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湖北地理位置如何

湖北地理位置如何

發布時間: 2021-02-17 05:33:30

A. 湖北的地理位置怎麼樣

湖北省來位於中國的中部,源長江中游的洞庭湖以北,故稱湖北,簡稱鄂。湖北省北接河南省,東連安徽省,東南和南鄰江西、湖南兩省,西靠重慶市,西北與陝西省為鄰。介於北緯29°05′~33°20′,東經108°21′~116°07′。東西長約740公里,南北寬約470公里,面積18.59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1.94%,居全國第16位。

B. 關於武漢地理位置

武漢是湖北的省會,是個九省通衢的大都市。消費水平不算高,工資水平也不高。 武漢的機遇源自新世紀的開始,尤其是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省委俞書記原任建設部部長,明確指示湖北省要把武漢作為建設的重點,而新一屆武漢政府求真務實:正視落後和差距,正確定位武漢的發展方向。近幾年來,武漢經濟迅速發展,城市建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和沿海城市的差距依然存在,事在人為,發展不是僅依靠國家政策的支持,更要自己的努力,省市政府的明確目標是腳踏實地,將武漢不僅建設成為城市規模大,而且經濟也要作強作大。在中部崛起中成為領軍人! 誤讀武漢天氣:外地人經常把武漢的夏天說的十分恐怖,實際初夏從每年的五月中旬開始,暑期進入盛夏,盛夏氣溫最高氣溫大部分時候在37-39,比有些城市要低,但是最低氣溫比較高,一般在29-30,為什麼給人感覺悶熱呢?武漢水系發達,經過白天的水氣蒸發,導致空氣濕度大,所以給人很不舒服悶熱的感覺,一般到夏天在沒有空調比較難入睡。到了九月,氣溫也可能達到38左右,但是最低氣溫不再很高,十月之後進入初秋,氣溫會逐漸下降,平均氣溫在20-25,天氣乾燥,有時候氣溫也會異常達到接近30或超過。從秋天步入冬天往往很快,只要有冷空氣南下,氣溫下降十分厲害,超過10度的降溫很常見,從12月底到來年2月是冬季,冬季的平均氣溫在一般在1-3度,天氣好時可以有7-8度,但是有寒潮或雨雪時常常在0度以下,武漢大 部分家庭是沒有安裝暖氣的,因此家中覺得比較陰冷。三月後進入初春,氣溫回升很快,最高氣溫可以到達20多度,但是低溫還是比較低,三月到四月一定要小心倒春寒——常常一夜之間氣溫下降15到20,大雪紛飛。 理解城市建設:武漢城市格局兩江三鎮,坐擁七湖。水資源沒有任何一個城市可以媲美:人均水資源擁有量是全國人均水平的90倍,是世界發達國家水平的10倍。讓人擔憂的是,在過去的時光中,這些寶貴的水資源或重或輕的受到了污染,如今不得不耗費大量的財力物力整治。21世紀是水的世紀,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寶貴的水資源。在武漢城市大格局的背景下,武漢的城市建設不得不已江湖為軸線,因此城市不是很中規中矩,給人的感覺有點亂。的確,橫跨兩江對城市建設有很大的約束,尤其對交通建設十分不利,常常出現斷頭路,所以在一些主幹道和過江通道上發生大規模的交通擁擠,在重要的節日更加明顯。必須承認這是武漢做的不好的地方,雖然現在在大規模的改善道路環境,但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必須加快軌道交通的建設。 武漢是電話區號三位數(027)的城市,全國也是為數不多啊! 武漢(Wǔhàn)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省會。中國15個 副省級城市 之一,也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城市。長江中下游 特大城市 ,中國 中部地區 (華中)的 最大都市 和 中心城市 (中國六大區域中心城市之一),中國 重要 的 工業基地 、 科教基地 和 綜合交通樞紐 。截止2009年,全市常住人口910萬,其中城鎮人口537萬。唐朝詩人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 武漢在中國的位置稱「江城」。 在清末、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武漢經濟繁榮,漢口一度成為中國內陸最大的通商口岸,有「東方芝加哥」的美譽。武漢是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是 中國 近代 規模最大的城市 ,也是中華民國的誕生地,著名的辛亥革命便首義於此(武昌起義)。 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長支流漢水橫貫市區,將武漢一分為三,形成了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故而武漢可以看作兩市(漢口、武昌)一縣(漢陽)的融合。在1926年到1949年間,三鎮分別對應著漢口特別市(即直轄市)、武昌市(湖北省省會)和漢陽縣。1927年,國民政府遷都至武漢,首次將漢口、武昌、漢陽三鎮合並,總稱武漢,開三鎮合並之先河。1949年5月24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成立,暫由中央直轄,成為 新中國首個直轄市 。1954年6月19日,中央會議決定將武漢由中央直轄改為湖北省省會。 武漢是中國水域面積最大的城市,在城市面積中,水域面積約佔四分之一,湖泊數量達到170個。