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初中世界地理知識日本

初中世界地理知識日本

發布時間: 2021-02-16 16:32:23

㈠ 初一地理 介紹日本、俄羅斯、美國的地理知識,不少於300字

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
問題一、日本的自然環境特徵
1、領土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等4個大島、3900多個小島及其周圍海域組成。
2、地形特點:以(丘陵、山地)為主。(平原)面積狹少,分布在沿海地區。關東平原為日本最大的平原。
3、多優良港灣:海岸海曲折,多優良港灣,尤其是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為最好,這對日本的漁業、造船業、海上運輸和對外經濟聯系十分有利。神戶和橫濱是兩個最要的對外貿易港。
4、多火山地震:日本地處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運動比較活躍,屬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所以,日本多火山、地震。每年有感地震達1500多次。被稱為「地震國」和「世界火山博物館」。日本最高的山——富士山就是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第一高山,日本人民奉為「聖岳」。
5、日本南北國土狹長,並與經線斜交,日本大部分處在23ºN——46ºN之間,跨經緯度廣將使日本的地理環境更為復雜多樣,如跨緯度廣,日本的南北溫差就大,跨經度廣,東西地方時間差就大。
問題二、日本的經濟
1、日本發展經濟的不利和有利條件。日本地域狹小,鐵礦、石油、煤炭等礦產資源貧乏,絕大部分依賴進口。國內市場狹小,產品大部分靠出口。但日本也有發展經濟的的優勢:a、島國多港灣,海運便利;b、勞動力素質高;c、管理效率高。
2、「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模式。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日本大量進口原料、燃料,然後依靠高技術和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對進口原料進行加工,製成高品質的工業產品,再銷往世界各地,形成了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對外貿易對象主要有美國、中國和歐洲。
3、近年來,日本加速擴大海外投資,建立海外生產和銷售基地。日本投資建廠的主要對像是美國、西歐、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好處:①利用發展中國家的廉價資源和廉價勞動力,降低生產成本;②加入國際經濟技術的合作和國際市場的競爭;③保護本國的自然資源,減緩資源消耗,保護本國資源;④減少運輸成本的投入。 對其它國家的影響:①日本把污染嚴重的企業移到海外,會使其它國家的環境受到污染,導致環境質量的下降;②日本從本國利益出發,保護本國資源的意識很強,但是大量進口木材或遠洋超量捕撈,將導致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資源嚴重破壞,進而導致全球生態環境失調。
4、工業分布特點及原因:日本工業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

