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後天關於地理知識的觀後感

後天關於地理知識的觀後感

發布時間: 2021-02-16 20:25:11

① 《後天》《星際穿越》 論述地理知識如何推動情節發展

噗哈哈哈哈作業沒寫完吧我寫了哎 告訴我你是誰我把鏈接給你:)

② 關於地理之最的演講稿 急急急急急 後天就要用了

公務員常識之世界之最 (建議弄個ppt)
自然:
(一)
大洲按面積排列: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大洋按面積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海拔最高的洲:南極洲,亞洲
地勢最低的洲:歐洲,大洋洲
起伏最平緩的洲:大洋洲
平原面積佔全洲總面積比重最高的洲:歐洲
海岸線最曲折的洲:歐洲
半島面積最大的洲:亞洲
島嶼面積和島嶼面積佔全洲面積比重最大的洲:北美洲
島嶼面積最小的洲:南極洲,南美洲
最冷的大陸:南極洲
氣溫最高的洲:非洲
最溫暖的大洲:南美洲
最濕潤的洲:南美洲
乾旱區面積最大的洲:非洲
多雨區佔全洲面積比例最高的洲:南美洲
熱帶稀樹草原面積最大的洲:非洲
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分布最廣最典型的洲:歐洲
氣溫年較差最大的地區:上揚斯克和奧伊米亞康(俄羅斯)冬季最低氣溫曾達-70℃和-71℃,氣溫年較差達107。7℃和102℃
世界寒極:南極洲(極端最低氣溫-89。2℃)
 
(二)
最小的大陸:澳大利亞大陸
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新幾內亞島(伊里安島),加里曼丹島(婆羅洲)
最大的海:珊瑚海(大洋洲)
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
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
最大海灣:印度洋孟加拉灣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形成於新生代)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最大的沖積平原:亞馬孫平原
最大盆地:剛果盆地
最大的自流盆地:大自流盆地
最大三角洲:恆河三角洲
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最年輕最高大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8844。43m)
陸地上最低的窪地:死海(-400m)
海洋最深深度:馬里亞納海溝(太平洋)
陸地上最長的斷層陷落帶:東非裂谷帶
最長的河流:尼羅河,亞馬孫河,長江,密西西比河
流域面積和流量最大的河流:亞馬孫河,剛果河
水能資源最充沛的河流:剛果河
幹流流經國家最多的國際河流:多瑙河
最長的內流河:伏爾加河(匯入裏海),錫爾河和阿姆河(匯入鹹海)
最深的湖泊:貝加爾湖(亞洲),坦噶尼咯湖(非洲)
最大的湖泊:裏海(亞歐共有)
最大的淡水湖:蘇必利爾湖,維多利亞湖
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美國、加拿大交界)
湖面海拔最低的湖泊:死海(亞洲)
鹽度最高的海區:紅海海區
鹽度最低的海區:波羅的海海區
地位最重要的運河: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基爾運河
最長運河:京杭運河
人文:
(一)
面積居世界前列的國家: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
人口居世界前列的國家:中國,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俄羅斯,日本,巴基斯坦,奈及利亞,孟加拉國
面積和人口最少的國家:梵蒂岡
面積最大的內陸國:哈薩克
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的洲:亞洲
人口最少,人口密度最小的洲:大洋洲
人口自然增長率:非洲,南美洲,亞洲,大洋洲,北美洲和歐洲
國家最多的洲:非洲
經濟發展水平最低的洲:非洲
工業產值最多的洲:歐洲
混血種人的人數和比例最多的洲:南美洲
老年人口比重最高的國家:瑞典(18%)
每年凈增人口數最多的國家:印度
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國家:約旦(41‰)
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
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漢語
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英語
 
