分,盡量給予該國,而不侵佔另一當事國的陸地領土自然延伸部分。」沖繩海槽比挪威海槽既寬且水更深,有充分的理由作為東海大陸架的分界。………………
②輕松點的,比如從地形和氣候的角度分析新疆伊犁河谷的薰衣草:
新疆遠離海洋,深居內陸,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濕氣不易進入,形成明顯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變化大,日照時間長(年日照時間達2500-3500小時),降水量少,空氣乾燥。但是伊犁河谷氣候溫和濕潤,雖然屬於同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確實新疆最濕潤的地區,年平均氣溫10.4℃,年日照時數2870小時。年降水量417.6毫米,山區達600 毫米。
伊犁河谷自然條件優越,農、牧業發展優勢顯著,農畜產品豐富。天然草場總面積約2000多萬公頃,森林面積18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6.69%
伊犁地區是由西北-東南走向的北天山山脈與西南-東北向的南天山山脈夾峙形成的西部寬東部窄,西部低東部高,開口向西的三角形區域。伊犁谷地在中國境內東西長360公里,南北最寬處275公里。兩大山脈之間由東西向的中天山山脈分割成山、河谷、盆地相間的格局,形成了伊犁河谷、喀什河谷、特克斯河谷、鞏乃斯河谷四大谷地。而喀什河、特克斯河、鞏乃斯河最終匯成伊犁河,於是伊犁河谷成了伊犁地區最大的河谷。
每年春季濕潤的西風氣流進入伊犁河谷,由低向高處爬升,氣流由暖變冷,在山前地帶形成豐富的降水,迎風坡可達到600-800毫米,而西部的河谷平原區的平均降水也在200-350毫米,所以伊犁河谷是新疆最濕潤的地區。夏季豐富的降水和春季天山融雪使伊犁河谷不僅水源豐富,而且豐水時間很長。在伊犁河谷的平原地帶,河流兩岸平整的沖積平原為農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使伊犁河谷享有糧倉之稱。伊犁河谷北、東、南三面環山,北面有西北--東南走向的科古琴山、婆羅科努山;南有北東東--南西西走向的哈克他烏山和那拉提山;中部還有烏孫山、阿吾拉勒山等橫亘,構成「三山夾兩谷」的地貌輪廓。三列山系向東輻合於東部的依連哈比爾尕山匯,使伊犁河谷形成向西開敞的喇叭形谷地,可以大量接受來自大西洋的濕潤水汽。因此,伊犁地區降水豐沛,氣候濕潤,山清水秀,物產富饒,是著名的 「新疆羊」、「伊犁馬」的故鄉。伊犁現有6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其數量約佔新疆自然保護區總數的三分之一,這里是開展生態旅遊最理想的場所。
我們上課的時候地理老師經常講釣魚島問題,但是是高中,有些東西可能初中沒有涉及到,所以在收集資料的時候還是注意下吧。
D. 誰有和高中地理有關的有聲讀物下載
博物http://www.zcom.com/m/bowu/?i.zcom.com
這個是有來聲的
中國自國家地理http://www.zcom.com/m/zhongguoguojiadili/11330/
建議你下載這個軟體。
例外BBC的國家地理是全球最權威的。
http://my.hoopchina.com/lisham/blog/4003885.html
望參考。
E. 朗誦的要領是什麼
朗誦,就是用清晰、響亮的聲音,結合各種語言手段來完善地表達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種語言藝術。
二、朗誦的作用
1.提高閱讀能力,增強藝術鑒賞
2.朗誦可以有效地培養對語言詞彙細致入微的體味能力,以及確立口語華語網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鑒別能力。
3.通過朗誦,可以陶冶性情,開闊胸懷,文明言行,增強理解。
三、朗誦的重要性
從字面看,朗,即聲音的清晰。響亮;誦,即背誦。朗誦是口語交際的一種重要形式。因此,要想成為口語表述與交際的高手,就不能漠視朗誦。
四、朗誦前的准備。
1.選擇朗誦材料。華語網(www.Thn21.com)
選擇材料時,首先要注意選擇那些語言具有形象性而且適於上口的文章。要根據朗誦的場合和聽眾的需要,以及朗誦者自己的愛好和實際水平,在眾多作品中,選出合適的作品。
2.把握作品的內容
准確地把握作品內容,透徹地理解其內在含義,是作品朗誦重要的前提和基礎。要做到正確、深入的理解;深刻。細致的感受;豐富、逼真的想像。
五、朗誦要領:
發音:氣息沉、吸氣深、吐氣穩、下巴掉、笑肌提、牙關開、咽腔張
