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臨沂市的地理環境

臨沂市的地理環境

發布時間: 2021-02-16 09:26:47

㈠ 臨沂的地理位置

臨沂,地處山東東南,東近黃海,南鄰江蘇連雲港、徐州,東接港回城日照,西接答棗庄、濟寧、泰安,北靠淄博、濰坊。是滑水運動之都,坐擁全國最大的市場集群,被譽為「物流之都,商貿名城」,是海關特批實行「旅遊購物商品通關方式」的城市。
臨沂古稱琅琊,中華文明的源頭之一,東夷文明和鳳凰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擁有數千年優秀文化積淀,是著名的文化名城,即有齊魯積淀,又存楚越遺風,有「少昊故國、琅琊故郡、書法聖城、三聖之鄉」之稱,被譽為「鍾靈毓秀之地,文韜武略之鄉」,因其擁有大量歷史文化古籍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也被作稱「書城」。臨沂是中國市場貿易博覽會、書聖國際文化節的永久舉辦地。

㈡ 臨沂的環境,氣候特點

臨沂不錯。但是那復些剛進城的年制輕人,能不能別亂丟垃圾?那些漂亮的景點,到處都是果皮、紙屑、蛋殼、塑料袋。人民廣場就是一個臟亂的匯聚地。一些看上去時髦的年輕人在坐凳上吃完後,滿地垃圾。讓人感覺不到這個城市的文明和教養。無語了!!!!

㈢ 臨沂市中心城區的地理范圍是

蘭山算中心,河東剛發展起來的,羅庄區以前是羅庄鎮,由於鄉鎮企業發達被劃成區了。

㈣ 臨沂地理位置在哪裡

位於山東省境內。
臨沂地處東南沿海,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明顯,基礎設施完善。區位上,東靠日照港、嵐山港和連雲港,屬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范疇,處於山東和江蘇兩個經濟大省的交界處,南北交匯,海陸兼濟,發展空間廣闊。經過建國後幾十年的艱苦奮斗,臨沂市已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臨沂飛機場通達全國十幾個城市,京滬高速公路、日東高速公路、新亞歐大陸橋鐵路、沿海鐵路大通道在臨沂市境內縱橫交錯,構成了一個非常便捷的陸海空立體交通主幹網,加上不斷完善的現代化通訊網,使得沂蒙大地對外聯系的時空距離大大縮短,客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在這里多緯交匯,內外雙向互動,輻射海內外,一個大開放、大交融、大發展的格局已經初步形成。
臨沂市是一塊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土地。幾十萬年前的沂河兩岸就活動著人類祖先的足跡,臨沂古城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聞名中外的《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竹簡就出土在這里,擁有精美的漢畫像石刻的沂南北寨漢墓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臨沂市博物館存有文物萬余件,其中國家級文物300餘件。臨沂還是一代名相諸葛亮、書聖王羲之、書法家顏真卿、算聖劉洪,以及曾子、匡衡、王祥等的故鄉。他們燦若星辰,光照千秋,折射著沂蒙大地人傑地靈、鍾靈毓秀的光輝。
景觀:蒙山森林公園、王羲之故居、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孟良崮旅遊區、齊長城遺址、齊魯奇石公園、卧佛寺公園、沂南北寨漢畫像石墓、蒼山自然保護區、塔山森林公園。
氣候為暖溫帶季風大陸型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氣侯溫和,全年平均氣溫14.1℃,極端最高氣溫36.5℃,最低氣溫-11.1℃,年降水量849毫米,全年無霜期200天以上。

㈤ 臨沂在山東的什麼位置

位於山東省東南部。

臨沂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地近黃海,東連日照,西接棗庄、濟寧、泰安,北靠淄博、濰坊,南鄰江蘇。地跨北緯34°22′~36°13′,東經117°24′~119°11′,南北最大長距228公里,東西最大寬度161公里,總面積17191.2平方公里,是山東省面積最大的市。

臨沂市交通十分便利,兗石、膠新鐵路形成十字交叉,京滬、日東、青蘭、長深、臨棗五條高速公路縱橫交錯,高速公路、公路通車里程分別達516公里、2.4萬公里,均居全省前列。

市區距嵐山、日照、連雲港三大港口均在120公里左右,距青島港150公里;臨沂飛機場為國家二級機場,目前已開通航線20多條,使我市與外界的往來更加便捷。

截止2015年底,臨沂市轄蘭山、羅庄、河東3個區和郯城、蘭陵、沂水、沂南、平邑、費縣、蒙陰、莒南、臨沭9個縣,臨沂高新技術產業、臨沂經濟技術、臨沂臨港經濟3個開發區,共計156個鄉鎮辦事處,3990個行政村。

