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地理環境
⑴ 甘肅省平涼市的涇川縣是屬於市轄區內的嗎
不是的。
平涼市的市轄區只有1個,就是崆峒區;其他6個都是下屬縣,即涇川縣、靈台縣、崇信縣、華亭縣、庄浪縣、靜寧縣。
⑵ 平涼市有幾個縣百科
截至2019年5月,平涼市轄1個市轄區、5個縣、1縣級市,分別是:崆峒區、涇川縣、靈台縣、崇信縣、庄浪縣、靜寧縣、華亭市。
1、涇川縣
位於甘肅省,在東經107°15′—107°45′,北緯35°11′—35°31′之間,黃土高原中部秦隴交界處。東與寧縣及陝西省長武縣交界,西接崇信縣、崆峒區,南鄰靈台縣,北靠鎮原縣。.東西長57公里,南北寬36公里,總面積1486平方公里。
截至2016年,涇川縣轄1個街道,8個鎮,7個鄉,分別是:城區街道、城關鎮、玉都鎮、高平鎮、荔堡鎮、王村鎮、窯店鎮、汭豐鎮、太平鎮、羅漢洞鄉、涇明鄉、紅河鄉、飛雲鄉、豐台鄉、黨原鄉。
2、靈台縣
位於甘肅省東南部,東南與陝西省長武、彬縣、麟游、千陽、隴縣接壤,西北與甘肅省崇信、涇川縣毗鄰,地理坐標為東經107°00′—107°57′,北緯34°54′—35°14′,全境東西長78公里,南北寬40公里,總面積2038平方公里。
截至2018年,靈台縣轄5鎮(中台鎮、邵寨鎮、獨店鎮、什字鎮、朝那鎮)、8鄉(新開鄉、西屯鄉、上良鄉、梁原鄉、龍門鄉、星火鄉、百里鄉、蒲窩鄉)、1個街道,共4個社區、184個行政村、1429個村民小組。
3、崇信縣
位於甘肅省平涼地區東部,東經106°50′—107°10′,北緯35°1′—35°25′之間。東靠涇川、靈台兩縣, 西與華亭縣接壤,北連平涼市,南與陝西省隴縣毗鄰。總土地面積850平方公里,東西寬35公里,南北長41.5公里。
截止到2018年2月,崇信縣轄4鎮2鄉1個工業集中區,1個城市社區管委會,79個行政村,410個合作社。分別是錦屏鎮、新窯鎮、柏樹鎮、黃寨鎮、木林鄉、黃花鄉、工業集中區。
4、庄浪縣
位於甘肅省中部,六盤山西麓,東鄰華亭縣,西依靜寧縣,北與寧夏隆德縣、涇源縣毗鄰,南和張家川、秦安縣接壤。東西長56.37公里,南北寬46.60公里,總面積1553.14平方公里。
截至2016年,庄浪縣轄1個街道:水洛街道,7個鎮:水洛鎮、南湖鎮、朱店鎮、萬泉鎮、韓店鎮、通化鎮、大庄鎮,11個鄉:陽川鄉、岳堡鄉、楊河鄉、趙墩鄉、柳梁鄉、卧龍鄉、良邑鄉、永寧鄉、鄭河鄉、南坪鄉、盤安鄉。
5、靜寧縣
位於甘肅省東部,六盤山以西,華家嶺以東,東接寧夏隆德縣、南接秦安縣,西連通渭縣、北鄰西吉縣,西北與會寧縣毗連,東南與庄浪縣相依,東距平涼110公里,西至蘭州220公里,縣境南北長81公里,東西寬68.75公里,總面積2193平方公里。
截至2017年,靜寧縣轄13鎮(城關鎮、八里鎮、古城鎮、威戎鎮、仁大鎮、李店鎮、甘溝鎮、界石鋪鎮、曹務鎮、雷大鎮、細巷鎮、城川鎮、四河鎮)、11鄉(司橋鄉、雙峴鄉、余灣鄉、賈河鄉、深溝鄉、治平鄉、新店鄉、紅寺鄉、三合鄉、原安鄉、靈芝鄉),共5個社區、333個行政村、2319個村民小組。
⑶ 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有姓什麼的
涇川兩個源點的北部和南部,男人和源的姓氏,但激烈,羊毛,馬北路,原姓:張,王,段,趙帆,代表
⑷ 涇川縣有哪些鄉鎮
截至2016年,涇川縣轄1個街道,8個鎮,7個鄉,分別是:城區街道、城關鎮、玉都鎮、高平鎮、荔堡鎮、王村鎮、窯店鎮、汭豐鎮、太平鎮、羅漢洞鄉、涇明鄉、紅河鄉、飛雲鄉、豐台鄉、黨原鄉。
涇川縣隸屬於甘肅省平涼市,位於甘肅省在東經107°15′~107°45′,北緯35°11′~35°31′,黃土高原中部秦隴交界處。東與寧縣及陝西省長武縣交界,西接崇信縣、崆峒區,南鄰靈台縣,北靠鎮原縣。東西長57公里,南北寬36公里,總面積1409.3平方公里(2012年)。
(4)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地理環境
涇川縣位於甘肅省,在東經107°15′—107°45′,北緯35°11′—35°31′之間,黃土高原中部秦隴交界處。東與寧縣及陝西省長武縣交界,西接崇信縣、崆峒區,南鄰靈台縣,北靠鎮原縣。.東西長57公里,南北寬36公里,總面積1486平方公里(2012年)。
地形
