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高中地理氣候對環境的影響因素

高中地理氣候對環境的影響因素

發布時間: 2021-02-16 17:00:15

Ⅰ 氣候變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氣候是六來大自然地理要自素之一,不管是哪一個要素對地理環境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正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氣候影響水文,例如沿海的氣候變化引起了台風,帶來降水,地表徑流增加,如果在山區那麼會影響山區的土壤、地貌(如發生泥石流、崩塌等);大氣是整個生物圈賴以生存的條件,氣候的改變顯然也會直接影響生物的生長繁殖。
望採納。

高中地理:風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盛行風是指在一個地區某一時段內出現頻數最多的風或風向,全球主要盛行風包括風帶、季風和偏轉而成的盛行風。盛行風對高低緯度間、海陸間及山地不同高度的熱量和水分的傳遞、輸送有重要作用,維護著全球水分和熱量的平衡。
一、全球主要盛行風的分布及季節變化
1.風帶的分布及季節移動
在三圈環流中,假設地表均一,根據熱力環流原理並考慮到重力、地轉偏向力的作用,在赤道(0°)、30°N/S、60°N/S、90°N/S附近近地面依次形成赤道低氣壓帶、副熱帶高氣壓帶、副極地低氣壓帶、極地高壓帶。受氣壓梯度的影響,全球近地面在0°N/S~30°N/S形成信風帶、在30°N/S~60°N/S形成西風帶、在60°N/S~90°N/S形成東風帶。這些風帶會隨著直射點的季節移動而移動,北半球夏(冬)半年,全球風帶位置可偏離二分日向北(南)移動5°~10°緯度。例如:北半球冬季,北半球西風帶南移10°,緯度控制30°N~40°N。
2.季風的分布及季節變化
地表並不均一,亞歐大陸和太平洋分別是最大的陸地和海洋,由於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夏季陸地比同緯度的海洋增溫快,陸地為熱源,在亞歐大陸的印度半島(30°N)附近形成強大的熱低壓,切斷副熱帶高氣壓帶形成夏威夷高壓、亞速爾高壓,受氣壓梯度的作用,在亞歐大陸東南部形成偏南風,如圖1。冬季陸地降溫比同緯度的海洋快,陸地為冷源,在亞歐大陸的蒙古―西伯利亞(55°N)附近形成強大的冷高壓,切斷副極地低氣壓帶形成阿留申低壓、冰島低壓,受氣壓梯度的作用,在亞歐大陸東南部形成偏北風,如圖1。南北美大陸東南部、澳大利亞大陸東南部也分布有季風,但由於海陸熱力性質差異不顯著,季風不典型。
3.偏轉而成的盛行風的分布
北半球夏季,南半球東南信風隨直射點北移越過赤道在北半球右偏為西南風;北半球冬季,亞歐大陸東南部的東北信風隨直射點南移越過赤道在南半球左偏為西北風。

Ⅲ 高中地理,請問影響氣候的因素中,我回答水

影響氣候的因抄素主要包括輻射因素,地理因素,環境因素,環境因素,氣流因素,海陸位置。 1.緯度位置。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附近降水少。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2.海陸位置。溫帶地區,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

Ⅳ 高中地理 影響氣溫年較差的因素及變化規律

1.緯度:低緯抄小,高緯大; 
  2.下墊面性質:海洋小於陸地,沿海小於內陸,有植被的小於裸地;   3.天氣狀況:雲雨多的地方小於雲雨少的地方。 
氣候的海洋性越強、氣溫年較差越小(最熱月氣溫在2或8月);氣候的大陸性越強、年較差越大(最熱月氣溫在1或7月,且秋溫大於春溫)

Ⅳ 高中地理,請問影響氣候的因素中,我回答水分和海陸有

影響氣候的因素主要包括輻射因素,地理因素,環境因素,環境因素專,氣流因素,海屬陸位置。
1.緯度位置。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附近降水少。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2.海陸位置。溫帶地區,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
3.地形因素。通常情況下,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形成「地形雨」
4.洋流因素。暖流對沿岸地區氣候起到增溫、增濕的作用。如西歐海洋性氣候的形成,就直接得益於暖濕的北大西洋暖流。寒流對沿岸地區的氣候起到降溫、減濕的作用。如沿岸寒流對澳大利亞西海岸、秘魯太平洋沿岸荒漠環境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Ⅵ 高中地理各種環境問題及其成因和措施