(二)
太陽輻射強度及光照資源最豐富的地區:撒哈拉沙漠地區
江河年徑流量最多的國家: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人均最多:加拿大)
水能蘊藏量最多的國家:中國,俄羅斯,巴西
耕地最多的國家:美國、印度、俄羅斯、中國
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國家:日本
森林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巴西,加拿大,美國,中國,印度尼西亞
草場面積最大的國家:澳大利亞、中國
世界最大的產鯨區:南極大陸周圍海域
(三)
海洋捕魚量最多的國家:日本
人均擁有漁產品最多的國家:挪威
世界最大農產品出口國:美國
世界第一農業大國:中國(農業總產值最大)
畜牧業產值最多的國家:美國
穀物產量前四位的國家:中國,美國,印度,俄羅斯
糧食出口最多的國家: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
小麥產量最多的國家:中國,美國(出口最多: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和阿根廷)
稻米產量居首位的國家:中國,印度(出口最多:泰國)
玉米產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國家:美國
甘蔗產量最多的國家:巴西,印度,中國、古巴(蔗糖出口量最多:古巴,巴西)
大豆產量最多的國家:美國,巴西,中國(出口最多:美國,巴西,阿根廷)
棉花產量最多的國家:中國,美國,印度,巴基斯坦,烏茲別克(出口最多:美國)
橡膠產量居首位的國家: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
棕油產量和出口量居首位的國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椰子產量居首位的國家: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出口最多:菲律賓)
胡椒產量最多的國家:印度尼西亞
奎寧(金雞納霜)產量最多的國家:印度尼西亞
可可產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國家:象牙海岸(產量第二:巴西)
咖啡產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國家:巴西
香蕉出口量最多的國家:厄瓜多
世界兩大黃麻生產國:印度,孟加拉國
茶葉產量最多的國家:印度,中國,斯里蘭卡(出口最多:斯里蘭卡)
養牛最多的國家:印度
羊毛產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國家:澳大利亞
奶製品出口量最多的國家:法國
葡萄酒出口量最多的國家:法國
 
(四)
世界最大的礦產品出口國:加拿大
礦產品產量和進口量最多的國家:美國
鎳和鋅產量最多的國家:加拿大
木材、紙漿和新聞紙出口最多的國家:加拿大
世界最大產錫國:馬來西亞
黃金儲量和產量最多的國家:南非(儲量佔世界一半,產量佔世界60%左右)
金剛石產量最大的國家:剛果(金)(工業用金剛石)南非(首飾)
鐵礦出口量最多的國家:澳大利亞,巴西
銅產量最多的國家:智利,美國,尚比亞,剛果(金),秘魯(出口最多:智利)
鈷產量最多的國家:剛果(金)
鋁土礦儲量最多的國家:幾內亞(產量最多:澳大利亞,幾內亞,牙買加;出口最多:幾內亞,澳大利亞)
磷酸鹽儲量最多的國家:摩洛哥(產量最多:美國,出口量最多:摩洛哥)
能源生產最多的國家:美國、中國、俄羅斯、英國、加拿大、沙烏地阿拉伯、伊朗
能源消費量最高的國家:美國
能源進口最多的國家:日本、美國
煤的產量最多的國家:中國,美國,俄羅斯,德國,波蘭,南非,印度,澳大利亞,烏克蘭(出口量最多:澳大利亞,美國,波蘭,中國,南非;進口最多:日本,法國,義大利)
石油儲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地區:波斯灣(海灣)地區(探明儲量佔世界60%,出口量佔世界石油貿易總量的40%以上)
世界最大的油田:蓋瓦爾油田(沙烏地阿拉伯)
石油產量最多的國家: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美國,伊朗,中國,墨西哥,委內瑞拉,挪威,阿聯酋,奈及利亞(進口最多:日本,美國)
四大電力生產國:美國、中國、日本、俄羅斯
核能發電量最多的國家:美國,法國(核電占總發電量比重最大的國家:法國70%)
世界最大的水電站:伊泰普水電站
水能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中國、俄羅斯、巴西、美國、加拿大、剛果(金)
(五)
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美國,中國,日本
規模最大的鋼鐵廠:福山
鋼的出口量最多的國家:日本(產量最多:中國)
世界最大的機器設備出口國:德國
世界最大的商船輸出國:日本
電子工業出口值最大的國家:日本(產值最高:美國)
世界三大煉油中心:美國休斯敦,荷蘭鹿特丹,新加坡
海上石油鑽井平台生產規模最大的國家:美國,新加坡
航空和航天工業規模最大的國家:美國,俄羅斯,英國
最大的金融、貿易中心:紐約,倫敦
貨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鹿特丹
旅遊業最發達的大洲:歐洲
最大的工業地帶:北美工業地帶
最大的貿易集團:歐洲聯盟
 事物類別
湖泊類型:構造湖:貝加爾湖,青海湖
斷層湖:坦噶尼咯湖,馬拉維湖
冰蝕湖和冰漬湖:青藏高原上不少湖泊
          海跡湖:裏海,鹹海
          