涇川縣地貌地形屬典型的黃土丘陵溝壑區,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境內占總面積63.4%的丘陵溝壑區梁峁起伏,溝壑縱橫,此外,破碎塬區和河谷川區分別占總面積的23.6%和9.4%。
氣候
涇川縣氣候大陸性顯著,四季分明,冷暖起伏不大,降雨多集中於夏季。年平均氣溫10℃,無霜期174天。年平均降雨555毫米,日照2274小時,相對濕度69%,常年多東北風,年蒸發量1339.6毫米。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冰雹、風雷、病蟲害等,其中以乾旱為主。
⑸ 北京在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的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什麼方向
涇川縣在北京的西南方向
對應,北京在涇川縣的東北方向
⑹ 甘肅省平涼市的氣候如何,哪地方地理和經濟重要條件如何
平涼屬季風型大陸型氣候,在甘肅省氣候區劃中屬涇渭冷溫帶亞濕潤區,四季分明,年均氣溫9.5℃,日照時數1981小時,年降水量476.5毫米,無霜期163天
全市氣候總的特點是南濕、 北干、東暖、西涼。由於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影響,氣候的垂直差異明顯。一般規律是:海拔每升高100米,生長季縮短5天,大於10℃的積溫減少107℃,無霜期減少3.1天。 平涼市年平均降水量511.2毫米。 各季降水量分布很不均勻,冬春雨少,6月下旬進入雨季,至10月上旬左右結束。主要降水集中在7、8、9 三個月。降水的年際變化也很大,1964年降水量最多,達744.5毫米,1942年最少,只有249.9毫米,每隔3至10年就出現一個枯水年(降水量小於400毫米)。枯水年過後一般都緊接一個豐水年(降水量為600毫米)。 由於隴山余脈的地形影響,降水的區域分布比較明顯,但總的趨勢是由西南向西北遞減,西南部山區年平均降水量可達600毫米以上,西北部的安國、大秦、西陽一帶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 涇河川區及北部塬區降水量在550毫米左右。 平涼市全年大部分時間受高空西風環流影響,平均風速2.16米/秒(2級),多年平均出現最大風速17米/秒(8級)9次,年內最多25次。秋冬季為西北風,春夏季多為東南風或東風。全年出現風向較多的有東、東東南、東南,西、西西北、西北,形成一個明顯的與川道走向一致的地形風。
平涼自古為屏障三秦、控馭五原之重鎮,是中原通往西域和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的交通和軍事要沖,不平涼城市風景(6張)僅是西北地區的公路樞紐,而且是歐亞大陸橋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轉站。寶中鐵路縱穿南北,平定高速、西長鳳高速加緊建設,天平鐵路、西平鐵路已經開工建設,天平高速公路和寶平高速公路也即將開工建設。312國道和天水一平涼、銀川—平涼、寶雞—平涼等省道為骨架,縣鄉道路為支點的四通八達的公路網。交通便捷暢達,區位優勢十分明顯。
平涼是甘肅省主要農林產品生產基地和畜牧業、經濟作物主產區,盛產小麥、玉米、谷類、蕎麥、油風景名勝(16張)菜、胡麻、林果、烤煙等,具有開發"兩高一優"農業的廣闊前景,曾與慶陽地區以"隴東糧倉"聞名遐邇。市上和七縣(區)先後獲農業部、國務院"糧食生產先進地區(縣)"榮譽獎。旱作山區盛產胡麻、葵花、土豆、莜麥和豆類等;陰濕山區林草茂盛,是西北重要的畜牧業基地、皮毛集散地和各類中葯材的重要產地,目前全市年存欄黃牛50多萬頭,年交易各種畜皮200 多萬張。中葯材主要有黨參、黃芪、甘草、大黃、貝母、冬花等150多種。山葯、百合、蕨菜、 甲魚等極具地方特色,皮毛肉類遠近聞名;川區以果、菜為主,特別是近年來發展迅速,已成為農村支柱產業之一。全市現有森林、生態系統及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5個,總面積7.4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6.6%,森林面積397萬畝,森林覆蓋率17.98%。植物種類共51科84屬254種, 野生動物31種。