㈡ 日本地理有關知識

日本的地理和歷史
本自然環境
由於褶皺和斷層作用劇烈,加之外力作用的長期侵蝕切割,地形顯得十分破碎,海岸曲折多港灣。山地約佔全國面積的76%。北海道和本州北部的山脈多為南北走向,四國和本州南部的山脈成東西走向,兩者相匯於本州中部,稱「中央山結「,為全國地勢最高地區,其中有著名的富士山。
富士山海拔3776米,是一座活火山,也是全國最高峰。富士山最近一次爆發發生在1707年,現在仍有噴氣現象,其山體呈標准圓錐形,山頂終年積雪,有溫泉、瀑布,北有富士五湖,風景優美,日本人稱之為「聖岳」。
平原僅佔全國面積24%,大多零星分布在大河的下游和沿海地區。全國最大而著名的平原是東京附近的關東平原,面積15770平方千米;其次是名古屋附近的濃尾平原,大阪、京都附近的畿內平原等。日本位於太平洋西岸火山地震帶,是一個多火山的國家,全境有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佔1/3。地震頻繁,全國平均每天發生約四次,有「地震國」之稱。1923年9月1日的關東大地震,震毀東京房屋的73%和橫濱房屋的96%,死亡達15萬人。和火山活動有關的是全國溫泉遍布,共有溫泉約1200處。河流短小,水量充沛,水勢湍急,水力資源豐富,但不利航行。其中以信濃川最長,長367千米;以利根川流域面積最大,為16840平方千米。湖泊較多,但多為小而深的火口湖,分布於高山上,濱海則有許多深度不大的瀉湖。全國最大的湖泊琵琶湖是構造湖,面積686平方千米,湖面海拔85米,最深103米。
日本群島四周臨海,除東北部海岸外,均被來自熱帶太平洋的暖流(黑潮)環繞,氣候受到海洋的調節,形成較為溫和濕潤的海洋性季風氣候,比大陸同緯度地區溫和,降水也較豐富,年平均降水量絕大部分地區為1000-2000毫米。夏季盛行東南風,東部沿海6--7月間陰雨連綿;冬季西北風由大陸經日本海吹來 天氣寒冷,北部多降雪。日本南北延伸約2400千米,各地氣候的差異很大,大致北緯35度以南屬季風型亞熱帶森林氣候;本州北部及北海道屬季風型溫帶針葉林氣候;其餘廣大地區屬季風型溫帶闊葉林氣候。位於中部的東京,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攝氏6 度,最熱月(8月)平均氣溫攝氏25度,年平均降水量1500多毫米。九州南部的鹿兒島,最冷月(l月)平均氣溫攝氏7度,最熱月(8月)平均氣溫攝氏27度,年平均降水量達2000毫米以上。北海道的札幌,最冷月(l月)平均氣溫在攝氏-6度以下,最熱月(8月)平均氣溫攝氏20度以上;根室年平均降水量為981毫米。每年8-10月間,日本西部和南部常遭台風襲擊,往往造成災害。
日本地理之最
日本最高的山峰:富士山?ヶ峰(けんがみね)(靜岡?山梨,3776m)
日本最長的河流:信?川(しなのがわ)(367km)
日本最大的湖泊:琵琶湖(びわこ)(674?2)
日本最有名的旋渦潮景觀:??(なると)海峽の?潮(うずしお)
日本最大的砂丘景觀:浜坂砂丘(はまさかさきゅう)(鳥取)
日本最大的火山口陷落帶:阿?(あそ)山(18×24km)
日本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利根川(とねがわ)(16840km2)
日本有小島最多的公園:西海(さいかい)國立公?(中心有九十九小島)
日本最高的噴水景觀:滋??守山市(80m)
日本海拔最高的火車站:小海(こうみ)?の野?山(ののべやま)?(1346m)
日本地處最高的神社:淺?(せんけん)大社奧?(おくみや)(富士山頂)
日本落差最大的瀑布:???(けごんのたき)(?木)
同一城市中高度差最大的城市:靜?市(3141m)
日本最大的拱橋式大壩:?部(くろべ)ダム(富士,高186m,有效貯水量1億4880萬km3)
日本最長的吊橋:南????(みなみびさんせと)大?(香川,1723m)
日本面積最大的城鎮:いわき市(福島,1230.05km2)
日本面積最小的城鎮:蕨(わらび)市(崎玉,5.09km2)
日本面積最大的村莊:十津川村(とつかわむら)(奈良,669.77km2)
日本面積最小的村莊:?殿村(うどのむら)(三重,3.11km2)
在日居住人口最多的國家:?國、朝?(67萬餘人)
日本人在海外居住人口最多的國家:美國(15萬餘人)
日本人口最多的村莊:富山(とみやま)村(?知200多人)
日本下雨最多的城鎮:尾?市(おわせし)(三重,年降雨量4000mm以上)
日本晴天最多的城鎮:明野(あけの)村(山梨)
日本最高的樹:?由利町(ひがしゆりまち)(秋田,杉樹高40m)
日本最粗的樹:?根市(ひがしねし)(山形,櫸樹根圍24m)
日本樹冠最大的樹:日南町(にちなんちょう)(鳥取,石櫧樹樹冠直徑25m)
日本氣候
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終年均有降雨,特別是初夏和秋天雨量較多。日本的絕大部分工區屬於溫帶,適宜水稻栽培。由於國土狹窄且南北方向延伸很長,所以南北氣候完全不同。四季的特點春-樹木花草同時開始披上新裝。一到櫻花盛開的時候。人們就切切實實地感到了春天的來臨。夏-受南海海面形成的高氣壓的影響,悶熱的晴天較多。台風7月至10月間在菲律賓近海形成,由此產生的暴風雨給日本各地帶來相當大的災害。秋-樹葉開始由綠色變為紅色、黃色。冬-北方吹來的季節風,造成日本海方面持續的大雪和太平洋方面持續的乾燥晴天。
日本重要城市
東京:首都。位於關東平原南端,東京灣的西北岸。人口8 4 0 萬,包括郊區人口為1 1 8 9 萬多,是日本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工業以印刷、橡膠製品、皮革製品、精密儀器等最發達。對外貿易多經橫濱。
大阪:日本第二大城市,人口2 6 4 萬。為大阪工業區的核心,以機器、化學工業為主,造船、石油化學工業也很發達。附近有衛星城1 0 余座。名古屋:人口2 0 9 萬。工業發達,年產值僅次於東京和大阪。毛紡織和陶瓷工業居全國首位。
橫濱:人口2 7 7 萬。日本最大海港之一,是東京的外港。對外貿易額約佔全國1 /4 。 京都:人口1 4 8 萬。日本的故都和著名的文化、游覽和工業城市。以出產絲織品、藝術陶瓷器及其它手工藝品著名。
神戶:人口1 3 6 萬。是日本最大海港之一,是大阪的外港。對外貿易額約佔全國3 /1 0 。工業以造船為主。
北九州:人口1 0 6 萬。扼下關海峽,由門司、八幡、小倉、若松、戶(火田)等市鎮合並而成,為九州北部重要的工業區和交通中心,門司有海底隧道(長3 4 9 0 米)與對岸下關相通。
橫須賀:人口4 2 萬。位於東京灣西南岸的三浦半島,扼東京灣口。工業以船艦製造為主,還有機械製造、食品加工等。
札幌:人口為1 6 2 萬。北海道的政治、文化中心和鐵路樞紐。工業以食品加工和印刷為主。城西3 5 千米的小樽為其外港。
日本交通
交通運輸發達,已形成了以海運為主的海陸空密切結合的現代化交通運輸體系。擁有強大的船隊,與世界各地有航線相通。橫濱、神戶、東京、大阪、北九州、名古屋是重要港口。鐵路全長為46000 多千米,其中電氣化高速鐵路2000 千米,主要鐵路干線多分布在沿海一帶。全國有公路為110 多萬千米。現代化高速公路4900 千米。飛機--國內航空網連結各主要城市。鐵道--日本鐵道全長2萬7千公里(本州與北海道、四國、九州之間由橋梁或海底隧道連結),是最方便、最有效而且安全的交通手段。JR網路聯結了幾乎所有的城市。在大城市及游覽地,私鐵服務網路與JR平行或以輔助的形式運行。JR--自1872年新橋-橫濱之間日本第一條鐵道通車以來,114年間一直是日本鐵道中心的JNR(日本國有鐵道)於1987年4月衽民營化,分割為JR東日本、JR西日本等6家客運公司及貨運鐵道公司。新干線--以安全穩定高速大量運送旅客為目的,於1964年開始運營。現在運行有時速高達270公里的新干線,連結東京-大阪僅需2個半小時。私鐵--現有132家鐵道公司,與JR一起形成了全國的鐵道網路系統地鐵--在東京、大阪、名古屋、橫濱、神戶、京都、札幌、福岡、仙台九個城市有地鐵運行,是城市中最為可靠便宜的交通手段。公路和汽車--公路總長約112萬公里,共有汽車5860萬台,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
日本歷史、民族和語言
日本列島古代與亞西亞大陸聯在一起,由於地核活動以及火山活動,後來與大陸脫離,大約在一萬年前形成了現在的地形。 原始時代(1萬年前-3世紀) 人們主要以狩獵和採集為主。到3世紀,水稻栽培自亞洲大陸傳入日本。 古代(4-12世紀) 引時大陸文化,鞏固了做為國家的基礎。身分高低分明。以水稻栽培為主,開始過定居的生活。是貴族和天皇掌握權力的時代。 中世(13-19世紀) 武士代替貴族掌握政權。16世紀中葉,基督都和槍炮傳入日本。自17世紀開始,除極少數國家外,與大部分國家斷絕了交往。17-19世紀是非常安定的時代。 近代(19世紀-戰前) 受美國逼迫恢復了國際間的交往,天皇重新掌握政權。為了趕上各國,以工業為中心,對發展產業實行了獎勵政策。但是,以1929年的世界恐慌為契機,日本走上了通往軍國主義的道路。 現代1945年 廣島、長崎遭到原子彈的攻擊,戰爭宣告結束。日本乘高度經濟成長的浪潮,渡過了兩次石油危機,終於成長為經濟大國。
中國同日本的歷史交往
3--4世紀,日本成為統一的國家。古代日本同中國交往很多。十二世紀末葉,農業發達。 絲綢、陶瓷等手工業以及水陸交通運輸發展迅速,並開展了對東南亞各地的海上貿易。1868年明治維新運動使日本迅速發展資本主義,對外侵略,成為一個軍事的、封建的帝國主義國家。1894年對中國發動了「甲午戰爭」,侵佔了台灣和澎湖列島。1904年進行日俄戰爭。1910年侵佔朝鮮半島。後來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攫取了德國在太平洋上的島嶼和在中國的特權。1931年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侵佔中國。1941年12月發動太平洋戰爭。1945年8月15日,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20世紀50?罰澳甏?/P> 中期,日本經濟高速發展。1968年以後,國民生產總值超過西歐諸國,躍居世界前列。日本已成為世界上經濟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1972年9月29日同我國建交。
日本民族來源
關於日本人的起源,有北方、中國、南亞、南方諸島等種種說法,至今尚未解釋清楚。據說是這些民族混血形成了今天的日本人。日本列島自1萬年以前,就開始有人類居住。由日本人、阿伊努人及在日朝鮮、中國人構成。
日本語言
語言只有日語,但方言很多。東北、九州等地的方言很難懂。不過,完全可以用標准語進行溝通。文字使用漢字和假名。漢字是從中國傳入的,假名(平假名和片假名)自漢字派生而來。用片假名表示的主要是外來語。

