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地理環境對巧家發展的影響

地理環境對巧家發展的影響

發布時間: 2021-02-18 05:14:26

㈠ 寧南縣的地理環境


截至2010年,寧南縣已查明的礦藏為鉛、鋅、銅、硫、鐵、煤、磷及石棉、重晶石、大理石等20餘種,其中,鐵礦儲藏量1.3億噸,鉛礦儲藏量40多萬金屬噸,銅礦儲藏量5萬金屬噸以上,石灰石遍布寧南縣25個鄉鎮。另外,主要有1個黃竹林至大埡口的大型磷礦床和3個地熱水資源。 2012年,寧南縣高考硬上省定本科線235人,上線率25.41%,超出涼山彝族自治州平均水平4.13個百分點,上線率比2008年增長123%;上線率由涼山彝族自治州第六上升到涼山彝族自治州第二,高中教育成功邁進涼山彝族自治州教育第一方陣。
2009年以來,共從省內外各高校引進本科及以上學歷優秀大學畢業生149名充實到教師隊伍,幼兒園、小學教師中具有專科及以上學歷的比例分別達86%、87%,初中教師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比例達48%。高中、職業學校教師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比例分別達99%和68%。
2007-2009年,投入教育基礎設施建設資金3909萬元;2010年以來,投入教育基建資金4847萬元,建築面積3.5萬余平方米。 寧南縣有44個衛生機構,有衛生技術人員409人。其中寧南縣人民醫院是寧南縣人民政府舉辦的綜合性醫院,是涼山州急救中心寧南分中心、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遠程教學及遠程會診網路醫院、是樂山職業技術學院和涼山衛校的教學實習基地,擔當了本縣18.5萬人和周邊巧家、會東等縣約50餘萬人口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和急診急救工作。醫院始建於1945年,解放後重建衛生院,1956年更現名至今,現位於寧南縣披砂鎮順城北街206號。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及體檢為一體的國家「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愛嬰醫院」。先後獲得「四川省文明醫院」、「四川省先進單位」、「涼山彝族自治州文明單位」、「涼山彝族自治州文明標兵」等稱號。在職職工369人(編內人員240人,編外人員128人,返聘1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322人(其中高級職稱24人、中級職稱63人),佔全院職工總數的87%。編制床位310張,現有內、外、婦、產、兒、傳染、五官、急診、皮膚、血透、ICU、B超、心電、病理、內鏡等臨床職能科室30餘個。配置有32排CT機、DR、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體外沖擊波碎石機、高頻移動C型臂影像系統、彩色B超機、腹腔鏡、電子胃腸鏡等各種大中型醫療設備。

㈡ 巧家縣的介紹

巧家縣,隸屬於雲南昭通市位於雲南省東北部、昭通市西南部,地理位置東經內102°52′~103°26′、北緯26°32′~27°25′,南北容長98公里,與四川省涼山州會東、寧南、布拖、金陽及雲南省東川、會澤、魯甸、昭陽等8個縣(區)界鄰。轄16個鄉鎮、192個村委會(社區)。

㈢ 巧家縣蒙姑鎮地理介紹

蒙姑,居昭通至巧家的南大門。蒙姑古鎮,依金沙麗水,是巧家少有的流韻著歷史文內化的一座古鎮。容山水、街道、屋瓦、地磚之間,浸染著濃郁的人文典故,雕刻著逝去歲月的滄桑,承載著不復時光的痕跡,留下富有金沙江特質的蒙姑文化。
蒙姑氣候,火攻窯爐般炙烤,蒙姑山頭,呈亮禿頂,這對蒙姑是一件憾事。同事韓光翠卻說,蒙姑五十年前不是這樣,林豐水茂,野狼出沒,曾有鄰居小孩被狼叨走,被家狗拚命救回的恩義壯舉。說實在的,蒙姑的氣候和禿頂,讓我對它著實損去了好印象,但因蒙姑流淌著的文化氣脈,我又扼制不住對它的仰慕和誘惑。

