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縣地理位置
Ⅰ 容縣的地理環境
容縣位於大容山和雲開大山兩大弧形山脈之間,東西南三面高,中部和東北部低,由南向東北微坡傾斜,平緩下降。縣內山巒疊嶂,嶺谷相間,河谷交錯,丘陵起伏,是一個丘陵山地佔優勢的縣。外廊呈北西—南東走向的長方形。容縣地貌類型復雜,各種地類兼備,有堆積平原、台地、丘陵、山地等。河流兩岸為狹小的平原台地,山地丘陵向中部逐漸下降,呈中山地、丘陵、台地、平原遞次分布,在中部的槽谷地帶,丘陵起伏,溝谷縱橫,地表切割強烈,無平坦遼闊的平原。
境內河流由東南西三面匯集綉江,經南向東北流入藤縣境。縣西北部有大容山。東北至西南走向,長約35公里。西南有天堂山, 是雲開大山支脈,西北至東南走向,長約35公里。中部有都嶠山,方圓34.19平方公里,其山體表面為風化後生物殘跡膜而成紫黛色,為特殊的丹霞地貌,山內奇峰挺拔,狹谷幽深,山間洞壁相間,丹宮異彩,是容縣游覽主要景觀。容縣的地貌類型復雜,各種地類兼備,有堆積平原、台地、丘陵、山地等。
容縣的地質發展過程是海陸相爭,海陸交替,由海變陸的發展過程,多期的構造運動和岩漿活動給它增添了豐富多採的內容,從而構成了現今復雜的地質構造面貌。
容縣位於「雲開古陸」西北側,經歷了加里東、華歷西、印支、燕山及喜馬拉雅山四個構造發展階段。古生代早期沉積的深厚的奧陶系,志留系砂頁岩層,受到一次劇烈的地殼運動——廣西運動的影響,地層產生了褶皺和斷裂。
Ⅱ 廣西容縣的歷史資料
容縣歷史悠久,自晉置縣以來,已經1700多年。歷史上,容縣曾置管、路、縣、郡、州。容城為管治、州治、郡治所在地,是嶺南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唐朝著名詩人元結到此做過容管經略使,宋朝名將李綱,一代文豪蘇東坡,都曾在此停留並題詩銘志;明朝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更是慕名專程來此考察風景名勝地——中國三十六洞天之二十洞天都嶠山,並撰文贊賞不已。
歷史名人
容縣人傑地靈,歷史悠久,名人輩出。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世界壯學和嶺南民族歷史文化研究先驅徐松石的故鄉,是楊貴妃的故鄉,雍正朝的太子少傅何濤(乾隆皇帝的老師)的故鄉,民國時期有黃紹竑(黃旭初、夏威、伍廷颺、楊願公)等5位省主席,黃紹竑等人還曾任民國民政部部長等要職,將級以上軍官70多人,其他軍政要員380多人。 容縣還是廣西最大的僑鄉,不少僑胞在東南亞等國家經濟界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陶瓷業歷史
容縣自晉朝開始建縣,唐宋時是嶺南五管之一的容管治所,轄十四州六十餘縣,成為桂東南政治、軍事中心重鎮,地方經濟、文化相應地得到了長足發展。 容縣在唐代已成為地區性的經濟文化交流中心,陶瓷業也隨之得到相應的發展。宋代,由於政局穩定和政府實行官辦與民營的工商業政策,社會經濟空前繁榮,這種鼎盛的經濟決定了制瓷業的空前昌盛局面。景德鎮青白瓷業能傳入廣西,與宋朝政府將對外貿易的重點設在廣州有很大關系。瓷器是當時出口的大宗貨物,政府對廣州進出口貿易的重視和鼓勵,吸引了不少客商和手工業戶向南方轉移,刺激了兩廣地區的瓷業生產。因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容縣(容管治所,亦稱容州)吸納了一大批包括景德鎮窯系等在內的人才,加上當地的制瓷資源非常豐富,所以容縣瓷業得以迅速發展起來。為了適應外銷需要,容縣的能工巧匠們在繼承唐代傳統技藝的基礎上,吸收、融合了各地名窯的先進技術,還加強了相互之間的聯系和交流,取長補短,不斷創新,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和特點。現存容縣博物館的海水游魚瓷器就是其中經典作品之一。 青白瓷葵瓣碟 俗話說,「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宋代時容縣不僅瓷窯規模日大,而且技藝日臻嫻熟,質量更精益求精,工藝不斷創新。1992年9月,在上海召開的古陶瓷科學技術國際研討會上,與會專家一致認定容縣是世界上最早在瓷器上燒制銅綠釉和銅紅釉的地區之一。英國著名陶瓷考古家羅斯瑪朋•特科特和羅斯•克爾還專門發表論文,盛贊容縣宋瓷的技術創新。他們認為,在陶瓷燒制上,如此多樣化的工藝創新,是中國古陶瓷科學技術上的重要成就,應該在中國歷史書上提及容縣人製造瓷器的記錄。