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土壤質地與地理環境

土壤質地與地理環境

發布時間: 2021-02-17 09:19:08

⑴ 土壤質地與土壤質量的關系 請詳細些

土壤質地:組成土壤的礦物質大小顆粒的配合比例,或百分組成。
土壤質地內即土壤機容械組成,是指土壤中各級土粒含量的相對比例及其所表現的土壤砂黏性質。土壤中砂粒、粉粒和黏粒三組粒級含量的比例,是土壤較穩定的自然屬性,也是影響土壤一系列物理與化學性質的重要因子。土壤質地不同對土壤結構、孔隙狀況、保肥性、保水性、耕性等均有重要影響。根據土壤中砂粒、粉粒和黏粒三級含量,並參考礫石量,可劃分為三大質地類型,即沙土類、壤土類和黏土類(其下各細分若干質地名稱)。
土壤質量:指土壤在生態系統范圍內,維持生物生產力、保護環境穩定和促進動植物健康生長的能力.土壤質量可反映各種利用和管理條件下土壤恢復與退化的能力。
二者的關系:土壤質地不同,土壤質量也不同。通常來說,壤土的土壤質量要高,肥力要好;而沙土和黏土的土壤質量較低,肥力差。

⑵ 土壤形成與自然地理系統整體性

成土因素學說的基本觀點可概括為:

①土壤是一種獨立的自然體,它是在各種成土因素非常復雜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②對於土壤的形成來說,各種成土因素具有同等重要性和相互不可替代性。其中生物起著主導作用。土壤是一定時期內,在一定的氣候和地形條件下,活有機體作用於成土母質而形成的。

母質因素

(1)土壤形成的母質因素

風化作用使岩石破碎,理化性質改變,形成結構疏鬆的風化殼,其上部可稱為土壤母質。如果風化殼保留在
土壤
原地,形成殘積物,便稱為殘積母質;如果在重力、流水、風力、冰川等作用下風化物質被遷移形成崩積物、沖積物、海積物、湖積物、冰磧物和風積物等,則稱為運積母質。成土母質是土壤形成的物質基礎和植物礦質養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來源。母質代表土壤的初始狀態,它在氣候與生物的作用下,經過上千年的時間,才逐漸轉變成可生長植物的土壤。母質對土壤的物理性狀和化學組成均產生重要的作用,這種作用在土壤形成的初期階段最為顯著。隨著成土過程進行得愈久,母質與土壤間性質的差別也愈大,盡管如此,土壤中總會保存有母質的某些特徵。

首先,成土母質的類型與土壤質地關系密切。不同造岩礦物的抗風化能力差別顯著,其由大到小的順序大致為:石英→白雲母→鉀長石→黑雲母→鈉長石→角閃石→輝石→鈣長石→橄欖石。因此,發育在基性岩母質上的土壤質地一般較細,含粉砂和粘粒較多,含砂粒較少;發育在石英含量較高的酸性岩母質上的土壤質地一般較粗,即含砂粒較多而含粉砂和粘粒較少。此外,發育在殘積物和坡積物上的土壤含石塊較多,而在洪積物和沖積物上發育的土壤具有明顯的質地分層特徵。

其次,土壤的礦物組成和化學組成深受成土母質的影響。不同岩石的礦物組成有明顯的差別,使其上發育的土壤的礦物組成也就不同。發育在基性岩母質上的土壤,含角閃石、輝石、黑雲母等深色礦物較多;發育在酸性岩母質上的土壤,含石英、正長石和白雲母等淺色礦物較多;其他如冰磧物和黃土母質上發育的土壤,含水雲母和綠泥石等粘土礦物較多,河流沖積物上發育的土壤亦富含水雲母,湖積物上發育的土壤中多蒙脫石和水雲母等粘土礦物。從化學組成方面看,基性岩母質上的土壤一般鐵、錳、鎂、鈣含量高於酸性岩母質上的土壤,而硅、鈉、鉀含量則低於酸性岩母質上的土壤,石灰岩母質上的土壤,鈣的含量最高。

氣候因素

(2)土壤形成的氣候因素

氣候對於土壤形成的影響,表現為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兩個方面。直接影響指通過土壤與大氣之間經常進行
土壤生物污染
的水分和熱量交換,對土壤水、熱狀況和土壤中物理、化學過程的性質與強度的影響。通常溫度每增加10℃,化學反應速度平均增加1~2倍;溫度從0℃增加到50℃,化合物的解離度增加7倍。在寒冷的氣候條件下,一年中土壤凍結達幾個月之久,微生物分解作用非常緩慢,使有機質積累起來;而在常年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下,微生物活動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機質,使有機質含量趨於減少。

