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大學地理位置重要性
Ⅰ 請問選大學地理位置重要嗎
重要
Ⅱ 上了大學後 還覺得大學所在地理位置重要嗎
在中國,高中生報考大學時非常重視地域。記得我高考報志願的時候,很多家長都強調自己的孩子非北京上海的學校不去,如果不行就只上省內的大學。因此不論老師怎麼動員,南方的幾所好大學就是沒人願去,明明不如這幾所大學的省內大學,生源往往比較火。其實這是非常不理智的一種作法,而且害處非常大。上大學不是逛商店,不是遊山玩水。一種流行的說法就是在大城市可以開闊眼界-----其實這種說法似是而非。一個人不會因為逛過南京路,游過故宮而眼界開闊,這僅僅是讓你多一些見聞和飯後談資而已,而這種見聞並不會對你的學習工作有什麼幫助。以我的中學同學為例,那年我們學校有四人考入科大,同時也有四人考入某個大城市的一所著名高校,五年之後,考入這所大學的四位同學都回到了我的家鄉-----一個典型的北方小城。畢業後大家也會聚聚,其中有一位是我們中學文科班的第一名,我鼓勵她考研,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鬥志全無,而且她在我們當地的銀行工作,待遇已經很不錯,自然沒有什麼更長遠的打算了,她最喜歡說的話就是:這么大了,還費那個勁干嗎.而考入科大的四位同學畢業後全部在美國進一步深造。從中我的體會是在大學的四年中養成一種拼搏的精神和堅強的性格比從書本中學到的知識更重要。考入名牌大學並不意味著你一定會成功,同樣的道理,進入一所著名的跨國公司或銀行也不意味著你一定會成功。工作之後時時刻刻保持著一種危機感非常重要。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奮斗。
那選擇大學的標準是什麼呢?
首先,你應該關注這所大學的教育質量,尤其是基礎教育質量怎麼樣。不論將來學什麼,數學和英語基礎都是非常重要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教育也在發展,大學教育不是職業教育,大學教育的目的已經不是僅僅為你將來找份工作做鋪墊,而是拓展你的素質,挖掘你的潛能,如果你具備了這些東西,將來不論從事什麼職業都會受益,所以選擇大學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是不是能提供扎實的基礎課程。
舉一個例子,美國好一些的金融學的PHD PROGRAM 都喜歡要學物理的學生,看重的就是他們的數學基礎,以及建立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國內文科類大學的金融專業出來的學生到美國大學去讀金融的博士學位往往比較吃力,原因是數學基礎不好。再舉兩個例子,計算機領域出色的學者不少是學數學出身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中,學數學出身的也不少。蔡元培先生就主張大學不能開設類似職業教育的工科。所以高中生在選擇大學和專業的時候不必追求一個好聽的專業名稱,務虛名而往往遭實禍。更不必去跟風,記得我高考的時候,大家一窩蜂地去學外貿,但後來很多人都後悔莫及,因為外貿部門已經失去了壟斷地位。現在大家又是一窩蜂地學電子類,信息類的專業,而全然不顧自己的理想和興趣,以及自己的短處和長處,將來要吃大虧的。有朝一日,IT不景氣了怎麼辦?就象當時很多大學紛紛設置會計系一樣,現在畢業的學生太多了,同樣面臨著找工作難的問題。沒有師資力量而盲目設置一些名字好聽的專業說白了是欺騙考生,專業名字好聽,學生來了,四年之後發現什麼也沒學到,而且當時的那股熱潮已經過去,找工作很難。即使你將來想進入IT也發展,學物理或學數學出身也不是你的劣勢。一些盲目擴招和合並的大學由於根本無法提供好的師資,導致教育質量嚴重下降。我現在的一些同學都非常後悔他們的數學基礎沒有打好,原因是他們本科時所在大學對基礎教育不重視,教學質量差。但現在再補已經非常吃力了,畢竟還有那麼多的事情要作,不可能再去上一些數學課了。通過對比就可以看出,科大的基礎教育確實是出類拔萃的,尤其是數理方面,而且這種教育非常必要而且重要,讓你收益終生。有些大學盲目開一些實務類的課程,這是非常沒有遠見,非常低效率的作法,這樣的做法和技校沒有區別。
第二,這所大學的學風。一所大學的風氣對一個人影響非常大。在大學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成比在書本學到的知識更重要,因為學習是貫穿一生的,大學的學習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此外,大學的風氣也會影響一個人的品格。有的大學出來的學生比較富有創勁,富有拼搏精神,這對一個人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我的一些同學,剛剛開始工作時不太如意,而一段時間之後在工作中就比較出色了,原因是他們有很強的危機感,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同時他們知道該學什麼,怎麼去學。