㈢ 請根據已學過的世界地理知識,比較我國的名族組成與日本·美國有何異同。

中國有56個民族,呈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日本絕對性的民族是大和民族,有少量少數民族,比如琉球人。美國是美麗堅民族,分東西,東部主要是歐洲移民,西部有東部移民、俄羅斯移民、亞洲移民。

㈣ 網友些,我想要一份區域地理,世界地理部分東亞和日本的復習資料請歸納不要太多少而精

東亞概述:亞來洲東部、太平自洋西側

國家:中國、蒙古、朝鮮、韓國、日本

組成:亞歐大陸東部、朝鮮半島、日本群島、琉球群島、南沙群島、海南島、台灣島等等

氣候:東部為季風氣候(熱帶、亞熱帶、溫帶)

西部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山氣候

經濟:日本、韓國和中國東部比較發達

河流:長江、黃河、黑龍江、鴨綠江、瀾滄江(上游)、怒江(上游)等等

資源:資源豐富,但日本的礦產資源比較缺乏

經緯度?大約北緯4-53,東經75-145左右

日本:特點:多火山地震的山地島國,面積狹小,人口超過一億

組成: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附近的小島組成

資源:剛才說過,水力資源比較豐富、礦產資源比較缺乏

氣候:海洋性顯著的季風氣候(亞熱帶、溫帶)

河流:面積狹小,多小河

經濟:太發達了,「加工貿易型」

經濟指向:技術型

其它:農業科技含量高、漁業發達(發達到去南半球捕殺鯨魚)

圖畫的不好,見諒!

㈤ 求一些簡單的關於日本地理,歷史,文化及風俗的知識

日本(Japan),全稱日本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國名意為「日出之國」,領土由本州、四國、九州、北海道四大島及7200多個小島組成,總面積37.8萬平方千米。主體民族為和族,通用日語,總人口約1.26億。
公元3世紀中葉,其境內出現較大的國家「大和國」。公元645年,日本向中國唐朝學習,進行大化改新。12世紀後期,進入幕府時代。
1868年,日本又向歐美列強學習,進行明治維新,迅速躋身資本主義列強行列,對外逐步走上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曾多次侵略中國、朝鮮等亞洲國家。二戰日本投降後,美國派軍隊佔領日本。1947年,頒布新憲法,由天皇制國家變為以天皇為國家象徵的議會內閣制國家。日本戰後奉行「重經濟、輕軍備」路線,於20世紀60年代末一躍成為遠東第一大經濟強國。20世紀90年代開始,其經濟陷入長期低迷,並面臨老齡化、少子化等嚴峻的社會問題,但目前仍是僅次於美國、中國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
日本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其資源匱乏並極端依賴進口,高度發達的製造業是其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其科學研發能力十分強大,擁有大量的跨國公司和科研機構,每年科研經費約佔全國GDP的3.1%,該比例位居發達國家榜首。此外,以動漫、游戲產業為首的文化產業和發達的旅遊業也是其重要象徵。日本在環境保護、資源利用等許多方面堪稱典範,其國民普遍擁有良好的教育、生活水平和較高的國民素質。至今,其仍較好地保存著以茶道、花道、書道等為代表的日本傳統文化。
一、位置
日本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北部,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和其他7200多個小島嶼組成,因此也被稱為「千島之國」。日本陸地面積約37.79萬平方公里。日本東部和南部為一望無際的太平洋,西臨日本海、東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別和朝鮮、韓國、中國、俄羅斯、菲律賓等國相望。日本北海道有世界最著名的漁場之一——北海道漁場,其成因是千島寒流與日本暖流交匯。
二、氣候
日本以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四季分明。全國橫跨緯度達25°,南北氣溫差異十分顯著。
日本是世界上降水量較多的地區。主要原因包括了日本海側地區冬季的降雪;6、7月(沖繩、奄美為5、6月)間連綿不斷的梅雨;以及夏季到秋季登陸或接近日本的台風。日本有記載的最高溫度紀錄是40.9℃,於2007年8月16日在崎玉縣熊谷市和岐阜縣多治見市測得;有記載的最低溫度紀錄是-41℃,於1902年1月25日在北海道旭川市測得。
三、地形
日本是一個多山的島國,山地成脊狀分布於日本的中央,將日本的國土分割為太平洋一側和日本海一側,山地和丘陵占總面積的71%,大多數山為火山。國土森林覆蓋率高達67%。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是日本最高峰,被日本人尊稱為:聖岳。
日本群島地處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地帶,即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火山、地震活動頻繁,危害較大的地震平均3年就要發生1次。