容縣博物館現保存有這些世界上罕見的綠釉和紅釉瓷片。這是一種與眾不同的以氧化銅為著色劑的銅綠釉,它一次高溫燒成,釉色多數青翠碧綠,十分美觀。由於受燒成溫度的影響,有的青綠中閃黃,有的青中泛紫,有的變成咖啡色,更有少數器物由於還原焰的造化,燒成色彩斑斕的紅釉,令人嘆為觀止。目前,城關窯址的窯場痕跡尚存的就有60餘座,當地群眾還傳說有99座之多。如此眾多的窯場和如此高質量的瓷器,其產品絕大部分銷往外地或國外,在當時實在是一個奇跡。據專家介紹,文物工作者先後發現在廣西南寧、桂林、柳州以及廣州等地的出土文物中有城關窯瓷器。而當時更多的城關窯瓷器,沿著綉江順流而下經廣州出口到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所以說,宋代的外貿出口造就了容縣瓷業發展最為鼎盛的時期。 可惜的是,到了南宋紹興末年,容縣地區出現了動亂,瓷業生產受到了嚴重沖擊。據明永樂版《容縣志》載:「自大定甲子迨至壬辰,屢經蠻寇,烽火交攻,人民多罹於難,物產房居盪然。」在復雜動盪的社會歷史背景下,容縣城關窯不得不停燒而廢棄了。 古窯遺風今猶在。 解放前,城關窯址由於離城較近,又是工廠的集中區,所以在城市建設的進展中,古窯場幾乎被破壞殆盡。尚可辨認的殘存窯爐,已經少得可憐,尚存的也已是雜草叢生。直到容縣解放十多年後,容縣城關古窯遺址才得到有關部門的相當重視。1979年5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隊對容縣城關窯址進行了發掘,出土遺物500多件。在此前後,縣文物部門對該址也進行過多次調查,先後採集和收集標本3000餘件。這些出土文物的發現,進一步揭開了容縣城關窯址的神秘面紗,讓世人領略其獨特的魅力。
Ⅲ 求廣西容縣地理位置
是這個松山鎮么?經緯度是經度:110.46272277832031
緯度:22.99411101665957
Ⅳ 有誰知道廣西玉林市容縣容州鎮的地理緯度
是全市最低的地方 北緯78度
Ⅳ 誰告訴我,玉林的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玉林市位於廣西東南部,緊靠廣東,海南,前臨香港,澳門,背靠大西南,是全國沿海經濟開放區,是中國大西南出海的重要便捷通道。
〖人口〗
現在玉林市總人口540.6 萬人。有海外華僑和港不澳同胞近80 萬人,約占廣西的40%是廣西最大的僑鄉、全國最著名的僑鄉。
〖自然資源〗
氣候情況:玉林市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21度,雨量和光熱充沛。
土地資源:玉林市地貌屬丘陵盆地,對熱帶亞熱帶作物生長極為有利,境內物產豐富,是廣西主要糧食生產基地,以及荔枝、龍眼、沙田柚、香蕉的生產基地。
礦產資源: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品位高,易開發,其中高嶺土儲量屬廣西第一,花崗岩、石灰石、瑩石等儲量也極為豐富。
旅遊資源:玉林市景色秀麗,素有「天然南國園林」之稱。有被譽為「天南傑構」等容縣真武閣、中國道教「二十洞天」的北流勾漏洞、「南國園林之秀」的陸川謝魯山莊,以及博白宴石山風景區、玉林佛子山旅遊度假區、興業縣龍岩風景區等。
〖城市發展〗
目前,玉林市所轄二區五縣市的建成面積達 74.43平方公里;其中玉林市城區常駐人口近40萬人;城市住宅人均居住面積10.42平方米。現在, 玉林市正在以玉林市城區為中心以高等級公路為紐帶,以北流、容縣、陸川、博白、福綿、興業、玉州為衛星城,把玉林市建設成為現代化組團式城市群。把玉林建設成為科技、運輸、旅遊、金融綜合發展、區域性的交通樞紐、現代農業中心,工業基地、商貿中心、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和旅遊勝地,使玉林成為具有亞熱帶風光的園林式現代化城市。
〖能源交通〗
交通便利。承接京廣線的黎湛鐵路貫穿境內玉州區、興業縣、陸川縣、博白縣,國道324線公路橫穿玉州區、興業縣、容縣、北流市。現在又正在興建玉林至北海(白沙)、玉林至石南、玉林至容縣、北流至寶圩、馬路圩至陸川等高等級公路,玉梧公路容縣至岑溪段正在進行緊張的設計和籌建,以玉林市城區為中心樞紐,高等級公路四通八達的區域性交通網路框架已經形成,縣鄉級公路建設走在全國前列。空中航線將成為玉林向外交往的新交通發展方向,玉林機場前期工作正緊鑼密鼓地進行。
電力充足。已形成覆蓋全市的完整的35千伏至220千伏全市主電網電能力達30億千瓦時,另有地方小火電,小水電發電量3億千瓦時。
〖經濟狀況〗