島嶼類型:大陸島:古巴島,美拉尼西亞大部分島嶼,新幾內亞島,紐西蘭北島、南島,台灣島,海南島
          珊瑚島:巴哈馬群島,密克羅尼西亞,波利尼西亞大部分島嶼
          火山島:夏威夷群島,小安的列斯群島
 
平原類型:沖積平原:亞馬孫平原,印度河-恆河平原,密西西比河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侵蝕作用形成的平原:東歐平原
 
地跨兩洲的國家:
印度尼西亞:亞洲、大洋洲
哈薩克:亞洲、歐洲
喬治亞:亞洲、歐洲
亞塞拜然:亞洲、歐洲
土耳其:亞洲、歐洲
俄羅斯:亞洲、歐洲
埃及:非洲、歐洲
美國:北美洲、大洋洲
巴拿馬:北美洲、南美洲

③ 求兩部與地理有關電影的觀後感拜託各位大神

《帝企鵝日記》觀後感 父母之愛,一直都是最偉大的愛,那是一種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愛,在這樣的愛面前,我們的任何感情都變的渺小,我們的任何一種愛都不能稱之為偉大!--題記 有一種生命,他們是唯一存活在被冰雪覆蓋的南極大陸海洋之外的生物,他們堅強不曲,他們團結一致,他們,是這塊冰原大地之上的勇者,他們是最偉大的父母! 當太陽和月亮在中午匯合時,有一支神奇的隊伍從深海中一躍而出,他們,沿著廣袤的冰雪大地,面對著寒冷與空曠的冰原,在死寂中,不斷前行。這只隊伍,就是帝企鵝。 帝企鵝的隊伍,在不斷的壯大,他們沿著冰雪鋪就的道路,一步一步走著,他們走過無邊的冰原,走過冰冷的海洋,走向他們的約定,走向,一個信念!走向,奧摩克!每一年,他們所走的道路都在改變,傲慢的冰山,像巨大的怪獸,被寒風擊倒,阻撓著他們的前行,可是他們,依舊堅韌的向前走著,奇跡般的在同一天,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點,像被施了魔法一樣全部匯集,然後,聚成一隻龐大的隊伍,排著整齊的隊,繼續前行,向著他們的約定前行。 二十天的風餐露宿,二十天的堅韌前行,二十天的寒冷與恐懼,奧摩克,終於站在了他們的腳下!奧摩克,這片孕育生命的大地以堅實的花崗岩保護著每一隻帝企鵝。他們,開始了他們最偉大的使命—孕育新的生命。一對對的帝企鵝結合在了一起,在漫長的冬季里,他們用生命起舞,和著寒風,優雅而壯美。舞蹈結束了,一個生命的承諾在母親溫暖的腹中落戶。 