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陝西秦朝的文化地理位置

陝西秦朝的文化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17 06:56:08

㈠ 中國歷史中的秦朝文化

秦朝文化:

  1. 統一文字

    秦國統一中國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鞏固其統治,其中包括著名的「書同文」,即將戰國時期各國使用的不同的書寫體統一為後世所稱的小篆,相傳該字體為秦國丞相李斯發明。

    秦始皇以原來秦國的制度為標准,整齊劃一全國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一些制度,企圖盡可能消除由於長期分裂割據造成的地區差異,以利統一。戰國時期,各國文字的基本結構雖然相同,但字體繁簡和偏旁位置卻有差異。李斯受命統一文字,他以秦國的文字為基礎,參照六國文字,制定小篆,並寫成範本,在全國推行。當時還流行一種書法,叫做隸書,比小篆更簡便。書同文,將小篆作為標准文字;「焚詩書」,加強思想控制;以吏為師,嚴禁私學。

  2. 五德學說

    秦始皇不但建立了一套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統治機構和制度,而且還採用了戰國時期陰陽家的終始五德說,以辯護秦朝的法統。終始五德說認為,各個相襲的朝代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德的順序進行統治,周而復始。秦得水德,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禮服旌旗等都用黑色;與水德相應的數是六,所以符傳長度、法冠高度各為六寸,車軌寬六尺;水德主刑殺,所以政治統治力求嚴酷,不講究「仁恩」和「義」;與水德相應,歷法以亥月即十月為歲首,等等。

  3. 封禪大典

    秦始皇還確定了一套與皇帝地位相適應的復雜的祭典以及封禪大典,擇時進行活動。秦始皇在咸陽附近仿照關東諸國宮殿式樣營建了許多宮殿,並於渭水之南修造富麗宏偉的阿房宮。咸陽宮殿布局取法於天上的紫微宮,儼然是人間上帝的居處,天下一統的象徵。秦始皇還在驪山預建陵寢,墓室中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他採取這些措施,和他採用皇帝的名號一樣,是要表示他在人間的權力與上帝在天上的權力相當,從而向臣民灌輸皇權神秘的觀念。皇權神秘觀念,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思想基礎。

㈡ 秦國地理位置優勢有

秦國地理位置優勢有位居高原,控扼黃河上游,對整個東方有以高凌下之勢;周圍山圍水繞,外敵難以入侵,未戰而先立於不敗之地。

秦國(前770年—前207年),周朝時華夏族在中國西北地區建立的諸侯國,始祖秦非子是商紂王手下名將飛廉之子惡來之後。秦人先祖嬴姓部族在殷商時期是鎮守東方的得力助手,頗受商朝重視,為商朝貴族並遂為諸侯。

秦穆公時先後滅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個國家,開辟國土千餘里並穩定大後方以後,才奠定了其作為春秋大國的基礎。戰國初,魏國連年進攻秦國,奪取了河西之地,秦國被迫退守洛水以西。秦孝公時,任用商鞅進行變法,秦國因此與日俱強,逐漸成為戰國中後期最強大的國家。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稱王。公元前316年秦並巴國和蜀國。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於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間滅掉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統一王朝——秦朝。

(2)陝西秦朝的文化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1、文化

秦國文化主要來自姬周文明,縱觀秦文化的發展,早期由於秦偏在西垂,與中原諸國交往較少,周文化對秦的影響在西周初年即已開始,尤其在秦文公時代打敗戎人「收周余民」及後來佔有西周故地之後,秦對周文化有了更多的吸收和繼承。

在秦文化的發展中,真正與周文化發生重大偏離的是在戰國中晚期,即秦孝公以後到始皇帝的這一時期,法家思想在秦得到貫徹和施行,秦國政、俗為之一大變。

2、禮俗

秦國在喪葬、宗教祭祀、婚姻、宗法、秦俑和《日書》中所反映的秦人的不同於中原禮樂文化的具有自身特點的禮俗文化。秦人在喪葬時尚西,屈肢葬,這是和東方諸國最明顯的標志。秦人的殉葬方式、墓葬隨葬品的組合和中原也是不一樣的。