主要環境問題的成因、後果及防治措施
環境問題 主要分布區域 成因 後果 防治措施
1.溫室效應 全球 大量燃燒礦物性燃料(煤炭、石油)排放出大量的CO2氣體;大量毀林,尤其是熱帶森林;另外氟氯烴、甲烷等氣體也能加劇溫室效應 海平面上升,淹沒沿海低地;全球蒸發更加旺盛,乾旱氣候區面積擴大,溫帶、亞寒帶、寒帶將升溫等,影響農業生產 使用清潔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進行清潔生產;植樹造林,綠化大地
2.酸雨 幾乎全球 燃燒煤、石油等礦物燃料及冶金過程中放出的SO2、NO、NO2等酸性氣體,形成PH<5.6的酸性的雨、雪、雹、霧等 酸化土壤、酸化江、河、湖、沼,破壞植物體、腐蝕建築和文物古跡等 回收SO2,NOX,開發清潔能源,倡導清潔生產
3.臭氧層空洞 兩極的上空,青藏高原上空等地,有向全球性發展的趨勢 製冷劑等釋放含氟氯烴的氣體 危害人體健康,對色還環境和農林牧漁造成破壞 減少並逐步禁止氟氯烴等消耗臭氧層的物質的發放;積極研製新型的製冷系統。
4.光化學煙霧 洛杉磯等 汽車尾氣(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在紫外線的作用下產生光化學反應,生成的混合氣體,在逆溫的大氣條件及不易擴散的盆地等地形 明顯降低大氣的能見度,刺激人們的眼睛、喉、鼻,使人頭痛嘔吐,並使植物受到損害 控制運行的汽車數量,保持道路通暢,使用清潔能源等
5.沙塵暴 乾旱、半乾旱地區明顯 自然原因:氣候乾旱,地表分布大面積的沙漠;多大風,蒸發旺盛。
人為原因:濫伐森林、濫墾草原、超載放牧,使生態環境惡化,導致土地沙化嚴重。 明顯地降低大氣能見度,影響交通和人體健康等 保護森林草地,退耕還林、還草、還牧,嚴禁亂墾、濫伐、過度放牧,植樹造林,恢復植被
6.赤潮 較封閉平靜的海區,在海洋中較多見 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等排放大量含氮、磷的物質,是水中營養物質增多。在陽光強烈、水溫升高、海水停滯等條件下赤潮生物集結 世界性海洋災害,赤潮中的水生生物含有毒素或因水藻大量繁殖而缺氧,造成海洋生物大量死亡 控制污水排放量,實施污水處理,使用無磷洗滌用品

7.水荒 全球性乾旱、半乾旱,人口稠密區的半乾旱區較嚴重 淡水資源的補給少,造成徑流量少,以及季節分配不均,旱季更少;人口稠密、工農業發達的地區用水量大;水污染嚴重等 影響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還可能引發其他環境問題,如土地沙化、沙塵暴、生物種類、生態種類、生態系統的變化 節約用水;修建水庫,調節徑流的季節變化,開發節水農業,改進灌溉方式,研發抗旱作物品種,保護水資源,防止水污染
8.海洋石油污染 沿海水域及主要航線的交通要道上 石油運輸,海上石油鑽井平台和油輪事故,引起石油滲漏和溢出 油膜覆蓋海水,是水中缺氧,石油也有毒性,造成海洋動物、植物死亡 噴灑強效洗滌劑,使石油迅速分解;播撒粉狀石灰,使其沉降;利用麥稈、泥炭聚苯乙烯等物質吸收石油,然後集中處理;小面積油污可用圍欄圈住回收;可用燃燒法清除
9.物種消退,森林草地萎縮,生態平衡失調 全球性問題 人類濫采濫用生物資源,毀林開荒,人口急劇增長,工農業的迅速發展,污染加劇等 物種消退、基因庫存大減、生態惡化、人類的生存空間和選擇餘地縮小,威脅人類自身的生存 嚴禁濫采濫用生物資源,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一切生物及其生存環境,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實現可持續發展

