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山西臨汾地理位置

山西臨汾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17 16:06:16

1. 臨汾在哪

臨汾概況
臨汾地處山西省西南部,黃河中游。最東段在安澤縣良馬鄉西坡以東,最西段在永和縣南庄鄉咀頭附近,最南段在翼城縣大河鄉關家窯以南的中條山主峰舜王坪腳下,最北段在永和縣坡頭鄉白家崖附近。南北最大縱距 170 多公里,東西最大橫距約 200 公里,全市總面積 20275 平方公里,佔全省 13% 。臨汾「南通秦蜀,北達幽並,東臨雷霍,西控河汾」,整個地區大致呈不規則的梯形,東倚巍巍太岳與長治晉城為鄰,西隔滔滔黃河與陝西相望,北起韓信嶺與晉中、呂梁地區毗鄰,南與運城接壤。因其地理位置重要 , 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地處半乾旱半濕潤季風氣候區 , 屬溫帶大陸性氣候 , 四季分明 , 雨熱同期。但由於受地形影響 , 山區平川氣候差異較大 , 氣候特徵迥異。

自然資源
臨汾市資源豐富,尤其是礦產資源得天獨厚,素稱「膏腴之地」和「麥棉之鄉」,是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之一和麥棉生產基地之一。

土地資源 全市土地總面積 20275 平方公里,受水熱條件影響,臨汾市土壤發育較完全,形成深重粘化層,養分含量較為豐富。全市普遍分布的地帶性土壤類型為褐土,此外還有草原草甸土、棕壤土、草甸土、沼澤土等幾種類型。草甸土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帶,尤以臨汾至霍州的汾河兩岸比較集中,土質發綿,比較肥沃。草原草甸土分布在地勢較高的霍山、中條山、呂梁山的個別山頂,土壤濕潤、溫度高、有機含量豐富,是開辟天然牧場、發展畜牧業的重要資源。臨汾市土地資源豐富,穩產高產肥沃耕地分布集中,由於「二川三山五丘陵」,土地類型多樣,宜林宜草面積大。但森林覆蓋率低,水土流失較為嚴重。從土地利用情況看, 1998 年末,全市已利用面積 1523.3 千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 75.1% ,其中,耕地面積 523.7 千公頃,占總面積的 25.8% ,宜林面積 585.2 千公頃,約占 28.9%, 未利用土地 504.2 千公頃,占總面積的 24.9% 。 臨汾市後備土地資源仍較為豐富,大量的鹽鹼荒地、沙荒地、沼澤地可改良開墾為農林牧用地,但需要排水、治河、修建護岸工程開發投資很大。全市土地開發利用率 75.1% ,土地墾殖率 26.2% ,耕地復種指數 126% ,農業用地率 68% ,建設用地率 5.6% ,人口密度 185 人 / 平方公里。

礦產資源 臨汾市物華天寶,礦產豐富,不僅礦種多,分布廣,且開采歷史悠久。目前已探明的礦種有 41 種,主要有煤、油頁岩、鐵、銅、鋅、鋁、金、鈷、稀有元素、石膏、石灰岩、白雲岩、耐火粘土、硫鐵礦、膨潤土、大理石、花崗石、重晶石、長石、石英、硅石、磷、硅線石等。其中煤、鐵、石膏、石灰岩、白雲岩、膨潤土、花崗岩、大理石、油頁岩、耐火粘土等在省內及全國均占重要地位。臨汾市礦產資源綜合優勢度為 0.73 , 在全省各地市中居第二位,礦產潛在價值量為 19350.5 萬元,居全省之首。