(5)臨沂市的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抗日戰爭時期,這里是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抗日根據地。1940年8月,在沂南縣青駝寺成立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1943年9月改為山東省戰時行政委員會。1945年8月在莒南縣大店鎮成立山東省政府。

在抗日戰爭時期,這里相繼建立過30多個縣級和縣級以上政權機構。其中屬於縣級的政權組織,一般稱抗日民主政府,也有一些稱作行署或辦事處。這些縣級政權組織,都獨立的發揮縣級政府的作用,分屬魯中、魯南、濱海3個行政區。

解放戰爭時期,行政區劃層次仍沿襲抗日戰爭時期,只是對區劃作了某些調整。1948年7月,魯中、魯南、濱海三個行政區合並為魯中南行政區,設魯中南行政公署(駐臨沂城),下轄7個專區,49個縣。至1949年10月1日,臨沂地域分屬沂蒙、尼山、台棗、濱海4個專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繼續對行政區劃進行調整。1950年5月,魯中南行政區撤銷。以沂蒙專區為基礎,成立沂水專區,轄9縣。以濱海專區為基礎,成立臨沂專區,轄9縣。1953年1月將原屬臨沂專區的贛榆、東海、邳縣、新縣海連市劃歸江蘇省。

1953年7月,沂水專區撤銷,除日照縣劃歸膠州專區外,所轄其餘各縣皆劃歸臨沂專區,同時,原屬滕縣專區的平邑縣亦並入臨沂專區。1956年3月,日照縣劃歸臨沂專區。至1961年4月,臨沂專區轄臨沂、郯城、蒼山、臨沭、莒南、沂南、沂水、沂源、蒙陰、平邑、費縣、日照、莒縣13個縣市。

1989年6月12日,國務院確定,日照市升格為地級市。12月2日,國務院確定,沂源縣劃歸淄博市管轄。1992年1月,莒縣劃歸為日照市管轄。至此,臨沂地區轄臨沂、郯城、蒼山、莒南、沂水、蒙陰、平邑、費縣、沂南、臨沭10個縣市。

1994年12月,國務院批准撤銷臨沂地區和縣級臨沂市,設立地級臨沂市。原市級臨沂市分為蘭山、河東、羅庄3個縣級行政區。地級臨沂市轄蘭山、羅庄、河東3區和郯城、蒼山、莒南、沂水、沂南、平邑、費縣、蒙陰、臨沭9縣。2014年1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蒼山縣更名為蘭陵縣。

㈥ 臨沂市的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地處東部沿海經濟區核心城市北京至上海最短距離的中心位置,區位優勢十分明顯。 東靠青島港、日照港、日照嵐山港 和連雲港,屬於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范疇,處於山東和江蘇兩個經濟大省的交界處,南北交匯,海陸兼濟,發展空間廣闊。臨沂飛機場通達全國十幾個城市,為國家二級機場。京滬高速公路、日東高速公路、新亞歐大陸橋鐵路、沿海鐵路大通道在臨沂市境內縱橫交錯,構成了一個非常便捷的陸海空立體交通主幹網。 行政區劃 臨沂市現轄蘭山、羅庄、河東、臨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臨沂經濟開發區、臨沂臨港產業區6區和郯城、蒼山、莒南、沂水、蒙陰、平邑、費縣、沂南、臨沭9縣,共計180個鄉鎮辦事處,7151個行政村,1022.7萬人。 城市別稱 臨沂市古稱琅琊、沂州,又稱水城、書法城、兵法城、鳳凰城;近年來隨著經濟的騰飛,又被稱為商貿城、物流城、小商品城。 城市定位 具有國際知名度的現代商貿物流城、歷史文化名城、濱水生態城、紅色旅遊城、魯南製造業基地和區域性金融中心 市花市樹 沂州海棠;銀杏2010年1月14日臨沂市第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通過。 城市榮譽 全國雙擁模範城、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市場名城、中國書法名城、中國地熱城、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城市、全國文明先進城市、全國平安家庭創建活動先進市、中國書聖文化之鄉、中國諸葛亮文化之鄉等。