一個月……兩個月……當第三個月來臨時,生命之歌開始奏響,幸福的時刻來到了—孕藏著新生命的蛋,降生了!帝企鵝父母的偉大,從這時開始越來越顯著!在遼闊的冰雪世界裡,孕育在蛋殼中的生命是顯得那樣的脆弱與無助!母親,由於生產,早已筋疲力盡,她們將要回到大海里去,去為他們的寶寶尋找食物。孵化寶寶的使命,交付與父親!他們小心的開始起舞,用最初的舞步完成了這神聖的步調,那顆貯藏著生命的蛋,由母親交與父親。父親小心地,用嘴、用腳把他們愛的結晶藏於身下,立於腳上,讓這些小小的生命,遠離他們無法承受的寒冷。 母親們走了,走向大海,留於父親的,是一個個越走越遠,消失在茫茫冰雪中的黑色背影,那些背影,是帶著父親的希望而遠去的。母親不在的四個月里,父親們要與風雪搏鬥抗爭,用自己最偉大的愛來保護著他們腳上的一個個小的生命。 冬天終於惡狠狠的來了,呼嘯著暴風雪以及徹底的黑夜魔鬼般降臨。夜一直蔓延,父親忍受著飢餓與寒冷,小心翼翼地保護著腳上的蛋,他們像踩著鋼絲的雜技演員,努力掌握平衡,緊緊擠在一起,組成一個旋轉的整體,與旋轉的暴風雪做著抗橫。寒風肆虐,他們與魔鬼頑強抗爭!大家的力量凝聚在一起,熱量凝聚在一起,保護寶寶的信念凝聚在一起!這個組成,像是無懈可擊的一道牆! 母親們憑借著堅韌的信念,尋找著大海的入口,在寒風的譏笑聲中,頑強的前行。終於,大海向她們張開懷抱,終於,她們又看到了自由在海中起舞的小魚,終於,她們的寶寶有了食物! 父親依然挺立著,向著惡魔的冬天挑戰。他們用雪花來滋潤乾渴的喉嚨,支撐著他們早已飢餓的軀體,支持著他們等待母親歸來的意念。他們不能讓自己倒下,他們為了保護自己的寶寶。如果,一但睡去,那麼,白皚皚的雪花,終會將他們覆沒! 冬天,終於向父親的勇敢低頭了!黑夜,帶著他的爪牙悄悄的離去,光明,又來到了!太陽越來越溫暖,父親,越來越開心,可愛的小生命,一個個破殼而出了!父親知道,母親們就要回來了!他們的希望越來越大了。 母親晝夜不停的向著奧摩克趕去,風,帶來了親人的氣息,她們知道,寶寶出世了,他們在等待著自己帶回去了食物。 四個月的艱辛,終於過去了,父母與孩子終於團聚了!他們又一次起舞,在廣袤的冰原大地,和著生命之曲,起舞!一曲結束,父親們已經疲憊不堪,他們將寶寶交於母親,又繼續踏上征途,去尋找他們的食物。 父母就這樣不停的來來回回,不停的輪翻替換,在他們的辛苦與心血中,這些小的生命越長越大,當太陽與月亮再次在天空相遇時,帝企鵝們又會繼續著父母的腳印,回到這里,以生命起舞!將生命延續!