煤炭資源是臨汾市首屈一指的礦產資源,在全省佔有重要地位,有河東、霍西、沁水三大煤田。全市含煤面積 1.54 萬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 56% ,分布在 12 個縣市。總儲量達 629 億 噸,探明儲量為 398 億噸。臨汾市煤炭資源具有以下特點:⑴煤種齊全,伴生礦產較多。全市煤種有貧煤、瘦煤、無煙煤、焦煤、肥煤、氣煤等 6 種,其中焦煤、氣煤、肥煤和瘦煤都是煉焦煤,主要伴生礦有油頁岩、鋁土礦、耐火粘土、錳鐵礦等。另外還有大量的風化煤。⑵煤炭質量較好,灰分和硫的含量適中,變質程度高,發熱量大,中等可選,結焦性能好。鄉寧主焦煤為全國三大主焦煤基地之一。⑶開發條件優越。臨汾市三大煤田除霍州煤田的霍山西麓邊緣地質構造復雜,開采較困難外,其它煤田的地質構造和水文地質條件都比較簡單,煤層多,單層厚,煤層穩定,傾角小,埋藏淺,交通方便,開發條件較好。

鐵礦是臨汾市的第二大礦產資源,總儲量為 4.2 億噸,其中磁鐵礦儲量為 1.8 億噸,褐鐵礦和赤鐵礦儲量約 2.4 億噸。臨汾市的鐵礦富礦比例高,佔全省富礦的 70% 以上,大部分開采條件較好。

臨汾市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種類較多,有銅、鉛、鋁、鈷、金、銀等 7 種,但大部分儲量不大。銅礦主要分布在塔兒山 - 二峰山一帶的襄汾、翼城、曲沃等縣,保有儲量 2.7 萬噸。雖儲量不大,但品位高,伴生的有益組分含量高,開采價值大。鉛、鋅礦分布在洪洞、翼城、蒲縣、古縣的部分區域,金礦分布於塔兒山 - 二峰山一帶,探明儲量 5325 公斤,預計儲量 1 萬公斤,均為岩金礦。鋁土礦分布於霍州什林和汾西店底一帶,地質工作程度相對較低。臨汾市的稀有元素礦產主要有鋰、銣、稀土、鈮、鉭等幾種,其中翼城石姑娘山的鋰銣礦是省內獨一無二的。

臨汾市非金屬礦產成礦地質條件良好,資源十分豐富,現已發現的 24 種非金屬礦產中石膏、電石灰岩、白雲岩等在全省或全國具有重要優勢,特別是石膏礦膏體厚位大,品位高,分布廣,開采條件好。其餘如水泥灰岩、膨潤土、花崗岩、耐火粘土、麥飯石等則可望成為國內優勢礦產。

植物資源 臨汾市的植物資源是全省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除農作物外,現已調查到的種子植物有 606 種 。在植物分布上,東南山地丘陵地帶以油松櫟類和華山松占優勢,農作物有小麥、玉米、穀子等,經濟林有蘋果、核桃、柿、板栗、山楂等,土特產主要有黑木耳、猴頭等,名貴中草葯植物有菖蒲、竹節人參和靈芝等;東部山地以沙棘、荊條等次生灌草叢植被為主。經濟林有核桃、瓦氏椋子、山楂、棗、桑、蘋果、梨等,土特產有猴頭、佛手和煙草,農作物以玉米、穀子為主,這一地帶盛產葯材,其中山芋肉、貝母負有盛名;太岳山區以油松、遼東櫟林及次生灌草叢植被為主,是山西省主要的林業基地。果品主要有梨、柿。中草葯種類繁多,其中以黨參、貝母、山茱萸、霍香等最著名;臨汾盆地以冬麥、棉花等農作物栽培為主,土產豐富,以曲沃的煙草、臨汾的堯棗、洪洞的蓮菜等聞名於省內外;呂梁山以油松、白皮鬆、遼東櫟林及次生灌叢植被為主,土特產有松香、生漆、猴頭、木耳等,中草葯以甘草、五加皮、蒼術、黨參、核仁等著名;西部黃土殘塬丘陵植被以灌叢和草叢為主,土特產有隰縣金梨和永和紅棗,農作物以冬小麥、玉米、馬鈴薯為主,經濟作物有棉花、大豆等。