㈦ 用簡潔的語言,描述臨沂市的地理概況

臨沂地處東南沿海,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明顯,基礎設施完善。區位上,東靠日照港、嵐山港和連雲港,屬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范疇,處於山東和江蘇兩個經濟大省的交界處,南北交匯,海陸兼濟,發展空間廣闊。經過建國後幾十年的艱苦奮斗,臨沂市已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臨沂飛機場通達全國十幾個城市,京滬高速公路、日東高速公路、新亞歐大陸橋鐵路、沿海鐵路大通道在臨沂市境內縱橫交錯,構成了一個非常便捷的陸海空立體交通主幹網,加上不斷完善的現代化通訊網,使得沂蒙大地對外聯系的時空距離大大縮短,客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在這里多緯交匯,內外雙向互動,輻射海內外,一個大開放、大交融、大發展的格局已經初步形成。 臨沂市是一塊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土地。幾十萬年前的沂河兩岸就活動著人類祖先的足跡,臨沂古城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聞名中外的《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竹簡就出土在這里,擁有精美的漢畫像石刻的沂南北寨漢墓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臨沂市博物館存有文物萬余件,其中國家級文物300餘件。臨沂還是一代名相諸葛亮、書聖王羲之、書法家顏真卿、算聖劉洪,以及曾子、匡衡、王祥等的故鄉。他們燦若星辰,光照千秋,折射著沂蒙大地人傑地靈、鍾靈毓秀的光輝。 景觀:蒙山森林公園、王羲之故居、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孟良崮旅遊區、齊長城遺址、齊魯奇石公園、卧佛寺公園、沂南北寨漢畫像石墓、蒼山自然保護區、塔山森林公園。 氣候為暖溫帶季風大陸型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氣侯溫和,全年平均氣溫14.1℃,極端最高氣溫36.5℃,最低氣溫-11.1℃,年降水量849毫米,全年無霜期200天以上。

㈧ 臨沂的氣候特點屬於什麼類

臨沂的氣候特點 臨沂市地處中緯度區,屬於暖溫帶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具有氣候適宜,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等特點。年平均氣溫13.3℃,年降水量793.9毫米,年日照市數2314小時。臨沂春季乾燥,多大風,易發生春旱;夏季高溫高濕,雨量集中;秋季秋高氣爽,常有秋旱;冬季乾冷,雨雪稀少。 臨沂的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臨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地近黃海,東連日照,西接棗庄、濟寧、泰安,北靠淄博、濰坊,南鄰江蘇。地跨北緯34°22′~36°13′,東經117°24′~119°11′之間,總面積17191.2平方公里,南北最大長距228公里,東西最大寬度161公里。 地質 臨沂地質構造復雜,地層發育比較齊全,從太古界至新生界,除上奧陶統、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統、三疊系及中、下侏羅統、老第三系古新統、新第三系地層缺失以外,其他各期地層都有發育。主要構造以郯廬斷裂帶(境內稱沂沭斷裂帶)為主,郯廬斷裂帶經郯城北北向延伸,縱貫全市,以斷裂為界,臨西為魯西台背的一部分,屬華北地台范疇,臨東為膠南隆起的一部分,屬揚子大陸塊范疇。 地貌 臨沂以沂、沭河為中心,西、北、東三面群山環抱,向南構成扇狀沖積平原。山地、丘陵、平原面積比例為二:四:四。山地集中分布在沂水、沂南、蒙陰、平邑、費縣、莒南等縣。地勢較高,一般海拔400米以上。山地植被比較茂密,是發展林果業、畜牧業的主要基地。丘陵主要分布於山區外圍,沂水、沂南、莒南、蘭山、蘭陵、臨沭、郯城、平邑等地都有分布,以沭河以東分布最廣,一般海拔200米─400米。平原有沂沭河沖積平原、山間溝谷平原、澇窪平原。沂沭河沖積平原主要分布在沂水南部、沂南東部、河東、蘭山、羅庄、蘭陵、郯城。山間溝谷平原主要分布在費縣、平邑中部,蒙山前平坦谷地,蒙陰、沂南、沂水等縣的山間溝谷之中。澇窪地平原主要分布於蘭陵和郯城南部。 臨沂境內山脈自北而南,有沂山、蒙山、尼山3條主要山脈,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餘座。其中蒙山海拔1156米,為山東第二高峰,素稱「岱宗之亞」,久負盛名,享譽中外。境內有不少由流水侵蝕造成的桌狀山,當地稱為「崮」,素稱沂蒙七十二崮。 臨沂境內水系發育呈脈狀分布。有沂河、沭河、中運河、濱海四大水系,區域劃分屬淮河流域。主要河流為沂河和沭河,有較大支流1035條,10公里以上河流300餘條。 沂河主源發源於沂源、蒙陰、新泰交界處的老松山北麓。流經沂水、沂南、蘭山、河東、羅庄、蘭陵、郯城等縣區,南流入江蘇省境內後注入黃海,全長570公里,境內流長287.5公里,最大流量每秒1.54萬立方米(1957年)。較大支流有東汶河、蒙河、柳青河、祊河、涑河、李公河、白馬河等,流域面積10790餘平方公里。沭河發源於沂山南麓,流經沂水、莒縣、河東、臨沭、郯城等縣區,至江蘇省境內流入黃海,境內流長197公里,最大流量每秒7290立方米(1974年)。較大支流有潯河、高榆河、湯河、分沂入沭水道、夏庄河、朱范河等,流域面積5320平方公里。屬中運河水系的河流有武河、武河引洪道、東泇河、西泇河和燕子河等,都經蒼山縣境,南至江蘇省境流入中運河。屬濱海水系的河流有銹針河、相邸河、青口河等,皆入黃海。境內河流均屬山洪河道,上游支流眾多,源短流急,雨季洪水暴漲,峰高量大,枯水季則多數斷流。 臨沂的景點 1、沂蒙山旅遊區 沂蒙山旅遊區位於山東省中南部,包含沂山景區、蒙山龜蒙景區、蒙山雲蒙景區三個景區,核心景區面積69平方公里,是世界文化遺產齊長城所在地、世界著名養生長壽聖地,現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 2、王羲之故居 王羲之故居位於臨沂市蘭山區洗硯池街20號,為古典園林式建築,佔地約5畝。傳說,王羲之幼年時刻苦練字後即到池中洗刷硯台,長時間後以至於池水呈墨色,於是人們名曰「洗硯池」。修繕一新的洗硯池、曬書台、鵝池、禊亭等遺跡,可一窺當時王宅的模樣。新建的晉墨齋、書法展室和百米長的書法碑廊,可使欣賞到書聖的手跡、碑帖以及當代南北大家不同風格的書法作品。 3、漢墓竹簡博物館 《銀雀山漢墓竹簡》1972年發掘出土於臨沂銀雀山兩座漢墓中。簡文書體為早期隸書,寫於公元前140~前118年(西漢文景時期至武帝初期)。銀雀山漢墓竹簡共計有完整簡、殘簡4942簡,此外還有數千殘片。其內容包括《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六韜》、《尉繚子》、《晏子》、《守法守令十三篇》、《元光元年歷譜》等先秦古籍及古佚書。這些古籍均為西漢時手書,是較早的寫本。對於研究中國歷史、哲學、古代兵法、歷法、古文字學、簡冊制度和書法藝術等方面,都提供了可貴的資料。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位於臨沂市蘭山區銀雀山西南麓(原市政府院內),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全國第一座漢墓竹簡博物館。2005年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4、山東地下大峽谷 山東地下大峽谷旅遊區位於沂水縣城西南8公里龍岡山下,是一座風貌奇特的溶洞王國,是「沂蒙地下地質奇觀核心景區」。洞穴由一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巨大喀斯特裂隙發育而成,有「一河」、「九泉」、「九宮」、「十二瀑」、「十二峽」等景觀一百餘處。利用暗河水勢開發的「千米漂流」項目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記錄總部認證為「中國最長溶洞漂流」,深得遊客們的信賴與喜愛。

