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西藏那曲地理環境怎麼樣

西藏那曲地理環境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1-02-17 05:42:45

A. 西藏的地理和氣候是怎樣的

西藏地理氣候: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隆起最晚、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因而被稱為「世界屋脊」,被視為南極、北極之外的「地球第三極」。西藏高原位於青藏高原的主體區域。
青藏高原總的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形復雜多樣、景象萬千,有高峻逶迤的山脈,陡峭深切的溝峽以及冰川、裸石、戈壁等多種地貌類型;有分屬寒帶、溫帶、亞熱帶、熱帶的種類繁多的奇花異草和珍稀野生動物,還有垂直分布的「一山見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奇觀等。地貌大致可分為喜馬拉雅山區,藏南谷地,藏北高原和藏東高山峽谷區。
西藏的氣候:
由於地形、地貌和大氣環流的影響,獨特而且復雜多樣。氣候總體上具有西北嚴寒乾燥,東南溫暖濕潤的特點。氣候類型也因此自東南向西北依次有:熱帶、亞熱帶、高原溫帶、高原亞寒帶,高原寒帶等各種類型。在藏東南和喜馬拉雅山南坡高山峽谷地區,由於地勢迭次升高,氣溫逐漸下降,氣候發生從熱帶或亞熱帶氣候到溫帶、寒溫帶和寒帶氣候的垂直變化。
隨著海拔增高、氣壓降低、空氣密度減小,每立方米空氣中的氧氣含量逐漸遞減,海拔3000米時相當於海平面的73%上下,4000米時約為62%~65.4%,到5000米時為59%左右,6000米以上則低於52%。
在冬季西風和夏季西南季風的交替控制下,西藏乾季和雨季的分別非常明顯,一般每年10月至翌年4月為乾季;5~9月為雨季,雨量一般佔全年降水量的90%左右。各地降水量也嚴重不均,年降水量自東南低地的5000毫米,逐漸向西北遞減到50毫米。
藏南和藏北氣候差異很大。藏南谷地受印度洋暖濕氣流的影響,溫和多雨,年平均氣溫8℃,最低月均氣溫-16℃,最高月均氣溫16℃以上。藏北高原為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0℃以下,冰凍期長達半年,最高的7月不超過10℃,6~8月較溫暖,雨季多夜雨,冬春多大風。僅就氣候而論,到西藏旅遊,3~10月較為適宜,其中6~9月為最佳時節。
西藏是中國太陽輻射能最多的地方,比同緯度的平原地區多一倍或1/3;日照時間也是全國最長的。與中國內地相比,西藏多數地區氣溫偏低,拉薩、日喀則的年平均氣溫比相近緯度的重慶、武漢、上海低10~15℃。阿里地區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盛夏8月白天氣溫僅為10℃左右,夜間氣溫甚至會降至0℃以下。

B. 西藏那曲怎麼樣

那曲地區位於西藏自治區北部,北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青海省交界,東鄰昌都版地區,南接拉薩、權林芝、日喀則三地市,西與阿里地區相連。
那曲地區下轄那曲、安多、聶榮、比如、嘉黎、巴青、索縣、班戈、申扎、尼瑪等10個縣,1個雙湖特別行政區,截止1995年底,全地區總人口為330286人,其中藏族326920人,占總人口的98.98%,漢族3258人,其他民族108人。
那曲藏語意為“黑河”;整個地區在唐古拉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和岡底斯山脈懷抱之中,西邊的達爾果雪山,東邊的布吉雪山,形似兩頭猛獅,守護著這塊寶地。這片總面積達4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人們常說的羌塘。

C. 八月份去西藏那曲氣候怎麼樣,要帶什麼樣的衣服

白天溫度基本上都在二十五度以下,晚上在十度左右,早晚溫差大,所以無論專何時保暖都是必要的屬!除了如納木錯、珠峰等高海拔的地方,基本一件T加外套就可以了!去珠峰等地保暖性較好的沖鋒衣,毛衣等則需要帶上!注意事項:
1、無論什麼時候來西藏,做好防曬工作都是不容忽視的,西藏的太陽公公那是相當的熱情,紫外線又強。2、西藏的晝夜溫差是比較大的,注意添衣加被,小心感冒。剛來西藏如果感冒的話是比較麻煩的。3、來西藏要注意預防高原反應,進藏前可以提前喝紅景天,高原安對治療高反有明顯效果,剛來西藏頭2、3天建議不要洗 澡,少運動多休息。4、八月份是西藏旅遊旺季中的旺季了,住宿會較緊張,到時火車票、布達拉宮門票都可能一票難求,要提前計劃安排好。5、八月份也是西藏的雨季了,去阿里、墨脫徒步的驢友要防範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發生,出發前最好了解當地的天氣的狀況。

D. 西藏的地理環境

西藏自治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南部,地跨北緯26°50'~36°53'、東經78°25'~99°06'之間,面積120.2189萬平方千米,約佔中國陸地總面積的1/8,在中國各省區中,僅次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居第二,相當於英國、法國、德國、荷蘭和盧森堡5國面積的總和。

