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區地理位置
① 北京市幾個區縣以及分布圖
北京市共有16個市轄區,147個街道、個鎮、33個鄉、5個民族鄉。
這16個市轄區為:石景山、房山、通州、順義、昌平、大興、懷柔、平谷、延慶、密雲、西城、海淀、朝陽、豐台、門頭溝。
北京市主城區為:豐台區、石景山區、海淀區、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
(1)北京西城區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北京主城區
1、朝陽區
朝陽區位於北京市的東部,西與東城區、豐台區、海淀區相毗鄰,北連昌平區、順義區,東與通州區接壤,南與大興區相鄰,幅員面積470.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4米,是北京市中心城區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區。2008年末,全區常住人口308.3萬,其中戶籍人口208.5萬,外來人口99.8萬。區現行行政區劃,有23個街道辦事處,20個鄉。
朝陽區工業發達,是北京市重要的工業基地。區內集中有紡織、電子、化工、機械製造、汽車製造等工業基地。朝陽區對外交往活動頻繁,是北京市重要的外事活動區。
2、豐台區
北京市豐台區是北京市的城六區之一,是首都中心城區和首都核心功能主承載區,位於北京市南部,東面與朝陽區接壤,北面與東城區、西城區、海淀區、石景山區接壤,西北面與門頭溝區,西南面與房山區,東南面與大興區接壤。豐台區東西長35.3公里,南北寬15公里,幅員面積305.87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積約224平方公里。
永定河由北至南貫穿豐台區,河東部鄰近北京市區部分及永定河兩岸大為平原地帶,西部則多丘陵。全區最高點也是最西端的馬鞍山,海拔654米,最低點為東南部的分鍾寺,海拔35米。
3、石景山區
石景山區是北京西部的一個行政區,是北京市六個主城區之一。位於長安街西段,最東端距距天安門14公里, 面積84.38平方公里,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常住人口63.9萬人(截止到2011年底)。交通暢捷,可進入性強。石景山因「燕都第一仙山——石景山」而得名,自古就是京西歷史文化重鎮。
區域內山地面積佔23%,城市綠化覆蓋率為47.09%。人均擁有公共綠地面積達73.89平方米,居北京市城區首位,是北京市城區中山林資源最豐富、綠化覆蓋率最高、人均擁有公共綠地最多的地區,2016年石景山區重新確認國家衛生區。
4、海淀區
海淀區,隸屬於北京市,位於北京城區西部和西北部,東與西城區、朝陽區相鄰,南與豐台區毗連,西與石景山區、門頭溝區交界,北與昌平區接壤。幅員面積430.8平方千米,邊界線長約146.2千米,南北長約30千米,東西最寬處29千米,約佔北京市總面積的2.6% 。
5、東城區
東城區,北京市的一個市轄區,地處北京市中心城區的東部,東、北與朝陽區接壤,南與豐台區相連,西與西城區毗鄰 。東西最大距離5.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3千米 。區境介於東經116°22'17"—116°26'46",北緯39°51'26"—39°58'22"之間。2010年,東城區合並崇文區,成立新東城區,轄區面積擴大到41.84平方千米。
截至2016年,東城區下轄17個街道,常住總人口97.4萬人 。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09.8億元 。其中,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930.8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79億元。 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2.5437萬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46.6億元 ,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64.6億元。
6、西城區
西城區,隸屬於北京市,位於北京中心城區西部。東與東城區相連;北與海淀區、朝陽區毗鄰;西與海淀區、豐台區接壤;南與豐台區相連。
2010年7月1日,宣武區並入西城區,成立新西城區。區境東西寬7.1千米,南北長11.2千米,幅員面積50.70平方千米。
② 北京市中心在哪個區具體在什麼地方
北京的中心城區來共有4個,分別自是:東城區,西城區,宣武區,崇文區。東城區地處北京市中心城區的東部,西城區位於北京中心城區西部,宣武區位於北京城區西南部,崇文區坐落在天安門廣場東南側。