形體:身體要直,重心要穩,上胸要開,雙肩要松,面部自然,精神振奮
形體:沉肩、展胸、降隔、張肋、托腹、送腰、提臀
美聲八字;通,實,圓,亮,純,松,活,柔
六、朗誦和朗讀的區別
朗讀是用清晰、響亮的聲音把文章讀出來,以傳達文章的思想內容。
朗誦則是用清晰、響亮的聲音把文章背出來,以傳達文章的思想內容。
可見,朗誦的要求比朗讀要高,它要求不看作品,面對觀眾,除運用聲音外,還要藉助眼神、手勢等體態語幫助表達作品感情,引起聽眾共鳴。
七、朗誦和演戲的區別
朗育不同於演戲,朗誦常常伴隨有手勢、姿態等體態語,但朗誦時的姿態或手勢不能過多、過火。畢竟,朗誦不同於演戲,演戲時,演員不直接和觀眾交流,他扮演劇中人物,模仿劇中人物的語言、動作,他只和同台的演員進行交流,而朗誦者直接交流的對象是聽眾,他主要是通過聲音把感情傳達給聽眾,引起聽眾共鳴,手勢、姿態等只不過是幫助表達感情的輔助性工具,不宜過多、過火。
F. 讓同學們每天堅持讀地理筆記的好處
讓同學們每天堅持讀地理筆記的好處。使同學們能了解我們國家的大好河山。每個地方的文化和特點。同學們就會積累豐富的地理知識。
G. 誰有讀書郎初二上下冊生物地理教學資源
初一上冊生物第一單元、第一章、第一節、生物的基本特徵
生物的基本特徵:(1)新陳代謝 (2)生長發育 (3)繁殖
(4)遺傳和變異 (5)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應激性)
(6)除病毒等少數種類外,生物都由細胞構成
(7)生物都能適應一定的環境,也能影響環境
第二節、生物學的研究方法
1、科學探究的方法:觀察法、實驗法、測量法、調查法
2、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交流
第二章、第一節、顯微鏡的構造和使用
1、顯微鏡的構造:目鏡物鏡(放大物象)、粗准焦螺旋(升降鏡筒、快、找到像)轉換器(調換物像)、細准焦螺旋(升降鏡筒、慢、清晰像)、載物台(放置玻片)、通光孔(光線通過)、壓片夾(固定玻片)遮光器(調節光線強弱)、反光鏡(反射光線、調節光線強弱)
2、顯微鏡的使用步驟:對光、安放裝片、觀察、整理和存放
第二節、細胞的結構功能
1、細胞的定義: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2、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步驟:擦、滴、撕、展、蓋、染、吸
3、觀察口腔上皮細胞步驟:擦、滴、刮、塗、蓋、染、吸
4、動物細胞的結構: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5、植物細胞的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植物有葉綠體)
6、動植物細胞的結構區別: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
7、細胞各部分的功能:細胞壁(保護支持)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細胞核(內含遺傳物質)液泡(內含細胞液)葉綠體(光合作用的場所)
細胞質(流動加速物質交換、內有葉綠體、線粒體等)線粒體(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第三節、細胞的分裂分化
1、細胞的分裂和生長使得生物體由小長大;細胞分化使生物體有簡單到復雜
2、細胞分裂的結果:細胞數目增多; 細胞分化的結果:形成組織
3、動物體的四大組織:上皮組織(保護分泌)神經組織(產生傳到興奮)肌肉組織(收縮舒張)結締組織(支持連接營養保護)
4、植物體的五種組織:營養組織、表皮組織、輸導組織、機械組織、分生組織
第四節、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1、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2、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3、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
第三章、第一節、生物圈與棲息地
1、生物圈的范圍|大氣圈的下層、整個水圈、岩石圈的上層
2、生物圈通常指海平面以上約10千米海平面一下約10千米,但絕大多數生物生活在陸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約100米厚的范圍內。
