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沙特地理環境

沙特地理環境

發布時間: 2021-02-16 21:12:57

① 沙特王國季贊地區的氣候和地理位置

位置境域

沙烏地阿拉伯位於阿拉伯半島。東瀕波斯灣,西臨紅海,同約旦、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阿曼、葉門等國接壤。 海岸線長2437公里,領土面積位居世界第十四位。


地形

沙烏地阿拉伯地勢西高東低。全境大部為高原。西部紅海沿岸為狹長平原,以東為賽拉特山。山地以東地勢逐漸下降,直至東部平原。沙漠廣布,其北部有大內夫得沙漠,南部有魯卜哈利沙漠。


氣候

沙烏地阿拉伯西部高原屬地中海氣候,其他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夏季炎熱乾燥,最高氣溫可達50℃以上;冬季氣候溫和。年平均降雨不超過200毫米。

北回歸線橫穿沙特中部,氣候乾燥,降水稀少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沙漠廣布,是一個典型的熱帶沙漠國家。

② 簡述沙烏地阿拉伯的海陸位置和地形,地勢特徵

沙烏地阿拉伯王國(阿拉伯語:مملكة عربية سعودية,英語:Kingdom of Saudi Arabia),位於亞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島,東瀕波專斯灣,西臨紅海,同約旦屬、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葉門等國接壤。海岸線長2437公里,領土面積位居世界第十四位。

沙烏地阿拉伯地勢西高東低。全境大部為高原。西部紅海沿岸為狹長平原,以東為賽拉特山。山地以東地勢逐漸下降,直至東部平原。沙漠廣布,其北部有大內夫得沙漠,南部有魯卜哈利沙漠。

沙特是名副其實的「石油王國」,石油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產國,其海水淡化量佔世界總量的21%左右。沙特實行自由經濟政策。麥加是伊斯蘭教創建人穆罕默德的誕生地,是伊斯蘭教徒朝覲聖地。

③ 沙烏地阿拉伯的氣候和風土人情

沙烏地阿拉伯是抄熱帶沙漠襲氣候,全年高溫乾燥,不下雨,全國沒有一條河流,湖泊。飲用水,生活用水全部靠進口,食物也全部靠進口。石油資源豐富,靠賣石油為生。
沙烏地阿拉伯屬於中東地區阿拉伯國家,阿拉伯人有著自己獨特的生活風俗習慣,阿拉伯人的服裝非常有特點,頭圍著圍巾身穿長袍,長袍的顏色以白色為主,少數還有一些黑色,深灰,深藍和深棕色,這已經成為阿拉伯人的一種標志了.沙烏地阿拉伯是穆斯林國家,信仰伊斯蘭教,說阿拉伯語,不吸煙,不飲酒,不玩牌,不賭博,不吸毒。國家富裕,但是貧富差距沒有任何數據。沙烏地阿拉伯沒有夜總會和電影院,飯館也非常少。談話中避免談論中東政治和國際石油政策。

④ 簡述沙烏地阿拉伯館設計所反映出的該國主要自然地理環境特徵

沙烏地阿拉伯 展館亮點
「絲路寶船」
「絲路寶船」:掩映在棗椰樹樹蔭下的沙特館,如同一顆綠寶石;
其被鋼鐵立柱懸空支撐起的圓弧形展館,又像一艘「寶船」破浪前行。頂部和底部綠洲花園沙特是個沙漠中的國家,綠洲對於沙特具有非常的意義。沙特將在「月亮船」的頂部和底部建造綠洲花園,展廳將懸空於兩個花園之中。底部將由沙特植物和中國植物組成的,兩國植物的和諧共生象徵著中沙之間深厚的友誼。
大船的構造更是高科技。主體建築雖然沒有一扇門和窗戶,但光線十足,空氣暢通。原來它不是從太陽那裡直接得到光線,而是利用並轉化光能。風則是從懸空的底部緩緩吹來,實現能源的環保利用。靈沙烏地阿拉伯展館感來自於沙漠中的綠洲,主體建築更像一艘高懸於空中的大船,底部和甲板種滿了沙特標志性植物:棗椰樹。
大船的主體建築雖然沒有一扇門和窗戶,但光線十足,空氣暢通。原來它不是從太陽那裡直接得到光線,而是利用並轉化光能。風則是從懸空的底部緩緩吹來,實現能源的環保利用。館內除了展示綿延數千年的絲綢之路交流,介紹沙特地理位置、人口、歷史、政治等國情。
沙特館定名為「阿拉伯之城」,主題是「生命的活力」,四種類型城市構成了沙特館的展示特色:一是能源之城,二是綠洲之城,三是文化古城,四是新經濟之城。