氣候還可以通過影響岩石風化過程以及植被類型等間接地影響土壤的形成和發育。一個顯著的例子是,從乾燥的荒漠地帶或低溫的苔原地帶到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地帶,隨著溫度、降水、蒸發以及不同植被生產力的變化,有機殘體歸還逐漸增多,化學與生物風化逐漸增強,風化殼逐漸加厚。

⑶ 土壤質地分哪幾類各中質地對植物生長的特性如何

砂土:砂質土的來主要肥源力特徵為蓄水力弱、養分含量少,保肥能力差、土溫變化快,但通氣性、透水性好,易耕作。粘土: 粘質土的主要肥力特徵為保水、保肥性好,養分含量豐富,土溫比較穩定,但通氣性、透水性差,耕作比較困難(干時堅硬,濕時粘粒,故要在一定的含水量條件下耕作較好)。 壤土:土壤顆粒組成中黏粒、粉粒、砂粒含量適中的土壤。質地介於黏土和砂土之間,兼有黏土和砂土的優點,通氣透水、保水保溫性能都較好,是較理想的農業土壤。這類土壤,含砂粒較多的稱砂壤土(砂質壤土),黏粒較多的稱粘壤土(粘質壤土)。另外:按土壤的垂直結構來說,上層是壤土,下層是黏土(起到保水、保肥作用)的土壤肥力最佳,農業上稱為「金蓋土」。

⑷ 分析不同土壤質地的外觀特點

1 塊狀結構體:近似立方體型,長、寬、高大體相等,走私一般大於3cm,1-3cm之內的稱作版核狀結構體權,外形不規則,多在粘重而乏有機質的土中生成,熟化程度低的死黃土常見此結構,由於相互支撐,會增大孔隙,造成水分快速蒸發跑墒,多有壓苗作用,不利植物生長繁育。 2 片狀結構體:水平面排列,水平軸比垂直軸長,界面呈水平薄片狀;農田犁耕層、森林的灰化層、園林壓實的土壤均屬此類。不利於通氣透水,造成土壤乾旱,水土流失。 3 柱狀結構體和棱狀結構體:沿垂直軸排列,垂直軸大於水平軸,土體直立,結構體大小不一,堅實硬,內部無效孔隙占優勢,植物的根系難以介入、通氣不良、結構體之間有形成的大裂隙,既漏水又漏肥。 4 團粒結構體:這是最適宜植物生長的結構體土壤類型,它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土壤肥力的水平和利用價值。其能協調土壤水分和空氣的矛盾;能協調土壤養分的消耗和累積的矛盾;能調節土壤溫度,並改善土壤的溫度狀況;能改良土壤的可耕性,改善植物根系的生長伸長條件。

⑸ 土壤的分類、地理分布、成土過程等

樓主不是只要分類、地理分布、成土過程嗎?

上面的答案好多都沒用啊!下面是我同學總結的,請參考。

一 凍 土
分類:冰沼土和凍漠土
地理分布:高緯地帶和高山垂直帶的上部
冰沼土分布在北極圈以北的北冰洋沿岸地帶
凍漠土主要分布在我國的青藏高原和其他高山地區

成土條件:苔原氣候或高原氣候(低溫、低蒸發、水分飽和、永凍層)
以苔蘚、地衣為主的苔原植被或多年生、中旱生的 草本植物、墊狀植物和地衣
冰川地形
母質差異較大

成土過程:凍融交替顯著,以物理風化為主,生物、化學風化微弱
元素遷移不明顯,存在粗骨性
永凍層深度影響土壤剖面層次分化
極地冰沼區水分飽和,表層有泥炭化和半泥炭化的有機質積累,並有潛育層形成
高山凍漠土分布區,降水少,淋溶弱,剖面中有石膏、易溶性鹽和碳酸鈣的累積,土體呈鹼性,表土結皮和龜裂

主要性狀:具有永凍土壤溫度狀況
地表具有多邊形土或石環狀、條紋狀等凍融形態特徵
土體淺薄(<50厘米),剖面構型簡單
有機質含量低,陽離子代換量低,粘粒含量少,營養元素貧乏

二 灰 化 土
分類:灰化土、生草灰化土、潛育灰化土、棕色灰化土

地理分布:歐亞大陸北部和北美洲北部,緯向綿延展布
世界各地的高山
我國大興安嶺北端和青藏高原某些高山亞高山垂直帶(極少)