武漢的東湖則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 我的答案你滿意嗎? 補充: 武漢市是湖北省省會,中國重要的中心城市,華中地區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水在市區內交匯,將市區一分為三,形成漢口、漢陽和武昌三鎮。全市現轄13個城區,3個國家級開發區,面積8467平方公里,人口831萬人。武漢作為楚文化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早在新石器時代(一萬多年以前),這里就有先民生息繁衍。據考證,位於武漢市北郊的盤龍城遺址,是距今3500年前的商代方國宮城。明清時代,漢口成為全國聞名的商埠,是當時四大名鎮之一。近代武漢,作為民主革命的發祥地,譜寫了光輝的歷史篇章。武漢風景秀麗,名勝眾多。名聞天下的黃鶴樓,位居「江南三大名樓」之首。「江城明珠」東湖,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佛都古剎」歸元禪寺,內藏惟妙惟肖五百羅漢。此外,還有古琴台、晴川閣、楚天台等古跡名勝,令人流連忘返。綜合經濟實力改革開放以來,武漢市經濟發展十分迅速,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特別是1992年被確定為沿江對外開放城市後,經濟規模和綜合實力不斷增強。1992-1998年經濟年均增長率達16%,高出全國、全省平均水平,連續多年位居"中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的第六位。區位和資源武漢地理坐標為北緯30°33"、東經114°19"。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常年雨量充沛,平均無霜期約250天以上,年平均氣溫16.3℃。武漢地形屬殘丘性沖擊平原,大部分在海拔50米以下。武漢位於中國經濟地理中心,交通四通八達,歷來有「九省通衢」之稱,東去上海、西抵重慶、南下廣州、北上京城,距離均在1000公里左右。武漢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武漢農業生產條件優越,水利資源豐富,被稱為「百湖之市」。武漢有各類礦藏33種,礦點154處,潛在經濟價值8400多億元,尤其是冶金輔料和建築材料豐富,並擁有全國最大的熔劑石灰岩、白雲岩和石英砂岩基地,膨潤土儲量居全國第一位。武漢的最顯著的資源優勢,可以概括為「二厚」。即「得水獨厚」,武漢臨江傍水,湖泊星羅棋布,水資源相當豐富,總量大大超過了現有工農業生產和城鎮居民用水總量;「得中獨厚」,武漢是我國經濟地理的心臟,在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推動下,我國新的經濟發展將形成東-中-西「H」型格局,武漢將成為重要的戰略大支點。這種經濟發展的強輻射效應必然帶動武漢城市超常規發展。產業結構及市場潛力在新世紀里,武漢將著力推進產業和功能的深度開發,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經濟系統。推進產業深度開發,重點是大力發展通信及電子信息、生物工程及新醫葯、光機電一體化、新材料、激光、軟體等產業,改造和提升鋼鐵、汽車、機械等產業,逐步把武漢建成全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利用外資 改革開放以來,武漢牢牢抓住「開口」和「開放」的歷史性機遇,充分利用國家各項優惠政策條件,適時制定「開放先導」方針,始終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開放促發展」的策略,積極利用外資,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經濟外向度進一步提高。1980年我市批准設立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向國際資本市場邁出重要的第一步,特別是1992年國家批准我市為沿江對外開放城市以來,我市利用外資不僅規模不斷擴大,而且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領域不斷拓寬。武漢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可觀的投資回報,吸引了包括世界500強企業在內的大批國際知名跨國公司的投資。外商投資武漢的信心不斷增強。教育與科技武漢是華中地區的科技文化教育中心,科技教育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3位,僅次於北京和上海。基礎設施與城市功能1、能源供應武漢煤碳、電力、石油、液化氣等能源供應充足,價格合理,完全能滿足工農業生產及人民生活所需。全市擁有液化氣貯存能力6000餘噸;液化氣輸送管道14.4公里;煤氣中壓干管900多公里;與荷蘭SHV公司合資建有年卸能力10萬噸的液化氣專用碼頭。民生石油公司已建成年周轉能力60萬噸的專用碼頭。目前,武漢正積極實施「川氣東送」工程,到2003年每年將有30億立方米天然氣從四川進入武漢。2、交通 武漢是全國鐵路主樞紐之一。京廣、京九、武大、漢丹四條鐵路干線在武漢交匯。營業里程1077.7公里,每天到發旅客列車40多對,貸物列車80多對。國道106、107、316、318及建設中的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武漢交匯。市境內里程235.13公里,在冊通車里程2974.2公里,長途客運班線1007條,日發班次3439 次。 我的答案你滿意嗎?