Ⅶ 高中地理,各種氣候類型的成因、特點和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是什麼

各種氣候類型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是非常復雜多樣的

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對農作物生長非常有利,適合發展種植業

不同農業類型,受到氣候影響也是不一樣的,是否各種氣候來發展農業生產。

Ⅷ 高三地理 填空 氣候要素對地理環境個要素的影響

高溫多雨,雨熱同期,不穩定,興修水利
炎熱乾燥 晴天多 光照強 晝夜溫差大 夏季炎熱乾燥 乾旱 缺水
全年溫暖濕潤 多汁牧草
乾旱 高溫 光照強 晝夜溫差大 水源短缺

Ⅸ 高中地理氣候形成受那些因素影響

樓上的都回答了些什麼啊!!
影響氣候的基本因素是緯度位置和海陸分布。
但是除基本因素外,還受地形,洋流,海拔等因素的影響。
要學習氣候分布,首先要明白全球氣壓帶和風帶,三圈環流以及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以及氣壓梯度力和風向偏轉。
我做簡要說明,詳細情況可參閱課本高中地理必修一。
赤道及兩側附近,因為太陽直射兩次,太陽高度較高,接受的太陽熱量多,所以空氣膨脹上升,導致赤道高空的空氣密度增加,從而使高空中的氣壓升高,氣壓升高後,空氣就向南北兩側運動,受地轉偏向力影響,空氣在運動過程中(也就是風)出現偏轉,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因為是在高空,空氣比較稀薄,所以最終偏轉成與緯線平行的西風,被稱為高空西風帶。高空西風帶因為是正西風,所以在高空就形成了一個圍繞地球一圈的高空環流。隨著赤道上空氣流源源不斷的輸送來,高空的空氣越來越多,受地球重力因素影響,下沉,使近地面形成高壓,這就是副熱帶高氣壓帶。(此謂之動力機制)而赤道地區近地面空氣上升,從而出現了赤道低壓(此謂之熱力機制),受氣壓梯度力影響,風從副高吹向赤道低壓,受地磚偏向力影響,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而近地面空氣密度較大,產生的摩擦力也比較大,所以風向最終與等壓線成一定角度,這個風在北半球是東北信風,南半球是東南信風。副高,赤道低壓,信風帶共同組成了低緯副熱帶環流。
中緯和高緯環流我就不一一說明了,可上網查閱具體的形成原因。
而這三圈環流是形成氣候的直接原因之一。
拿幾個典型氣候來說明。
赤道地區: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受赤道低壓影響,盛行上升氣流,空氣在迅速上升過程中,氣溫下降,水汽凝結,容易成雲致雨,也就是對流雨。所以熱帶雨林氣候下,終年高溫多雨。
地中海氣候(30°——40°)因為氣壓帶風帶隨季節南北移動,當夏季時,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全球氣壓帶風帶向北移動,這時地中海地區(具體說是30-40°地區)受到向北移動的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氣流,氣溫悶熱,降水稀少,冬季時,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全球氣壓帶風帶向南移動,此時,地中海地區脫離副高控制,而受西風控制,在大陸西岸,受到從低緯海洋上吹來的暖濕氣流影響,氣候溫和,降水豐富。所以地中海氣候的特點就是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

除此之外,還有洋流對氣候的影響比較明顯。這首先要熟悉全球的洋流分布。需要說明一點,洋流只是對氣候起影響,但不起決定性作用。比如秘魯沿岸的沙漠氣候,巴西沿岸的亞熱帶濕潤氣候,歐洲西部大范圍的溫帶海洋氣候,澳大利亞西部的熱帶沙漠氣候,東北部的熱帶雨林氣候,非洲西南部的熱帶沙漠氣候,北非西撒哈拉的熱帶沙漠氣候等。
地形對氣候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垂直地帶性。但是地形也不是起決定性作用。世界上地形對氣候影響比較明顯的知名地區有:馬達加斯加島東南部的熱帶雨林氣候,乞拉朋齊雨極的成因,美洲西海岸太平洋的東岸出現的氣候的狹長分布,澳大利亞大分水嶺東側的氣候狹長分布和西側的大陸性氣候。

氣候分布是高中地理的重點難點,也是高考的重點,每年高考都要考,而且主要考察氣候分布和成因。學習本部分內容,一定要學好世界地形圖,世界洋流圖,洋流模式圖,全球氣壓帶風帶分布圖和季節移動圖並能落實到世界地圖上,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