日本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近海一帶,多為沖積平原,規模較小,較大的平原有石狩平原、越後平原、濃尾平原、十勝平原等,其中面積最大的平原為關東平原。日本平原面積狹小,耕地十分有限,人口生理密度高達2924人/平方公里,為世界第26位。
四、地質
日本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消亡邊界,為西太平洋島弧-海岸山脈-海溝組合的一部分。全國68%的地域是山地。日本最高的山是著名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日本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在日本,在全國都時常會發生火山活動。據統計,世界全部里氏規模6級以上的地震中,超過二成都發生在日本。
五、河流
日本境內河流流程短水能資源豐富,最長的信濃川長約367公里;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積672.8㎞²。
六、海洋
日本海岸線全長33889公里。由於日本是一個島國,因此其海岸線十分復雜。西部日本海一側多懸崖峭壁,港口稀少,東部太平洋一側多入海口,形成許多天然良港。
在東部太平洋一側自南向北均被日本暖流(黑潮)環繞、東北部形成千島寒流(親潮),西部日本海一側是對馬暖流和 里曼寒流。在寒流和暖流交匯處,魚類資源豐富,成為天然漁場。由於地處海洋的包圍之中,終年溫和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夏秋兩季多台風,6月份多梅 雨。1月平均氣溫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年降水量700—3500毫米,最高達4000毫米以上。
七、自然資源
日本自然資源貧乏,除煤炭、天然氣、硫磺等極少量礦產資源外,其他工業生產所需的主要原料、燃料等都要從海外進口。但是,日本森林和漁業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占日本陸地面積的69%,是世界上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北海道 和日本海是世界著名的大漁場,盛產700多種魚類。

㈥ 日本地理知識概括有哪些

日本地理位置

日本地處亞歐大陸東部,東臨太平洋,西隔東海、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與中國、朝鮮、韓國、俄羅斯相望,西南部的九州長崎與中國上海市僅相距460海里。全國由本州、四國、九州和北海道4個大島及6800多個小島組成,是一個從東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島國。

日本屬於東9時區,東京時間比北京時間早1小時。北緯約20度-46度,面積372,000kmm,南北長2,500km,由許多大大小小的島嶼組成。日本主要的島嶼是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四島。

日本國土約四分之三是山地與丘陵、缺少平地、使農業用地、城市用地的利用受到限制,在這狹窄的平地上生活著1億3千萬人。

日本的總面積為:377,835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積37萬多平方千米,水域面積3,091平方公里,領海面積310000平方公里。日本是世界上填海造陸最多的國家,填海造陸的面積多達1600平方公里。

1.行政區劃:

日本全國分為47個一級行政區:一都(東京都)、一道(北海道)、二府(大阪府、京都府)、四十三縣。部份市因人口較多,在當地影響較大,而被指定為政令指定都市、中核市、特例市。都道府縣下的行政區劃為市町村,此外還有郡、支廳、區、特別區等行政單位。

2.主要城市:

日本的首都是東京,東京也是全球最大的都市圈。日本的皇居、國會議事堂、內閣、最高裁判所、各省廳、各國駐日大使館、大企業的本部、日本銀行、證券公司、百貨商店、報社及電視台都集中在東京。目前在東京特別區內和東京周邊已經形成了眾多副都心。

3.河流和平原:

日本的河流大多發源於中部山地,向東西兩側流入太平洋和日本海。由於日本東西狹窄,加之山勢陡峭,河流多短而急促。在梅雨和台風季節,水量增大,容易形成洪水。為此,日本修築了大量的堤防和水庫,用於防洪。河水廣泛用於生活用水、農業和工業用水、水力發電。

日本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近海一帶,多為沖積平原,規模較小,較大的平原有關東平原、石狩平原、越後平原、濃尾平原、十勝平原等。

4.海岸線和海洋:

日本海岸線全長33,889公里。由於日本是一個島國,因此其海岸線十分復雜。西部日本海一側多懸崖峭壁,港口稀少,東部太平洋一側多入海口,形成許多天然良港。

在東部太平洋一側自南向北均被日本暖流(黑潮)環繞、東北部形成千島寒流(親潮),西部日本海一側是對馬暖流和里曼寒流。在寒流和暖流交匯處,魚類資源豐富,成為天然漁場。

(6)初中世界地理知識日本擴展閱讀

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度:

日本的國土約有四分之三為山體所覆蓋。本州中部地區被稱為「日本屋脊」,許多山脈的海拔超過3,000米。

位於山梨縣和靜岡縣的交界處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是日本海拔最高的山。山梨縣境內的北嶽,海拔3,193米,是日本的第二大高峰。位於長野縣和岐阜縣境內的奧穗高岳海拔3,190米,橫跨山梨縣及靜岡縣的間之岳海拔同為3,190米,並列成為第三高峰。

由於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帶,日本從最北端到最南端有多個火山區—通常認為有7個。在所有的火山中,約有110座為活火山。盡管日本僅佔世界陸地面積的1/400,但在全球1,500座左右的活火山中,日本幾乎佔了1/10。

盡管火山會因其大規模的噴發而造成巨大的危害,但同時也創造出大量的旅遊資源。例如,日光、箱根和伊豆半島等一系列旅遊勝地便以其溫泉和誘人的火山美景而聞名遐爾。

日本群島下面的地殼極不穩定,蘊涵著極其豐富的能量。因此,日本也是最易遭受地震災害的國家之一。以日本的建築行業為首的各行各業,也紛紛在減震避災材料上大花心思,以求達到預防災難或者減小災難危害的目的。

參考資料網路——日本地理

㈦ 日本的地理知識介紹

1、處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地震頻繁(直接影響其民俗與文化,如溫泉)
2、日本是一個島內國,容由四個島組成:北海道島、本州島(最大)、九州島、四國島
3、是一個資源小國經濟大國(不過經過他們的不斷進口,已經是一個資源儲備大國了)
工業生產所需要的原料和燃料嚴重不足,大部分礦產資源都需要進口,貿易主要依靠國際市場,經濟具有很強的對外依賴性
*4、為了便於運進原料和輸出產品,減少運費,日本的工業生產主要集中在太平洋及瀨戶內海沿岸地區,被稱為「臨海型」工業布局(主要工業區:名古屋、瀨戶內、北九州、京濱、阪神)
5、日本的工業化已向高新技術化、信息化、多樣化轉換,有很多知名品牌;21世紀以來,出現了北九州等微電子工業基地和以築波為代表的一批科學技術新城。
【另外,你可以通過了解日本的財團來加深對日本的了解】

㈧ 地理七年級下日本知識點

7下地理日本知識點(一)
日本群島位於北太平洋西側,是太平洋西緣一系列弧形島嶼的一部分。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附近3000多小島(包括無人島)組成。
日本群島
日本群島位於西太平洋隔海與中國、朝鮮、俄羅斯相望,屬日該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及附近的1000多個小島組成,海岸曲折,多良港。
(一)多山的地形包括山地和丘陵的山區,占日本面積的3/4.只有沿海零星分布著一些小平原。本州東南部東京灣的關東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在山地中分布著許多活火山,號稱「聖岳」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也是一座活火山,為日本第一高峰。山頂白雪皚皚,山坡林木茂密,風景秀麗,是游覽勝地。日本多地震海嘯。
日本礦產貧乏,只有硫磺儲量較多,但森林和水力資源十分豐富。土地資源不多,地狹人稠。
(二)海洋性季風氣候島國各地距海都很近,深得海洋的調節。日本與亞洲大陸相比,季風氣候的海洋性特徵十分明顯,氣溫年較差比同緯度的大陸各地為小,降水則較多。盛行東南風的夏季,太平洋一側雨水尤多;盛行西北風的冬季,日本海沿岸大雪紛飛。6—7月有梅雨天氣,夏秋之交常受台風侵襲。
(三)發達的資本主義經濟日本是發達的、西方式的資本主義國家,國民生產總值僅次於美國和中國,佔世界第三位。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機械、電子、化學、紡織等。汽車、船舶和電子產品等都居世界前列。日本工業的特點是現代化程度高,對外依賴性大,分布偏於「三灣一海」(東京灣、伊勢灣、大阪灣、瀨戶內海)地區。日本是典型的加工貿易國,能源和原材料基本上依靠進口,很大一部分的產品則需要出口。京濱區(東京—橫濱)、阪神區(大阪—神戶)、名古屋和北九州,是日本的四大臨海工業區。近年來,電子等新興工業,因原料和成品都較輕便易運,但需要潔凈的環境,所以有向九州、本州北部和北海道擴展的趨勢,並把九州島建立為「硅島」,成為日本新興的電子工業基地。
日本農業以水稻為主。漁業居世界前列。北海道附近海域有寒暖流交匯,是世界四大漁場之一。
總結:東京是日本首都和海、陸、空交通樞紐和經濟、文化中心。大阪是重要海港和日本第二大城市。橫濱是重要港口和重工業中心,第三大城市。

7下地理日本知識點(二)
由於海底地殼隆起、海面上升,日本列島最終形成。日本列島南北兩端,均由大陸架和大陸斷續相連。也就是說,當時的「日本」還不是「列島」。
日本群島位於亞洲東部邊緣,在北緯31°~46°之間,由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四個大島及附近3,900多個小島組成,呈向太平洋凸出的弧形列島。在第四紀時,由於日本海和台灣海峽的沉降而形成今日的弧形列島。日本全部面積為37.7萬平方公里,其中四大島為36萬平方公里。日本群島的地理位置,是形成日本這個自然綜合體的前提。
地形
日本群島在水平地形上的特點是:島勢狹長,海岸曲折,海灣眾多,因而群島的任何地方離海岸都在100公里以內。日本地表崎嶇多山,平原面積狹小,山地和丘陵在群島的地形中最占優勢,據統計,日本國有75%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其中純山地即佔全國土地的60%.山地的走向和排列多與海岸平行,分內外兩帶,內帶位於日本海一側,主要包括奧羽、越後、飛驒等較大山脈;外帶位於太平洋一側,主要包括北上、阿武隈、關東、木曾、紀伊、四國、九州等山脈。日本群島的平原和低山僅占日本面積的13%,臨近東京灣的關東平原是本國最大的平原,面積1.6萬平方公里,海拔僅50米,其前身為東京灣的海底,如今是日本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此外,還有名古屋附近的濃尾平原,大阪、京都一帶的畿內平原等。
地震帶

