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西北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特徵描述

西北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特徵描述

發布時間: 2021-02-18 03:23:59

『壹』 中國西北部地區在自然地理環境方面的特徵是什麼

1 、中國歷史地襲理環境的基本特徵包括:疆域、政區、民族、人口、地形、地貌、氣候等。

2 、中國歷史上只有月氏族的主體在公元前2 世紀遷到中亞了,其他各民族都沒有完全離開過中國。

3 、從境外遷入中國的民族是朝鮮族、俄羅斯族、塔塔爾族。

4 、中國歷史上,除漢族以外,匈奴、鮮卑、羯、氐、羌、契丹、女真、蒙古、滿族都曾經建立過統治中原地區的政權,其中蒙古、滿族還統治過整個中國。

5 、商和西周時期實行分封制,從上到下「分土而治」。秦以後,郡縣制基本上推行到了全國。

6 、元朝的中央政府稱為尚書省。

7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形成地形上的三級台階,慣稱為三大階梯。

8 、我國最低的內陸盆地是吐魯蕃盤地。

9 、中國疆域的基礎是在乾隆年間最終確定的。

10、中國的氣候有三個特點:一是季風氣候明顯;二是大陸性氣候強;三是氣候類型多種多樣。

『貳』 西北地區自然環境特徵

乾旱少雨,荒漠植被為主,

西北地區大體位於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一阿爾金山、祁連山以北。包括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和甘肅省西北部。

西北地區年降水量從東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減少到200毫米,甚至50毫米以下。乾旱是西北地區區的主要自然特徵。

西北地區地面植被由東向西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西北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特徵描述擴展閱讀:

西北地區深居內陸,距海遙遠,再加上高原、山地地形較高對濕潤氣流的阻擋,導致本區降水稀少,氣候乾旱,形成沙漠廣袤和戈壁沙灘的景觀。

西部地區僅東南部少數地區為溫帶季風氣候,其他的大部分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寒氣候,冬季嚴寒而乾燥,夏季高溫,降水稀少,自東向西呈遞減趨勢。

由於氣候乾旱,氣溫的日較差和年較差都很大。西北地區大部屬中溫帶和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局部屬於高寒氣候。吐魯番盆地為全國夏季最熱的地區。托克遜為全國降水最少的地區。

西北地區由於地處亞歐大陸腹地,除秦嶺以南地區外大部分地區降水稀少,全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區在500毫米以下,屬大陸性乾旱半乾旱氣候和高寒氣候。

其中黃土高原年降水量在300~500毫米之間,柴達木盆地在200毫米以下,河西走廊少於100毫米,敦煌只有29.5毫米,吐魯番不足20毫米,若羌10.9毫米,幾乎終年無雨。

由於降水稀少、氣候乾旱、沙漠廣布等原因,西北地區的地表水量約為2200億立方米/年,僅佔全國總徑流量的8%左右。

『叄』 什麼是西北地區最為顯著的自然地理特徵

我國西北地區最為顯著的自然特徵
A.地形起伏大B.降水自西向東減少版

C.河流短小但水資源豐富權D.氣候乾旱
【答案】D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我國西北地區由於地處內陸,離海遠,故氣候乾旱,降水少,是本區自然環境最大的特徵。
考點:本題考查我國的區域地理。
點評:本題解題的關鍵是掌握我國區域自然環境的基本特徵。

『肆』 西北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有什麼特點

我國西北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突出的特徵是乾旱。
這里深居內陸,距離海洋遙遠,海洋水汽難以到達,空氣乾燥,降水稀少。氣候乾旱,河流稀少;植被稀疏;土壤發育差。

