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山地理環境水文
1. 某個地區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地形、地貌、水文、氣候特徵、當地風玫瑰圖等資料信息從哪找
上網路呀!裡面可以提供一個地區的各種地理資料。
2. 水文特徵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有追加!
水文特徵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① 河流的侵蝕和堆積形成流水地貌;
② 河流水量的大小和變化影響氣候;
③ 河流開發影響經濟發展
3. 山區城市對自然地理環境有什麼影響
自然地理環境的五要素是
水文
氣候
地形
生物
土壤(你可以就這五點寫)
若該地有發展工業,影回響與一樓那位同答學說的差不多,破壞植被。如果是在季風地區山區城市面臨的最大問題大概就是交通不便,所以為了對外聯系便利,可能會修築梯田,對河流和大氣會造成污染
為了發展農業,則會造成水土流失,暴雨季節引發滑坡泥石流等災害,自然會開坡
4. 東南亞的,地理位置和人文地理特徵,水文特徵,地形
東亞:西高東低,階梯式,高原山地平原相間,綜合性地形 日本:山地島國,山腳沿海夾雜少版量小平原,普遍權
自然地理:氣候(光照、降水、熱量),地形地貌,河流(水文水系特徵)湖泊,土壤,植被
南亞指亞洲南部,這個地理分區東邊是東南亞,北邊是中國和中亞地區,西邊是西亞地區,南邊為印度洋.
地形為北邊高,南邊低.分為北邊的高山地形,中部的平原地區和南部的高原地區.
水文特徵,河流的流量較大,有明顯的高峰期在雨季和枯水期在熱季.因為處於熱帶所以沒有結冰期.
氣候為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乾燥,分為明顯的乾季,熱季和雨季.
土壤為紅壤,磚紅壤為主.
生物上植被為熱帶季風林河熱帶雨林.北部山區的植被有明顯的地帶性分布規律.
5. 珠江三角洲的水系與地形特徵
珠江三角洲是廣東省平原面積最大的地區。珠江三角洲地貌的形成,是由西、北、版東三江匯聚珠權江所挾帶的泥沙,沿流途經數千年的沉積而在中下游形成40~60米厚度的沖積平原。並陸續在新會、順德、番禺、東莞和南海的西樵山及廣州以南的桂島等地出現較大的居民點。
隨著自然環境的變遷,由西江、北江兩個三角洲構成的古珠江三角洲逐漸連成一片,並與其後成陸的東江三角洲相連從而形成現代的珠江三角洲。而由於珠江三角洲處在北回歸線以南,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時間長,因而農牧漁業的發展具有得天獨厚之勢。
(5)鼎湖山地理環境水文擴展閱讀:
地理位置:
從20世紀初開始,中外地質、地理、水文、水利工程學界便對珠江口是否存在三角洲的問題眾說紛紜,後來,否定說一度佔了上風,其主張者不乏重量級的中外學者。
如瑞典水利專家柯維廉只承認廣州至澳門一帶有沙堆積的小規模三角洲,稱為「廣州三角洲」,而當時在中山大學任教的瑞士教授德羅菲斯和哈安姆則乾脆宣稱沒有珠三角,後來成為著名地質學家的陳國達也是當時「否定說」的支持者。
6. 如何查詢地方縣的自然環境概況(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文條件)等等。我要找的是河北省邢台市南和縣的。
政府網站,或網路網路!