臨汾的森林資源比較貧乏。現有的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總面積 244.7 千公頃,人均林地 0.07 公頃,為全國人均林的 1/2 左右。人均木材蓄積量 1.7 立方米,只佔全國人均蓄積量的 1/6 。臨汾市的森林不但面積小,蓄積量少,而且分布不均,林齡組成不協調,森林質量差。臨汾市的天然草地面積佔全市總面積的 24.9% ,現已查明的主要草種有豆科的胡枝子、草木棲狀黃芪、蘭花棘豆、米口袋、野豌豆,禾木科的黃茨、隱子草、早熟禾、白羊草,禾草科的苔草、蒿草等。

野生動物資源 臨汾市野生動物種類豐富,陸棲脊椎動物有 300 余種,佔全省總種數的 74% 。在本區動物種類中,屬國家一類保護動物的有白鸛、黑鸛和褐馬雞三種,其中褐馬雞是世界聞名的珍稀動物,是我國的國寶和特有珍禽。二類保護動物有金錢豹、原麝、大天鵝、鴛鴦。三類保護動物有青羊、大鴇、金雕、玉帶海雕等。由於臨汾市處於古北界的南部,隨著夏季太平洋暖濕氣團的深入,東洋界動物也不斷潛入到本區,使得臨汾市古北界和東洋界動物俱有,區系組成復雜。獸類主要有狼、狐、兔、果子狸、豬獾等,鳥類主要有麻雀、家燕、喜鵲、鳳頭杜鵑、龍斑鳩、大嘴烏鴉、鳳頭百靈、石雞、褐馬雞、胡兀鷲、岩鴿等,兩棲爬行類有黑斑蛙(青蛙、田雞)、花背蟾蜍、無趾壁虎、中華大蟾蜍等。

水資源 全市水資源總量 18.9 億立方米,其中:河川徑流量 14.8 億立方米(含泉水 3.14 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 4.1 億立方米。平均地面水入境量 10.2 億立方米,泉水入境量 2.5 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佔全省 13.9% ,人均佔有量 540 立方米,比全省多 71 立方米,為全國的 21.9% 。畝均佔有量比全省少 29 立方米,相當於全國的 10.8% ,同全國相比屬貧水區。

行政區劃
2005年,臨汾市轄1個市轄區、14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

臨汾市 面積20589平方千米,人口413萬(2007年)。
堯都區 面積1304平方千米,人口77萬。郵政編碼041000。區人民政府駐原189師。
侯馬市 面積 274平方千米,人口23萬。郵政編碼043000。
霍州市 面積 765平方千米,人口29萬。郵政編碼031400。
曲沃縣 面積 437平方千米,人口23萬。郵政編碼043400。縣人民政府駐樂昌鎮。
翼城縣 面積1149平方千米,人口31萬。郵政編碼043500。縣人民政府駐唐興鎮。
襄汾縣 面積1304平方千米,人口48萬。郵政編碼041500。縣人民政府駐新城鎮。
洪洞縣 面積1494平方千米,人口73萬。郵政編碼031600。縣人民政府駐大槐樹鎮。
古 縣 面積1190平方千米,人口 9萬。郵政編碼042400。縣人民政府駐岳陽鎮。
安澤縣 面積1961平方千米,人口 8萬。郵政編碼042500。縣人民政府駐府城鎮。
浮山縣 面積 938平方千米,人口13萬。郵政編碼042600。縣人民政府駐天壇鎮。
吉 縣 面積1779平方千米,人口10萬。郵政編碼042200。縣人民政府駐吉昌鎮。
鄉寧縣 面積2024平方千米,人口23萬。郵政編碼042100。縣人民政府駐昌寧鎮。
蒲 縣 面積1508平方千米,人口10萬。郵政編碼041200。縣人民政府駐蒲城鎮。
大寧縣 面積 963平方千米,人口 6萬。郵政編碼042300。縣人民政府駐昕水鎮。
永和縣 面積1212平方千米,人口 6萬。郵政編碼041400。縣人民政府駐芝河鎮。
隰 縣 面積1412平方千米,人口10萬。郵政編碼041300。縣人民政府駐龍泉鎮。
汾西縣 面積 875平方千米,人口14萬。郵政編碼031500。縣人民政府駐永安鎮。