第三,專業實力。這個因素值得考慮,但不是那麼重要,而且現在的趨勢是招生專業劃分得不那麼細了,甚至有的大學已經不按專業招生,科大更是允許學生有四次轉系機會,而且政策相當寬松,公正,透明,想轉系的人基本能夠如願以償。高中生很難確定自己的興趣,對專業了解也非常有限,即使在研究生階段換專業也是常有的事,所以學好基礎課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不必太關注專業實力怎麼樣,讀研時再關注也不遲。
其他因素,如氣候、治安、學費等在美國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咱們國家,由於大學之間的學費差別不大,這個因素影響不是很大。
Ⅲ 上大學所在城市重要嗎
挺重要的,我抄覺得。 挺開闊眼界的,而且可以把周圍玩一遍,在大城市讀書和小城市真的不一樣,而且在江浙滬讀書更好,那要看你怎麼想了,一般來說,在一個地理位置好的大學上學,比較好,所以很多人都是去大城市的,畢業後,就直接在那工作了,也方便
Ⅳ 高考生選大學,是地理位置重要還是學校實力重要
個人覺得還是學校實力更重要。
在國內幾千所大學里,不是每一所大學都有所有專業的內,也不是容所有的專業都會在所有的省份招生,有的是對某個省份進行招生,所有報志願的時候要看清楚,上大學一定要學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
在選擇大學的時候,要做長遠考慮,知道讀大學的最終目的是什麼,一個好的學校和一個好的專業,哪個對你更有價值和意義,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考生選擇學校時,大學的地理位置因素可以作為一方面的考慮,但不是核心因素,因為即使去了北上廣這些發達城市讀書,也不見得就會在那所城市找到一份好工作。
(4)考大學地理位置重要性擴展閱讀
選擇大學的注意事項
1、學校的排名
中國的大學有很多排名,但其實教育部從未給予過官方的學校排名。在這些不同的排名資料中,一般仍以武書連大學排名,校友會排行榜為准。不過學校排名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學校的輿論與評價
很多學校的論壇和非官方機構都會有主觀或者客觀的大學評價,如大學網路貼吧和高考圈的問答社區,他們的評價是值得大家參考的,也可以從中了解不少有意思的事情。
Ⅳ 在選擇大學之時,你們是更加看重「學校實力」還是更看重學校地理位置
上大學主要看學校的實力,畢竟現在學歷是敲門磚,有一個好的學歷,在工作,工資各方面都很占優勢。
我上的學校不是好學校,但周圍地理位置還可以,是一個大學城,周圍賣什麼的都有,還有小區,挺熱鬧的,我這不入流的學校地理位置還這樣,更別說那些好的學校了。能考上一個好的大學不容易,考上了就去上,不要因為那些不相關的東西而影響了你的決定,因為這可能會改變你的一生。
好學校不一定有好的地理位置,但是一定有相當雄厚的實力,因為國家也會對它這一塊有扶持的,畢竟現在對教育這一塊也是很重視的。
Ⅵ 一個大學的地理位置是不是很重要比如上海大學就比浙江大學難考
我覺得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你首先考慮的是你以後工作地方想在哪,就去哪讀書,因為應聘的時候方便很多,機會也會多很多。如果工作地方不是很局限的話,就是學校的名氣比較重要,最後就是專業的排名。
Ⅶ 作為過來人,你認為高考報考選擇城市的意義是什麼
俗話說「人無遠抄慮,必有近襲憂」對於高考填志願前還是要考慮長遠點,對於將來想出國的同學建議最好去往東部沿海城市或者一線城市就讀,個人覺得這些城市出國機會大於偏遠地區的出國機會。最好是去一些與國外學校有交流項目的學校,因為這類學校在國外的名氣可能也會大些。
Ⅷ 報考大學 地理位置、大學排名、專業、哪個更重要、
大學名氣和專業最重要:對求學者,地理位置不重要。
填報志願時須版注意的:
實際是中國沒有權權威和客觀的大學排名,都是民間組織隨意搞的,中國各自的相差巨大,有武書連搞的,有上海交通大學搞的,有浙江大學搞的,有中國人民大學搞的等等。誰搞的誰就靠前,都按有利於自己的指標評比,都不符合實際,很不靠譜。
Ⅸ 上大學地域真的很重要嗎
重要復
比如,我是北方人到制南方上大學,然後畢業回北方工作,就很不習慣北方的氣候……從小到大都是在這樣的環境裡面,出去一段時間回來發現不習慣了,有點尷尬……還有一個例子,好哥們北方人,吐槽了4年的南方天氣,但是最後還是在南方找了工作,現在也好多年了……
其實,很多時候你選擇去哪兒上學,就要考慮到畢業後的就業考研問題,就像北方企業去南方招聘的比較少,南方企業在北方也很少招人一樣的,地域決定了人才的穩定性。比如就業機會,為什麼大家都想去北上廣上學,原因就是就業機會多,發展潛力大,即使是二本都會比你偏遠地區的一本好就業……
還有就是婚姻戀愛情況,不得不說還是影響蠻大的。
希望能幫到你……
Ⅹ 在中國,大學的地理位置和大學排名哪個更重要
其實大抄學的地理位置就決定了他的排名,好的大學基本上都是在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西安、武漢、成都等地,所以地理位置很差的地方大學確實不怎麼樣,地理位置決定了的,沒有辦法,如蘭州大學,如果這個院校在北京或者其他大城市的話,肯定比現在不知道要強多少。
還有考大學也要看專業的,一些大學雖然規模小、排名靠後,但是人家是專業的院校,這類院校絕對值得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