北面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海省相鄰,東面和東南面同雲南省、四川省接壤;南部與西部自東而西與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等國以及克什米爾地區毗鄰,國境線長約3842公里。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隆起最晚、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因而被稱為「世界屋脊」,被視為南極、北極之外的「地球第三極」。西藏高原位於青藏高原的主體區域。

青藏高原總的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形復雜多樣、景象萬千,有高峻逶迤的山脈,陡峭深切的溝峽以及冰川、裸石、戈壁等多種地貌類型;有分屬寒帶、溫帶、亞熱帶、熱帶的種類繁多的奇花異草和珍稀野生動物,還有垂直分布的「一山見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奇觀等。地貌大致可分為喜馬拉雅山區,藏南谷地,藏北高原和藏東高山峽谷區。

1、喜馬拉雅高山區,位於藏南,由幾條大致東西走向的山脈組成,平均海拔6000米左右。其中位於中尼邊境、地處西藏定日縣境內的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喜馬拉雅山頂部長年覆蓋冰雪,其南北兩側的氣候與地貌有很大差別。

2、藏南谷地,位於岡底斯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之間,即雅魯藏布江及其支流流經的地域。這一帶有許多寬窄不一的河谷平地和湖盆谷地,地形平坦,土質肥沃,是西藏主要的農業區。

3、藏北高原,位於昆侖山、唐古拉山和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間,約佔全自治區面積的2/3。由一系列渾圓而平緩的山丘組成,其間夾著許多盆地,是西藏主要的牧業區。

4、藏東高山峽谷區,即著名的橫斷山地。大致位於那曲以東,為一系列東西走向逐漸轉為南北走向的高山深谷,其間挾持著怒江、瀾滄江和金沙江三條大江。山頂終年不化的白雪、山腰茂密的森林與山麓四季常青的田園,構成了峽谷區三江並流的壯麗景觀。

(4)西藏那曲地理環境怎麼樣擴展閱讀:

西藏自治區土地資源豐富,總面積122萬多平方公里,其中牧草地65萬公頃;耕地集中分布在藏南河谷及河谷盆地中,東部和東南部也有少量分布,總面積達36萬公頃。西藏土地資源的最大特點是未利用土地多,占土地總面積的30.71%,可利用潛力很大。西藏天然草地面積超過內蒙古和新疆,位居全國第一,是中國主要的牧區之一。

西藏自治區擁有宜農耕地680.57萬畝,約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0.42%;凈耕地面積523.43萬畝,約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0.31%;牧草地96934.8萬畝,約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56.72%。林地10716萬畝,約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6.27%。

居民及工礦用地50.45萬畝,約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0.03%;交通用地32.92萬畝,約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0.02%;水域8291.96萬畝,約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4.85%;未利用土地54354.8萬畝,約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31.8%。

西藏自治區土地以牧草地和尚未利用的面積最大,合計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88.52%,再依次是林地、水域、耕地、居民點及工礦用地、交通用地。耕地、牧草地、林地等合計面積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63.3%。西藏現有的糧食作物、果樹、蔬菜、茶葉、青飼料等種植業用地均屬耕種土壤范疇。耕種土壤面積最大的是日喀則市,佔全區耕種土壤面積的37.79%。

其次是昌都市,佔19.86%。山南市和拉薩市的耕種土壤面積基本相近,分別佔15.65%和15.48%;林芝市佔全區耕種土壤的8.65%;那曲市和阿里地區耕種土壤面積較小,分別佔1.99%和0.58%。全區74個縣有耕種土壤分布的佔62個,為總數的84%。