日本群島是屬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的一環,素以多火山地震著稱於世。全境火山可分為8列,即千島火山脈、那須火山脈、鳥海火山脈、富士火山脈、乘鞍火山脈、白山火山脈、阿蘇火山脈和霧島火山脈。其中霧島火山脈從九州南部向西南延至琉球群島,並與台北大屯火山遙相連系。圓錐形的火山是日本最普遍、最重要的一種型式,富士山是其典型代表,此山原是一座活火山,已有百餘年未見活動,山頂積雪、四時不化,有日本阿爾卑斯之稱。此外還有盾狀火山,但不如圓錐狀普遍,海拔1,592米的阿蘇山,即是一座典型的盾狀活火山,火山口至今還常噴出大量的煙氣和火山灰。日本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地震帶分為兩列,日本海沿岸的稱內側地震帶,太平洋沿岸的稱外側地震帶。大地震多發生在外側地震帶,危害性最大的地震區是在大阪、名古屋和東京附近一帶地區。1923年9月1日的關東大地震,引起海嘯,死傷17萬多人。
總結:在亞洲大陸的東部邊緣,經過激烈的地殼變動,呈弧狀南北走向的日本列島的基本構架開始形成,並在更新世幾經變化,而引起這種變化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冰川的消長。

7下地理日本知識點(三)
溫帶是冷暖氣流相互角逐的地區,氣溫、降水的季節變化和非周期變化都很顯著。尤其是北半球溫帶地區的大陸面積寬廣,地形復雜,氣候類型更多。
氣候
日本群島屬溫和濕潤的海洋性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豐沛。最冷月一月平均氣溫除本州北部和北海道低於0℃外,其餘均在0℃以上;最熱月出現在八月,在海洋氣團的影響下比較涼爽,平均氣溫大部分地區在20℃以上。雨量豐富,年降水量在800~2,500毫米之間;以日本海沿岸和南部沿海最多,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最高可達3,000毫米以上;瀨戶內海沿岸和北海道北部、中部降水較少,但也有700~900毫米。群島降水不但豐富,而且季節分配也比較均勻,但每年有兩次高峰,一在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為梅雨期;另一次在九月,為熱帶氣旋雨。此外,在日本海沿岸冬雨較多,而太平洋沿岸則夏季多雨。
河流
日本河流短小湍急,多峽谷瀑布,水利資源豐富。降水較多,河水豐富,有較多的河水供工農業生產使用;同時,由於地形崎嶇多山,富水力資源,水能蘊藏量達5,000多萬千瓦,這對於礦物燃料資源貧乏的日本來說,意義重大。但日本多數河流的航運價值不大。
自然植物
自然植物種類豐富,森林面積很大,熱帶性植物較多,且與溫帶性植物混生,還有許多固有植物,這也是日本自然地理的一個重要特徵。由於日本地貌、氣候、土壤復雜,在第三紀中新世以前日本與亞洲大陸相連,使日本有可能擁有亞洲大陸的一切植物種屬;再加上日本沒有受到冰河之災,較好地保存了古代的植物種屬,因而日本列島植物種類豐富,約有1,000個屬,5,500多個種。日本植物中還有很多特有種,在北海道和奧羽地方還有熱帶性植物與溫帶性植物混生的現象,例如在北海道就雜有熱帶性的桂樹和花椒樹。日本森林面積的比重很大,約佔全國土地面積的68%.溫帶針葉林有松、杉和落葉松;溫帶落葉闊葉林中主要有櫟屬、山毛櫸屬、槭、栗、公孫樹等;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主要為山茶樹、樟科、棕櫚科等;南部多櫻樹。
總結: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氣流下沉,因而除大陸西部沿海受寒流影響外,夏溫十分炎熱,下沉氣流不利興雲致雨,所以氣候乾燥;冬季受西風影響,溫和濕潤。