⑤ 沙烏地阿拉伯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沙烏地阿拉伯位於阿拉伯半島。東瀕波斯灣,西臨紅海,同約旦、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阿曼、葉門等國接壤,並經法赫德國王大橋與巴林相接。海岸線長2448公里,領土面積位居世界第十四位。

整個領土的大部分是高原。紅海西岸是一個狹窄的平原,東部是薩拉特山。山以東的地形逐漸下降到東部平原。沙漠分布廣泛。北部是達內夫沙漠,南部是魯卜哈利沙漠。夏季炎熱乾燥,最高溫度可達50℃以上。冬天氣候溫和。年平均降雨量不超過200毫米。

有金、銀、銅、鐵、鋁土礦、磷和其他礦物。沿著波斯灣東部海岸,陸上和海上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豐富。魯卜哈利沙漠東部的布里米綠洲是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和阿曼之間有爭議的地區。

(5)沙特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阿拉伯民族是指源於阿拉伯半島沙漠、半沙漠地帶和南部葉門地區的居民。

從6世紀後半葉開始,阿拉伯半島商路中段,東到波斯灣,西至紅海,北往敘利亞,南通葉門的交通樞紐,商業城市麥加變得繁榮起來。

747年,阿拔斯的後裔阿布·阿拔斯推翻了倭馬亞王朝的統治,建立了阿拔斯王朝。

788年,北非摩洛哥又出現了什葉派的伊德里斯王朝。

10世紀以後,帝國四分五裂,實際統治區域僅限於巴格達及其周圍地區,名存實亡。

12世紀末年,中亞新興的花剌子模王朝取代土克曼人,控制了哈里發,但突厥諸邦分立的局面,未有大的改觀。

13世紀初,強大的蒙古帝國開始興起,第一次蒙古西侵就消滅了花剌子模。

1517年,奧斯曼帝國征服了埃及,時任哈里發的穆塔瓦基勒也被俘。

1750年,沙烏地阿拉伯始建於阿拉伯半島中部地區。

1913至1926年間,阿卜杜勒-阿齊茲相繼征服了內志(納季德)和漢志(希賈茲)兩部分領土。

1926年1月8日,阿卜杜勒·阿齊茲成為其統治的領土上的國王。

1927年5月20日簽署的《吉達條約》使得沙烏地阿拉伯正式脫離英國的統治獨立。

1932年9月22日,沙烏地阿拉伯正式宣布統一。

⑥ 簡述沙烏地阿拉伯的自然環境特徵

沙特氣候復為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制,乾燥少雨,國境內沒有河流。水資源非常匱乏,因此沙特希望通過海水淡化、抽取綠洲地下水和收集雨水來解決水資源的匱乏的問題。

北回歸線橫貫中部,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東北信風帶的控制;位於亞歐大陸和非洲大陸之間,東西相鄰的海域狹窄,受海洋影響很小。

沙特降水量少,大部分為無流區,水資源嚴重不足;但該國油氣資源豐富,能源充足,並大量出口油氣創匯,經濟實力強;同時該國人口少,人均國民收入高,有雄厚財力通過海水淡化來緩解生活用水不足。