3、生物生存的基本條件:陽光、空氣、水分、適宜的溫度、穩定的營養供給以及生存空間。
第三節、環境對生物的作用
1、影響生物生活的環境因素可分為: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
2、非生物因素包括:陽光、空氣、溫度水分等
3、生物因素指生物與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既有互助又有斗爭。
第三節、生物對環境的適應與作用
1、生物的滅絕是一種自然現象,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大大加速了生物滅絕的速度。
2、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適應能力,植物一般生活在0~35℃,大多數動物一般生活在-2~50℃范圍內。
3、生物耐受范圍最大的是可生存范圍,其次是可生長范圍、最小是可生殖范圍
第二單元第一章、第一節、植物的主要類群
1、植物可分為藻類植物、蕨類植物、種子植物
2、藻類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大多為單細胞個體,無根莖葉的分化,提供氧氣的量多,大氣中近90%的氧氣由藻類植物提供。
3、蕨類植物:有真正的根莖葉分化,有輸導組織,孢子繁殖,適應陸地生活得能力較強,是綠色植被的重要組成部分。
4、種子植物:用種子繁殖,最高等的植物類群,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5、裸子植物:種子裸露無果皮包被 被子植物:種子外有果皮包被
第二節、蒸騰作用
1、概念:水分以氣態從植物體內散發到體外的過程,葉是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
2、葉片的結構:表皮(分上下表皮,屬於保護組織;由表皮細胞和保衛細胞構成表皮細胞無葉綠體,保衛細胞有葉綠體,保衛細胞圍成氣孔) 葉肉(上是柵欄組織,葉綠體多;下是海綿組織,葉綠體少;柵欄組織海綿組織都屬於營養組織) 葉脈(輸導和支持,由輸導組織和機械組織構成)
3、影響蒸騰作用的因素:光照(強-強)溫度(高-強)濕度(大-弱)空氣流動(快-強)
4、水分去向:植物吸收的水1~5%用於組成植物體和維持生理過程,其餘絕大部分都通過蒸騰作用散失了。
5、蒸騰作用意義:促進植物體吸收水分;促進水和無機鹽的運輸;有效散熱
第三節、光合作用(儲存能量)
1、實驗綠葉在光下製造澱粉:暗處理→葉片部分遮光→酒精脫色(隔水加熱)→漂洗→染色→漂洗→觀察
2、原料:二氧化碳、水 條件:有光 場所:葉綠體 產物:有機物、氧
3、反應式:二氧化碳+水→有機物(儲存能量)+氧氣(箭頭上寫:光能;下寫:葉綠體)
第四節、呼吸作用(釋放能量)
1、原料: 有機物、氧 條件:有無光均可 場所:任何活細胞 產物:二氧化碳、水
2、反應式:有機物(儲存能量)+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
第五節、綠色植物的作用
是能量轉化器,是空氣凈化器(能凈化空氣、殺菌等)、是天然蓄水池,
第二章、第一節、動物的主要類群
1、根據脊柱的有無可分為:脊椎動物(魚類、鳥類、哺乳類)和無脊椎動物(環節、節肢)
2、環節動物:身體由許多環狀體節構成(蚯蚓、沙蠶、水蛭)
3、蚯蚓的呼吸:濕潤的體壁 蚯蚓的運動:肌肉和剛毛的配合
4、節肢動物:身體由體節構成,是地球上種類和數量最多、分布最廣泛的動物
5、節肢動物分綱|:甲殼綱(蝦)多足綱(蜈蚣)蛛形綱(蜘蛛)昆蟲綱(蟬)
6、蝗蟲的身體結構:P82,自己背
7、魚類的特點:終生生活在水中,身體梭形、體表大多覆蓋鱗片,用鰓呼吸,用鰭游泳,側線感知水流測定方向,有脊柱,變溫動物。
8、鳥類的特點:有喙無齒、前肢成翼,被覆羽毛,身體流線型,雙重呼吸(肺、氣囊),骨輕便牢固,直腸極短,有脊柱,體溫恆定
9、哺乳動物的特點:體表被毛,牙齒分化,食性復雜,大腦發達,胎生哺乳,體內有膈,用肺呼吸,有脊柱,體溫恆定
第二節、動物的運動
1、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組成:骨骼、骨骼肌;其中骨骼由骨和骨連結構成
2、骨連結的形式:不活動的連結、半活動的連結和活動的連結(關節)其中關節是主要形式
3、關節的組成:關節囊、關節腔、關節面;關節面由關節頭和關節窩構成,關節面表面有關節軟骨,關節腔內有滑液,關節囊內有韌帶。