㈨ 世界地理的有趣知識有哪些

1最大的海:珊瑚海(479萬多平方公里).其次阿拉伯海和南海
2最小的海:馬爾馬拉海,其次亞速海和渤海
3鹽度最高的海:紅海,也是最年輕的海
4鹽度最的海:波羅的海
5唯一沒有海岸線的海:馬尾藻海
6島嶼最多的海:愛琴海
7最著名的涌潮:錢塘江潮
8最大的洋:太平洋,也是最深的,水溫最高的,錳結核最多的
9最小的洋:北冰洋
10海運最繁忙的洋:大西洋
11最大的洋流:西風漂流,也是最大的寒流
12最大的暖流:墨西哥暖流
13面積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
14最高的島嶼:新幾內亞島,也是分屬兩國的最大島嶼
15唯一分屬三國的島嶼:加里曼丹島
16最長的海峽:莫三比克海峽
17最深的海峽:德雷克海峽,也是最寬的海峽
18最曲折的海峽:麥哲倫海峽
19船隻通過最多的海峽:英吉利海峽
20石油運輸最繁忙的海峽:霍爾木茲海峽
最大的海灣:孟加拉灣,墨西哥灣,幾內亞灣其次
最深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11034
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
最長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
噴發次數最多的火山:埃特納火山
輪廓最完整的火山:馬榮火山,其次富士山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500多萬平方公里).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
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560萬平方公里).其次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
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其次大自流盆地(最大的自流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內陸盆地)
最大的三角洲: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三角洲,其次長江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
最低的窪地:死海,吐魯番盆地第4,死谷第7
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其次維多利亞沙漠,阿拉伯沙漠
最大的流動沙漠:塔克拉干沙漠
最大的黃土地貌區:黃土高原
最長的河流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其次科羅拉多大峽谷
最長的裂谷帶:東非大裂谷(長6000公里).
最深的河流峽谷:金沙江的虎跳峽 岩溶地貌最發育的高原:喀斯特高原,其次雲貴高原流量最大的河流:亞馬孫河,也是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流域面積中剛果河,密西西比其次
最長的內流河:伏爾加河,也是流域面積最廣的內流河,長度中錫爾河,阿姆河其次
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指幹流):多瑙河(9),其次尼羅河,贊比西河,萊茵河,湄公河(6)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其次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長江
最長的運河:京杭大運河,蘇伊士運河第3,基爾運河第5,巴拿馬運河第6
最深的湖泊:貝加爾湖,其次坦噶尼喀湖,裏海
最大的淡水湖:蘇比利爾湖
最大的鹹水湖:裏海
最寬的瀑布:非洲贊比西河上的莫西奧圖尼亞瀑布1800米
最高的瀑布:南美委內瑞拉東部奧里諾科河支流上的安赫爾瀑布980米,
最高的氣溫記錄:阿爾及利亞撒哈拉沙漠中,達58℃
最低氣溫記錄:南極洲東方站,-88.3℃
風速最大的地方:南極巨大谷口地區19米/秒
降水最多的地方:印度東北的乞拉朋齊,26461毫米
降水最少的地方: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馬沙漠,年降水量0.5毫米
最典型的季風區: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的季風區
地震最頻繁的國家:日本,平均每天4次
能源消耗最多的國家:美國
最大的石油儲集區:波斯灣油區,其中沙烏地阿拉伯是世界石油儲量最多的國家
石油產量最多的國家:俄羅斯
產油最多的地區:中東地區
煤炭儲量最多的國家:俄羅斯
煤炭產量最多的國家:中國
水能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中國,其次俄羅斯,巴西
最大的水電站:中國三峽
核能發電最多的國家:美國
核電比重最大的國家:法國
鐵礦儲量最多的國家:俄羅斯,其次巴西,中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美國
鋁土儲量最多的國家:幾內亞,其次澳大利亞,巴西,牙買加
銅礦儲量最多的國家:智利,其次美國,尚比亞
錫礦儲量最多的國家:印度尼西亞,其次中國,馬來西亞,泰國,產錫最多:馬來西亞
黃金儲量最多的國家:南非,1.65萬噸,其次俄羅斯,美國,澳大利亞
黃金產量最多的國家:南非,年產500噸以上,其次俄羅斯,加拿大,巴西
白銀儲量最多的國家:加拿大,5萬噸,其次俄羅斯,美國,墨西哥,澳大利亞,秘魯
白銀產量最多的國家:墨西哥,年1000噸以上,其次俄羅斯,加拿大
金剛石儲量最多國家:剛果(金),其次波札那,澳大利亞
鈾礦儲量最多的國家:美國,其次澳大利亞,南非,加拿大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中國、尼泊爾邊界)海拔8848米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中國西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500萬平方千米
最長的河流:尼羅河(非洲)6671千米
流量最大的河流:亞巴遜河(南美洲)入海流量每秒11萬立方米,佔全球入海流量的1/5
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亞馬遜河(南美洲)700萬立方千米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中國)37千克/立方米
最大的淡水湖:蘇必利爾湖(美國、加拿大邊界)8.24萬平方千米
最大的鹹水湖:裏海(歐洲)37.1萬平方千米
最深的湖泊:貝加爾湖(俄羅斯)1620米
落差最大的瀑布:安赫爾瀑布(委內瑞拉)979米
最大的平原:亞馬遜平原(南美洲)560萬平方千米
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非洲北部)777萬平方千米
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亞洲)300萬平方千米
陸地最低點:死海(亞洲西部)-392米
1.世界海拔最高的洲——南極洲,平均高度海拔2 350m;海拔最低的洲——歐洲,平均海拔300m;最大的洲——亞洲,面積4 400萬km2;最小的洲——大洋洲,900萬km2.
2.世界最高大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m,是地球之巔,「世界屋脊」;最長的山脈——南美安第斯山,被稱為「南美洲的脊樑」,南北縱長9000km.
3.世界陸地表面的最低點——死海,湖面海拔-400m.
4.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最深處1 600m;世界最大的淡水湖——北美的蘇必利爾湖;世界最大的內流湖(鹹水湖)——裏海.
5.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南美亞馬孫河,長度6 400km,僅次於尼羅河,居世界第二,水流量是尼羅河的50倍以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人工河——京杭運河.
6.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m以上.
7.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
8.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面積約770萬km2.
9.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1 700萬km2;面積最小的國家——梵蒂岡,不到0.5km2.
10.世界上佔有熱帶面積最大的國家——巴西.
11.世界上惟一的獨自佔有一個大陸的國家——澳大利亞.
12.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哈薩克.
13.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拉丁美洲亞馬孫平原上的熱帶雨林區.
14.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印度尼西亞,素有「千島之國」之稱,印尼又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有「火山國」之稱.
15.世界上出產黃金最多的國家——南非.
16.世界上生產白銀最多的國家——墨西哥.
17.世界上出產鋁土最多的國家——幾內亞.
18.世界上進口石油最多的國家——美國.
19.界上輸出工農業產品數量最多、產值最大的國家——美國.
20.界上生產和出口可可最多的國家——象牙海岸.
回答者: szyue50288 - 進士出身 八級 6-17 19:54
1、世界上最大的島群由印度尼西亞13000多個島嶼和菲律賓約7000個島嶼組成,稱為馬來群島.
2、世界最大的內陸湖,裏海是世界最大的內陸湖,
3、世界最長的山脈雄據七國的安第斯山脈長約9000公里,
初中地理課本中的世界之最和中國之最
1、赤道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
2、地球上最大的陸地是:亞歐大陸
3、世界海拔最低的一洲是:歐洲,300米左右
4、南極洲被厚厚的冰雪覆蓋,平均海拔超過了2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個洲
5、我國人工林面積居世界首位.
6、世界上填海造陸最多的國家:日本
7、東南亞是華人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
8、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亞洲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
9、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火山地震最多的國家.
10、 死海湖面海拔為—400米,是世界陸地表面的最低點.
11、世界面積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12、 西亞和北非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出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