㈣ 金沙江巧家縣境內的河谷地區種植甘蔗的有利氣候條件

甘蔗甘蔗是熱帶、亞熱帶作物,具有喜高溫、需水量大、吸肥多、生長期長的特點。它對熱量要求尤其較高,冬季最低溫度如果低於0℃,就有可能遭受凍害。我國南方中亞熱帶、南亞熱帶和熱帶水熱條件較好的河谷平原、三角洲,是適宜種植甘蔗的地區。根據1990年統計,我國共有16個省區種植甘蔗,其中粵、桂、滇、海南、閩、川、贛、湘八個省區的產量分別佔全國甘蔗總產量的37.6%、26%、11.5%、6.4%、6%、4.1%、3.3%、2.2%,合計共佔97%。福建東南沿海平原、廣東韓江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適宜種蔗,長時期以來,當地群眾積累了豐富的植蔗經驗,所產甘蔗單產(1990年閩、粵兩省平均畝產為4595公斤和4968公斤)、含糖率(達14%以上)均較高,原是我國甘蔗高產地區,糖廠加工能力也有一定基礎。但這些地區糧食生產任務較重;且適宜種植果類等其他經濟林木,農村商品經濟又很發達。近年來,由於甘蔗收購價格一度較低、粵、閩兩省所產甘蔗在全國所佔百分比有所下降。今後這些高產地區應穩定現有面積,加以鞏固。海南島熱量充足,從全局出發,應以發展橡膠等熱帶作物和熱帶珍貴林木為主,也不宜再擴大種蔗面積;這里甘蔗單產較低,1990年平均畝產僅2852公斤,今後要努力提高單產水平。湛江地區,倘若大力改善水肥條件,則在提高單產的基礎上可適當擴大甘蔗種植面積,發揮蔗糖增產潛力。桂、滇兩省由於農村商品經濟發展較慢,對植蔗比較重視,近年來甘蔗生產在全國所佔百分比有所提高。廣西甘蔗主要種植在北緯24℃以南地區,布局較為分散。今後應以鬱江流域為主,選擇自然生態條件優越,原有生產基礎較好、糧食比較充裕、土地潛力較大的地區進一步發展,建立甘蔗生產基地;1990年廣西甘蔗平均畝產只有3130公斤,以後要著重提高單產量。雲南省目前以南盤江河谷栽培甘蔗最多,畝產水平較高;其他低熱河谷盆地雖熱量條件好,但因旱季雨量過少,而許多蔗區往往沿河谷成帶狀或念珠狀伸延,比較分散,不能大面積集中生產,在加工和運輸上存在一定困難。為此,今後應以穩定現有面積,提高單產為主。四川盆地中部的沱江中游一帶是全省老蔗區,但目前人多地少,糧食生產任務重,今後擴大甘蔗面積的潛力很小,應穩定現有甘蔗面積,以提高單產為主。湘、贛兩省南部種植甘蔗原有一定基礎,若能進一步改變生產條件,選育早熟抗寒品種,注意防凍,以提高單產為主,仍可適當種植。

㈤ 巧家是不是要改市了

這位知友,巧家縣,隸屬於雲南昭通市位於雲南省東北部、昭通市西南部,地理位回置東經102°52′~103°26′、北緯答26°32′~27°25′,南北長98公里,與四川省涼山州會東、寧南、布拖、金陽及雲南省東川、會澤、魯甸、昭陽等8個縣(區)界鄰。巧家縣改市不是沒有可能,不過,我國目前實行的市管縣、區體制,巧家縣改昭通市巧家區的可能性比較大。

㈥ 雲南地理位置評價

雲南
網路名片

雲南在中國的地理位置
雲南省位於中國西南邊陲。戰國時期,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雲南,即「彩雲之南」,另一說法是因位於「雲嶺之南」而得名。總面積約39萬平方千米,佔全國面積4.11%,在全國各省級行政區中面積排名第8。總人口4513萬(2008年),佔全國人口3.36%,人口排名為第13名。與雲南省相鄰的省區有四川、貴州、廣西、西藏,雲南省的3個鄰國是緬甸、寮國和越南。北回歸線從該省南部橫穿而過。其中麗江古城是雲南最大、最古老的民族古城。
中文名稱:
雲南
外文名稱: yunnan
別名: 雲,滇,彩雲之南

行政區類別: 省
所屬地區: 中國西南
下轄地區: 昆明,曲靖,玉溪

政府駐地: 昆明
面積: 39萬平方千米
人口: 4513萬(2008年)
著名景點: 石林,西雙版納、麗江、大理,玉龍雪山,滇池,洱海

<a target=_blank href=/view/97.htm>GDP</a>: 5700.10億元(2008年)
地級行政區: 16個
縣級行政區: 129個
省委書記: 白恩培