成土條件:
• 氣候:寒溫帶濕潤氣候區,冬長而寒冷,氣溫季節變化大,降雨集中在夏季; 降水量少,但低溫冬凍,水分蒸發弱;永凍層存在,地表水分充足,有利於淋溶和潛育作用的進行
• 植被 :針葉林為主
• 地形、母質: 山地和丘陵平原
• 更新世冰川沉積物(主)、砂岩、泥岩、粘土、石灰岩風化物

成土過程:灰化層形成過程
• 淀積層形成過程
• 主要性狀:具有灰化淀積層
• 土體剖面分異明顯,土體構型為O-Ah-E-Bsh-C
• 表層有機質含量高,腐殖質中以富里酸為主,土壤呈酸性
• 陽離子交換量低,鹽基飽和度低
• 整個剖面中各種氧化物均有明顯的流失,除了鈣、鎂、硅等大量淋失外,鐵、鋁有明顯的淋溶淀積
• 粘粒含量從表層向下明顯增高,淀積層粘粒含量可為灰化層的兩倍左右,質地有明顯的突變性

三 淋 溶 土
分類:暗棕壤、棕壤、黃棕壤和白漿土

地理分布:廣泛分於於溫帶、暖溫帶和北亞熱帶地區,在亞洲的中東部、北美洲的中東部、歐洲的中西部及南部的局部地區、南美洲的南部、非洲的南北端都有分布。
我國主要分布於南起大巴山和長江、北跨山東半島、東北的廣大地區

成土條件:
• 氣候:溫帶、暖溫帶、以至北亞熱帶的濕潤季風氣候區
白漿土、暗棕壤分布區,冬季寒冷乾燥,土壤凍層深,表層凍結時間150天左右,年降水分配極不均勻,暖季(5—10月)降水較多,占年降水量的80%以上。
棕壤分布區,夏季溫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季節凍層較淺。
黃棕壤分布區。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乾旱,降水量多集中於夏、秋兩季,氣候上已屬於暖溫帶向亞熱帶過渡區。
• 植被
暗棕壤:針闊混交林;
棕壤:落葉闊葉林;
黃棕壤: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
白漿土:喜濕草本(草甸和草甸沼澤)和木本
• 地形、母質
淋溶土分布區的地形多為低山丘陵、低平原河谷階地、山間盆地和盆地、山前台地及部分熔岩台地;
成土母質為沉積物、坡積物、第四紀沉積物

主要性狀:具有粘化層
土體剖面構型為O-Ah-Bt-C
中-高度鹽基飽和度,交換性鹽基總量較高
有機質含量高,腐殖質組成差異大,呈微酸性至酸性反應,
粘粒含量高,以未徹底風化的硅酸鹽粘土礦物為主,質地粘重。多呈棱塊狀結構,有棕色膠膜。
剖面中淀積層粘粒含量高,粘土礦物以水雲母和蛭石為主

四 富 鋁 土
分類:磚紅壤、磚紅壤性紅壤、紅壤和黃壤

地理分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亞洲東南部、非洲中部、北美洲東南部和南美洲北部,都有大面積的分布。
我國長江以南至南海諸島、台灣-橫斷山脈的廣大地區
成土條件:
• 氣候 熱帶、亞熱帶氣候,高溫多雨。
• 植被
磚紅壤:熱帶雨林、季雨林
磚紅壤性紅壤:南亞熱帶季雨林
紅壤:常綠闊葉林
黃壤: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熱帶山地濕生常綠林
• 地形、母質
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成土母質為各種酸性和基性岩,並以富鋁風化殼為主。
主要性狀:診斷層和診斷特性
中度以上的富鋁化特徵(鐵鋁層)
診斷特性
中度以上的富鋁化作用表現在於:
礦物分解、鹽基和二氧化硅淋失作用十分強烈,粘土礦物以高嶺石類粘土礦
物和鐵鋁氧化物為主;
礦物風化析出的氧化鐵在土壤中產生明顯富集;
鋁離子除進入交換性復合體,招致高度鋁飽和外,還以三水鋁石形式存在。
鐵鋁層中氧化鐵富積,鐵的游離度增大
粘粒的陽離子交換量低與硅鐵鋁率低
對用以診斷富鋁土綱的鐵鋁層不僅以其粘粒部分陽離子交換量和硅鋁分子率作為指標,而且還需就其與脫鉀作用聯系的K2O含量作出限定。具體指標是:部分亞層細土三酸消化分解物組成中K2O<35克每千克。
形態特徵
如果沒有受到侵蝕,土層深厚,土體分異不明顯,但可劃分出Ah-Bs-C各層
各層性狀
腐殖質層 一般厚10—20厘米,濁橙色至濁黃棕色。粒狀或小塊狀結構,疏鬆而多根系,常夾有殘落物和碎屑片。
鐵鋁層 這是富鋁土的重要診斷層,呈暗紅色至黃棕色,緊實粘重,孔隙較少,粘土礦物中以1:1型(高嶺石類)或鐵鋁氧化物占優勢。多呈塊狀或棱塊狀結構,在孔壁或結構面上常出現淀積的粘粒膠膜或鐵結核。
母質層 常見有玄武岩、玢岩發育的鐵質富鋁風化殼,石灰岩、白雲岩發育的鋁質富鋁風化殼,淺海沉積物發育的石英質富鋁風化殼,第四紀紅色粘土發育的硅鐵質鐵鋁風化殼