㈨ 臨沂在哪裡

位於山東省東南部,地近黃海,南臨蘇北,現轄三區九縣和兩個開發區,180個鄉鎮,街道,7151個行政村,1022.7萬人,總面積1.72萬平方公里,是山東省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市。地理位置優越,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由10餘座。氣候為溫帶季風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全年平均氣溫14.1攝氏度,年降水量849毫米,全年無霜期200天以上。區位優勢明顯,基礎設施完善。區位上,東靠日照港、嵐山港和連雲港,屬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范疇,處於山東和江蘇兩個經濟大省的交界處,南北交匯,海陸兼濟,發展空間廣闊。經過建國後幾十年的艱苦奮斗,臨沂市已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臨沂飛機場通達全國十幾個城市為國家二級機場,京滬高速公路、日東高速公路、新亞歐大陸橋鐵路、沿海鐵路大通道在臨沂市境內縱橫交錯,構成了一個非常便捷的陸海空立體交通主幹網,加上不斷完善的現代化通訊網,使得沂蒙大地對外聯系的時空距離大大縮短,客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在這里多緯交匯,內外雙向互動,輻射海內外,一個大開放、大交融、大發展的格局已經初步形成。

【行政區劃】轄三區九縣和兩個開發區(蘭山、羅庄、河東三區和郯城、蒼山、莒南、沂水、沂南、平邑、費縣、蒙陰、臨沭九縣以及蘭山經濟開發區.河東高新技術開發區)

【面積】面積1.72萬平方公里,是山東面積最大的地級市。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