省長: 秦光榮

目錄[隱藏]
行政區劃
自然地理
歷史沿革
風景名勝
宗教文化
經濟發展
人口民族
交通運輸
行政區劃
自然地理
歷史沿革
風景名勝
宗教文化
經濟發展
人口民族
交通運輸
• 主要名人(近現代)
• 歷任領導
• 方言特色
• 土特產品
• 雲南之最
• 雲南十八怪

[編輯本段]
行政區劃
省會:昆明市。
雲南省下轄地級市8個、少數民族自治州8個 。其下管轄的市轄區12個、縣級市9個、縣79個、少數民族自治縣29個。(2009年)

雲南政區圖
昆明市:盤龍區 | 五華區 | 官渡區 | 西山區 | 東川區 | 安寧市 | 呈貢縣 | 晉寧縣 | 富民縣 | 宜良縣 | 嵩明縣 | 石林彝族自治縣 | 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 |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
曲靖市:麒麟區 | 宣威市 | 馬龍縣 | 沾益縣 | 富源縣 | 羅平縣 | 師宗縣 | 陸良縣 | 會澤縣
玉溪市:紅塔區 | 江川縣 | 澄江縣 | 通海縣 | 華寧縣 | 易門縣 | 峨山彝族自治縣 |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
保山市:隆陽區 | 施甸縣 | 騰沖縣 | 龍陵縣 | 昌寧縣

瀘沽湖
昭通市:昭陽區 | 魯甸縣 | 巧家縣 | 鹽津縣 | 大關縣 | 永善縣 | 綏江縣 | 鎮雄縣 | 彝良縣 | 威信縣 | 水富縣
麗江市:古城區 | 永勝縣 | 華坪縣 |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 | 寧蒗彝族自治縣
普洱市:思茅區 |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 墨江哈尼族自治縣 | 景東彝族自治縣 |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 | 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 |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 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 | 瀾滄拉祜族自治縣 | 西盟佤族自治縣
臨滄市:臨翔區 | 鳳慶縣 | 雲縣 | 永德縣 | 鎮康縣 | 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 | 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 | 滄源佤族自治縣

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 | 雙柏縣 | 牟定縣 | 南華縣 | 姚安縣 | 大姚縣 | 永仁縣 | 元謀縣 | 武定縣 | 祿豐縣
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 | 祥雲縣 | 賓川縣 | 彌渡縣 | 永平縣 | 雲龍縣 | 洱源縣 | 劍川縣 | 鶴慶縣 | 漾濞彝族自治縣 | 南澗彝族自治縣 |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縣 | 個舊市 | 開遠市 | 綠春縣 | 建水縣 | 石屏縣 | 彌勒縣 | 瀘西縣 | 元陽縣 | 紅河縣 | 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 | 河口瑤族自治縣 | 屏邊苗族自治縣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文山縣 | 硯山縣 | 西疇縣 | 麻栗坡縣 | 馬關縣 | 丘北縣 | 廣南縣 | 富寧縣

撫仙湖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 | 勐海縣 | 勐臘縣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潞西市 | 瑞麗市 | 梁河縣 | 盈江縣 | 隴川縣
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瀘水縣(六庫鎮) | 福貢縣 | 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 | 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
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縣 | 德欽縣 | 維西僳僳族自治縣
[編輯本段]
自然地理
氣候特點
1、類型:雲南地處低緯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復雜,所以氣候也很復雜。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壓氣流影響形成的高原季風氣候,全省大部分地區冬暖夏涼,四季如春的氣候特徵。全省氣候類型豐富多樣,有北熱帶、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南溫帶、中溫帶和高原氣候區共7個氣候類型。
2、特點:雲南氣候兼具低緯氣候、季風氣候、山原氣候的特點。其主要表現為:

雲南年降水量
①氣候的區域差異和垂直變化十分明顯。這一現象與雲南的緯度和海拔這兩個因素密切相關。這種高緯度與高海拔相結合、低緯度和低海拔相一致,即水平方向上的緯度增加與垂直方向上的海拔增高相吻合的狀況,使得各地的年平均溫度,除金沙江河谷和紅河河谷外,大致由北向南遞增,平均溫度在5~24℃左右,南北氣溫相差達19℃左右,表明了「立體氣候」的特點。
②年溫差小,日溫差大。由於地處低緯

雲南一月平均氣溫
高原,空氣乾燥而比較稀溥,各地所得太陽光熱的多少隨太陽高度角的變化而增減外,也受雲、雨的影響。夏季,最熱天平均溫度在19~22℃左右;冬季,最冷月平均溫度在6~8℃以上。年溫差一般為10~15℃,但陰雨天氣溫較低。一天的溫度變化是早涼、午熱,尤其是冬、春兩季,日溫差可達12~20℃。