林業資源在省內有較大優勢。 礦產資源:從全國來看,平涼屬自然資源比較貧瘠的地區,但從省內及周邊地區范圍內看,煤炭、石灰岩等有比較優勢。市內的華亭煤田是鄂爾多斯聚煤盆地中煤層最厚的地段,總面積150平方公里,是甘肅省第一大煤 田, 煤層平均厚度達28.7米,探明總儲量34.7億噸,且煤質優良,具有高活性、高發熱量、低灰、低硫、低熔點的特性,不僅是優質動力用煤,而且也是目前我國最好的氣化用煤。 石灰岩資源:有資料介紹總儲量30多億噸,但勘探程度低,探明儲量約3億噸, 主要分布在平涼市和華亭縣;庄浪縣卧龍寺石灰岩礦床為遠景儲量,約2 億噸。對石灰岩的利用,目前主要是生產水泥、石灰和建築石料。 另外還有粘土、石英砂等,主要分布在華亭縣安口鎮一帶,開采利用歷史較早,目前主要用於生產日用陶瓷、高低壓電瓷、燈泡等。 旅遊資源:平涼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現已發現各個時期的古文化遺址 465處,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25處。其中"道教第一山"--崆峒山(崆峒區)、王母宮--西王母降生處的回中山(涇川縣)、人文第一祖--伏羲氏誕生地古成紀(靜寧縣)、西周第一台--古靈台(靈台縣)等歷史遺址和西周青銅器 (靈台縣)、南宋銀本位貨幣銀合子、佛舍利金銀棺(涇川縣),被譽為"中華之最"。平涼也是祖國針灸學鼻祖、晉代醫學家皇甫謐(靈台縣),唐代著名宰相牛僧儒(靈台縣), 南宋抗金名將吳玠、吳璘(庄浪縣),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趙時春(崆峒區)的故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首批5A級風景名勝崆峒山,此外還有王母宮、溫泉、柳湖、南石窟寺、龍泉寺(崇信縣內)、蓮花台、紫荊山、國家級森林公園雲崖寺,以及明代寶塔、李元諒墓等風景名勝、文物古跡都是尋根訪古、觀光旅遊、避暑休閑的好去處。旅遊業有望培育成我市新興的支柱產業
⑺ 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鳳口鎮政府經緯度是多少
一、甘復肅省平涼市涇川縣鳳口線制窯店鎮政府的經緯度約是:北緯N35°15′35.05″、 東經E107°40′56.65″,如圖所示:
⑻ 平涼市有幾個縣和幾個區
截至年10月,平涼市下轄五縣一區一市,分別是涇川縣、靈台縣、崇信縣、庄浪縣、靜寧縣、崆峒區、華亭市。具體介紹以下幾個區縣:
1、涇川縣
涇川縣隸屬於甘肅省平涼市,位於甘肅省在東經107°15′~107°45′,北緯35°11′~35°31′,黃土高原中部秦隴交界處。東與寧縣及陝西省長武縣交界,西接崇信縣、崆峒區,南鄰靈台縣,北靠鎮原縣。
涇川縣地貌地形屬典型的黃土丘陵溝壑區,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境內占總面積63.4%的丘陵溝壑區梁峁起伏,溝壑縱橫,此外,破碎塬區和河谷川區分別占總面積的23.6%和9.4%。
2、靈台縣
靈台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東南與陝西省長武、彬縣、麟游、千陽、隴縣接壤,西北與甘肅省崇信、涇川縣毗鄰,地理坐標為東經107°00′—107°57′,北緯34°54′—35°14′,全境東西長78公里,南北寬40公里,總面積2038平方公里。
靈台縣位於隴東黃土高原南緣,屬黃土高原溝壑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全境除西部基岩隆起外,其餘塬區及丘陵梁峁地帶全被第四紀黃土覆蓋,按地貌可分為殘塬、丘陵、川台三大類型,海拔在890~1520米之間。
3、崇信縣
崇信縣位於平涼市東部,東靠涇川、靈台兩縣,西與華亭縣接壤,北連崆峒區,南與陝西省隴縣毗鄰,地處北緯35°1′—35°25′,東經106°50′—107°10′之間。崇信縣地形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海拔1085-1728米。
4、庄浪縣
庄浪縣隸屬於甘肅省平涼市,位於甘肅省中部,六盤山西麓,東鄰華亭縣,西依靜寧縣,北與寧夏隆德縣、涇源縣毗鄰,南和張家川縣、秦安縣接壤。