E. 那曲地區的地理環境

那曲地區地處西藏北部的唐古拉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和岡底斯山脈之間。
中部屬高原丘陵地形,多山,但坡度較為平緩,大多數山呈渾圓狀。
西北部海拔較高,由於地處念青唐古拉山脈的分支山脈或余脈,山峰較多,地勢險峻,高差顯著,海拔高度均在5500米以上,最高的桑頂康桑山,海拔約6500米。
北部屬唐古拉山區域,系典型的高原山川地形,呈不規則橢圓形。唐古拉山脈呈屋脊狀,橫卧其間,地勢中部高,南北低,西高東低,由中部的6,600米,逐步下降到北部的4700米、南部的4500米,平均海拔在5,200米以上。這一地區的山脈由東向西延,主要有唐古拉山脈、托爾久(小唐古拉)山脈,桑卡崗(申格里貢山)山脈。
東部屬高原山地,海拔在3800-4500米之間,平均海拔約4100米,地勢呈自西北向東南傾斜狀,海拔漸次降低。該地區西部海拔4400多米,多低山丘陵;東部海拔3,800多米,多高山峻嶺。因地形較為復雜,區域內除少量地方有部分高山草原外,其餘均高山突兀,山勢險峻,高山與高山之間形成深深的峽谷,谷底與山頂之間的高差多在1000米以上。
南部屬藏北高原與藏東高山峽谷交匯地帶,部分地區海拔在5,000米以上,屬高原丘陵;部分地區高山突兀,山勢陡峻,高山與高山間形成狹長的深谷;在鄰近林芝地區的地方,海拔高度急劇下降,海拔僅有3,000米左右,分布有較大塊的谷地平原。 那曲地區海拔較高,熱量不足,氣候嚴寒乾旱,其含氧量僅為海平面的一半,藏北高原是西藏氣候條件最惡劣的地區之一,是典型的亞寒帶氣候區。高寒缺氧,氣候乾燥,晝夜溫差大,多大風天氣,年平均氣溫為-0.9℃至-3.3℃,年相對濕度為48-51%,年均降雨量僅在100-200毫米之間,年日照時數為2852.6-2881.7小時,全年氣候乾冷,無絕對無霜期。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藏北的乾旱刮風期,一旦下雪就很容易成為雪災,這期間氣候乾燥,溫度低下,缺氧風沙大,延續時間又長。5至9月相對溫暖,是草原的黃金季節,氣候溫和,風平日麗,降雨量佔全年的80%,綠色植物生長期全年約為一百天左右,全部集中在這個季節。

F. 西藏那曲屬於哪種氣候類型

高原寒冷氣候,那曲進內海拔已經有4000多米,四面全是雪山。

G. 西藏那曲地區總共幾個縣,幫我介紹哈各個縣的人文地理環境

當雄 班戈 安多 索縣 巴青 尼瑪 申扎 安多屬於唐古拉山口地界 當雄有世界第一高原回鹹水湖答納木錯 還有一個聖湖措那湖 在安多個班戈中間 申扎有念青唐古拉山主峰 至於你說的各個縣的人文 我不懂你概念里所謂的人文是什麼 藏民平時乾的就是養氂牛 狩獵

H. 西藏地理環境

1、自然氣候

西藏的氣候,由於地形、地貌和大氣環流的影響,獨特而且復雜多樣。氣候總體上具有西北嚴寒乾燥,東南溫暖濕潤的特點。氣候類型也因此自東南向西北依次有:熱帶、亞熱帶、高原溫帶、高原亞寒帶,高原寒帶等各種類型。

2、地形地貌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隆起最晚、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因而被稱為「世界屋脊」,被視為南極、北極之外的「地球第三極」。西藏高原位於青藏高原的主體區域。

3、民居

西藏的傳統民居多姿多彩,不僅有可隨處遷居的帳篷,也有固定的土木結構的房屋,還有以石為材的碉房,以竹或木為材的竹樓或木樓,甚至還有窯洞。

4、飲食

藏族有著自己獨特的食品結構和飲食習慣,其中酥油、茶葉、糌粑、牛羊肉被稱為西藏飲食的「四寶」,此外,還有青稞酒和各式奶製品。

(8)西藏那曲地理環境怎麼樣擴展閱讀:

西藏的自然資源:

1、礦產資源

西藏自治區已發現101種礦產資源,查明礦產資源儲量的有41種,勘查礦床100餘處,發現礦點2,000餘處,已開發利用的礦種有22種。西藏優勢礦種有銅、鉻、硼、鋰、鉛、鋅、金、銻、鐵,以及地熱、礦泉水等,部分礦產在全國占重要地位,礦產資源潛在價值萬億元以上。

2、土地資源

西藏自治區土地資源豐富,總面積122萬多平方公里,其中牧草地65萬公頃;耕地集中分布在藏南河谷及河谷盆地中,東部和東南部也有少量分布,總面積達36萬公頃。

3、動物資源

西藏已發現野生哺乳動物142種,鳥類488種,爬行類動物56種,兩棲類動物45種,魚類68種。西藏野生脊椎動物共計799種,構成了西藏的動物資源優勢。在這些動物中,野驢、野氂牛、馬鹿、白唇鹿、黑頸鶴、小熊貓等123種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佔全國重點保護動物的1/3以上。

4、能源資源

西藏能源資源主要有水能、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2005年,地質勘探部門在藏北西部探明含油氣遠景資源量為1億至1.5億噸的中型油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藏

I. 您好!謝謝您之前的回答,那昌都和那曲這兩地方的地理環境怎麼樣怎麼才聯繫到部隊

昌都相對那曲環境稍稍安逸,那曲無人區面積較大,昌都地理位置相對那曲接近內地平原地區,11月1日開始徵兵,可到你當地武裝部和民政部門咨詢

J. 有知道西藏那曲的氣候怎麼樣,到那打工怎麼樣北方人到那行嗎謝謝

西藏那曲平均海拔4500米,內地人到那裡首先要考慮高原反應。身體狀況不同的人適應時間長短不同。你先要做好這方面的思想准備,其次才是考慮氣候。海拔高氣候寒冷乾燥,風大。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