雲南七月平均氣溫
③降水充沛,干濕分明,分布不均。全省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但由於冬夏兩季受不同大氣環流的控制和影響,降水量在季節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是極不均勻的。降水量最多是6~9月份四個月,約佔全年降水量的60%。11月至次年4月的冬春季節為旱季,降水量只佔全年的10%~20%,甚至更少。不僅如此,在小范圍內,由於海拔高度的變化,降水的分布也不均勻。
地質地貌
雲南地形極為復雜,大體上,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橫斷山區,東部和南部是雲貴高原。最高峰是西北部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的梅里雪山,其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點是河口縣的元江河谷,海拔僅有76.4米。 整個雲南西北高、東南低,有84%多的面積是山地,高原、丘陵佔10%,僅有不到6%是壩子、湖泊之類。個別縣市的山地比重

雲南地形圖
竟然超過了98%。
雲南的地貌,以雲南元江谷地和雲嶺山脈南段的寬谷為界,雲南全省大致可以分為東西兩大地形區。雲南東部為滇東、滇中高原,稱雲南高原,屬雲貴高原的西部,雲南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雲南這里主要是波狀起伏的低山和渾圓丘陵,發育著各種類型的岩溶地貌,其中有著名的雲南石林、丘北普者黑、羅平多依河、宜良九鄉溶洞、建水燕子洞、瀘西阿廬古洞、彌勒白龍洞等風景旅遊區。雲南西部為橫斷山脈縱谷區,高山與峽谷相間,雲南地勢雄奇險峻,其中以三江並流最為壯觀。一般來說,雲南西北部平均海拔在3000米~4000米;雲南西南部平均海拔在1500米~2200米;雲南靠邊境地區地勢逐漸和緩,平均海拔只在800米~1000米,個別地區下降至500米以下,是雲南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之所在。
在雲南省起伏縱橫的高原山地之中,斷陷盆地星羅棋布。雲南這些盆地又稱「壩子」,地勢較為平坦,有河流通過,土壤層較厚,多為經濟發達區。雲南全省面積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壩子共有1445個,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壩子有49個,雲南最大的壩子在陸良縣,面積為771.99平方公里。雲南名列前10位的壩子還有:昆明壩(763.6平方公里)、洱海壩(601平方公里)、昭魯壩(524.76平方公里)、曲沾壩(435.82平方公里)、固東壩(432.79平方公里)、嵩明壩(414.6平方公里)、平遠壩(406.88平方公里)、盈江壩(339.99平方公里)、蒙自壩(217平方公里)。