庄浪縣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境內群山起伏,地勢東高西低,六盤山聳峙於東,余脈分六支回環盤互,貫穿全境。基岩山地和丘陵溝壑占總面積的93.5%,境內海拔高度在1405~2857米之間。
5、靜寧縣
靜寧縣隸屬於甘肅省平涼市,位於甘肅中部,六盤山以西,華家嶺以東,東、北與寧夏隆德、西吉縣接壤,西、南與通渭、秦安縣毗連,西北與會寧縣為鄰,東南與庄浪縣相依,是古絲綢之路東段中線上的重鎮,平定高速、312國道、靜庄、靜秦公路和公路穿境而過。
6、崆峒區
崆峒區,隸屬甘肅省平涼市,地處甘肅省東部,六盤山東麓,介於東經106°25′-107°21′、北緯35°12′-35°45′ 之間。東鄰涇川、鎮原,南依華亭、崇信,西與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原州區接壤,北與彭陽、鎮原縣毗鄰。
崆峒區屬隴東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境內西北高峻多山,東南丘陵起伏,中部河谷密布,平均海拔1540米。
⑼ 甘肅省平涼地區包括哪些市縣
截至2020年1月,甘肅省平涼地區包括五縣一區一市,分別是涇川縣、靈台縣、崇信縣、庄浪縣、靜寧縣、崆峒區、華亭市。
1、涇川縣
涇川縣隸屬於甘肅省平涼市,位於甘肅省在東經107°15′~107°45′,北緯35°11′~35°31′,黃土高原中部秦隴交界處。東與寧縣及陝西省長武縣交界,西接崇信縣、崆峒區,南鄰靈台縣,北靠鎮原縣。
涇川縣境內有涇河及其支流汭河等五條河流,年平均徑流量124億立方米,其中可利用6.9億立方米。水力發電站1處,年發電量25萬千瓦小時。
2、靈台縣
靈台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東南與陝西省長武、彬縣、麟游、千陽、隴縣接壤,西北與甘肅省崇信、涇川縣毗鄰,地理坐標為東經107°00′—107°57′,北緯34°54′—35°14′。
靈台縣共有土地2796758.3萬畝,其中按生產形態分:耕地面積666216.7萬畝,園地67800.2萬畝,荒地258440.7萬畝,林地1160842.7萬畝,牧草地643458萬畝。
3、崇信縣
崇信縣位於平涼市東部,東靠涇川、靈台兩縣,西與華亭縣接壤,北連崆峒區,南與陝西省隴縣毗鄰,地處北緯35°1′—35°25′,東經106°50′—107°10′之間。
崇信縣涇河的主要支流汭河、黑河、達溪河自西向東貫穿全境。其中汭河總長120公里,控制流域面積1671平方公里,平均徑流量1.96億立方米。
4、崆峒區
崆峒區,隸屬甘肅省平涼市,地處甘肅省東部,六盤山東麓,介於東經106°25′-107°21′、北緯35°12′-35°45′ 之間。東鄰涇川、鎮原,南依華亭、崇信,西與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原州區接壤,北與彭陽、鎮原縣毗鄰。
崆峒區地表水可利用量1.1億立方米,地下水儲量12億立方米。崆峒區地熱水主要有下白堊系盆地厚層狀礦岩構成的蓄熱和蓄水層,其上為第三條泥岩構成的保溫或隔水層。
5、華亭市
華亭市位於甘肅省東部、關山東麓,地處甘肅、陝西、寧夏三省(區)交匯處,東臨崇信縣,西連庄浪縣和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縣,南接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和陝西省隴縣,北依平涼市崆峒區。
華亭市位於甘肅省東部、關山東麓,地處六盤山褶皺帶及東部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為中高山區和黃土丘陵溝壑區所組成;平均海拔1300米。
⑽ 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發展狀況怎樣
作為涇川人 我覺得真的很一般了 沒有什麼支柱產業 也沒有大型的企業,一個純農業的小縣城,近幾年好像在大力發展旅遊業,可是回去看看也就那樣了 縣領導也不想辦法找尋能帶動經濟發展的項目,反正就那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