13、尼羅河全長6600多千米,是世界第一長河.埃及首都開羅,是阿拉伯國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亞歷山大是埃及在地中海邊的重要海港.
1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黑人的故鄉.乞力馬扎羅山是非洲的最高峰,非洲最大的湖泊維多利亞湖.
15、 非洲黃金和金剛石的產量都佔世界第一位,南非是出產黃金最多的國家,幾內亞是出產鋁土最多的國家,尚比亞是出產銅礦的重要國家.
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
17、 歐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
18、德國是歐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
19、 俄羅斯是世界面積最大的國家.
20、俄羅斯的貝加爾湖位於西伯利亞,最深處達1600多米,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21、 北美蘇必利爾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22、世界上出產農產品最多的國家是美國.
23、 紐約是大西洋沿岸最大的工商業中心和港口.舊金山和洛杉磯是美國華人最多的城市.
24、南美洲安第斯山脈南北縱向9000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
25、 南美洲亞馬孫平原是是世界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南美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
26、 阿根廷出口的牛肉佔世界第一.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國家.
27、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大河,長度是6400千米,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尼羅河,可流量是尼羅河的50倍以上.
28、 亞馬孫河流域覆蓋著地球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
29、 目前,巴西農產品中,產量佔世界首位的有咖啡、甘蔗、香蕉、劍麻.
30、 大洋洲是世界面積最小的一洲
對最佳答案的評論
長見識
評論者: 傲慢的傻子 - 助理 三級
第6個錯了 世界上填海造陸最多的國家:荷蘭
1、赤道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
2、地球上最大的陸地是:亞歐大陸
3、世界海拔最低的一洲是:歐洲,300米左右
4、南極洲被厚厚的冰雪覆蓋,平均海拔超過了2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個洲
5、我國人工林面積居世界首位.
6、世界上填海造陸最多的國家:日本
7、東南亞是華人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
8、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亞洲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
9、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火山地震最多的國家.
10、 死海湖面海拔為—400米,是世界陸地表面的最低點.
11、世界面積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12、 西亞和北非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出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
13、尼羅河全長6600多千米,是世界第一長河.埃及首都開羅,是阿拉伯國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亞歷山大是埃及在地中海邊的重要海港.
1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黑人的故鄉.乞力馬扎羅山是非洲的最高峰,非洲最大的湖泊維多利亞湖.
15、 非洲黃金和金剛石的產量都佔世界第一位,南非是出產黃金最多的國家,幾內亞是出產鋁土最多的國家,尚比亞是出產銅礦的重要國家.
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
17、 歐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
18、德國是歐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
19、 俄羅斯是世界面積最大的國家.
20、俄羅斯的貝加爾湖位於西伯利亞,最深處達1600多米,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21、 北美蘇必利爾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22、世界上出產農產品最多的國家是美國.
23、 紐約是大西洋沿岸最大的工商業中心和港口.舊金山和洛杉磯是美國華人最多的城市.
24、南美洲安第斯山脈南北縱向9000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
25、 南美洲亞馬孫平原是是世界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南美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
26、 阿根廷出口的牛肉佔世界第一.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國家.
27、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大河,長度是6400千米,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尼羅河,可流量是尼羅河的50倍以上.
28、 亞馬孫河流域覆蓋著地球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
29、 目前,巴西農產品中,產量佔世界首位的有咖啡、甘蔗、香蕉、劍麻.
30、 大洋洲是世界面積最小的一洲
回答者:只愛李雨桐 - 高級經理 七級 4-18 13:55
順便再附上中國之最好了
1、赤道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
2、地球上最大的陸地是:亞歐大陸
3、世界海拔最低的一洲是:歐洲,300米左右
4、南極洲被厚厚的冰雪覆蓋,平均海拔超過了2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個洲
5、我國人工林面積居世界首位.
6、世界上填海造陸最多的國家:日本
7、東南亞是華人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
8、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亞洲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
9、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火山地震最多的國家.
10、死海湖面海拔為—400米,是世界陸地表面的最低點.
11、世界面積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12、西亞和北非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出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
13、尼羅河全長6600多千米,是世界第一長河.
埃及首都開羅,是阿拉伯國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亞歷山大是埃及在地中海邊的重要海港.
1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黑人的故鄉.
乞力馬扎羅山是非洲的最高峰,非洲最大的湖泊維多利亞湖.
15、非洲黃金和金剛石的產量都佔世界第一位,南非是出產黃金最多的國家,幾內亞是出產鋁土最多的國家,尚比亞是出產銅礦的重要國家.
16、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
17、歐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
18、德國是歐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
19、俄羅斯是世界面積最大的國家.
20、俄羅斯的貝加爾湖位於西伯利亞,最深處達1600多米,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21、北美蘇必利爾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22、世界上出產農產品最多的國家是美國.
23、紐約是大西洋沿岸最大的工商業中心和港口.舊金山和洛杉磯是美國華人最多的城市.
24、南美洲安第斯山脈南北縱向9000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
25、南美洲亞馬孫平原是是世界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南美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
26、阿根廷出口的牛肉佔世界第一.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國家.
27、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大河,長度是6400千米,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尼羅河,可流量是尼羅河的50倍以上.
28、亞馬孫河流域覆蓋著地球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
29、目前,巴西農產品中,產量佔世界首位的有咖啡、甘蔗、香蕉、劍麻.
30、大洋洲是世界面積最小的一洲.
31、中國領土
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黑龍江逐航道中心線上(530N)
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島中曾母暗沙(40N附近)
最東端: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0E)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