在宗教崇拜上,秦人和中原也不一樣,崇尚的是多神教,對祖先神沒有放在最主要的位置。祭祀時,有自己特殊的祭祀儀式——畤祭。宗法關繫上,秦國沒有中原的嫡長子繼承,而是選賢與能,充分利用有能力的人。秦尚武的禮俗在軍禮和游藝上也有著明顯的表現。

㈢ 關於秦國的地理位置

秦國是周朝時華夏族(漢族古稱)在中國西北建立的一個諸侯國,秦人是華夏族西遷的一支。其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時期就是商朝鎮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頗受商朝重視,為商朝貴族。後因嬴姓部族捲入了武庚挑唆的叛亂而遭到西周統治者的懲罰,被迫西遷,嬴姓部族因此淪為奴隸。

周孝王時,秦先祖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周王封為附庸。秦人此後世代為周王室養馬並在戌邊對抗西戎。周夷王以後,周王室越來越衰敗,不得不依靠秦人來穩定西部疆域的和平。

公元前821年,秦庄公擊敗西戎,被周宣王封為西陲大夫,賜以原大駱之族所居的犬丘(甘肅天水市西南禮縣一帶)之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殺,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賞識。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又被賜封歧山以西之地。

秦國最初由於地處偏僻,不被其他諸侯國重視。直到秦穆公時先後滅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個國家,開辟國土千餘里並穩定大後方以後,才奠定了其作為春秋四大強國的基礎。秦國多位君王死於討伐西戎,秦人與戎人常年交戰造就了秦人能征善戰。

戰國初魏國奪取了河西之地,秦國被迫退守洛水以西。秦孝公時,任用商鞅進行變法,秦國因此與日俱強,逐漸成為戰國中後期最強大的國家。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稱王。前316年秦滅蜀國,從此秦國正式成為戰國七雄中版圖最大的國家。

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於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間滅掉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帝國秦朝。

㈣ 戰國時期秦國的地理位置


都成雍,商鞅變法後遷至咸陽。疆域包括陝西大部、山西西南(一小塊)、河南西部(一小塊)、甘肅東南部、四川部分。




秦國是周朝時華夏族(漢族古稱)在中國西北建立的一個諸侯國,秦人是華夏族西遷的一支。其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時期就是商朝鎮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頗受商朝重視,為商朝貴族。後因嬴姓部族捲入了武庚挑唆的叛亂而遭到西周統治者的懲罰,被迫西遷,嬴姓部族因此淪為奴隸。

周孝王時,秦先祖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周王封為附庸。秦人此後世代為周王室養馬並在戌邊對抗西戎。周夷王以後,周王室越來越衰敗,不得不依靠秦人來穩定西部疆域的和平。

公元前821年,秦庄公擊敗西戎,被周宣王封為西陲大夫,賜以原大駱之族所居的犬丘(甘肅天水市西南禮縣一帶)之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殺,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賞識。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又被賜封歧山以西之地。

秦國最初由於地處偏僻,不被其他諸侯國重視。直到秦穆公時先後滅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個國家,開辟國土千餘里並穩定大後方以後,才奠定了其作為春秋四大強國的基礎。秦國多位君王死於討伐西戎,秦人與戎人常年交戰造就了秦人能征善戰。

戰國初魏國奪取了河西之地,秦國被迫退守洛水以西。秦孝公時,任用商鞅進行變法,秦國因此與日俱強,逐漸成為戰國中後期最強大的國家。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稱王。前316年秦滅蜀國,從此秦國正式成為戰國七雄中版圖最大的國家。

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於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間滅掉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帝國秦朝。

㈤ 秦朝的首都是什麼地方現在稱為什麼

秦朝的首都是在咸陽,現在稱為咸陽市,是一個地級市,屬於陝西省。

秦朝剛統一六國時就是建都在咸陽,也就是現在的陝西省咸陽市。當時秦國還在咸陽修建長城,目的就是為了抵禦外敵,保護首都咸陽。

可以說咸陽在當時是所有平原地區中最核心的位置,秦國定都咸陽是大勢所趨。咸陽作為中國著名的古都,是中國歷史發展的起源地,承載了中國千年的歷史文化,更是秦漢文化的發源地,如今的咸陽也已經發展成一個大都市,每年有數之不盡的遊客去游覽這個偉大的城市。