南和縣位於河北省南部,地處太行山東麓沖積平原,是邢台市管轄。全縣總面積的?405平方公里,耕地44萬畝,總人口35萬人,轄3鎮5個鄉,218個行政村4個街道。
南亞和縣,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欠發達地區位於東部發達地區和西部邊緣,在北京,天津,石經濟輻射圈。西邢台市,京廣鐵路,107國道18公里,7公里,距京深高速公路,兩個連接線通過;趙
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辛,南石,寧雞公路從北到南,邢臨,興慶龔道和邢臨,高速公路橫穿東西,南與北京 - 上海高速鐵路在南和規劃,已被列入省十大十五「規劃中,連接京廣,京九和黃驊港興港鐵路貫穿南,全境。
南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住區有西漢生成的南和縣。歷史的唐代宰相,宋靜,右副明代御史朱斯特恩,著名的人,現代著名畫家白壽章。
BR />南華縣有豐富的資源,顯著的特點。縣平坦,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是一個傳統的農業縣,「不求天」和「畿南糧倉」的歷史。國家商品糧基地縣,河北省蛋雞養殖基地,蔬菜生產基地,:西葫蘆鄉。
在最近幾年中,我們已經確定了三個連鎖行業第一「的戰略,按照」建設三個公園三對接「的思想,規劃和實施的西部和高開區標准件,緊固件底座,鋼鐵產品的城市,工業園區和中小企業孵化園大廈西,南沙河市產業對接,100,建設金鑫建材工業園區,北高開區,邢台縣板材市場對接,建設興東板建材工業園。特別是依靠周圍邢台鋼鐵製品業上做文章,顯然是第南部和未來的主導產業,並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目前,縣域經濟已形成蔬菜,木製品,面製品,鋼鐵製品,食用油,紙製品及其他特殊行業。
7. 湘潭市的自然環境特點(主要指地質、地形地貌、氣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方面)。
一、地理位置湘潭位於湖南省的中部偏東地區,地跨東經111°58′—113°05′,北緯27°21′—28°05′。東西橫寬108公里,南北縱長81公里,總面積5015平方公里。市域既居長、株、潭「金三角」的一角,又處岳、衡、邵連成的「大三角」腹地二、地勢地貌 湘潭市總的地貌輪廓是北、西、南地勢高,中部、東部地勢低平,但地勢起伏較為和緩,反差強度不大,近80%的面積在海拔150米以下。地貌類型多樣,山地、丘陵、崗地、平原、水面俱備。在全部土地總面積中,山地607.76平方公里,佔12.12%;丘陵965.41平方公里,佔19.25%;崗地1607.39平方公里,佔32.05%;平原1406.81平方公里,佔28.05%;水面427.59平方公里,佔8.53%。 三、氣候特徵 湘潭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夏秋乾旱,冬春易受寒潮和大風侵襲。光能資源比較豐富,歷年平均日照時數1640-1700小時。熱量資源富足,平均氣溫16.7-17.4℃。降水量較充沛,但季節分布不均,年際變化大,全年降水量為1200-1500毫米。 四、生物資源 湘潭市現有森林植被以人工林為主,樹種類型多樣,用材林有杉木、馬尾松、樟木、稠木、楠木、百樂等16種;經濟林有油茶、油桐、棕、烏桕、桑、茶葉、桃、李、梅等15種;引進樹有濕地松、國外松、火炬松、水杉、池杉、義大利楊、黑荊等。農作物資源豐富,可供栽培的糧食、油料、纖維及其他經濟作物上千種。湘潭縣的「寸三蓮」 以優質高產馳名中外,市郊的寸辣椒、矮腳白菜、項蓬長冬瓜等久負盛名。湘潭市的動物種類繁多,其中不少是產業動物,有的已被開發利用。養殖的主要經濟魚類達到40多種,畜禽中的沙子嶺豬、壹天石羊為優良的地方品種。 五、土地資源 湘潭位於衡山山脈的小丘陵地帶,地貌以平原、崗地、丘陵為主,土地資源具有耕地、水面和丘陵地較多較好的優勢。現實有耕地12.2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24.3%,全市人均佔有耕地447平方米。土地質量好,利用率高,水稻土、紅壤、菜園土分布較廣,有利於以水稻為主的種植業和大農業的開發。 六、水資源 湘潭四季分明,雨量豐沛,年降雨量一般在1500毫米左右。全市水資源總量多年平均為37.75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1.45億立方米,地下水6.3億立方米。湘江和漣水、涓水都流經湘潭。 七、礦產資源 湘潭境內已發現和查明的礦產有36種,已探明儲量的有16種。儲量較大的石灰石、矽沙、白雲石、石膏、滑石、方解石、磷礦石、海泡石等。此外,有錳、鐵、石英沙、鉀長石、重晶石等其他金屬礦。上述礦藏中以石灰石、矽沙、錳、石膏、白雲石等開發利用較好。http://ke..com/view/21265.htm