(2)北京西城區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鄰天津市和河北省。北京的氣候為典型的北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北京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最多的城市,三千多年的歷史孕育了故宮、天壇、八達嶺長城、頤和園等眾多名勝古跡。
北京轄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豐台區、石景山區、海淀區、順義區、通州區、大興區、房山區、門頭溝區、昌平區、平谷區、密雲區、懷柔區、延慶區16個區,共147個街道、38個鄉和144個鎮。
③ 北京昌平區在東城區還是西城區具體在哪一塊
你這話說的,昌平區就是昌平區,與東城區或者西城區何干?就像問南京在北京的那一塊一樣可笑
④ 北京西城區是不是比澳門都小 請懂地理的朋友來一下 謝謝
北京西城區大
北京西城區面積50.70平方千米
澳門面 積32.8平方千米(包括填海造地的面積)
⑤ 北京經緯度
北京地處中國華北地區,中心位於東經116°20′、北緯39°56′。
北京,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首都、直轄市,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
北京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部、北部和東北部三面環山,東南部是一片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平原。北京的氣候為典型的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春、秋短促。
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下轄16個市轄區: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豐台區、石景山區、海淀區、順義區、通州區、大興區、房山區、門頭溝區、昌平區、平谷區、密雲區、懷柔區、延慶區,共147個街道、38個鄉和144個鎮。
截至2017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70.7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8000.4億元,第一產業120.5億元,第二產業5310.6億元,第三產業22569.3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2.9萬元。
(5)北京西城區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一、東城區
北京市的一個市轄區,地處北京市中心城區的東部,東、北與朝陽區接壤,南與豐台區相連,西與西城區毗鄰 。東西最大距離5.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3千米 。
二、西城區
隸屬於北京市,位於北京中心城區西部。東與東城區相連;北與海淀區、朝陽區毗鄰;西與海淀區、豐台區接壤;南與豐台區相連。2010年7月1日,宣武區並入西城區,成立新西城區。區境東西寬7.1千米,南北長11.2千米,幅員面積50.70平方千米。
三、朝陽區
隸屬於北京市。位於北京市的東部,西與東城區、豐台區、海淀區相毗鄰,北連昌平區、順義區,東與通州區接壤,南與大興區相鄰,幅員面積470.8平方千米,平均海拔34米,是北京市中心城區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區。
四、豐台區
隸屬於北京市,是北京市主城區城六區之一,位於北京市南部,東面與朝陽區接壤,北面與東城區、西城區、海淀區、石景山區接壤,西北面與門頭溝區,西南面與房山區,東南面與大興區接壤。
五、石景山區
隸屬於北京市,是北京六個主城區之一。地處北京西部,位於長安街西段,最東端距距天安門14千米,總面積84.38平方千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京
⑥ 北京的地理位置有什麼優點
北京位於北緯39°56′,東經116°20′。其雄踞於華北大平原的西北端,西部、北部、東北部,由太行山(西山)與軍都山及燕山山脈所環抱,造成形似「海灣」之勢,故自古就有「北京灣」之稱。
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全國政治、文化、交通、旅遊和國際交往的中心。全市由11個區和7個縣組成。總面積16800平方公里,其中市區佔地1040平方公里。人口1150萬。北京為我國四大直轄市之首。
北京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一年四季分明。春花、秋月、夏雨、冬雪,是其各季氣候的不同特色,不論你何時來京觀光,均有迷人的風彩。北京春秋季較短,夏冬季稍長。一月份較冷,月均氣溫-4.7℃,七月份稍 熱,月均氣溫26.1℃。年均降雨量650毫米,無霜期180天。這里地理位置顯赫,山川雄奇,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故歷來被視為藏龍卧虎的神州寶地。