雲南衛星地圖
雲南也是一個很大的地質博物館。祿豐縣的早期侏羅紀地層中曾出土大量蜥腳類恐龍化石,留存較為完整,現已在縣城建成恐龍博物館供遊人參觀。另外,澄江縣的帽天山更是地質界中的「明星」,因為這里出土了數量多、種類豐富、留存完好的寒武紀多細胞生物的化石,有力地證明了「寒武紀生物大爆炸」的存在。昆明市東川區也是全國聞名的「泥石流博物館」,早期這里因為大規模不科學地開采銅礦,再加上氣候、地形等原因影響,形成了較大規模的泥石流頻發地段,泥石流現象比較典型。
水文
1、水系
雲南省地跨六大水系,具體說明如下:
⑴太平洋水系:
①長江水系:金沙江、龍川江、螳螂川(普渡河)、小江、以禮河、牛欄江、橫江、程海、瀘沽湖、滇池等,注入東海。
②珠江水系:南盤江、曲江、可渡河、黃泥河、馱娘江、撫仙湖、星雲湖、杞麓湖、陽宗海、異龍湖等,注入南海。
③元江(紅河)水系:禮社江、綠汁江、把邊江、阿墨江、李仙江、南溪河、盤龍江等,注入北部灣。
④瀾滄江(湄公河)水系:漾濞江、威遠江、曼老江、南臘河、南覽河、流沙河、洱海等,注入南海。
⑵印度洋水系:
⑤怒江(薩爾溫江)水系:老窩河、枯柯河、南汀河、南滾河、南卡江等,注入安達曼海。
⑥伊洛瓦底江水系:獨龍江、檳榔江、大盈江、瑞麗江等,注入安達曼海。
2、湖泊
⑴滇池位於昆明市區南部,被譽為「高原明珠」,是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湖泊、中國第六大淡水湖。湖泊面積311.388平方千米,流域面積292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5.12米,最深處為11.3米,蓄水量為15.931億立方米。蓄水量15.7億立方米,海拔1887米,湖岸線長約200千米,屬水資源缺少地區,且年際變化大,存在連續豐水、連續枯水長周期變化的特點。滇池流域包括昆明市五華區、盤龍區兩城區和官渡區、西山區、晉寧縣、呈貢縣、嵩明縣五個郊縣區的41個鄉鎮,是昆明市居民最密集、人為活動最頻繁、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⑵洱海是雲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位於大理市區北部,湖泊面積252.91平方千米,流域面積2565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0.8米,最大水深21.5米,湖面海拔1966米,蓄水量28.8億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資源量8.25億立方米,湖岸線長約200千米,大小入湖河流117條。洱海流域主要包括大理市及洱源縣的18個鄉鎮。
⑶撫仙湖是我國第二深水湖泊,是雲南省蓄水量最大的湖泊,位於玉溪市澄江縣、江川縣、華寧縣三縣交界處。湖面海拔1722.5米,面積216.6平方千米,流域面積674.69平方千米,最大水深158.9米,平均水深92.5米,蓄水量189.3億立方米,其中大的河道有27條,湖水經海口河流入南盤江。撫仙湖流域包括玉溪市的澄江縣、江川縣、華寧縣三縣的7個鄉鎮。
⑷異龍湖位於石屏縣東南部,湖泊面積92平方千米,流域面積360.4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約5米,最大水深6.55米,蓄水量1.145億立方米。異龍湖流域主要包括石屏縣的5個鄉鎮。
⑸程海是一個內陸封閉型高原深水湖泊,沒有出流,位於永勝縣西南部,流域面積318.3平方千米,湖泊面積77.2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5.9米,最大水深36.7米,蓄水量19.87億立方米,湖岸線長45.1千米。地處金沙江乾熱地帶,湖面蒸發量大約是流域降水量的3倍,水量長期入不敷出,導致湖泊水位持續下降,直至九十年代中期「引水補海」工程完工後,湖泊水位趨於穩定。
⑹瀘沽湖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和四川省西南部的兩省交界處,是我國第三大深水湖泊。湖面面積50.8平方千米,其中雲南境內30.3平方千米。流域面積247.6平方千米,雲南部分107平方千米。最大水深93.5米,平均水深40.3米,蓄水量22.52億立方米,海拔2688米,是雲南九個高原湖泊中海拔最高的。瀘沽湖雲南部分屬麗江地區寧蒗縣永寧鄉落水行政村,主要居住著摩梭人、彝族和普米族等少數民族
⑺陽宗海位於呈貢縣東部、澄江縣北部,湖泊面積31.9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2米,最大水深29.7米,流域面積192平方千米,容積6.16億立方米,蓄水量6.04億立方米,海拔1770米,多年平均水資源量3500萬立方米,湖岸線長約34千米。湖泊分屬昆明市的宜良縣、呈貢縣和玉溪市的澄江縣。
⑻星雲湖位於江川縣城北部,又稱江川海。是撫仙湖的上游湖泊,通過2.2公里的隔河與撫仙湖相連。湖泊面積34.71平方千米,流域面積386平方千米,平均水深6.91米,最大水深9.5米,蓄水量1.84億立方米,湖面海拔1774米。大小入湖河流14條,多年平均水資源量7684萬立方米,湖岸線長36.3千米,多年平均流入撫仙湖水量約2400萬立方米/年。星雲湖流域包括江川縣的10個鄉鎮。
⑼杞麓湖是雲南省九個高原湖泊中最小的一個,位於玉溪市通海縣,是一個封閉型高原湖泊,湖泊面積34.084平方公里,流域面積354.2平方公里,最大水深6.8米,平均水深4米,蓄水量1.7億立方米。主要入湖河流3條,洪水年湖水經湖東南面的岳家營落水洞岩溶裂隙泄洪至曲江,流域多年平均水資源量1.17億立方米。 2008年流域地區人口約30萬。
雲南省九大高原湖泊分布在滇中、滇南、滇西和滇西北,分屬昆明市、玉溪市、大理州、麗江市和紅河州;其中滇池、程海和瀘沽湖屬長江水系,撫仙湖、杞麓湖、異龍湖、星雲湖和陽宗海屬珠江水系,洱海屬瀾滄江水系。