理化性質
物理性質:
顆粒較細,排列較緊,粘粒活度低,膨脹較小,因為有較多無定形鐵鋁氧化物的膠結作用,因此形成的團聚體,尤其是微團聚體的水穩定性很強。
土體的孔隙度比較高,透水性較好,能容忍較大的降水強度。
粘結力小

化學性質
富鋁土全剖面呈酸性反應,pH值一般為4.5—6.0,其酸度主要是由於鋁離子所引起的
含較多游離氧化鐵(正電荷載體),對富鋁土的表面性質有較大的影響
磷含量較低,氮和鉀含量變動大

五 鈣 積 土
分類:黑鈣土、栗鈣土、灰鈣土、棕鈣土和黑壚土

地理分布:溫帶、暖溫帶半濕潤、半乾旱向乾旱氣候過渡區
歐亞大陸的溫帶和暖溫帶內陸地區,從黑海以西向東延伸越過巴爾喀什湖,略呈東北-西南向的帶狀分布
北美落基山以東的美國東部大平原,
南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我國主要分布於東北西部、內蒙古、甘肅、新疆、寧夏等地
• 成土條件:氣候 年降水量不足,降水年變幅大,季節性乾旱明顯,乾燥度由半濕潤區向內陸乾旱區增大。
• 植被
黑鈣土:草甸草原、草原、
栗鈣土:乾草原、
棕鈣土、灰鈣土:草原——荒漠
黑壚土:草原、農作物
• 地形和母質
地形以平原、高原、台地和階地為主
成土母質以黃土狀沉積物為主
主要性狀:具有暗色表層
剖面具有鈣積層或強石灰特徵,有時有鹽化層、鹼化層、石膏層
土體剖面構型為Ah-Bk-C
具有石灰反應,易溶性鹽類少,鹽基飽和度高
粘土礦物以蒙脫石和水雲母為主

六 弱淋溶土
分類:灰色森林土、褐土、灰褐土和燥紅土

地理分布:分布范圍較廣,五大陸的半濕潤半乾旱地區
我國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和華北,由東北向西南延伸
• 成土條件:氣候 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均有分布,氣候類型差異大
• 植被
灰色森林土:溫帶森林草原或森林向草原過渡帶
褐土:常綠硬葉林、灌叢和森林草原(我國為中生夏綠闊葉林與灌叢)
燥紅土:熱帶稀樹草原或熱帶稀樹灌叢草原
• 地形、母質
在我國多分布在山地、山丘或丘陵地帶中。燥紅土所在地形為山坡地、河谷地或海岸階地。
母質差異較大
主要性狀:具有半干潤土壤水分狀況
土體剖面構型不明顯
表層有機質含量高,陽離子交換量和鹽基飽和度高
不同土壤類型酸鹼性不一

七 荒 漠 土
分類:灰漠土、灰棕漠土和棕漠土
地理分布:熱帶、亞熱帶和溫帶的荒漠地區
世界荒漠土分布在撒哈拉、大洋州、中亞、阿拉伯、南美以及美國西部等荒漠地區
我國荒漠土分布在甘肅、新疆、青海、寧夏以及內蒙古等省區
成土條件:氣候
乾旱的大陸性氣候:
降水稀少,降水變率大;
日照強烈,蒸發量大於降水量;
風大而強烈,多大風和塵暴天氣
灰漠土:溫帶荒漠邊緣地區
灰棕漠土:溫帶荒漠地區
棕漠土:暖溫帶荒漠地區

⑹ 中國土壤類型分布圖

中國來土壤類型分布圖:

土壤可以分自為砂質土、黏質土、壤土三種類型。

中國主要土壤發生類型可概括為紅壤、棕壤、褐土、黑土、栗鈣土、漠土、潮土(包括砂姜黑土)、灌淤土、水稻土、濕土(草甸、沼澤土)、鹽鹼土、岩性土和高山土等系列。

(6)土壤質地與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按土壤質地,土壤一般分為三大類:砂質土、黏質土、壤土三類。