4、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構成
5、熟記屈肘、伸肘、自然下垂、提重物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的狀態
6、一塊骨骼肌一般要至少跨過一個關節、附著在兩塊骨上,運動中關節起支點作用
第三節、動物的行為
1、根據行為的獲得途徑可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2、先天性行為是生來就有的,由遺傳因素決定的;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獲得的。一般動物越高等,形態結構越復雜,學習行為越復雜
4、社會行為:營群體生活,行為就有社會性,群體內部往往有明顯的組織,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有些哺乳動物群體內還有明顯的等級。
5、群體的信息交流方式:聲音、形體姿態、動作、氣味
第四節、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促進物質循環,為人類提供食品等,仿生學,生物反應器等
第三章、第一節、病毒
1、形狀:球形、桿形、蝌蚪形2、營養方式:異養(寄生)3、繁殖方式:自我復制
4、結構:無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遺傳物質構成
5、分類: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噬菌體)
6、與人類關系:有害(患病)有益(疫苗等)
第二節、細菌
1、形狀:球菌、桿菌、蝌蚪菌2、營養方式:異養(寄生,腐生)3、繁殖方式:分裂生殖
4、細胞結構:一般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未成形的細胞核
特殊結構有的細菌有鞭毛和莢膜
5、細菌在遇不良環境是會形成休眠結構芽孢,一旦遇適宜環境再形成細菌
6、與人類關系:有益(抗生素,酸奶,甲烷等)有害(患病、食品腐敗等)
第三節、真菌
1、形態:有單細胞個體(酵母菌)有多細胞個體(蘑菇、黴菌等),多細胞個體由菌絲構成
2、細胞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有的酵母菌有液泡)
3、營養方式:異養(有寄生有腐生)
4、繁殖方式:孢子生殖(有的酵母菌出芽生殖)
5、與人類關系:有益(食用、釀造,青黴素,農業害蟲防治等)有害(患病、食品腐敗等)
第四節、細菌真菌的作用
1、促進二氧化碳等物質的循環 2、促進氮循環:固氮作用、固氮微生物P119
第四章、生物的分類
1、分類學之父:林奈-雙名法 2、分類依據:生物的形態結構、生活習性
3、分類單位(由大到小):界、門、綱、目、科、屬、種
4、分類單位越大,包含生物越多,共同特徵越少;分類單位越小,包含生物越少,共同特徵越多。初一下冊生物第四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七年級下)
人的由來
1、人類的起源和發展
現代類人猿與人類的關系接近
人類的進化過程:
樹上生活
森林古猿
下地生活
直立行走
2、人的生殖
1)概念:產生生殖細胞,繁殖新個體的過程,也是種族延續的過程。
2)分娩
發育:受精卵 胚胎 胎兒 嬰兒
營養:胚胎發育初期所需要的營養來自卵黃;胚胎在子宮里的發育所需要的營養通過胎盤從母體獲得。
3、青春期
青春期發育:
形態特點:身高、體重迅速增長
大腦
功能特點 心臟 結構、功能完善化
肺功能
第二性徵的發育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調節
青春期形態發育的顯著特點是身高和體重迅速增長;
青春期發育的突出特徵是性發育和性成熟。
3、青春期的衛生:
1)二、人體的營養
1、食物中的營養物質
1)蛋白質: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為人體的生理活動提供能量;
糖類:人體最重要的供能物質,也是構成細胞的成分;
:供能物質,單位質量釋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況下,作為備用的能源物質,貯存在體內;
維生素:不參與構成人體細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對人體生命活動起調節作用,
維生素A:促進人體正常的發育,增強抵抗能力,維持人的正常視覺。