北京,已有3000多年的文字記載歷史和悠久的城建沿革。遠在70~50萬年前,這里就是人類祖先的發祥地,「北京猿人」便在京西南的周口店等地繁衍生息。公元前586年,周朝的封侯國—燕國,在此建都,名 「薊」,從此「燕京」之名流傳至今。公元前三世紀後,此地歷為秦、漢、隋、唐各朝的北方重鎮。公元十世紀初,我國東北的契丹族建立遼朝,將這里作為陪都,名南京。1125年,女真族興起,滅遼而建金朝,正式於此建都,定名中都,並大興土木,建起三十六座豪華的宮殿。中都城在今廣安門一帶,但1215年毀於兵火。這一年,我國北方的蒙古族舉兵南下,相繼滅了金朝和避於杭州的南宋王朝而統一了中國。1267年,元朝以金代的大寧宮(今北海公園)為中心重建都城,改名為大都,此是今天舊北京城的前身。1368年朱元璋率領農民起義軍推翻了元朝,建立明朝,都城設於南京,將大都改稱北平。1403年朱棣奪得皇位,遷都北平,並改名為北京,北京之名從此開始。不久興建紫禁城等,經過十五年施工於1420年建成,1421年正式遷都北京。1644年清軍入關,明朝滅亡,清朝也在北京建都。各朝在此建都共達800多年歷史。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古老的北京獲得了新生,被確定為新中國的首都。
古老的北京城,經過歷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在此留下了中華民族極其光輝燦爛的文化。全城的建築布局以紫禁城為中心,從南到北貫穿一條全長8公里的中軸線。其前朝後市,左祖右社(太廟與社稷壇);街道縱橫,殿宇輝煌;壇廟神奇,園陵壯美;河湖穿繞,風光如畫。全城既有平面布局,又有立體造型,這不僅是中國古都的典範,而且在世界城建史上也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北京歷來以豐富的名勝古跡和迷人的自然風光著稱於世。這里有天下奇觀的萬里長城,世界之最的皇宮建築群,美不勝收的古典園林,以及宏偉壯觀的壇廟、帝陵、古塔、石刻等。而且十渡、松山、龍慶峽、石花洞等自然景觀,和1919年「五四」運動等眾多史跡紀念地,均是讓人大飽眼福,樂而忘返的旅遊勝地。
重要數據和景觀
區號: 010
郵編:100000
面積:16807平方公里
人口:1381.9萬
位置:位於華北平原北端,東面與天津市毗連,其餘均與河北省相鄰。
區劃:下轄東城區、西城區、崇文區、宣武區、朝陽區、豐台區、石景山區、海淀區、門頭溝區、房山區、通州區、順義區、大興區、昌平區、懷柔區、平谷區、密雲縣、延慶縣。
景觀:是我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的樞紐,也是一座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
⑦ 西城區地安門西大街教場胡同2號具體位置在哪
以下這些公交都到。很好找的。
1 13(西城三里河-和平東橋南)
北京市內-西城區
2 810(建材容城東里-四惠站)
北京市-西城區
3 823(北京西站-東直門外)
北京市-西城區
4 204外環(北京站東-北京站東)
北京市-西城區
5 850(張儀村南站-北七家村)
北京市-東城區
6 118(紫竹院南門-紅廟路口東)
北京市-東城區
7 42(廣外甘石橋-東四十條橋西)
北京市-西城區
8 701(岳各庄紅星美凱龍-大西洋新城南門)
北京市-西城區
9 107(白石橋東-東直門)
北京市-西城區
10 111(白石橋東-崇文門內)
北京市-東城區
⑧ 在北京 去東城區西城區手機地理位置就會顯示北京。進朝陽區就會顯示朝陽是怎麼回事
你可以修改定位地點的,點一下定位,會出現很多地點,比如北京,北京市朝陽區
⑨ 介紹北京的詳細情況
二、地理環境
地理方位
北京中心位於北緯39度54分,東經116度23分。位於華北平原西北邊緣。北京與天津相鄰,並與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環繞。北京的西、北和東北,群山環繞,東南是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北京平原。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與河北交界的東靈山海拔2309米,為北京市最高峰。境內貫穿五大河,主要是東部的潮白河、北運河,西部的永定河和拒馬河。北京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西部是太行山山脈余脈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脈的軍都山,兩山在南口關溝相交,形成一個向東南展開的半圓形大山彎,人們稱之為「北京彎」,它所圍繞的小平原即為北京小平原。綜觀北京地形,依山襟海,形勢雄偉。誠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誠天府之國」。
城市面積