『伍』 西北地區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徵是

答案C
乾旱是西北地區最主要的自然環境,而青藏地區則突出了高寒。

『陸』 西北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徵,總結

1。緯度位置:大致在36°N以北,北緯53°N以南。
2.海陸位置:西北地區位於版我國內陸,大部分權在第二階梯上,大體位於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一阿爾金山、祁連山以北。
3.氣候條件:西北地區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年降水量從東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減少到200毫米,甚至50毫米以下。乾旱是本區的主要自然特徵,冬季寒冷少雨,夏季炎熱乾燥。
4。土地條件:大面積的山地、石質戈壁、荒漠、荒漠草地、高原草地,少量的山麓綠洲,不適合發展種植農業;內蒙古高原草地適宜游牧與定居輪牧,是我國的畜牧業基地
5.礦產資源:種類豐富,儲量大。煤、石油、稀土、鐵、鎳、黃金、鹽、寶石等儲量大。稀土、鐵、鎳、黃金、鹽、寶石等儲量大。
6。地形:以高原、盆地和山地為主。
7。水文:內流河、時令河、內陸湖,汛期短、冬季乾涸、無凌汛。

『柒』 西北地區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徵是什麼

西北地區最突出的具有共同性的自然地理特徵,是乾旱與半乾旱的氣候

『捌』 描述西北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徵以及農業生產的特點。(急求答案)

1。緯度位置:大致在36°N以北,北緯53°N以南。
2.海陸位置:西北地區位於我國內陸,大部分在版第二權階梯上,大體位於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一阿爾金山、祁連山以北。
3.氣候條件:西北地區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年降水量從東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減少到200毫米,甚至50毫米以下。乾旱是本區的主要自然特徵,冬季寒冷少雨,夏季炎熱乾燥。
4。土地條件:大面積的山地、石質戈壁、荒漠、荒漠草地、高原草地,少量的山麓綠洲,不適合發展種植農業;內蒙古高原草地適宜游牧與定居輪牧,是我國的畜牧業基地
5.礦產資源:種類豐富,儲量大。煤、石油、稀土、鐵、鎳、黃金、鹽、寶石等儲量大。稀土、鐵、鎳、黃金、鹽、寶石等儲量大。
6。地形:以高原、盆地和山地為主。
7。水文:內流河、時令河、內陸湖,汛期短、冬季乾涸、無凌汛。
8.生活生產特點:綠洲農業、灌溉農業、游牧、畜牧業,馬和駱駝為牧區重要交通工距,使用摩托車、汽車的逐漸增多。
9。耕地類型:旱地。水澆地為主。
10.主要農作物:水稻、穀子、高粱。
11.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玖』 分析西北自然地理環境特徵

你好~
中國西北地區:
1.位置與范圍:大興安嶺以西,長城和昆侖山——專阿爾金山——祁連屬山一線以北。
2.乾旱為主的自然環境
(1.)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主要包括第二級階梯的內蒙古高原、准格爾盆地、塔里木盆地。
(2.)氣候:a.成因,深居內陸,距海遠。山嶺阻隔。導致海洋濕潤氣流難以深入。b.特徵,以乾旱為主,氣溫年較差、日較差大,太陽輻射強,多大風。
(3.)植被,以草原為主,由於降水量自東向西逐漸減少,植被自東向西依次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體現了地理環境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差異。
(4.)河流,河流流程短,流量小,多為內流河,流經本區的外流河主要有:額爾齊斯河、黃河。
3.農牧業
(1)畜牧業:半乾旱地區以草原牧場為主,主要分布在賀蘭山以東,如呼倫貝爾草原、錫林郭勒草原等。乾旱地區以高山牧場為主,集中在天山、阿爾泰山、祁連山等山脈的山麓和山坡地帶。
(2)灌溉分布:被譽為「塞外江南」的內蒙古河套平原、寧夏平原,以及甘肅的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綠洲。
特色農產品: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瓜,新疆的長絨棉。

『拾』 中國西北地區自然地理特徵

我國西北地區來自然地理特徵:源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
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炎熱冬季寒冷,降水稀少;
河流和湖泊:以內流河、內陸湖為主,河湖較少,水量較少,季節變化明顯;
植被:以草原和荒漠為主,西部植被很少,有大面積沙漠;
土壤:以草原土壤和荒漠土壤為主,土壤發育較差。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