④ 推薦幾部像《後天》這樣的有關地理知識的電影。

《絕地逢生》《颶風營救》《空中蛇災》《金剛》《水深火熱 》《極度深寒八神秘代碼 世界末日 《後天》 《地心末日》《彗星撞地球》 《龍卷風》

⑤ 求《後天》觀後感

"過去的幾個星期里讓我們感到,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我們是多麼的渺小。多年來,我們一直以為,我們可以不計後果地揮霍我們星球的自然資源,我們錯了,我錯了......\\"(引自電影《後天》)天氣太冷了,於是又重溫了經典的災難電影《後天》,一樣震憾的災難場景,一樣驚心動魄的情節,一樣充滿了人在絕景中的頑強和奉獻精神,和電影《2012》遙相呼應的是對生命終極價值和意義的深刻思考,以及關於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訴求。
第一次是在電影院看的,逼真的電影音效讓我久久難以平復,那時候還沒有信主,心情也不象今天那麼沉重。「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其實我們都很少真正地去思考明天,雖然都知道生命有限,但更多的時候我們只是熱衷於不斷地計劃,在有限的裡面不斷添磚加瓦,構築無限的人生華廈,雕梁畫棟,庭台樓閣,從小到大,我們就被教導,要把自己人生的每一個細節,每一級台階都安排得一絲不苟,環環緊扣。現代人的通病就是活著就象永遠都會有明天,活著就象永遠不會死。沒有幾個人願意在生活平順,意氣風發的時候,去思索死亡這件事情,這個世界有很多的不公,但在死亡面前我們是平等的,從古至今,煉丹尋葯,積德修行,窮盡智慧,沒有人能夠徹底地逃脫死亡的羅網。很多人每天勞碌奔忙,周而復始地為營生打點,耽於安逸舒適的生活,沉迷在世界的聲色犬馬,功名利祿的爭斗中,傾盡所有,耗去一生,不外乎是為了在那金字塔的世界裡佔得一個較能居高臨下的席位。在生命的盡頭面對真實的自我,是每一個人都無法避免的,有趣的是,在兩部電影里,不同種族不同階層的人在死亡臨到之時,並不是去數算他們的存款和房產,也沒有翻出厚厚的職場履歷來緬懷,反而是尋找疏離已久的親人,又或是為了捍衛至親好友,以及人類的生命而頑強奮斗,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於是,我明白了,人類最高的道德情操是體現在為他人謀福利這件事上面的。人之所以是人,不是動物,不是體現在直立行走,運用語言等生理差異上面的,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有自由的意志,能夠選擇無私奉獻,捨身忘己,在生命的最深深處涌流出上帝的普世之愛。一切都會過去的,在人生的某一個轉角,崢嶸歲月,綺麗人生,浮華歲月最終都會如雲煙逝去,到了明天的明天,到了終結在即,繁華過盡,到底那時的你又是否真的能夠坦言無懼,到神的面前,去交待和算數自己的一生呢?

"過去的幾個星期里讓我們感到,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我們是多麼的渺小。多年來,我們一直以為,我們可以不計後果地揮霍我們星球的自然資源,我們錯了,我錯了......\\"(引自電影《後天》)天氣太冷了,於是又重溫了經典的災難電影《後天》,一樣震憾的災難場景,一樣驚心動魄的情節,一樣充滿了人在絕景中的頑強和奉獻精神,和電影《2012》遙相呼應的是對生命終極價值和意義的深刻思考,以及關於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訴求。
第一次是在電影院看的,逼真的電影音效讓我久久難以平復,那時候還沒有信主,心情也不象今天那麼沉重。「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其實我們都很少真正地去思考明天,雖然都知道生命有限,但更多的時候我們只是熱衷於不斷地計劃,在有限的裡面不斷添磚加瓦,構築無限的人生華廈,雕梁畫棟,庭台樓閣,從小到大,我們就被教導,要把自己人生的每一個細節,每一級台階都安排得一絲不苟,環環緊扣。現代人的通病就是活著就象永遠都會有明天,活著就象永遠不會死。沒有幾個人願意在生活平順,意氣風發的時候,去思索死亡這件事情,這個世界有很多的不公,但在死亡面前我們是平等的,從古至今,煉丹尋葯,積德修行,窮盡智慧,沒有人能夠徹底地逃脫死亡的羅網。很多人每天勞碌奔忙,周而復始地為營生打點,耽於安逸舒適的生活,沉迷在世界的聲色犬馬,功名利祿的爭斗中,傾盡所有,耗去一生,不外乎是為了在那金字塔的世界裡佔得一個較能居高臨下的席位。在生命的盡頭面對真實的自我,是每一個人都無法避免的,有趣的是,在兩部電影里,不同種族不同階層的人在死亡臨到之時,並不是去數算他們的存款和房產,也沒有翻出厚厚的職場履歷來緬懷,反而是尋找疏離已久的親人,又或是為了捍衛至親好友,以及人類的生命而頑強奮斗,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於是,我明白了,人類最高的道德情操是體現在為他人謀福利這件事上面的。人之所以是人,不是動物,不是體現在直立行走,運用語言等生理差異上面的,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有自由的意志,能夠選擇無私奉獻,捨身忘己,在生命的最深深處涌流出上帝的普世之愛。一切都會過去的,在人生的某一個轉角,崢嶸歲月,綺麗人生,浮華歲月最終都會如雲煙逝去,到了明天的明天,到了終結在即,繁華過盡,到底那時的你又是否真的能夠坦言無懼,到神的面前,去交待和算數自己的一生呢?