北京全市土地面積16400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積6339平方公里,佔38.6%。山區面積10072平方公里,佔61.4%。城區面積87.1平方公里。
地質構造
北京市在地質構造上正處於華北地區中部——燕山沉降帶的西部。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既經過大幅度的下降,接受巨厚的沉積;又產生過劇烈的造山運動。特別是中生代,以燕山運動為主的造山運動,構成了北京地區地質構造骨架和地貌的雛形。伴隨著地殼運動的發展,褶皺變形和斷裂發育廣泛,岩漿活動也很頻繁。北京地區的斷裂構造在北部山區主要有:懷柔縣長哨營至密雲縣的古北口斷裂帶,在市界內東西長33公里,寬8公里;密雲縣沙廠至牆子路精被斷裂帶,市界內長約30公里,寬約20公里,破碎帶最寬達200~300米;官廳山峽地區有門頭溝區燕家台至沿河城斷裂帶和東靈山斷層,長數十公里。平原地區凹陷隆起的邊緣,都為大斷裂所控制,如黃庄——高麗營斷裂,永樂店——馬房斷裂。這些大斷層之間往往分布著許多較小的斷裂破碎帶。活動大斷裂帶的拐彎、分叉、兩端和交匯部位,以及有斷陷盆地的地方容易產生地震。北京地區的主要活動斷裂帶有:平谷至三河斷裂帶;石景山區八寶山至順義區高麗營斷裂帶;河北省懷來縣至延慶斷裂帶;昌平區南口至朝陽區孫河斷裂帶。在這些地帶,歷史上都曾發生過較大的地震,是活動較強烈的地帶。
北京地區的岩性條件比較復雜,各類岩石(土)均有出露,大體上可劃分為鬆散堆積物和堅硬岩石(基岩)兩大類。鬆散堆積物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區,其厚度從山前數米向東南逐漸加厚至數百米,主要為各類壤上、砂壤土、砂、卵礫石。堅硬岩石多出露在山區,主要有岩漿岩類(又稱火成岩)、變質岩類、沉積岩類。
中生代燕山運動形成了北京地區的基本地形骨架:西部山地、北部山地和東南平原三大地貌單元。山地約佔全市面積的62%,平原約佔38%。地貌類型主要有中山、低山、丘陵、平原、山間盆地等。已探明儲量礦產的有40餘種,以煤、鐵、石灰石等最為豐富,其次為大理石、硅石、花崗石及銅、鋅、鉛、金、銀等有色金屬。北京有大小河流200餘條,主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拒馬河、泃錯河五大河流,多屬海河水系,大多發源於西北山地或蒙古高原,向東南蜿蜒於平原之上,匯入海河後注入渤海。水資源較貧乏,主要來源於地表徑流和地下水,總量約有42億立方米。有官廳水庫、密雲水庫、懷柔水庫、海子水庫等水利設施。土壤一般呈垂直地帶性分布,自高而下為山地草甸土——山地棕壤——山地褐土;平原土壤呈水平性分布,由山麓至平原依次為褐土——碳酸鹽褐土、潮土和沼澤化土;局部低窪地區有鹽土,近郊分布有水稻土和菜園土。植物種類異常繁多,以菌、禾本、豆、薔薇等科為優勢種。原始森林植被為北溫帶落葉闊葉林,已破壞無存。林地主要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以松櫟林、楊樺林、雜木林及灌叢等群落和果林、經濟林為主。野生動物有獸類40種,鳥類200種,爬行動物16種,兩棲動物7種,魚類65種。
氣候環境
北京的氣候為典型的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春、秋短促。年平均氣溫10~12攝氏度。1月-7~-4攝氏度,7月25~26攝氏度。極端最低-27.4攝氏度,極端最高42攝氏度以上。全年無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區較短。年平均降雨量600多毫米,為華北地區降雨最多的地區之一,山前迎風坡可達700毫米以上。降水季節分配很不均勻,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個月,7、8月常有暴雨。曾經北京及華北春季多發沙塵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北京市政府經過對內蒙古草原、黃土高原和河北相關地區進行環境治理,北京的沙塵情況有所好轉。
三、行政區劃
北京共轄16個區、2個縣。
城區
東城區。人口63萬,面積25平方千米。
西城區。人口79萬,面積32平方千米。
崇文區。人口41萬,面積17平方千米。
宣武區。人口57萬,面積17平方千米。
朝陽區。人口156萬,面積471平方千米。
海淀區。人口168萬,面積426平方千米。
豐台區。人口84萬,面積304平方千米。
石景山區。人口34萬,面積86平方千米。
郊區
門頭溝區。人口24萬,面積1455平方千米。
房山區。人口75萬,面積2019平方千米。
通州區。人口62.9萬,面積912平方千米。
順義區。人口55萬,面積1016平方千米。
大興區。人口54萬,面積1031平方千米。
昌平區。人口44萬,面積1352平方千米。
平谷區。人口39萬,面積1075平方千米。
懷柔區。人口27萬,面積2128平方千米。
密雲縣。人口42萬,面積2226平方千米。
延慶縣。人口27萬,面積2000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