電話區號:0357。
車牌:晉L。
風景名勝
【人文古跡】臨汾堯廟 丁村 水神廟 柿子灘遺址 廣勝上寺 臨汾烈士陵園 汾城古建築
【自然風光】黃河壺口瀑布 洪洞大槐樹 姑射山
【人造景觀】蘇三監獄 山西師范大學 臨汾貢院步行街
【其他景點】小西天 霍州鼓樓 廣勝寺

2. 山西臨汾位置是什麼,是山西哪裡啊 謝謝

臨汾位於太原以南,運城以北,在山西中軸線上,西靠黃河,東與晉城\長治相接.

3. 山西臨汾在什麼山脈之間

一、山西省臨汾市在太岳山、中條山和呂梁山脈之間,如圖所示:

臨汾地處太原、鄭州、西安三個省會城市連接中點,區位優勢突出,交通通訊便捷。位於山西省西南部,東倚太岳,與長治、晉城為鄰;西臨黃河,與陝西省隔河相望;北起韓信嶺,與晉中、呂梁毗連;南與運城市接壤。因地處汾水之濱而得名,臨汾「東臨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達幽並」,地理位置重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該市歷史悠久,是華夏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和黃河文明的搖籃,有「華夏第一都」之稱;該市是華北地區重要的糧棉生產基地,盛產小麥、棉花等,素有「棉麥之鄉」和「膏腴之地」美譽;該市已形成多元產業體系,是山西省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市自然資源豐富,是中國三大優質主焦煤基地之一;該市非物質文化種類繁多,有蒲州梆子、威風鑼鼓等多種民間藝術形式,被譽為「梅花之鄉」、「剪紙之鄉」和「鑼鼓之鄉」。

4. 臨汾在山西哪裡

臨汾地處山西省西南部,黃河中游。最東段在安澤縣良馬鄉西坡以東,最西段在永和縣南庄內鄉咀頭容附近,最南段在翼城縣大河鄉關家窯以南的中條山主峰舜王坪腳下,最北段在永和縣坡頭鄉白家崖附近。南北最大縱距
170
多公里,東西最大橫距約
200
公里,全市總面積
20275
平方公里,佔全省
13%
。臨汾「南通秦蜀,北達幽並,東臨雷霍,西控河汾」,整個地區大致呈不規則的梯形,東倚巍巍太岳與長治晉城為鄰,西隔滔滔黃河與陝西相望,北起韓信嶺與晉中、呂梁市毗鄰,南與運城市接壤。因其地理位置重要
,
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5. 臨汾是什麼地方

臨汾地處太原、鄭州、西安三個省會城市連接中點,區位優勢突出,交通通訊便捷內。位於山西省西南部,東容倚太岳,與長治、晉城為鄰;西臨黃河,與陝西省隔河相望;北起韓信嶺,與晉中、呂梁毗連;南與運城市接壤。因地處汾水之濱而得名,臨汾「東臨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達幽並」,地理位置重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該市歷史悠久,是華夏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和黃河文明的搖籃,有「華夏第一都」之稱;該市是華北地區重要的糧棉生產基地,盛產小麥、棉花等,素有「棉麥之鄉」和「膏腴之地」美譽;該市已形成多元產業體系,是山西省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市自然資源豐富,是中國三大優質主焦煤基地之一;該市非物質文化種類繁多,有蒲州梆子、威風鑼鼓等多種民間藝術形式,被譽為「梅花之鄉」、「剪紙之鄉」和「鑼鼓之鄉」。