缺乏時,皮膚粗糙,夜盲症
維生素B1:維持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和神經系統的正常生理功能。
缺乏時,神經炎,腳氣病
維生素C: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維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強抵抗力。
缺乏時,壞血病,抵抗力下降
維生素D:促進鈣、磷吸收和骨骼發育。
缺乏時,佝僂病(如雞胸、X形或O形腿等)、骨質疏鬆症
水:約占體重的60%~70%,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都離不開水。
無機鹽:構成人體組織的重要材料,如:鈣、磷(構成骨骼和牙齒)、鐵(構成血紅蛋白)
2、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統的組成
消化道: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腸 大腸 肛門
消化系統 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等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臟、胰腺、腸腺
分泌消化液,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膽汁,參與消化
2)小腸的結構特點:
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
腸壁構造(由內向外):黏膜、黏膜下層、肌肉層、漿膜
小腸適於消化、吸收的特點:1)最長;
2)內表面具有皺襞和小腸絨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
3)小腸絨毛內有毛細血管、毛細淋巴管,絨毛壁和毛細血管、毛細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這種結構有利於吸收營養物質;
4)有各種消化液。
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內將食物分解成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過程。
物理性消化: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和胃、腸的蠕動,將食物磨碎、攪拌,並與消化液混合。
化學性消化:通過各種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種成分分解為可以吸收的營養物質。
唾液澱粉酶 酶(腸液、胰液)
澱粉的消化(口腔、小腸):澱粉 麥芽糖 葡萄糖
酶(胃液、胰液、腸液)
蛋白質的消化(胃、小腸):蛋白質 氨基酸
膽汁(肝臟) 酶(腸液、胰液)
的消化(小腸): 微粒 甘油+酸
4)營養物質的吸收:營養物質通過消化道壁進入循環系統的過程。
消化道各段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胃:少量的水、酒精(非營養)
小腸(主要的吸收場所):葡萄糖、氨基酸、甘油、酸、大部分水、無機鹽和維生素
大部分成分從小腸絨毛的毛細淋巴管( 淋巴管 血液循環)吸收;
其他從小腸絨毛的毛細血管進入血液循環。
大腸:少量水、無機鹽和一部分維生素
3、關注合理營養和食品安全
1)合理營養 按時進餐
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飲暴食
均衡攝入五類食物(平衡膳食寶塔)
2)食品安全 蔬菜瓜果必須清洗干凈
不吃有毒的食物(餿飯菜、發芽的馬鈴薯)
買經檢疫合格的食品
保持廚房和炊具的干凈
三、人體的呼吸
1、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1)、呼吸道的組成:
呼吸道:鼻腔 咽 喉 氣管 支氣管
呼吸系統 氣體進出肺的通道,清潔、濕潤、溫暖吸入的氣體
肺:氣體交換的場所
2)、肺
(1)位置:胸腔內,左右各一
(2)結構:肺泡外麵包繞著毛細血管,肺泡和毛細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適於氣體交換。
(3)功能:氣體交換
