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安徽巢湖市地理位置

安徽巢湖市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18 02:06:32

㈠ 巢湖市具體在安徽省的什麼位置

巢湖市位於安徽省中部,瀕臨長江,環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周邊與南京、合肥、安慶、版蕪湖、馬鞍山權、銅陵等市相鄰。淮南、合九鐵路及合寧、滬蓉、合巢蕪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長江流經巢湖市182公里,蕪湖—巢湖公鐵兩用大橋和銅陵—巢湖公路大橋橫跨長江天塹。依託蕪湖朱家橋外貿碼頭和南京、合肥兩個航空港,可借「船」出海。

㈡ 巢湖位於什麼地方

巢湖在合肥的東南方 ,走高速,一個小時不到,和火車差不多時間;做大巴的話,大概1小時30分鍾

㈢ 巢湖的地理特徵

[地理位置]
巢湖市位於安徽省中部,江淮丘陵南部,地處東經117。00,-118。29,和北緯30。56,-32。02,之間。轄區面臨長江,瀕臨巢湖,市域內巢湖水面面積511.88km2,約占整個巢湖水面面積的2/3,地勢起伏,丘圩交錯。全市現轄四縣一區,土地總面積9423km2。我市交通便利,地處合寧蕪金三角腹地,區位條件優越。城鎮建設日新月異,境內人文景觀星羅棋布。
[地形地貌]
本市地貌復雜多樣,按其基本形態特徵可分為低山丘陵、崗地、圩畈平原三大類型,它們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比重分別為12.3%、48.9%、38.8%。 地勢是北倚江淮分水嶺向沿江傾斜,地勢漸低;細部趨勢是:以中部北東--南西向的山丘帶為界(廬南山區--巢無交界山丘區--昭關--香泉一線),其東南部為向長江傾斜地勢,形成山丘--崗地--圩坂多級階梯;其西北部是巢湖蝶狀盆地,為四周漸次向巢湖傾斜的地勢。區內最高點海拔675米(無為境內的三官山),最低點海拔4米左右(無為高溝一帶)。 氣候資源 巢湖市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總的氣候特徵是: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光照充分,熱量條件較好,無霜期長;季風氣候顯著,冬寒夏熱,四季分明。
[光熱資源]
我市光熱資源較為豐富,適宜動植物生長。全年太陽輻射總量115~123千卡/平方厘米。全市年均日照時數為2035~2270小時,日照百分率為46~51%,夏季六~八月份都在200小時以上,冬季十一~十二月份在150小時以下。年平均氣溫在15.7~16.1℃,南北差異較小。最熱月(七月)平均氣溫28.2~28.4℃,最冷月(元月)2.4~2.8℃;年均最低氣溫在-7.5℃左右;穩定通過0℃積溫5728~5809℃,以上為341~344天;10℃的積溫5031~5103℃,230~233天。全年無霜期在232~247天。
[降水資源]
年降水量在1000~1158毫米之間,降水日數年均為123.5日,地域分布為北部偏少南部稍多。季節分配不均,春季(三~五月)占年降水量28~32%,夏季(六~八月)佔38~44%,秋季(九~十一月)佔18~19%,冬季(十二~二月)佔10~11%,一年內7月降水最多,12月最少。年均蒸發量為1469~1629毫米,七~八月份在800毫米以上,十一~二月在100毫米以下。
春季連陰雨天較多,不利春播。夏季梅雨特徵顯著,全市大致在六月十七日入梅,七月十一日出梅,持續25天左右,梅雨量240~260毫米。我市洪澇災害主要發生在豐梅年。
[風力資源]
我市屬季風氣候區,風向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化;夏季以偏南風為主,冬季以偏北風為主。年平均風速3.0~3.4米/秒,春季最大,為3.4~3.7米/秒,秋季最小,為2.6~3.2米/秒。

㈣ 巢湖在哪裡

又見LS復制..
巢湖面積來800里,自五大淡水湖最少的一個,小地圖上都看不見的,
巢湖市 是最臨近安徽 省會城市合肥的一座城市,找個大地圖,在合肥邊上找就能找到了。
看這個就知道了:
http://map.hytrip.net/photo/352/9329401.jpg