當最後看到薩姆一家人安全存活的時候,心理倖存的一份溫暖還沒有被冰雪覆蓋。

可是盡管溫暖存在,還是不免為將近一個國家的將近一半的人民惋惜,為「跟隨」傑克「一輩子」的弗蘭克的離去而痛心,為不幸遇難的總統而痛心。無可厚非,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那麼,大家是否有想過或許那個「後天」有可能真的會降臨呢?

我們每天都在無節制地取用地球上的資源,因為人們認為資源是取之不竭的,抑或有人認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更多的資源、能源將被我們利用,甚至我們必須承認,各種浪費資源的行為在我們所謂的「高素質人群」——大學生中也是極其普遍的。

也許我們早就該敲警鍾了,或者現在敲警鍾還為時不晚。或許我們不會像劇中的副總統一樣無知,但是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科學知識。我們要「迷信」科學,我們居住的地球並不是一個能夠任我們任意揮霍的地方,這是一個和諧的同一體,需要我們大家共同愛護它、尊敬它甚至崇拜它,它沒有對我們要求什麼,卻為我們儲存了多少能量。我們應當認識到資源的「有限性」,而不是盲目地向它索取。

我們尊重生命,就應當尊重我們生存的星球,而只有大家共同愛護,未來人們的生存「權利」才能得到保障,不斷地破壞終究會讓我們毀滅。幻想你是劇中的主人公,或者是劇中的平凡的老百姓,當你知道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時候,如果給你重新來過的機會,我相信我們都會好好愛護地球的,而或許我們人類最大的缺陷是有錯才改,而不是知道可能會錯就改。

現在盡管一切都如此平和,但是我們不可否認空氣質量越來越差,經常能見到河流污染,垃圾成堆,氣候的變化越來越反常,那麼你的警鍾還是沒敲響嗎?

當然,我們必須承認的是,對於大部分人群,這一切的實施是多麼的困難,我們無法讓每個人都能夠明白這個道理,可是希望卻在眼前,那就是我們大學生人群。

沒錯,我們雖然不算是比例最多的人群,卻算是影響力最好的人群,也是最容易接受這種理論的人群。倘若我們每天都能夠多節約一滴水,僅僅中國這么多的大學生或許就能節約多少的水資源,倘若我們少浪費一度電,那麼我們能省下多少能源。一傳十、十傳百,我們影響家人、影響鄰居、影響朋友,這是一個多麼可觀的數字。我們既然接受了教育,就應該崇尚科學,以科學的態度來對待生存的環境,尊重生命,那麼,也許我們的「後天」將會是陽光燦爛的一天。