2、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1)呼吸運動包括吸氣和呼氣兩個動作。
2)人在平靜呼吸時,肋間外肌、膈肌、肋骨、胸骨、胸廓和肺的變化:
3)原理:呼吸肌收縮和舒張 胸廓擴大和縮小 肺被動地擴大和回縮 形成壓力差
吸氣和呼氣
4) 體內氣體的交換:
(1)原理:氣體的擴散作用
二氧化碳
(2)肺泡內的氣體交換:血液 肺泡
氧氣
氧氣
(3)組織里的氣體交換:血液 組織細胞
二氧化碳
3、空氣的質量與健康
1)空氣的質量影響人體健康 大氣中的污染物危害人體健康極大
有害物質能引起呼吸系統的疾病
2)了解當地的空氣質量 當地空氣污染的原因
測算空氣中的塵埃粒子
四、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1、流動的組織-血液
1)血液的組成和功能
血漿 成分:水、蛋白質、葡萄糖、無機鹽等
功能: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
紅細胞
血細胞 白細胞
血小板
血紅蛋白:紅細胞中含有的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
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與氧結合,在含氧低的地方與氧分離
血液的功能:運輸、防禦保護、調節體溫
2、血流的管道—血管
1)血管的種類、結構與功能
3、輸送血液的泵-心臟
1)心臟的結構和功能:位於胸腔中部,偏左下方
由心肌構成
有四個腔:左心室 主動脈
右心房 上、下腔靜脈
右心室 肺動脈
左心房 肺靜脈
瓣膜:房室瓣(位於心房和心室之間,只朝向心室開) 保證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動
動脈瓣(位於心室與動脈之間,只朝向動脈開)
心臟的功能: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
**:心房、心室與瓣膜的活動關系:
血液循環
(1)血液循環的概念和途徑:
概念:血液在心臟和全部血管所組成的管道中進行的循環流動。
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
體循環:左心室 主動脈 各級動脈 身體各處 各級靜脈 上、下腔靜脈 右心房
毛細血管
----------------------------------------------------------------------------------------------------------------------
肺循環:左心房 肺靜脈 肺部的毛細血管 肺動脈 右心室
(2)的初步護理:
毛細血管:血液呈紅色,自然止血,應消毒;
動脈:血色鮮紅,血流猛急,在受傷動脈近心端進行止血;
靜脈:血色暗紅,血流緩和,在受傷靜脈遠心端進行止血。
4輸血與血量
1) 血型的發現:1900年,蘭德斯坦納發現了ABO血型
2)血量:占體重的7~8%
3)輸血:血型:A型、B型、AB型、O型
輸血:以輸同型血為原則
人體內廢物的排出
1、尿的形成與排出
1)概念:體內物質分解時產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餘的水分等廢物排出體外的過程。
途徑:1)皮膚: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無機鹽、尿素
2)呼吸系統:以氣體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
3)泌尿系統: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無機鹽、尿素
2)泌尿系統的組成
腎臟:形成尿的場所
輸尿管
膀胱 排尿的通道,膀胱有貯尿的作用
尿道
3)腎單位的結構與功能
腎小球:由進球小動脈分出的數十條毛細血管彎曲盤繞而成,另一端匯集成出球小動脈
腎單位 腎小囊:腎小管的盲端膨大部分凹陷而成,囊壁分內、外兩層,內層緊貼腎小球,外層與腎小管相連
腎小管:腎小囊內外兩層之間的囊腔與腎小管相通
4)尿的形成
(1)腎小球的濾過作用:
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以外的血漿成分都可以濾過,形成原尿
(2)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無機鹽
(3)腎小管的分泌作用:腎小管上皮細胞分泌氨等物質,形成尿液
**區別:血液、血漿、原尿和尿液
2、人糞尿的處理