㈤ 巢湖的 地理位置怎麼樣

巢湖

巢湖,古稱焦湖,位於江淮之間,是中國著名的五大淡水湖之一。它地處合肥、巢湖二市和肥東、肥西、廬江三縣境內,西有大別山屏障,因地理位置險要,歷為兵家必爭之地。總面積820平方公里,東西180里,水域遼闊,四周河溝渠道360多條,縱橫交錯,曲折回環;沿岸山磯聳立,沙灘眾多,湖中有山,山中有水,湖光山色,交相輝映。
巢湖不僅風景秀美,帆檣如畫,而且沿湖周圍名勝古跡眾多,姥山、中廟、四頂山、半湯溫泉、王喬洞、銀屏仙人洞、銀山猿人遺址、神墩文化遺址、楚歌嶺等,猶如眾星拱月,環繞巢湖。
巢湖水產資源豐富,銀魚、蝦米、螃蟹被譽為「三珍」聞名遐邇。
姥山,卓立湖心,矗立水面,面積約100公頃,海拔115米。島上三山九峰,林木蔥郁,四季常青,如青螺浮水,為800里巢湖的「湖上綠洲」。姥山島人文景觀豐富。南麓,有一天然避風良港,舊稱「南塘」,是元末抗元將領俞通海、廖永安等率水師屯寨姥山裡修建。山腰,望湖而建的聖妃廟,祭祀主湖女神,始建於晉朝。山巔的文峰塔建於明崇禎四年,塔身為條石壘砌而成,高51米,七層八角,共135級。塔內磚雕佛像802尊,石匾25幅。郭沫若當年游湖時曾揮毫寫下了「遙看巢湖金浪里,愛她姑姥發如油」的詩句。
姥山旅遊業前景廣闊,總投資3000多萬元的巢湖水上樂園項目,對外招商引資開發,其子項目姥山島綜合娛樂城開工興建。
中廟位於巢湖北岸的鳳凰磯上,與湖中心的姥山島隔水相望。岸磯形如棲鳳,赤磧硃砂;廟宇赭牆碧瓦,飛閣流丹。中廟始建於東吳赤烏二年,先時祭祀主巢湖波濤的太姥,後來祭奉傳為泰山玉女的碧霞元君。歷史上幾經毀壞,後至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北洋大臣李鴻章倡募重修,修葺完善前中後三殿,計70餘間。一進大殿供神龕,琳琅滿目;二進大殿為佛事活動場所;後殿為藏經閣,三層結構,莊重質朴。
銀屏仙人洞口的峭壁上,一株牡丹破石而生,婷婷玉立,每逢穀雨,嫣然盛開,遊人只可仰視其仙姿,卻不可觸其玉體,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花」。相傳牡丹能報豐兆吉,預知年成。1997年至1999年,原巢湖市人民政府連續3年舉辦了牡丹觀賞節,以花為媒,大力發展旅遊業,

㈥ 巢湖位於安徽哪個方向

巢湖市位於安徽省中部的江淮丘陵地區南部,西南濱臨巢湖。
該市東連含山縣,南接無為縣,西北與肥東縣毗連,西南隔兆河與廬江縣相望,東北沿滁河與
全椒縣相鄰,西北與合肥市與肥西縣共領巢湖水面。

㈦ 安徽巢湖是什麼地方

巢湖是魚米之鄉,盛產魚蝦,其中銀魚是非常美味的食品,蝦醬也是一絕.

巢湖旅遊景點有:姑山\姥山島/紫薇洞等.

巢湖,古稱南巢。地處皖中,襟湖帶江,是安徽「金三角」的腹地,素有「東方日內瓦」之譽。 其地山環水秀,風光迷人。820平方公里的巢湖,煙波浩渺,帆影迷離,山色湖光,交相輝映;湖中央有姑山,姥山兩個島嶼,被譽為"兩顆寶石"。矗立於湖心的姥山島,面積0.86平方公里,古有望兒塔、聖妃廟,今建娛樂城、度假村,來此游覽猶如進入「虛幻夢境」、「世外桃源」。
中廟(漢),傍湖凌空而建,與姥山島隔水相望,稱「湖天第一勝景」。湖四周有半湯、香泉、湯池三大溫泉, 有太湖山,雞籠山,冶父山,天井山四個國家森林公園,稱"四塊翡翠",還有仙人,紫薇,王喬,華陽,伯山五大溶洞。