㈥ 陝西在地理環境 、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方面有什麼特色

陝西,猶如鑲嵌在中國西部腹地的一顆明珠,地域南北長、東西窄,南北長約880公里,東西寬約160~490公里。全省縱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是新亞歐大陸橋亞洲段和中國西北、西南、華北、華中之間的門戶,周邊與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重慶8個省市接壤,是國內鄰接省區數量較多的省份,具有承東啟西、連接西部的區位之便。 總面積20.58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為3762萬人(2008年),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9.4%以上,境內還有回族、滿族、蒙古族、苗族、羌族等。 陝西境內主要河流有黃河、渭河、漢江、嘉陵江等。北山山脈、南山山脈(即秦嶺)橫斷陝西,將全省分為三部分。境內最高峰為秦嶺主峰太白山,秦嶺的華山、終南山、驪山、五台山(南五台)、翠華山都久負盛名。境內第一大淡水湖為陝北榆林的紅鹼淖。 三秦大地在國家「山川秀美」工程的指引下,早已告別黃土漫天的時代,森林覆蓋率達41.42%,遠超很多西部省份,處處山清水碧,尤其是陝北黃土高原區,良好的生態環境堪稱「北方的江南」。 陝西,這一稱呼最早出現在西周初年。據《國語》載,西周初年,周王朝以「陝原」(今河南三門峽陝縣境內)為界。 陝西省地跨中國西北和西南,古為雍州、梁州之地(陝北、關中屬雍州、陝南為梁州),又稱為三秦大地,縱貫南北,連通東西,位於中國地理版圖的中心區,處於黃河中游和漢江中上游,歷史悠久,古老神秘。 她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這里有人類誕生初期的西安藍田猿人,這里是仰韶文化最集中的發現地,這里有最具原始社會氏族文化代表性的西安半坡遺址和中國較早的城市西安楊官寨遺址,有世界四大古都的長安,這里是世代景仰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黃帝的誕生地、部族發源地及陵寢所在地,相傳也是更為久遠的華胥古國或華胥氏的所在。華胥氏是中華民族的元祖,她分別繁衍了女媧、伏羲,後來女媧、伏羲繁衍了少典,而炎帝、黃帝二帝又是少典的後裔,故華夏和中華中的華字皆源於華胥氏(一說是源於華山,也位於陝西)。 秦嶺
從軒轅黃帝在這里鑄鼎、分華夏為九州,到中華農耕文明的始祖後稷在這里教稼先民從事農業生產;從中華文字文明的始祖倉頡在這里發明文字,到周文王制定禮樂制度、周武王分封天下;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到燦爛輝煌的漢唐盛世;從絲綢之路的起點到賜福鎮宅聖君鍾馗故里,這里是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 我國大地原點就在陝西省涇陽縣永樂鎮。 全省地域南北長、東西窄,南北長約870公里,東西寬200至500公里。
歷史文化:戰國時代秦國大將蒙恬,秦朝時代秦始皇長子扶蘇都曾經駐守這里,並且修築長城,留下了我國古代邊防的豐富的歷史和人文遺跡;而作為革命聖地,陝北又是新中國的發祥地和革命精神的象徵。 經濟:陝北土地原本貧瘠,黃土高原,因為實施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戰略後而生態環境完全改變,又因發現了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以及鹽業、稀土等重要資源而迅速崛起。 語言:漢語族,中原官話,晉語。 氣候:溫帶半乾旱氣候。

㈦ 秦朝的文化

‍文化

  1. 統一文字

    秦國統一中國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鞏固其統治,其中包括著名的「書同文」,即戰國時期各國使用的不同的書寫體統一為後世所稱的小篆,相傳該字體為秦國丞相李斯發明。秦始皇以原來秦國的制度為標准,整齊劃一全國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一些制度,企圖盡可能消除由於長期分裂割據造成的地區差異,以利統一。戰國時期,各國文字的基本結構雖然相同,但字體繁簡和偏旁位置卻有差異。李斯受命統一文字,他以秦國的文字為基礎,參照六國文字,制定小篆,並寫成範本,在全國推行。當時還流行一種書法,叫做隸書,比小篆更簡便。書同文,將小篆作為標准文字;「焚詩書」,加強思想控制;以吏為師,嚴禁私學。