九大高原湖泊從整體上看具有四大功能:
①支持大都市發展;
②支持農業,特別是現代農業的發展;
③支持旅遊業的發展;
④支持特色產品的開發。
雲南九大高原湖泊的四大功能及其湖區經濟在雲南省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九大高原湖泊流域涉及昆明、大理、玉溪、麗江、紅河五個地(州、市)的17個縣(市、區)。
自然資源
雲南省素有「動物王國」「植物王國」和「有色金屬王國」的美譽。全國162[1]種自然礦產中雲南就有148種,其中銅礦、錫礦等有色金屬礦產產量居全國前列。
1、水資源:本省人均水資源超過10000立方米,是全國平均水平的4倍。由於地形緣故,河流落差都很大,蘊藏有巨大的水能資源。雲南省參與的「西電東送」工程大部分的電能都來自環保的水能發電。雲南省降雨充沛,河流眾多,年徑流量達到200立方千米,三倍於黃河。不過,雲南水資源雖然量很大,但在時間上分布嚴重不均,5-10月的雨季水資源充足,旱季則顯得比較匱乏,尤其是雨季開始前的2-4月是雲南水最少的時候,春旱或者初夏乾旱是雲南最頻發的自然災害之一。
2、動植物王國:雲南幾乎集中了從熱帶、亞熱帶至溫帶甚至寒帶的植物品種。在全國約3萬種高等植物中,雲南已經發現了274科,2076屬,1.7萬種。主要特色物種:滇金絲猴、綠孔雀、小熊貓、蟒、亞洲象、抗浪魚、望天樹、跳舞草、麗江雲杉、橡膠樹、油棕、三七、馬尾松、雲南松等。
雲南獨特的氣候和地理環境,形成了寒溫熱帶動物交匯的奇特現象。有脊椎動物1737種,脊椎動物中,獸類有300種,鳥類有793種,爬行類143種,兩棲類102種,淡水魚類366種,昆蟲1萬多種。魚類中有5科40屬250種為雲南特有。鳥獸類中有46種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54種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3、礦產資源:雲南被稱為「有色金屬王國」。雲南已發現各類礦產150多種,探明儲量的礦產92種,其中25種礦產儲量位居全國前三名,54種礦產儲量居前十位,居全國首位的礦種有鋅、石墨、錫、鎘、銦、鉈和青石棉。雲南礦產資源共有9大類:黑色金屬礦產、能源礦產、有色金屬及貴金屬礦產、化工非金屬礦產、稀有及稀土礦產、特種非金屬礦產、冶金輔助原料礦產、建材非金屬礦產及彩石礦產等。雲南礦產具有種類多、品種全、分布相對集中、富礦優質礦儲量所佔比重較大、共生伴生組份多等特點。
[編輯本段]
歷史沿革
公元前279年,楚國大將庄硚進入滇池地區,建立滇國。
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在雲南東北部設立郡縣(今曲靖),並開五尺道聯系內地。
前109年,漢武帝派將軍郭昌入滇征服西南夷,設立益州郡和24個縣,郡治滇池縣(今曲靖),開辟通往緬甸和印度的商道。
三國時期,225年,蜀國丞相諸葛亮率大軍降服「南中」大姓孟獲。
320年代,爨氏入滇,爨琛在昆川(今曲靖)稱王,爨氏統治維持400年。
南詔國和大理國唐朝時,738年,洱海地區的蒙舍詔部落首領皮羅閣兼並其他五詔,建立南詔國,被唐朝封為雲南王。次年建都太和城(今大理市)。
902年,南詔國權臣鄭買嗣奪位自立,改國號大長和。
929年,趙善政滅大長和國,建立大天興,次年東川節度使楊干貞滅大天興國,改國號大義寧。
937年,白族段思平滅大義寧,建立大理國,都城大理。疆域包括現在的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緬甸北部地區,以及寮國與越南的少數地區。
元明清時期,1253年,忽必烈派蒙古軍隊征服大理國,1276年正式建立雲南行省。色目人賽典赤任平章政事,省會中慶路(昆明)。在雲南開發重要的銅礦和銀礦,產量佔全國一半以上。大批色目人及少量蒙古人移居雲南,形成今天的回族和蒙古族。
1381年,明朝洪武皇帝派大將傅友德、沐英率軍隊攻佔雲南,滅元朝梁王,漢族移民開始大批進入雲南。
明朝末年,南明永曆皇帝逃亡到雲南。
清朝初年,1659年,派平西王吳三桂追捕永曆。
1662年吳三桂從緬甸抓回永曆皇帝,在昆明絞死。吳三桂駐守雲南。
1856年-1873年,雲南回民以大理為中心建立了杜文秀政權。戰後,雲南回族人口大量減少。
晚清時期,英國征服緬甸,法國征服越南,兩國勢力對雲南產生一定影響。邊境地區開放了幾處通商口岸:騰沖、蒙自、思茅。
1910年,法國投資的滇越鐵路(昆河鐵路)通車。
1909年,清朝實行新政,雲南編立新軍,成立陸軍講武堂。
清朝以後,1911年10月30日(重陽節),蔡鍔、唐繼堯率新軍發動重九起義,脫離清朝。
1915年12月25日,蔡鍔、唐繼堯又在此發動反對袁世凱的護國運動。
民國時期,滇軍在雲南形成割據局面,先後有唐繼堯、龍雲、等統治雲南。
抗日戰爭期間,1938年,付出極大代價的滇緬公路修通,成為中國與境外聯系唯一的交通線。
1942年有10餘萬中國遠征軍從雲南進入緬甸配合英軍與日軍作戰,日軍擊敗英軍,沿滇緬公路進至惠通橋,隔怒江與中國軍隊對峙2年。
1938年-1946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在昆明聯合辦學,稱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1960年代三線建設(將工廠搬到京廣鐵路以西、長城以南、韶關以北內陸地區)時期,修通了聯系雲南與內地的鐵路,1966年貴昆鐵路通車,1970年成昆鐵路通車,1997年南昆鐵路通車。
[編輯本段]
風景名勝
重點景區
石林
瀘沽湖
麗江古城
蒼山洱海
三江並流
香格里拉
玉龍雪山
西雙版納
騰沖地熱火山
世界遺產(3個)
麗江古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1997年)
三江並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自然遺產,2003年)