「八五」時期,國民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28.63%。1996年,國民生產總值達154.25億元(90年不變價),比上年增長11.82%,農民人均純收入2240 元。
農業發展情況:玉林是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全國糧食生產基地,是廣西主要的糧食產區,兩次獲得國務院表彰,1996年糧食總產量達到255.68萬噸創歷史最高水平。在抓好糧食生產的同時,努力啟動農業產業化戰略,力爭再造「山上玉林」、「水上玉林」、「養殖業的玉林」、「農副產品加工業的玉林」。實施九大開發工程、經濟林工程、淡水產品工程、生豬工程、家禽工程、珍稀動植物種養工程、草食動物養殖工程。把玉林建成廣西最大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加工基地和出口創匯基地。
工業發展情況:依託地方資源優勢,形成了富有玉林特色的技術力量雄厚的工業格局,建立了以機械、建材、陶瓷、食品、制葯、糖紙、化工、卷煙為支柱的工業體系,培養出以玉柴機器、玉林制葯、廣西運美為代表的一大批大型企業集團。1996年第二 產業增加值60.70億元,其中工業增加值達 53.36億元,居廣西前列。
鄉鎮企業發展情況:鄉鎮企業在廣西、在全國享有盛名,是玉林經濟具活力的增長點。1996年,鄉鎮企業實現營業收入達 478.5億元,約占廣西的20%。
對外經濟貿易發展情況:1980年,玉林被國家列為廣西唯一的全國綜合商品出口基地,1993年被國家列為沿海經濟開放區。「八五」時期,玉林實際利用外資3.08億美元,批建三資企業794家,對外貿易迅速增長,每年進出口貿易額近2億美元,其中1996年進出口額達1.8億美元。
商業貿易情況:玉林古有「嶺南都會」之稱,現在仍是華南地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1996 年集市貿易成交額達55億元。
〖社會事業〗
隨著經濟的發展,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科教興玉」深入人心,教育、文化、衛生、廣播電視、體育等事業全面發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市民文明程度不斷提高,社會穩定,政治安定,人民安居樂業。
Ⅵ 容縣是不是廣西跟廣東交界地區
廣西容縣的確是廣西跟廣東交界地區,與廣東茂名信宜市接壤。
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內玉林市轄縣,東經容110°15′—110°53′、北緯22°27′—23°07′之間,沙田柚的原產地,也是全國沙田柚最大生產基地。容縣縣治設於容城, 以縣治為起點,有公路、鐵路、水路。廣西最大的僑鄉,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和港澳台同胞共70多萬人。
(6)容縣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一、地理環境
容縣位於大容山和雲開大山兩大弧形山脈之間,東西南三面高,中部和東北部低,由南向東北微坡傾斜,平緩下降。縣內山巒疊嶂,嶺谷相間,河谷交錯,丘陵起伏,是一個丘陵山地佔優勢的縣。外廊呈北西—南東走向的長方形。
容縣地貌類型復雜,各種地類兼備,有堆積平原、台地、丘陵、山地等。河流兩岸為狹小的平原台地,山地丘陵向中部逐漸下降,呈中山地、丘陵、台地、平原遞次分布,在中部的槽谷地帶,丘陵起伏,溝谷縱橫,地表切割強烈,無平坦遼闊的平原。
二、行政區劃
全縣現轄12個鎮、3個鄉:容州鎮、楊梅鎮、靈山鎮、六王鎮、黎村鎮、楊村鎮、縣底鎮、自良鎮、松山鎮、羅江鎮、石頭鎮、石寨鎮、容西鄉、十里鄉、浪水鄉。縣政府駐容州鎮。
Ⅶ 廣西容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都橋山森林公園,都嶠山中,又名南山,是廣西省級風景名勝區,桂東南名山之一,以典型的丹霞地貌著稱,距容縣縣城7公里,是全國道書所稱三十六洞天的第二十洞天。山中有勝景「二洞、八峰、二十岩」。歷代以寺觀眾多,風光奇麗而聞名於世。古時山上有九寺十三觀,有著名的講學所太極岩等,宋代著名詩人蘇東坡、名相李綱、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等名人曾慕名游覽題詠,是集宗教、文化、風光於一體的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