1)人糞尿的價值:作為農家肥。特點是:肥源廣、養分全、肥效持久、能改良土壤。
2)人糞尿的無害化處理 方法: 建沼氣池
高溫堆肥
建生態廁所
作用:殺死各種病菌、蟲卵,分解有機物和其他有害物質。
六 、人類生命活動的調節
人體堆外界環境的感知
1)人的視覺和聽覺
(1)眼球的結構與功能
外膜 角膜:外膜的前部,無色透明,可透光
鞏膜:白色,保護眼球內部的作用
虹膜:中膜的前部,有顏色,中央是瞳孔,通光
眼球壁 中膜 睫狀體:虹膜稍後部,內有平滑肌,能收縮舒張,調節晶狀體的曲度
脈絡膜:佔中膜2/3的後部,有血管(營養眼球)、色素細胞(遮光並使眼球內部形成「暗室」)
內膜:視網膜,內有大量感光細胞
房水
內容物 晶狀體:雙凸鏡,依靠韌帶與睫狀體相連
玻璃體
附屬結構:眼肌、眼瞼、睫毛、結膜、淚器(淚腺、淚點、鼻淚管)
(2)視覺的形成:
經折光 沿著視神經傳導
外界光線 在視網膜上成像 產生神經沖動 視覺中樞(形成視覺)
(3)眼的衛生保健:
近視:由於眼球前後徑過長,或晶狀體曲度過大,物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
矯正:戴凹透鏡
遠視:由於眼球前後徑過短,或晶狀體曲度過小,物像落在視網膜的後方
矯正:戴凸透鏡
沙眼:由沙眼衣原體感染眼瞼內面的結膜
耳的結構和功能:
外耳 耳郭 收集、傳導聲波
外耳道
鼓膜:接受聲波,產生振動
(1)中耳 鼓室:有咽鼓管與咽部相通,保持鼓膜內外大氣壓的平衡
聽小骨:三塊,將鼓膜的振動傳導至內耳
半規管
內耳 前庭
耳蝸:內有聽覺感受器,能接受刺激產生神經沖動
(2)聽覺的形成
沿外耳道 沿著聽小 沿著與聽覺
聲波 鼓膜 產生振動 耳蝸 產生神經沖動 聽覺中樞 骨傳導 有關的神經 (形成聽覺)
2、神經系統的組成
1)神經系統的組成 中樞神經系統:腦、脊髓
周圍神經系統:腦神經、脊神經
2)神經元的結構、功能:
(1)結構 細胞體
突起 軸突:一條,長而分支少
樹突:數條,短而呈樹狀分枝
軸突 集結成束,上結締組織膜
髓鞘 神經纖維(末端的細小分支為神經末梢) 神經
(2)功能:感受刺激,產生興奮,傳導興奮(興奮是以神經沖動的形式傳導的)
**區別 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
神經中樞:在中樞神經系統的灰質里,功能相同的神經元細胞體匯集在一起,調節人的某一項相應的生理活動,叫神經中樞。
3、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反射的概念:動物(包括人)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產生的有規律的反應反**區別於:應激性
射弧的概念:參與反射的神經結構
組成: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書P81)
膝跳反射的過程:扣擊部位:膝蓋下位的韌帶
現象:小腿突然跳起
感受器:股四頭肌及肌腱內的感覺神經末梢
神經中樞:位於脊髓灰質中
效應器:(下肢的)股四頭肌及其內的運動神經末梢
3)反射的類型 簡單的反射
復雜的反射
激素調節
1)、人體主要內分泌腺的位置和名稱:
垂體、甲狀腺、胰島、腎上腺、性腺、胸腺
2)、激素:由內分泌的腺細胞所分泌的、對身體有特殊作用的化學物質。
3)、垂體:分泌生長激素、促甲狀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可以調節其他內分泌腺的活動。
4)、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胰島素:
5)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的關系:人體的生命活動的調節主要受到神經系統的調節,但也受到激素的調節
7、人類活動隊生物圈的影響
分析人類活動破壞生態環境的實例
人類活動改善生態環境-「三北」防護林
人類活動破壞生態環境 森林遭到嚴重濫伐
沙塵暴危害嚴重
大量捕殺野生動物
何時還太湖清澈秀美的原貌
環境污染: 概念:指人們在生產或者生活中排放的有害物質,對環境的影響
酸雨對生物的影響
類型 大氣污染 溫室效應和臭氧破壞
水污染:太湖水出現水花
固體廢棄物污染:廢舊電池對生物的影響
土壤污染:白色垃圾、工業廢渣
噪音污染
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
H. 急急急!求高中地理歷史政治的知識點,內容朗誦,注意!是可以下載聽的音頻,我要全冊!
我有的,親,你是哪個省的?