雲南麗江玉龍山
石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自然遺產,2008年)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2個)
路南石林、滇池、九鄉、大理、玉龍雪山、三江並流、丘北普者黑、騰沖地熱火山、瑞麗江-大盈江、建水、西雙版納、瀘西阿廬古洞。
雲南旅遊注意事項
1、雲南每天早晚溫差大(12~15℃),請注意著裝,預防感冒;氣候較為乾燥,外出時請多注意喝水補水;
2、雲南地處雲貴高原,室外紫外線照射較強,注意防曬,帶好防曬用品;
3、麗江、香格里拉、德欽等地海拔較高,注意休息,以防出現高山反應;
4、麗江玉龍雪山下纜車站旁,備有防寒服裝及氧氣包出租,客人可根據自身的需要租用;在纜車站排隊時,則請注意跟緊前面的人員,杜絕被別的旅遊團遊客插隊,造成自己和全團久等,耽誤行程;
5、在麗江、香格里拉、德欽等地地區自費騎馬或騎氂牛拍照時,亦請注意安全,聽從主人安排指導,切勿做出驚嚇牲口的行為,以免給自己造成傷害; 麗江葵花寶典中描述,其中拉市海的馬最為溫順,在香格里拉騎馬則注意不要劇烈運動防止高原反應。
6、旅遊攝影時,請注意安全,不要到有危險的地區拍攝或攀爬;
7、在選購旅遊紀念商品、當地土特產時,請注意貨比三家;同時注意不要隨意去動擺設的樣品,以防意外損壞;
8、8月中旬~9月雲南的大致氣溫:昆明19~28℃,大理:18~28℃,麗江:16~28℃。
9、在海拔2800米以上地區不要走太快,否則會有缺氧的感覺,不要迷信和依賴氧氣,不要過分緊張,多做深呼吸。
10、昆明、大理、麗江屬高原型西南季風氣候,晝夜溫差很大,夜晚氣溫偏低。
11、隨身攜帶品:短袖T恤、外套、防曬品、雨具等。