8. 鼎湖山的地理環境
位於肇慶市城區東北公里。它由10多座山組成,總面積11.3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000米。鼎湖山得名有二說:一是因山頂有湖,湖水清澈,四時不竭而稱頂湖山;二是山的中峰園秀,兩峰分立左右,山麓諸峰三歧,遠望如三足鼎峙,加上山頂有湖,宛若古鼎,而稱鼎湖山。是嶺南四大名山之一。鼎湖山唐代已是嶺南佛教聖地。溶自然和人文於一體,分天溪、雲溪和天湖三大景區。眾多文物古跡分布在天溪、雲溪,天湖為新辟自然景區。天溪景區有:明代建築慶雲寺,為嶺南四大名剎之一。該寺有「鎮山三寶」舍利子、白茶花樹、《龍藏經》(「文化大革命」時期散沒);還有大銅鍾、平南王王座、千人鍋、詠梅百首詩碑和清慈禧太後敕賜「萬壽慶雲寺」豎匾;飛水潭瀑花飛濺,潭水清澈,亦是天然游泳場所。雲溪景區有:唐代智常禪師創建的白雲寺和躍龍庵;老龍潭、涅槃台、白鵝潭、浴佛池、水簾洞天等。天湖景區是利用原始林群落中的山溪幽谷,讓遊人沿溪而上,涉水、攀崖、穿叢林,到山頂的天湖,尋幽探險。
鼎湖山由幾列同向(北東東—南西西)的山脈組成,山勢自西北向東南逐漸降低,按高度大致可以劃分為四級,第一級高程在800米以上,主峰雞籠山海拔1000.3米,它的左右諸峰均是800米以上的高峰。第二級高程為500~800米,這級高峰以石仔嶺為東南界,在石仔嶺的西北或其左右諸峰,高均在500米以上,石仔嶺海拔598米。第三級高程為250~500米,在石仔嶺東南諸峰,高程均不超過500米,主峰三寶峰海拔491.3米,其他峰高多在300~400米之間,第四級高程在250米以下,屬山前的丘陵密集地帶,它在樹木園、地質療養院、米塔嶺一線的東南,包括塘娥嶺、後龍山、米塔嶺諸山。
鼎湖山與北嶺山的構造基本相同。鼎湖山的走向為北東東—南西西的單斜、褶皺、斷裂山地。山地內部山體密集、峰巒重疊,起伏大,斷層陡崖發育,層狀地貌清楚。有名的鼎湖斷裂帶自北東向南西橫穿山地中部與北嶺斷裂帶相接,為形成山地中的瀑布奇景和險峻壯觀的山勢提供了良好條件。
在山地中的各山峰坡度多在30°~40°,局部在60°以上,少於15°的很少。從雞籠山向東南經石仔嶺、三寶峰到坑口,直線距離4.4公里,高程由1000.3米降至8米,比降達22.5%。
山上水蝕地形明顯,溝谷深切,山脊狹窄,V型谷深100~300米,溝谷之間的山脊成棱狀,最窄處僅有3~5米,剝夷面發育了500、300~400、150~200、80~100米等多級。發源於雞籠山的山溪有南北兩支,均自西北向東南流,橫切山地構造走向線,在岩層斷裂的地方往往發育成斷崖和階梯狀河谷,谷底基岩出露或亂石成盡,從而使溪流發育了眾多的激流、瀑布、深潭奇景,南支雲溪有老龍潭、三昧潭、水簾洞天等;北支天溪,水流出天湖後,階梯狀河床明顯發育,其中落差最大的飛水潭,斷崖高達40米。兩溪為同向山脊相隔,成為山地自西北向東南的分水嶺。
9. 水文特徵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水文特徵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① 河流的侵蝕和堆積形成流水地貌;
② 河流水量的大小和變化影響氣候;
③ 河流開發影響經濟發展
10. 鼎湖山地理環境
鼎湖山地理環境
鼎湖山位於北緯23°10』,東經112°31』。因地球上北回歸線穿過的地方內大都是沙漠或乾草原,所容以鼎湖山又被中外學者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綠寶石」。在地理上位於歐亞大陸東南部,東瀕太平洋,南臨印度洋,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擺脫了回歸乾燥帶的影響,形成了特有的繁茂森林景觀,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半沙漠地帶上的一顆明珠。
鼎湖山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日照長,太陽輻射豐富,既無嚴冬又無酷暑,終年溫暖。另外,由於夏季盛行濕熱的東南或偏南氣流,台風頻繁光顧,帶來了充沛的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