C. 湖北地理條件及氣候如何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湖北省正處於中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向第三級階梯過渡地帶,地貌類型多樣,山地、丘陵、崗地和平原兼備。山地約佔全省總面積55.5%,丘陵和崗地佔24.5%,平原湖區佔20%。地勢高低相差懸殊,西部號稱「華中屋脊」的神農架最高峰神農頂,海拔達3105米;東部平原的監利縣譚家淵附近,地面高程為零。全省西、北、東三面被武陵山、巫山、大巴山、武當山、桐柏山、大別山、幕阜山等山地環繞,山前丘陵崗地廣布,中南部為江漢平原,與湖南省洞庭湖平原連成一片。全省地勢呈三面高起、中間低平、向南敞開、北有缺口的不完整盆地。 [編輯本段]湖北氣候 湖北省地理位置為北緯29°05′~33°20′、東經108°21′~116°07′之間,主要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從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特徵。光照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長,降水豐沛,雨熱同季,利於農業生產,有「湖廣熟,天下足」的民諺。全省年均溫15~17℃,7月均溫為27~29℃,江漢平原最高溫在40℃以上,有「火爐」之稱,為中國酷熱地區之一。全省平均日照1150— 2245小時,無霜期在230—300天之間。年均水量在800—1600毫米之間,由於受地形影響,大神農架南部等地為全省多雨中心,江漢平原在梅雨期長的年份常發生洪澇災害。

D. 湖北省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湖北是南北交通樞紐,水陸兩路運輸非常發達,省會武漢的地勢是兩河三鎮回,湖北一直是我國答的重工業基地,因為坐守長江天險自古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湖北一線是中國第二戰略線,解放後同蘇聯一度交惡,以防與蘇聯交戰不利,當年重兵布防長江一線,假想蘇軍從東北打進來一直到中原地區後,我軍將形成口袋形或鉗形的防守陣勢,俗稱「關門打狗」,湖北一地正處口袋底部。

E. 湖北省地理位置

湖北省正處於中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向第三級階梯過渡地帶,湖北省地勢呈三面高起、專中間低平、向屬南敞開、北有缺口的不完整盆地。地貌類型多樣,山地、丘陵、崗地和平原兼備。山地、丘陵和崗地、平原湖區各占湖北省總面積的55.5%, 24.5%和20%。地勢高低相差懸殊,西部號稱"華中屋脊"的神農架最高峰神農頂,海拔達3105米;東部平原的監利縣譚家淵附近,地面高程為零。湖北省西、北、東三面被武陵山、巫山、大巴山、武當山、桐柏山、大別山、幕阜山等山地環繞,山前丘陵崗地廣布,中南部為江漢平原,與湖南省洞庭湖平原連成一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除平原邊緣崗地外,海拔多在35米以下,略呈由西北向東南傾斜的趨勢。

ai,我老家大家都不知道,555

F. 湖北在中國的地位怎樣

■湖北位於中國中心地區,是我國華中地區最大的水陸交通樞紐,軍事重地。
■武漢市是湖北省會,是華中地區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城市和經濟中心。已形成以冶金、機械、紡織為支柱,兼有輕工、化工、建材、電子、造船等門類的工業體系。武漢鋼鐵公司是我國重要的鋼鐵生產基地和板材生產基地,鋼產量居全國第三位,板材產量居全國第二位;武漢造船廠是全國六大造船基地之一;紡織工業更是實力雄厚、歷史悠久,為我國紡織工業發祥地之一。
■湖北武漢地處我國腹地,江河交匯,得"水"獨厚,素有"九省通衢"之稱。如今,我國東西水運和南北途中兩大動脈在此交匯,益發顯出武漢在中國交通運輸戰略格局中所佔有的承東啟西、支撐南北的特殊地位。鐵路有京廣線、漢丹線、武九線和漢麻(城)聯結線在此相交;公路有107、316、318國道在此相會;水路更是四通八達, 西溯長江入川,西北逆漢水進陝,南經洞庭湖可達湘、資、沅、澧四水流域,順江東下、可抵贛、皖、蘇、滬,經東海至世界各地,形成了龐大的水上交通網路。 武漢已成為華中地區最大的工業中心和水陸交通樞紐,國家一類人防重點城市,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G. 湖北省在中國的地理位置

湖北省位於中國的中部,長江中游的洞庭湖以北,故稱湖北,簡稱鄂。湖北省北接內河南省,東連安容徽省,東南和南鄰江西、湖南兩省,西靠重慶市,西北與陝西省為鄰。介於北緯29°05′~33°20′,東經108°21′~116°07′。

H. 湖北地理位置屬於哪裡

湖北來省,位於中國中部偏南、自長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簡稱「鄂」,省會武漢。湖北介於北緯29°05′至33°20′,東經108°21′至116°07′,東連安徽,南鄰江西、湖南,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為鄰,北接河南。湖北東、西、北三面環山,中部為「魚米之鄉」的江漢平原。

I. 湖北屬於中國四大地理位置哪裡

湖北屬於中國四大地理位置的南方地區。

湖北介於北緯29°05′至33°20′,東經108°21′至116°07′,東連安徽,南鄰江西、湖南,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為鄰,北接河南。湖北省東、西、北三面環山,中部為「魚米之鄉」的江漢平原。湖北是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交通樞紐,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是中國內陸重要的空港。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全省1062公里。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潤澤楚天,水網縱橫,湖泊密布,湖北省科學研究水平全國領先,國家科技獎獲獎項目數量,連續7年位居全國前四。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