2.五德學說

秦始皇不但建立了一套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統治機構和制度,而且還採用了戰國時期陰陽家的終始五德說,以辯護秦朝的法統。終始五德說認為,各個相襲的朝代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德的順序進行統治,周而復始。秦得水德,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禮服旌旗等都用黑色;與水德相應的數是六,所以符傳長度、法冠高度各為六寸,車軌寬六尺;水德主刑殺,所以政治統治力求嚴酷,不講究「仁恩」和「義」;與水德相應,歷法以亥月即十月為歲首,等等。‍

3.封禪大典

秦始皇還確定了一套與皇帝地位相適應的復雜的祭典以及封禪大典,擇時進行活動。秦始皇在咸陽附近仿照關東諸國宮殿式樣營建了許多宮殿,並於渭水之南修造富麗宏偉的阿房宮。咸陽宮殿布局取法於天上的紫微宮,儼然是人間上帝的居處,天下一統的象徵。秦始皇還在驪山預建陵寢,墓室中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他採取這些措施,和他採用皇帝的名號一樣,是要表示他在人間的權力與上帝在天上的權力相當,從而向臣民灌輸皇權神秘的觀念。皇權神秘觀念,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思想基礎。皇權的加強和神化,郡縣制的全面推行,體現專制皇權的官僚機構和各種制度的建立,法律的完備和統一,皇帝對軍隊控制的加強等等,這些就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主要內容。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在當時的條件下是維持統一所不可少的條件。但是這種政治制度對百姓的束縛極大;而且它對經濟文化發展的促進作用也可以轉變為阻滯作用,這在封建社會後期更為顯著。‍

4.焚書坑儒秦始皇對分裂割據的思想和政治傾向,也進行了斗爭。當時的一些儒生、游士,希望復辟貴族割據局面,他們「入則心非,出則巷議」,引證《詩》、《書》、百家語,以古非今。公元前213年,秦統一八年,太子師博士齊人淳於越在一次朝廷會議上提出恢復周朝的分封制,「無輔拂,何以相救哉?」丞相李斯反對,並提出措施:「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消滅私學。有敢偶語《詩》《書》者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成旦。所不去者,醫葯、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秦始皇採納之,下令各郡、縣立即查禁所有《詩》、《書》和諸子百家的書籍,30天內全部焚燒。此即「焚書」。次年,方士盧生等人求仙再次不得,懼怕處罰而出逃,秦始皇派御史偵察咸陽的方士,為秦始皇求仙葯的方士有誹謗之言,又有方士、儒生非議朝政。秦始皇大怒,下令搜捕咸陽城內的方士儒生,後來的審問過程中,方士儒生互相告發,共有460餘人受到株連,秦始皇下令將此460餘人全部坑殺。此即「坑儒」。「焚書坑儒」是秦朝為了國家政權安定統一的所執行的政策,也是對當時中國文化的一次摧殘。「焚書」政策針對當時的書冊文物,只保留對民生以及執政所需的,大量對秦政權無益的珍貴文獻從此失傳,春秋戰國的百家言論在這段時期受到嚴重的摧殘;「坑儒」政策也是第一個被中國歷史所紀錄的國家政權對知識分子大規模的逮捕行為。在早期封建社會的歷史條件下,在統一與分裂激烈斗爭的年代,秦始皇用焚書坑儒手段來打擊貴族政治的思想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焚書坑儒摧殘文化,是極其野蠻殘暴的事,對於古文獻的保存和學術的傳授,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㈧ 秦腔是那裡的文化