⑥ 電影《後天》里有哪些是正確的地球科學知識

為了達到嘩眾取寵,忽悠觀眾的目的,電影《後天》描述的絕大多數場回景都是毫無根據和答聳人聽聞的偽科學。第一,氣候的確會發生變化,史前已經發生過很多次冰期-暖期的周期變化,但這個變化是漸變的,至少是百年尺度的漸變,絕不是像《後天》所說幾天之間全球發生幾十度的急劇降溫,這在古氣候研究中從來沒有發現過。第二,氣候變化到底是人為因素作用大,還是自然本身周期性節律影響更大,至今尚無絕對的定論。事實上,我們今天仍然處在最後一次冰期的末期,就算沒有人類排放溫室氣體,今後地球仍然會按著既定趨勢朝著繼續變暖的方向發展而不是急劇降溫。最後,即使地球上完全沒有人類(實際就在1萬年前,人類對氣候的影響就是微乎其微的),地球氣候也在發生周期性的劇烈變化,在這種全球尺度甚至星際尺度變化發生時,即使今天掌握了各種高科技的人類使盡吃奶的力,也會無能為力的,人類的選擇恐怕就是積極地去適應,而不是試圖去改變。
《後天》就是一幫似懂非懂的科學盲利用人們的恐懼心理,拿偽科學來賺錢的作品而已。

⑦ 《後天》在地理角度發生的原因

主要是全球大洋環流形式的變化。全球變暖使得極地地區的冰川消融,大量的淡水流入海洋,使來自赤道熱帶地區的暖流供給中斷,導致了北半球氣溫驟降,引發了一系列的災難……

⑧ 《後天》描述地理環境

首先了解的是電影中重點提到的溫室效應。溫室效應又稱「花房效應」,是大氣保溫效應的俗稱。大氣能使太陽短波輻射到達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長波熱輻射線卻被大氣吸收,這樣就使地表與低層大氣溫度增高,因其作用類似於栽培農作物的溫室,故名溫室效應。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向大氣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熱性強的溫室氣體逐年增加,大氣的溫室效應也隨之增強,已引起全球氣候變暖等一系列嚴重問題,引起了全世界各國的關注。溫室效應加劇主要是由於現代化工業社會燃燒過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這些燃料燃燒後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進入大氣造成的。二氧化碳氣體具有吸熱和隔熱的功能。它在大氣中增多的結果是形成一種無形的玻璃罩,使太陽輻射到地球上的熱量無法向外層空間發散,其結果是地球表面變熱起來。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稱為溫室氣體。
冰河世紀結束以後,地球氣候於大約1.7萬年前開始變暖,氣溫逐漸地回升。兩極、北美和北歐的冰川開始消融,海平面逐漸上升,渤海、黃海、挪威海的草原被水淹沒。到了1.3萬年前,北美和北歐的冰雪已經融化了相當大一部分,南北半球春暖花開,一片繁榮景象。但是,就在這時,在12640年前,氣溫又驟然下降了,世界各地轉入嚴寒,兩極和阿爾卑斯、青藏高原等地的冰蓋擴張,許多本來遷移到高緯度地區的動植物大批死亡。這一次降溫是很突然的,在短短十年內,地球平均氣溫下降了大約7、8℃這次降溫持續了上千年,直到11500年前,氣溫才又突然回升。這就是地球歷史上著名的新仙女木事。

⑨ 關於學習地理的感受

我是高二的,可以說說么?
因為今天經歷了很大一件事情,關於地理老師。我們是文內科重容點班,地理老師是學校里最好的老師。老師看上去並不好接近,而且是副校長。但是經過五個月的相處,我們都發現老師是那麼好。最近學世界地理,他因為年紀的關系,從來不用PPT,每次都是拿著地圖來上課。。。然後呢,他學識淵博,去過好多好多國家,每次上課都是那麼有意思,即使很多時候我們都笑話他普通話不標准。

但是,他下學期就要去別的學校當校長了。會為他陞官感到高興,但更多的是難過。班上好多人今天都哭了。後天就是期末考試了,今天是最後一節地理課。 我們都知道。老師原本都不願意告訴我們。他也傾注了很多,對我們這個所謂的最好的班。

馬上要期末考試了。我們大家都會考好的。加油!!