㈦ 巧家人的特點

昭通市巧家鑲嵌在雲南省東北部、昭通市西南部的金沙江畔、葯山山麓,位於川滇版結合部,地處攀西經濟權圈腹地,是滇中經濟圈、攀西經濟圈、成渝經濟圈和南貴昆經濟區的連接點,在攀枝花、西昌、宜賓、昆明、昭通、曲靖、麗江等七州市1-2小時規劃交通經濟圈的地理中心,是雲南出入川滇的重要通道之一。
巧家縣人口眾多,有21萬戶,60萬餘人,人力資源十分豐富。居住著漢、回、苗、彝、白、仲、壯、布依、水等16種民族。

㈧ 巧家縣的地理環境

巧家縣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08021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其中:種植業產值內127468萬元,同比增容長4.8%;林業產值9376萬元,同比增長12.3%;畜牧業產值165482萬元,同比增長10.4%;漁業產值469萬元,同比增長7.1%;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5226萬元,同比增長3.7%。
2013年糧食種植面積54509公頃, 增加648公頃,比上年增長1.2%,其中薯類面積20294公頃, 增加455公頃,增長2.3%;烤煙面積2005公頃,增加40公頃,增長2.0%;甘蔗面積402公頃, 減少407公頃,下降50.3%;油料 2013年糧食總產量達244758噸,比上年增長5.2%。油料產量1175噸,增長0.2%;甘蔗產量23449噸,下降54%;烤煙產量4350噸,增長0.5%;蔬菜產量206245噸,增長8.4%;園林水果產量6208噸,增長0.3%。 2013年末,廣播人口覆蓋率89.4%,電視人口覆蓋率97.79%。年末巧家縣參加養老保險職工人數7313人,參加醫療保險職工人數25662人,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人數7651人。

㈨ 巧家縣的礦產等資源是怎樣的

巧家縣主要有礦產、光熱、水能、風能、旅遊「五大資源」:

受金沙江河谷深切割和葯山山峰的影響,形成了高海拔、低河谷的高山深谷地形,境內徑流豐沛,河道水力坡降大,水資源豐富,正在修建的白鶴灘水電站規劃裝機1600萬千瓦,已開發水電裝機容量37.6萬千瓦。全縣河流均屬金沙江一二級支流,過境河流主要有金沙江、牛欄江、以禮河,縣境內大於3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條,總流程長359公里。全縣水資源總量為15.7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10.364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5.34億立方米。可開發利用水資源10.06億立方米,占水資源總量的64.06%。已開發利用的水資源量為1億立方米,占可開發利用水資源量的9.94%;但由於受水資源在空間上的分布不均和縣境地形地貌條件的制約,水資源開發利用困難。全縣人均佔有水資源2841立方米,低於全省水平;開發利用率僅有18.5%,其中農村生產灌溉用水佔全縣水資源總量的6.7%,農村生活用水佔全縣水資源總量的0.37%,發電用水佔11.12%,工礦企業用水佔0.21%,其它用水佔0.09%。

昭通市測試可開發風能資源170萬千瓦,巧家擁有110萬千瓦左右。目前,全縣已簽約風電企業6家,計劃總裝機78.85萬千瓦,預計總投資78億元。其中,已建成投產項目4個,分別是崇溪鎮賴石山、老店鎮大岩洞、老店鎮三股水和葯山鎮洗羊塘一期風電場;已核准建設項目2個,分別是崇溪鎮新廠溝和海壩風電場,預計2017年3月開工建設,2017年8月第一台機組並網發電;未核准待建項目9個,分別是馬家溝、洗羊塘二期、小米地、將軍樹、花木樑子、馬樹、包穀堖鄉、老店、蒙姑金塘風電場。

縣內旅遊資源有8大類,占國家標准數目的100%,主要旅遊資源點有325處,其中,自然旅遊資源點100處,人文旅遊資源點225處。人文旅遊資源以堂琅文化為代表,自然旅遊資源以名山、峽谷、江河、高山牧場為代表。金沙江度假旅遊帶有46處,葯山生態文化旅遊區有33處,高山草場休閑旅遊區有22處。景點代表有玉屏春曉、蓮池晚風、龍潭夜月、魁閣倒影、北圃榴紅、 楊柳古渡、金沙夕照、玉帶崢嶸「堂琅八景」;地名代表古有「水鎮坊鄉、雲南棗鄉、中草葯之鄉、鋅銅之都」的盛譽,現有世界名牌「白鶴灘水電站」的後花園,「兩江夾一山」的西部大峽谷景觀,「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氣候特徵;人文風情代表有苗族「吹樂搶婚」與「花山節」、彝族「火把節」和「十月年」、布衣族「六月六」等;歷史事件代表有諸葛亮「五月渡瀘」、石達開轉戰西南橫渡金沙江,乾嘉盛世「開千古閉塞之江」、抗日時期「紅軍強渡金沙江」以及護國討袁英雄張開儒故鄉等。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