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地理知識的詩賦
㈠ 含有地理現象的古詩詞
1、「馬後桃花馬前雪,出關爭得不回頭。」
到塞外打仗,關內已專是春花爛漫,關屬外苦寒之地卻仍大雪紛飛。全詩是表現征戰之苦的。
2、「大漠西風飛翠羽,江南八月看桂花。」
是金庸《書劍恩仇錄》里的一句。
3、「江南二月試羅衣,春盡燕山雪尚飛。」
二月的時候,江南已經換了春裝,但到了春盡(三月),北方仍在下雪。
————————
另外多幾句嘴。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
是說作者客居在外,看著江南美景,以樂襯哀,更添傷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沒有地理轉換、變化。
以上兩句似乎沒有反映地理現象。
————————
再加一句隱約有關的: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作者客居之地和家鄉氣候不同,方才有此一問。
㈡ 關於地理的詩詞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溫帶大陸性氣候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快行冷鋒的影響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種春風有兩般。——不同坡向對植被的影響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垂直地帶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准靜止鋒的影響
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衰皆自然。 ——地球公轉
欲就麻姑買滄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地殼變動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季節性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月相變化
百川東到海,何日復西歸。 ——水循環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豐富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使之成為現實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杜甫從長江三峽逆流而上,怎麼能到得了襄陽,然後到洛陽呢?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地域性
橘生淮南為橘,生淮北為枳。——地域性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水循環
莫問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數家新住處,昔日大江流 ——地殼變動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自然條件惡劣,人口稀少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通過水循環,使水資源不斷得以更新
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波浪的侵蝕作用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盆地夜間氣流上升,易成雲致雨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迎風坡易形成降水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大草原的景象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在當時的條件下,東吳的船是怎麼樣到的岷江上游的呢?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生物循環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冬季風的影響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季風區與非季風的分界線在此地附近
向陽石榴紅似火,背陰李子酸透心。 ——光照對植物的影響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沙漠景觀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洞庭湖景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梅雨天氣
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
百里不販樵,千里不販糴。——交通運輸條件對商業的影響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地球自轉
㈢ 包含地理知識的唐詩
李白的《蜀道難》: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此詩生動地描寫了四川省西部崎嶇的地形。四川盆地西部邛崍山等山脈屬於橫斷山脈的部分,山巒起伏,連峰接天,削壁深壑,連山聳立,地形非常復雜。「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從另一方面反映了該地區的地形特徵。地勢高低起伏,導致道路只能圍繞山峰盤旋,所以歷來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之說。
王之渙的《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玉門關外的楊柳不青的原因是由於春風不度造成的,這里的春風當指夏季風。
李白的《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這二句描寫的是黃河源源流長,落差極大,如從天而降,一瀉千里,東走大海。上句寫大河之水天上來,勢不可擋;下句寫大河之去,勢不可回。
李白的《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青山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詩中以「輕舟」沿江下行,來形容長江流速之快。而「彩雲間」三個字,描寫白帝城地勢之高,以體現長江上下游之間的斜度差距,突出長江上下游的落差之大,說明長江蘊有極其豐富的水能資源。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脈,注入東海。
蘇東坡的《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而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詩人從橫看、側看,從遠視、近視一觀察廬山,所見的廬山雄姿各不相同,為什麼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呢?只因為人在廬山之中。廬山飛峙於長江南岸,鄱陽湖濱,長約25公里寬約10公里,呈東北-----西南走向,山體不大,但平地而起,顯得特別挺拔。主峰漢陽峰1473米,常隱沒在雲霧之中,時隱時現,變幻莫測。從地質構造上看,它是一座地壘式斷塊山,所以「橫看成嶺側成峰」。
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此詩描寫的是我國著名的東岳泰山。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座落在山東丘陵之中,周圍山地高低起伏,低山連綿,唯泰山突穎面出,海拔1532米,為山東丘陵中海拔最高的山峰,號稱五嶽之首。泰山歷受各朝帝王重視,不少帝王登基之初,大多到泰山進行封禪,表示改制應天,以告太平。歷代文人學士亦慕名而來,留下不少贊美泰山的詩篇和題字或游記。以致泰山成為聞名中外的五嶽之尊。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全詩短短四句,寫出了平原與山地氣候的差異。人間四月正是大地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了,而在高山古寺之中,山寺桃花始盛開。這主要是山地海拔高導致氣候的垂直變化造成的。對流層大氣的熱量主要來自於地面,因此離地面愈高的大氣受熱愈少,氣溫愈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溫度下降0.6度,由於平原和山地的相對高度較大,所以山頂的氣溫是山腳氣溫減去相對溫差,故山頂氣溫要遠低於山腳的氣溫。
㈣ 描寫地理知識的詩詞歌賦
1.題西林壁抄(蘇軾)襲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4、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5、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汛盡卻山行.