有緣分也好,沒有也罷。 大家都好愛好愛這個可愛的老師。。

⑩ 電影後天的地理知識,要詳細講解

1、冰芯標本是要鑽頭鑽到一定深度採集的冰樣品
2、氣流原因
3、風暴來臨前的徵兆
4、龍卷風的形成
龍卷風是雲層中雷暴的產物。具體的說,龍卷風就是雷暴巨大能量中的一小部分在很小的區域內集中釋放的一種形式。龍卷風的形成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1)大氣的不穩定性產生強烈的上升氣流,由於急流中的最大過境氣流的影響,它被進一步加強。
(2)由於與在垂直方向上速度和方向均有切變的風相互作用,上升氣流在對流層的中部開始旋轉,形成中尺度氣旋。
(3)隨著中尺度氣旋向地面發展和向上伸展,它本身變細並增強。同時,一個小面積的增強輔合,即初生的龍卷在氣旋內部形成,產生氣旋的同樣過程,形成龍卷核心。
(4)龍卷核心中的旋轉與氣旋中的不同,它的強度足以使龍卷一直伸展到地面。當發展的渦旋到達地面高度時,地面氣壓急劇下降,地面風速急劇上升,形成龍卷。
風眼,或稱台風眼,是位於熱帶氣旋中心天氣十分穩定的地帶,也就是台風的中心
5、南北極、寒帶、亞寒帶、高山
6、溫室效應,主要是人類的活動
由環境污染引起的溫室效應是指地球表面變熱的現象。
後果:
1) 地球上的病蟲害增加;

2) 海平面上升;

3) 氣候反常,海洋風暴增多;

4) 土地乾旱,沙漠化面積增大。
7、相比於之前看過的很多災難片中從開始一群人到最後一男一女拯救世界的固定模式,《後天》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一個突破,即在這部電影中,無論科學家Jack Hall還是他兒子Sam Hall抑或是其他的角色,他們都不是英雄,他們都沒有拯救世界,從頭到尾他們都只是在拯救自己、拯救朋友、拯救親人,可正是這樣,才讓這部片子變得更加動人。畢竟我們誰能真正感受到全世界被拯救的成就感呢?但災難中人們的堅強、朋友愛人受傷時的挺身而出、兒子遇險時不顧一切的北上救援,看到這些誰能不為之動容呢?
作為一部災難片,影片中的特技效果令人震撼。電影中有個鏡頭令我印象深刻:幾股龍卷風肆意襲卷著洛杉磯城,一位大廈內的清潔工人對外面發生的事情似乎全然不知。等到他感覺有些異樣,再推開一間屋子的門,卻發現腳下已是深淵——原來龍卷風甚至將大廈的外層刮落!此時鏡頭外拉,整個洛杉磯城一片廢墟,滿眼荒涼。
在色彩和光的運用上,《後天》這部影片主要使用了藍、白、灰黑三種色彩。而其中藍色又按照劇情的發展分為深藍和天藍兩種。災難開始時,狂風暴雨、雷電交加、大水掩沒城市,此時整個地球都被籠罩在一種有些混沌的深藍色之中,加之象徵著恐怖的黑色,連人們的著裝幾乎一概都是深色系,銀幕前光線一篇昏暗。這樣的色彩和光線的使用,很好地渲染了災難的可怕,給人以震撼。而當全世界都被冰凍,我們看見了被冰雪覆蓋的自由女神像,此時的紐約只有兩種色彩,天藍和雪白。光線在此時又變得光明起來。而這樣的藍與白正是地球本身應該有的色彩,這樣的色彩運用清楚明了地點名了本片的主題,即喚醒人們對於環境保護的關注。片中使用的暖色調色彩很少,而大多集中在一個東西上,那便是火。在那樣的環境之中,火便象徵著生命、象徵著希望,象徵著人們之間的關愛,象徵著我們人類的堅強。
《後天》這部影片直觀地體現了影視藝術的逼真性和假定性,一方面運用電腦特技營造出了一個似乎不可能發生的「後天」,但特技之後,我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到,隱隱地感覺到那個「後天」真的並不遙遠。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