(6)沙特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沙烏地阿拉伯有金、銀、銅、鐵、鋁土、磷等礦藏。東部波斯灣沿岸陸上與近海的石油和天然氣藏量極豐。魯卜哈利沙漠東部的布賴米綠洲為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三國爭議地區。

沙烏地阿拉伯原油探明儲量363.5億噸,佔世界儲量的16%,居世界第二位。天然氣儲量8.2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此外,還擁有金、銅、鐵、錫、鋁、鋅、磷酸鹽等礦藏。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產國,其海水淡化量佔世界總量的20%左右。

⑦ 沙特在一路一帶戰略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沙特在一路一帶戰略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沙特是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專帶」和「海屬上絲綢之路」交通樞紐(或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沙特石油資源(或能源)豐富;中國對石油資源的需求量大,石油供需矛盾突出(或中國石油資源需求量大或中國石油資源供應緊張或中國石油資源不足);投資沙特石油資源開發,有利於解決中國石油資源不足的問題(或者有利於中國石油資源供應或有利於中國石油資源安全)

⑧ 沙烏地阿拉伯在世界地圖的什麼位置

沙烏地阿拉伯在世界地圖的北半球位置。

沙烏地阿拉伯王國,通稱沙烏地阿拉伯(Saudi Arabia,台灣譯為沙烏地阿拉伯),簡稱沙特。沙特位於亞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島,東瀕波斯灣,西臨紅海,同約旦、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葉門、巴林、卡達等國接壤。

沙烏地阿拉伯的金融體系完善發達,沙特的旅遊業也比較發達。沙特政府鼓勵私有經濟的發展,以減少國家經濟對石油出口的依賴,同時為快速增長的人口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沙烏地阿拉伯也使用大量外籍勞工。經濟發展以工業為重點,石油和石化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是主要的經濟來源。

(8)沙特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沙烏地阿拉伯國家概況:

國名:沙烏地阿拉伯王國(Kingdom of Saudi Arabia)

面 積:225萬平方公里

自然地理:位於阿拉伯半島。東瀕波斯灣,西臨紅海,同約旦、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阿曼、葉門等國接壤,並經法赫德國王大橋與巴林相接。海岸線長2448公里。

地勢西高東低。除西南高原和北方地區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外,其它地區均屬熱帶沙漠氣候。夏季炎熱乾燥,最高氣溫可達50℃以上;冬季氣候溫和。年平均降雨不超過200毫米。

簡史:公元7世紀,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的繼承者建立阿拉伯帝國,8世紀為鼎盛時期,版圖橫跨歐、亞、非三洲。11世紀開始衰落,16世紀為奧斯曼帝國所統治。19世紀英國侵入,當時分漢志和內志兩部分。

1924年內志酋長阿卜杜勒阿齊茲 阿勒沙特兼並漢志,次年自稱為國王。經過多年征戰,阿卜杜勒阿齊茲 阿勒沙特終於統一了阿拉伯半島,於1932年9月23日宣告建立沙烏地阿拉伯王國,這一天被定為沙特國慶日。

⑨ 沙烏地阿拉伯半島最大的自然地理特徵是什麼,從整體性解釋

沙烏地阿拉伯最大的自然特徵是乾旱。
沙烏地阿拉伯位於北回歸線附近,終年受副熱版帶高氣壓帶控制,氣流下沉;地處東權北信風的離岸風區,降水稀少,氣候乾旱。氣候是形成地理環境的主導因素。受氣候影響,沙烏地阿拉伯地表面缺乏河流,只有少數耐旱植物,地表面分布著大面積的沙漠,土壤發育比較差,肥力比較低。

⑩ 沙烏地阿拉伯的地理位置對於其發展農業生產有什麼好處

沙烏地阿拉伯位於亞洲西部阿拉伯半島上,這里多晴朗天氣,光照充足,晝夜溫差比較大,有內利於農容作物光合作用,積累營養物質。這里的農作物品質優良,瓜果含糖分多。
但是沙烏地阿拉伯氣候乾旱,水資源缺乏,影響了農業生產規模和分布,對農業生產有限製作用。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