㈤ 有哪些古文中含有地理知識 隨便談談就可
山海經
水經注
徐霞客游記
肇域志
天下郡國利病書
十洲記
海國圖志
㈥ 有關地理的詩詞
地理諺語
1、「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所描述的氣候是西北內陸的溫
帶大陸性氣候。
2、「山嶺高,山路長,樣樣東西用肩扛,半世光陰路上忙」是反映過去
福建交通的困難。
3、「一年四季無寒暑,一雨便成秋」描述的是昆明市的氣候特徵。
4、「山北黃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是秦嶺地區地理景色的寫照。
5、泥鰍吐氣泡,雨天將來到。
6、烏龜背出汗,出門帶雨傘。
7、知了叫個不停,連綿陰雨來臨。
8、螞蟻搬家,將有雨下。
9、蜻蜓飛得低,出門帶雨衣。
10、動物震前活動諺語:
老鼠搬家往外逃,兔子豎耳蹦又撞,雞飛上樹,豬亂拱;
鴿子驚飛不回巢,魚兒驚慌水面跳,鴨不下水,狗狂叫。
11、「地無三尺平,天無三日晴」是雲貴高原的地形氣候特點寫照。
地理氣候諺語
鷺飛溪河,洪水必然到。
螞蟻搬家,長蟲(蛇)穿道,大雨滂沱。
雞早(進籠)睛,鴨早(進籠)雨。
狗食(喝)水,天落(降)雨。
大棘開花好種棉,小棘開花好蒔田。
筍殼包蚤(跳蚤)來,芒花掃蚤去。
春霧晴,夏霧雨,秋霧蒙蒙有點水。
老鼠做窩,寒流將到。
熱(日指太陽)朗晝,兩頭溜。
熱頭(太陽)送山,天光(明天)一般般。
熱頭射一射,落雨落到夜。
南閃(電)三日,北閃對時。
石柱出汗,大雨滾滾。
缸壁出水,會落在雨。
白蟻繞燈飛,天將發(降)大雨。
燕子低飛,出門帶蓑衣。
蜘蛛結網屋檐下,外出要帶雨傘或笠麻(斗笠)。
雷公先喝歌,有雨也唔(不)多。
久晴見霧雨,久雨見霧晴。
久晴夜風雨,久雨夜風晴。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烏雲在東,有雨也唔凶。
天上雲交雲,地下雨淋淋。
月光生毛,落雨居多。
㈦ 有哪些古文中含有地理知識
山海經
水經注
徐霞客游記
肇域志
天下郡國利病書
十洲記
海國圖志
㈧ 有哪些詩詞中的地理知識
1、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己亥雜詩
清龔自珍
浩盪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浩浩盪盪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 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2、菊花
唐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一叢一叢的秋菊環繞著房屋,看起來好似人陶淵明的家。繞著籬笆觀賞菊花,不知不覺太陽已經快落山了。不是因為百花中偏愛菊花,只是因為菊花開過之後便不能夠看到更好的花了。
3、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劉方平)
夜月
唐-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
蟲聲新透綠窗紗。
夜靜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隱藏在黑夜裡。北斗星傾斜了,南斗星也傾斜了。今夜才知春天的來臨,因為你聽那被樹葉映綠的窗紗外,唧唧的蟲鳴,頭一遭兒傳到了屋子裡來了。
4、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
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是誰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發出悠揚的笛聲?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聽到故鄉的《折楊柳》,哪個人的思鄉之情不會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5、卧看滿天雲不動,不知雲與我俱東。(陳與義)
襄邑道中
宋陳與義
飛花兩岸照船紅,
百里榆堤半日風。
卧看滿天雲不動,
不知雲與我俱東。
兩岸原野落花繽紛,隨風飛舞,連船帆也彷彿也染上了淡淡的紅色,船帆趁順風,一路輕揚,沿著長滿榆樹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離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躺在船上望著天上的雲 ,它們好像都紋絲不動,卻不知道雲和我都在向東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