你如果找不到,你可以到淘寶買
I. 八年級地理怎樣背
大量需要記憶的東西總是讓考生頭痛,下面的幾種記憶方法也許會對考生有幫助。特徵記憶法對於內容相似的知識,通過細致地觀察和全面地比較後,找出所要記憶內容中特別容易記住的特徵。回憶記憶法將學過的內容,經常地、及時地嘗試回憶,在回憶過程中加強記憶。形象記憶法對於較抽象的內容,可用圖、表等形象地描繪出來。討論記憶法在學習過程中有不夠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見與同學討論,在討論過程中正確的東西就比較容易記住。訣記憶法將記憶內容編寫成口訣或歌謠,是一種變枯燥為趣味的記憶方法。練習記憶法一些可以通過動手來記憶的內容可以自己親自練習、檢測、實驗,增強記憶效果。骨架記憶法先記住大體輪廓,然後逐漸記住每一細節,由粗到細進行記憶。對比記憶法在記憶相類似的事物時,可將兩種事物進行對比,找出異同。歸類記憶法把要記憶的內容列出提綱,分門別類整理歸納,然後進行記憶。重點記憶法記住整個內容中的公式、定理、結論、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點,作為記憶的「鏈條」來聯系全部內容。理解記憶法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識才能牢固地記住它。推理記憶法利用一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關系的事物來記憶。網路記憶法如能把所學的各知識點連成線,組成面,編成網的話,那麼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聯系也就清晰可見了。不過學習沒有捷徑,一些所謂的捷徑往往會使你走很多的彎路,所以還是要靠自己的去努力!怎樣提升記憶力?經常有同學抱怨自己記憶力不好,剛學過的東西過目就忘,讀書效率低,其實這多是學習方法不當而導致的。一些同學對今天要看什麼書、要完成什麼任務,心中沒有一個底,信馬由韁,結果當然可想而知。曾有人作過這樣一個試驗:要求兩個班的同學回答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學校教學樓的階梯有多少個台階?甲、乙兩個班的同學上、下課都是經過同樣的階梯,甲班的同學由於沒有事先布置任務,結果沒有一個同學回答上來;乙班的同學由於布置了這個任務,100%回答正確。這個試驗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那就是學習要有明確的目標。所謂目標學習法,就是在學習過程中要有明確的目標和具體的學習任務。以語文學習為例,我們可以把每篇課文的學習任務目標化、具體化或者量化,分幾個單元時間分別完成。 不妨這樣一試。在第一單元時間,專門學習課文中的標點符號,弄清楚各標點在課文中的作用和用法。不懂的地方通過問老師或查資料,在短時間內突破標點符號這個知識點。第二單元時間,目標定在掌握課文中生字的讀音、筆劃、形體結構等。第三單元時間,專門劃出詞語、精美的句子和成語,理解其含義,字詞的來源,這樣既鞏固了知識,又擴大了知識面。第四單元時間可分析文章結構,歸納段落與全文的中心,學會分析與概括的思維方法。 第五單元時間用來大聲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這樣,一篇課文的知識就被各個擊破,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這種目標教學法同樣適合於其他學科的學習。下面我向您介紹一下我在背誦的時候的一些經驗,您可以參考我首先把課文分成好多小段,一個小段就是一個語意群,或是一個完整的事件,總之是按照您所熟悉的方法分,不必拘泥於形式。然後就是將這些小段逐個突破。每一段先明了它的整體意思,然後逐句背誦。就是看一眼句子,再出聲把它背著說出來。每句都完成了以後,就試著把整段出聲背著說出來。再對照原文,看有沒有錯誤的地方。每一段都這樣背完以後就可試著把整篇文章背著說一遍,過程同背一段的是一樣的。如果一篇文章太長,就可以考慮把它先分成幾大塊,把每塊都當成上面所說的一整篇文章來對待。以上只是以背誦課文為例為您介紹了我的背誦方法,其實好的方法有很多,每種方法都適合於不同的人,您需要借鑒別人的方法,更需要找到最適合您的方法。同時請記住一點記憶力是需要不斷的鍛煉的,只要您堅持背誦,記憶力就會越來越好。
採納吧,打字很辛苦
J. 與朱元思書 朗讀節奏
與朱元思書
吳均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盪,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專許里,奇山異水,天下屬\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