黛峰疊翠,古塔聳雲;湖岸溝、河、港、縱橫交錯,玉帶燎繞,岸柳曉風,如詩若畫;古中廟飛檐雕棟,流光溢彩;天然溶洞紫微洞,雄、奇、險、幽,巧奪天工,為「江北第一洞,』;仙人洞鍾乳紛呈,景成萬象;王喬洞佛像雕刻鬼斧神工,是安徽省僅有的摩崖石窟藝術寶庫;銀屏白牡丹做立懸崖,神奇獨特,堪稱「天下第一奇花」;南北龜山靜伏水面,凝姑望姥;半湯溫泉品位上乘,療效卓然…,名勝古跡,鍾靈梳秀,星羅棋布。王喬得道、許由洗耳、浮丘垂釣、巢州地陷的傳聞軼事娓娓動聽,聞名遐爾。商湯伐紂、夏桀敗走南巢、張良蟄隱大秀山、范增歸葬亞父山等,更為巢湖平增思古幽情,添就誘人史話。這令人神往人間 聖境,引歷代名流大家盤桓駐足,潑墨揮毫。巢湖藉其秀麗的風光、宜人的景色被列為國家對外開放城市,安徽省重點旅遊開發區和風景療養區,皖中大地上一顆璀燦的旅遊明珠。

巢湖,歷史悠久,人文蔚起。馮玉樣、張治中、李克農,李慰農等現代名人皆流淌著巢湖的血液。巢湖民風淳厚,民俗文化豐蘊,南歌北舞,源遠流長,有口皆碑;巢湖物華天寶,素稱「魚米之鄉」,湖上「三珍」——銀魚、蝦米、螃蟹噲炙人口,太湖石、大理石、盆景等旅遊商品暢銷海內外。

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人墨客給這里留下了眾多的名勝古跡和燦爛的詩文,與湖光山色相得益彰,溶匯成一道道獨特的風景線。 巢湖地區環湖襟江,經過幾年來的著力開發,目前全區已建成並開放10餘處旅遊景區、景點,擁有30多家旅遊賓館、星級飯店和多家旅行社,隆重推出"炒湖水上浪漫遊"、"糊島娛樂休閑游"、"溫泉保健度假游"、 "牡丹花觀賞節"等特色旅遊項目。現已開通了上海、南京、合肥至巢湖的旅遊線,融入華東和國際旅遊網。

「天與人間作畫圖,南誰曾說小姑蘇。「登高四望皆奇絕,三面青山一面湖」占河山之秀美,得交通之便捷,享物之豐華的巢湖,正以她悠遠獨特的歷史勝跡,鍾靈毓秀的山水人情,清雅多姿的地方風物,舒張雙臂迎接四海賓客前來旅遊、觀光、投資、建設。攜手共創旅遊業明天的輝煌。

㈧ 安徽巢湖市的巢湖有多大面積呀!~!~

巢湖位於安徽省中部,東西長.5公里,南北寬21公里,水域面積約750平方公里,為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沿岸為合肥市、巢湖市、廬江縣所包圍。巢湖是安徽境內最大的湖泊,湖面積達700餘平方公里,來水面積有9130平方公里,其中山丘區7735平方公里(佔84.7%),圩區612平方公里(佔6.7%),湖區783平方公里(佔8.6%)。入湖主要河流有:南淝河、上派河、豐樂河、杭埠河、白石天河、兆河、柘皋河等。這些河流都源於山丘區,一般集水面積都大,河道流程較短,比降陡,匯流快,穿過湖周圩區後,進入巢湖,經湖泊調節容蓄後,出巢湖閘經裕溪河於裕溪閘下注入長江。汛期若長江水位過高,裕溪河受頂托倒灌時,裕溪閘、巢湖閘將關閉,拒江倒灌。巢湖四周諸河來水,仰賴巢湖容蓄,防洪壓力很大,為了緩解巢湖及裕溪河的防洪問題,1986年冬開始進行牛屯河分洪道建設,分洪流量460~615立方米每秒,入江口水位可比裕溪河口的江水位低0.4~0.5米,工程已基本完成。 千里江淮,巢湖最美。巢湖之美,不僅在於她的遼闊浩大,而且因她物產豐富,文脈深厚和遍布兩岸的風景名勝。湖中姥山廟有一副絕妙的長聯,上聯為:「百八里形勝參差,欲蓋覽綺麗春光,正煙消雨霽,岑樓上洞啟疏欞,遠黛修容環獻媚」,下聯為:「萬千層濤瀾洶涌,若別領清幽秋景,迨風息波恬,長夜間徒倚山渚,冰輪躍彩遍浮金」,高度地概括了巢湖千古名湖的瑰麗景觀。