在我國,戲曲文化是非常悠久的一種文化形式,人們由於看戲會聚在一起,這會產生與往常不同的生活場面。看戲場面體現著當地的民風民俗,由於各地的文化習慣的不同,人們看戲的場面在各地會表現不同的方面,研究它們各自獨有的特點,有助於我們開闊文化視野,深刻了解本民族的地方文化內涵。本篇文章將結合當代作家賈平凹的文化散文——《秦腔》來看一下陝西地方看戲場面。 在華夏文化的整體背景下,由於自然、歷史、人文等因素的影響,不同的地方會孕育出不同的地方文化,其中地方風俗便是該區域文化的一個小構件。陝西從地理位置方面來講,它位於我國西北內陸,大部分是黃土高原區,自然條件不太優越;從歷史的發展來說,這里很早就有人類居住,秦朝曾在此建立國度,當時以關中平原為中心的農業非常發達,各種文化已經出現並且相當繁榮。千百年來,在這樣環境下生活的陝西人民,他們的性格、氣質、感情觀念、社會習俗、生活方式、審美趣味等方面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這些外界因素的影響,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民風民俗,可謂自成一方體系。這里的民風民俗就特點來講有著質朴性、深厚性、古老性等。 陝西人民在這塊黃土地上創造了燦爛多姿的民族文化,民間藝術可謂源遠流長,影響廣泛,種類繁多。就拿游藝習俗來講,秧歌、民間鑼鼓、秦腔、皮影、泥塑等形式,它們以獨特的魅力聞名中外。其中在這里秦腔是一種歷史悠久地方戲,也是在全國地方戲劇中產生較早的一種劇種,據有關資料表明它是中國戲曲四大聲腔中最古老、最豐富、最龐大的聲腔體系,它的覆蓋面極為廣闊,流行遍及我國西北的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及西南的西藏、四川;中原的晉西、豫東、河北;東北大慶、東南的廣東、福建,寶島台灣等地以及吉爾吉斯坦共和國,同時也是我國最大地方劇種。 那裡的人們對秦腔非常喜歡和重視,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秦腔名角或與名角有親戚的人,去商店買東西不必排隊;進飯館吃飯總會有位置;如果有誰侮辱秦腔,大家都會和他論說,有時還會將他打一頓;村裡有紅白喜事,人們常包一台秦腔,這已成了慣例。人們有的會把一些有名的曲目背下來,一些教育不太發達的地區,人們常給孩子講秦腔劇本故事,從秦腔中對孩子們進行善惡是非的啟蒙教育。秦腔在那裡已深深紮根於人們的心中,影響了一代又一代。

㈨ 界分南北的秦嶺,為什麼會成為中華文化的象徵

在我國廣闊的大地上,山脈都占據著極高的地理位置。中國擁有著許多名山大川,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上起到了不同的作用,也具有著無可取代的重要性。秦嶺,作為中國南方北方的分界點,在我國的版圖上十分的奪目,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民族文化都很有價值。秦嶺之所以有如此的成就,是因為它是我們祖先和民族文化的誕生之地。

如今,秦嶺作為一條南北方的分界線,依然發揮著自己極為重要的作用。它經過了五千年歷史的洗禮,是歷史的旁觀者也是參與者,在中國的大地上注視著這些風起雲涌、精彩紛呈的歷史故事,它也成為了中華文化極具代表性的歷史性地標,無論在哪都有著自己的一席之地。

㈩ 秦朝中國古代都城咸陽,在今的地理位置是那裡

古代咸陽是今天的陝西咸陽。

咸陽,陝西省地級市,是中國首個封建王朝「大秦帝國」的都城,位於陝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陽,故稱咸陽。

咸陽東鄰省會西安,西接國家級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西北與甘肅接壤。轄2區2市9縣,總面積10189.4平方公里(其中644.56平方公里被西安託管,亦未包含楊陵區)。

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37.60萬,中心城區人口91.5萬,位居陝西省第三位,僅次於西安、寶雞。

咸陽是中國甲級對外開放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魅力城市、中國地熱城、全國十佳宜居城市、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市及中華養生文化名城。

(10)陝西秦朝的文化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先秦咸陽:

咸陽市政區建置始於夏代,公元前21世紀,市境西部為有邰氏封地,東南部為有扈氏管轄

原始氏族部落,屬禹貢九州之雍州。殷商時期,發展到邰、豳、程、犬方等方國,市區在市境東南部。

公元前1066年(武王十一年),周武王滅商紂,建立周朝,定都鎬京,封其弟姬高於畢(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的咸陽原)。

穆王發兵攻犬戎,俘其五王。將犬戎從犬丘(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的興平東南)逐到市境西部至隴山一帶。

公元前909年(懿王元年),因儼狁侵擾自鎬徙都犬丘。

公元前350年(顯王十九年、秦孝公十二年),秦建都咸陽,次年自櫟陽徙都咸陽。

參考資料:咸陽網路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