6. 臨汾在山西的哪個地區,是怎樣的地形的地形 快快快

臨汾地處太原、鄭州、西安三個省會城市連接中點,區位優勢突出,交通通訊便捷。位於山西省西南部,東倚太岳,與長治、晉城為鄰;西臨黃河,與陝西省隔河相望;北起韓信嶺,與晉中、呂梁毗連;南與運城市接壤。因地處汾水之濱而得名,臨汾「東臨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達幽並」,地理位置重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該市歷史悠久,是華夏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和黃河文明的搖籃,有「華夏第一都」之稱;該市是華北地區重要的糧棉生產基地,盛產小麥、棉花等,素有「棉麥之鄉」和「膏腴之地」美譽;該市已形成多元產業體系,是山西省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市自然資源豐富,是中國三大優質主焦煤基地之一;該市非物質文化種類繁多,有蒲州梆子、威風鑼鼓等多種民間藝術形式,被譽為「梅花之鄉」、「剪紙之鄉」和「鑼鼓之鄉」。
臨汾市位於山西省西南部,東倚太岳,與長治、晉城為鄰;西臨黃河,與陝西省隔河相望;北起韓信嶺,與晉中、呂梁毗連;南與運城市接壤。地理坐標為北緯35°23′~36°57′,東經110°22′~112°34′之間,南北最大縱距170多平方公里,東西最大橫距約200公里,總面積20275平方公里,佔全省13%。臨汾「東臨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達幽並」,地理位置重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臨汾市地形輪廓大體呈「凹」字型分布,四周環山,中間平川,全境分山地、丘陵、盆地三大地形單元。其中,平川面積佔19.4%,丘陵面積51.4%,山地29.2%。臨汾盆地縱貫臨汾市中部,將整體隆起的高原分為東西兩部分山地。東部由北向南為太岳山、中條山,西部是呂梁山脈,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最高處太岳山霍山主峰,海拔2346.8米,最低處鄉寧縣師家灘,海拔385.1米。境內有黃河、汾河、昕水河、沁河、澮河、鄂河、清水河7條河流和郭庄、龍祠、霍泉三大名泉。

臨汾市地處半乾旱、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期。氣溫的特點是冬寒夏熱。全市氣候的主要特徵是:冬季寒冷乾燥,降雪稀少;春季乾旱多風,秋季陰雨連綿;夏季酷熱多暴雨,伏天旱雨交錯。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748.4—2512.6小時,年平均氣溫9.0—12.9℃,降水量420.1—550.6毫米,無霜期127—280天。

7. 臨汾位於中國的什麼部位

臨汾地處太原、鄭州、西安三個省會城市連接中點,地處我國7大地理分區中版的華北地區。臨汾市區位優勢權突出,交通通訊便捷。臨汾市位於山西省西南部,東倚太岳,與長治、晉城為鄰;西臨黃河,與陝西省隔河相望;北起韓信嶺,與晉中、呂梁毗連;南與運城市接壤。地理坐標為北緯35°23′~36°57′,東經110°22′~112°34′之間,南北最大縱距170多平方公里,東西最大橫距約200公里,總面積20275平方公里,佔全省面積的13%。

8. 山西臨汾在北緯幾度線

臨汾市位於山西省西南部,東倚太岳,與長治、晉城為鄰;西臨黃河,版與陝西省隔河相望;北起韓信嶺權,與晉中、呂梁毗連;南與運城市接壤。地理坐標為北緯35°23′——36°57′,東經110°22′——112°34′之間,南北最大縱距170多平方公里,東西最大橫距約200公里,總面積20275平方公里,佔全省13%。臨汾「東臨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達幽並」,地理位置重要。

9. 臨汾在山西地理位置圖

大致如圖所示,大圈是山西省,小圈是臨汾市。

10. 山西臨汾地處大山嗎地理位置

1、山西省臨汾來市地處自臨汾盆地當中,地勢平坦,不在大山裡。

2、臨汾市的地理位置:36.0884297634 ,111.5133688082,即北緯N36°05′18.35″ ,東經E111°30′48.13″。海拔:451.20 米。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