砂質土的性質:含沙量多,顆粒粗糙,滲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氣性能好。

黏質土的性質:含沙量少,顆粒細膩,滲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氣性能差。

壤土的性質:含沙量一般,顆粒一般,滲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風性能一般。

地球陸地表面土壤種類的分異和組合。與自然地理條件的綜合變化密切相關。

⑺ 土壤質地

農業地質是農學與來地質學相結合自的交叉科學,其重要的結合點之一是土壤,土壤對成土母質的化學組成和物理特性有繼承性。前者多是指元素,後者則是指礦物。元素影響土壤的養分,礦物影響土壤的質地。以往對農業地質環境評價的研究中往往重視土壤養分,實質是重視地球化學研究,而忽視土壤質地的研究。本書研究認為土壤質地研究是很重要的,應是農業地質環境評價體系中的一環。事實上各個土壤類型的質地既對土壤形成有指示意義,也對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光熱利用有重要意義,同時對水土流失生態脆弱性有警示作用。

⑻ 土壤質地與土壤肥力的關系

土壤質地是根據土壤的顆粒組成劃分的土壤類型。土壤質地一般分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類,其類別和特點主要是繼承了成土母質的類型和特點,又受到耕作、施肥、排灌、平整土地等人為因素的影響,是土壤的一種十分穩定的自然屬性,對土壤肥力有很大影響。

質地越粘,保水保肥能力越好,土壤肥力越好,質地越砂,漏水漏肥嚴重,肥力越差。

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屬性和本質特徵,是土壤為植物生長供應和協調養分、水分、空氣和熱量的能力,是土壤物理、化學和生物學性質的綜合反應。四大肥力因素有:養分因素、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生物因素。

(8)土壤質地與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土壤的最基本物理性質之一,對土壤的各種性狀,如土壤的通透性、保蓄性、耕性以及養分含量等都有很大的影響是評價土壤肥力和作物適宜性的重要依據。不同的土壤質地往往具有明顯不同的農業生產性狀,了解土壤的質地類型,對農業生產具有指導價值。

有關土壤肥力的概念,世界各國目前仍無統一的認識。土壤肥力是土壤物理、化學和生物學性質的綜合反映,其中,養分是土壤肥力的物質基礎,溫度和空氣是環境因素,水既是環境因素又是營養因素。各種肥力因素(水、肥、氣、熱)同時存在、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

⑼ 土壤類型有哪些

土壤可以分為砂質土、黏質土、壤土三種類型。

一、砂質土

粗粒土是指大於0.1毫米顆粒含量較多的土,可分為礫類土和砂類土。

砂類土,又稱砂質土,指粒徑大於2mm顆粒含量不超過全重的50%,而粒徑大於0.075mm的顆粒含量超過全重的50%的土。

砂質土根據粒組含量不同可分為礫砂、粗砂、中砂、細砂和粉砂。

二、黏質土

黏質土是土壤的一種,有保水性能好等特點,

含沙量少,顆粒細膩,滲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氣性能差的一種土壤。

三、壤土

壤土,指土壤顆粒組成中黏粒、粉粒、砂粒含量適中的土壤,顆粒大小在0.2mm至0.02mm之間。質地介於黏土和砂土之間,兼有黏土和砂土的優點,

通氣透水、保水保溫性能都較好,耐旱耐澇,抗逆性強,適種性廣,適耕期長,易培育成高產穩產土壤,也是較理想的農業土壤。

(9)土壤質地與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土形成因素

成土因素學說的基本觀點可概括為:

1、土壤是一種獨立的自然體,它是在各種成土因素非常復雜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2、對於土壤的形成來說,各種成土因素具有同等重要性和相互不可替代性。其中生物起著主導作用。土壤是一定時期內,在一定的氣候和地形條件下,活有機體作用於成土母質而形成的。

土壤並非生來就具有肥力特徵,能夠生長綠色植物的。跟生物發育一樣,土壤發育也有一系列的過程。其中,母質、氣候、生物、地形、時間是土壤形成的五大關鍵成土因素。

高中地理如何判斷土壤質地類型

土壤 可以分為砂質土、黏質土、壤土三種類型。

砂質土的性質:含沙量多回,顆粒粗糙,答滲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氣性能好。

黏質土的性質:含沙量少,顆粒細膩,滲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氣性能差。

壤土的性質:含沙量一般,顆粒一般,滲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風性能一般。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