㈨ 安微省巢湖市在什麼地理位置

巢湖市位於安徽省中部,瀕臨長江,環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地級巢湖市內於1999年7月9日正式設立,容至2011年7月13日止,期間下轄居巢區和廬江、無為、和縣、含山四個縣,全市總面積9423平方公里,2005年末總人口453.06萬。2011年7月14日,安徽省收到國務院下發《關於同意安徽省撤銷地級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文件。地級巢湖市被一拆為三,分別並入合肥、蕪湖、馬鞍山三市。8月22日,地級巢湖市正式解體,撤銷原地級巢湖市的居巢區,設立縣級巢湖市,新設的縣級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轄,合肥市代管。

㈩ 安徽省巢湖市無為縣的地理位置

無為縣位於安徽省東南部,蕪湖市境西部。南瀕長江,北臨巢湖,與蕪湖市區、繁昌縣、銅陵市隔江相望。全縣總面積2433平方公里,轄「全國千強鎮、安徽第一鎮」——高溝鎮等23個鄉鎮、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總人口140萬。無為通江達海,承東啟西,是皖江開發開放的前沿,與「長三角」山水相連,人文相親。相信不久的將來,無為這顆璀璨的明珠,一定會在皖江之畔冉冉升起。

113公里的長江「黃金水道」環繞東南,淮南鐵路斜貫東北,蕪湖、銅陵四座長江大橋將為無為插上了騰飛的雙翼,建設中的的京福高鐵和銅陵公鐵長江大橋、籌建中的江北高速、廬銅鐵路、蕪湖長江二橋將再為無為添一道絢麗的彩虹。
無為素有「魚米之鄉」美譽,棉花、油料、水產品總量躋身全國百強,特色農產品有荸薺、田藕、席草等。其中,棉花年產量超百萬擔,為全國重要的優質棉生產基地。富饒的土地下還蘊藏著煤、石灰石、石油、天然氣、銅、鐵等20多種礦產資源。自然風光更是引人入勝,錦綉溪嫵媚典雅,竹絲湖煙波浩淼,泊山洞鬼斧神工,西九華雲蒸霞蔚,天井山白鷺翔集,萬年台風景區風景旖旎,處處風光無限,時時景色宜人。

無為縣戶籍總人口1425333人(無為縣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無為統計信息網)

無為縣位於安徽省中南部,長江北岸,北依巢湖,南與蕪湖市、銅陵市隔江相望,距省會合肥市百餘公里。距馬鞍山市90公里、距南京市120公里、距杭州市300餘公里、距上海市400餘公里。無為通江達海,承東啟西,是皖江開發開放的前沿,與「長三角」山水相連,人文相親。總面積2433平方千米。全縣轄19個鎮、4個鄉:無城鎮、襄安鎮、二壩鎮、湯溝鎮、陡溝鎮、石澗鎮、嚴橋鎮、開城鎮、蜀山鎮、牛埠鎮、劉渡鎮、姚溝鎮、泥汊鎮、白茆鎮、高溝鎮、福渡鎮、泉塘鎮、紅廟鎮、赫店鎮、鶴毛鄉、十里墩鄉、崑山鄉、洪巷鄉。縣政府駐無城鎮。
西北部有低山丘陵,東南部為平原沙洲區。境內河流如網,溝塘密布。屬亞熱 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1170.5毫米,年均氣溫15.8℃。無為地方土特產有無為板鴨,荸薺,田藕,席草,中華絨螯蟹,河蟹,甲魚,鵝,鴨,長江三鮮(鰣魚、刀魚、河豚),泥汊藍神珠寶:珍珠、玉器、瑪瑙、水晶、鉑金、鑽石等,嚴橋五香花生米,陡溝小麻餅,湯溝酥糖等糕點, 白卯腌菜 ,蛤蟆酥 ,五香蠶豆 ,午飯團子 ,揚橋乾子,還有無為剔墨紗燈等等。
淮南鐵路、合蕪鐵路經過縣境東北端二壩鎮,208、227、319省道縱橫縣境。名勝古跡有商周文化遺址、漢墓群、黃金塔、米公祠、天井山國家森林公園、泊山洞、萬年台風景區等,紀念地有新四軍七師司令部舊址。
行政區劃
無為縣域面積2433平方公里,人口142萬,郵政編碼238300,行政區劃代碼340225,縣人民政府駐無城鎮,轄19個鎮、4個鄉。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